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公租房建筑面积换算使用面积52.33,使用面积是多少

北京公租房最小使用面积15平方米 小区500米内有公交
关注新华网
  随着本市公租房规模的不断扩大,实施了6年多的建设标准也迎来了修改。记者获悉,由市质监局和市住建委联合制定的新版《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与评价标准》于本月起正式实施。相比于旧版,新标准将公租房单套最小使用面积从22平方米调整到15平方米,且明确要求在公租房住区应配备公交车站和出租车等候点。
  “零居”最小使用面积调为15平方米
  在2010年起执行的旧版《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技术导则(试行)》中,针对公租房的户型设计面积标准为:总建筑面积不应大于60平方米,且最小套型住宅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2平方米。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曾通过调研发现,部分单身人群更青睐于极小户型作为过渡以节约房租成本。
  为进一步保证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需求,新版标准中,在保留单套建筑面积不得超过60平方米的“高限”基础上,首次将单套的户内最小使用面积门槛调整到15平方米,将使用面积大于15平方米但小于22平方米的“零居室”作为单身或新婚夫妻使用的过渡户型。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新版标准中要求,这种极小“零居”户型,除了卧室兼起居室、卫生间外,应配备备餐空间以代替独立厨房,应预留冰箱和洗衣机位置。公租房租户在备餐空间中,不得采用燃气加热,但可以用电加热、电磁加热、微波加热等方式来加工食品,且有可使用的加工台。餐空间的加工台尺寸不做规定,可与起居、卧室相互借用空间。而在卫生间里,必须满足设置坐便器、洗面盆、淋浴器和排气设施的基本功能。三件卫生设备集中配置的卫生间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2平方米。
  小区500米内设公交站
  “家门口的公交站台何时开建?”“地铁什么时候能通到我家门口?”每当有公租房项目入市时,交通接驳总是市民们最关心的话题。记者发现,相比于旧版设计标准中仅关注室内和公共区域,新版标准中对于交通接驳着墨不少,且要求公租房项目必须与公交系统或轨道交通网络紧密衔接,并具备与轨道交通站点或大型公交枢纽接驳的场站、道路条件。
  具体而言,公租房住区主要人行出入口500米内宜设有公交站点设施;规划人口每7000人应配置2000平方米的公交首末站用地,配置1条公交线,且首末站用地应独立占地并与住宅适当保持距离;公租房住区应设出租车等候点,且出租车等候点距住区人行出入口不应大于100米;项目内应设有地面非机动车停车位,地面非机动车停车位将不少于非机动车总停车位的50%,并在其中残疾人助力车停车位。
  “公交站点、非机动车停车位、出租车等候点,这些都被纳入到公租房评价指标中,是公租房必须具备的条件,无则将被判定为‘不合格’。”条文说明中强调,只有当各项判定结果全部为满足时,公租房的评价结果才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而判定为不合格的公租房项目,将不能通过验收、不能入住。
  小区内得有老年人步行道
  当然,除了公交车站、出租车等候点等标准外,单套户型的室内装修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租房入住之后能否住得舒服。
  记者也看到,对于公租房的室内装修,新版标准中也设置了一些必须达到的细节标准。包括,户内设置阳台,阳台设有晾衣空间;厨房要求有整体橱柜,且橱柜布置应按照炊事操作流程保证“洗、切、烧”的动态流线,台面应连续;卫生间、厨房或备餐空间以外还得设有吊柜、储藏柜等储物空间;卫生间设置毛巾架、卫生纸架、化妆镜;厨房应选择油烟分离式的排放设备,排风宜采取水平直排的方式。
  新版标准还在后面提到,随着本市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公租房项目也需注意提供老年人活动和社交的场所、相应的服务设施以及方便、安全的居住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生活舒适度。其中,采用防滑材料铺装的老年人步行道已被列入住区环境的6项评价标准之一。(记者 赵莹莹)
责任编辑:
Copyright (C) 2000 - 2017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家庭户住房条件持续改善
14:56:00&&&&来源: 大连市统计局
住房问题是城乡居民生活面临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住房状况既是反映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据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大连市常住居民家庭户(简称家庭户,下同)人均住房面积逐步扩大、住房自有率稳步提升、住房条件持续改善。
一、大连市家庭户住房整体状况
(一)人均住房面积逐步扩大,人均住房间数逐步增加
2015年,大连市共有家庭户255.8万户,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增加23.3万户,增长10.0%;家庭户人口685.16万人,增加73.8万人,增长12.1%。家庭户平均每户住房间数(不包括厨房、厕所、过道和厅,下同)为2.7间/户,增加0.3间/户,增长12.5%;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9.2平方米/人,增加1.7平方米/人,增长6.2%;人均住房间数为1.0间/人,增加0.1间/人,增长11.1%。由此表明,全市家庭户人均住房间数和建筑面积均比2010年有所提高。
(二)住房自有率稳步提升,以购买和自建为主
2015年,大连市住房自有率(即居住在自有产权住房的家庭户数占全部家庭户数的比例,下同)为84.0%,比2010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住房自有率为80.8%,提高4.2个百分点;乡村居民住房自有率为97.4%,提高0.9个百分点。住房自有率稳步提升,且购买和自建分别成为城镇和乡村居民住房的主要来源(见表1)。
&&&&&&&&&&&&&&& 表1 家庭户住房来源构成&&&&&&&&&&&&&&&&&&&&&&&
&&&&&&&&&&&&&&&&&&&&&&&&&&&&&&&&&&&&&&&&&&&&&&&&&&&&&&&&&&&&&&&&&&& 单位:%
购买新建商品房
购买二手房
购买原公有住房
购买经济适用房、两限房
租赁廉租房、公租房
租赁其他住房
(三)住房建筑质量提高,住房设施逐步完善
不同时期建成的住房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建筑质量。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大连市家庭户中拥有建成年代为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住房占八成以上,其中2000年以后的住房占39.8%,而这一时期的住房从内部设计和外部环境均优于早期住房,说明大连市住房的居住质量有了显著提高。调查数据显示,全市家庭户中拥有独立使用厨房的住房占全部住房的98.4%,比2010年提高2.0个百分点,本户与其他户合用厨房和没有厨房的住房所占比重均有所下降;拥有独立使用抽水/冲水式卫生间的住房占全部住房的66.2%,提高10.4个百分点,拥有其他方式厕所的住房所占比重均有所下降。由此可见,家庭户住房条件和设施持续得到改善(见表2、表3)。
表2 家庭户住房建成时间构成
&&&&&&&&&&&&&&&&&&&&&&&&&&&&&&&&&&&&&&&&&&&&&&&&&&&&&&&&&&& 单位:%
五十年代以前
1970&1979年
1980&1989年
1990&1999年
2000年以后
表3 家庭户住房设施状况构成
&&&&&&&&&&&&&&&&&&&&&&&&&&&&&&&&&&&&&&&&&&&&&&&&&&&&&&&&&&&&单位:%&
本户独立使用
本户与其他户合用
独立使用抽水/冲水式
邻居合用抽水/冲水式
独立使用其他样式
邻居合用其他样式
二、家庭户住房主要特点
(一)户主受教育程度与住房面积成正相关
从户主受教育程度来分析,接受教育程度为研究生的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7.3平方米/人,比全市平均水平高8.1平方米;接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的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4.1平方米/人,比全市平均水平高4.9平方米;接受教育程度为大学专科的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2.2平方米/人,比全市平均水平高3.0平方米;接受教育程度为高中的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8.7平方米/人,比全市平均水平低0.5平方米;接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7.4平方米/人,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8平方米。由此可见,户主受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上的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随教育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二)不同年龄群体产生不同的住房需求
以城镇居民购买新建商品房、购买二手房和租房三种住房来源做比较,16~22岁以租房为主,占81.2%,租房所占比重明显超过购房;23岁以后,购房所占比重随年龄增长持续上升(见表4)。
表4 城镇不同年龄阶段住房来源构成
&&&&&&&&&&&&&&&&&&&&&&&&&&&&&&&&&&&&&&&&&&&&&&&&&&&&&&&&&&&& 单位:%
购买新建商品房
购买二手房
在城镇居民购买新建商品房中,20岁至34岁为首次置业年龄群体,由于达到婚龄,出于成家立业的需要,其购买新建商品房占全部购买新建商品房的比重为17.9%;35岁至49岁为改善型置业年龄群体,随着生育后代、家庭人数的增加,以及事业发展和子女上学的需求,促使这一群体趋向购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和周围基础设施完善的住房,其购买新建商品房占全部购买新建商品房的比例为38.2%;50岁至64岁为享受型置业年龄群体,由于子女完成教育、面临成家立业,有考虑为子女购置房屋的需求,开始购买第二套住房,其购买新建商品房占全部购买新建商品房的比例为28.7%;65岁及以上为养老型置业年龄群体,由于已经进入退休阶段,身体机能开始老化,因此往往会选择安全型和便利型住房,其购买新建商品房占全部购买新建商品房的比例为15.2%。
(三)家庭户住房选择向近郊转移
从市内四区家庭户住房分区域所占比重情况看,随着新建住房不断向近郊聚集,中山区和西岗区家庭户住房所占比重较2010年有所下降,沙河口区和甘井子区家庭户住房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甘井子区上升的幅度最为明显,为3.0%(见表5)。
表5 市内四区家庭户住房构成
&&&&&&&&&&&&&&&&&&&&&&&&&&&&&&&&&&&&&&&&&&&&&&&&&&&&&&&&&&& 单位:%
房价的高低是决定家庭户住房区域选择的主要条件,一旦确定了自己愿意支付的房价时,实际上住房区域选择基本就已经确定了。另外,住房区域的交通条件、环境条件同样也是影响家庭户住房区域选择的重要条件。目前,甘井子区相对于其他三个区,家庭户住房比重上升最为明显。其原因一是该区域房价相对较低,并且在售楼盘较多,种类齐全,多层、高层、小高层基本都涵盖在内,地铁房、学区房等各类住房也一应俱全,这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庭户购房的首选;二是随着地铁一、二线的开通,以及公共交通条件的持续改善,在总购房款一定的情况下,部分家庭户在选择住房时优先考虑以时间换空间,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近郊购买或租赁住房,以满足住房的舒适性和满意度兼顾的预期。
随着大连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2015年,大连市居住在城镇的家庭户户数、人口数所占比重较2010年均有所上升(见表6)。
&表6 城镇、乡村家庭户户数和人口构成
&&&&&&&&&&&&&&&&&&&&&&&&&&&&&&&&&&&&&&&&&&&&&&&&&&&&&&&&&&& 单位:%
相关文章:
& 政府网站标识码: &  
访问统计:2307842015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 - 中国建筑业协会
2015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48571次
一、2015年全国建筑业基本情况
2015年,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增长乏力的复杂局面,建筑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整体发展稳中有进。全国建筑业企业(指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不含劳务分包建筑业企业,下同)完成建筑业总产值亿元,增长2.29%;完成竣工产值亿元,增长9.33%;房屋施工面积达到124.26亿平方米,下降0.58%;房屋竣工面积达到42.08亿平方米,下降0.60%;签订合同额亿元,增长4.48%;实现利润6508亿元,增长1.57%。截至2015年底,全国有施工活动的建筑业企业80911个,减少0.28%;从业人数5003.40万人,增长10.28%;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323733元/人,增长1.92%。
(一)建筑业增加值增速略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 支柱产业地位稳固
经初步核算,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6456亿元,比上年增长6.8%,增速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1个百分点,自2009年以来首次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图1)。
图1&年国内生产总值、建筑业增加值及增速
2006年以来,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始终保持在5.7%以上。2015年虽然比上年回落了0.22个百分点,但仍然达到了6.86%的高点,与2013年持平(图2),建筑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稳固。
图2&年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总产值增速持续放缓
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55159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增速连续6年下降(图3)。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48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2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0.89%。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2015年比上年下降了15.60个百分点(图4)。
& 图3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增速
& 图4&年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
2006年以来,随着我国建筑业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2015年达到亿元。但建筑业总产值在经过2006年至2011年连续6年超过20%的高速增长后,增速持续下降。2015年增速仅为2.3%,下行趋势显著(图5)。
图5&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及增速
(三)建筑业从业人数增加 &企业数量减少& 劳动生产率反弹
2015年底,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77451万人,其中,建筑业从业人数5003.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66.4万人,增长10.28%。建筑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的6.46%,比上年提高0.59个百分点(图6)。建筑业在吸纳农村转移人口就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继续发挥显著作用。
图6&年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建筑业从业人数增长情况
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建筑业企业80911个,比上年减少230个,降幅为0.28%(图7)。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业企业6789个,比上年减少68个,占建筑业企业总数的8.39%,比上年下降了0.06个百分点。
图7&年建筑业企业数量及增速
2015年,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在连续两年下滑后出现小幅反弹,为323733元/人,比上年增长1.92%,增速比上年提高了4.14个百分点(图8)。
图8&年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及增速
(四)建筑业企业利润小幅增长& 行业产值利润率小幅下降
2015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6508亿元,比上年增加101亿元,增幅为1.57%,比上年减少13.35个百分点(图9)。
图9 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及增速
近10年来,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一直曲折徘徊在3.5%左右。2015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在上年出现较大幅度上升的基础上小幅下降,达到3.60%,比上年降低了0.03个百分点(图10)。
图10&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
(五)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总额增速下降& 新签合同额出现负增长
2015年,全国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4.49%,增速连续5年下降。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亿元,比上年下降0.12%,增速较上年降低5.71个百分点(图11)。本年新签合同额占签订合同总额比例为54.56%,比上年下降了2.52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呈下降态势(图12)。
图11 年全国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总额、新签合同额及增速
图12 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占合同总额比例
(六)房屋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增速连续四年下降& 住宅房屋占竣工面积近七成& 实行投标承包工程所占比例下降
2015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24.26亿平方米,比上年降低0.58%;竣工面积42.08亿平方米,比上年降低0.61%。两项指标增速均连续4年下降(图13)。
&&&&&&& 图13&年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竣工面积及增速
从全国建筑业企业房屋竣工面积构成情况看,住宅房屋竣工面积占绝大比重,为67.50%;厂房及建筑物竣工面积占12.49%;商业及服务用房屋竣工面积、办公用房屋竣工面积分别占6.83%和5.52%;其他种类房屋竣工面积占比均在5%以下(图14)。
图14&2015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房屋竣工面积构成
全年房屋施工面积中,实行投标承包的房屋施工面积96.9亿平方米,占全国房屋施工总面积的比重为78.0%,比上年降低了2.5个百分点,在上年出现反弹的情况下再次下降(图15)。
图15&年房屋施工面积、实行投标承包面积及其占比
在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方面,2015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新开工740万套(其中各类棚改580万套),基本建成480万套。截至12月底,已开工783万套,基本建成772万套,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投资1.54万亿元。其中,棚改开工601万套,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4%。
(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增速回升新签合同额增速小幅下降& 我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竞争力增强
2015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540.7亿美元,增长8.2%,增速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新签合同额2100.7亿美元,增长9.5%,增速较上年下降了2.2个百分点(图16)。&&
图16 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情况
&& 2015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3万人,较上年同期减少3.2万人,同比下降5.7%。其中承包工程项下派出25.3万人,劳务合作项下派出27.7万人。2015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102.7万人,较上年同期增加2.1万人。
美国《工程新闻记录》(简称&ENR&)杂志公布的2015年度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在海外市场共实现承包收入5215.5亿美元,比上一年度下降了4.30%,这是自2011 年以来,海外承包收入合计的首次下降,且降幅显著。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内地共有65家企业入选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入选数量比上年增加3家。入选企业共实现海外市场收入896.8亿美元,占250家国际承包商海外承包收入总额的17.2%,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每个入选企业平均承包收入为13.8亿美元。
65家上榜企业中,有47家企业排名比上届有所提升,13家企业排名排名下降,新晋榜企业5 家,有2家企业上一年度进榜而本年度未能进入榜单。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连续8年排名中国上榜企业首位,而且名次从上年的第9位跃升到第5位(表1)。
表1&2015年度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中的中国内地企业
海外市场收入
(百万美元)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集团)公司
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中地海外建设集团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建工集团
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总公司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中国河南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威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兵团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
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中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钢设备有限公司
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公司
中鼎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万宝工程集团
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中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大连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武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
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烟台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大庆油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山东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南通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甘肃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
烟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科瑞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集团
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石化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沈阳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天泰建工有限公司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注:**表示企业在该年度未进入250强排行榜。
二、2015年全国建筑业发展特点
(一)江、浙两省建筑业总产值雄踞行业龙头& 西藏增速大幅提高
2015年,江苏、浙江两省依然领跑全国各地区建筑业,建筑业总产值继续双双超过2万亿元,分别达到24785.81亿元、23980.59亿元,两省建筑业总产值共占全国的27.0%,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龙头地位。
除江、浙两省外,总产值超过7000亿元的还有湖北、山东、广东、四川、北京、河南和福建7个地区,上述9省市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61.1%,占比与上年相当(图17)。
图17 2015年全国各地区建筑业总产值排序
从各地区建筑业总产值增长情况看,除西藏、云南、海南外,有28个地区增速不同幅度地低于上年,增速总体趋缓。西藏以50.1%的增幅位居第一,远高于上年的-5.0%;贵州以18.7%的增幅位居第二,比上年的18.9%下降了0.2个百分点;福建以13.7%的增幅位居第三,比上年的22.5%下降了个8.8百分点。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宁夏、吉林、河北、山西、青海、新疆9个地区出现负增长,其中,辽宁、黑龙江出现了超出20%的负增长(图18)。
图18&年各地区建筑业总产值增速
(二)新签合同额增速大幅下降& 半数地区出现负增长
2015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亿元,比上年下降0.12%,增幅较上年降低了5.71个百分点。浙江、江苏两省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继续占据前两位,分别达到21866.61亿元、20769.00亿元,占各自签订合同额总量的55.43%、55.83%,但总量均为负增长,分别比上年降低了2.22%和5.44%。新签合同额超过7000亿元的还有湖北、北京、广东、四川、山东、河南、上海、福建和湖南等9个地区(图19)。新签合同额增速较快的地区是西藏、四川、贵州、湖北、陕西,分别增长69.05%、18.87%、14.59%、13.54%、12.48%。有15个地区新签合同额出现负增长,其中辽宁、黑龙江负增长高达20%以上,宁夏、内蒙古、吉林负增长也超过了10%。
图19&2015年各地区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及增速
(三)各地区跨省完成建筑业产值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三分之一地区对外拓展能力下降
2015年,各地区跨省完成的建筑业产值60203.54亿元,比上年增长5.1%,增速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跨省完成建筑业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33.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跨省完成的建筑业产值排名前两位的仍然是浙江和江苏,分别为12204.7亿元、11004.84亿元。两省跨省产值之和占全部跨省产值的比重为38.6%。北京、湖北、福建、上海、湖南和广东6省市,跨省完成的建筑业产值均超过2000亿元。
从外向度(即本地区在外省完成的建筑业产值占本地区建筑业总产值的比例)来看,各地区外向度的排名总体格局未发生太大变化,但部分地区外向度数值波动较大。排在前三位的地区与上年相同,仍然是北京、浙江、上海,分别为68.01%、50.89%和47.82%。外向度超过30%的还有江苏、天津、福建、青海、山西、湖北、湖南、江西、陕西等9个省市。有10个地区的外向度出现下降,其中,内蒙古、西藏、海南3个省区的降幅超过80%,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山东的降幅超过了40%(图20)。
图20&2015年各地区跨省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及外向度
(四)多数地区从业人数增加& 部分地区劳动生产率降低
2015年,全国建筑业从业人数超过百万的地区共16个,比上年增加1个。浙江、江苏依然是从业人数大省,人数分别达到783.62万人、752.48万人。山东、福建、四川、湖北、河南、湖南等6省从业人数均超过200万人,分别为300.14万人、294.81万人、273.63万人、261.46万人、259.51万人、209.86万人。与上年相比,18个地区的从业人数增加,其中,增加人数最多的是浙江,增加58.02万人;13个地区的从业人数减少,其中,江苏、广东两省减少的人数均超过50万人。从业人数增幅最大的是天津,达到140.96%;降幅最大的是广东,下降了25.8%(图21)。
图21&2015年各地区建筑业从业人数及其增长情况
2015年,按建筑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有9个地区有所降低,比上年减少了10个。劳动生产率排序前三位的地区与上年相同,仍然是北京、天津、湖北。北京自2012年来连续4年领跑全国,2015年继续保持在第一位,劳动生产率为519350元/人,比上年增长1.77%。天津排名第二,为495814元/人,比上年提高21.86%。湖北排名第三,为454961元/人,比上年下降6.67%(图22)。
图22&2015年各地区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及其增长情况
三、2015年建筑业特、一级资质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汇总的7815个特、一级资质建筑业企业,2015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其占全部资质以上企业的比重如下(表2)。
表2 &&特、一级资质企业2015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及其占全部资质以上企业的比重
建筑业总产值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亿元)
营业收入(亿元)
利润总额(亿元)
应收工程款
(一)按专业类别分析
1.有8个类别的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和21个类别的专业承包企业建筑业总产值呈现增长,4个类别的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和27个类别的专业承包企业建筑业总产值呈现负增长。
2015年,12个类别5656家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9487.66亿元。其中,建筑业总产值排在前四位的专业类别仍然是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和铁路工程,分别达到67020.93亿元、7744.47亿元、7197.47亿元和6069.66亿元(表3)。这4个专业类别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之和占到所有12个类别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8.48%(图23)。
表3&& 2015年各类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建筑总产值情况
房屋建筑工程
港口与航道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化工石油工程
市政公用工程
机电安装工程
图23 12个类别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建筑业总产值构成
在12个类别的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中,有8个专业类别的企业建筑业总产值增长,但除港口与航道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和公路工程3个专业类别的企业外,增幅均低于上年,其中机电安装工程和通信工程类企业增幅分别比上年下降了36.02和25.79个百分点。建筑业总产值增幅前三位是港口与航道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和机电安装工程类企业,分别为17.38%、13.91%和5.82%。有4个专业类别的企业建筑业总产值出现负增长,其中,化工石油工程类企业总产值增长率排名垫底,由上年的0.9%转而出现负增长,为-18.24%,增幅下降了19.16个百分点(图24)。
图24&2015年各类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建筑业总产值增速排序
在48个类别的专业承包企业中,体育场地设施工程、铁路电气化工程、核工程、电子工程、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工程和水工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工程的专业承包企业建筑业总产值增长较快,增长率均超过了27%。各专业承包企业中,建筑业总产值出现下降的专业由上年的15个增加到27个。下降最多的是特种专业工程,下降68.06%(表4)。
表4&按专业类别分类的一级专业承包企业总产值对比表
建筑业总产值(万元)
48个专业类别合计
增长较快的
体育场地设施工程
铁路电气化工程
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工程
水工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工程
负增长较大的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
河湖整治工程
港口与海岸工程
特种专业工程
2.有7个类别的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和21个类别的专业承包企业新签合同额增长,5个类别的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和27个类别的专业承包企业新签合同额出现负增长。
2015年,12个类别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共新签合同额亿元。其中新签合同额排在前四位的是房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分别达到70653.73亿元、9076.82亿元、7654.35亿元和7002.66亿元(表5)。这4个类别新签合同额之和占所有12个类别新签合同的比重为85.78%(图25)。
表 5 &2015年各类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对比表
房屋建筑工程
港口与航道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化工石油工程
市政公用工程
机电安装工程
图25 12个类别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构成
2015年,12个类别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中,有7个专业类别的新签合同额继续保持增长,5个出现负增长。其中,铁路工程类企业新签合同额在上年负增长的情况下大幅增长,增幅达到28.13%;其次是港口与航道工程和公路工程,其增幅均超过了14%。化工石油工程和通信工程类企业新签合同额增幅分别出现了超过20%的负增长,其中通信工程在上年增长29.26%的情况下,2015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负增长,增幅比上年降低了51.14个百分点(图26)。
图26 2015年各类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新签合同额增速排序
在48个类别的专业承包企业中,有21个类别的专业承包企业新签合同额增长,27个类别的专业承包企业新签合同额出现负增长。水利水电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堤防工程、机场空管及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专业承包企业新签合同额增幅较高,均超过100%。新签合同额降幅较大的专业是海洋石油工程和港口与海岸工程,降幅均超过70%(表6)。
表6&按专业类别分类的一级专业承包企业新签合同额对比表
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万元)
同比增长(%)
48个专业类别合计
增长较快的
水利水电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机场空管及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
铁路电气化工程
铁路电务工程
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工程
负增长较大的
金属门窗工程
土石方工程
特种专业工程
港口与海岸工程
海洋石油工程
3.有8个类别的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和26个类别的专业承包企业营业收入增长,4个类别的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和22个类别的专业承包企业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
2015年,12个类别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完成营业收入90367.96亿元。营业收入排在前四位的是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铁路工程,分别为56642.89亿元、7640.71亿元、6589.18亿元、6438.78亿元(表7)。这个4个类别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营业收入之和占所有12个类别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营业收入总和的比重为85.56%(图27)。
表 7&2015年各类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营业收入对比表
房屋建筑工程
港口与航道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化工石油工程
市政公用工程
机电安装工程
图27 12个类别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营业收入构成
2015年,在各类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中,有8个继续保持增长,4个出现负增长。增长最快的专业是港口与航道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分别增长21.99%和 11.05%。化工石油工程和矿山工程专业下降幅度最大,分别下降19.13%和11.59%(图28)。
图28&2015年各类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排序
在48个专业承包工程类别中,核工程、铁路电气化工程、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工程和电信工程营业收入比上年有较大增长,增幅均超过20%。有22个专业的施工企业营业收入下降,比上年增加了5个。下降最多的专业是特种专业工程,降幅达到91.08%(表8)。
表8&按专业类别分类的一级专业承包企业总收入对比表
企业总收入(万元)
48个专业类别合计
铁路电气化工程
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工程
机场空管及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
附着升降脚手架
电梯安装工程
港口与海岸工程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
特种专业工程
4.在12个类别的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和48个类别的专业承包企业中,效益增降的类别各占一半,铁路工程、电力工程和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利润总额增幅较大,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利润总额下降显著。
2015年,12个类别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共实现利润总额2768.55亿元。其中利润总额排在前四位的是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铁路工程,分别为1829.59亿元、220.56亿元、210.69亿元、133.70亿元(表9)。这4个类别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利润总额之和占所有12类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利润总和的比重为86.49%(图29)。
表 9 2015年各类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利润总额对比表
房屋建筑工程
港口与航道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化工石油工程
市政公用工程
机电安装工程
图29 12个类别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利润总额构成
2015年,在各类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中,有6个专业类别的利润总额继续保持增长,6个出现负增长。利润总额增长最快的是铁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增长24.9%。其次是电力工程和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别增长16.2%和12.21%。矿山工程总承包企业在上年出现14.7%的降幅后继续下降,降幅达17.28%(图30)。
图30&2015年各类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利润总额增长率排序
在48个专业承包工程类别中,化工石油设备管道安装工程类企业利润总额实现扭亏为盈,增幅达476.91%,机场空管及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火电设备安装工程、冶炼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建筑防水工程类企业利润总额比上年有较大增长,增幅均超过100%。有24个专业的施工企业利润总额下降,其中,特种专业工程类施工企业由少量盈利转为大幅亏损,降幅高达1233.33%(表10)。
表10&按专业类别分类的一级专业承包企业利润总额对比表
利润总额(万元)
48个专业类别合计
化工石油设备管道安装工程
机场空管及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
火电设备安装工程
冶炼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建筑防水工程
无损检测工程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
土石方工程
河湖整治工程
电梯安装工程
特种专业工程
5.企业应收工程款增速仍然较高,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应收工程款问题依然严重。
各类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中,有11个专业类别的应收工程款继续保持增长,1个出现负增长。水利水电类企业应收工程款增速排名第一,增幅达25.77%。港口与航道工程、电力工程和机电安装工程总承包企业应收工程款增速也较高,均在20%以上。通信工程总承包企业应收工程款有较大改善,由上年位居第二的36.45%大幅降低到-16.38%(图31)。
图31&2015年各类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应收工程款增速排序
从应收工程款额度上看,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应收工程款12000.56亿元,占12个类别的特、一级总承包企业应收工程款总额的59.73%,排名第一。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总承包企业应收工程款额度均达1300亿元以上,应引起重视(图32)。
图32 2015年各类特、一级施工总承包企业应收工程款排序
在48个类别的专业承包企业中,应收工程款增长较快的是电梯安装工程和土石方工程专业承包企业,分别增长了 203.94%和113.76%。降幅最大的是公路路基工程和水利水电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分别下降66.41%和58.26%(表11)。
表11&按专业类别分类的一级专业承包企业应收工程款对比表
应收工程款(万元)
48个专业类别合计
电梯安装工程
土石方工程
特种专业工程
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工程
火电设备安装工程
的专业类别
港口与海岸工程
河湖整治工程
环保工程专业
水利水电机电设备安装工程
公路路基工程
(二)按企业资质等级分析
从7815家企业2015年各项主要指标的占比情况看,施工总承包特级、施工总承包一级和专业承包一级的排列位次完全相同,均为第2、1、3位。从各项指标的增长情况看,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营业收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利润总额的增幅均高于施工总承包一级和专业承包一级企业,其行业龙头作用比较突出。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2015年建筑业总产值和房屋建筑竣工面积的增幅上升到第1位,其他指标的增幅均处于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和专业承包一级企业之间,企业发展状况稳中有进,但其应收工程款也上升到第1位,值得警惕。专业承包一级企业2015年各项指标的增幅均低于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和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建筑业总产值、营业收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和利润总额都出现了负增长,应当在开拓市场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表12)。
表12&& 不同资质等级企业2015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施工总承包特级
施工总承包一级
专业承包一级
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亿元)
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营业收入(亿元)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利润总额(亿元)
应收工程款(亿元)
(三)按企业管理关系分析
从企业管理关系分析,7815家特、一级企业中,省市主管的企业占91.96%,部门和中央单位主管企业(简称央企)数量占比为8.04%。从主要指标观察,省市主管企业全部指标所占比重均高于央企数量所占比重。省市主管企业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建筑业总产值、营业收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和利润总额分别为央企的1.88倍、2.86倍、2.29倍、4.94倍、11.03倍和2.54倍。同时,省市主管企业的应收工程款数额为央企的2.37倍,工程款拖欠问题比较严重。从各项主要指标的增长情况来看,省市主管企业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利润总额出现负增长,除建筑总产值增速略高于央企外,其他指标的增速都低于央企(表13)。
表13&& 省市主管、部门和中央单位主管企业2015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省市主管企业
部门和中央主管企业
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亿元)
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营业收入(亿元)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利润总额(亿元)
应收工程款(亿元)
从大的区域分析,全国57.71%的特、一级企业集中在东部地区,其所有指标所占比重均高于企业数量所占比重,区域领先优势明显。17.18%的特、一级企业注册在西部,除应收工程款指标外,其各项指标所占比重均低于企业数量所占比重,区域发展仍比较落后。中部地区特、一级企业占全国总量的25.11%,其各项主要指标所占比重在21%~26%之间,基本上与该地区的企业数量、发展程度相匹配。从各项指标的增长情况看,前5项指标,东部地区除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和利润总额增幅高于中部地区外,其他指标增幅均低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除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建筑业总产值增幅高于东部地区,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增幅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外,其他指标增幅均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应收工程款指标,东部地区增幅最高,应引起注意,西部和中部地区增幅分别居第二、第三位(表14)。
表14&东、中、西地区企业2015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亿元)
营业收入(亿元)
利润总额(亿元)
应收工程款(亿元)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万平方米)
房屋建筑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就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情况分析:
1. 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出现负增长,17个地区特、一级企业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出现负增长
2015年,各地区特、一级建筑业企业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比上年下降4.21%,增速较上年降低10.21个百分点。云南增幅最大,达到34.94%。宁夏增幅位列第二,达到28.06。增幅达到或超过10%的地区还有黑龙江、广西、甘肃和海南,增幅分别为13.24%、12.62%、10.7%和10%;17个地区的新签合同额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青海下降程度最大,降幅为34.71%。贵州、辽宁的降幅也超过了30%。
2.福建特、一级企业建筑业总产值增速较高,甘肃特、一级企业营业收入较大幅度增长
2015年,各地区特、一级企业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15,增速较上年下降了8.35个百分点。福建增速位居第一,达17.66%。云南、江西和广西的增速超过10%,分别为15.59%、14.36%和12.64%。13个地区的建筑业总产值出现下降。其中贵州、内蒙古、辽宁和宁夏的降幅超过20%,分别下降了28.42%、26.55%、25.94%和21.72%。
2015年,各地区特、一级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29%,增速较上年降低了8.71个百分点。甘肃以25.05%的营业收入增幅位居第一,营业收入增幅较大的地区还有江西、安徽、福建和云南,分别达到21.70%、17.63%、17.06%和16.50%。15个地区企业的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其中内蒙古、四川、辽宁和青海的营业收入降幅超过或接近20%,分别下降了26.10%、24.05%、22,68%和19.78%。
3.云南特、一级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增幅领先,广西特、一级企业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增幅优势明显
2015年,各地区特、一级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增长3.80%,比上年降低了2.4个百分点。云南以16.71%的增速位居第一。河南、天津、贵州和江苏的增速都在15%以上,分别为16.47%、16.14%、15.43%和15.40%。16个地区的特、一级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出现下降,其中,黑龙江、宁夏、辽宁和内蒙古的降幅超过15%,分别下降了26.52%、20.43%、18.90%和17.92%。
2015年,各地区特、一级企业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增长2.85 %,比上年降低了3.85个百分点。广西以42.99%的增速稳居第一位。天津、青海、陕西、海南和云南的增速都在20%以上,分别为34.91%、26.09%、25.18%、23.70%和20.00%。13个地区的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河南、山东、吉林和辽宁的降幅均超过了10%,分别为16.86%、15.09%、13,37%和10.16%。
4.各地区特、一级企业利润总额增幅差异显著
2015年,各地区特、一级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下降2.52%,较上年降低了12.2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增幅较大的地区是云南、贵州和上海,分别增长95.92%、62.70%和40.50%。17个地区的利润总额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辽宁、内蒙古、河南、山西和四川的降幅较大,分别为55.19%、35.81%、29.70%、28.09%和26.91%。
5.多数地区特、一级企业应收工程款仍保持较大增幅
2015年,各地区特、一级企业应收工程款增长13.39%,较上年降低5.91个百分点。在全国30个地区(不包括西藏)中,只有宁夏、湖北、内蒙古、青海、黑龙江、辽宁、河北7个地区出现了应收工程款下降,降幅分别为26.25%、6.75%、5.20%、4.65%、4.60%、1.68%和0.30%;其余23个地区的应收工程款均出现增长,增长幅度超过20%的有广东、云南、贵州、新疆、上海、陕西、河南和江苏8个地区,分别增长了44.16%、38.93%、34.91%、33.53%、29.92%、25.40%、24.93%和20.25%,反映企业应收工程款问题仍然严重。
从7815家特、一级企业的有关数据来看,不同登记注册类型企业主要指标的构成情况如表15所示。
表15&不同登记注册类型企业主要指标的占比情况
2015年,有限责任类特、一级企业数量最多,占汇总的特、一级企业数量的84.89%;其各项主要指标所占比重均为最大,在75%以上。
国有特、一级企业数量位居第二,占汇总的特、一级企业数量的11.50%;其各项主要指标所占比重也均排在第二位,除房屋建筑竣工面积所占比重为11.60%外,其余数值均在15%以上。
集体所有制特、一级企业数量位居第三,占汇总的特、一级企业数量的1.60%;其各项主要指标所占比重排在第三或第四位,数值从0.72%到2.14%不等。
外商投资特、一级企业数量位居第四,占汇总的特、一级企业数量的0.91%;其各项主要指标所占比重也全部排在第三或第四位,数值从0.91%到2.04%不等。
港澳台商投资特、一级企业数量位居第五,占汇总的特、一级企业数量的0.77%;其各项主要指标所占比重排在第五位,数值从0.26%到0.77%不等。
私营和其他建筑业特、一级企业数量较少,分别占0.15%和0.18%,其各项主要指标所占比重均排在后两位。
不同登记注册类型企业主要指标的增长情况如表16所示。
表16&不同登记注册类型企业主要指标的增长情况
2015年,国有企业企业数量为负增长,增幅排在第三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和利润总额增幅排在第二位;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为负增长,增幅排在第三位;营业收入、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和应收工程款增幅排在第五位;建筑业总产值增幅排在第六位。
集体企业企业数量增幅排在第二位;建筑业总产值增幅排在第三位;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增幅排在第四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和利润总额均为负增长,增幅排在第五位;营业收入为负增长,增幅排在第六位;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为负增长,增幅排在第七位;应收工程款增幅排在第七位。
私营企业企业数量为负增长,增幅排在第七位;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营业收入和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增幅排在第一位;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增幅排在第二位;应收工程款增幅均排在第四位;建筑业总产值、利润总额均为负增长,增幅均排在第七位。
有限责任类企业企业数量增幅排在第一位;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增幅排在第二位;利润总额增幅排在第三位;建筑业总产值、营业收入、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增幅排在第四位;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应收工程款增幅均排在第六位。
外商投资企业企业数量为负增长,增幅排在第五位;应收工程款增幅排在第二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和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增幅均排在第三位;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增幅排在第四位;建筑业总产值增幅排在第五位;利润总额增幅排在第六位;营业收入增幅排在第七位。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企业数量为负增长,增幅排在第四位;建筑业总产值增幅排在第二位;营业收入和应收工程款增幅均排在第三位;利润总额为负增长,增幅排在第四位;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为负增长,增幅排在第五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和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均为负增长,增幅分别排在第六位和第七位。
其他企业企业数量为负增长,增幅排在第六位;建筑业总产值、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利润总额和应收工程款增幅均排在第一位;营业收入增幅排在第二位;新签工程承包合同额和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均为负增长,增幅分别排在第六位和第七位。
1 各项统计数据均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2 建筑业特、一级资质企业是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具有特级和一级资质等级的城乡各种经济类型的建筑业企业。
数据来源与参考资料:
1 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3 国家统计局. 2015年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统计快报
4 国家统计局. 月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快报
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月建筑业企业特、一级企业快速调查统计快报
6 商务部. 2015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简明统计
7 商务部. 2015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简明统计
8 张宇. 解读2015年度ENR国际承包商250强. 工程管理学报. ):140-146
执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李莉敏 倪稞 郭巧洪
中国建筑业协会&王要武王楠 王承玮 金玲
友情链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展改革委
交通运输部
国土资源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环境保护部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天津建设网
上海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河北建设网
山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内蒙古住房和城乡建设网
黑龙江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网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浙江省建设信息港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网
江西建设网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湖南住房和城乡建设网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广西建设网
海南建设信息网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西藏建设网
陕西建设网
甘肃省住房和城市建设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新疆建设网
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
管理现代化分会
智能建筑分会
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
建筑机械管理与租赁分会
核工业建设分会
建筑安全分会
建造师分会
工程质量管理分会
混凝土分会
建筑企业经营和劳务管理分会
绿色建造与施工分会
工程保险与担保分会
中国建筑业统计与财务管理分会
中国行业协会网站
中国安装协会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
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
河北省建筑业协会
山西省建筑业协会
辽宁省建筑业协会
黑龙江省建筑业协会
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
浙江省建筑业行业协会
福建省建筑业协会
山东省建筑业协会
河南省建筑业协会
湖南省建筑业协会
广东省建筑业协会
广西建筑业联合会
重庆市建筑业协会
云南省建筑业协会
陕西省建筑业协会
湖北省建筑业协会
深圳市建筑业协会
武汉建筑业协会
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
大连市建筑行业协会
郑州市建筑业协会
南京市建筑业协会
厦门市建筑业协会
安徽省建筑业协会
泉州市建筑业协会
中国行业协会商会网站
海南省建筑业协会
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
内蒙古建筑业协会
四川省建筑业协会
江西省建筑业协会
贵州省建筑业协会
宁夏建筑业联合会
天津市建筑业协会
中国建设报
中国建设报
中华建筑报
中工网建设频道
&&&&&&&&&&&&&&&&&&&&&&& &&&&&&&&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业协会
网站维护:中国建筑业协会信息传媒部
京公网安备:&
地  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8号九龙商务中心A座7层
电  话:010-137390   传  真:010-
邮政编码:100081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空调使用面积计算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