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农民粮食补贴多少粮食是多少钱一个

当前位置:&>&&>&
2015年粮食直补要取消?农业三项补贴将进行“三合一”
  补在流通环节的优点,一是有利于农民提高售粮积极性,提高粮食商品率。按出售粮食数量给予粮食补贴,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农民售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流通。二是有利于农民稳定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粮食补贴按照出售商品粮的数量来进行,农民自然会选择生产熟悉、产品销路稳定、利润可观的粮食生产,并且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三是有利于农民精耕细作提高粮食单产。按出售商品粮的数量给予粮食直补,无论对过去粗放经营的农民,还是对外出务工的农民,都会带来新的动力。
  现行粮食补贴的不足编辑
  一是补在农民上,没有补在粮食上。本来是对粮食生产的&特惠&政策,事实上却变成了对农民或者农田进行补贴的&普惠&政策,不种粮也可以得补贴。二是金额不大。相对农资价格上扬、粮食比较效益持续偏低的状况,小额的补贴对粮农持续发展粮食生产并不能产生多大的推动力。三是不利于资金监管。粮食补贴资金发放环节多,浪费财力、人力,增大了补贴成本,也增大了补贴资金的监管难度。
  流通环节的不足一是容易诱发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制约居民消费水平和其它产业发展。二是容易诱发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种粮农民受益少。三是贩卖粮食的商人受益多,制约粮食生产。四是补在流通环节相对于补在生产环节而言,是一种事后干预,加之粮食生产的季节性,信息传递缓慢,粮农作为粮食生产的主体受益不直接。
  当前位置:土地信息网 && 新闻资讯 && 农业新闻 && [2016年粮食直补怎么补更合理?种粮大户期盼:谁种粮就给谁补贴]
  2016年粮食直补怎么补更合理?种粮大户期盼:谁种粮就给谁补贴
  来源:大连日报 & & & & & & &发表日期: 11:11:14
  承包4000多亩,托管2万多亩,明年计划再托管2万多亩,瓦房店仁丰农机联社社长于宝丰正在按照自己的设想,充满信心地推进全程农业机械化进程。但说到种粮补贴,他无奈地告诉记者,种了17年粮食了,尽管早就是种粮大户,但至今还没有补到一分钱。
  &国家出台粮食补贴政策,本义上为了鼓励粮农多种粮,保护国家粮食安全。但近些年来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主要的问题就是农村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大量的耕地被扔给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或者干脆撂荒。
  如果还是按当初的办法进行补贴,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于宝丰说,近年来,仁丰农机联社就是在农村土地耕种不力的情况下,将大量的土地以承包、托管的方式流转过来,进行集约化经营,实行全程机械化生产。在现有承包、托管的土地中,被村民弃置不管的山地、涝洼地就占了相当一部分。
  托管的土地在实行全程机械化经营之后,农户一亩土地可以节省成本200多元。土地集中承包、托管作为眼下最有效的流转方式,解决了农村家家户户小生产状态下的低效率、资源浪费问题,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关注和欢迎。建立在托管方式下的全程机械化,已经成为农民的最优选择。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加速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已经是大势所趋。
  那么在新的形势下,粮食补贴政策应该如何调整?&当然应该是谁种粮就补给谁,这是实现粮食补贴真正意义的最佳办法。&作为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实践者,于宝丰深有感触:如果有了这部分补贴支持,仁丰农机联社可以采购更多更先进的设备,也会在现有托管面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倍到两倍。
  同时,借助土地集约化的优势,联社可以大面积推广玉米密植新技术,进行保护性耕种(秸秆直接还田、深松整地、春季免耕播种)、标准化生产(科学施肥、提高地力)等。资金问题是仁丰农机联社的最大瓶颈。今年,仁丰农机联社为了增加大型农机设备,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贷款400多万元。
  这部分贷款没有享受政府提供的担保支持,也没有贴息,完全是农机户自己承担风险。而且后续的设备维修保养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近两年来,由于粮食价格等因素影响,联社一直在赔钱经营。因此,只有积极的政策扶持,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土地流转才能加速,农业机械化的步伐才能加快。
  仁丰农机联社所在的瓦房店市泡崖乡,近一半土地已经实现了土地托管,未来几年,该乡大部分耕地有望实现全程机械化。于宝丰说,土地集约化经营既然是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的战略,保护种粮大户利益、鼓励种粮大户的积极性,也应该积极推行。
  这其中,种粮补贴等政策的调整,就应该向种粮大户倾斜,实现&谁种粮就给谁补贴&的定向补贴目标,以往撒芝麻盐的补贴办法,应该休止了。
  词条标签: 社会【 】粮食补贴款2015年每亩多少钱
网友:匿名网友
张省长您好,我是河北省固安县人,我想知道今年粮食补贴,每亩多少钱。还有高速两侧种绿化树每亩给农民多少钱。&&&&&&(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陈章良驳“粮食储备过多”:一旦减产涨价哭都来不及(图)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陈章良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不可能回避粮食安全问题。由于中国执行最低保护价政策,小麦、稻米的库存爆满。这是粮食总产量“十一连增”的一个缩影。不过,部分国内粮价高于国外的事实,促使粮食进口量也在不断增加。  面对高于国际通行的库存消费比,以及库存所带来的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财政负担,这为“中国的粮食太多了”的言论发酵提供了土壤。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不能只看到粮仓爆满的情况,而无视粮食进口量的增加。  陈章良说,中国农业的策略应该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而非简单认为,粮仓满了,就要少生产点,这其实是很危险的。  粮仓爆满不能看不到进口在增加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实现粮食总产量十一连增,有言论称“粮食太多了”,你如何看待这一言论?中国的粮食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  陈章良:建国以来,粮食生产都有一个规律:粮食产量每增长三到五年后就会下降,这是自然气候和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直接来说,每次都是粮食多了,然后不重视,再加上自然灾害,粮食产量就下来了。  “十一连增”和粮食价格的稳定,CPI的稳定都是有关系的,并且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2015年粮食产量要稳定在11000亿斤以上。虽然有“以上”二字,但最终结果可能是在数量指标附近。  不过,相比去年,这意味着今年粮食总产量会下降。这引起我的担忧。  目前有很多专家在讲,中国的粮食多余了。原因是,粮仓爆满,储备粮会变成陈化粮,储备的成本特别高。对于需要财政进行存储的相关部门来讲,那么多粮食出不去,自然就显得多了。  另外,连续多年来,中国每年8000万吨粮食的进口,相当于利用了国外7亿亩土地。如果不注意这一数据,只看到前面粮食多余,这是不全面的。在粮库粮食过多的背景下大量进口,原因就在于中国的粮价高于国外。  所以制定农业政策要注意两点。一、继续保持稳定略有增长的趋势,因为人口在增长;二、降低粮食价格。目前,劳动力成本增加、生产资料不断涨价、机械化程度低等助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如果在这些方面进行补贴,粮价自然就会降低。  因此,加快土地流转,实施规模化经营,既可以保证农民收入增加,又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这才是发展中国农业的策略,而非简单地认为,粮仓满了,就要少生产点,这个其实是很危险的。  总之,农业政策不能放松,必须继续保持农业增长的态势,确保粮食安全。  日报:粮食多了以后衍生出一系列问题,仓储成本增加是首要的,甚至还出现贪腐情况等。相对于粮食太多所带来的有益之处,如何评价我们为之所付出的代价?  陈章良:这次会议,让我明显感觉到一个气氛,似乎觉得粮食存储量太多了,生产成本这么高,干吗还要生产出来。所以,有专家提议进行轮耕、休耕、治理土壤污染等。甚至有经济学家称,中国有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干脆拿500亿出来就搞定了(粮食安全),还生产什么(粮食)。  我就特别担心(粮食储备多了)这个观点。的确,光储备这一块,起码亏600亿以上,再加上农民的补贴,超过千亿。但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来说,适当的损失也是应该的,总比其他方面的产能过剩要好很多,毕竟“民以食为天”。  中国是大国,大国效应明显。如果大量进口粮食,容易抬升世界粮食价格。如果粮食减产的话,世界粮食价格是不会这么便宜的。到那个时候,哭都来不及了。而且,粮食是不能短缺的,否则就会受制于人。“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农业“走出去”的国家战略  日报:中国农业企业为什么要走出去呢?  陈章良:在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农业发展要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当增加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而早在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把农业“走出去”上升为国家战略。  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一是因为数量不够,二是因为价格因素。我国的价格比国际价格高出三分之一,几乎所有的主要农产品都比人家贵,从农业角度看,国家的走出去战略有很大的需求,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去把握这个机会。  在国际上,有ABCD四大跨国粮商,日本也有丸红株式会社等跨国粮商。日本1960年代经济迅猛发展的时候,突然发现本国国土面积太小,当时就以援助不发达国家农业建设为目的,政府给予金融支持,让企业走出去。韩国的农业走出去,一是政府有政策,二是企业有贷款,三是东道国的信息非常畅通。  中国已经有农业企业开始尝试“走出去”。中粮集团收购美国养猪企业,收购法国、智利酒庄,与澳大利亚企业合作生产白糖。黑龙江农垦在俄罗斯布局粮食生产,广西企业到越南建厂生产木薯。  我国农业“走出去”事关我国农业发展的未来。面对诸多障碍,一是,国家应该制定农业“走出去”的总体战略。建议农业部牵头研究,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支持实力雄厚的企业到资源质量优良、比较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  二是,加快行政制度创新。政府应当大幅度削减行政审批权限和范围,引入市场中介机制,放松金融、外汇、信贷等监管,逐步实行海外投资自由化;  三是,加强国际人才的教育和培训。政府教育部门和机构应加大“跨国经营”学历教育,有针对性地在语言、跨文化运作、并购等领域加强培养,使中国的高等教育更加贴近企业“走出去”的需求。  作者:邵海鹏点击进入参与讨论
(责任编辑:UF029)
原标题:陈章良驳“粮食储备过多”:一旦减产涨价哭都来不及(图)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今年粮食贱,卖不了几个钱”
“今年粮食贱,卖不了几个钱”
“今年粮食贱,卖不了几个钱”
作者:杨海&&戴瑞凯 卢南峰
发布时间: 08:22:3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字体:&&&|&&&&|&&
原题:多收了三五斗
  刘威家的玉米已经堆积成小山。比起去年,他的100亩田地增产了近两万斤。但他此刻正在小山前踱步,盘算着明年还要不要种这么多玉米。
  为了这堆玉米,这位30岁的河南省平舆县射桥镇的农民前后忙活了一个月。收割、脱粒、晾晒、运输,一套流程下来,他累得“输了一星期‘水’”。
  按照去年的价格,他本该增收4万元左右。可入秋以来,玉米价格比去年同期下跌超过三成,即便今年增产不少,仍比去年少收入了3万元。
  “累出一场病,结果一来一去少赚了7万元。”刘威把手里的烟头使劲摔在地上,接着狠狠地骂了一声。
  和刘威一样,丰收并没给射桥镇的农民带来多少喜悦,写在他们脸上的多是失望和迷茫。
  不仅仅射桥镇。进入10月,河北、山东、东北等玉米主产区的玉米价格均跌至0.8元一斤以下。而去年,玉米价格是1.1元一斤。如今,刚刚拿到卖粮款的农民,开始为明年还值不值得种那么多玉米而苦恼。
  今年粮食贱,卖不了几个钱
  23日下午,射桥镇东头的收粮点横七竖八地停满了卖粮车,旁边一条10米宽的马路被堵得仅能供一辆车勉强通行。来往的轿车司机停下车,把手伸出车窗外摆动,他们不耐烦地按着喇叭,催促着这些卖粮的人赶快让路。
  这是射桥镇一年当中为数不多的热闹场景。
  机动三轮车、摩托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四轮拖拉机里满载着金黄的玉米。拖拉机巨大的噪音、讨价还价的声音、指挥倒车的呼喊声,以及传送带的马达声混杂在一起,让这个原本宁静的镇口沸腾起来。
  一些瘦弱的老人,紧握住三轮车的把手,努力驾驶着这野性十足的机器。一脚油门,三轮车像头咆哮的野兽,冒着黑烟冲向堆积如山的玉米堆。
  还在等待验粮的人趴在车把手上,面无表情。虽然车斗里的玉米比去年装得更满,但他们却懒得回头看一眼。他们清楚,“今年粮食贱,卖不了几个钱”。
  刘威也加入到卖粮队伍中。他本想等粮价涨上去后再出手,但持续下跌的玉米价格很快把他推出家门。从秋粮收割开始,短短20天内,当地的玉米价格就从每斤0.85元,快速下跌到每斤0.72元。
  “再往下跌就受不了了。”刘威面无表情,“如果受潮发霉,那就真的只能喂牲口了。”
  不少田地较多的农户面临和刘威一样的问题,他们一方面担心粮价下跌,一方面还担心储存后玉米发霉变质,所以只能选择尽快出手。
  更多的人在低价时赶来卖粮,则是出于无奈:收粮卖粮是个重体力活儿,很多老年人已经无能为力。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回家帮忙秋收后,又急于返城,只好把粮食便宜处理。
  78岁的马老汉种了7亩玉米,他和儿子一起,正在把玉米倒进粮商的仓库里。
  整个过程中,他的儿子一言不发,一副不耐烦的表情。倒完玉米后,他头也不回地把铁锨扔在地上。为了回家收玉米,在北京建筑工地拉涂料的儿子请了一个月假。
  “他在北京每天挣180元,加上来回路费,一个月就损失了五千六。” 马老汉用惭愧的语气说,他张开手掌,比画出“5000”的样子,浑浊的眼珠里闪出一丝光芒。
  为省下每亩50元的收割机钱,马老汉和儿子钻进燥热刺人的玉米地里,用了4天时间,掰下了7亩地的玉米棒。
  他们每天天不亮就打着手电筒下地,傍晚时分才回家。几天下来,马老汉手心手背几乎已变成一个颜色,黑色的泥灰长进皮肤里。虽然已经过去20多天,他手指的肿胀还未消退,厚厚的老茧上面,是已经磨烂的角质。
  这一天,父子二人卖玉米拿到6327元。除去种子、犁地等2000多元的支出,纯收入仅4000元,还不够儿子请一个月假的损失。
  卖粮的队伍越排越长,队伍最前面两个老汉正围着粮商讲价。他们的玉米水分较高,粮商开出了每斤0.68元的价格。
  “六毛九吧,六毛九吧。”一个老人挠首顿足做嬉笑状,另一个哭丧着脸哀求。
  “六毛八,不是看你们年纪大了,这价钱我都不要。”粮商态度坚决。
  一分钱的差价,7000多斤的玉米少卖了70多元。两位老人拗不过粮商,一人蹬上三轮车,一人迈开弓子步在后面推着,缓慢地走向玉米堆。
  刘威冷冷地看着,不说一句话。换了他,他也会计较。
  指望种地那点钱,能干啥
  相比收粮点的热闹,射桥镇的集市要冷清得多。
  往年这个时候,卖完粮食的人总会添置一些新物件。原本,这是集市全年商业活动的一个小高峰。
  今年完全不一样。以往上午9点就能卖完的猪肉,现在直到12点,还有半扇挂在钩子上,几只苍蝇趴在上面贪婪地吮吸。
  卖床单的小贩拿着话筒吆喝着大减价,但并没有多少人停下脚步。没过一会儿,音箱里就只剩下劲爆的音乐,小贩放下话筒弓着腰坐在凳子上,痴痴地望着过往的人群。
  三五成群的老太太抱怨着今年的光景:“多收了几千斤,比去年还少卖了钱。吃饭看病的钱都不够,哪有闲钱买东西。”她们的战利品不过是几棵大白菜、几卷卫生纸。
  赶集的老人们心疼辛苦劳作一季,却少收入两三千元。但对于在外打工的年轻人来说,土地和粮食正离他们越来越远。“平时也会给我们寄钱回来,但都不愿意回来收庄稼,不够耽误事儿的。”一个空着手的老人无奈地笑笑说。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个镇上的人,就已不把种田当作主要的收入来源。当时,一亩地几百元的收入,还有不低的农业税费,很难培养农民对土地的忠诚。“指望种地那点钱,能干啥。”集市上卖小百货的老板说。
  镇上的壮劳力纷纷外出干建筑防水工作,大家通常称他们为“搞沥青的”。
  几年前,刘威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他还记得满怀希望踏上列车时的场景:“一车老老少少30多个人全是去搞沥青的,一路上说说笑笑,谈论着那些熟悉的暴发户的名字。”
  到成都后,刘威发现能接到的活儿越来越少,“到了最后,建筑工地都停工了,一连几个月都没工作”。这30多个一起去成都淘金的人,今年有20多个回到了镇上。
  刘威看中了流转土地的机会,他觉得“种地最稳,国家也支持。”去年8月,他以每亩每季300元的价格包下了100亩田地,全部种植了玉米。合同一签就是5年。
  “按照去年的行情,稳赚6万块钱。”他看着刚刚种下小麦的黄土地,回忆着当初的想法。但他处理完今年的玉米,算下来刚够本。
  “能咋办呢,再坚持一年看看吧,不行就还得出去。”他眼珠里泛着血丝,嘴唇干裂,牛仔裤和耐克鞋上沾满了土灰,看起来疲惫不堪。他从集市中穿过,一边走一边嘟囔“化肥价又涨了”。
  走出上千米长的集市,就是广袤的农田。因为干旱,20天前播种下的小麦至今还未生出麦苗。一眼望去,满地尽是黄土。
  “放在往年,现在到处都是浇地的。”一位赶路的村民指着身后的田地说,“今年粮食价钱这么低,老百姓都泄气了。”
  刘威也有些心灰意冷。100亩小麦刚刚播种,他也没心情浇水。100亩地的油费以及人工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至于明年的粮价,他心里也没底。可合同一签5年,几个月后的春节,他还要支付6万元地租。“实在不行,只能毁约”。
  国家应该不会不管我们吧
  就在集市东头的收粮点热火朝天的同时,3位分别来自不同省份的粮商聚集在集市另一端的一家饭馆里,他们正在对国际粮食市场高谈阔论。
  余小亮坐在饭桌的一角,他默不作声,紧紧盯着正在发言的粮商,酒杯悬在空中。
  这是余小亮难得的机会,除了能学习一些关于粮食生意的经验,他还期望从这些粮商那里找到信心。
  两年前,余小亮从附近村民手里流转来2500亩土地。他因此成为当地的名人,县电视台记者曾来过3次,宣传他的机械化、规模化农业生产。最近的一次,电视台大大赞扬了他的玉米大丰收,镜头给了他刚刚购置的两座烘干塔一个大特写,看起来到处都洋溢着丰收的喜庆。
  刘威也曾受这种宣传的鼓舞,才做起了国家支持的“种粮大户”。
  余小亮的玉米今年增产了25%,脱粒后的玉米粒能装满20节火车皮。但是新闻没有提到,这1200吨的优质玉米让他赔了30万元,“每斤降一毛钱,就损失24万元”。
  因为需要支付田地租金和人工费,在这次玉米价格暴跌中,余小亮和刘威的损失要远远大于普通农民。余小亮每亩地一季的租金要400~500元,加上工人的薪资,一亩地的成本在900~1000元之间,而他今年一亩玉米只能卖出800多元。至于每亩土地可固定获得的100多元“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余小亮一分钱也拿不到。补贴归出租地的农民,这在合同里有明确约定。
  因此在过山车般的价格涨落中,他的种田生意更像是场赌博。
  “粮价下跌好像跟进口、关税什么的有关系。”余小亮喝下了两杯白酒。酒席结束后,他红着脸总结刚刚学到的最新知识。
  这位种粮大户并不知道,他这个在中原腹地小镇上种田的农民,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卷入了国际粮食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千里之外的广州码头上,一船船美国玉米漂洋过海而至,靠岸价格才0.66元一斤。
  还有一个事实,余小亮也不清楚。我国从2008年开始,对玉米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当年临时收储价每斤高于0.7元,2014年涨到1.13元。同时,玉米产量也从2008年的1.66亿吨,增长到2014年的2.17亿吨。
  “国家应该不会不管我们吧?”除了需要运气,日夜期盼的“国家补助”是余小亮仅剩的信心。
  就在10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到:“继续实施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完善补贴发放办法。”
  不过,有学者指出,WTO将我国实行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称为“黄箱政策”,而我国在加入WTO时承诺的8.5%的保护界限,现在已经接近了天花板。换句话说,余小亮已经很难拿到更高的补贴金。而在美国,农产品价格由市场决定,但因为政府会事先确定“目标价格”,当该农产品实际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政府按照两者之间的差价补贴农产品生产者。因此农民不用承担大部分市场风险,从而保证农民的基本收益。
  余小亮看不到这些。他今年种植了300亩葡萄和100亩梨树,望不到边的黄土地上,一小片绿色的葡萄枝格外显眼。如果果园丰收了,他会获得比玉米高出10倍的收益。
  “要是成功了,以后就不种粮了。”余小亮看着长势喜人的葡萄树,眼神里充满憧憬。
发表评论:
馆藏&4649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免费找律师:400-888-8340
北京法律咨询
请您选择相应地区
您当前位置: &>&&>&&>&
今日律师风向标:
2015年粮食直补多少钱一亩?什么时候下来
2015年粮食直补多少钱一亩?什么时候下来
问题类型:
(注:此客服QQ不进行法律咨询!)
找回我的问题
问题编号手机号码
一对一咨询
一对一咨询
上一条下一条
我的咨询提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粮食补贴多少钱一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