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白条怎么提现打造消费金融新模式 “京东金融白条怎么提现白条”动了谁的奶酪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
&&&&>> &正文
2015年互联网消费金融七宗“罪” 京东居然占6项!
来源:TechWeb.com.cn&&&
作者:佚名&&&
中金在线微博微信
扫描二维码
中金在线微信
  这一年,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拼命散发着浓郁的荷尔蒙气息。有的在场景拓展中疯狂地“跑马圈地”,有的拼命让自我生态圈的体态更丰腴;有的对羊毛党敞开大门,有的抛出ABS让自己更“富有”一点儿。大数据还是那么有逼格地支撑着各种风控模型。当政策东风吹乱了你的长发,你问我消费金融将未来将如何?那么我会告诉你:“主要看气质1
  一宗“罪”-最激烈:场景化消费金融概念从“线上”转战“线下”
  2015年消费金融迅速切入消费的垂直细分领域,在3C、教育、校园、装修、医疗、租房等场景中都有所布局,比如,3C分期的捷信、买单侠、佰仟、前海新高等,校园分期的趣分期、分期乐、等;装修分期如土巴兔、家分期等;教育领域的爱学贷、蜡笔分期等;租房领域的会分期、租房宝、房司令等;农业领域的农分期等。
  世界那么大,就连曾经大家都觉得只能在京东商城内使用的“京东白条”都决定走出去看看。2015年4月之后京东消费金融陆续推出“旅游白条+”、“安居白条+”,也开始逐步覆盖很多生活消费场景。上百条境外旅游线路,都只需首付30%,12个月分期付款,而且还免利息!5月8日,京东金融和自如友家开启“海燕计划”第三季,首批“自如白条”在北京合作了10000套房,0息0押金房源给大学毕业生甄选,通过“自如白条”给房租分期付款;“丁丁白条”是京东消费金融与链家地产合作,在丁丁租房APP上申请“白条”分期付房租。同时,5月内,京东“白居易”(购房首付贷)上线,住房金融服务由租房拓展至购房。据说,马上还可以用“白条”装修,可以用“白条”参加教育培训……
  二宗“罪”-最团结:各大互联网平台将消费金融植入自有生态圈
  目前来看,有用户生态基础的大多是大型互联网平台,将消费金融迅速植入其生态体系成为了这些大平台的共同选择。比如,依托腾讯的社交生态资源,微众银行5月上线了首款小额信用贷款产品“微粒贷”,先是在QQ钱包内上架,而后又在微信钱包中推出,3分钟内就可以放贷。阿里的蚂蚁金服也在天猫商城中植入天猫分期购,在天猫商城购买商品都可以使用分期付款。
  不过,大多数平台用户生态圈较为单一,因此,消费金融能植入的渠道不多。不过,京东金融却在这一点上努力寻求突破。6月4日,京东金融推出了基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金融产品“京东金采”,成为业内首款面向企业大客户采购的赊销服。同时,10月份,京东产品众筹与“白条”打通,让有信用的筹客们可以用京东“白条”对京东众筹上的优质项目产品进行付款,这成为业内首创在众筹行业使用信用众筹新模式。
  看来,电商平台做消费金融不仅要有用户基础,还必须让业务链条之间融合贯通,才能让更多用户在更多细节上体验信用消费,使平台自身更具竞争力。
  三宗“罪”-最有(友)爱:京东造“钢”、“小白卡”,边消费边薅羊毛
  如果说2015年消费的福利,除了微信支付随机红包反馈,支付宝扫码消费减免现金外,京东金融也在5月20日上线了“京东钢”,与中国民生银行(行情600016,买入)、中信银行(行情601998,买入)、北京银行(行情601169,买入)、上海银行在线直销银行、北京移动、万达飞凡进行合作,用信用卡积分或者消费积分兑换“钢”,“钢”直接用于支付京东商城网站自营产品的订单,在消费时1个钢可抵1元现金使用。8月27日,京东金融和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联合推出国内首款中信京东白条联名信用卡(俗称“小白卡”),享受白金卡待遇,且免息期最长80天。另外,小白卡不累积中信银行积分,但刷卡积分可累积京东钢。
  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行业内,还有中信银行与百度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北京银行与腾讯一起打造“全能智慧银行”;浦发银行(行情600000,买入)与中国移动展开战略合作……
  四宗“罪”-最抢眼:京东消费金融试水首单应收账款ABS,引业内“效仿”
  今年,国内资产证券化扩容,互联网消费金融也乘着政策“东风”试水资产证券化产品。10月28日,京东金融率先推出第一个基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ABS产品“京东白条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交所挂牌。不同于过去的企业贷款债权资产证券化,京东金融是针对互联网个人消费的应收账款债权进行资产证券化。其首期总额为8亿元,能获得了75% AAA评级和13% AA- 评级结构,最低发行利率仅为5.1%,低于同期市场上的贷款类ABS产品。12月初“京东白条二期应收账款债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发行完毕,发行额为12亿元。
  12月29日,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分期乐宣布其“嘉实资本-分期乐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资产支持证券”获准在上交所发行。
  五宗“罪”-最逼格:数十家机构牵手成立互联网金融安全联盟
  日,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对大数据发展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摆脱了此前完全凭市场需求逆向推动的大数据发展,对互联网金融无疑是重大的政策利好。
  11月4日,京东金融、腾讯安全、微众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行情601818,买入)、浦发银行、北银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等数十家公司在北京汇聚一堂,成立了业界第一个旨在共同抵御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的互联网金融安全联盟。依托这个大数据生态体系而实现的产品创新
  与其他平台相比,京东金融和各类专业的数据技术相关公司合作,并通过投资美国炙手可热的大数据分析和征信领域的创新领先公司,与之成立JD-ZestFinance Gaia合资公司,投资具有策略优势的数据加工整合机构聚信力等方式,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为开拓征信服务领域,共同完善京东征信生态链。目前,京东金融信用评分产品“白热度”已经完成了超过一亿的用户评分。同时,京东金融风控模型已经不仅可以实现直接支撑to C端的产品,还可以作为to B的服务对外输出。
  六宗“罪”-最重磅:政策层面上首次划分各部委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责任
  7月18日,《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起草单位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中国银行(行情601988,买入)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十个部委,政府高层对互联网金融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监管的态度也将从“放任”转向“规范”。
  《指导意见》按照“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确立了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主要业态的监管职责分工,落实了监管责任,明确了业务边界。
  至此以后,行业内期待更多的细则落地,这也意味着,今后互联网金融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资源优势与抢占市场先机也显得更为重要。
  七宗“罪”-最红利:国务院鼓励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放开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国内外银行业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鼓励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范围推广至全国。
  消费金融公司由银监会批准设立,目前,市场上有14家消费金融公司,其中11家都属于银行系。听说,京东金融年底也在积极申请消费金融牌照,如果获批,那么将成为互联网行业首家拿到消费金融牌照的机构,那么,其在消费金融领域的业务布局无疑会更加全面深入。
责任编辑:cnfol001
好消息!还在为选择留学院校而苦恼吗?还在为复杂的移民申请流程而心烦吗?818出国网微信号汇聚最新的出国资讯,提供便捷的移民留学项目查询和免费权威的专家评估,为你的出国之路添能加油!
微信关注方法:1、扫描左侧二维码:2、搜索“818出国网”(chuguo818)关注818出国网微信。
我来说两句
24小时热门文章
栏目最新文章股票/基金&
京东打造消费金融新模式 “京东白条”昨日公测
  记者陈健  “先消费、后付款”,网购消费者在京东购物的支付方式又有了新选择。马年伊始,京东推出一款面向消费者的信用支付产品―“京东白条”,并于昨日上线公测,首批公测将开放50万个名额。  记者昨日在京东购物网站首页看到,京东白条测试的广告已经挂出,点击进入后,白条英雄榜上显示,有用户已获得了14880元的信用额度。据京东白条项目负责人介绍,京东白条可提供延后付款或“分期0元购”的分期付款服务,后续还可在京东的白条专区购买特惠商品。京东将在线实时评估客户信用,白条用户最高可获15000元信用额度;还款方面,可选择最长30天延期付款,或3―12个月分期付款等两种不同消费付款方式。相较于传统银行,京东白条可在一分钟内在线实时完成申请和授信过程。  京东白条项目负责人表示,此服务费用仅为银行类似业务的一半,京东白条分期付款手续费为每期0.5%,使用京东白条在京东消费更可享受推广期间单期手续费打6折即0.3%的优惠。如果超过最后还款日,京东收取每日万分之三的违约金。京东官网显示,采用招行进行网上支付分期付款,手续费为3期3%,6期4.2%,12期6%。  京东方面表示,2月13至14日两天,京东开放申请首批京东白条公测资格。京东用户可在京东首页活动专区(www.jd.com),登陆个人账号参与京东白条公测活动,通过在线实时的互动和评估,申请京东白条首批公测资格和白条额度。2月15日起,获得京东白条首批公测资格的京东会员,可在个人京东账户中激活京东白条,并在京东优先体验“信用好,打白条”的全新购物模式。  对于京东白条产品中的核心环节―授信,京东消费金融业务负责人许凌介绍,作为自营式电商的京东集团在过去十年的快速发展中,积累了大量高质量的客户数据和消费数据。通过对消费、金融和大数据的深入分析和理解,对用户的消费记录、配送信息、退货信息、购物评价等数据进行风险评级,建立京东自己的信用体系。京东白条是嵌入京东业务流程的金融服务,区别于市场上其他产品,是基于独有自营及大数据优势,利用互联网金融技术在消费购物环节提升用户体验、提供金融支持的创新尝试。  京东白条产品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资金供应无合作银行,与信用卡分期中消费者向银行借款不同,京东白条实质上是消费者向京东借款,因此京东可赚取其中的手续费。在京东白条推出前不久,京东推出了供应链融资业务京宝贝,该业务3分钟到账,融资期限长达90天,在资金来源上同样是无合作银行。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初,京东金融发展部总监刘长宏指出,未来京东金融服务包括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网上支付、理财服务。有分析认为,京东推出白条业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提高京东在线支付账户的比例。由于货到付款的支付特色制约了其在线支付系统的发展,因此只有尽快弥补这一缺陷,京东才能进一步拓展互联网理财等业务。
01/24 09:4501/02 10:19
暂无专家推荐本文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将自动提交到和讯看点,
请输入您的观点并提交。
请输入您的观点 168字以内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置顶我的观点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最有看点的互联网金融门户
消费金融案例研究:京东金融
消费金融案例研究:京东金融
程雪军 | 上海交通大学
本文共1152字,预计阅读时间22秒2016年,京东金融集团已和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嘉实投资和中国太平领投的投资人完成具有约束力的增资协议签署,融资66.5亿人民币。此轮融资对子集团的交易后估值为466.5亿人民币。京东金融利用京东集团在电商、大数据以及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成立短短两年时间,已搭建了完整的生态体系、开展5大业务,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为中国的消费者、创业创新企业及传统企业提供了金融解决方案。
一、公司概况
京东金融成立于2013年10月,是京东集团打造的“一站式”在线投融资平台,致力于打造“为用户创造更多消费和投资价值以及陪伴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金融科技服务平台”。
数据来源:京东金融、腾讯科技
二、业务布局
目前,京东金融成立短短两年时间,已搭建了完整的生态体系、开展5大业务,并且每项业务都保持流量高速增长。五大业务板块布局,包括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支付业务、众筹业务、理财业务,其中众筹业务第一,互联网消费金融第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第二,绑卡客户交易额第三。
数据来源:京东金融、腾讯科技
三、京东消费金融业务分析
1.京东消费金融发展现状
“京东白条”系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第一款信用消费产品,为京东特有业务模式;“白条走出去”基于场景包括校园白条、旅游白条、安居白条、白条联名卡、汽车金融等业务。
数据来源:京东金融、腾讯科技
2.京东结合自身电商业务重点打造消费金融战略
数据来源:京东金融、易观智库
3. 京东白条业务面向更加丰富的消费场景
是京东推出的一种“先消费,后付款”的全新支付方式。在京东网站使用白条进行付款,可以享受最长30天的延后付款或最长24期的分期付款方式。目前京东消费金融业务,包括京东白条、京东金条、白条联名卡、京东钢镚、旅游白条+、白居易、校园白条、京东金采、京东贷(农村金融)、抵质押款、驾校白条、乡村白条、教育白条等。
数据来源:京东金融
四、发展的逻辑
1. 环境红利是京东金融的发展背景
1.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数据来源:新金融研究院
1.2 微观环境:SWOT分析
数据来源:新金融研究院
2、强大内在能力是京东金融的发展关键
数据来源:京东金融、腾讯科技
3、清晰战略规划是京东金融的发展方向
数据来源:京东金融、腾讯科技
综述,我们认为,京东金融利用京东集团在电商、大数据以及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成立短短两年时间,已搭建了完整的生态体系、开展5大业务,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为中国的消费者、创业创新企业及传统企业提供了金融解决方案。。其发展的逻辑在于,环境红利是京东金融的发展背景;强大内在能力是京东金融的发展关键;清晰战略规划是京东金融的发展方向。
本文系专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用微信扫描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扫描二维码或搜索微信号“iweiyangx”关注未央网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互联网金融领域前沿资讯。
您的评论提交后会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留言会展示在下方留言区域,请耐心等待。
版权所有 (C)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 | 京ICP备号-1京东金融“白条”式黑科技引领2016消费金融创新
来源:证券日报?中国资本证
  2016年3月,&白条&独立域名itiao.com发布;现金借贷产品&金条&上线;第一张Visa版小白卡问世。  2016年5月,&白条&升级合作模式,从产品合作迈向用户共享。  2016年9月,&白条闪付&上线,&白条&在线下消费功能延伸至800多万家商户。  2016年11月,与Zestfinance共同发起的数据技术公司Zrobot开业;&白条&时光杂货店登陆京东商城。  &&  2016年,&白条&从消费金融快消品到逐步实现品牌化,依托着数据技术和风控驱动一次又一次创新、迭代。在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看来,&白条&实现品牌化之后,将更多地从产品变成技术能力,这种技术能力是对外输出和连接金融市场参与者的桥梁,&我们不和传统金融机构抢生意,而是做他们做起来成本高或者做不了的事。消费金融归根结底是用户需求驱动的,我们将和传统金融机构一起,让消费金融变得有温度,把金融交易转化为用户可以带走的消费服务,让他们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  技术驱动&白条&类产品及服务迭代  事实上,在2016年之前,消费者对&白条&的印象依然停留于京东商城消费,然而,早在2015年初,&白条&就开始了线下场景的布局,包括租房、等生活消费领域,在这些低频、大额的消费中,&白条&提供信用服务,同样可以分期,并根据个人不同的信用状况给予差异化授信和定价。  2016年,&白条&线下信用贷款进一步拓展场景,已全面覆盖了七大主流消费领域,即租房、旅游、教育、装修、汽车、婚庆、医美。  不仅如此,&白条&还不断实践着产品迭代和功能延伸。2016年3月,京东金融邀请有小额现金贷款需求且优质的&白条&用户开通&金条&,体验现金借贷服务,&金条&正是在&白条&风控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在场景和功能上的延伸。2016年9月,&白条&又与银行合作推出了&白条闪付&,这项功能前期同样是对优质的&白条&用户开放,7秒申请&白条闪付&账户,通过绑定ApplePay、小米钱包里的小米Pay、华为Pay,就能够实现在银联闪付POS机上用手机打&白条&消费了。  这一切创新实践都是建立在数据技术和风控不断积累的前提下。与此同时,京东金融在数据技术方面持续投入,2016年11月,与Zestfinance共同发起的合资公司Zrobot正式开业,这家独立运营的数据技术公司将提供包括数据建模、信用评分、资产定价、欺诈识别、精准营销等能力在内的数据增值与技术应用服务。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新技术促使金融服务模式发生着改变,而数据技术推动了服务效率的提升。许凌认为,&我们很多机构提供了很多种消费金融的产品,但最终是否能让消费者和消费场景通过金融服务提升消费闭环的效率,这很重要。未来在消费金融里,一定是以数据和技术为驱动,通过高度的集约化、自动化来实现规模化。&  &白条&率先实践品牌化引领创新  这几年,&白条&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活跃用户,他们70%以上是85后,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占比超过50%,一群奋斗的年轻人喜欢打&白条&消费正是因为他们青睐&白条&品牌。&这些年轻人中很多在传统金融机构没有获得金融服务的能力,但我们通过多维度的数据模型对他们进行信用评估,帮助他们建立人生中的第一笔信用,这些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许凌说。  &白条&帮助用户提升消费能力、生活品质,同时也迎合着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并传递个性、积极的消费观。  在2016年中,&白条&在北、上、广、深举办了多场用户体验活动,传递敢于追求梦想的正能量和理性消费的价值观,并且与《时尚男士健康》合作,推出限量版白T恤;与潮流平台OG合作打&白条&。&白条&时光杂货店在京东商城上线,用户可以享受到限量版独立设计好物,无论是WUU的&心机水泥&BEE格蜂巢水泥收纳,还是来自dotcom丹麦设计师限量手表,亦或是获得了2016年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的创意周边&tea罩杯&茶具,都受到了大批年轻人的追捧。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白条&一直不断地拓展消费场景,因为场景能够感染人,许凌认为,场景就是人心,能够迅速转化交易,提高获客效率,但更重要的是,每一笔金融服务的背后,用户实际上感受到的都是服务,因此,&&白条&不是冷冰冰的,也不是高高在上的金融服务,而是每时每刻都要去连接年轻人的梦想,陪伴他们成长。&许凌说。  开放输出能力将做大消费市场蛋糕  目前,白条、金条、白条+(即白条)共同形成了京东金融的消费服务类产品构架及资产,而小白信用、钢G和小白卡则是京东金融消费者金融在用户运用方面的布局。  2015年5月,京东金融推出积分资产管理产品&钢G&,2016年,&钢G&的合作商户多大20余家,包括中国电信、北京移动、中石油、途牛旅行网、太平洋保险、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在这些商户或机构消费的积分都可以兑换成&钢G&。1钢G可抵扣1元钱,在京东商城消费时直接抵现,除此之外,&钢G&也可以兑换成东方航空公司的里程积分。  同样,&小白卡&已逐步成为圈内的热点IP,从2015年8月与中信银行合作,到2016年3月与光大银行合作,从银联版到Visa版,消费领域也从境内拓展到了境外,成为具备全球消费功能的&互联网+&联名信用卡。截至目前,&小白卡&申请人数多达400多万,这在传统金融服务模式下是不可想象的,京东金融通过风控技术、产品能力的开放,让&小白卡&用户成为了与银行共同的财富。  还有&金条&的资产端能力也逐步对外开放,2016年6月,与上海银行合作共同为&金条&用户提供信用现金贷款服务。  许凌指出,&做消费金融需要有开放的心态,我们在实践中开发出了一些成功的消费金融产品,之后愿意开放给银行,将产品、数据风控技术、用户运营和场景能力输出,让这些产品和银行做连接,让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的能力,一起去服务用户,带动金融市场效率提升,促使交易成本降低,把整个消费金融行业蛋糕做大。&  (于德良)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服务日期05月05日-05月05日
¥500034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4日-03月24日
¥1200191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20日-03月20日
¥1888170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1日-06月01日
¥1268115人购买
服务日期05月01日-05月01日
¥158098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6日-03月16日
¥168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30日-07月31日
¥99895人购买
服务日期04月28日-04月28日
¥188888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8日-07月07日
¥108886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6日-06月06日
¥88874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5日-03月15日
¥61860人购买
服务日期03月18日-03月18日
¥88842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2日-07月31日
¥1008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09日-06月09日
¥80027人购买
服务日期06月21日-07月31日
¥28823人购买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13.459.98%74280.9492.572.53%56076.1856.342.03%54199.8719.7710.02%42096.99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6.478.41买入18.85--买入46.29--买入31.03--“灰色”的京东白条:究竟信用赊销还是金融信贷|京东白条|信用赊销|金融信贷_新浪财经_新浪网
  “灰色”的京东白条
  来源:微信公众号 信托圈
  作者| 孙天驰 (金融法研究中心) 来源| 零壹财经
  互联网金融风起,生于草莽的各路英雄无不各显身手,苦心求牌照,惟愿红顶加冠成金刚不坏之身。京东白条却另辟蹊径,挟平台之威而号令诸侯,空手套白狼,尽得消费金融之利。白条无牌照护体,裸奔于商业与金融之间,源于商业信用而坐收金融利市。左右逢源,亦白亦灰。
  商业模式
  京东白条是一项面对个人消费者的“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赊购消费金融业务。用户登录京东主页,在“京东白条”专区,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信息、联系地址、手机号等申请材料后即可激活。京东首先会对用户在京东上的消费记录、配送信息、退货信息、购物评价等数据进行风险评级,每个用户将获得相应的信用额度。
  京东白条分为延后付款(最长不超过30天)和3至24个月分期付款两种不同方式。用户选择延后付款,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可以获得延后付款的天数根据用户资信状况综合评估核定;用户选择分期付款,则需承担分期付款服务费用。分期付款服务费费用标准按下述标准进行收取:
  若用户未按照约定在到期付款日之前支付全部应付款而导致信用违约时,需要按照日0.05%的比例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日)=应付未付总额(本金+分期服务费)*违约金比例,违约金(日)不足0.01元时按0.01元收取。
  根据京东白条用户协议,白条的本质是信用付款服务,即京东为符合条件的用户提供的“先购物、后付款”的信用赊购方式的平台服务。“赊购方式付款”指用户在京东消费时,可依据平台规则及相应申请流程,享受由京东提供的相应的延后付款或分期付款的付款方式。
  交易结构
  白条模式下没有任何第三方参与,也没有复杂的交易结构和贷款流程,京东白条的本质就是赊购。白条只是消费者作为买方与卖方京东之间的买卖关系凭证,所谓白条服务效果仅仅是付款条件上的延迟,并未产生新的金融债权债务关系和现金流的流动。在白条延迟付款的前30天内免息,30天后京东将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30天后如果未能还款,消费者则只能选择办理分期或承受逾期违约后果。
  通常消费者选择对白条进行分期并向京东支付一定费用,对于这笔费用的性质,京东白条特意说明属于“分期服务费”,而非利息。如果用户选择违约逾期,则应当按照更高的违约金费率按日支付违约金。
  这种债权就是京东帐上(对应厂商或京东平台上第三方店铺)的应收账款而不是金融债权。所以一直以来京东都宣传自己并不提供“信贷服务”,京东作为卖方,通过简单的付款延迟四两拨千斤撬动庞大的消费金融需求。
  资金来源
  京东作为国内最大的自营电子商务网站,网站本身直接作为卖方与用户进行交易,成为连接千万消费者和商品供应商的桥梁。而以数码3C产品起家的京东,自营流水本来就比图书、服装、日用等消费类目大,随着近年来京东规模逐渐做大,其自营的优势逐渐在供应链中凸显出来——京东对上游厂商尤其是电子产品厂商账期普遍长达2个月,京东作为强势渠道方,通过对厂商的占款获得大量应付账款(无息负债)。
  另一头京东白条提供给消费者的免息期通常是30天,所以开展消费金融对于京东几乎是零成本,整个业务根本没有动用任何资金。
  京东作为强势的平台,可以通过向上游施加更为严苛的付款条件将资金成本转嫁出去,这其实是一个空手套白狼的连环赊购;另一头白条释放了更多的消费潜力,扩大了商品销量,消费者还可能为分期的白条支付利息或手续费,这造就白条的又一个利润点;京东通过白条获得的针对消费者的这些零成本应收账款,还可以再次通过资产证券化方式打包卖出去。
  京东利用自身在供应链中的优势地位,通过白条实现一鱼三吃,真是个好生意。
  法律风险
  如虽然我个人以为京东白条是成本最经济,交易结构最清晰,最可持续的消费金融模式,但我想京东应该还是对我的分类表示反对——“我们不放贷,我们只是时间的搬运工”。
  但不管京东嘴上怎么说,其引以为傲的信用赊销交易结构确实引发了非常激烈的法律争议——白条究竟是信用赊销还是金融信贷?
  但白条是否真能能够如京东所愿被广泛接受为信用赊销呢?显然、用行动表达了质疑——两家银行关闭了旗下信用卡白条还款的通道,原因是他们认为白条本质是京东提供给客户的一款贷款产品,而不是赊销凭证,如果用信用卡为白条还款,则“违背了个人信用卡应当用于消费领域,不得用于生产经营、投资等非消费领域”的法律规定,属于“以贷还贷”,并且将用户违约风险通过信用卡还款转嫁给银行。
  银行的顾虑确实有一些道理——京东白条先购物、后付款的功能、免息期和分期的规则和最高1.5万的额度设计简直就是一个专属京东的网络信用卡,而用户借助白条也满足了消费金融需求,白条把用户零碎的购物需求打包集合成相互独立的债权包。信用卡还白条时,银行已经被隔绝在交易之外,无法探究白条掩盖下的真实交易,传统银行对于这种坏账风险的控制能力远逊于京东。
  白条出现之前,个人消费领域尤其是电子商务平台上的赊销确实非常罕见,京东白条另辟蹊径以小额消费应收账款为基础开发的白条产品其法律性质值得我们深究。
  白条背后法律争议的关键在于两点:
  第一,白条是不是金融贷款?第二,如果是贷款,那么白条是不是一种信用卡。
  白条服务究竟是一种金融贷款,还是商业信用?行走在商业与金融边缘的灰色地带,白条的命运取决于法律的认定,认定背后更深层的影响是白条服务应当属于普通商事交易行为适用《合同法》等普通民事法律规范还是应当按照金融机构标准进行监管获得牌照。
  我们回到信用的本质,信用是无须付现金即可获取商品、服务或货币的能力。根据信用提供主体的不同,信用可以分为商品服务卖出人提供的信用(“商人信用”)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不同主体提供的信用都能够解决用户的金融需求,我们不能因为表面上标准化后的商人信用(京东白条)和银行信用(信用卡等)具备相同的额度、免息期等外观特征就直接将其认定为金融贷款。
  并不是所有的消费金融都是金融贷款,普通商家同样可以为最终消费者提供信用(此时贷款表现为付款时间的延迟),我们仍需回到交易本身结构,以 “信用提供者”为认定标准。京东白条这种没有第三方金融机构介入提供信用的产品应当被认定为“商人信用”而非金融贷款,不应该按照金融机构监管标准要求京东这一电商平台取得相应牌照。
  所以,银行信用卡还白条的理由其实并不能成立,白条对应的债权本质就是消费者应付给商家的货款,使用信用卡还白条就是支付(延期后的)货款,信用卡仍然用于消费领域,并未违反信用卡领域的相关规定。
  同理,第二个问题也有了答案,因为白条并不是贷款产品,更不可能成为信用卡(虽然长得真的太像了)。
  回到商业视角,部分银行信用卡对白条的封杀会有更令人信服的解释——分期购买数码产品本来就是银行信用卡的主力业务,数码产品又是京东的核心业务,信用卡和白条在这一领域难免短兵相接。白条分期费率是每月0.5%,3个月期、6个月期、12个月期的分期付款服务对应的费率分别是1.5%、3%、6%。而信用卡(以招商银行为例)同期对应费率分别为2.7%、4.5%、7.92%,高度替代的两种服务价格却相差不少,白条确实抢了不少信用卡的生意。银行恐怕也不单纯是因为合规因素而拒绝与白条合作。
  白条2.0——从自营到三方
  以上是白条产品最纯洁、最原始的商业模型及其法律结构,随着白条运营商京东金融被独立分拆,白条的步子也越迈越大。白条迭代的第一步就是将白条的使用范围从自营产品扩大到包含第三方店铺的整个。
  京东的传统阵地是自营商品,随着电商产业的发展,京东也逐渐“化”,开始吸引品牌上进驻京东开店。在标示上,京东自营与第三方店铺有着明显的区分,理论上在第三方店铺语境下,京东已经从自营电商转变为B2C平台。
  好,那么问题来了——
  京东白条口口声声说我是赊销,赊销的基础是京东的卖方地位——京东自己作为卖家对消费者什么时候付款可以自己说了算。但第三方模式下京东只是平台,并不向消费者直接销售商品,凭什么代第三方卖家向我赊销商品呢?逻辑上,这似乎是一个无法解释的BUG。
  作为局外人我们无法得知京东金融内部的操作方法,但从蛛丝马迹来看,我们有理由大胆推测:京东白条2.0能够扩展到第三方店铺的原因是京东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平台化,所谓的第三方店铺仍然是京东另一种意义上的“自营”商品。第三方虽然在京东平台上销售了商品,但消费者的货款并没有即时支付给卖家,而是统一支付给京东平台,卖家获得货款必须到月末或次月末(也许更长)与京东平台进行二次结算。
  对于消费者来说,你可能以为在京东购买第三方商品和在淘宝购物一样,但实际上在账期问题上,京东第三方卖家遭受着比淘宝卖家更悲惨的“剥削”。当在淘宝购物支付货款时,支付工具(如支付宝)的收款方会显示具体卖家的名称,也就是说这笔货款在确认收货后将直接打入卖家自己的账户(担保交易),并不是支付给淘宝或天猫平台。但在京东购买三方产品时,京东有意无意拿掉了收款方信息,当我绕过白条、信用卡等常规支付手段(白条、信用卡等支付方式下均不显示收款方信息),通过银联在线支付时,京东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明明是第三方店铺的商品,收款方竟赫然写着“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至此,问题应该有了答案。所谓的第三方店铺并不能直接与消费者进行结算,他们实际上是京东另一种意义上的“供应商”,京东凭借平台地位强行插足到消费者与卖家之间,通过人为制造的供应链优势地位使用其在自营通道上惯用的占款手段,推迟应支付给第三方卖家的货款。如果消费者选择现款支付,则京东可以利用对第三方店铺的应付账款期限无偿占用现金,如果消费者选择白条支付,则京东依然可以毫发无损地将资金成本转移给上游中小卖家,从而实现白条2.0的进化。
  这种交易结构看起来确实比较怪异。京东可能提供的是一种代收货款的代理服务,利用平台地位受托向消费者收取货款并在事后集中结算,但现在的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实现消费者和卖家的实时结算,代收货款在技术上没有存在的必要。或者我们大约可以把京东与第三方平台之间的关系理解为百货商场里的关系,即消费者在商场同一楼层内各个店铺选购商品,最后都要到每层统一的收银台结算,之后凭票领取商品。同样,京东在第三方店铺语境下的角色就是百货商场的收银台,自己不卖商品只管收钱,京东统一收取货款后再根据订单信息逐一结算给实际卖家。
  在白条2.0情况下,消费者相当于无需去百货商场的收银台付现金,只需要跟收银员打个白条就可以直接从商铺处拿走商品。此时白条获得的是一种瞬时的应收账款请求权,即消费者应当向收银台付款(不论商品卖家是谁),但收银台选择放弃立即收款的权利,而是给予消费者一定宽限期,允许延迟结算。所以与白条1.0基于商品所有权的赊销不同,白条2.0下的权利来自应收账款请求权。自营状况下,京东是“先有商品——后有消费行为——基于商品所有权进行赊销——消费者打白条”;第三方店铺条件下,却是“先有消费行为——后有应收账款——基于应收账款请求权而允许延迟豁免现时付款义务——消费者打白条”。如果之后消费者对白条进行了长时间的分期,我们推测京东应该会自行垫付资金给第三方店铺先行结算,真正取得对相关商品的所有权应收账款。
  如果上述推测可以成立,那么白条2.0的法律性质可以准用原始模式下白条的分析,即第三方店铺白条依然是一种赊销服务而非贷款产品。
  白条3.0——从京东到全宇宙
  如果说白条从京东自营到京东三方的跨越是平台效应的自然延伸,那么“白条+”的问世则彰显京东金融更大的野心——白条要像信用卡一样成为通用支付手段。
  白条+是京东金融在白条基础上开发出的一系列白条信用支付产品,包括旅游白条、安居白条(租房白条)、教育白条、装修白条等。其产品设计大同小异,都是通过白条+产品实现先购买后付款的信用支付效果。以旅游白条为例,用户通过白条+页面,与第三方合作旅游电商订立旅游合同,只需支付分期首付款即可享受旅游服务,旅游结束之后按月向白条+偿还剩余团费。
  白条+可以说是白条的再一次升级,3.0时代的白条已经脱离了京东平台环境,而是作为一款独立的消费信用产品直接接入旅游、装修等各种消费场景。
  在白条3.0情况下,京东并没有平台效应和供应链地位,更多的扮演推广渠道(推广白条及对应的商品及服务)和放贷人的角色。在介绍中白条+终于不再纠结自己的身份,毫不讳言地在产品介绍里写出“专项信贷服务”、“消费信贷服务”等敏感词。但是,京东金融本身并不持有银行牌照,经历一番检索,我们终于找到了京东旅游白条(京东同时称之为“首付游”)的用户协议和信用付款(京东白条+)的服务协议,其商业模式终于浮出水面——对接小贷公司。
  查询工商记录后,我们发现提供服务的北京京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果然是京东集团旗下公司。京东集团终于凭借这张小贷牌照光明正大地做起了放贷生意,用户在使用白条+产品(如旅游、装修、租房等消费场景时)本质上是向京东关联的小贷公司申请了相应的消费贷款,卖家(旅行社)则直接收到了全部款项,消费者之后分期向小贷公司还款.
  显然,3.0时代白条的本质不再是赊销赊购,也与白条传统的使用场景京东商城没有什么关系,丧失平台优势的京东直接转向专业放贷,资金成本也从上游供应商转为小贷公司承担。虽然京东表面上并没有强调白条+与白条本质上的巨大差异,但还是默默关闭了信用卡还白条+的通道(否则就真是以贷还贷了),我们基本可以确定,白条+就是一款消费金融产品,并且采用的是相对主流的对接关联小贷公司模式(类似蚂蚁花呗模式)。
  在3.0环境下,白条+毫无疑问构成信贷业务,不断扩张的白条+就像京东在不同的合作商(如房东、装修公司、旅行社)那里安装了白条专用的“POS机”,经过京东认可的白条用户则可以在规定额度下实现刷白条付款。
  但是,有了牌照依然不能完全洗白白条+的法律风险,北京京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虽然具备小贷牌照,能够从事放贷业务,但其经营范围明确限定为“在北京市范围内发放贷款”。根据《北京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七条,跨区域经营属于典型的违规经营行为。显然,白条+的推广范围通过京东网站扩展到全国,乃至全世界,明显超过了法定的经营范围,涉嫌跨区域违规经营行为。
  另外,小贷公司在立法之初就定位于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根据《北京市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注册在海淀区的北京京汇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每年向涉农方面和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金额不应低于全年累计放贷金额的70%,但经营白条+业务的京汇小贷却重点开拓个人消费贷款,在发展方向上也与政策背道而驰。
  监管建议
  欧美等发达国家金融产业历史悠久、法制健全,借鉴欧美国家先进的立法经验一直是我国立法者在金融法领域常常采用的立法方法,但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我国的发展速度不落下风,首创出不少金融模式。
  京东以面对终端消费者的海量小额应收账款为基础开发的白条就是一种独创的消费金融模式。白条创造性地将商业信用标准化并直接面对个人用户,这种具备小额消费贷款效果的非传统商业信用在法律上如何认识,如何监管并没有可资借鉴的域外立法例,京东白条的身份和地位是亟待我国立法者回应的问题。
  3.0时代的白条+,名为白条,实为借贷。根据白条+的商业本质,我们应按照小额贷款既有的一套金融监管逻辑和方式进行监管,并且特别关注互联网语境下跨地区经营展业的风险,适当放宽对互联网放贷的地域限制,同时回应白条+对现有信用卡监管体制的冲击。
  2.0时代的白条,勉强可以算得上有“赊销”法律基础,“消费者——京东商城——第三方店铺”三方交易结构下,“应收账款”的概念变动微妙,收款人与出卖人的角色发生分离,京东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出卖人,其赊销的基础存疑,需要民法上的进一步界定。鉴于第三方店铺对京东平台的依赖关系,目前我们不妨怀着宽容的心态,相信京东能够在内部协调好2.0白条的内部权利义务关系,有效控制风险。
  1.0时代的原始白条,确实在法律逻辑上符合赊销特征,尽管白条看上去长得太像信用卡了,但表面特征不能代替法律本质成为判断交易性质的标准。1.0白条虽然没有提供金融贷款,但并不意味着它有理由脱离监管。不论是信用赊销还是金融借贷,白条与信用卡都面向终端消费者提供了信用服务。在最基础的金融消费者的意义上,白条应当被监管,我们应当从保护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在信息披露、费率限制、贷款催收等层面上保护消费者基本权益(虽然这些基本权益亟待立法界定),监管不一定是从金融主体出发的牌照监管,也可以是从终端用户出发的消费者保护监管。
  举例来说,可以不管白条的信用从哪来、资金成本由谁承担(京东与上游供应商之间的商业决策),但只要面向广大消费者(通常是没有足够的金融知识和法律背景只知道剁手的消费者)提供信用,给消费者施加了未来还款的义务,那么就有理由要求向消费者披露足够的信息,明明白白告诉该还多少钱、费用有多少、违约会怎样;在还不上钱的时候不能来我家堵门暴力威胁我。
  如何平衡金融创新与法律风险永远是互联网金融值得关注的命题,根植于中国电商土壤的京东白条作为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的佼佼者,已经拥有庞大的用户和交易量。虽然行走在商业与金融边缘,承受着诸多争议与质疑,但本文并不认为灰色地带的白条应被直接叫停,这种以赊销为基础的商业模式确实满足了亚信用群体庞大而零散的消费金融需求。
  平心而论,白条问世两年来并未见重大风险,不管是白是黑,白条这只野猫都抓了不少老鼠。面对白条应当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不用带着“唯牌照论”的有色眼镜看白条,而是从交易结构本质和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出发,规范、引导白条等新型消费金融产品健康发展。如此,灰色白条也会有金色未来。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房地产行业依然独树一帜,对于诸多企业主来说,是不会选择观望的,如何分享这扭曲的盛宴,只有拿着钱赶紧去买金融和地产股!在金融地产的带动下,大盘看上去要繁荣起来了,但这次的问题比上次可能要严重得多。
继续保护国有资产,未来几年则可能出现这样一种“由表及里”的经济恶化趋势:国有企业的持续低效率、房地产业的日渐低迷和民营企业大规模倒闭,直接导致两大危情:财政收入滑坡、就业压力加剧及资产泡沫破裂。
8月以后,M2同比增速会逐渐上升至11%甚至12%的水平,不能单从M2的变化来判断整个社会的流动性情况。 对中国而言,社会融资规模(TSF)这一货币政策调控指标对经济运行更为重要。
经济环境压力越大,房地产环境可能就会越好,对房地产的支持也会更多。虽然我们也知道,不能单纯依赖这种模式来推动经济增长,但在短期需要稳住经济增长的之下,不靠房地产又能靠什么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东金融白条怎么激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