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最新消息了吗

您好, []|
美联储加息,对现阶段A股的冲击还大吗?
日,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25个基点。日,美联储再度加息25个基点。如今,时隔近三个月的时间,美联储加息预期浓厚,对全球市场的影响非常深远。
转自微信公众号 郭施亮(guoshiliangbo)日,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25个基点。日,美联储再度加息25个基点。如今,时隔近三个月的时间,美联储加息预期浓厚,对全球市场的影响非常深远。按照预期,虽然非农数据表现不佳,但加息的热度依存。然而,从此前的市场预期来看,今年或将仍有1至2次的加息需求。与此同时,市场更关注的,还是美联储启动缩表进程的时间表,而一旦美联储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又将会对全球市场构成新一轮的影响。美联储开启了加息的模式,无论是对全球金融市场还是对外汇市场等,都构成重要性的影响。然而,纵观过去两次美联储加息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还是相对明显的。其中,自16年12月美联储加息以来,国内资金成本却出现了明显回升的迹象,而Shibor走势的持续攀升,也推高了市场的资金成本,加剧了市场资金面的紧张程度,对股票市场而言,还是构成一定的影响。再者,从前两次的美联储加息情况来看,A股在美联储加息前后的市场表现,并不如人意,且在两次加息之后出现了股市运行重心下移的迹象。至于创业板市场,其反应还是更为明显,并一度创出此前股灾调整以来的新低水平。但,需要注意的是,美联储的接连加息,并未促使美元指数的继续逞强。相反,自加息之后,美元指数却自今年1月3日高点调整以来,累计跌幅达到7%,而美元也成为了今年以来表现较差的投资渠道。至于黄金价格的表现,却重返去年11月份的高点位置,其保值增值能力更具优势。实际上,市场对美联储加息早有预期,但在加息模式之下,市场仍在提防资本外逃乃至政策环境变化等风险。不过,既然美联储开启了加息的模式,加上未来可能开启的缩减资产负债表等举措,实际上也从一定程度上起到挤压资产泡沫的影响,助推经济回归理性发展状态之中,这对全球市场的影响还是非常深远的。回归国内,早有“抑制资产泡沫”的定调背景,加上系列降杠杆、去泡沫举措的实施,实际上也加快了国内金融市场降杠杆的进程,这利于未来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市场回归理性健康的发展局面。但,在系列定调环境下,加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影响,实际上也降低了国内A股发生牛市的概率。与此同时,在降杠杆、去泡沫化的大环境下,也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分化表现,而A股市场仍然难逃以存量资金作为主导的环境。
【声明】腾讯证券已取得该自媒体授权,再次转载需得到原自媒体授权。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腾讯无关。
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微信号:guoshiliangbo
内容运营:HYdraHua (微信)
投诉建议:zhaoyang840731 (微信)
微信扫码 订阅专属投资管家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美联储如加息,中国也要加息吗?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韩哲  美联储将公布利率决议,加息被认为是板上钉钉。对于正处于L型底部的中国经济,也面临一个并非遥不可及的选择,我们需要加息吗?  毫无疑问,美联储加息,将会加剧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和资本外流压力,进而施压国内的利率水平。道理很简单,当中美两国的利差收窄,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下降,资本自然更愿意回到相对自由的美国市场。过去两年,中国的外储从4万亿美元的高点,已经迫近3万亿美元。  2016年的货币超级宽松将缓慢地从和股市的“池子”里外溢出来,从而引发商品消费市场的物价上涨,这是经济学的常识。也就是说,中国的利率在长时间处于降息通道之后,加息的选择项再次被激活。  不过,加息是一个艰难的决定。11月的投资、消费和进出口的数据尽管表现不错,但基建投资的拉动效应会逐渐减弱,“双11”的掏空效应会逐渐显现,全球化退潮下的进出口充满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在2017年仍将面临压力,特别是在房地产收紧之后,走出L型底部并不容易。如果贸然加息,形势可能急转直下,这也是决策者不得不防的影响。  保汇率,就要对货币政策改弦更张,甚至将加息预期传递给市场;保利率,就要顶住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的压力,通过其它手段维稳人民币,坚定不移地给国内经济一个宽松的货币环境。每一个选择都是有利有弊,全在权衡。在经济下行期间,总是要面临这样艰难的抉择。因此,在保利率还是保汇率的背后,更为重要的东西是保改革。全面深改是中国经济走出L型底部的唯一心经,当经济出清之后走进新的增长周期,当经济处于上行通道,宏观经济政策往往也不再那么纠结。
(责任编辑:陈大伟 UF065)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重磅!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为何加息?有何影响?_网易新闻
重磅!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为何加息?有何影响?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综合自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新华网、东方财富网、中金在线、券商研报如市场预期,美联储12月货币政策会议决定,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由1.0%-1.25%上调到1.25%-1.50%。至此美联储今年共三次加息,自2015年12月以来的第五次加息。另外,之后的新闻发布会也是耶伦作为美联储主席的最后一次现场会议。鲍威尔将于明年2月开始领导这一会议。截止至发稿,美元指数下跌↓美元/日元回吐FOMC声明后的涨幅,日内累计跌幅再次扩大至逾0.6%↓标普500指数涨收窄至0.1%↓现货黄金走高,日内涨幅扩大至逾0.7%↓美联储今日的加息决定完全符合市场预期,在决议公布前,芝商所的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价格暗示,今日加息概率超过98%,多数主流经济学家也预计美联储将加息0.25个百分点。& &&为何加息?最新的报告显示,美国今年的通胀率为1.6%,远低于美联储2%的目标。低于预期的通胀率已经令美联储困惑,迫使其以比预期慢的速度上调利率。美联储为何坚持加息?美银美林全球经济学家Ethan Harris表示,美联储的利率政策目标是制造“适度”收紧的金融状况。迄今为止,美联储的渐进加息举措未能令金融状况收紧。股市继续刷新高,而在美联储四次加息之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几乎没有变化。Harris指出,假如市场继续“无动于衷”,将“鼓励”美联储更多加息。& &2018年或将加息三次对于美联储加息前景,美联储官员预期2018年将加息三次。今年9月公布的上次美联储官员预测中值同样显示,明年加息三次。部分国际金融机构也作出预测:巴克莱预计该央行将在2018年加息两次;花旗、贝莱德预计将加息三次;摩根大通、德银以及高盛则预计将加息四次。& &美国加息“紧箍咒”下,中国跟不跟?明年的加息预期在三次到四次左右。那么,在美联储不断收紧货币政策之际,中国央行是否有必要提高货币市场利率?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三大现象表明中国加息的必要性不强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央行跟进美联储上调利率的必要性在减弱。理由有三个:首先,去杠杆进入2.0阶段,上调利率实现去杆杠的必要性下降,其它监管指标也可引导结构的优化。12月6日出台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也表现出了这样的意图:各类流动性指标,特别是其中新创设的“流动性匹配率(加权资金来源/加权资金运用),本质上都是对银行资产-负债错配的约束,希望引导商业银行通过结构的调整实现去杠杆。其次,近期国内市场利率运行平稳且符合参考水平,这减弱了上调利率的必要性。通过对泰勒规则模型下的合意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的观察,当前市场资金利率与泰勒规则所指示的货币市场利率基本吻合。再者,汇率掣肘因素不强,逆周期因子向贬值方向起作用。鲁政委表示,2017年第一季度两次上调逆回购利率,对应的是美元兑人民币处于相对高位,即市场仍有一定的人民币贬值预期。鲁政委指出,在逆周期因子的调节作用下,近期人民币中间价实际值与拟合值差值一直保持为正,也就是说逆周期因子这段时间持续向贬值方向起作用。“这也就意味着,至少当前汇率水平以及资本外流并不会影响央行操作,央行跟随美联储上调逆回购利率的必要性并不强,”鲁政委表示。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不用因为美联储加息就一定要作出应对美联储选择加息,国内怎么应对?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美联储的利率变化往往会有溢出效应,一般而言,美联储加息会使得其他国家货币政策对此作出考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央行需要在现有的条件下跟随其加息。同样作为经济大国,中国的货币政策还是应该从自己经济的基本面角度出发进行考虑,这也才体现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其实市场上支持中国应跟随美联储加息的说法,是认为中国当前也强调用一个比较严格的货币政策来应对“防风险、去杠杆”的局面。谢亚轩则认为“防范金融风险、应对资产泡沫”用中性的货币政策的同时,更主要的是依靠比较严格的金融监管政策。另一方面,国内部分观点认为美联储加息,央行应该跟随。因为不跟随,中美利差会缩窄,导致明显的资本外流。从压力的层面来考虑,央行需要这么做。谢亚轩对此进行了反驳。他强调,第一,影响中国资本流动的利差往往是长端利率较关键。美联储加息影响的是短端,但实际上短端利差对资本外流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从中美两国目前的长端利来看,我们的利率远高于美国,这个利差处在历史上的高位。第二,从汇率角度看,今年以来,人民币的汇率弹性得到明显提升,所以用所谓的利率来保护汇率这种提法认为中国应该跟随美国加息,其实也不是非常必要。归结来说,谢亚轩认为中国央行考虑是否加息的决定还是要更多考虑中国自身经济基本面和政策目标的因素,而不需要因为美联储加息就一定要作出应对。机构观点不一对此,东北证券和申万宏源持相同观点。后者预计,本周美联储加息如期落地,美债长端利率、美元指数也将保持平稳,缺乏上行动力,因而美联储 12 月加息对人民币汇率以及中美利差均影响均将有限。2016年5月至今,本轮我国资金面上行已经隐含加息4次,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也已出现明显上行,在经济仍有下行压力、通胀未起的情况下,加之央行货币政策意图仍维持不松也不紧的思路,因而我国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的概率较低。不过,也有机构认为央行处于跟随提高政策利率的重要窗口期。华泰证券在研报中称,政策利率调整是量调整的后验性指标,不是货币政策收紧的前瞻性指标,如果市场没有较大反映的情况下,央行提高政策利率的可能性明显提高。如前文所述,随着2017年美联储最后一次利率决议的落地,现任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的任期时间亦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作为美联储百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主席,亦是近四十年来在位时间最短的美联储主席,耶伦在4年的任期内做作出了什么贡献?她又会带着什么样的“遗憾”离开美联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位经济女强人的传奇故事。& &&大特写:耶伦的法则、爱情及“遗憾”...珍妮特·耶伦的任期进入了倒计时。这位满头银发的七旬老人最终还是离开了权力中心。自高中时代起,耶伦就是一个会在星期六的早上绞尽脑汁思考数学问题的学霸。当时周围同学对她的印象是——一个说话温和的“书呆子”。这个别人口中的“书呆子”最终在经济领域开创了一个辉煌的职业生涯 ,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央行的掌舵人,在一个长久以来被男性主宰的领域掌握了话语权。耶伦在任的这四年,受金融危机重创的美国经济从步履蹒跚到逐渐步上正轨,她带领着美联储在呵护复苏和避免过度宽松之间寻找平衡,在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平稳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Joseph Stiglitz在评价耶伦时曾说道:“在一个极度困难的时期,她娴熟地驾驭着她手中的权力......在一个高度政治化且极具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我们国家需要的正是这样一位冷静、专业且充满智慧的人。”耶伦的头号法则:拒绝暧昧当地时间11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提名现任美联储理事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为下一任美联储主席。耶伦将于明年2月3日结束任期,打破了前三任主席连任的惯例,是近四十年来在位时间最短的美联储主席。2014年,在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任命下,耶伦接任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成为美联储百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主席。耶伦在货币政策上采取鸽派立场,作为一名专注于劳动力市场研究的经济学家,她将就业放在首位。在她履职后的首次公开演讲中,耶伦承诺将从普通民众而非市场参与者的立场来改善经济, “尽管我们通过金融市场进行工作,但我们的目标是帮助主街(Main Street),而不是华尔街。”在她任职期间,美国失业率已从2014年的6.6%降至4.2%的历史低位,广义失业率从12.7%下降至9月的8.3%。耶伦主张美联储以系统、可预测和透明的方式表明政策立场,而不是抛出一些暧昧的信号让市场摸不着头脑。相比2011年无畏债务风暴仓促加息最终导致欧元区重返衰退的欧央行和2013年引发Taper Tantrum(缩减恐慌)的伯南克,耶伦和她的同事们缓慢而谨慎地逆转了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以来采取的特别刺激措施。在她任职的前16个月里,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在接近零的水平,给经济重拾动力留出更多时间。2015年12月,美联储终于实现了七年来的首次加息,并在那之后三次提高利率。今年10月,美联储正式开始缩减4.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规模。由于得到充分的沟通,金融市场对美联储的上述举措都能从容应对。学霸耶伦母亲是一位小学教授,父亲是医生,耶伦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63年,16岁的耶伦以最优秀的成绩从汉密尔顿堡高中毕业,成为当年致告别词的毕业生代表。作为学校的惯例,优秀毕业代表要接受校刊主编的采访,巧得是,校刊主编正是耶伦自己。于是在这篇刊登在校刊The Pilot头版上的“耶伦采访耶伦”的文章中,耶伦形容自己是一个“小人物”,一个旅行家和一个狂热的石头收藏家,“我从8岁开始收藏石头,现在已经有超过200中不同的样本了!”她还谈及她选择颇广的大学计划:“我决定主修数学或人类学或经济学......&高中时代的耶伦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以97的平均分位列班级前茅、获得国家荣誉表彰信、入选哥伦比亚大学优等生科学项目(作为这个项目的学员她自愿地在每个周六的早上学习数学)......高中时期的耶伦1967年,耶伦以优异的成绩从美国布朗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家詹姆士·托宾(James Tobin),耶伦于1971年从耶鲁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是当年毕业的二十多名经济学博士生中唯一一位女性。同年她开始在哈佛大学担任为期五年的助教。1977年,耶伦在美联储担任经济学家,也就是这时,她遇到了她的一生所爱,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耶伦的爱情在1977年的一个午餐会上,一场旋风般的恋爱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成就了一场闪婚。在当时临时在美联储研究部门工作的阿克洛夫身上,耶伦不仅找到了灵魂伴侣,还遇到了志同道合且与自己不相上下的人。这两个人组成了现代经济学历史上都称得上显赫的夫妻档。在研究上通力合作的同时,他们还各自掌握着日趋重要的职位,并且养育了一个继承了两人学术热情的儿子。在自我简介中,阿克洛夫写道:“我们不仅个性完美契合,而且在宏观经济学上有着完全的共识。”他们在学术上的研究受益于彼此不同的风格。他们的朋友Andrew K. Rose曾这样形容:“阿克洛夫天马行空,有更多的艺术家气质以及创造力;而耶伦则更加脚踏实地、理性并且尊重常识。”耶伦宣布就职美联储主席当天,阿克洛夫在她身后鼓掌当时,短暂在美联储工作了一年,阿克洛夫要前往英国伦敦经济学院(LSE)任教,耶伦牺牲了自己的事业,跟随丈夫在英国度过了接下来的两年,也在LSE授课。1980年,这对夫妇返回美国,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教授,次年他们的儿子出生,如今也是英国华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当然,最后耶伦仍然回到了美联储,只不过身份已经变成了美联储理事。而阿克洛夫继续执教,并在华盛顿和伯克利之间来回,当耶伦随后进入总统克林顿的经济顾问委员会后,阿克洛夫承担起了照顾家庭和抚养儿子的职责,他在耶伦白宫时期给了她巨大的支持。阿克洛夫在2001年10月赢得了诺贝尔奖。在媒体报道中,他举着和耶伦的合照。耶伦的“遗憾”耶伦的任期在特朗普上任后成为笼罩在市场上的一个最大谜题。在特朗普戏剧性的总统竞选中,耶伦就常常成为其抨击对象。在一次总统辩论中,特朗普指责耶伦将利率维持在低位,指责她创造了一个虚假的经济,他放言,一旦当选,就会将耶伦撤职。但耶伦并未被特朗普的言辞所动摇。在国会听证中,她坚定地表示,一定会完成参议院赋予她的四年任期。特朗普对待耶伦的态度在他上任后有所好转,在最近的媒体采访中,他甚至夸奖耶伦“优秀”,但尽管如此,他依然选择结束她的任期。耶伦的美联储生涯或许远没有伯南克的来得“戏剧化”,这是好事,更幸运的是,伯南克时期推出的极端刺激政策可能导致的诸多潜在威胁在耶伦时期都没有出现,比如恶性通胀和美元崩溃。国会交予了美联储两个经济目标——失业率和通胀。在就业方面,美联储无可争议地做到了,但通胀在2017年初曾短暂升至2%,之后又回到了1.6%。这或许会是耶伦美联储生涯的一个遗憾。她称低通胀是 “谜”和“最大意外”,但相信这只是暂时性的。
(编辑:张楠)
本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美联储加息中国紧张了? 别逗了,这跟吃饭一样正常_网易新闻
美联储加息中国紧张了? 别逗了,这跟吃饭一样正常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美联储加息中国紧张了? 别逗了,这跟吃饭一样正常)
美联储主席耶伦(图片来源:《华尔街日报》资料图)海外网12月14日电&美联储又双叒加息了!当地时间13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至1.25%-1.5%,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3次加息。而就在外界都在关注中国央行是否会跟随加息时,14日,中国央行发布消息指出,12月14日人民银行开展的逆回购和MLF操作利率小幅上行5个基点。不过,央行此次调整可并不等同于“加息”。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消息,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室负责人表示,岁末年初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较强,公开市场操作投标倍数较高,利率随行就市上行是反映市场供求的结果,同时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据了解,12月14日,央行开展300亿元7天、200亿元28天逆回购,净回笼1900亿元,同时对7天和28天的逆回购利率分别上调5BP至2.5%和2.8%。此外,央行开展2880亿元1年期MLF操作并提高操作利率5BP至3.25%,为本月第二次续作,本周六有1870亿元1年期MLF到期,通过MLF续作向市场净投放1010亿元中长期资金。自去年12月和今年3月美联储加息后,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上,包括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在内的货币市场利率也都曾出现过上调。不过,在今年6月美联储再度加息后,央行却没有跟进调整。那么,中国为何时隔6个月再次上调相关利率?海外网就此议题采访了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曹远征指出,美联储加息以后,导致全球资金将流向美国,人民币也会因此承受不小的负担。不过,如果人民币利率高于美元利率300个基点以上的利差,资金就不会流出中国,人民币也会升值,这个利差就变成了稳定货币利率的基本条件。因此,如果美元利率往上涨,人民币利率也会往上涨。曹远征认为,此次央行的举措是在增加货币流动性方面进行的一种操作,“我们看到逆回购、MLF等利率的小幅提升等等手段,事实上都与 加息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可以理解成是对美联储加息一种市场操作方面的“回应”,但它不是真正的 加息 。”事实上,美联储加息也有出于美国自身迫切的需要。曹远征分析,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防止危机的进一步深化,“美国当时的利率降到0%,欧洲甚至降到负数,这都是十分不正常的。”而现在美国经济有所回暖,美联储加息也意味着恢复货币政策正常功能,“利率应该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因此美国才需要加息。”此外,曹远征还指出,美联储加息还将持续,“利率应该比通货膨胀略高一点,通货膨胀在美国控制在2%以下,那么换言之,利率则应该控制在2%以上。如此推算,未来起码还需要有3、4次加息机会。”与此同时,美联储方面也预估,2018年还将加息3次,2019年加息2次。而美联储最新中值预期显示2020年底联邦基金利率3.1%,而9月时的预期为2.9%。美联储加息不仅符合外界预期也是一件十分正常的动作。经济学家马光远14日在微博上表示,美联储加息和人每天要吃饭一样,已经进入常规程序。全球金融新周期已经到来,仅此而已。(综编/海外网 李萌)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李萌、刘凌
(原标题:美联储加息中国紧张了? 别逗了,这跟吃饭一样正常)
本文来源:海外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联储加息意味着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