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平安退休宝指数个人指数怎么才能知道

2016年最新退休工资标准计算公式
& 2016年最新退休工资标准计算公式
2016年最新退休工资标准计算公式
  退休工资应该怎么算?以下是应届毕业生小编给大家整理提供的的内容,快来阅读看看吧。  日前,我国确定今年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上调6.5%,也是养老金制度并轨后首次跌破10%。昨日,人社部社保所所长金维刚对此次养老金调整变化的解读,在他看来,我国不少地方,养老金和在岗职工工资倒挂现象突出,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压力不断增大等都与之密切相关。  上调6.5%如何确定的?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此前11次的幅度都是10%左右,今年为何确定为6.5%?  人社部社保所金维刚所长表示,此次上调幅度定为6.5%,有两方面考虑。  其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期转入了中高速增长期。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12年以来一直保持在3%以内,2015年下降到1.5%。综合来看,近几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幅度已远远超过了物价涨幅,也超过了GDP增速,在一些年份超过了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不少地方,养老金和在岗职工工资倒挂现象突出。许多企业临近退休的员工发现,退休后的收入要比在职时高,养老金调整的频率也高于工资调整频率,出现了千方百计提前退休的状况。  其二,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养老负担越来越重。  养老保险抚养比由2011年的3.16∶1下降到2015年的2.88∶1。随着退休人员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增大。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怎么调?  日,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与企业养老“并轨”,实行同样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此前,机关事业单位长期实行退休制度,退休费主要与退休前工资挂钩,退休费的调整也主要跟着工资调整。“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不再与同职级在职职工增长工资直接挂钩。  此外,今年国务院部署的“6.5%”左右的调整水平,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总体水平,不是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分别以各自养老金水平为基数,都按照6.5%的比例调整。实际调整将实行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三结合”,定额调整体现公平,挂钩调整体现“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机制,可以与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适当倾斜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  养老金发放有保障吗?  据介绍,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加大。不过,在财政补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每年的总收入仍大于总支出。2015年企业职工养老基金总收入约2.7万亿元,总支出约2.3万亿元,累计结余约3.4万亿元,可以支付17个月。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调整待遇后将确保发放,退休人员对此尽可以放心。  明年、后年会怎样?  金维刚介绍说,此次调整就综合考虑了与工资增长状况、物价变动状况的关系,可以看作建立合理调整机制的开始。下一步,将总结连续调整养老金的经验,结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顶层设计,尽快提出建立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的具体方案,合理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可持续。  完成《退休人员2016年养老金调整方案》后,按《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方案设计》进行以下工作:  1、日按下列月劳动退休金公式开始在全国调整基本养老保险金。  缴费年限补贴率是劳动者个人累计缴费年限超过标准社会劳动年限的补贴,每超过1年补贴2年(例)。标准社会劳动年限为34.2年(人口预期寿命的45%)。  2、2017年开始进行个人统筹比的核定、制定领取劳动退休金期限并个人核准、精细规划提前退休制定提前退休年限、按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条件和约束的审核、社会优抚制度的改革。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机制、计发机制、调整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退出机制等等,制定、完善一项内容就改革一项工作。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如何计算?  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组成。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 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 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5、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a1/A1+a2/A2+……+an-1/An-1+an/An)÷N。公式中:a1、a2……an-1、an为参保人员1992年至退休上一年各年的缴费工资;A1、A2……An-1、An为1992年至参保人员退休上一年各年的全省职工年平均工资(2001年起为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N为参保人员日至退休上一年年底的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合计数。其中:对每年1月至6月退休的人员,An、An-1均取该年上上年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对每年7月至12月退休的人员,取该年上年全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推荐新闻资讯
相关资讯推荐
热门工资话题测测你的退休焦虑指数
核心提示:有研究显示,退休后焦虑的最大因素是退休后的生活保障问题。加拿大“生活放大镜”网站载文,刊出老年问题研究专家戈登·佩普最新总结的“退休焦虑指数分析”。
  退休后最愁什么?有研究显示,退休后焦虑的最大因素是退休后的生活保障问题。加拿大“生活放大镜”网站载文,刊出老年问题研究专家戈登·佩普最新总结的“退休焦虑指数分析”。   1.退休焦虑很低:个人存款较多、有私人住房、没有债务,退休之后也很少会焦虑。从事公务员、军人、警察或教师之类职业的人,由于退休养老计划相对较完善,退休之后基本上可以高枕无忧。  2.退休焦虑低:有存款,有住房,几乎没有外债。参加所属公司或地方政府提供的“即定收益养老金计划”的人,养老虽然有一定的保障,但万一公司出现危机,养老金也会存在一定风险。  3.退休焦虑中等:有存款,有住房,几乎没有外债。参加“定额缴费养老金计划”,这种养老金计划并不保证退休后具体养老金数额,但有总比没有好,尤其是所在单位为你购买养老金提供一定资助。  4.退休焦虑高:不参加养老金计划。有一些存款,但是无法满足退休后之需。虽然有房,但是债务较多。  5.退休焦虑很高:不参加养老金计划,存款也很有限。有抵押贷款用卡债务。  6.退休焦虑极高:不参加养老金计划,没有存款,但是有大笔抵押贷款等其他债务,还需要赡养年迈父母等家人。这种情况需要高度警惕。
  针对上述6类退休焦虑的划分,中龄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郭平表示,对未来退休后的生活,不应该过度担心,但需要未雨绸缪做好规划,未来我国老人的退休生活质量或随当时的社会环境而波动,但整体质量会逐渐提高。  郭平说,以北京为例,退休后的老人在饮食、服装、交通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会急剧下滑,所以日常的基本生活开销,一年3万左右就够了,如果为了丰富娱乐生活,支出就会增加不少,假设老人一年一两次国内游,两年参加一次境外游,那么平均每年旅游费用大约需要1.5万元。退休后大多数人都有些慢性病,加上一些保健品费用支出,在不出现急症大病的情况下,每人每年的医疗保健费用支出暂估算为5000元。身体健康的京沪地区老人,退休后想要保持比较惬意的生活状态,一年三四万元是必需的,二线城市的费用可在此基础上减少15%左右。  郭平表示,&那些忧虑未来退休生活的人,可以将这种焦虑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将未来的退休生活提前设计好,做好财产规划,如果不做风险过大的投资,定期买一些商业养老或疾病保险,为退休生活做好铺垫。
扫码或关注微信公号jjkkxxg回复【风险】即可测试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 相关检查:推荐用药:
1.广泛性焦虑障碍;\n2.糖尿病性...[]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百岁老人们都经历过生活艰苦的岁月,年轻时很少吃精白米面,如今即使生活条件改善了,喜欢吃粗粮的习惯没有变。
茶虽然有一定的功能作用,但对老年人而言,饮茶需讲究一定的原则。例如,饮茶不宜过浓,浓茶所含咖啡因往往过量,造成心动过速、心律不齐
生活质量提高了,平均寿命逐年增加,想要保持这状态,老年人就要懂得如何进行健康养生,别让健康的身体因为不正确的保健措施而受到伤害。
六一儿童节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一个节日,它的专属性会…… []
饮茶也是一门学问,不仅要分季节饮茶,还要依据个人…… []
肺功能失常是一种很常见的健康现象,肺功能失常引起…… []
夏天是一个热辣的季节,穿上背心、短裤、比基尼,完…… []
每年11月中旬左右,北方地区都会开始室内供暖,但随…… []
自立秋以来小编跟大家介绍过几道关于胡萝卜以及山药…… []
本期是由三公仔小儿七星茶联合39育儿为您推出的参与…… []
癌症患者必须长期服用抗癌药物,因此绝大多数癌症患者都伴有焦虑和抑郁症状。但是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从蘑菇中提炼出来的裸盖菇素能引起人的幻觉,帮助癌症患者抗击抑郁。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2015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2015
上传于||文档简介
&&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全​文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6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现在的位置: >
你会算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金吗?
  &最没用的工资条显示,我现在一个月养老保险个人缴纳200元,那等我退休之后,每个月到底可以拿多少钱啊?会不会到时候连买棵白菜都费劲啊?&张美女今年25岁,参加工作两年,她已经开始对养老颇为担心。
  养老金怎么计算
  养老保险大名叫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中的一个险种,旨在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说白了,就是国家和个人一起存点钱,将来你老了不上班了就从这些存款中领生活费。
  那么,张美女这一个月缴纳200块钱,老了以后究竟能领到多少钱呢?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是指职工退休时上年度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即两个数之和的一半)作为计发基数,缴费每满1年(含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月)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是退休时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累计余额;过渡性养老金则需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单独计算,比较复杂。
  我们就以张美女为例,计算一下她退休之后可以领多少钱。
  张美女今年26周岁,2012年7月开始缴纳养老保险,缴费基数2500元,北京2013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793元。假设张美女55周岁退休,那么她的缴费年限按32年整计算。再假设32年间缴费基数和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不变,计算如下: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4316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0.=0.4316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6=2500元基础养老金=()/2&32&1%=1326.88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00&8%)&12&32]/(32&12)=700元每月养老金==2026.88元
  因为我们假定了这32年缴费期的各种变量都不变,才会得到这个结果,若缴费基数、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发生变化,缴费年限再精确到月数,那么结果也会不同。
  多缴费一倍不会多领一倍
  从张美女的案例中可以看出,缴费基数越大,每月养老金就越多。但是,养老金的增幅是不是跟缴费基数增幅一样呢?我们将两个案例对比一下就可以得到答案了。
  案例一:
  某人2000年开始缴纳社会保险,2014年底退休,缴费15年整。假设15年间缴费工资基数和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不变(变量无法估计,暂定不变),2000年他的缴费工资基数是1600元,当地1999年(即上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1200元,那么他2000年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3333;以此算法算出此人自2000年开始缴费至2014年退休这15年间每年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将这15个指数相加再除以15,便可得出他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1.=1.3333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3=1600元基础养老金=()/2&15&1%=21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00&8%)&12&15]/(15&12)=448元每月养老金=210+448=658元
  案例二:
  若将案例一中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1600元变成3200元,即缴费基数增长一倍,其他条件不变,那么养老金会不会也会多一倍呢?让我们一起来算算。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6666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6=3200元基础养老金=()/2&15&1%=33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00&8%)&12&15]/(15&12)=896元每月养老金=1226元
  总结:两个案例比较可以看出,在每年缴费工资基数和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不变的假设前提下,若缴费工资基数增长一倍,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会随之增长一倍,但是基础养老金没有增长到一倍,所以每月养老金总额也没有增长一倍那么多。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是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得来的。其中,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指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人员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由参保人每年的缴费基数除以当地上年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得出缴费当年的缴费工资指数;如此每年计算一次,到退休时,把每年的缴费工资指数相加,然后再除以实际缴费年限得出的。
  个人账户储蓄额
  包括单位缴费划入个人账户部分和个人缴费储存额的合计数额,其中缴纳单位比例为外资单位20%,省属单位18%,私企单位12%;个人缴费比例为8%。
  过渡性养老金
  适用于1995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没有实行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职工。例如,某人在1995年时已57岁,缴费3年后即退休,那么他的个人账户中只有3年的缴费,但是他的预期寿命可能是20年,那么,3年的缴费分到20年中按月领取,养老金就太低了,因此就产生了过渡性养老金这一特殊概念。就是说,在国发《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1995】6号文)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3年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除了领取个人账户积累中的钱之外,再加发一部分钱,以保证他们的养老金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加发的这部分钱,就是过渡性养老金,意即为实现政策过渡而加发的养老金。而对于6号文实施后参加工作的,按政策,企业和职工个人都应缴交养老保险费,因此不存在过渡的问题,也就不会有过渡性养老金。从理论上讲,随着领取过渡性养老金的人相继死亡,过渡性养老金也将退出历史舞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退休指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