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299年30万相当于现在八八年多少元?

请问我是八八年二月出生的,懂的帮我算下虐岁现在是多少岁,谢谢_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请问我是八八年二月出生的,懂的帮我算下虐岁现在是多少岁,谢谢
cn******妇产科
威县计划生育技术站
八八年出生14年虚岁就是27岁,周岁就是26岁,准确是到4年2月就是26周岁,现在就是26周岁加8个月,27虚岁。
拇指医生提醒您:医生回答仅供参考。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您好,怀孕的时候怀的是男孩女孩,用出生年月日来算是不科学的,一般是在B超下或者是染...
根据你的手机考虑目前怀孕115天了。预产期指的是没次月经的月数加九,日数加7的时间,...
您好考虑是血管瘤的治疗方法很多,应根据肿瘤的类型、部位、深浅及病员的年龄等因素而...
您好,有点&o& 型腿的形状,建议给宝宝适当补充钙剂,还有就是其家庭中有无类似的亲属...
你好,生男生女和末次月经是没有关系的,不要相信这种迷信的说法。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已被0人收藏
&上海100年前是小渔村? 重温上海历史与历史上的地位
来自:保密
发帖:2+264
在某人的语言中,“上海100年前是一个小渔村”
以下历史资料大部分来自官方的上海地方志,部分来自维基:
距今6000年前,上海地区冈身(今外冈、方泰、马桥、邬桥、胡桥、漕泾一线)以西地区已经成陆。松江、青浦县内汤村庙、姚家圈、广富林等地,考古发现新石器文化遗址,形成了村落群,表明6000年前先民已在上海冈身以西地区生息。遗址中还发现商、周时代遗物。根据考古资料,上海的古文明至少包括马家浜文化(距今6000年),嵩泽文化(据今5500年),良渚文化(距今4200年),马桥文化,广富林文化等阶段或分支。
申是上海的简称,楚孝王封楚相黄歇为春申君,上海就是他的封地。传说黄歇命人疏通过境大江,这条江就被叫作黄浦江或春申江。很难想象,一个当时没有价值(人口、农耕)的土地,会在2000多年前在这么简陋的条件下,会有花大力气疏浚河流的传说。
上海市区至唐宋逐渐成为繁荣的港口,“人烟浩穰,海舶辐揍”,商业日益发达。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南宋咸淳年间(年)建上海镇,镇因黄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77年,元朝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宁波)、澉浦合称全国7大市舶司。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经元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设上海县,其原因就是“是年,以华亭县户口繁多,上海及周围5乡的户口数已逾6.4万,已超过南方大县的3万户的户口标准”。由此可见,当时的上海已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通商口岸。元代后期,上海地区行政建置有松江府(辖有华亭县、上海县)与嘉定州、崇明州。
到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上海县已经是“人物之盛、财赋之多,盖可当江北数郡,蔚然为东南名邑”。明代,松江府辖境为全国最大的棉纺中心。至明末,上海地区行政建置有松江府及所属华亭、上海、青浦3县,苏州府属下的嘉定、崇明2县。注意,此处的松江府仅仅是大部分是现在上海的一部分。另外,距历史资料,松江府在1391年有1094666人,好大的一个百万人口的渔村!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因江南大县财赋繁重,难以治理,析嘉定县置宝山县,析青浦县置福泉县,析华亭县东南部置奉贤县,析娄县、华亭县各一部置金山县,析上海县置南汇县;升太仓州为直隶州。又以苏松道领太仓州,由此改名苏松太道。雍正八年八月,置太通道,隶太仓、通州2直隶州,驻崇明县;苏松太道改为苏松道,徙治松江府上海县,道员驻上海县,故又称上海道。清朝中期,上海这块土地上竟然已经是两个道的驻地了,道的地位高于府而低于省,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或以上。不是当时繁荣的经济和众多的人口,如何会受如此的重视?其原因仅仅在于明清两代,苏州、松江、嘉兴三府向中央政府交纳的钱粮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松江府在1657年满清入江南后,由于屠杀政策,已降至了210247人,但至1816年时其人口已增加了10.8倍,达到2484727人!)
太平天国被镇压后,由于苏州深受战争浩劫,在1870年后,上海取苏州而代之,成为全国经济的中心。此时的上海,如果还是被称为小渔村的话,当时的世界能有几个大一点的村镇呢?
新到上海的,对上海的历史不了解,情有可原。但是一个制定政策的,被委任管理上海的,对上海的历史如此不了解,对上海的文化历史如此贬低,实在可悲可叹!
最后,引用列宁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语,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
保护传承母语,从我做起。
——吴语比所谓的普通话(实际上是突厥杂交语),更是汉语。
...楼主...
来自:保密
发帖:0+42
不能和以前比的
-------------------------------------------------------------------------------------------
这家伙很聪明,什么也没有留下。。。。
来自:保密
发帖:42+1291
还说自己20多年前就上网了 笑死掉我了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来自:保密
发帖:64+294
上海是小渔村的时候,他们的老家是什么?深山老林?
-------------------------------------------------------------------------------------------
乱删贴现象需要整治
来自:保密
发帖:32+646
500年前地图上还么美国来,刚啥啦
-------------------------------------------------------------------------------------------
来自:保密
发帖:122+11193
那时候的地理位置跟现在完全两样的,基本上就是江苏和浙江的部分。
现在的市区都还是海岸线
-------------------------------------------------------------------------------------------
来自:保密
发帖:18+5125
100年前上海是什么 跟现在都没关系
-------------------------------------------------------------------------------------------
来自:保密
发帖:95+1071
理WDR你就输了。踩都不要踩它们。
-------------------------------------------------------------------------------------------
来自:保密
发帖:112+2352
关注硬盘人的回帖
-------------------------------------------------------------------------------------------
即使发一千一万条短信,也不能让你我之间的距离拉近一厘米
来自:保密
发帖:500+5500
上海那些辫子的道台也要被气过来了!
-------------------------------------------------------------------------------------------
上海记谈-无法用砖瓦拯救这个城市,就用像素记录这段历史 http://forum.shanghaimage.com
来自:保密
发帖:15+5207
但是一个制定政策的,被委任管理上海的,对上海的历史如此不了解,对上海的文化历史如此贬低,实在可悲可叹!知道是谁说的,看他不爽很久了
-------------------------------------------------------------------------------------------
坚守阵地。在敌人没有开枪射击以前,不要先开枪;但是,如果敌人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战争从这儿开始吧!
...10楼...
来自:保密
发帖:39+291
-------------------------------------------------------------------------------------------
...11楼...
来自:保密
发帖:89+1847
是哪个死硬盘人说的?
-------------------------------------------------------------------------------------------
侬只乡窝宁
...12楼...
来自:保密
发帖:2+265
下文的松江府,其管辖范围接近现在的上海市(不含崇明、嘉定、宝山等)
宋 元丰年间,华亭县“富室大家,蛮商舶贾,交错于水陆之道, 为东南第一大县”。农业、盐业、航运贸易业为华亭县三大支柱产业,年盐产量约1368万公斤。县城除县衙、两浙市舶提举司外,还有盐监、酒监、税监、造船场等官署。官校“学舍整好,什百俱备,学粮租钱视他处为厚。”农民与水争田,创造围田、柜田、葑田、架田、涂田、沙田等新田制。华亭成为全国粮食亩产量最高地区之一。宋淳化二年(991年)建青龙镇,并设官。“市廛杂夷夏之人,宝货当东南之物”,“岛夷、闽、粤、交、广之途所自出,风樯浪舶,朝夕上下,富商、巨贾、豪宗、右姓之所会”。熙宁十年(1077年),青龙镇税收文,约占华亭全县商业收入之半。北宋初年起,青龙港逐渐淤塞。淳熙十四年(1187年)再浚,未能恢复繁荣,日渐衰败。 南宋,在上海镇设市舶司,为“华亭县东北巨镇”,逐渐取代青龙镇。
至元朝,上海“多夷贾贸易,漕边富家以奇货相雄”
至明中叶,“松一郡耳,岁赋京师至八十万,其在上海者十六万有奇。”
清雍正、乾隆后,松江府年缴税粮121万石。上海黄浦江停泊的沙船有3500余条,水手10万余人,资本2500万两银,上海成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光绪中叶后,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埠。
康熙《松江府志》“吾乡所出皆切实用,如绫、布两物,衣被天下,虽苏杭不及也”。
明朝时候,苏松两府官田多属没官田,田赋超过浙江全省。两府之中,松江面积为苏州的3/10,赋额为苏州之半,相当于全国的十分之一。
一个“小渔村”,能负担全国十分之一的税收钱粮,貌似中央帝国就是一个夜郎之国?
注意,康熙年后,苏松道驻在上海县,也就是说下辖松江府、苏州府等。(苏州当时是江苏两省会之一,道台有条件就不放在苏州,设在第二大的城市了)
-------------------------------------------------------------------------------------------
保护传承母语,从我做起。
——吴语比所谓的普通话(实际上是突厥杂交语),更是汉语。
...13楼...
来自:保密
发帖:372+10172
那时候的地理位置跟现在完全两样的,基本上就是江苏和浙江的部分。现在的市区都还是海岸线2000年前龙华已经建寺了,上海市区也差不多应该成形了.
-------------------------------------------------------------------------------------------
永远的310103
...14楼...
来自:保密
发帖:17+984
但是一个制定政策的,被委任管理上海的,对上海的历史如此不了解,对上海的文化历史如此贬低,实在可悲可叹!
-------------------------------------------------------------------------------------------
有时候有点不说人话,但干的事基本还都是人事,最大的事就是找不着人跟自己永久配对..
...15楼...
来自:保密
发帖:17+985
明朝时候,苏松两府官田多属没官田,田赋超过浙江全省。两府之中,松江面积为苏州的3/10,赋额为苏州之半,相当于全国的十分之一。
-------------------------------------------------------------------------------------------
有时候有点不说人话,但干的事基本还都是人事,最大的事就是找不着人跟自己永久配对..
...16楼...
来自:保密
发帖:3+1051
引用:但是一个制定政策的,被委任管理上海的,对上海的历史如此不了解,对上海的文化历史如此贬低,实在可悲可叹!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17楼...
来自:保密
发帖:47+5182
《文汇报》 作者:葛剑雄 日期: 版次:8 分清“上海”的四个概念 ■葛剑雄 最近有报道称:根据正在上海博物馆举办的上海历史上首次综合性考古成果展——《上海考古新发现》特展,有关专家肯定,上海最早的城镇其实并非如文献所记载的出现在唐代,而是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广富林遗址的考古发现确凿地证明了这一点。 不断获得的考古新发现的确极大地丰富了上海的早期历史,特别是弥补了文献记载的缺漏和不足,上海的历史就是这样不断地补充和更新。但在此过程中,始终必须注意在特定的时间内“上海”一词所代表的不同空间,区别不同含义的“上海”。 现在研究或讨论上海的历史时至少涉及四个不同的“上海”——目前作为中央直辖市的上海市、1958年前的上海直辖市、作为近代城市的上海、开埠前的上海。这四个概念不仅空间范围不同,其性质也有很大差异。如果不注意区别,甚至随意混淆,就无法进行连续性的论述,更难以作出比较,毫无科学性可言。 一、开埠前的上海 指“上海”作为一个地名出现,至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这一阶段中的上海。 讲一个地方的历史,一般应该从这个地方出现或形成开始。目前能够发现的史料中,“上海”作为一个地名最早出现在《宋会要辑稿·食货十九·酒曲杂录》中。这是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的记录,但根据内容,可以推断在上海设立主管征收酒税的“酒务”应在天圣元年(1023年)以前。因此,谭其骧先生认为:“从聚落的最初形成到发展到够资格设置酒务,又当有一段不太短的过程,因此,上海聚落的最初形成亦即上海之得名,估计至迟当在五代或宋初,即公元第十世纪。”这个聚落之所以得名上海,是因为它位于松江(吴淞江)下游一条支流上海浦的岸边。(详见谭其骧《上海得名和建镇的年代问题》,载《文汇报》日) 现在往往因循前人、特别是西方人的误说,称上海是从一个小渔村变成现代城市的。其实,即使就这个最早的聚落而言,目前也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它最初是一个小渔村。在河边形成的聚落自然不能排除居民以渔业为生的可能,但从当时当地的地理环境看,也完全可能是从事农业生产、航运或手工业的。 在北宋、南宋,这个聚落属于华亭县,到南宋末年设立上海镇后依然如此。直到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设立上海县,上海这个地名的空间范围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扩大到原华亭县的北部。随着周围新县的设立,在元、明、清时期上海县的辖境有过多次变化,一般都是有所缩小。但到鸦片战争后的1843年初,上海还是松江府所属的一个县。上海县是从上海镇发展起来的,更与小渔村毫无关系。而且在这五个半世纪中,上海县至少已是中国最发达的江南地区一个中等的县,甚至是一个相当发达的县。不过除了因拥有“江海之会,南北之中”的地理优势,因而清朝已在上海设置了海关以外,上海与长江三角洲的其他县城相比,还没有显著的特点。 如果我们要讲这一阶段上海的历史,当然只能指上海县所辖的范围,而不能用以后扩大了的概念。至于上海县设立前这一范围的历史,应该属于当时的华亭县。在追溯上海县历史时,可以涉及它的前身,但那毕竟不是它的本身,这与一个地方空间范围没有改变仅改变名称是有本质区别的。 二、作为近代城市的上海 指1843年开埠至目前这160年间的上海。 1843年的上海县城可以称为城市,但不属于近代城市。能不能说近代上海是从上海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呢?也不能。 作为近代上海的主体部分——英租界、法租界和以后的公共租界,都建在上海县城之外,这些地方此前是乡村,包括一些集镇。而且租界的设立和扩大是外来因素作用的结果,并不是上海县城的扩大或延伸。租界的主权实际上操在外国人手中,不属于上海县或江苏省管辖。租界中的城市形态、功能、管理等各方面主要是外来的,而不是本土的移植。上海的城市人口主要由外来移民构成,原来的居民所占比例不足30%,连新形成的上海话也不同于县城的方言。1928年起中国政府在租界外江湾一带所建的“新上海”大多停留在规划,建成部分并未形成新的城市,更没有取代租界部分。解放后的上海市区虽已包括原上海县城在内,但主体部分依然是原租界范围。因此,近代上海与上海县城的关系只是地域毗邻,而不是主从关系或母子关系。抗战后租界取消(名义上是1942年取消的),原租界部分与上海县城连成一体,解放后上海城市区进一步扩大,但直到改革开放之初,主体部分始终没有改变。 所以讲近代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没有必要、也不应该追溯到1843年前。一定要说的话,也只能说是这一空间范围的过去,连“前身”也不存在。 说上海这座近代城市是从小渔村演变而来的固然荒唐,说它是由上海县城发展起来的也不符合事实。当然,它与上海县城并非没有关系,一是地处县城的郊外,一是在发展之初得益于县城的设施和供应。 160年来,上海这座城市的确是在不断扩大,但扩得再大,也不能包括以上海命名的行政区的全部范围。即使在1958年之前,作为行政区的“上海市”也都包括一部分郊区,也不能将“上海市”都当成这座城市。一般来说,一座城市应该是连成一片的,而不是指一个地区中不相连的不同城市,即使它们相距不远。国际上一些大城市往往由不止一个城市组成,或者是在一个不大的地区中的城市群,有的城市之间实际已经连成一片,但这些城市并不会被当作同一座城市。而上海的中心城区与上海市范围内的其他城市至今没有相连,距离有数十公里,如松江的旧城和新城、正在建设的临港新城,只能看成上海市范围内的另一座城市,而不是上海城市的一部分。 三、1958年前的上海市 指1927年至1958年间的上海市辖境。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后改为上海市,1949年后延续。上海市的辖境前后也有变化,但基本上没有包括属于江苏省的10个县在内。1958年前的“上海”一般就指这一范围,此后往往还沿用这一概念,很多误解和矛盾就因此而产生。 由于在这个“上海市”中的郊区农村范围不大,所以尽管当时也存在将上海城市与上海行政区混淆的现象,但实际的差异不是很大,往往为人们所忽略。 四、1958年后的上海直辖市 1958年,原属江苏省松江专区的10个县划归上海市,使上海市的辖境扩大到6300多平方公里。这是一个由中央政府直辖的一级行政区,但由于使用了“市”作为名称,所以从一开始就与城市混为一谈,直到今天还是如此。例如,人们常说“上海是一个有1600万(或近2000万)人口的大城市”,其实这些人口并不都生活在城市,而是居住在包括崇明岛在内的农村。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上海是一个有1600万人口的行政区。”就像重庆直辖市设立后,一家通讯社向全世界宣布,重庆已取代上海,成为中国人口最多(3000万)的城市。两种说法的错误并无二致,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就城区(或中心城区)的面积而言,尽管现在已从一百多平方公里扩大到数百万平方公里,在上海市的辖境中也只占少数。 所以,我们在与上海有关的一切论述或论证中,都必须注意区别作为一座城市上海和作为行政区的上海市,不要将两者混淆。如果为了夸大某些结果或成就,故意这样做,就更不可取了。如以前的学者说上海是2000年来才成陆的,是指1958年前的上海,而发现了6000年前文化遗址的地方是1958年扩大进上海市的,广富林遗址所在松江也不在1958年前的上海市范围之内,所以当时学者的说法并没有错。又如,根据这一发现,我们可以说上海市的辖境已有6000年的历史,但不能说上海这座城市已经有了6000年历史。上海城市的历史只能追溯到上海这个地名出现、上海这个聚落形成之初,而不能与今天上海市境内其他城市的起源混为一谈。例如,有人以松江县城的历史比上海县城长为由,认为应该将松江作为上海城市的起源,其实毫无道理。按照这种逻辑,要是苏州划进上海,难道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就可以加长到2500多年吗?
作者简介:
  葛剑雄, 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出生于浙江湖州。历史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主任、教授,从事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普天之下:统一分裂与中国政治》、《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简明中国移民史》合著)、《中国移民史》《往事与近事》、《泱泱汉风》、《未来生存空间·自然空间》、《悠悠长水:谭其骧前传》、《悠悠长水:谭其骧后传》、《葛剑雄自选集》、《行路集》、《碎石集》、《千秋兴亡》(主编)等及论文百余篇。   现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
The price of freedom is internal vigilance.
...18楼...
来自:保密
发帖:122+11194
上海的地位跟以前是不是小渔村有什么关系
解放后那么多贡献都是假的不成
-------------------------------------------------------------------------------------------
...19楼...
来自:保密
发帖:272+6011
-------------------------------------------------------------------------------------------
我一直在找寻你的踪迹
对面的房子 小巷深处的门边
虽然明知你不可能在那里
若能实现愿望的话 我想马上飞到你身边
...20楼...
来自:保密
发帖:12+4732
作为一个领导,哪能连历史都不知道.不知道历史的人怎么能做到****.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21楼...
来自:保密
发帖:2+367
他只管戴表,其他又不管的咯。LZ帮各宗宁有撒好计较伐?
-------------------------------------------------------------------------------------------
あなただけ見つめてる、
出会った日から今でもずっと、
あなたさえそばにいれば、
他に何もいらない。
...22楼...
来自:保密
发帖:272+6012
-------------------------------------------------------------------------------------------
我一直在找寻你的踪迹
对面的房子 小巷深处的门边
虽然明知你不可能在那里
若能实现愿望的话 我想马上飞到你身边
...23楼...
来自:保密
发帖:42+3274
这下一条鱼没有脸皮了,大家看看中宣部如何补这个窟窿
其实把上海换成香港或是深圳是成立的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上海的历史是如此辉煌
-------------------------------------------------------------------------------------------
耶稣对释迦牟尼说:横什么横,到了世界末日有你好看的!
释迦牟尼回答道:六道轮回,大千世界,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政府官员粗暴地插话说:缴税缴税
两人异口同声驳斥道:干什么?抢饭碗啊!
...24楼...
来自:保密
发帖:6+86
现在的上海人口中有几个祖籍是lz写的500年前的?
哦,对了,那些残余下来得被你们称为本地人,比WD_R好一点,但是还是被你们歧视的。
-------------------------------------------------------------------------------------------
跟某些TF学的:死的地域猪才是好的地域猪。
...25楼...
来自:保密
作为一个领导,哪能连历史都不知道.不知道历史的人怎么能做到****.
领导只要熟悉87年间的历史就可以了,装订下来也就薄薄的一本。
-------------------------------------------------------------------------------------------
正在学屠宰。B照+会计师+屠宰证,这样移民澳洲就有优势了。&
日正式转为泛红成员,纪念这荣光的一天。
...26楼...
来自:保密
发帖:6+87
  松江府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行政建制。其前身为华亭府。元至元14年(1277年),华亭县升为华亭府,次年(至元15年,即1278年),新设松江府,辖华亭县。元至元27年(1290年),华亭县 (上海)部分乡分出,新设上海县,一般以1291年作为上海正式设立行政建制的年份。明嘉靖21年(1542年),华亭县 (上海)和上海县部分地区划出,新设青浦县,仍归松江府管辖。
  清顺治13年(1656年),新设娄县;雍正2年(1724年),新设奉贤县、金山县、南汇县和福泉县;雍正8年(1730年),福泉县并入青浦县;嘉庆10年(1805年),新设川沙抚民厅(县级)。中华民国成立后,废除松江府、上海道,下辖各县改由江苏省管辖。民国3年(1914年),设沪海道,民国16年((1927年),撤销沪海道,设立上海特别市,上海基本形成目前的行政区划。
奉贤县、金山县、南汇县和福泉县,青浦县,川沙抚民厅!!!哟,都是TF们眼里的本地人啊?原来他们才是上海的真正代表?TF们,滚出上海去!还本地人一个本地人的上海!
-------------------------------------------------------------------------------------------
跟某些TF学的:死的地域猪才是好的地域猪。
...27楼...
来自:保密
发帖:63+3935
引用:但是一个制定政策的,被委任管理上海的,对上海的历史如此不了解,对上海的文化历史如此贬低,实在可悲可叹!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28楼...
来自:保密
发帖:281+3032
上海市区人和外乡的都不要把松江府拿来说事,松江的事情管上海什么啊,上海就是从南市中华路人民路那个圈里长起来的,然后就是租界扩充点,然后杨浦五角场,然后徐汇长宁普陀闸北工业化,然后浦东开发,南市区的历史才是上海城市历史的源头,松江的历史不搭嘎的
-------------------------------------------------------------------------------------------
谁忍心对她投掷第一颗石头,那就根本不配活在世上
...29楼...
来自:保密
发帖:6+56
作为一个领导,哪能连历史都不知道.不知道历史的人怎么能做到****.
D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
Shanghai,Love it or Leave it.
This is war. You're fighting in your own backyard. You're fighting for your family. For them, this is just some place. For us, this is our home. It's up to all of us to fight for it.
...30楼...
来自:保密
发帖:6+1606
新到上海的,对上海的历史不了解,情有可原。但是一个制定政策的,被委任管理上海的,对上海的历史如此不了解,对上海的文化历史如此贬低,实在可悲可叹!最后,引用列宁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语,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quote]
点睛之笔!!
人家自我感觉良好,你有啥用啊。口号喊得震天响,拍好马屁能升官!!
-------------------------------------------------------------------------------------------
无语中.......
...31楼...
来自:保密
发帖:2+266
无论怎么说,以上海辖境的历史,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上海这个地名指代的历史来说,说上海百年前是个小渔村,都是没有文化,忘记历史的表现!
某些西方人曾经说上海开埠前(注意不是100年前)是个小渔村,部分由于其误传,不懂历史,部分则是为了夸大其租界对于上海发展的巨大作用。我们某些人这么说,是否在于强化某些西方人的自吹自擂?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五口通商,选择上海作为其中一个口岸,真的以为英国人不懂中国的地理,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无私帮助中国人民建设?上海和宁波两个口岸之间的距离这么近难道不能说明问题?我们现在某些领导的智慧看来真的不如百多年前西方殖民者的一个小头目!
-------------------------------------------------------------------------------------------
保护传承母语,从我做起。
——吴语比所谓的普通话(实际上是突厥杂交语),更是汉语。
...32楼...
来自:保密
发帖:10+1924
-------------------------------------------------------------------------------------------
...33楼...
来自:保密
发帖:361+11244
我早就说过,上海 ,是洋人建立的,是 基础在洋人的租界上的。
上海文化是洋人带来的西洋先进文化
-------------------------------------------------------------------------------------------
...34楼...
来自:保密
发帖:0+331
“我是中央派来的,你们这些人算个屁啊”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35楼...
来自:保密
发帖:3+1054
现在的上海人口中有几个祖籍是lz写的500年前的?哦,对了,那些残余下来得被你们称为本地人,比WD_R好一点,但是还是被你们歧视的。
本地人受歧视吗?你听谁说的?
祖籍不是上海的,至少认同上海的文化,说着上海话吃着上海菜,以上海为豪,不像硬盘人,一边嘴里说鄙视上海人,一边削尖了脑袋要往上海跑,一边不认同上海的文化,一边向老家的父老乡亲炫耀自己在上海混,明明是因为上海钱多机会多来上海淘金,非要说得自己像开荒的圣人一样好像没了自己上海人民都活不下去,自卑心强到连听到一句上海话都觉得是对方看不起自己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36楼...
来自:保密
发帖:373+3012
本地人受歧视吗?你听谁说的? 祖籍不是上海的,至少认同上海的文化,说着上海话吃着上海菜,以上海为豪,不像硬盘人,一边嘴里说鄙视上海人,一边削尖了脑袋要往上海跑,一边不认同上海的文化,一边向老家的父老乡亲炫耀自己在上海混,明明是因为上海钱多机会多来上海淘金,非要说得自己像开荒的圣人一样好像没了自己上海人民都活不下去,自卑心强到连听到一句上海话都觉得是对方看不起自己
-------------------------------------------------------------------------------------------
上海文化的捍卫者
上海风气的净化者
我就是KDS的万峰
...37楼...
来自:保密
发帖:273+6016
布什家族和其后台老板军火商,石油大亨做了那么多坏事你们不知道?
是他们制造了911事件,以此找借口二次入侵伊拉克,不断抬高石油价格,造成全球通货膨胀!
是他们制造了美国庞大的财政赤字.总所周知,在民主党克林顿(克林顿是美国历史上排名前十的伟大总统.)时代本来已经将财政赤字消灭并有盈余.是他们将美国纳税人的钱用作庞大的军费采购他们生产的武器!
今天一些愚昧的中国人居然还在怀念小布什这个人渣总统,实在是可笑.连美国共和党人都把票投给了民主党的奥巴马,一些中国愚民却居然还在以黑人的肤色歧视真正能改变美国,并扭转走了8年歧路的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总统.
民智不开,中国永远没有希望,只有强大的美国,经济健康的美国才能让以出口为生的中国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才能让这些愚民所在的出口企业有生意做,有工资领,却还在怀念带给他们失业危机的小布什,真是令人恐惧的愚昧啊
-------------------------------------------------------------------------------------------
我一直在找寻你的踪迹
对面的房子 小巷深处的门边
虽然明知你不可能在那里
若能实现愿望的话 我想马上飞到你身边
...38楼...
来自:保密
发帖:16+202
韩流来袭?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39楼...
来自:保密
发帖:81+2400
还说自己20多年前就上网了 笑死掉我了
谁啊?这么牛鼻,1988年?14k的猫还是0.0002k的猫啊?
-------------------------------------------------------------------------------------------
...40楼...
来自:保密
发帖:47+5183
关注\"新上海人\":移民创造的文化传奇与商业传奇 -------------------------------------------------------------------------------- 日14:13 南方网-南方周末   “新上海人”:没那么简单   精明是上海人的优点   记者(以下简称记):上海媒体今年报道的几条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第一个是浦东某餐馆晚上营业中突然停电,正在就餐的数十位上海食客乘机溜之大吉,只有一个从北方来的三口之家一直等着供电恢复正常时付了餐费;第二个是南京路上某餐厅曾在10天内每天推出10桌免费午餐,只要顾客排队坐满10人就可尽情享受,结果出现排长队现象,有的上海人还雇用民工替他们排队;第三个是上海近几年出现了一批只买了几十股股票的小股民专门在开股东大会时索要车马费的现象。有人结合这三篇报道发表评论认为:这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地位不相符,上海市民身上历来为人诟病的劣根性变化不大,不知道各位专家对这个问题有何看法?   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历史地理学者,以下简称葛):在一个城市里,市民合法地占便宜,我认为不要看得很严重。只要不犯法,不要大惊小怪。但因为停电而不付饭钱就已经超出了占便宜的范围。第二种现象其实很普遍,全世界的大城市,几乎都有这个情况。比如在美国,一些公司为了拉拢顾客,经常搞一些促销活动,如每天给最前面的几位顾客赠送一台收音机,或者有价赠券等,这些都是小便宜,但很有人气。北京现在专门有一批外国的“会虫”,他们利用各地招商引资的急迫心情,跑到全国各地去开会,这就会出现前两天西北招商是这几个人,两天后西南招商又是这几个人的情况。有一个外国人就说:“我现在开会比做生意的收入还要高,一般来回飞机票都能报销,还可以拿到一两千块的红包,一个月开两次会,日子也蛮好过的。”   现在外面对上海有误解,认为上海人很富,其实上海一般工人和居民并不富,他们同样希望过体面的生活。上海人有这样的传统:利用有限的几个钱,尽量过比较舒服的生活。   “文革”期间我当中学教师,大多数教师不过四五十元工资,但还是要改善生活,比如请物理教师花25元钱装个立体声收音机,花80元钱组装一台黑白电视机,很像样子。我结婚时除了一张床以外,其它家具都是自己油漆的。至于上海男人在家里为太太做时装,上海女人给全家人理发等现象则很普遍。上海人绝对不像有些地方的人,出来邋邋遢遢,或者表面弄得很穷的样子,他们就是要体面。   现在有人说上海人“精明不高明”,“不高明”是不好的,至于精明,我认为只要不损害、触犯他人的利益都没有什么关系。比如吃(免费)饭,那么多人愿意去排队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老板当然希望看到人们排队,他要的就是这种促销效果。   同时应该看到,上海也有热心公益的市民,为慈善事业捐款的、给病人捐骨髓的等等都有。因此我们不能把部分上海底层小市民的某些习性等同于上海普遍性的市民性格。   陈思和(复旦大学教授,人文学者,以下简称陈):有一个误解,认为国际大都市就应该如何如何好,其实所谓国际大都市,只是一个城市经济实力和文化交流程度的标志,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天堂似的地方。我去过美国和日本,那里环境最良好、最安静的都是小城市,真正所谓的国际大都市往往是又乱又脏,犯罪率也高,人员也很复杂。我们的捷运、地铁都是崭新的,但芝加哥的地铁非常肮脏,有些地方梯子都是坏的,根本不能走人。纽约那么有名的城市,地铁是20世纪30年代建的,感觉陈旧、混乱、肮脏。多层次的经济结构,复杂的人口流动,再包括各种流民陋习,这就是国际大都市的外在特征。   上海到底算不算国际大都市我还不清楚,但我觉得上海这座城市作为大都市有其自己的特点。不妨把今天的上海与台北做个比较。这两个城市最大的区别是:台北的街道大都很陈旧,街道也狭小,房子很旧,没有停车场,汽车都是两三排停在马路边上,你叫出租车,要绕来绕去绕到当中去叫,但你走在街上一看就知道这个城市的老百姓非常殷实。到上海来的台北人经常夸奖上海,因为上海的道路笔直,高架畅通,大楼造得金碧辉煌。他们会说,台北的马路是要经常弯一弯的,因为房子都是私人的,如果政府硬要把它直过来,居民肯定要打官司。所以他们很羡慕上海,上海要迁就迁,要造就造,要把人迁到郊区就迁到郊区。   记:龙应台就说上海有一个强势政府,一个强势政府什么事情都可以调控。   朱学勤(上海大学教授,以下简称朱):台北是代议政府,为了通过一项法案,政府官员要讨论半夜,还得向议会去解释,这样还免不了被人骂!   陈:所以我的感觉是:台北是富于民,上海是富于国,但老百姓不富。   葛:我们也要藏富于民啊!   陈:拿广州来说,全家星期天饮早茶啦,老百姓都出手大方。而上海的老百姓,还不去说外地民工,就是普通的市民,夫妻两个带着孩子,工资在1000块以下的不是少数,这种情况下要维持一个比较好的生活,只能精打细算。指责上海人贪小便宜,是不公正的,这无非是嘲笑穷人罢了!那些有钱人是不会跑到外面去排队等免费午餐的。上海的“国际地位”要求上海人有一个很高的道德形象,其实,它的经济实力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   葛:上海人人均收入在全国不如广东,甚至有些不如北京。比较高的人是有的,低的人也相当低。   记:无论是***还是上海以外的媒体,似乎对上海人的看法有些苛刻,甚至以嘲笑上海人的缺点为乐,原因是什么?   俞吾金(复旦大学教授):我觉得有两个观念需要被解构。第一个观念是对上海如何看。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讨论上海这个城市,或者从一些道听途说的“故事”出发,或者从大众传媒和网上挑选一些感性的例子(其中绝大部分是外省人在上海的某些不愉快的遭遇)出发。在我看来,要比较客观地评价上海和上海人,首先需要剔除评价者的先入为主和某种私人的动机与情绪。其实,上海作为一个大城市,在生活和思想的内涵上是无限丰富的。上海出过碌碌无为的庸人,也出过像余纯顺这样的探险英雄;出过理论上的“风派”,也出过像顾准这样的有自己独立见解的思想家;出过贪小的人,也出过一掷千金的好汉。   第二个需要被解构的是关于国际大都市的观念。人们常常把西方国家的大都市作为理念或参照系来评价上海,但西方国家的大都市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完美,同样存在许多弊端。   我想替上海人说几句公道话。众所周知,在计划经济时代,全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6几乎是上海人生产并提供出来的。这不但表明上海人是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而且上海人对全国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为什么有些外省人对上海生产的商品青眼有加,对上海人却尽其贬低、讽刺之能事呢?我们从外省人那里听到的最多的批评无非是上海人的“精明”。我认为精明不但不是上海人的缺点,反而是上海人的优点。精明显示出上海人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精明地生活并不是一件坏事,而应该说是一件好事。   记:那么,国际大都市这个背景对一个城市的市民性格会造成何种影响?   葛:国际大都市主要是一个经济和文化概念,与道德水平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越是国际化大都市,其思想越复杂,越多元化。
-------------------------------------------------------------------------------------------
The price of freedom is internal vigilance.
...41楼...
来自:保密
发帖:11+125
他应该去深圳或香港,因为深圳香港100年前是小渔村
-------------------------------------------------------------------------------------------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42楼...
来自:保密
发帖:47+5184
  这个城市的秘密:“地倾西南”   朱:怎么评价上海人,包括他们的缺点?要有一个平民的观点,一个同情心的理解,还要有一个历史的角度。这些缺点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不一定是市民自己选择的结果。   从平民而不是官员或文人雅士的观点看,很容易发现这个城市有一个秘密:上海的市政建设投资仅就单位面积的投资总量而言,市区西南那一片,也就是今天所谓徐家汇那一片,远远超过西北、东北片等地区。而从生产的角度讲,这个城市大部分的工厂是在东北片的杨浦、闸北等区;从文化生产的角度讲,大部分的高等院校集中在东北片,但新时期的市政建设投资远远不及西南片的徐汇区一带。过去的“上只角”和“下只角”今天继续延续,我称之为:“地倾西南”。   要用历史的眼光看上海。上海至少分三个段落,1949年以前的上海,1949年到1976年的上海,1976年以来的上海。通过这三个段落就可以看到,上海的市民性格是一曲一折。1949年以前的上海的市民性格,对我们这一代而言是一个谜。我曾隐隐约约听岳父讲:“现在上海怎么是这个样子啊!”他原来是个工商人士。我问他以前的上海是什么样子?他说,“肯定不是这个样子,做生意不是这样做,人讲话不是这样讲,挤车也不是这样挤。”   我第一次看到一个逝去的上海的背影,是十几年前第一次到香港。跨过罗湖桥,转到广九铁路,出境以后的第一感觉是:突然感到周围安静了下来。那个车厢里人也不少,怎么这样安静?还有些上海人用老上海话在低声讲话。他们还保留了1949年以前的生活习惯,人的素质高得多,讲话轻声细语,不像现在的上海人在公共汽车里讲话叽里呱啦。   因此,我有一个感觉:1949年以前的上海市民的素质,跟我们现在经常批评的上海人的素质相比,其间有一大段历史性差距。   陈:“地倾西南”不是现有政策造成的,而是殖民地文化遗留下来的历史痕迹,但如果市政府毫无批判地把这个历史遗留痕迹作为投资战略依据,则是有问题的。上海原来的公共租界是在南京路一带,法租界在淮海路一带,而东北的杨树浦,北面的普陀、闸北都是工厂区。这情况有点像伦敦的西区和东区之分。50年代以后虽然情况有些变化,但从文化观念的传统来说没有变化,民间的“上只角”和“下只角”就是这样来的。所以在开发引资的初期阶段,不可能在东北地区建设豪华型住宅和高档消费,这除了市政府的投资战略以外,还有外资的商业利润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我在上海各个地区都居住过,从淮海路搬到四川路附近,就发现四川北路、海宁路一带虽然也很繁华,如乍浦路的美食街等,开发很早,但是总体来说都是低档消费,稍微高档一些的商品就很滞销;虹口区也有过几家高档商场,但没多久或倒闭或降低档次,经常看到豪华商场大堂里出租柜台卖羊毛衫的尴尬。我想与这一带居民的消费水平有关。像衡山路或新天地这样的商业网点出现在五角场,谁会去呢?大学生有这个消费实力吗?所以现在弄得在四川北路附近想找一家像样一点的咖啡馆都有困难,我每次都为招待来客伤脑筋,有时不得不坐出租车到市中心去。   但近几年有些变化,杨浦、普陀两个区的市区改造做得相当有思路。尤其是杨浦,在黄兴路建立大片森林公园,在控江路发展新的准高档消费,慢慢地可能会有些改观。我觉得首先在于房地产的思路,有了高消费的居民,才有可能出现高档的商业网点。   葛:旧上海人具备一些文明的基本素质,他们的基本特征是各安天命。小****有小****玩的地方,穷人有穷人消遣的地方,富人有富人挥霍的地方。穷人要么没有钱,有了钱也可以去消费,但他不会跑到国际饭店里搞破坏。他们普遍地具有敬业精神,倒马桶的就把马桶倒好,不会怨天尤人。   朱:1949年以前这个城市形成的职业道德素质,我认为在全国是最高的。我的一个朋友曾问过他的父亲,“1949年以前上海人当中的那一个阶层最好?”他父亲是个老革命,1949年进城的军队文化干部,他说,哎,上海1949年留下来的那批老工人,那是没得说。   我岳父原来是房地产公司的资本家,1949年大老板跑了,把资产全部交给他委托代理,他就成了资方代理人了。资方代理人又是个什么素质呢?他后来只能在房管所当电工。他去世时,单位来人主持追悼会,房管所一个小电工对我说:你知道你老丈人在单位的一个绰号吗?————“老雷锋”。这真是一个天大的玩笑,一个政治上抬不起头的“资方代理人”怎么会被称为“老雷锋”?他说,你不知道,这老头儿干活特别认真,看不惯我们小青工干活马马虎虎。为了把活干好,他宁愿请小青年吃阳春面。“资方代理人”————“老雷锋”,这就是一个工商业主的职业素质。   陈:这恐怕也要分两方面来看。上海的市民文化是从旧殖民地发展而来的,殖民地的制度造成了两种绝然对立的人生态度,一种是忠实管家的态度,在洋人的统治下做事,必须受到严格的职业道德训练,再加上当时许多在上海找饭吃的人都来自传统农村和小镇,比较勤劳(上海方言里把“勤劳”称作“巴结”,所以这种勤劳又带有巴结的含义),这就是上海人宜做管家不宜做开拓性的老板的特征,当时冒险家是外国人或者外地来的流氓政客,而上海人就老老实实地替主人把好那份家当,吃一口安生饭。   石库门内的市民性格   记:上海正在进行传统石库门老房子的改造工程,如改造后的“新天地”就成了一个年轻人钟爱的娱乐休闲场所。有人说,在类似这样一个具有怀旧情调的地方享受现代文明的娱乐方式十分有意思,有人甚至把它比作香港的兰桂坊。“新天地”的出现对上海的现代文明有什么象征意义?   葛:上海现在好多年轻人没有历史传统的观念,接受的是《上海滩》等电视剧里、琼瑶戏里的上海,他们看不到旧上海的贫民窟,只看到上海的小洋房,认为石库门房子很美好,其实根本不懂石库门。   朱:从1949年到1976年,上海承担全国1/6的国民生产总值。那时候,上海有80万只马桶,这意味着整个城市的文明、生活层次在急剧地下降。一些文人现在又装模作样地怀念石库门了。他们可能没想过,1949年到1976年近30年石库门是个什么样子?几乎没有一家人有完整的石库门房子,典型的72家房客的状态。1949年以后,今天塞进来几家,明天塞进来几家,塞到1976年,一套石库门房子住进了30多家,大家共用过去一个家庭使用过的厨房,各种问题就出来了:厨房间会有几十个灯头,几十个开关,为***耻笑不已。他们想象不到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计划经济的艰难时代,上海人实在是扭曲了性格,螺狮壳里做道场,度日如年。   俞:我在石库门房子里住了几十年,深感这类住房的缺陷:“72家房客”式的嘈杂的环境、堆满杂物的狭窄楼道、摇摇晃晃的地板、刺鼻的煤饼味或煤气味、光线暗淡的会客厅、局促的亭子间、挺不起腰的三层阁、满是油烟的厨房间等等。我觉得,这种类型的房子使人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证,也使人性产生扭曲。如果现在让我选择的话,我决不愿意再住回到石库门房子里去。至于人们对石库门住房的怀旧的热情,在我看来,在相当的程度上是一种矫揉造作。   葛:计划经济时代上海人的牺牲很大,为全国做了很多事。1977年我当市人大代表的时候,看到过这样的资料:到1976年上海支援三线建设达2000亿人民币,这是70年代的币值。这些钱如果花在上海,恐怕早就现代化了。
-------------------------------------------------------------------------------------------
The price of freedom is internal vigilance.
...43楼...
来自:保密
发帖:2+267
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就应该热爱这片土地,学习这片土地的历史,尊重这片土地的文化,为这片土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和这片土地上的先到者一起建设好这片土地,才能真正融入这块热土,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而那些喝着这片土地水,吃着这片土地饭,将这片土地上产出的财富移出,拒绝接受这片土地的文化乃至直接把其他文化强加,打算灭绝这块土地方言的,似乎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干的事情。
-------------------------------------------------------------------------------------------
保护传承母语,从我做起。
——吴语比所谓的普通话(实际上是突厥杂交语),更是汉语。
...44楼...
来自:保密
发帖:47+5185
  移民城市的历史背影   记:上海是个移民城市,从人才流动的总体情况看,1949年以前是有进有出,解放后到1976年是只出不进,现在的情况是只进不出,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对上海造成了何种影响?   葛:刚解放时,上海人参军、参干的积极性很高,因为他们不怕到外地去。“文革”前支援东北、大西北,支援边疆、上山下乡的,到新疆、包头、兰州的都有,上海人也不是不愿意去。但现在情况就不同了,高考时北大、清华在上海属于“零志愿”,就是不算志愿,你先考,不影响其他第一志愿,毕业后保证回上海,才会有那么多人报考。   但这并不能说明上海人缺乏吃苦和创业精神,到外地绝对吃亏这种观念是在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以前迁到外地的上海人都会因为家庭成分不好、甚至仅仅因为业务强、技术好等原因,在“文化革命”中受到批斗打击。为什么呢?上海人工资比较高,内迁时一般都保留了原来的工资;家里的家具是上海带去的,吃得也比较讲究,所以即使是普通工人,在当地人眼中往往不是地主就是资本家。“文革”中我到淮北去看望到那里插队的学生,他们告诉我刚去时门前三天三夜人不断,农民对他们带去的什么东西都感到高级和新鲜,如见女学生在搪瓷痰盂中小便也觉得不可思议,上海带去的糖果更成为小孩争夺的美食。这种反差自然会令***不舒服。   1968年,毛主席号召知青上山下乡,很多还没有毕业的学生都吵着要去,有的爬上火车什么都不顾就走了;到了第二批就几乎没人自愿去了,第三批人大哭大闹无论如何不肯走。最初上海人的热情是非常高的。到后来,有的跑回来了,有的家都没有,有的甚至死了。在外地大学工作的上海人,往往成为各种运动打击的对象。长期的计划经济、政治运动造成了上海人不愿意到外地去的观念。   陈: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市政府动员支援边疆建设,我父亲当时是东亚大饭店的经理,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几乎动员了全班人马去西安创办东亚大饭店。他当时新婚不久,我刚刚生下来,上面还有我奶奶。他完全把家庭丢弃不管,戴着大红花去内地建设,还觉得很光荣。我后来看我父亲的遗物时看到一封他当时给我母亲的信,里面还说:“抛妻别子,人说是残酷的,我却不能不说这是解放以来的一点进步。”当时西安的那家东亚大饭店是该市最高级的南方餐馆。父亲那一班人把一套广东餐饮的风格搬过去了,定期用鲜花来布置环境,强调为同样去支援西安的南方客人服务。这样干了一两年,上边就提意见了,说这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经营方针,结果换了一个北方人来当领导。“文革”期间,父亲被下放到一个很普通的饭店去劳动,后来退休了,可是当时上海的户口政策是只出不进,除非你能证明在上海以外的其他各个城市都没有亲戚,或者有病才有可能被批准回上海,我父亲为这个事情非常生气,结果脑溢血死在西安。等父亲去世后半年,他进入上海的户口才批下来了。   我父亲的遭遇在当时是极普遍的,像这样的政策,上海人还敢出去吗?像我父亲那个时代的人还保留着50年代以前的观念,以为进进出出很方便,过去上海男人在外码头做生意,女人小孩在上海安家生活,或者男人在上海工作女人小孩在乡下生活的人都很多,所以没有出去一辈子回不来的概念。谁知到后来计划经济把人像螺丝钉一样固定下来了。   由于政府失去了信用,后来我没有上山下乡,虽然那时也是一个全国上下一片红的年代。学校来动员时,我母亲说,我们已经为国家贡献一个了,害了我们全家一辈子,你别想让我儿子再走了。后来我就一直留在上海。我父亲在外地连维持自己的生活都很困难,所以上海人在这种惨重的教训面前再也不想出去了。   记:和往年一样,今年高考上海学生报考外地大学的比例仍然很小,有些名额根本招不满,有的学生宁愿报考上海本地的二流大学也不愿报考外地的一流重点高校,这究竟是上海学生的本意还是受他们父母观念的影响?   葛:绝大多数是父母不让他们考出去。他们吃够了政治运动和政府丧失信用的苦头。但我1964年高中毕业时,最高目标就是北大,我们班级的同学那时考外地大学的很多,对在哪里读大学从来不计较,只考虑专业水平是不是高,如合肥工业大学、吉林工学院等,某一个专业不错的,都愿意考。现在这个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大家都觉得目前上海的生活环境、社会治安环境都不错。   朱:历史上有句老话,叫“湖广填四川”,现在这个现象我称之为“湖广填沿海”。沿海这条线,像北京、上海、广州、福建、深圳一流的学生出国,腾出大量的位置,我的研究生大部分是从内地本科生考过来的,他们很刻苦,读书认真。我上课的时候跟他们讲,这个位置是怎么空出来的,是个机会,但也是危机所在。“湖广填沿海”,意味着上海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把最好的人才吸引过来,它要把内地的人才吸引过来加以重新培养,要付出较大的代价。怎么把一流的人才吸引过来?怎么样能进能出?我不太乐观。   俞:也应该看到,近年来国外留学人员也出现了回流的现象。事实上,中国人到西方国家留学,是很难融入到西方社会中去的,在欧洲更困难。相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已有许多外资企业、跨国公司落户上海,留学生回国后,同样可以大展宏图。而且沿海地区的各个城市在文化和生活方式上也越来越多元化,从而吸引不少留学生回到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来谋求新的发展。   葛:高素质的移民在总体上还会受到本土文化的排斥,这个问题不解决,上海就不可能真正的开放,就不可能把国内外的一流人才吸引过来。上海要真正形成人才优势、移民优势,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要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要有人进来,也要有人出去,才能形成上海新的移民优势。   浮华的文化表象   记:现在有学者担心上海的本土文化正受到类似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文化的冲击,提出应当巩固和加强本土文化的影响力。   葛:有些人的怀念其实有点儿自作多情了,因为他所怀念的东西本身就是洋化了的东西,比如石库门就是西化的产物,是英国的连排式建筑结合中国的特点而产生的。上海无所谓乡土文化,我们现在讲的海派文化也好,旧上海文化也好,实际上都是混合体,根本不存在真正的乡土文化,除了旧县城和浦东,其他都是外来的。上海人一度最喜欢吃的小汤元,就是向宁波人学来的。真正有资格怀旧、能够怀旧的人,不会超过上海人口的10%。人们所怀念的其实是已经比较西化,或者说是中西合璧形式的文化。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目前在上海定居的外国人的比例与国际大都市的要求相比是远远不够的。上海在1942年曾经有15万外国侨民,1949年还有28000人。你去问比我年龄大的上海人,你的外语是怎么学的,他可能会说,我家对面就曾经住过一个白俄。像其他的学弹钢琴的、学油画的,这类西方的东西往往能够直接向外国人学,不通过中介。现在上海的外国人也不少,但大多是临时来做生意的,或者是派来的雇员,他们不是以定居为目的的移民,没有归属感,不会把上海作为第二故乡,也不会在上海终老。   朱:我个人认为,上海一直曾经是中国的文化中心,而且现在也有条件成为文化中心,但是由于非文化的原因,这个文化中心的口号,80年代曾经提起过,现在基本不说了,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   重新恢复上海的文化中心地位当然不仅仅在于它的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整个城市自由、开放的精神状态。上海有很豪华的博物馆,但究竟有多少人去?有豪华的歌剧院,但剧院里演出的很多节目,平民老百姓没兴趣看或者没有能力看。   陈:上海要想再度成为文化中心,更重要的是要有比较宽松的文化环境。看一个地区的文化环境好不好,主要是看这个地区的知识分子思想活动和学术环境有没有比较充分的自由度,有没有比较畅通的表达思想和学术成果的最简便的渠道————比如报纸的言论,杂志刊物等读物的高层次素养,以及大学能够比较独立地对该地区文化建设有发言权等。   为什么上海过去不是文化沙漠?就是因为上海有各种活跃的知识分子群体,有繁华的出版事业来支撑,所以它能成为文化中心。这些方面,上海应该是认真反省的。   葛:上海的有些优良传统正在遭受冲击,坏的毛病又来了。比如说,现在某些上海人瞧不起外地民工,但是没有外地民工上海就不会发展得这么快。他们敢瞧不起鲁迅吗?敢瞧不起巴金吗?敢瞧不起洋人吗?他们都是***啊。   这两年上海有些表面繁荣的文化现象实际蕴含着一些假象。你到大剧院看看,那些有文化含量的演出上海本地人有多少?有多少是自己掏钱买票的?《阿依达》演出时,我动员全家都去看,门票是500块一张的。演出过程中在我们前面的那些1000元和1500元价格的座位很多提前都空了,狮子老虎上台这一幕结束,他们以为戏都演完了,纷纷退场,原来他们的票大多是单位送的。真正自己掏钱的,倒都是坐在看台上那些二三百元以下的。第二天报上登出报道,说这场演出显示上海人素质提高了,实在有点像在讽刺。   俞:过去的文人,如鲁迅、郭沫若等活动的主要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北京,另一个是上海。不少报刊、图书、新的文化思潮常常是在两地最先出现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上海至少是中国最著名的文化中心之一。但是,近年来,我们发现,台湾、澳门、香港等城市有一种比较通俗的、流行的东西反馈到上海,再加上外来文化,如好莱坞文化、肯德基文化、摩托罗拉文化等的冲击,一方面,上海文化活动的空间被拓宽了;另一方面,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这种情形下,如何建设上海乃至全国的新文化,是值得我们深长思之的问题。   (四位专家的谈话,本报发表时略有删节)
-------------------------------------------------------------------------------------------
The price of freedom is internal vigilance.
...45楼...
来自:保密
发帖:47+5186
  我们为什么关注“新上海人”   □朱强   我们无法不关注上海。   这座从1992年才真正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城市仅仅过了10年就已脱胎换骨。   1992年到2000年,上海GDP连续9年两位数增长。去年上海的人均GDP达到4180美元,跨入了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行列。全球91个国家和地区在这座城市投入了300多亿美元的资金,项目累计2万多个,全球500强跨国公司中的一半以上已经落户,平均每天有1400万美元的国际资本流入上海。   1999年,著名的世界《财富》论坛把它在上世纪最后一次的英雄大会选在了上海,来自全球各地的跨国公司巨头们当时形成的一个共识是“欲独霸全球,先逐鹿中国”,有人说,这句传遍全球的口号的另一个潜台词是“欲逐鹿中国,先抢滩上海”。   我们也无法不关注“新上海人”。   进入新世纪,海内外许多著名媒体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上海,美国《新闻周刊》对北京、上海两个城市进行了对比,并借用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外籍人士的话说:“上海有一种典型的西方秩序。玻璃窗户意味着透明度,大门则朝大街敞开着。”   《亚洲周刊》则把新年第1期的封面文章给了上海,它的这组文章的标题是《探索上海不灭的传奇》,该刊的特派记者不但回顾了淮海路的百年变迁,而且特别关注了在上海创业和常年定居的20万台商,对他们而言,上海的吸引力胜过香港、新加坡甚至纽约。台湾著名的《远见》杂志则专门对驻沪的台商做了专题报道。   上海是座典型的移民城市,来自各地的移民创造了这座城市无数的文化传奇与商业传奇。   据《解放日报》报道,改革开放后赴国外留学学成回沪的人数已达2·5万,近5年来,归国留学人员以每年13%的速度不断增加,上海历史上的“第三次回国浪潮”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今年3月,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在参加“两会”时向中外记者宣布,今后,上海每年要引进6万到8万人到该市工作,而仅仅在去年一年就有1万人成为新上海人。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份社会学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市民某些压抑焦虑的性格特征与积弊已久的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三大传统难题密不可分,诸如“精明而不高明”、“螺蛳壳里做道场”等说法和比喻几乎成了概括上海人性格特点的代名词。   但在今天的上海,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已飞速增长,城市高架道路、轻轨和地铁形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苏州河治理工程收效明显,城市绿地迅速扩张,新上海每天都有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在变,新移民的品格也在变。   20世纪90年代初的“上海人形象大讨论”曾经让沪上媒体热血沸腾,如今关于“新上海人”的形象又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9月底,民营背景的上海证大研究所主办的关于“新上海人形象”的研讨会吸引了上海滩一批知名学者和企业家。由一家民营企业出资展开这种讨论,这本身就有些特殊的意义。   乡土中国视野中的异质文明   记:从计划经济时代的不堪重负到目前成为中国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近20年来的经济发展对重塑上海的市民性格造成了什么影响?   朱:全国到1976年才结束计划经济,对于上海来说,是1992年才摆脱计划经济的重负,距今不到10年。在这10年里要上海人摆脱计划经济扭曲的性格,有点苛刻,我把这个叫做“贫困滞后症”。现在上海市民的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过那个时候的水平了,已经不用去南京路吃那个免费午餐了,但是长期的历史记忆在啊,这种情况下能不浪费就不浪费。再过10年、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000块钱的时候,这种现象也会少一点。   上海在中国人眼中,就像一个旧家庭中第一个穿西装打领带去外资公司里工作的长子,这个长子的缺点在这个家庭里的其他人身上同时存在,但在那些妯娌、兄弟的眼光里,同样的缺点则总是放大一格来嘲笑,这是因为在这个旧家庭里,这个长子身上有异质文明。这个思维惯性是长期存在的。这种异质文明我认为有一些好的东西,只有放开视野才能看得见。   我举一个例子。1899年北京和上海几乎发生了同样的事情,我们一比就可以比出来这两个城市内蕴的文化差距。1899年发生的是义和团运动,北京城内“扶清灭洋”,设坛念咒,一塌糊涂,弄出一个《辛丑条约》;与此同时,上海搞了一个“东南互保”,上海道台、江南巡抚就和上海的外国领事们悄悄签了协议,我们不卷入北方的混乱,不杀洋人,不让义和团过江,保境安民。上海与北方那种政治气候不同,要么是久旱不雨,要么是倾盆大雨,上海的处理是比较温和、理性的。这件事情表明北京和上海背后的文明距离很远。   葛:广州当时是官民一致拒绝洋人入城,其实于事无补。为什么呢?条约都签过了,你又不敢毁约,早晚得进,阻止有什么用?上海的开埠很平静,因为搞了个《土地章程》,规定1亩地是1500铜钱,即使发生纠纷,也是商业范围,不会引申到中外的政治关系上来。   朱:20世纪80年代我在广州的一个朋友说他不想和上海人做生意,愿意和北京人做生意。10年后,生意人普遍的感觉是愿意跟上海人做生意,他们说,跟上海人做生意开始谈很难,但是谈好以后,上海人的履约程度高。这就是现代契约精神,在今天这个城市又重新破土出芽,而且得到了乡土中国其他人公正的评价。   陈:***不愿意和上海人做生意,主要是指上海人小气、精明,但是上海人履约程度高,他们守规矩,法制观念强,不像北方有些地方的人,喝起酒来乱侃胡吹,听上去很热情,过后什么都忘了,说话算数的约束很差。   我们不妨研究一下上海人的几句口头禅:他们的方言里有一句习惯语————“闲话一句”,就是说答应下来的话是要算数的。这与上海人在租界受到的严格法制训练有关。上海人很少说大话,年轻人说大话时老人们就会发出警告“托住你的下巴”,意思是你说话要注意一点,否则说话说大了下巴会掉下来。上海人还爱讲“亲兄弟,明算账”。吃饭AA制在许多地方行不通,在上海却是有来历,方言里叫“劈硬柴”,就是各管各付钱的意思。   法制的观念在上海很有基础。举个例子。有一年上海大雾笼罩黄浦江上,早上许多职工从浦东摆渡到浦西赶去上班,因为抢着过江,结果发生混乱,踩死了13个人。这件事如果发生在现在,许多年轻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我不想评判这件事的具体意义,也不说这里面也可能有怕扣除奖金等个人利益,但从文化观念上看,制约上海人的主要还是一种遵守契约的精神,他们觉得既然拿工资就应该准时上班,不能因为外界因素就随便缺席迟到。一般来说,上海职工中借口客观理由而上班缺席迟到也不是没有,但比较不受同情。   俞:过去人们常常把上海称作“冒险家的乐园”。这表明,历史上的上海人敢于闯、敢于大胆地进行探索。但是,正如刚才学勤兄所说的,好多年来,上海一直是计划经济的重灾区,这对上海市民的性格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余秋雨先生批评上海人“精明而不高明”,这种批评并不是空穴来风。如果我们问一个大学生将来打算做什么,他很可能会说,他想做一个外企的职工。但一般说来,他不会说他将来要做个大老板。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那种冒险的、敢闯敢干的风气正在逐步恢复。   “新上海人”没有地域特色   记:由一个民营企业家、一个来上海创业成功的***来出资开有关“新上海人形象”的讨论会在上海恐怕还是第一次,而且有其积极意义。但这个老总说上海的民营企业创业的气氛不浓厚,而且把“新上海人”界定为来上海创业的***中的成功人士。如何界定“新上海人”这个概念,特别是这个“新”字?   葛:“新”字不是突变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是我们塑造未来上海人的一个目标。新与旧不是以地区来分的,将来山东人、广东人包括外国人来到上海而认同上海就是新上海人了。上海一向是多元的,但多元的总有一元为主。上海过去的多元是以江浙一带的移民为主,再吸收其他各地的,所以不能抛开现在主要的一元,即现有的上海人再来创造一个新上海人的概念。   朱:基本上我不赞成以地区区域来区别所谓新旧上海人,自改革开放特别是1992年以后,上海开始恢复市场经济,开始真正融入现代的西方主流文明,才可能真正形成与计划经济时代迥然有别的城市文明性格。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真正形成新时期上海人的性格。   葛:实际上我们现在讲的上海人并不是上海的本地人,而是包括历年来迁入的移民和他们的后裔。我以前教中学时很多学生是苏北人,到他们家里访问时家里都说苏北话,但在***面前,或者他们回到老家,就都以上海人自居。这说明在这座城市生活的人,无论身份及社会地位如何,大都有一个认同上海的心态。事实上,很多生活在社会底层、受上海人排斥的外来移民也希望留在上海。我们今天讲的新上海人,还是以现有的上海人为主,融合了其他的新移民,并不是把新移民单独作为新上海人。   这家企业的老总在发言中说:“上海的地位应是大英帝国的伦敦,美利坚合众国的纽约,她应当是东方文明的桥头堡。我们不希望她只是如香港、新加坡或台北。当然,我们更不希望她只是国际资本的飞地,民族资本的伤心地。”   在互联网上著名的搜索引擎Google上输入“上海人”,你会得到57200个查询结果,但如果输入“新上海人”,只有389项结果出现,可见,关于“新上海人”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本报记者旁听了与会专家的精彩发言并在会后采访了沪上4位重量级的人文学者,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对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有着独到的理解和评述。通过记者与他们之间的对话,读者也许能够撇开那些根深蒂固的“印象”,对“新上海人”有一个客观、全面和真实的理解。
原文链接见
-------------------------------------------------------------------------------------------
The price of freedom is internal vigilance.
...46楼...
来自:保密
发帖:2+269
葛剑雄先生说的话及其著作基本上还是相当客观的,且有自己见地的,可惜由于一篇著作而被当局不喜。否则以他在学术上的地位,应该可以得到更多。
-------------------------------------------------------------------------------------------
保护传承母语,从我做起。
——吴语比所谓的普通话(实际上是突厥杂交语),更是汉语。
...47楼...
来自:保密
发帖:2+368
看见这帮白痴嘴脸就恶心,让他们戴表去吧。我们平头LBX,管管好自己就够了。国家大事?我没这个觉悟。也不敢有这个觉悟。
-------------------------------------------------------------------------------------------
あなただけ見つめてる、
出会った日から今でもずっと、
あなたさえそばにいれば、
他に何もいらない。
...48楼...
来自:保密
发帖:40+5541
能不能别引用\"砖家\"的话了,拿点你自己的考古结果来吧~
-------------------------------------------------------------------------------------------
伐懂就问呀!&!
...49楼...
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首先,请你以一种,团成一个团的姿势,然后,慢慢地比较圆润的方式,离开这座让你讨厌的城市,或者讨厌的人的周围
上海100年前是小渔村? 重温上海历史与历史上的地位
数码影像推荐
最新二手发布
扫描关注官方微信
扫描下载客户端
奖励分值:您今日还有 3 点分值可以奖励 [ 20 点奖分可自动换取 1 点PP]
请输入4位有相同表情的数字
&违反国家法律&&&&&&&&&含有色情内容
&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
&散布广告以及其它商业化的宣传
&干扰或混乱kds宽带山网络服务
&发布任何包含种族、 性别、宗教歧视性和猥亵性的信息内容
&恶意刷屏&&&&&&&&&&&&&&&内容重复&&&&&&&&&&&&&&&攻击管理员
&本人要求删除&&&&&&&&当事人要求删除
&与主题无关&&&&&&&&&&&水贴软文&&&&&&&&&&&涉及敏感政治内容
&被要求删除,你懂的&&&&&&&&&&&盗号并发布违规或广告内容
扣除hp值:
宽带山警务室
&恶意刷屏&&&&&&&&&水贴软文
&违反国家法律
&含有色情内容
&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
&散布广告以及其它商业化的宣传
&干扰或混乱kds宽带山网络服务
&发布任何包含种族、 性别、宗教歧视性和猥亵性的信息内容
&网页不能打开
&图片不能显示
已报名参加的人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八品官相当于现在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