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考核国企改革政策加速落地以优惠政策落地多少来考核

改革、创新环境质量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办法 -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
改革、创新环境质量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办法
【Author】
SHEN YJIANG Zhi- SI Wei(①Jiangsu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re,Nanjing 210036,C②HOTLINK,Shanghai 200070,China)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环境质量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中存在问题,提出了改革、创新的考核办法。
【关键词】 ;
【所属期刊栏目】
价值与创新
(2012年31期)
【DOI】10.ki.cn13-1085/n.
【分类号】D630
【下载频次】51
本文链接的文献网络图示:
本文的引文网络
浏览历史:
下载历史:十八届三中全会展望系列报告之四:改革突破口之政府绩效考核改革
申银万国证券
&&&&结论或者投资建议:&&&&转变政府职能的抓手是调整政府绩效考评标准,官员考核体系的改革将引导政府行为的转变。地方考核将不再简单地以GDP增速作为评定政绩的依据,而是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新型农业、民生工程等指标的权重。这一趋势已经在年的行政转型中得到验证,进行政府绩效考核的改革可以最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从注重经济建设转变为注重社会服务,有效引导政府官员的工作重心向战略性行业转变:建议关注能源环保、食品安全、医疗、新型农业等行业。&&&&原因及逻辑:&&&&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与升迁机制主要看以GDP为代表的经济指标,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过度强调规模扩张造成了六大行业产能的过剩,过度干预国民经济导致了市场资源配置的扭曲,过度重视经济建设忽略了政府社会服务的职能,过度追求绝对增速引起了公共安全问题的频发。&&&&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关键要通过调整政绩考核标准来引导政府行为的转变。地方考核将不再简单地以GDP增速作为考核依据,呈现为经济发展类目标得到淡化,社会服务类目标重视加强的趋势。从原来的注重经济数量和增长速度向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转变;从原来的注重经济发展到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转变。&&&&历史经验表明基层政府的考核指标通常同时包括了中央政府推行的政策和地方性行政政策,中央颁布一项目标,下级政府通过拆分量化,结合地方工作特点,最终落实为地方性政策。2008年至2013年基层政府考核中指标权重的调整已经证明,“自上而下”的考核指标将明显体现出对中央政府推行政策的执行,因此我们预期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得到强调的改革领域,将在较快时间内落实在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中。&&&&邀请人民加入政绩评估,“自下而上”的考核改革可以加强评估主体多元化,保证政府绩效评估有效性,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我们预计在地方政府绩效转型路径中,地方考核将不再简单地以GDP增速作为评定政绩的依据,而是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新型农业、民生工程等指标的权重。表明政府将担任更多促进社会和谐、改善国民生存状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通过改革政府绩效考核标准可以最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支持相关行业发展:能源环保、食品安全、医疗养老、新型农业等行业。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10000步换试驾好礼
预订享1万置换补贴
北汽SUV低至5万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关注我们:
水利改革首入政府管理考核内容
记者7日获悉,江西省政府近日出台2011年度市县政府考核评价实施意见,其中,包括设区市政府考核涉及固定资产、和谐社会建设等4项指标。据悉,在评选先进时,凡主要领导违反计划生育,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列为信访重点管理的县(市、区),均实行“一票否决”。水利改革首次纳入考核据悉...
责任编辑:AP0013
心情分享加载中...
互动评论加载中…
本日点击排行榜
本日评论排行榜
24小时点击排行榜全国政协常委建言如何改革政府政绩考核机制
当前位置: >> >>
全国政协常委建言如何改革政府政绩考核机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日 20时17分   来源:新华社
【E-mail推荐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新华社记者 崔静、吴晶晶)“要优化和简化各类政绩考核,解决上级多头考核、重复考核、程序繁琐,下级疲于应付、不堪重负的问题。那种‘一年考一次、一次考一年’的做法,再也不要搞了。”针对当前政府政绩考核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全国政协常委钱冠林在此间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大声疾呼。
    近期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改革政绩考核机制,着力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钱冠林认为,这对于转变政府职能和发展理念、增强政府执行力意义重大。
    如何把好政绩考核这根“指挥棒”?钱冠林认为,当前科学设置政府政绩的考核指标,要突出对发展质量的考核,在考核指标中,充实和完善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民生保障质量的指标。既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又防止各部门都将自己的工作要求纳入考核,以致考核指标面面俱到、过细过滥。
    同时,他建议指标体系设置和达标值要体现动态性。要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定位,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设定。允许各地合理增减指标,确定指标的权重,实行分类考核。
    “比如,对重要生态保护区及脆弱地区不再考核经济发展指标,突出考核水源涵养率、林草覆盖率、湿地退化率等生态指标;对农业发展区着重考核耕地红线、单位土地产出量、土壤质量等指标。”钱冠林说。
    一些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提出,干部政绩观是深化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当前,要尽快把GDP、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环境变化、债务情况等,作为综合考评因素,更为科学、合理、踏实地评价干部的政绩,为深化改革打下扎实的基础。
    钱冠林建议,要以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干部提名推荐、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的主要依据,解决普遍存在的考用“两张皮”问题。
    “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拍屁股走人,造成生态环境和群众利益重大损害和恶劣影响的干部,即使GDP增长很高也不能提拔重用,相反要记录在案,严肃问责。对自觉坚持科学发展、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即使GDP增长不高,但确实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要及时表彰鼓励。”钱冠林说。
 相关链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责任编辑: 曹乐溪政绩考核改革 离不开政府职能转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政绩考核改革 离不开政府职能转变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企改革政策加速落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