问:我自己是城里人真会玩,经济条件一般,可是我奇怪的是我的朋友为什么大部分都是乡下人,让我觉得好郁闷……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618人关注)
&(15人关注)
&(42人关注)
&(6人关注)发帖人是女婴父亲,刚以难民身份进入德国。
经过铁路菜市的火车速度很慢,很远就要鸣笛示意。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①看到有位朋友发了一张关于狗狗的图,图上写了文字“你不要它了,它不会怪你,它只会怪自己,跑的不够快,因为主人永远是对的!”下面有好多段友评论,其中以为评的是:“怎么会不要它呢,我锅都洗好了……”然后有一位朋友回复这位朋友:“准备把自己煮了喂狗!真是令人感动……”
  ②一名开公交车的师傅,姓康,有个妹子经常坐他开的公交车上下班。有天妹子害羞的说,康师傅。我可以泡你嘛?康师傅一愣,给出神回复,看你有没有那么多水了。
  ③我一发小,149cm,今天在空间发表动态,说手机摔了,还好没摔坏,下面一哥们评论说,你的身高救了它……
  ④我今年14岁了,爸妈又给我生了个弟弟。 今天我问爸爸,我都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生个弟弟。 爸爸叹了口气说,就像你们玩游戏,大号废了,就练小号。 我瞬间斯巴达了
  ⑤你们城里人就是会玩!神回复:你们乡下人就是话多。
  ⑥问:前女友结婚邀请我去,我该说点什么呢?神回复:你敬酒的时候说:新娘很漂亮,我先干了,你随意!
  ⑦问:我想在家里搞个足疗,泡脚都放什么呢?网友各种回答,有说红花,有说什么粉的。
  一神回复:泡脚当然放脚啊,难不成放P吗?
  ⑧问:你做过最爷们的事是什么?神回复:从媳妇那偷100块钱,买一包软中华,然后跪在她面前抽!
  ⑨问:为什么男女之间就不能有纯洁的友谊呢!神回复:男男之间都不存在纯洁的友谊了!你还想男女之间能存在?活在梦里!
  加馨儿薇信号“ zxy ”,精彩不断哦!你想看的,就是我们专注要发的!你懂的……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微信号:CJHL520 分享快乐,欢乐每一天,今天你笑了吗...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乡下人是又不像乡下人,又不像城里人”
我爸出身乡村,进城做事,和故乡往来不断。我从小见惯乡村,所以舌头也很乡村。我写过许多乡村的段子,写饮食时尤甚。
我喜欢江南乡村“吃酒”的习俗,喜欢乡下糯米酿的甜软加生姜的黄酒。喜欢夏季的竹凳、杉树和樟树的影子,喜欢苏锡略带甜味的红烧肉和红烧鱼,喜欢老家的木结构房屋。喜欢夕阳西下时场院一字排开的饭桌,喜欢渔歌互答那样的彼此招呼,喜欢夏天大家摆蒲扇乘凉,喜欢小时候拿竹竿追闹的时光。喜欢河塘里的鸭和鹅,喜欢田埂上乱跑乱叫,喜欢菜田,喜欢挖笋和挖萝卜,喜欢逢年过节的乡下饮宴,喜欢每顿宴会最后的红烧蹄胖,喜欢乡办工厂私酿的汽酒和啤酒,喜欢饮宴时必请的军乐队和他们吹拉弹唱的歌。喜欢修农村新修瓦房可以捉迷藏的楼梯间,喜欢乡下风驰电掣的土气摩托车。喜欢狗尾巴草,喜欢花朵盛开的春夏,喜欢老式半导体里的评书,喜欢冬天在场院裹着棉袄晒太阳。
我知道许多人大概都如此。走到天涯海角,心与胃总还是认祖归宗。家门前的树,以前跑过的山冈,老家养的狗,旧卧室里的床,父母手到擒来的家常菜。每个人必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自己融化在旧昏黄时光里,想,什么都不要,有碗热汤喝,陪爸妈说会儿话,看看黑白电视机咿咿呀呀,都好。
然后每次回家,看着家乡沧海桑田的变化,就不免心里发涩,觉得故乡啊不复存在了,等等。觉得风俗不复淳厚。乡村没了,拆迁不休,新住宅区拔地而起,城镇化席卷而来。故乡丢失了,深为叹惋,桃源不再,等等。你们为什么要离开乡村呀,为什么不守着父母基业好好的建设田园风貌呀,等等。
我以前也这么想来着。
借句庄子的话就是,子非农民,安知农民之乐(苦)耶?
我爸进城后,我叔叔和大姑依然留在乡下。我二姑嫁去湖州,也是乡下。说乡下不确切,因为我能记事起,乡下已遍布乡办工厂,离市中心也就不到一小时车程,更像城乡结合部。我叔叔那一代人已不务农,做工人。我大姑先是养鹌鹑,然后在高速公路旁开了烟酒店。我小姑嫁去深圳,两头住。至今,我那些亲戚还住原地,只是都拆迁了,换了房。我叔叔、大姑都很感谢拆迁,因为住上新式小区了。
他们没有“乡村遗失了、绿意流逝了”之类的文艺流感慨。我叔叔的说法是,新小区周边,有超市,有卫生防疫站,电信网络缴费也简单多了,离我弟弟(我叔的独子)上班的地方也近了。总之,方便了,也干净。我小姑也觉得,这样住得更习惯。以前的乡村,繁茂的植物,她并不舒服,因为容易得皮肤病。郑智化当年唱“都市的柏油路太硬”,我叔当时就说,有柏油路,就不怕下雨天泥泞了。江南秋冬,如果泥泞了,鞋袜裤子都要换洗,麻烦得很。没走过乡间泥路的人,不明白其中的琐碎。我二姑至今在湖州乡下过活。湖州也属江南富庶之地,但她所在的乡下,并不好玩。房子两三进,院子多,但冬天奇阴冷,夏天又暴热。乡下装空调不太方便,效果也不算好。夏天她常要进城躲儿子家去吹空调。
他们的意见就这么实在:城镇化可以让他们生活得更好。江南乡村,向称鱼米之乡,尚且如此。
我在上海住,有个邻居是个山东乡村青年。90后,虎背熊腰,是个送水工。20平米不到的房子,他一人住,偶尔有他姐姐、姐夫和一个孩子一起挤住。白天,青年和姐夫一起坐摩托车到处送水,姐姐洗涮,照顾孩子,忙一整天。晚上大家能做的就是看电视。他们的普通话不标准,所以交流有些困难。那个青年跟我说话时口音很重。熟了之后,他承认自己因为口音,有时不太敢说话,只憨憨的笑。其实很能说,但也不敢说了。
我问他,干嘛往上海跑,家乡怎么样?他说得很简单:这里比家乡挣得多,而且买什么都方便。
贾母又笑道:“我才听见凤哥儿说,你带了好些瓜菜来,我叫他快收拾去了。我正想个地里现结的瓜儿菜儿吃,外头买的不像你们地里的好吃。”刘老老笑道:“这是野意儿,不过吃个新鲜。依我们倒想鱼肉吃,只是吃不起。”――《红楼梦》
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摇着大芭蕉扇闲谈,孩子飞也似的跑,或者蹲在乌桕树下赌玩石子。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河里驶过文人的酒船,文豪见了,大发诗兴,说,“无思无虑,这真是田家乐呵!” 但文豪的话有些不合事实,就因为他们没有听到九斤老太的话。――《风波》
乡村当然是美好的,理想的乡村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有野趣,可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可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然而这些闲雅野趣,许多都是自士大夫眼里看出来的。我总觉得乡村美好,希望乡村保持天然野趣。但身处其中的我叔叔们,却希望去城市过活。显然他们比我有发言权得多。我们这些人,并没真长期体会过乡村的艰难。
大多数乡村,如今状况并不那么美在当农民们逃离土地、逃离乡村的时候,乡村以外的人,没人有权限制他们“喂乡村是美好的你得守着那片绿意不要轻易放弃啊”,因为没住在乡村里的人,谁都没吃过在乡村里的苦。
当然有人说了,乡村现在状况也不错啊,跟城里比也有优点啊,房子大、物价低、都有钱修小洋楼啦、车子还很普及哪、有钱的农民多了去了。真的有许多这类例子,我也相信。但这例子不具有普遍性。我叔叔,我小姑,我大姑,都还是指望孩子下一代能进城里找工作,“有出息”。我们这里的乡村居民很现实。“有出息”,就是家庭和睦,就是有房有钱,就是衣食无忧,而已。我叔叔说过一句话,和那位山东青年类似:进城,才挣得多。在乡下办厂发达的?有。但发达者毕竟少,在乡办工厂劳动、乡城之间跑汽车运输的乡民占了大多数,挣的也不是大钱。“种田不赚钱”不是什么秘密了。
乡下在失去曾经的清新。许多乡下的水源被污染了。我这里的城区偶尔还会治理河道,乡下,没这回事,除非捞上旅游项目,还能整顿整顿。所以,大家都反而宁愿城镇化小区化:至少干净,至少有足够的基础设施。
话说,乡村,以前,明明很美好的呀。汪曾祺、沈从文小说里的那一切哪去啦……真的有过,我也相信。就在我小时候,还感受过典型江南乡村的美好余韵。但现在,真的少多了。
马尔克斯一辈子都在写一个段子,见于他几乎所有的小说:某小镇很世外桃源;忽然某大事出现了(《疯狂时期的大海》里大海发出了味道;《巨翅老人》里天师被逮到;《百年孤独》和《枯枝败叶》里不提);于是,一大群人来了:商贩、杂耍表演,整个小镇被华丽、商业化、庞杂、现代化给占据了;淳厚风俗一去不返;这就是他所谓“枯枝败叶”。余华的《兄弟》下部,也在说这事。村上春树《1973年的弹子球》开始,也在说这事。
费孝通先生的几个看法:在乡村封闭时,道德风俗就容易保持些。大家都认识,有或远或近的血缘或亲属关系,在一个小圈子里。乡村生活更依赖经验,现代生活(确切说,现代城市生活)更依赖知识。
一个乡村,一旦开始卷入“现代化”,就无法保持独善其身了。以前的乡村,大家自食其力,不干活的二流子遭鄙视。但开放之后的乡村,总是第一个头脑灵活、会跑运输的人赚钱――参考《最爱》里的濮存昕。当大家觉得“苦干活苦种田不赚钱”时,人心的一切就不可逆了。
江南的乡村,已属情况很好,但依然有收入不平衡、种地不赚钱之类的问题。其他地方,问题更多。一些内地朋友跟我说,某些闭塞的内地乡村,派系成林,土豪众多。卖地赚钱、污染环境、苛捐杂税,不一而足。
昨天,荞麦和桃花都在追问,日本的乡村那么美丽那么清秀雅致那么像世外桃源,怎么出来的呢?
我有朋友跟我聊起过。
日本一直组织学生去农村,不是面子工程,是真的去做那种。日本农村医疗、社会福利做得不错――这点我有学劳动保障的同学用来做过毕业论文。日本鼓励二战后那代人退休后归园务农――虽说没陶渊明那么风雅吧。日本以重视传统著称。关于农业的许多古典节日,锯树、砍竹、插秧等表演类节目极多。耳濡目染,加上有了足够的基础设施――医疗、通讯、交通等,他们没有明显的“乡下比城里差好多”的概念。关键的:日本一直在推“进攻型农政”,农业产品主动的商业化,品牌化。所以很容易看见:日本的农产品,贵得要命,但是做得精致细腻,可以直接当礼物送人那种。他们不是灰头土脸等着别人来统一收购,而是主动出击,做商业推广。
我们以前也有过不错的时代,比如,著名的汉文景之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文景时没有汉武的赫赫武功,名动异域,当时的政策,按景帝曰:“夫农,天下之本也。”一个很现实的举措就是:因为“贵粟”,农民生活很好。政策这类大事,说远了。那是日理万机的人们考虑的……
以我不多的经验来看,至少在我所见的城乡,是这样的:城里人厌倦社区化的生活,喜欢绿意盎然闲趣雅意的自然乡村,但乡村人自己在其中过日子,并不太快乐,反而希望获得城市社区那些周到的医疗教育通讯交通,以及城市级别的经济收入。农村被压抑着,收入不平衡,被污染,基础设施不如城里到位。而且,我叔叔那代人都有“土地反正不算自己的,拆就拆卖就卖,赔的钱够数就好”的心思。
以我不多的经验来看,至少在我所见的城乡,是这样的:让乡村居民觉得日子不太好过的不是城市居民。但是,因为农产品价格的控制,城市居民(无意中)占了不小的便宜(价格较低廉的农产品),当然也吃了点小亏(为了控制成本,一些不让人放心的食品出现了)。
以我不多的经验来看,至少在我所见的城乡,是这样的:
你可以说古典的乡村总会流逝,没什么是永垂不朽的。但是,花树繁茂田垅明秀的,鸭鹅浮河黄狗撒欢的,种庄稼能手倍感自豪的,乡间邻里互相走串的乡村,怎么会那么迅速变成草树凋敝垃圾成堆、地基纷飞尘烟弥漫、一提种地都要被年轻乡民嗤笑、除了熟麻将搭子外人情淡漠的地方呢?
在败坏乡村的,是急功近利、贪得无厌的搞污染、搞派系、搞同气连枝、搞购售渔私利、控制农产品价格,让乡民自己都不喜欢乡村生活,搞征收搞迁移,逼得乡民离开土地,却又不给他们城市人身份待遇的,这么一部分人。这一部分存在,非常非常强。
我还在上中学时,我叔叔说过句――他说这话时一点都不愤慨,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说出来,就当个已接受的事实在谈――“现在弄得,乡下人是,又不像乡下人,又不像城里人。”
《“乡下人是又不像乡下人,又不像城里人”》的相关回复
10:00俺就一乡下人.问好工资
10:01中国的光速城市化
遗留问题很多
10:02我还是一个农民
10:04占个座慢慢看
10:05城里人厌倦社区化的生活,喜欢绿意盎然闲趣雅意的自然乡村,但乡村人自己在其中过日子,并不太快乐,反而希望获得城市社区那些周到的医疗教育通讯交通,以及城市级别的经济收入。
而城里人也不愿我们农村人涌进城市,仿佛所有的不如意便都是我们带来的。
10:05很穷的农村人,通过努力考上大学,走出农村,在城里找到了适合并喜欢的工作!继续努力!
10:06lz老家是哪个镇?我老家胡埭
10:10没有什么会永远存在的…
10:11我也很奇怪我老家的人愿意下地吃苦的越来越少了,因为付出和收入的比较太有差距了,有点像当年的圈地的效果,但是中国又没有大规模的农场经营者愿意圈地种粮食,好不容易买地都盖楼了。
那么中国的农产品供应在货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是怎么保持的?
或者说城市化进程和圈地不不规范加上务农人员的减少总人口的增加,粮食是怎么稳定的?
10:21江南还好 北方更甚
我小时候村庄里有一个小湖
夏季暑假我会终日在里面泡着 等我上了大学 湖变成了臭水垃圾集散地 等我大学毕业工作 湖被填平 直接没了 现在的乡下 种地只有无所事事、老无所依的老人才会去做的 农民对土地失去了眷恋感 我依稀记得90年代初 每年的粮食收入还可以当成一项大的收入 可现在…… 农民谈及ZF 字里行间都是无奈 信任感低到极点
10:21王海_笔下的两地人
10:24勾起了很多儿时的回忆
10:26十岁以前在农村, 考大学前在县城, 然后到大城市里读书工作,觉得自己的人生很完整!
10:28我们这现在还挺好的,只是出去务工的人多了,环境真的还可以
10:31引用5楼 @ 发表的:
城里人厌倦社区化的生活,喜欢绿意盎然闲趣雅意的自然乡村,但乡村人自己在其中过日子,并不太快乐,反而希望获得城市社区那些周到的医疗教育通讯交通,以及城市级别的经济收入。
而城里人也不愿我们农村人涌进城市,仿佛所有的不如意便都是我们带来的。
习俗的区别、水土的习惯,偶尔排斥是常见现象。
但我的意思是,本来没必要放弃乡村大举进城的,归根结底,城乡差距实在是让人唉。
引用6楼 @ 发表的:
很穷的农村人,通过努力考上大学,走出农村,在城里找到了适合并喜欢的工作!继续努力!
在我们这里,读高中和大学是有钱乡人的选择。
没钱些的乡人,就愿意让孩子直接读个专科,或者干脆工作。城乡结合部不考虑文凭,有关系,肯做事就好。
需要的技术含量也不特别高,会开车就是门手艺,人人学。
所以现在乡村,也不太鼓励人读书。
引用9楼 @ 发表的:
我也很奇怪我老家的人愿意下地吃苦的越来越少了,因为付出和收入的比较太有差距了,有点像当年的圈地的效果,但是中国又没有大规模的农场经营者愿意圈地种粮食,好不容易买地都盖楼了。
那么中国的农产品供应在货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是怎么保持的?
或者说城市化进程和圈地不不规范加上务农人员的减少总人口的增加,粮食是怎么稳定的?
我叔叔说现在乡下种田手段比以往高明多了。
(但农产品质量也搀水了……这个嘛许多人都懂……)
但大家种地积极性还是不高,总是希图种“经济作物”来挣钱,但又很难像日本那样很顺利的就搞出品牌化,因为掣肘的部门太多了。
10:33被掏空的农村,地掏空了,人心更掏空了
10:42感触很深
我也是江苏农村长大的
10:45好文 实在
10:46工资,你是不是一个温和的人呢?
10:51外公当了一辈子农垦职工,退休后在半死状态的国营农场附近买地建3层半小楼,门前空地种种菜养养鸡,农场附近买菜啥的也还算方便,离县城大概3,4公里的样子,看病啥的也不算麻烦。每天骑着永久出门转转,和老朋友抽烟喝茶聊天颇为逍遥.
10:52乡下人飘过。。。。
10:52城市占用了那么多的资源,有好的教育,好的商业,相对好的居住环境,交通方便,机会很多,尤其是在大都市里,人文更多样化,人的见识多、眼界就广,这才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地方。现在大多数乡下都能温饱,不少农村也很富裕,但是人的思想却跟不上物质的发展,思想的落后才是真正的落后,这一点要改变,很难
10:53无锡的乡下人都....读书的时候,城里的同学明显不如乡下的同学有钱
10:59说白了还是土地所有权问题,不能耕者有其田,不能有恒产者有恒心,即使减少再多的赋税也没用。这跟现在女生嫁人要求男方有房一样,没房没安全感,没所有权对于农民来讲永远都是佃农,在政治上永远受制于人。收成是别人的,自己只是个被剥削者,用劳力换回维持生活的粮食罢了。
11:03公子的这篇,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感慨中。
11:07工资好文
11:09引用15楼 @ 发表的:
习俗的区别、水土的习惯,偶尔排斥是常见现象。
但我的意思是,本来没必要放弃乡村大举进城的,归根结底,城乡差距实在是让人唉。
在我们这里,读高中和大学是有钱乡人的选择。
没钱些的乡人,就愿意让孩子直接读个专科,或者干脆工作。城乡结合部不考虑文凭,有关系,肯做事就好。
需要的技术含量也不特别高,会开车就是门手艺,人人学。
所以现在乡村,也不太鼓励人读书。
我叔叔说现在乡下种田手段比以往高明多了。
(但农产品质量也搀水了……这个嘛许多人都懂……)
但大家种地积极性还是不高,总是希图种“经济作物”来挣钱,但又很难像日本那样很顺利的就搞出品牌化,因为掣肘的部门太多了。
也就是说我国的粮食耕地还有富余的承载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了...对农业不了解,以前都说我们百分之五的耕地养活百分之21的人口很了不起。
不知道现在社会标准情况下一亩粮食耕地到底可以养活多少人口...
靠农作植物收入确实太难了,我叔叔以前是种枣大王,带动了一个乡的枣树种植,他说现在卖枣赚钱比以前难了...我自己感觉黄河滩上的大红枣也没以前好吃了,不知道是不是农药的原因。
以前我们一个老师说世界经济没有多少年可以有廉价的石油可以用了...如果没有找到替代能源到时候对工业的影响不说了,人类文明倒退。
但是对农业的影响不敢想象,没有了大批量的农药和化肥,人们又不习惯像以前吃苦一样去精耕细作,这就是灭绝问题了...
由奢入俭易,由俭入奢难啊...
11:14读了大学就回不到农村了。。。基本没有发展的方向。
11:36归根结底 现在的户口政策还是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本地人》城镇户口》》》农村户口。
11:37想起了深圳的“赶人”活动,想起了东莞的突增8万人,把那些每年都要经历春运的人不当人。
不是城里人也不是乡里人,无奈啊
11:44第一次觉得公子文章写的很实在
11:45秋天来了 别忘了回家把庄稼收了!
11:46这点上我稍为家乡感到幸运,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避免了工业吞噬。
11:51引用24楼 @ 发表的:
说白了还是土地所有权问题,不能耕者有其田,不能有恒产者有恒心,即使减少再多的赋税也没用。这跟现在女生嫁人要求男方有房一样,没房没安全感,没所有权对于农民来讲永远都是佃农,在政治上永远受制于人。收成是别人的,自己只是个被剥削者,用劳力换回维持生活的粮食罢了。
……你是亲身感受?我没见过这样考虑问题的农民。
11:52现在的乡村不是乡村也不是城市,只是一片生存的区域....
11:52工资也是看了陈丹青的采访视频有感而发么?
11:55引用16楼 @ 发表的:
被掏空的农村,地掏空了,人心更掏空了
那么多回复,最赞同你的
12:03根子不是农产品价格,是人多地少。
农产品价格一旦放开,天知道城市会变成什么样。暂时只能靠政府为农民提供补贴来解决问题。我家旁边一个绿色农产品店,很方便就在下班路上,但是我想自己弄点啥吃还是周末起早走两个街区外的市场买菜,真心买不起那些价格可以理解、不算离谱的绿色农产品。
如果现有耕作方式下,中国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到让城乡差距被缩近的地步,我估计我肯定要掉到温饱线以下,纯感觉,没证据。
且不说中国适应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耕地不够多,基本上就是东北和华北一部分,江南的稻作没听说可以规模化机械化;就算是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多余出来的劳动力如果不靠城镇吸收,他们去哪儿挣钱养家?如果不规模化机械化,保留劳动力在土地上,农产品要多贵才能让每个农民都过上好日子?两难选择。现在的趋势给我感觉是农业在规模化,同时剩余劳动力大举进入城镇,因此需要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来吸收这部分劳动力。
户籍制度虽然落后,确实可能也是不敢取消,谁能想象取消户籍制度后的连锁反应会是什么样……
13亿啊,真不是我们这些人能想出办法保证社会稳定人人有饭吃的。
12:16俺这是乡下出来的非城里人,尴尬的很
12:39真的要使农民致富,只能减少农民的数量。
12:42把部分感情细腻的城中村人的感受写到骨子里去了。。
12:58中国的乡镇能发展起来,中国才能算是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
13:03这是公子看完某期三人行的感慨???你的观点和窦文涛很一致啊
13:03这是公子看完某期三人行的感慨???你的观点和窦文涛很一致啊
13:03这是公子看完某期三人行的感慨???你的观点和窦文涛很一致啊
13:10引用15楼 @ 发表的:
习俗的区别、水土的习惯,偶尔排斥是常见现象。
但我的意思是,本来没必要放弃乡村大举进城的,归根结底,城乡差距实在是让人唉。
在我们这里,读高中和大学是有钱乡人的选择。
没钱些的乡人,就愿意让孩子直接读个专科,或者干脆工作。城乡结合部不考虑文凭,有关系,肯做事就好。
需要的技术含量也不特别高,会开车就是门手艺,人人学。
所以现在乡村,也不太鼓励人读书。
我叔叔说现在乡下种田手段比以往高明多了。
(但农产品质量也搀水了……这个嘛许多人都懂……)
但大家种地积极性还是不高,总是希图种“经济作物”来挣钱,但又很难像日本那样很顺利的就搞出品牌化,因为掣肘的部门太多了。
和我这里的情况恰恰相反了……
我在青岛,绝大多数青岛学生都生活在山东乡村学生的阴影之下……越穷的地方越能考,越拼命考,越紧着一切供学习
13:17请公子和LS看完郎教授讲《菜贵伤农,菜贱伤民》
教授讲日本的农协 大概就是公子文中所说的那些活动的组织者, 对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现状有些启示。。
13:29我就是湖州人,乡下冷啊
13:34现在的社会已然是一个相当浮躁的社会了!!
13:39怎么又点读
鲁迅文章一样
感觉工资的风格 真不错 很喜欢
13:59工Y@命}很深刻呀.
我出外\\生的r家孩子,不凫冻鞘校不夭蝗マr村。喜g城市的便利,也喜gr村的o!
未樱坎恢馈R苍S工作/生活在城市,然後休假/生活在r村,蛇都有家,成槲业^斗目恕
至於r村的l展,N田不X,@已是多少年存在的事了。r村要l展,靠F在r民自主造肯定是行不通的,因楝F在r民在技g上和知R上乎等同於一千前。靠牛耕地,面朝S土背朝天的日子,很多。只能寄希望於ZF,真正的好的政策落硗七M。M管@也很渺茫。
14:01城中村也在承受拆w之苦.
14:13很小的时候待乡下一段时间,乡下是沿海小村又靠山,吃过午饭趁奶奶午睡偷偷溜出门 和小伙伴拿着旧轮胎咬着五毛两根的糖水冰条 就去海边泡着 什么都不穿水里你追我赶
嬉戏 玩累了就一伙人水里跳起往山边的小溪里泡着洗澡 乘凉!总之几天就成小煤球了。
14:13乡村当然是美好的,理想的乡村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有野趣,可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可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站的地方不同,看到的也不同
14:30其实乡里人,城里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攀比
小时候,逮泥鳅的田没了,捉蜜蜂的菜花地没了,小时候父母也怎么让做农活(当然也会帮他们弄下的),过的不算苦,倒是切身的过着农村的生活。但是自打初中以后就渐渐的变了,土地征用什么的,确实让生活改善了。现在父母依然是希望自己能活的好活的有面子,可是自己在城里,过的也不如意(必然报喜不报忧)。
我比较理想化,想有点小钱过着小时候过的那种惬意乡村生活;而父母却是向往城里的各种!
14:33工资据说三十而立,文中却流露一种舍不得故土的情怀
14:55到哪儿都是异乡人,故乡,就是永远回不去的地方吧。
16:14引用34楼 @ 发表的:
……你是亲身感受?我没见过这样考虑问题的农民。
的确很少有农民从这个角度考虑问题,但是他们的行为趋势可以反映出这个问题,比如地方政府征地的随意性、改变土地用途的随意性,使他们对土地的感情不是那种自己私有财产的感情,而是生活来源生活依附的感情,但这个来源这个依附一旦相比别的来源别的依附投入产出比差距很大的时候,他们一般会抛弃这个来源这个依附的。现实中进城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农业用地抛荒化,林业化(种树很少要操心),转租,很低价格卖掉等等这些都是无恒产者无恒心的表现。
16:39我在上海住,有个邻居是个山东乡村青年。90后,虎背熊腰,是个送水工。20平米不到的房子,他一人住,偶尔有他姐姐、姐夫和一个孩子一起挤住。
原来你和我一样 努力买房中啊
17:34其实只有在城市生活过,才会十分想回去乡下。
村里人路过!
17:47其实就是反映了人性,或者说中国人的人性,不说乡村和城市了,就是城市里的,打工仔小白领们羡慕开公司的有钱有势力,能买“哎呦喂”,能买“爱马屎”,真正开公司的有时候又会矫情且欠打的说自己羡慕普通劳动者没有各种关系需要打点应酬,没有各种势力需要平衡,简单的,干活吃饭的,平淡生活
17:55不知道工资读过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没有?里面描写乡村和城市化很深刻。
18:21说个题外话,写乡村写得最好的是废名得桥,简单温和,节奏舒缓,对话真实却有禅意,往后的人再写乡村只能是*河蟹*,这并非语言暴力,就如同梁遇春之后的那帮人写散文一般,你根本不明白:这玩意儿叫散文?我个人觉得《桥》跟杜拉斯的如歌的中板很像:意境和对话。很多人会形容为空灵,可我觉得那正是《桥》和《中板》的反面。卡尔维诺能写,但“主义”不同的杜拉斯和废名,写这样的题材,空灵了也就写不出感觉了。当然是杜拉斯少了很多《毁灭他说》里头的复杂东西,没有情节,没有负重,她对城市的描写就像高更对塔希提女人胸部的刻画,意思都到家了,至于其他都不重要。所以如果说《觉醒》是某类题材的显赫代表,那中板就是个隐士,内敛温和,但爆乳般贴近真实;说了一大串,给自己绕了,我是想说:如果说《边城》是乡村题材里头骨骼精奇的一类的话,《桥》就是最平缓真实的一类,也是最完美最封闭(如你引费孝通那段)的。
18:45六岁以前在农村,考大学前在县城,上大学后在帝都的悄悄撸过
19:30乡下在失去曾经的清新
公子的文章,共鸣之中!!!
21:22我也是r民啊。
21:41在天朝 ,f白了, rI就是工I化的奚!
21:57农村人,在破城市上着破大学,想毕了业回家,村里好混,城里压力大,拥挤,忙碌,没人情味……
22:26陈丹青:“中国的农村都被掏空了……你去农村看看……中国的农村还是农村吗?不过是没有被城市化的这么一块地儿,这……根本不是农村”
22:53农村现在慢慢被掏空了心~~
09:05路走的太快不一定是好事儿。几百年的资本主义发展我们要浓缩到30年40年走完,就像打了催熟针的西红柿,加了膨大剂的南瓜,不好吃,没营养,一大堆问题。城乡差异太大的矛盾就是一个很典型的问题。步子太大,小心扯了蛋。
10:00乡村很好
不下雨有知了叫,下雨有青蛙叫!
12:12田园牧歌式生活在中国越来越少了。。。。
13:15对农村不是很了解。但江南的农村应该比其他地区还是好多了吧?江苏本来就是村镇企业的发源地,农村的富裕程度应该超过绝大部分省市了。
同样是乡村,与市区距离的不同,收入差距也会很大。
在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西部,乡村非常贫困,本来土地就不肥,山地多,气候状况越来越糟,荒漠化,缺水,土地本身的价值就很低,只能被迫出去,而且是去很远的地方。
就是说,大部分的乡村还是太贫困了。别提什么医疗教育了,很多地区才刚刚通上电没多久,自来水更是猴年马月的事情。许多家庭真的是“家徒四壁”,连一个小马扎都会珍惜――那也是财产。
这么贫困的地区可能主要在西部。但在安徽和河南,普通的农民也是不可能供养起孩子上大学(所以说贷款还是很有效果的)。那些菜农,太阳底下暴晒,收割,扎捆,码得整整齐齐一个三轮车的蔬菜,却只能一斤卖7分、8分、1毛,开着三轮车转了一天,卖给贩子一百块钱。。。
哎,大部分乡村还是太贫穷了,他们也不会来这里上网的
13:30引用38楼 @ 发表的:
根子不是农产品价格,是人多地少。
农产品价格一旦放开,天知道城市会变成什么样。暂时只能靠政府为农民提供补贴来解决问题。我家旁边一个绿色农产品店,很方便就在下班路上,但是我想自己弄点啥吃还是周末起早走两个街区外的市场买菜,真心买不起那些价格可以理解、不算离谱的绿色农产品。
如果现有耕作方式下,中国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到让城乡差距被缩近的地步,我估计我肯定要掉到温饱线以下,纯感觉,没证据。
且不说中国适应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耕地不够多,基本上就是东北和华北一部分,江南的稻作没听说可以规模化机械化;就算是农业规模化机械化,多余出来的劳动力如果不靠城镇吸收,他们去哪儿挣钱养家?如果不规模化机械化,保留劳动力在土地上,农产品要多贵才能让每个农民都过上好日子?两难选择。现在的趋势给我感觉是农业在规模化,同时剩余劳动力大举进入城镇,因此需要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来吸收这部分劳动力。
户籍制度虽然落后,确实可能也是不敢取消,谁能想象取消户籍制度后的连锁反应会是什么样……
13亿啊,真不是我们这些人能想出办法保证社会稳定人人有饭吃的。
这种思路好像可以理解。如果真的放开户籍,中国还真的可能会出现里约、墨西哥城那样的大批贫民窟的城市(不过中国人比南美人勤劳多了,应该不会那么脏乱差),或许深圳周边会出现大量棚户区(其实现在深圳的蔬菜很多都是这样棚居的农民贩种的,那里比较暖和,好棚居),或许城市的生活状况会非常糟糕:黑社会、毒品、犯罪、营养不良的儿童、堵车、垃圾、污水。。
这是最坏的情况。因为中国人毕竟不同于他们。
但如果你就是农民的一员呢?实际上,现在农产品的低价并非是因为政府补贴。大部分的原因是非市场化的,强制通过一些壁垒来限制农民的收入。如果你是农民,你会感觉你劳累终年,却赚不过人家在办公室做一月,这也还罢了,也甚至不如在城里同样的体力劳动者。其实这有点掠夺的意味。
如果放开的话,农产品价格可能会提升好几倍,会大大降低大部分城市人的生活水准。没办法,这是中国的土地状况决定的。你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当然不希望放开。但同时也得知道,农民也可能继续因此而吃亏,这至少是道德层面所不能忍受啊。。
实际上日本的米价也特别贵,难道我们以后只能多进口了,可咱们这么多人。。
14:33引用74楼 @ 发表的:
对农村不是很了解。但江南的农村应该比其他地区还是好多了吧?江苏本来就是村镇企业的发源地,农村的富裕程度应该超过绝大部分省市了。
同样是乡村,与市区距离的不同,收入差距也会很大。
在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西部,乡村非常贫困,本来土地就不肥,山地多,气候状况越来越糟,荒漠化,缺水,土地本身的价值就很低,只能被迫出去,而且是去很远的地方。
就是说,大部分的乡村还是太贫困了。别提什么医疗教育了,很多地区才刚刚通上电没多久,自来水更是猴年马月的事情。许多家庭真的是“家徒四壁”,连一个小马扎都会珍惜――那也是财产。
这么贫困的地区可能主要在西部。但在安徽和河南,普通的农民也是不可能供养起孩子上大学(所以说贷款还是很有效果的)。那些菜农,太阳底下暴晒,收割,扎捆,码得整整齐齐一个三轮车的蔬菜,却只能一斤卖7分、8分、1毛,开着三轮车转了一天,卖给贩子一百块钱。。。
哎,大部分乡村还是太贫穷了,他们也不会来这里上网的
其实你挺了解的,乡村和乡村区别也很大的
去凤凰旅游的时候听当地苗人说那里一些深苗地区05年才通上电,当时真的很震惊,压根没想到即使是凤凰这样一个旅游城市都还有这样的问题,再想想西北西南那片儿,不晓得还有多少连电都还没通的地方,这样的乡村你会向往吗?
14:48中国的城市乡村设计规划,太烂了
19:18顶工资,这文章很有感啊
09:51除了商业娱乐比城市少很多,日本的乡下是很不错,风景美丽!!而且,其实在日本很多东西都可以网上买得到。不过日本乡下人口一直减少,以及年轻人都往都市走,也是个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
14:32最后一个菜红烧蹄o,反正我从来不吃
09:00在农村度过的童年是我一生的财富
09:42总会有人,改变一些事情。
16:11点题的那句话就像贾平凹的《秦腔》中所说的一般,城不城,乡不乡。
12:52楼主,这个貌似是出自胡续冬之笔吧??????????????????????
12:54濉!!<谴砹恕!!J呛釉诙拱晖频模
12:54对不起对不起 楼主冒犯了
13:26勾起了很多儿时的回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里人能在农村买房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