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全球第一增速全球第一 专家分析中国经济全球第一有哪些隐忧

权威专家解读下半年经济走势
新闻爆料:finance@china.org.cn 电话:(010)
免责声明:中国网财经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财经app
中国财经微信公众号
中国新三板APP
中国新三板微信公众号
中国经济一季度获得“开门红”。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近日在《经济观察报》撰文指出,自2015年以来的增长下行态势可能在2016年改变,出现L型拐点。未来增长可能在6.5%至7.5%区间摆动,保持中高速的平稳运行态势。 连平
与去年7%的增长目标相比,今年的GDP预期目标是下调了,底线下调至6.5%。 连平表示,一方面,当经济总量达到了一定规模,经济要持续高增长是不现实的,下调目标是实事求是,但目前的目标还是能够体现经济潜在的增长能力。 从短期现状来看,下行压力仍在。
针对7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说,从今年3月份以来,制造业PMI持续下降,表明当前传统制造行业处于去产能进程中,逐渐压缩产能,同时也反映出市场需求较疲弱。
深化结构性改革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大发展动力。麦肯锡全球研究所6月发布的报告指出,如果中国从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成功转向以提高生产率为核心的增长模式,到203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新增5.6万亿美元,家庭收入也将新增5.1万亿美元。 中国的结构性改革不是单打一、封闭式的,而是全方位、开放性的。当前,在国内外复杂形势下,中国结构性改革独树一帜,在投资、产能合作等领域产生巨大的外溢红利。
“这样的数据与我们的预期基本一致,至于核算改革的影响应该说是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总的来说,上半年整体经济平稳,但隐忧仍存。”连平表示,“从消费数据来看,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3.4%,比上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
连平强调,长期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终将走向跨业整合、深化综合经营。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客户需求变化,单一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早已无法满足企业和居民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连平预计2016年经济增长6.7%左右,二、三、四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6.7%、6.7%、6.6%,全年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出现L型运行拐点的可能性较大。在教育红利、改革红利、新型城镇化建设、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增长动能转向服务业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十三五”期间潜在经济增速可能处于6%-7.5%的水平,实际经济增速将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产业结构调整进度、宏观政策调控、各项改革推进状况等因素影响而有所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货币流动...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制造业企业生产仍较为平稳,但很多企业实际开工率尚不足,下行压力犹存。 连平分析说,6月制造业PMI五大分项指数中,同步指标生产指数为52.5%,环比上升0.2个百分点,反映当前制造业生产基本保持平稳;先行指标新订单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分别为50.7%、47.6%,前者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厂商对未来数月形势较不看好,后者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显示上游...
点击查看更多
方星海表示,扩大开放是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必由之路。
“银行业要加大信贷资源配置力度,支持企业合理需求,避免一刀切和简单化”
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对养老基金入市会产生哪些影响?
“新三板+H”模式落地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揭开新篇章,为提升新三板市场管理水平和能力带来机遇。
港交所与股转的合作可参考沪港通、深港通的模式,预计今年6月7月将出现首批合资格三板企业上市。
现在企业拟IPO热情下降了很多,大部分企业对于是否要冲层保层保持着顺其自然的态度。
A股和新三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核心组成部分,并购重组逐渐成为上下互通、有机联系的重要纽带。
24小时点击排行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81166
传真:81900
邮箱:finance@china.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2号牡丹科技楼A座2层 北京国新汇金股份有限公司南方财富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排行经济蓝皮书:明年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有三隐忧
中新网12月7日电 在今天上午举行“2010年《经济蓝皮书》发布暨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张涛博士表示,由于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消褪,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有三个隐忧。张涛表示,由于金融危机尚未完全消褪,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有三个隐忧。第一,根据10月份的最新数据,美国和欧洲经济的失业率又进一步回升。而失业率的提升,对于经济回暖的冲击还是非常大的。所以全球经济在缓慢复苏中也存在很强的不确定性。第二,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2009年中国经济能够取得8%的增长好成绩,更多的是源于投资或者政府主导投资的行为。在2010年,中国经济能不能一个好的发展,关键在于我们的民间经济是否能够跟上。所以第二个判断就是国内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有待进一步加强,原因就是看民间投资是不是有强劲的复苏。第三,在经济回升过程中避免出现所谓的“大起大落”。一方面要避免90年代出现过激的现象,当时中国的经济增长出现了极度下滑的局面,在随后的几年中,政策效益极度扩张,出现投资热、开发区热等现象,导致我们在一两年后经济的增长速度迅速上去,与此同时通货膨胀也上去了。所以在那次的经济复苏过程中,中国确实存在所谓的过激的现象。现在还有一种现象,就是过缓。现在各个国家和学术家都在谈积极的财政政策,或者刺激性政策的问题,这方面我们也有一些经验、教训。比如1937年时的美国,他们过早的推出了所谓刺激政策,还有90年代的日本,在1997年他们提出了所谓的淡出政策。这种淡出政策由于退出的时机不当,也引起了日本长达很多年经济低位增长的情况。所以在这次宏观调控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宏观经济大起大落现象。(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责任编辑:pennyhuang]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同时更新资讯所属地
暂无更新,休息一会儿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摩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今日运势:
本日可多参与公众事务,将自己的意见与兴趣结合,提供同好们做参考,让欢乐的气氛添加一些趣味性...
新闻排行图片网评国际国内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2018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当前位置: ->
2018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作者:徐洪才
浏览次数:<span id='article_cnt_1专家解读10月CPI、PPI:通缩隐忧再现&可适时“双降”
&&来源:&&&&
原标题:专家解读10月CPI、PPI:通缩隐忧再现 可适时“双降”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0日讯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10月份CPI和PPI数据,综合10月PMI以及进出口数据,专家认为,预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再现通缩隐忧,未来应继续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稳增长,货币政策还有进一步放松的空间,应适时再次“双降”。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1.3%,较上月涨幅回落,环比下降0.3%;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5.9%,与上月持平,环比下降0.4%,降幅与上月相同。   经济学家、G20与新兴国家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其佐认为,CPl仍处于“1”时代,PPl连续44个月负增长,预示通缩压力可能比2009年要严峻。   10月公布的PMl为49.8%,已连续3个月处于枯荣线下方。10月公布的出口下降3.6%,进口下降16%,出口和进口则分别已连续4个月下滑和12个月下滑,全年进出口很难达到正增长。张其佐认为,这些数据说明,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新发布数据再现通缩隐忧,结合10月份进出口同比下降12.1%,继续回落,反映出当前内外需形势仍不稳定。   张其佐认为,导致通缩压力局面原因主要包括,全球复苏乏力,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国内经济疲软和传统产业加大结构性调整力度。但我国经济长期企稳的基本面]有变,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年经济仍然可望处于合理区间。随着贯彻落实好党的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改革求发展,努力破解经济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我国经济完全有把握有条件保持中高速和中高端发展。
  温彬指出,应继续加大宏观调控政策力度稳增长。按惯例每年最后两个月是财政支出投放较为集中的时期,财政政策有望继续发力,加公共投入,改善民生。货币政策还有进一步放松的空间,适时再次“双降”,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改善内外需求。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