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自贸区搞自贸区主要有哪几方面的原因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一线文案,擅长资料整合汇编及文案撰写工作。
 下载此文档
中国自贸区的发展现状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中国自贸区的发展现状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383|
上传日期: 15:11:4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中国自贸区的发展现状
关注微信公众号下次自动登录
现在的位置:
    上海的自贸区是中国下一步发展一个具有里程碑的事件。因为你中国,总有一天经济总量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你总不能,世界第一经济体,连金融支持信用的能力都没有吧,总不能你的经济的发展,要靠外面的人来搞定吧。
    那么在上海自贸区之前,大家知道,有三个地区性金融中心的出现。一个自然就是上海陆家嘴这里。一个就是天津的滨海新区。一个就是我们可爱的香港。这个算是应对中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了。华南那个金融中心,又因为香港同学蛮矫情的。所以深圳老想用前海去搞一把。
    其实上次我说过两个城市的衰落,一个是美国的底特律,另一个就是中国的香港。香港衰落的原因,其实就是香港发迹的原因。当中国的经济发展,依赖于和西方经济的紧密联系,而中国的各种体制,还无法与西方的各种体制对接,需要一个中间人的时候,香港就占了这个优势。这个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英国卖到中国的鸦片,需要香港这里分销,但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上海成了租界了,那么香港的地位就衰落了。
    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香港刚开始是靠在珠三角投资工厂,作为西方企业的中间人。但是后来外资直接进来了,这个中间人的角色,就慢慢没有了。然后就是香港作为外资进入中国的金融跳板。再后来,就是香港作为中国人民币的离岸中心。但是上海自贸区出来之后,这些功能,基本上会被全部取代。而香港之前的好日子,主要是在于中央对香港繁荣的承诺。因为西方人,尤其是英国和美国人,把香港的成功,一方面归功于自己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归功于啥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其实没想到,如果没有珠三角的过亿农民工和大规模制造业给你吸血,你成功个屁。
    所以1997年之后,西方舆论搞啥“香港死了”的文宣,来说明只有我们英美同学,才可以搞好香港,你中国人没本事。而中央就要搞啥“香港明天会更好”的反文宣。但是问题就是明天会更好,不是靠的香港主动和内地经济联合,提供服务,来获取自己在中国经济中应有的地位,而是靠中央行政命令来输血,你好了,内地其他省市,尤其是广东,就穷了。
    另外的问题,就是中央的输血,并没有得到忠诚的回报。中央的一国两制,肥了李嘉诚等有钱的同学,但是这些同学,并没有将部分足够的好处,分发给屁民们,而社会上的反中央势力,就利用这些民间的不满,和中央叫板。但是说白了,这些反中央的势力,也是嘉诚等同学希望看到的,因为他们可以让中央知道,嘉诚们对中央的支持,是多么的重要。当然,另外就是一个粤官港商的利益集合体哈,部分的,影响到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大局。
    那么现在香港的情况,其实按照我的看法,应该是两个方面。
    第一个更好地落实一国两制,不是只依赖于大资本家。当然现在的情况是,中小资本家的势力开始受重视了,这个是从梁振英同学打败了代表大资本家利益的唐英年同学看出来的。另外一个就是可以让反中央的人,也有机会出头。因为你上了位置,看你是要逢中央必反,还是要不要吃饭,免得老是攻击中央压制啥的。现在香港的立法会,一个主要现象,就是选举产生的议员和功能组别的议员,一半对一半。当年英国人的设计,是因为功能组别的行业,必须和港英政府合作,不然你饭吃不香哈,为了自己的利益,任何反政府的议案,就不会得到这些功能组别的议员支持。现在香港的改革,就是要取消这个安排,就是将来有可能,出现立法会通过反中央,但是对香港人也没好处的东东。
    而中央的另一个政策,就是要改变现在输血香港的安排。现在是老爸情节,你挨饿了,我给你饭吃,但是也要管你。人家不高兴,说我是独立人格,不要北京老爸管。好啊,老爸不管你,你也要自己解决吃饭问题。
那么首先回到人民币离岸中心。其中一个要避免的现象,就是离岸的人民币利率和汇率,主导了在岸的情况。那么你管理离岸的这批人,对央行(后面的国务院)的政策,必须有100%的服从性。这个在香港这里,对不起,看不到,上海这里,当然没问题。所以离岸的情况,就会是上海主导,香港吃剩饭剩菜。如果人家中央说,要这样,你说,一国两制。那么香港如果没有中央的输血,你就要自己找出路,现在中央的输血方法,吃力不讨好。你放大陆的同学到处去扫货,人家伦敦人、巴黎人,乐呵呵。东京人,为了赚钱,把服务本地人的4家分店关门,让所有人来服务中国人的商店来帮忙。人家东京人,也没啥抱怨的,要吃饭哈。但是香港不同,人家又上街,又抗议,还要骂大陆人是蝗虫。这是因为人家认为你输血是理所当然的。而且你这样搞的结果,是资本家大发,普通人增加了不方便,当然骂你。
    那么没有了中央的偏爱,香港就必须自己谋出路,其中一个就是成为珠三角的龙头城市。但是现在的情况是,香港拒绝和其他地方搞经济融合。大家看到两个现象。一个是双非孕妇到香港生孩子。一个是大陆人来香港买奶粉。大家知道,这两件事情都影响蛮大。因为香港政府和相关行业的不作为,导致了香港的资源不够,然后影响了香港本地孕妇和本地吃奶婴儿的福利,当然人家要鼓噪了。鼓噪导致的结果,就是杜绝大陆孕妇下来,不许从香港买奶粉。这种情况,就是你拒绝和其他珠三角的经济体一体化。因为作为龙头城市,你必须要提供可以满足整个地区的需求。比如人家珠三角的人,喜欢到香港生孩子,愿意被你蹚肚子,膛钱包,你何乐不为?就把生孩子产业,发扬光大哈,搞到,你来多少孕妇,我就收多少,一个支柱行业,不就起来了?现在的说法,叫做自绝于人民。哦,香港人信教的,就是自绝于上帝(顾客)。其实前海想搞的,就是拉香港的各种高端服务业,来服务整个地区,现在香港政府想搞的,新界东北区开发,也有这方面的意图。
    那么回到上海,自贸区一起来,自然现在的香港和新加坡要靠边站。但是上海将来的目标,其实是冲着伦敦和纽约去的。上海自贸区,估计方向和以前的估计一样,就是从债券市场出发为主,最终达到市场化利率,然后到市场化汇率。这个市场化,不是市场决定,而是中央的政策,通过市场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来实现。这里,当然也还有大宗市场等等。
    其实要做好,不容易。大家可以回到历史上,看国民党在宋子文的治理下,搞的国债市场啥的。不过,如果你看更深层一点。就是中国要成为世界性强国,那么高端行业,包括金融业、高科技、品牌管理、文化高价值行业,等等,都必须和西方硬碰硬的竞争。因为你不可能永远做西方人的劳工吧?而要和世界强手竞争,那么中国人里面素质最高的人才,或者说整体能力最强的地区,比如上海、江浙一带,你就必须上去和人家打,劳动密集等低端的产业,可以抛给中部的人去做嘛。
    所以这里应该产生未来中国的主要富裕的人群,希望井大群的同学们努力奋斗了。
老邓的时候,估计全国税收,60-70%来自上海,哪敢动啊。
记得88年的时候,在浦西的某摩天大楼,落地玻璃窗前,当时的浦东开发区主任向我介绍浦东的未来。那时候,还真是菜地。
有同学说,现在的时代是拼爹时代,努力是没有用,这个是胡扯了。
我前几天,见了一个家里的朋友,开了两家工厂,每个工厂都是400-500人这样规模的,为钢铁公司做半成品。他之前发财,是搞煤炭贸易,其实是煤老板的下一手。
现在的情况,就是工厂的总销售额,没有变化,但是10年来,利润水平不断下降。他的儿子,就是有个好爹,但是被教育得蛮好,到伯克利加大读经济。
这个朋友,也投资了A股,觉得很难,当然也投资了高科技的风投啥的。所以这次,是主要想考察我们井大外汇基金和A股基金的情况。
他和一帮子类似的朋友,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这里就需要有真本事的同学,可以施展自己的身手。
因为人家不会因为你的爹爹如何,就把钱交给你管理的。说实话,人家老爸,都不敢让自己的儿子来管。
将来上海自贸区,你就看到了。
上海自贸区建成后,基本上,金融各行业都受惠,但是估计债券业应该机会最大。而现在各地搞自贸区,其实是摆架势,讨价还价,中央批准,就捡了宝贝。不批准,我地方官也干事了哈。
而自贸区对老百姓的好处,估计不是买东西便宜啥的,应该是存款利率的影响,就是将来的理财产品,估计更加靠谱点。
上海自贸区还有一个很大的作用是转变政府功能,这个就是削藩的方向。
让地方政府变成服务型,做裁判员,不做运动员,然后打破地区之间的贸易壁垒和市场割裂,通过整体的产业布局分工,来防止现在的重复建设和低效模式。
将来的经济驱动力,主要靠国企来保证重要战略行业,靠民企来搞活经济。估计上游企业,还是国企为主,下游企业,民企为主,中游的话,估计就是并存了。
就象电脑网络一样,你可以强大的中央主机系统,配置简单的终端,也可以强大的终端系统,没有主机。也可以采取中间方式,中国的地域很大,肯定有全国性中心,也有地区性的辅助中心。
而且你还不能过度竞争,也不能过度垄断,估计每个行业,大概就是2-3家大企业,占市场60%份额,然后几十家,甚至几百家中小企业,占市场40%,基本上,你必须又要有中小企业的活力,又要有大企业的资源整合。
习总搞严官治,就是要把政府预算向民生倾斜,说真的,政府职能方面,需要改变,就需要放权。与其搞基层的部门那么多编制,我还不如政府向你非盈利的地方社区服务中心买服务,让你做同样的事情,这样的话,估计服务质量还提高呢,不然你还是一帮自己以为的国家罗汉呢。
中国的物流啥的,大家不要瞎起劲了,过海关,剥皮一层,还是小头,一级一级下去,到最终消费者,被剥皮,才是大头,啥地方公路的收费站啊,巡逻把你拦下来啊,这些东东。
当然,自贸区还需要看细节,就是中央批准多少。
注:本文原标题《上海自贸区》;
井底望天·雄文推荐
 ()
【上篇】【下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百度站内搜索
同分类最新文章城市:武汉&&
积分:6407&&
你好,重庆自贸区、新疆自贸区、粤自贸区、青岛自贸区、天津自贸区、上海自贸区、厦门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广西边境自贸区、南沙新区自贸区、舟山自贸区等等,有的的自贸区暂时都是概念,还没有正式投入,欢迎详询。
更新时间: 11:26
<b class="vote-num" id="vote_num_
股票网上开户佣金万3,股指期货万0.28 预约客户经理: QQ /
城市:武汉&&
积分:5101&&
浙江、广东、天津、苏州、无锡、山东、辽宁、河南、福建、四川、合肥、广西、云南
更新时间: 11:17
<b class="vote-num" id="vote_num_
股票全国网上免费开户,万三佣金;详询
城市:北京&&
积分:34436&&
你好,这个你可以直接百度啊。很简单的问题。
更新时间: 15:07
<b class="vote-num" id="vote_num_
开户佣金行业最低,低至万1,开户不限时间和地域,周末也能开户电话: QQ:
城市:深圳&&
积分:38872&&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上海,天津等。交易手续费佣金是万2.5,业内最低。根据资产量和交易频率还可以调低,最低可至万1.5。开户即享受万2.5超低手续费佣金,资金量大还可以调低,最低可以做到万1.5全包。最高评级AA级券商,点击头像可以预约,专业理财经理为你解答疑问!
更新时间: 17:32
<b class="vote-num" id="vote_num_
股票开户佣金低至万1,基金万0.6,百万送vip。股票质押年化利息6,质押率60%左右,qq
还有疑问?继续提问 -理财顾问5分钟回复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尚未登录,可以匿名提问。也可按此或
一个电话,一个垂询,一份财富
想理财?从咨询开始!
5分钟快速响应,100%回复率
推荐理财顾问HOT 月积分
理财顾问排行TOP
积分:1191
最新理财文章
最新理财产品
全国找理财顾问
已获得满意答案,去练练!
预约客户经理,预约后客户经理会在5分钟分与您联系!
QQ/Email:中国自贸区的方向和任务是什么?经济学家周其仁这篇演讲道出了全部真相_网易新闻
中国自贸区的方向和任务是什么?经济学家周其仁这篇演讲道出了全部真相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早在今年1月18日,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发表题为&&改革突围、创新突围&&2017年的中国经济&的演讲。
虽然已经过去半年,但这篇演讲却散发常读常新的深刻意味;虽然说的是中国经济,但这篇演讲对于中国自贸区的改革实践,却尤其具有一针见血的特别含义。
因为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经济的难题,就是中国自贸区需要解决的难题;中国经济的方向,就是中国自贸区需要探索的方向。
正如周其仁在演讲中指出,让中国经济崛起的真正秘密不是原来穷,而是把原来导致穷的封闭变成开放,在开放当中允许组织创新,进行体制改革;中国的成本优势也不完全是原来的劳动力便宜,主要是第二项优势,通过改革,把原来奇高无比的制度成本大幅降下来了。
归结起来,中国的成功经验,实际上就是开放倒逼改革,改革中走向开放,大大降低了制度成本。
但是,现在新问题来了&&原来的成本优势消失了,我们的体制成本重新在高速增长当中举头向上。
中国自贸区作为中国开放的最前沿,和中国改革最新的试验田,它的目标和方向,就是要让抬头向上的制度成本,再次降下来。
问题又在于:凭什么降下来?周其仁告诉我们两个突围的方法:体制改革,以及创新。前者降低体制成本,后者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
回头来看,中国各个自贸区的重点任务,无论是贸易便利化还是金融制度创新,无论是市场准入还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就是这样的突围方法吗?
周其仁(图片出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官网)
中国现在面临的国际形势是外需萎缩,反全球化&。
首先,怎么理解中国经济从之前的高速增长转向6%~7%中高速的增长?要先理解全球的格局。
假定有两个经济体,一个富有,一个贫穷。富国是10万块资本,300个人。穷国是10块钱资本,3000个人。前者类比是欧美和日本,后者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这两个经济中间之前有一道蓝墙隔开,大家各过各的日子,穷就是没资本,没资本就没有提高生产率的手段,很大程度靠人力、靠自然力,经济进步就很慢。富国资本雄厚,可以转化为生产力,所以贫富差距会拉大。&
现在把蓝墙打通,就是改革开放,把这个壁垒打开。打开以后:两个经济体加到一起算,资本总量就变成10万零10块钱,人口总量是3300人。要素的相对比例都发生变化,用我们熟悉的话就是&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
第一,富国的资本总量只加了10块钱,但是人口总量加了3000人来抢,原来300人用10万块钱,现在3300人用10万零10块钱,所以资本的稀缺程度提高了。为什么全球化以后,华尔街可以赚到很多钱,道理就在这里。
第二,富国有科技,3300人来抢科技,科技的稀缺性也提高了。但是富国经济的麻烦是,原来只是在300人现在要3300人一起竞争工作机会,劳动者的竞争加强了,这个过程中,富国的劳动者蓝领、下层白领难受了,因为他要面临3000个原来收入只有1块钱的力量的冲击,不会干拉倒。所以发达国家失业率特别是年轻人的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道理也在这里。
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二战后发达国家的橄榄型的社会结构被破坏,全球化以后两极分化严重,基尼系数上升。华尔街、硅谷赚到了大钱,但中间有一个很大的人群很失落,制造业工人、中下层,在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压力要超过他们得到的好处。当然好处也有,就是中国的产品很便宜,美国享受到了稳定的物价,所以,穷人实际的生活水平降低得不会那么严重。但是和华尔街、硅谷一比,相对收入的落差就出来了。
发达国家都是这样,二战后高的基尼系数降下来,然后又回上去,然后就带来了社会矛盾。因为很多美国的大妈大叔,够不到金融、也够不到高科技,人数上又是大头,就会有愤怒感,所以在全球化高涨当中发生了&占领华尔街&。
现在这个全球格局,发达国家、美国的平均水平是在下降的,但是中国在提高。我们的人均GDP从1978年的200美金,升到现在的8000美金,深圳是几万美金(25000)。而美国呢,从1978年的13500美金升到现在也就5万美金。
所以,特朗普也出现了,特朗普反映了一个趋势:所有大的变化中,并不是每一个人、每一个集团、每一个板块都同等可以获得收益,有高有低,有得有失,所以社会矛盾就会起来。
这里还要谈到一个术语:比较优势。李嘉图的理论,说的其实就是各国扬长避短,拣你生产率高的东西干,这样整个社会的总体产出就会高。但是萨缪尔森后来的研究结论说这不对,因为中国啥都搞,搞完袜子搞汽车,搞完汽车搞飞机,搞的大家优势趋同了,逼得发达国家不知道干啥了。老萨临死前就问了一个问题:原来造自行车的现在开始造飞机的,原来造飞机的造什么呢?他的结论就是:在共同的比较优势下,一方可能永久损害另一方的利益。&
中国就是通过这样,这些年赚了巨额的高额顺差。而美国比较优势没了,经济以外的规律就要发生作用了,贸易摩擦,制造壁垒,甚至国际紧张,都来了。金融危机也来了。
从外部看,我们现在的经济下行首先就是全球的外需收缩,全球外需如果你是一个主要靠内需发展的,对你影响就小。偏偏我们在高速增长当中,我们是高度依赖外需的,那当然影响更大。&
中国现在面临的国内形势是成本优势减弱,体制成本重新上升。
从内部看我们现在面临的经济形势:是成本在变化,并且核心是体制成本的重新上升。&
中国高歌猛进的全球化,就是因为有成本优势。我们不开放真是白穷了多少年,一开放发现穷就是竞争力。穷就是工资低,工资低就是成本低。同样一个产品成本低叫价就低,全世界的买家都是一样物美价廉当然买你的。
但是现在这个成本在变化,劳动力成本、土地、能源,所有的价格都在经济高速增长中变化,最典型的例子是曹德旺在美国设厂。
成本变化最大的是什么呢?是体制成本。
仅仅把中国崛起归因于劳动力便宜,不准确,因为劳动力便宜并不能解释中国的崛起。没改革开放前,劳动力更便宜,那个时候没有中国奇迹,现在看非洲很多国家的劳动力比我们还便宜。不是要素便宜就能够变成竞争力,要素变成竞争力要变成产品,要素变成产品要组织,组织要在一个体系里头运行。这就引申出来了体制的问题。&
所以,让中国经济崛起的真正秘密不是原来穷,而是把原来导致穷的封闭变成开放,在开放当中允许组织创新,进行体制改革。比如,如果不包产到户,农民就不可能解放出来,没有生产积极性,依然还会是&十亿人口八亿农民,八亿农民搞饭吃饭还不够吃&。
有了体制改革,才有下面的一环扣一环。劳动力解放出来去哪里就业?这又逼出了民营企业。产能出来了,市场在哪里?所以又逼出了WTO谈判,1997年签约,五年预备期,2002中国冲进去,把世界市场打开了,把原来的障碍打开了。进了WTO,一开始还是&奖出限进&,后来尝到了甜头,全部杀进去,这才冲到了全球化的前沿。
所以,中国的成本优势不完全是原来的劳动力便宜,主要是第二项优势,通过改革,把原来奇高无比的制度成本大幅降下来了。&
就是这套挺土的打法,把我们的体制成本,几位诺贝尔奖得主给出的理论,在中国非常显著地降下来。体制成本下降,加上原来的要素成本低廉,结合到一起再加第三个力量&&学习曲线。最终构成了后来的&中国故事&。
但是现在新问题来了。新问题是成本又上来了,原来的成本优势消失了。现在我们一般讲成本优势消失讲的都是劳动力、工资在涨,这个问题当然存在,但是被大家忽略的是:我们的体制成本重新在高速增长当中举头向上。&
年是中国最高速成长的这段时间。我们名义的GDP是增长是8.6倍,全国工资总额涨了8.8倍,税收涨16.7倍,政府除税收以外的收入18.8倍,法定一定要交的社保五险一金增长了28.7倍,最关键的是土地,政府独家供地获得的土地出让金,涨了64倍!
体制成本上升表现在什么地方?比如,我们到今天也没有达到税收一定要法定,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规定的,我们现在很多的税收是行政部门直接定的,抽税的人定抽多少,政府定了,不经过人大的审核。那这个就很容易一下子收过头。
比如,这届政府说简政放权,但是很多后来增加的文件大部分都不是计划时代而是高增长的时代加进去的,我们在这波下行就吃了这个亏。这些是体制性的问题。
现在没有什么资本主义的大帽子,但是小绳索挺多的,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这些事情加到一起摩擦系数大了。高速长的时候加大摩擦没有关系。问题是外需一收缩,这些变量就来了。
还有对待新科技的态度,一波三折。
还有城市化,我们的行政区划是组织化的。城市建设说好很好,但是浪费不得了,修了多少没人去的设施,耗了多少水泥钢铁,水泥钢铁有多少的排放,然后又回到我们的肺部。你要跟着人口和资源的流动来发展城市化,愿意去的地方好好投,中心城市,城市群,城市圈。那人不愿意待的地方还林、还环境,青山绿水、特色小镇。
2017年中国经济的突围在于怎么确保我们的成本优势,两个方法:降低体制成本、创新。&
中国现在面临的状态是:两个海平面,形象比喻已经变成了三明治,我们夹在中间,成本已经顶上来了,市场成本也上升了。劳动力大家都贵,土地也在贵。但是我们手里还没有多少独到性的东西。
这个世界上的竞争就两句话,你要么成本比人家厉害,要么手里有独到的。比如美国苹果卖到全世界,通宵排队买。他有你没有。现在我们30年改革开放高速成长伟大成就,全球格局看夹在中间了,底下有印度、有越南,他比你还便宜,他招商引资的力度比我们当年还强,都学会了。
在这个情况下,就无可阻挡的发生了整个经济增长的模式的变化。现在要继续我们的成本优势,但是成本当中的那块体制成本,这个东西没有改革,光靠民间解决不了。没有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主动地发起一轮一轮的深化改革,这个成本很难降下来。
比如社保基金,我们现在很多的法定保障率交得比美国高。当初交那么多是没办法,当时是国企大面积亏损,所以社保交费率定得比较高。但当时就有一句话,以后要把大型的赚钱的国有企业的资产划到社保去,用那个收益来抵社会保障。但是真要做的时候难度不小,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这条写进去了,就是要划一批国有资产到社保基金,然后把法定保障率降下来。
我们的经验已经证明,体制成本降,经济就会很好地发展,体制成本上升,整个国家民族就会被拖住。所以,2017年,要继续的改革突围。渐进改革的好处就是震荡低,不是一次性解决问题。但是渐进改革的难处是你要&维持渐进&,所以体制改革一定要改到把体制成本再降下来为止。
既然这个成本降不下来,那么能不能延长它的时间,就是把成本曲线往右推,尽可能延长它持续的时间。因为,这条成本曲线一定会上去的,人均200美元到8000美元变成深圳的好几万美元,这个成本肯定会上去,但我们可以把整个成本曲线往右移,延长成本优势持续的时间。比如说工人很贵,我生产附加值高的东西,如果还生产袜子,如果还是这套工艺,这套生产率他就是很贵的。你改变一点。所以真正地对付成本压力就是不断地右移我们的成本曲线,形成一条长期来看持续有竞争力的成本变动,这是商业世界里头的不二法门,也是整个经济体系和经济体系竞争当中的不二法门。
降低成本的第一个突围方向,是刚才说的体制改革。而第二个突围方向是创新,通过创新来突破全球形成新的僵局。引进新的产品,改变现有的品质,引进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夺取原料和半成品新的来源,创立新的经济组织,创新才能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
创新很重要、很伟大,但是创新不是一定会发生的。成本曲线也不一定会右移,否则哪来这么多的过剩产能、僵尸企业、鸡肋的企业,还有病危停滞的企业?创新是有条件的。
举例说,以色列800万人有3500家初创公司,并且特拉维夫主导了美国硅谷的高精尖研发,美国没有一家大公司不在特拉维夫设创他们的研发中心,他们靠的是人、想法、发明创造,靠的是对教育的重视。
总之,中国不创新、不改革,不会走出现在的困境。
本文来源:开封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原创]中国为什么要搞上海自贸区?
导读:首发QZZN
一点浅见,铁血高人多,求指点
一、上海自贸区的意义何在?
上海自贸区是在李总理在国内利益集团的层层反对中,力排众议,坚持做的一件大事。因为现在中国的体制僵化,外贸、投资、消费都进入了瓶颈,没有起色,很难再有大的增长,而国际上对中国想法设法打压,美国的TPP就是用来排斥中国的,而英美又想法设法在香港挑起事端,支持某些反中国分子,旨在搅乱中国,所以中国必须再次创新改革,打破内忧外患。
上海自贸区的创立,阻力重重,阻力来自:一、国内利益集团的反对,特别是国
首发QZZN一点浅见,铁血高人多,求指点一、上海自贸区的意义何在?上海自贸区是在李总理在国内利益集团的层层反对中,力排众议,坚持做的一件大事。因为现在中国的体制僵化,外贸、投资、消费都进入了瓶颈,没有起色,很难再有大的增长,而国际上对中国想法设法打压,美国的TPP就是用来排斥中国的,而英美又想法设法在香港挑起事端,支持某些反中国分子,旨在搅乱中国,所以中国必须再次创新改革,打破内忧外患。上海自贸区的创立,阻力重重,阻力来自:一、国内利益集团的反对,特别是国有银行。因为自贸区会引进外资银行,利率自由化,国有银行必然受打击。国有银行的危机还不止这些,这个会在后面具体说。二、其他地区的嫉妒,包括香港。但是自贸区必定在上海,因为这是个实验项目,上海是中国最开放的城市,有与外国公司打交道做生意的丰富经验,了解国际运作规则,作为实验区,上海是可靠的。而且应该不会再增加其他的自贸区,一个是因为顾及香港的感受,因为上海在100多年前就已经是远东第一大城市了,而当时香港只是个小渔村,上海的先天条件本来就比香港好,所以在上海做自贸区,香港虽然酸,但也不得不接受,但是如果其他地区都开了,香港肯定会爆发。另一个原因是试验区就是做试验的,不成功也就一个地方失败,一旦成功,就可以在全国铺开应用,根本没必要再搞其他自贸区。香港这白眼狼得了那么多好处,还不懂感恩,处处依仗着外人欺负自己人,上海可是孝顺的亲儿子,应该多关照下亲儿子了。二、关于股市,将来的动向预测。证监会的前一任主席做了没做多久就调职离任了,改由现在的肖刚来做,用意何在?前一任是代表利益集团利益的,在任证监会主席时曾大力提倡股民们买大盘蓝筹股,但其实大盘蓝筹股已经有很大的隐患了,利益集团正需要股民的钱为自己摆脱困境,具体的原因我之后再说。而肖与李总理是同一战线的,有改革的心。说到改革股市,就先要说说现在迟迟不发的IPO,俗称新股上市。现在股市有一种现象:只要一提发IPO,股市就大跌,不提,股市就上涨,因为IPO不改革,就可能引发股灾,但IPO一旦要改革又会受到利益集团的很大牵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肖刚的管理有无为而治的特点,当有记者询问他对股市的看法,他的回答是,证监会的责任不是向股民去推荐那支股票,这些就让市场去运作,证监会的责任是监督股市、规范股市,不让骗人的公司进来骗股民的钱。三、关于再一次改革对一些利益集团的影响。先是国有银行,其背后有一个巨大的资金黑洞,来自于地方债,所以不要被各大银行漂亮的报表所迷惑。而且现在金融市场逐步开放,民营银行,外资银行和电商银行都可以与国有银行公平竞争,原先国有银行可以利用低存款利率,高贷款利息大笔大笔地赚取差价,但今后利率市场化后,这样的好事就没有了,所以以后的国有银行可能会更加困难。国有银行也可能不会再是美差了。另外,一些传统行业,如钢铁、化工、煤炭、玻璃制造等等,都出现了产能过剩,如果不转型,中国一旦发生经济危机,过剩的产能可能十几年都消耗不掉,所以今后传统行业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所以为什么说股民最好不要去购买大盘蓝筹股,比如银行、钢铁、煤炭等,现在股市里资金进入多的也都是小盘股和创意板块。一些想法:现在我们的总理想通过再一轮的改革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削弱利益集团所得的利益,使得他们能返回更多的利益给人民,但是利益集团也会想各种办法来牵制改革的进程,这届领导班子里面不乏厉害有能力的人物,但他们也面临重重的阻力,愿老天保佑。天佑中华,天佑我中华子民。以史为鉴,古代每个朝代的灭亡都少不了利益集团负能量,它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眼前的奶酪,出卖国家的利益,出卖百姓的利益,最后终将一无所有,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利益集团不是这么玩弄历史的,可惜没有一个利益集团吸取上个朝代灭亡的教训,为什么?利益蒙蔽了它们的双眼,利益吞噬了它们的良心。(当年朱镕基被那些利益集团搞下来了,李总顶的住压力吗? 中国三大泡沫,房地产,影子银行,地方债务...)中国将走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本文内容于
23:26:44 被hhz12321编辑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24小时热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自贸区服务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