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发达国家企业破产清算算与保护政策

您当前的位置:
欧美发达国家环保行业发展现状及政策分析
&&来源:&&&& 10:35:16&&我要投稿&&
所属频道: &&关键词:
:一、欧盟欧盟为履行应对气候变化&3个20%&(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0%,能效要提高20%,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要提高到20%)的承诺,欧盟将节能纳入国家战略层面进行大力推进。2013年前,欧盟投资1050亿欧元,用于节能环保项目和相关就业项目,支持欧盟的绿色产业,保持其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2013年欧盟主要国家(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环保产业市场规模已达到1022.56。欧盟主要国家环保产业市场规模数据来源:LowCarbonEnvironmentalGoodsandServices(LCEGS)Report博思数据中心整理欧盟各发达国家纷纷制定激励机制和政策,引导、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这些机制包括能源、资源、环境性产品及服务的价格信号导向机制,谁污染谁付费的责任延伸机制,建立能源资源消耗、的标准体系及第三方监测机制,排放限值制度和排放权交易机制,技术准入许可机制,节能环保服务企业专业化运营机制。欧盟通过制定减排限额标准,鼓励企业加大&&,用标准引导市场。企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只要超过其核准排放额度,就必须进入欧洲及全球性的碳排放市场购买排放指标。英国利用价格信号机制促进企业主动降低能耗,通过产品&碳足迹&标识,记录和显示单位产品的能耗及排放,通过市场鼓励消费者购买生产过程消耗能源少的产品。法国较早地采用特许权形式开展水务设施的运营,把能源、环境基础设施交给专业化的公司独立运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二、美国美国在环保设备领域领先地位稳固,尤其在水和空气污染控制设备领域。从具体区域来看,自上世纪末,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纽约、宾夕法尼亚等地区,已拥有实力较强的环保产业。由博思数据发布的《年中国环保产业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表明:目前,加利福尼亚、宾夕法尼亚、德克萨斯、伊利诺伊、纽约、新泽西、马萨诸塞等州是环保业产值名列前茅的州。此外,美国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庞大。美国再生资源产业规模已达2400亿美元,超过汽车行业,成为美国最大的支柱产业。美国环保产业市场规模数据来源:LowCarbonEnvironmentalGoodsandServices(LCEGS)Report博思数据中心整理&
投稿联系:周先生&& &&&新闻投稿咨询QQ:
邮箱:(请将#换成@)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北极星电力网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北极星节能环保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日前,环保部印发《排污许可管理暂行规定》。规定对于排污许可证的申请、核发、实施、监管等做了详细的规定。《规定》对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的不同类型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差异化管理,由省级环境保护部确定具体的申请时限、核发机关等。
新闻排行榜|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欧美企业新一轮破产潮来势凶猛
杭州出口商开年损失200万美元企业须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
&&杭州出口商开年损失200万美元&&企业须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通讯员 章媛媛 记者 陈勇&&&&龙年的新春寒冷依旧。受债务危机影响,欧美市场依然没有走出困境。低迷的市场需求,恶化的融资环境,似乎让众多欧美企业开始身陷“玛雅预言”。来自外贸部门的数据显示,2012年1月至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营业部(以下简称“浙江信保营业部”)累计接到买家破产案件5起,同比增长150%。&&进口商的破产家数不仅在数量上激增,而且破坏程度亦超出历史平均水平,这对主要出口欧美市场的杭企来说无疑雪上加霜。据初步估计,杭州出口企业因此带来约200万美元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另有多家未在信保的风险保障下的企业,在此次破产潮中遭受损失。&&为此,专家提醒,欧美相继陷入经营困局的企业中不乏规模庞大、历史悠久、连锁上市的“巨无霸”企业,有的被迫计划破产,有的已经申请破产,我市出口企业要对新一轮企业违约和破产浪潮的到来提高警惕。&&数据 开年后接到买家破产案件5起&&成立于上世纪初的英国大型服装零售商PEACOCK,员工近万人,注册资本达8亿美元,1月19日轰然倒下宣布进入接管程序,给还未从新年的喜悦中缓过神来的杭州企业来了个措手不及。&&杭州一家企业自2006年开始与该买家交易,年交易额不低于100万美元,曾是该出口企业的金牌买家,对方突然破产使得该企业10多万美元的大号套头衫放置仓库,面临无处可销的困境。&&由于受到消费者紧缩开支的影响,英国经济整体状况较差,融资环境恶化,部分进口商资金周转困难,债务压力与日俱增,企业拖欠货款直至破产、陷入接管程序的现象不断发生。部分陷入接管程序的企业为尽快处理既有资产,普遍采用无债务承担“pre-pack”方式出售资产,给出口企业造成较大损失。&&根据英国《The Centre For Retail Research 2012》报告,2011年英国仅零售业破产企业达到31家,涨幅达到19%,2012年更有大幅增长趋势。&&后果 很多企业无法拿回债权&&上个月中旬,杭州某外贸出口企业突然接到交易了近十年体育用品的美国买家申请破产保护的邮件,顿时让该企业猝不及防。该企业一年中90%业务都是与该买家达成,一直交易顺畅,货款也按期支付。现买方于日已宣布破产保护,90多万美元的巨额损失无法挽回。由于该买家的破产,导致浙江、福建、安徽等多家外贸出口企业近250万美元的货款无法收回。&&专家分析,以上案例并非个别现象,“破产”是美国企业常用手段,预计2012年“破产风”将盛行。美国联邦破产法第7章《破产清算》中特别明示:破产程序分为自愿清算(由债务人申请)和强制清算(由债权人申请);联邦破产法中第11章《破产重组》也提到了另外的一种清算途径,即不对债务人财产立即清算,而是由债务人和债权人协商出一个合理的并经法院确认的重组计划。&&据不完全统计,美国99.5%以上的破产案件是由债务人提出的自愿清算;在海外买家走入强制破产清算时,作为无担保债权人的出口企业几乎无法拿回债权;美国仅有13%的破产企业最终能够通过重组成功走出破产保护。这项条款在美国的普遍运用,给国内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无法预计。&&提醒 密切关注欧美进口商经营状况&&一直以来,我国出口企业都倾向于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买方贸易往来,因其国家具有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健全的信用制度,有利于双方之间合作。&&但是这些国家的企业也可以利用本国完善的法律保护自身利益,比如濒危企业通过上述案例中“破产保护”程序关闭企业、采用无债务承担“pre-pack”方式出售资产等方式保护自己,这使得出口企业风险防不胜防。&&为此,浙江信保营业部提醒出口企业,密切关注欧美进口商的经营情况,特别是基金背景买方,重点关注基金介入买方经营超过四年,但经营业绩仍无改善的企业;出口企业业务部门要谨慎接单,完善合同条款约定,控制出运节奏;出口企业财务部门需加强收汇跟踪,尤其是催促业务部门加大对逾期未收汇的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另外,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如建立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通过自身或通过如中国信保这样的第三方机构收集海外买方资信信息,建立客户档案,并定期跟踪变化情况。&&相关新闻&&商务部16日举行月度例行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会上回应了1月份进出口增速“双降”,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下降,消费增长放缓等热点话题。&&据海关统计,2012年1月,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72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8%。其中出口1499.4亿美元,下降0.5%;进口1226.6亿美元,下降15.3%。贸易顺差272.8亿美元。&&“单月进出口同时下降,确是多年来没有过的情况。但按照以往的规律,由于春节因素,一季度外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外贸企业一般是节前赶出口,节后进口才到货。另外,今年1月份法定工作日只有17天,比去年同期少了4天。因此,当月同比数据并不能说明外贸发展走势。”沈丹阳说。&&不过,沈丹阳也表示,虽然按经过季节调整后的数据分析,1月进出口都还有一定的增长,但是增幅仍然延续前几个月的下降势头。这是由于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美欧日等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增长乏力、消费需求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进口需求特别是消费类产品的需求下滑所致。&&综合来看,沈丹阳指出,外贸形势确实不容乐观,但不能仅凭这一个月的数据断定所谓的转折点已经到来,或者全年外贸增长将会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我国首月&&进出口增速“双降”
[] [] [] []博客访问: 311466
博文数量: 735
注册时间:
ITPUB论坛APP
ITPUB论坛APP
APP发帖 享双倍积分
IT168企业级官微
微信号:IT168qiye
系统架构师大会
微信号:SACC2013
分类: IT生活
本报记者 王俊   近日,在江苏徐州召开的“中国信保对美国买家破产案赔款兑现大会”上 传出信息,美国一个买家破产,导致国内15家企业损失600多万美元。   风平浪静下的隐忧   广东省作为外贸出口大省,以上消息对于终日处于风口浪尖上的外贸企业 来说,无疑是一记警钟。    -->[@more@]2005年初,广州天河裕×贸易公司与海外买家美国加州经销商puc ific×××签订付款条件为OA(赊销)90天120万美元的贸易合同 ,并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简称中国信保)投保出口信用险。   经调查,该经销商为一家全球知名企业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其产品销售占 当地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40%。根据资信情况,中国信保批准pucifi c×××70万美元信用限额。   此后,裕×贸易公司正常执行合同,但于2005年12月中下旬发现经 销商pucific×××经营异常,主要体现为其日常办公联系全部中断。 裕×贸易公司马上告知中国信保,此时,裕×贸易公司已向经销商pucif ic×××运出近60万美元的货物。   获悉情况后,中国信保一方面建议裕×贸易公司停止运出,并建议裕×贸 易公司驻美国同事通知货物代理商,控制尚未到港的货物;另一方面紧急启动 资信渠道登门调查经销商pucific×××情况。   “自愿清算”丢车保帅   今年1月初,裕×贸易公司从经销商pucific×××原CEO处了 解到,由于其母公司集团认为pucific×××的赢利能力达不到设定的 目标,拟关闭经销商pucific×××,现正进行内部清算。2006年 1月25日,pucific×××拖欠行为实质性发生,2月初,裕×贸易 公司向中国信保申报可能损失,中国信保正式立案调查追偿。   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分析案情后认为,在经销商pucific×××运 营正常的情况下,其母公司集团因业绩关系关闭pucific×××经销点 ,裕×贸易公司直接蒙受损失。从整个案件过程可以看出,这是一宗利用美国 破产法中“自愿清算”的破产程序的特殊破产案,这一世界知名企业集团显然 利用了自愿清算破产程序对债务人的便利,保护了自身权益,增大了贸易项下 一般债务人的收款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一直以来,我国出口企业都认为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具 有良好的法治环境和健全的信用制度,有利于双方之间合作。但是反过来说, 国外企业也可以利用本国完善的法律保护自身利益,比如濒危企业通过上述案 例中“自愿清算”程序,关闭下属受损机构,保护自己,而这一切进行的同时 ,我国出口企业由于轻信国际买家的全球知名度,而忽略可能存在的外贸风险 。   企业也需“买保险”   以上案例并非个别现象,“自愿清算”是美国企业常用手段。美国联邦破 产法第7章《破产清算》中特别明示:破产程序分为自愿清算(由债务人申请 )和强制清算(由债权人申请);联邦破产法中第11章《破产重组》也提到 了另外的一种清算途径,即不对债务人财产立即清算,而是由债务人和债权人 协商出一个合理的并经法院确认的重组计划。   据统计,美国99.5%以上的破产案件是由债务人提出的自愿清算;在 海外买家走入强制破产清算时,出口企业只能拿回所有债权的6.25%;美 国仅有13%的破产企业最终能够通过重组成功走出破产保护。可见,此条款 的运用在美国具有普遍性。   那么,面对海外买家可能发生的破产风险,我们的出口企业将如何面对呢 ?中国信保建议,出口企业应该从企业内、外部信用风险管理着手,建立完善 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并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来全面防范风险。在建立行之有 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的同时,通过自身或通过第三方机构收集海外买 方资信信息,建立客户档案,并定期跟踪变化情况,利用专门的出口信用险工 具,转移应收款风险。                 《华南新闻》〔 第2版〕
阅读(905) | 评论(0) | 转发(0) |
相关热门文章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请登录后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破产清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