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家里种的黑芝麻怎么炒熟,土锅炒熟手工擀碎卖,母亲节想做活动,宣传语怎

民风民俗论文 民风民俗ppt
作文一:《民俗民风》3500字关于家乡的民俗民风的调研报告
摘要:春节作为我国传统的、重大的一个节日,各地方的春节风俗具有各地的特色,不同的形式具有不同的意义,但它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因此,重点分析了春节习俗的不同形式及其内涵,以及它随着时代转变而产生的何种变化,针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流失提出了几点建议。
调查目的:人们把对“家”、“人”的爱意倾注于许多礼节、仪式上的表达,春节更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节日。现在,我们虽然保留着许多春节的风俗习惯,但是其背后的含义和渊源却常常被忽略或淡忘。作为拥有几千年民族文化历史的子孙,我们不应该只是继承传统行为,更应该把它背后的文化精髓发扬光大。 调查时间:2016 春节期间
调查地点:湖北省崇阳县
调查对象:家中及附近街坊邻居
调查方式:通过自己家过年、上街走访、询问、观察,向老人们了解,通过新闻媒体,实地考察进行查询。
春节习俗:
“过个大年,忙乱半年”,古代的人从腊月开始忙着过年,一直到过了元宵,这年才算过完了,我居住的崇阳县的春节习俗也是十分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通过亲身体验,上街走访,网络书籍我更加了解了我的家乡的春节习俗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我们崇阳农村有一些独特的杀年猪习俗,民间称为“杀年猪”。那时候大多数农家都在院门之侧垒砌猪圈养猪,少则可供自给,多则出卖换钱,因此圈里养着几口大肥猪被视为家道殷实的标志之一,“肥猪满圈”也是普通农家的美好愿望。通常杀完年猪都是要吃杀猪饭的,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
对于很多人来说,腊肉是过年必备的年货,各地有各地制作腊肉的方法,肉的来源就是杀年猪剩下的肉,崇阳是以烟熏方式制作腊肉,想要烟熏出美味的腊肉,最好的方法是采用松树枝,大块的肉被松枝烤出油脂来,勾引着人们的食欲。 在崇阳每个人家中,烧灶火的堂屋梁上挂着的一块又一块腊肉,被悠远不熄的烟火熏出岁月的颜色,不但是人们快乐节日的保证,也是财富的象征。 打洋尘
进入腊月二十三之后,各家各户都要打扫卫生。用干净、整洁、亮堂来迎接新年的到来。在崇阳被称之为“打洋尘”。因为有民谚说:“腊月不扫尘,来年招瘟神。”民俗专家表示,扫尘既有驱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陈”(尘)布新的含义。过新年,一切都是崭新的、干干净净的、亮亮丽丽的,这是崇阳人多年来保持的传统习俗。
崇阳人虽一直有着勤俭持家的传统,但在过年是个例外。过年的铺张挥霍是被认可的,这一天我们都很忙要购买过年用的所有糖果以及用品也会时不时为家里添置一些新的家具等,父母也会带家中小孩去购买新衣服,看着筹备好的年货,家庭里每一个人都充满了自豪感幸福感和满足感,相信不仅仅是崇阳人,应该是中国人传统的心态吧,这才真正是中国年的文化、年的感觉、年的传统。办完年货的我们就坐等过年了!
炸蛋卷是在腊月二十八下午的活动,炸蛋卷并不是光只炸蛋卷,还会炸豆腐、炸鱼、炸花生等食物,这是崇阳一直以来的风俗习惯,每年到了除夕或前一天,全家都围着桌子卷蛋卷,一个人卷,一个人炸,一个人烧火,真是说不出的热闹!  除夕贴春联和倒贴“福字”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 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在崇阳,到了过年,家家户户也会贴上春联。迎接新的一年。
除夕年夜饭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除夕夜晚上0时放鞭炮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们家乡,在除夕的晚上12点家家户户就会在家门口房鞭炮,以迎接新的一年。 压岁钱
在崇阳,除夕晚上,老人家会将压岁钱派给小孩,寓意在新的一年中平平安安。
春节的变迁
1.通过调研我发现绝大多数的人会选择回家同父母家人一起过年,只有极少数人单独过春节。从这方面看来春节,团圆两个字任然非常重要,中国人追本溯源的思想仍然比较牢固。除夕夜时,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选择一直呆在家里和家人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另外,外出走亲访友是一些人的选择。
2.春节人们的娱乐方式也更加的多样化,有近一半的人仍然同以前一样,春节期间吃喝玩乐,也有一些人选择旅游过春节,而且今年的出国旅游过春节的人数较去年多了一倍以上。
3.民以食为天,春节在吃这方面上同样也发上了变化,东西变得多种多样了,老一辈的过年零食就一些花生、麻球,单调的很,而现在不同,现在春节吃的零食,如糖果就有几十种,更别说饼干类的,种类也繁多。
4.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中华民族
至今仍然很重视的年俗。过去有烤火守岁,大年三十没有烤火就没有过年气氛,因此,即便是气温回升,也得烧火,一家人边拉家常边等待新年的到来,用通宵的不眠换取新年的顺利。守岁的关键,则在于和家人聊天,在于将心理包袱放下,一家人靠在火旁静下心来拉家常。 经调查近几年来的春节,守岁的人越来越少,人们是或看电视,或睡觉、打 牌、上网,几乎无人静下心来守岁。 虽然很多现代人将“网上守岁”、“打牌 守岁”等都归于守岁,然而守岁净化心灵、让灵魂通过安静“回家”的作用似乎正在消逝。
5.以前拜年的方式是晚辈给长辈拜年,要亲自上门作辑磕头。小孩要想拿到压岁钱,更必须向父母、祖父母拜年,下跪磕头。如今随着互联网日渐普及,网上拜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随着城镇化及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一些亲朋好友亲自见面、亲自拜年比较难做到,这样,比较方便的电话拜年、短信拜年 以及贺卡拜年被人们逐渐的接受。 平常的时候同学之间群发短信拜年祝福的理由很多,但是,同质化祝福容易冲淡真情,这也已引发不少人的忧虑。有不少人在感叹群发短信拜年祝福没意思的同时,又无奈地也在随大流。这也是生活节奏变快人们见面机会变少的一种无奈,同时也映射出一些问题。
这些年来,崇阳的年味渐渐在变了。除夕吃过团年饭,年轻人不一定会坐在家里守岁,会到KTV、酒吧聚会。一年到头大家难得聚在一起,玩的就是气氛和感觉。还有不少人省掉了串门拜年的习俗,用电话短信取代。崇阳虽是个小地方,餐饮娱乐业,也不会象以往歇业停工,懂得充分利用节日经济赚个盆满钵满......,这些改变主要是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它静静地改变着人们过年的观念,也悄然影响着崇阳年俗的变迁。
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面对越来越开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传统的文化渐渐被现代的流行元素所代替,受外来文化影响,我们的文化渐渐西化,而春节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深远的历史传统和悠久的文化内涵,所以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1)外来节日作为对本国传统节日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是十分正常的文化交流现象,不值得上纲上线。在这一点上,媒体具有正确引导的责任。只要我们具有博大的胸襟和自信的底气,我们就能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保持清醒和稳定。一种文化只有具备开放和兼容的气魄,才具有生机与活力。世界文明的发展,决定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而不是互相抵制和歧视。
(2)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基督教教义中引人向善的精神,同中国的道德体系有一致性,也是对中国传统道德的补充与完善。吸收其精华,对现时中国社会文化建设将大有裨益。洋节,给中国带来了人类的另一种文明,它的浪漫诗意和温馨人情,给世人增添了更多的喜气。特别是父亲节、母亲节和感恩节,与我国本土传统文化精神和民族道德情感不仅毫无冲突,反而特别吻合。也就是说,这些洋节也是我们所需要的。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按文化发展规律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才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唯一途径。抵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只能使自己的文化失去生命力,而逐渐趋于灭亡。现阶段,经济、社会在不断的前进,不断的发展,外来文化、节日大量涌入国内,人们开始接受,尤其是很多年轻人盲目的“接受”,为了追求时髦新鲜不管好坏统统接受,并且与我们传统的节日形成对立,感觉中国的节日没什么意思,过洋节才有意思,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
通过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我觉得春节不愧是一个传统节日,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凝结在人们的情怀中,即使有那么多的洋节,还是难敌春节的魅力,没有哪个节日像春节这样隆重,这样深入人心。即使远渡重洋的游子也在春节这一天多一些对亲人、故国的思念,捎来深情的问候。其实我想,春节所以得到大家的重视,是因为它代表了人们的愿望,人人都希望生活的幸福、美满,希望工作顺利,前途无量,忙忙碌碌一年,所有的苦恼和愤懑都将在大家彼此的祝福声中消散,在彼此的祝愿中积聚力量,春节,给了每一个人畅舒胸臆的机会。春节还意味着团圆,在当今亲情日渐淡薄的形势下,春节提醒孩子“常回家看看”,在老人期盼的目光中体验家的温暖。春节也意味着春意融融,春天来了,万象更新,忧愁的、幽怨的、有恩的、有恨的都沉淀在冬天的冰雪中,当春风轻拂杨柳、小河潺潺歌唱时,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光阴流转之速而增添宽容和大度。春节实在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节日
作文二:《民风民俗》1700字AGYXAAFAaYtbKudx
各民族风俗习惯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互相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考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办跳马跳骆驼等竞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办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旺盛。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齐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竞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骏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福,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竞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办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当,让妇女休憩,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劳。  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予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奋。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
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蜜。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习惯包粽子过春节。节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民族文体运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跳打扁担舞、闹锣、打陀螺、赛球、演地方戏等。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以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奠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非凡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务必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纵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开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达斡尔族——正月初一,天亮起来,妇女准备早餐,男人烧香拜天拜地拜诸神位,祈求天神及神恩赐太平丰年,拜完神,向长辈敬酒叩头接收老人的祝词。吃完水饺,穿起新衣服,近亲男女聚积在一齐,由长辈年老者率领,按辈份高低进行各种娱乐运动。
哈尼族——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里都喜欢荡秋千。
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大年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挑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奋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
瑶族——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齐,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民,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面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物色意中人。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办“打靶”竞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拉祜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云南拉祜族的“扩塔”节(拉祜语为春节)。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初一至初四,青年男女争先恐后跑到泉边,迎接象征纯净、幸福的新水,以先得为快。同时,带着礼品走村串寨、访亲问友。
作文三:《民风民俗》3500字民风民俗
山东省金乡县马庙镇中心校刘五香2013年7月17日 09:24浏览:69评论:10鲜花:2专家浏览:0指导教
师浏览:3
表3-1 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填写说明:文档内所有斜体字均为提示信息,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息)
主题单元标
音乐美术 外语 物理
化学生物 历史 地理
信息技术科学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劳动与技术
其他(请列出):
所需时间 八年级 民风民俗 刘五香 (课内六课时,每周十二课时,课外六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以“家乡风情”为主题,设计各种活动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活动应该有计划,有评价。计划应详尽,形式应多样,评价既重结果更重过程、态度,力求使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增加社会经验,培养多种能力。
要从文章出发,以语言为教学立足点。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示范并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加强朗读教学,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点击打开链接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立足语言教学,品味语句,积累语言;
2.适当扩展教学范围;
3.积极开发地方课程资源。
过程与方法:朗读教学,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身边的民风民情,突出人文精神。
对应课标(
1.要从文章出发,以语言为教学立足点。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示范并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注意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加强朗读教学,使学生深入领会文中的思想情感。
2.教学范围可以适当扩展。由于本单元课文内容学生普遍较为陌生,教师可以借助音像资料,适当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与体验,但不能喧宾夺主把语文课上成“民风民俗”的知识介绍课。
3.本单元教学还应该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精神。教师应注意利用当地民风民俗,引导学生从教室走向社会,从课内走向课外,使语文教学更加鲜活,更加有趣。
四、自主学习思路探究和拓展迁移设计
1、你了解我国哪些传统民俗文化?请举一例与同学来分享  2、我们家乡有哪些民俗?3、
你从网上或课外书籍中,你了解到什么民俗王文华?4、任选一篇课文,谈谈你对本课介绍
的传统文化认识。
专题一:《云南的歌会》          (1 课时)
专题二: 《 端午的鸭蛋》           (1 课时)
专题划分 专题三:         ( 课时)
.......
其中,专题 (或专题 中的活动 作为研究性学习)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专题一 《云南的歌会》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1.了解云南民歌在不同情况下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认识云南民歌自然纯朴、气势壮观的特点,激发热爱民族艺术文化的思想感情。
2.诵读品析,体味语言文字创设的美妙境界,进而领悟作者借民歌歌颂的生命形态。
专题问题设
计 1、你了解云南的风光吗?2、你了解云南的当地风情吗?3、你听过云南的民歌吗?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1、多媒体教室 2、录音机 3、网上搜到的音像资料。
学习活动设计
1、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民歌及其思想内容。
2、了解沈从文及本文创作背景。
1、几名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范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及层次。
(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文中写了哪几种场合下的民歌?各自的形式和内容及作者表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总的来看云南歌会和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演唱会有何不同?有哪些特点?
学生体会:文章写了三种场合下的云南民歌——山野对歌,是才情智慧的大比拼,具有对抗性质,作者侧重表现活泼开朗的人物;山路漫歌,是发乎性情,自然成趣的即兴放歌,作者侧重表现唱歌的优美环境;山寨传歌,是民歌展览的盛会,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大课堂,作者侧重于表现热闹宏大的场面。总的来看,云南民歌淳朴自然,气势壮观。
2、学生选段诵读品评,体会不同场合的特定情景。
3、学生选择优美的文句美读,抓住关键词,借助联想和想象赏析,体会作者感情。顺便完成练习二。
1、学生探究主旨
你认为作者为什么喜欢云南的民歌?文章真正要歌颂什么?
( 提示:关注文章对年轻女人、自然环境、吹鼓手的描写。)
学生明确:作者借民歌要表现的是特定境况下的生命状态,生命在这里呈现出激越昂扬的奔放之美、清纯质朴的自然之美和传递文明的责任之美。
2、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民歌,然后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一种民歌(如东北二人转,陕北的信天游)就其演唱形式进行描绘。(提示:可以从歌者的申请衣饰、歌曲的音韵情调、表演时的场面气氛等着笔,亦可虚实相生,描写歌曲所引发的联想和想象。)
3、学生总结,完成作业
专题二 《端午的鸭蛋》
专题学习目标 1课时
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 1.文中为什么要花很多篇幅写端午的风俗?
专题问题设
计 2.作者为什么要写“鸭蛋”这样一个不起眼的东西,和吃鸭蛋这样小事呢? 3.作者是如何写出生活中无穷的情趣的?
4.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的语言风格在本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1、多媒体教室 2、录音机 3、网上搜到的音像资料。
学习活动设计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
意图: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在游戏之中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回顾,同时为课文学习创设环境,培养学生归纳复述知识的能力。
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问题:(1)学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意图:问题一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对知识进行汇总归纳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完整准确地描述作者的家乡习俗,并能通过自己的知识对这一习俗进行补充阐述,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文章的主题是写家乡的端午节的鸭蛋,为什么开篇要用那么大的篇幅来写家乡的端午节?
(2)文章是按照怎样的结构顺序来安排课文内容的?
(3)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引用囊萤映雪的故事?是否离题太远?
意图:问题一可以使学生在了解作者通过介绍家乡的端午风俗营造浓郁的乡风乡情,为鸭蛋的的出现做铺垫,对搜集的内容进行分析整和。
问题二让学生自我概括,掌握本文“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这一框架,着重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段的总分结构,为理解课文掌握课文做好积累。教师不宜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这一内容并不复杂,可由学生自主完成。
问题三可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本写作风格,明确对文章主题的认识。这一问题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但对主题的探讨可以进行引导,应落实到对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的追寻以及对故乡乡土风情的思念上。
4.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问题: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汪曾祺是语言风格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
(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
意图: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
又如“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等几处都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江浙方言,显得非常生动亲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
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5.回归生活,分享体验
问题: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学习后,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了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行拓展延伸,说说传统节日中类似这样颇具情趣的小事。
意图:回归生活,在自己的身边寻找被忽视的生活细节,在回忆品味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印记,在讨论交流中重温民族文化的洗礼,加深对生活的感悟。本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分享体验,感悟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6.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1、能在朗读中感受到美好的民俗文化2、掌握了从多角度、多手法描写食物3、学会了如何
查阅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信息 评价要点
作文四:《民风民俗》5400字1.咸丸!东莞人冬至、除夕、元宵都吃。表示合家团圆之意.东莞咸丸用料精细、讲
究、糯米粉制作,随意捏成团,不加馅。用鸡作,佐以鱿鱼、虾米、冬菇、腊肉碎粒、
咸菜鲜甜美味,是东莞传统美食。
2.【冬果】:东莞人说的冬果绝非冬天的水果,其音为“终果”,是年终、过年用
的小食。春节时,冬果与瓜子、糖莲子、糖瓜条、糖椰角、糖椰片、糖木瓜等各种各样
的糖果,组成很有风俗特色的春节糖果。家家户户的八仙台上都摆有糖果盒(称全盒,
内多有八卦和8个间隔),盒中必有冬果。冬果多用糯米制作,因为糯米椿成粉后,起
胶,坚韧,保留时间长,可以度过整个年节,时间达三个月久。饼家所制冬果品种极多,
一般有雪条、雪耳、雪符、雪扣、雪绳、雪球、通条、蛋扣(亦称鹅肠)、油榄、云耳、
云片(称粉片)。雪者熔白糖捣拌上面后,其色白如雪之谓也,其余的是未经上糖,保
持原色。冬果经猛油炸脆后,摊冻,熔糖,搅拌,再摊冻,擎分,放在空糖缸或龙埋里,
用布封住,随时可以取用。冬果制作的关键是浸米,需经二次浸泡和晒晾。浸泡时间长,
或遇到雨天,容易发霉变味。浸泡时间短,会特别坚硬,咬不动。冬果的糯米粉需人力
制作——椿粉。冬果在春节主要在于品尝居民制作冬果要小巧玲珑,雪条做得要小于末
指,才显得高雅雪耳、云耳都像小猴子耳朵般。雪符更讲究,符上有红粉作线,似古笺
身符一般。粉底是黄色,像玉扣仔,炸出来像挂在身上的护。
3.【麻橛】:橛者,东莞人称之为一小段。麻橛是东莞春节前的传统小食。祖母(阿
嫲)多在制作炒米饼时,随手先做一些,给孙子解馋,人们戏称是“阿嫲从炒米饼中,
割出一些米,给小孙子吃”的小食,讹称麻葛。麻橛常常在炒糯米粉中,拌入炒花生(研
碎),更有芝麻。一粒粒麻橛大小相近,若2—3公分长,如榄尖形,即菱形,其色如
麻。一把麻橛在手,往往相桑相连,成方胜图案。菱形相套,中国民间称为方胜图案,
用于建筑、什器、服饰,妇女用作首饰,寓意为方正无邪,同心合意,优胜吉祥。因此
春节期间麻橛成为东莞人互相赠送的小食,互祝吉祥如意。
4..【鱼龙】:年二十四为小年晚有开龙、炸油角。俗语说“鱼龙是本,碌堆是利。”
家家户户少不了鱼龙、鱼龙即年糕。东莞风俗年糕叫“鱼龙”,取步步高升、取鱼跃龙
门之意。因多是出嫁女送娘家礼品或姑嫂姐妹、亲家互送礼品,亦写作“贻笼”。旧俗
不论贫富,家家都有鱼龙、碌堆。富有的大些、用料好些。鱼龙制作讲究,用料精良。
先要浸糯米、磨粉、干粉,制粉最好在冬至节前做,叫冬前粉。在粉里加配料,咸的加
虾米、腊肉、金华火腿、油鸭等,熟前加枣在面上,以求早(枣)日高(糕)升。甜的
加黄糖即可,而今有的加瑶柱等。同样,熟后加红枣。为求体面,鱼龙越大越厚越好,
往往要炊一日一夜,而且非熟不可。半生不熟,被认为来年不顺,因此异常小心,十分
5.【松糕】:年二十五炊松糕,祈求来年高升。松糕亦用糯米粉做,将糖粉和入糯
粉中,栖入松糕格内。到一半时,放人花生米碎与糖粉。然后再栖满糯粉,蒸熟。新鲜
时松软香甜,美味可口。
6.【煎堆】:明农历正月十九日,东莞旧俗家家户户煎堆。煎堆,在广州、香港、
澳门等地,是指拳头大小、油炸糯粉团,表面满是芝麻的食品。东莞人称的煎堆,广州
人称作薄罉,是用糯米粉加糖、油炸花生碎、芝麻等,放到锅里用油煎成。若怕太糯、
太粘、吃后饱胀,可加2—4成粘粉。东莞煎堆以艾堆为最佳,正气、去湿毒。这种艾
是春头天越冬的稻田里野生出来的,常常是嫩绿的一片,枝头淡黄色小花,采摘回来,
用滚水煮过,用刀斩碎,和糯米粉、糖,用油煎就。由于煎堆的做法最简单,一些来不
及做年果的人,除夕之日,只好最简便的方法做年果——煎煎堆,因此有“年晚煎堆 人
登黃旗山 重阳登高可谓妇孺皆知,而春节登高可能就不那么出名了。事实上春节登高在岭南地区还是较流行的。东莞黄旗山作为历史上的“岭南名山”,春节登此山者不
去年登过黄旗山的东城李伯告诉记者,春节登高的首选地想必就是黄旗山。
不仅可以登山,还可以到黄旗古庙求神祈福。
大年三十晚吃完团年饭后,旗峰公园的人流便迅猛增加了。这些人中的大多
数,会在这里呆上一夜,期待着幸运之神眷顾,能在凌晨之时将头炷香供奉给神
灵,祈求菩萨保佑新的一年好运
客家人“点灯”送祝福:
农历新年到元宵节期间,樟木头客家人会举行“点灯”的仪式。凡是在过去
一年增添男丁的家庭,都会“点灯”,这一传统风俗延续到现在。今天,我们就
去看看客家人是如何点灯的。
在樟木头田心洞,村民孙伯正在为孙子举行隆重的“点灯”仪式。点灯的“灯”,与客
家话中男丁的“丁”同音,寓意为“添丁”。
孙伯:“我做‘点灯’爷爷,我养了儿子,儿子养了我孙子,为孙子点灯的好日子,就
是点灯。”
“点灯”是客家人一种古老的仪式,凡是在过去一年增添男丁的家庭,都会“点灯”。
仪式当天,要从祠堂里“请灯”,还要请麒麟“贺灯”,仪式之后宴请亲戚朋友,以这种形
式为新生男丁祈福。而在樟木头,“点灯”仪式一般会在年初六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每条村
举办的日子不尽相同。
孙伯:“初六‘点灯’,十五‘结灯’,小孩子就快高长大,听听话话,聪明伶俐的意
据介绍,“点灯”习俗在客家人中代代相传已经有数千年,随着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后人在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也赋予其新的含义。如今,“点灯”仪式不再是重男轻女
的一种表现
习俗来源:踏入农历十二月,特别是接近过年的前几天,走在大街小巷触目可及的总少不
了那些躬身清洗家具打扫卫生的男男女女。虽然打扫卫生的时间是没有规定的,但多数人家
还是会看看日子才“动工”,老人尤其注重此细节。
打扫房舍,曰“扫尘”。但在莞城,如果留心的话,你会发现当地居民一般称“扫除”。
这里面还有点文章,原来莞城话的“尘”和“陈”音同,“莞城人中姓陈者不少,自家姓陈
的人自不愿意称‘扫陈’,不姓陈的居民也不想触陈姓友邻的霉头,于是乎大家约定俗成地
叫了‘扫除’”。莞城的陈先生说。
祈求蕴意:大扫除(广东话称“洗邋遢”)象征除旧迎新。需要注意的是,扫把往往被认
为是不洁之物,所以年廿八大扫除之后,各户人家会将扫把收好。扫地则由大门向屋内扫,
寓意将财扫入自家宅第。而且春节期间的垃圾是不能丢的,否则被认为是“丢财”,要等到
年过了,一般是年初六之后,才会扔垃圾。
此外,家中小件物品和摆设,能换新的一般家庭都会换,一来本身小件物品不耐用、二来价格不贵、三来寓意辞旧迎新。
麒麟,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麒麟是我国民间
的传说中的仁兽、瑞兽,象征吉祥、喜庆。客家人有过春节舞麒麟拜年的习俗,在过去的农
村,几乎整个正月期间,都会有各村的麒麟队彼此到各家各户拜年,村中小孩则尾随麒麟队
穿街过巷。当麒麟拜过年后,户主要点燃鞭炮,并给舞麒麟队一个红包,这和潮汕人舞虎狮
凤岗镇以客家人居多,全镇12条村中就有10条村是讲客家话的。“在过去,过年舞麒
麟在凤岗民间很活跃。”凤岗镇宣传办主任邓岳良说,最近这些年则相对冷了很多。当地很
多年老的村民表示挺怀念当年麒麟穿街过巷拜年的情景。
今年的大年初一,在凤岗文化广场,目睹了客家麒麟。从大年初二开始,这十几只麒麟
将到各村继续拜年,给这个春节增添祥瑞之气。
大年除夕,也就是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贴门神,贴大吉,
贴年画等等,而且人们还常常将“福”字倒着贴,寓意“福到了”。这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
的传统习俗,“迎新春,纳新福”。
贴春联 纳新福
一早,塘厦林村村民李建开一家老小就开始忙活着贴春联、贴门神等,迎接新年的到来。
居民李建开:“贴春联这些就是每年年三十一大早起来就贴了,贴这个习俗因为我都贴
了有20多年了,这个习俗按照老人的说法就是希望来年有这个美好的愿意,还有图个装饰好
看、美观那些。”
春联亦名“门对”、“春贴”,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春联的来
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来渐渐发展成为春联。旧时春联是用毛笔手
写的,内容多是:五福临门,大吉大利,吉星高照之类的吉祥语。如今,家家户户、各行各
行都会在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贴上春联,寓意新年新气象,迎春接福。
挂年画 图吉祥
除了春联,中国人还喜欢贴门神、贴大“吉”字,以取吉利。有些人家还会贴上《金童玉女》、《五谷丰登》等年画寄寓着美好愿意,同时还有挂中国结、挂大红灯笼等,寓意喜
吃盆菜 庆团圆
盆菜也称为大盘菜,顾名思义就是用大大的盘或盆等容器,将食物都放到里面,和在一起,
融汇出一种特有滋味。由于地域不同,盆菜里面的菜肴也大不相同。
民俗专家张铁文:“客家盆菜以鹅为主,水乡沿海地方,特别是沿海地方用海鲜,水乡
用水产,各个地方做得盆菜是不同的。”
盆菜起源 感念忠臣
盆菜最早起源宋代,具体情节有两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与宋末大将文天祥有关。传
说文天祥及麾下被元兵追杀逃至现在属于东莞的滩头,当地善良的百姓感念忠臣,把自家储
备的肉、菜,以及现捕的鱼虾拿出来招待他们。
民俗专家张铁文:“东莞是比较富裕之乡、鱼米之乡,粮食都可以供应,但是突然来了
几十万人,当时来讲是东莞十倍的人口,粮食虽然有,但碗筷特别是装菜的盆却没有,因此,
大家发明将煮好的菜倒到盆里,就不需要那么多碗了,宋兵吃后觉得很好吃,这样就有了吃
大型聚会 其乐融融
千百年来,盆菜的内容不断演化。古代盆菜是用传统方法泡制,主要采用南乳、面豉酱
等作调味。而近代的盆菜一般用豆瓣酱等来烹制,绝不添加味精之类的调味剂。也许有人会
问为什么现在到饭店吃盆菜都要提前预订,原因很简单,只因烹煮传统盘菜是相当繁复和辛
劳的工作,单是材料准备就颇费功夫。也正是因此,盆菜往往适合人数众多的大型聚餐。
民俗专家张铁文:“到春节或者春节前或者春节来得朋友比较多,索性成了传
统,用盆菜来过年,年三十晚上,整条村过年就用盆菜,一条村,不是一家,或者
大单位,他们就吃盆菜,不是一家人吃的,一家人(人少)不需要吃盆菜。”
东莞的春节习俗
吃团年饭  家家户户的住宅打扮得焕然一新后,除夕将至。于是,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因此,家家户户做好团年饭之后,首先必须“拜老公”(祭祖宗)。祭祖时,应该将代表祖宗的香炉从神龛上请下来安放在供桌上,然后焚香祷祝,请祖宗用餐。然后长幼依序跪拜,这充分表现出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祭毕,将祭祖用的饭菜重新热过,设大桌于大厅,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   用过晚餐,家中主妇就忙着收拾饭桌,于是,一场大清扫活动便开始了。这一次清扫不用很讲究,纯粹是为了清洁卫生而已,不像年底的那一场,必须用松枝掇草扫刷。然后便生炉起火,开始准备明天祭神的供品--斋菜。斋菜的种类很多,有芋头做的,有番薯做的,也有的是用枣子做的,有的则是用花生米、芋头与番薯合起来做的。做斋菜的料都应该在下午时就准备完毕,让其晾干。炸斋菜时,等炉火生好的时候,放上一口铁锅,注上大量花生油。等油沸时,用这些料子拌以粉浆往锅里一放,它就在油锅里吱吱地冒气泡。熟时,黄澄澄、香喷喷地格外诱人。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按东莞习俗,只要未结婚,都能得到长辈的压岁钱。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看。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特别有趣的是,小孩临睡前,父母必将一张大面值钞票放在小孩肚兜中,睡醒后即将钞票取回。蛋卷炸年果然后许多人家要做蛋卷炸年果:过年家家都买许多年货,而老一辈会自己动手做蛋卷和炸年果。在打好的蛋液里放大量白糖,再放适量面粉和匀,
舀一勺放在平底锅里摊成薄饼,必须趁热把它卷成细卷儿,放凉了就成了酥脆可口的蛋卷了。  年果是用米粉为主,也是要加很多糖,做成各种花式的小饼,然后放在油里炸成金黄色,放凉了收在饼干桶里,过年时可以待客。现在自己动手做的已很少了,商店里卖的比自己做的更好吃。  拜年,送大桔  大年初一亲戚们互相拜年,年初二是出嫁女回门给娘家拜年。东莞人说他们过年一般是不去同事家拜年的,这和北方多数地方的风俗不同。而且东莞老人都还要准备些祭神的东西,象什么金鸡金猪,还有酒水,节日前后常常会见到老人家把这些东西摆在门口上祭,还有地上洒下的祭酒的痕迹等等,过节的气氛很浓  拜年,又称为“拜正”。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俗谚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说的是拜年越
早越见其诚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亲戚朋友拜年去了,回来后才吃饭。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拜年者进了亲友的门,应该看不同对象说不同的祝语。对老人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老人会咧开没牙的嘴笑;对有工作的人则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听的人会觉得十分顺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读书的小孩,他们最希望的莫过于新年学习进步、成绩突出。送他们这种祝语,他们会对你十分友善。落座后,主人会殷勤沏上工夫茶待客。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有好诣诙谐者新正出门给人拜年,往往只在裤兜里装上两个大桔,一一拜年后,裤兜里依然是装着两个大桔不变。因此,民间有善诣者称年初的拜年礼俗为“换柑运动”。 逛
花市过年家家户户都要插上各种鲜花。买鲜花一般都是在年二十八、九、三十这几天去花市买。广州和香港的花市在年三十那天一直开到午夜,而东莞的花市往往年三十下午就散了,所以大家大多是最后一天上午去逛花市买鲜花的。  那天花市上人头涌涌,热闹非凡,除了摆满了各种各样五彩缤纷的鲜花外,还有不少卖花瓶的,也有卖碗碟的,供人们过年更新呀!还有卖春联、年画和各种“大吉”、“福”字的,花样繁多,人们买回家不但在门口贴春联,在大门和房门上贴“福”字,有的还倒着贴,取其“福到”的谐音;并且在楼梯间墙上贴“上下平安”,甚至在花盆上也贴上“迎春接福”。花市卖小金鱼的最受孩子们欢迎,他们看见就非买不可了。还有东莞还有一种“爆竹花”,每到春节前后都开得满树红红的一串串,非常神似!  花市还有一个特点是桃花一片红,许多人家都爱买一棵桃花回去插在大花瓶里,可以一直开到正月十五。如果气温合适的话,整棵桃花全都盛开,预示来年各业兴旺,大家更是喜气洋洋。过年还有一样是家家必买的,那就是大桔。所谓大桔实际是一种小桔子树,经花农的培育到春节时硕果累累,象征着来年大丰收。不少人还在大桔树上挂上红色的利是封,随风飘动,更增加了节日气氛。半夜11时开始放鞭炮  三十晚上全家团圆吃年夜饭是各地都相同的,而东莞在新的一年来到之前约11点钟开始放鞭炮是比较特殊的。而且东莞本地的特产鞭炮又大又响,过年放的鞭炮还特别长,号称十万头、二十万头甚至上百万头,一条鞭炮能燃放半个小时!11点一到,全城鞭炮声响成一片,简直连对面说话都听不到了。年初一至初三,每天晚上都要放,此起彼伏的响声要延续到凌晨2点多,没停多久,到3点多就又开始进入新的高潮了。东莞的鞭炮又全是用红纸做的,放完后满地一片红,也是寓意来年红红火火。现在平日城区是禁止燃放鞭炮的,但年初一至初三例外开禁。
作文五:《民风民俗》8700字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
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0.纳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 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 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11.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 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 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布朗族过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
12.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
。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自称。解放后统称为阿昌族。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
13.怒族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与僳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当地又称鲜花节,於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
14.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人村。敖包节是鄂温克族的宗教节日,但也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除春节等节日与临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勤”节
15.鄂伦春族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清朝以前,人们一般把鄂伦春族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鄂伦春的先人们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篝火无比亲近。
16.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17.门巴族
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 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
盛的酒菜,宴请宾客。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所有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各种宗教活动。
18.白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自称“白伙”、“白尼”、“白子”等,汉语意为“白人”。1956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19.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一带。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伊斯兰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20.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21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枪。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22.德昂族(崩龙族)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崩龙”是他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
23.东乡族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
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按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
24.侗族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 水牛王”。
25.独龙族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妇女还崇尚纹面的习俗。独龙族过去的宗教信仰尚处在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万物有灵阶段,即使是唯一的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各地时间不一),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
26.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被称为“归化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前苏联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东正教,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过节前一周,不吃荤,只吃素。
27.哈尼族
据史书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哈尼族自称很多,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节)。此外还有“栽秧节”(又称“黄饭节”)和尝新节两个小节日。
28.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源远流长。西汉时,天山北部的乌孙即是哈萨克族的先民。这些东迁的牧民得名“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赛和青海等地。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公元十一世纪前后,改信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还有“那吾热孜”节。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
29.汉族
汉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汉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还有中秋、端午、清明等。汉族与其他民族一样,节日食品是丰富多采的。它常常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比较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
30.基诺族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基诺族自称“基诺”,汉文译称“攸乐”。1979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中国的第55个少数民族。基诺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原始宗教,但对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传统节日以过年为重,具体时间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农历腊月间进行。每年阴历九月,基诺族就要过一年一度的新米节了,当地人称“好希早”。
31.京族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岛”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乡的澫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京族,历史上自称为“京”、“越”或“安南”,1958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唱哈节等。其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歌节)。唱哈多在哈亭举行,哈亭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建筑物。
32.景颇族
景颇族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1953年7月24日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县,1956年改为自治州。目瑙纵歌(目脑纵歌)是景颇族人民驱恶扬善,预祝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之后举行,为期2—3天。在景颇族的传说中是天上太阳召集地上万物参加的一种大型歌舞盛会,并由犀牛传播至人间,后成为景颇族最盛大的节日。
33.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多种解释:“四十个部落”、“四十个姑娘”、“山里放牧人”或“草原人”等。柯尔克孜族多数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柯尔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诺若孜节,按柯尔克孜族的历法,新月每出现一次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即过诺若孜节,类似于汉族的春节.
34.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
。祜族传统节日有拉祜年,也吃扩塔节(即春节)、火把节、月亮节和尝新节等节日。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过拉祜年。传说拉祜族兄弟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大年初一,拉祜族男女老幼都要用葫芦盛水洗手,洗去过去一年的贫困,迎来新一年的五谷丰登。
35.黎族
黎族聚居在海南岛通什镇等地,据考证,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发展而来。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们就在海南岛繁衍生息,成为该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自称“孝”、“歧”、“美孚”等。黎族名称的使用始于唐代末期,沿用至今。黎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和“三月三”等。黎族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相同,如春节,与汉族过春节的情形基本一致。黎族特有每年农历的节日“三月三”源于黎族先人繁衍后代的一个传说.
36.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人口只有2300多人,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解放前仍存在家庭奴隶制。1965年8月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居住在墨脱、米林一带的珞巴族沿用藏历,所有的节日和祭祀活动与藏族无多大区别。希蒙的珞巴族称年节为“调更谷乳术”节。不少地方还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习惯。
37.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传统节日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有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38.毛南族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上、中、下南山区,毛南族是岭西的土著民族。唐以前的傣、宋元明的伶是他们的祖先。史籍记载称毛南族为“茅滩”、“毛难”,198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今称。毛南族的节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开展唱歌对歌活动。毛南族民间最大的节日是每年夏至后的分龙节。农历五月的庙节,清明节“赶祖先圩”和元宵节“放飞鸟”也是他们独有的纪念活动。
39.仫佬族
仫佬族,在他们本民族的语言中,“仫佬”一词就是“母亲”的意思。主要聚居于广西罗城等县,仫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多数人通汉语和壮语,使用汉文。仫佬族过去崇信多神,节日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三年一次的“依饭”节也叫“喜乐厚”是仫佬族最
隆重的节日。“依饭”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还愿,祈保人畜平安、五谷丰收。
40.普米族
普米族的族源属于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氏羌支系,“普米”意为白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普米族过去崇拜多神,敬奉祖先,节日大都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如大过年(春节)、清明、立夏、端午节、火把节、尝新节等节日。过去普米族民间每隔三年一年举行一次较大的小天地神灵的祭祀活动由全民族或全寨共同举行。
41.羌族
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早在三千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他们主要活动在中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羌族居住的山区产有世界上稀有的熊猫、飞狐、金丝猴等。 农历十月初一为羌族年节。年节的宴会又称“收成酒”。年节这天全寨人到“神树林”还愿,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
42.撒拉族
撒拉族主要聚居在地处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循化地区。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通用汉文。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此外,养蜂是撒拉人最喜爱的副业生产,园艺也是他们的特长。撒拉族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等。最大的传统节日为古尔邦节,每当节日来临,撒拉族都要宴请宾客,煮手抓羊肉,炖鸡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馓子,做“比利买海”(油搅团)、“木丝日”(一种以油、熟面等为馅的包子)和各种烩菜。
43.畲族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传说畲族的祖籍是广东潮州。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宁、广东、江西、安徽等省,多数与汉族杂居。1984年6月30日建立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三月三”是畲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亦称“乌饭节”。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
44.水族
水族自称“海水”,意为水人。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据考水族是从其中一个叫做“骆越”的部落发展起来的。清代人们称其为“水家苗”、“水家”,解放后正式定名为水族。水族的节日中最隆重的是端节(借端)和卯节(过卯),端节是水族民间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端节水语叫“借端”,是水族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最初的端节在每
年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进行。
45.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虽然有欧罗巴人种的特征,但从远古时代起,他们就生息繁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现百分之六十的塔吉克族人聚居在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沙东、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1954年7月17日建立塔吉克自治县。塔吉克族的节日与当地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基本相同,其节日食品也大致相似。每年斋月前的一个月,塔吉克人都要举行巴罗提节。奇地前笛尔节是塔吉克族人最重视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多在三月举行
46.塔塔尔族
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古称鞑靼。“塔塔尔”一词原意为“茅舍”。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现一般通用维吾尔文或哈萨克文,主要经营商业和手工业,信仰伊斯兰教。塔塔尔族节庆、礼仪食俗同当地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相似。塔塔尔族的“撒班节”,又称为“犁头节”,多在春天风景优美的地方举行,有歌舞,还有摔跤、拔河、赛马等集体活动。
47.土家族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四川。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有自己的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社饭。端阳节吃粽子。重阳节打粑粑,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48.土族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其余散居在乐部、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土族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旧称“青海土人”,藏族称之为“霍尔”。土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尤其精于养羊。 “七日会”是土族庆祝丰收的狂欢节。土族许多节日与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节日期间要伴有各种祭祀活动,并备有节日食品。
49.佤族
佤族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澜沧江以西和怒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原称“卡佤族”,196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现称。在一年一度的“取新火节”上,佤族人都将旧火熄灭,然后由德高望重的老人用古老的钻木取火的形式燃起新火,预示新的一年吉祥安康。每年凡遇重大节日和祭祀活动,佤族都要举行“剽牛节”,以此来表达渴望丰收、祈求平安的心愿。
50.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一带,族源可追
溯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过生活的“丁零”人。融合了汉人以及后来迁来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繁衍发展而形成了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节日大都来源于伊斯兰教,是用回历来计算的。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前两个源于伊斯兰教,日期是按回历计算的,每年都在移动,因此有时是在冬季,有时则是在夏天或其它季节。
51.汉族
唐代,玄池都护府设立,汉族将士在塔城地区屯田戍边。西辽时期,北方一些汉族居民随契丹人迁到天山以北地区,在叶密立河(额敏河)一带定居。历史上的塔城汉族已大多融进当地少数民族中。至清代乾隆二十九年(1764),600名汉族士兵。由乌鲁木齐至雅尔(今哈萨克斯坦乌尔扎尔)屯垦,两年后迁至楚呼楚(今塔城市)驻防。此后,陆续从关内迁来的汉民多为生意人或工匠。清咸丰元年(1851),在哈图山金矿采金的汉人多达千人,民国初期,陕西、甘肃省一批批汉族人来新疆谋生,部分落籍于塔城、沙湾、乌苏。民国27年(1938)后,—批东北籍汉族华侨从苏联回国,一部分在塔城区定居。
新中国成立后,为发展塔城地区各项事业,汉族人大量迁入其中有调入干部、复员转业官兵、分配来的大中专毕业生和科学技术人员、支边青壮年,以及一部分自动流入的人员。1959—1965年,由山东、安徽、湖北、江苏等省迁入的汉族青壮年就有15 682人(包括1963—1974年迁入的家属)。1990年底,塔城地区汉族377 000人,其中塔城市66 710人、额敏县44 077人、乌苏县100 226人、沙湾县111 351人、托电县17 736人、裕民县28 872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14 028人。
二、婚姻 丧葬
(一)婚姻 旧时婚姻多系父母包办,除女嫁男娶的婚姻外,还有招婿、“童养媳”、“换门亲”,以及“兄弟连襟亲”等婚俗。新中国成立后,青年男女多为自由恋爱,也有父母包办的。从恋爱到结婚,程序已简化。五六十年代,崇尚简朴,婚事简办。70年代后大操大办之风盛行。
一般都是男方主办婚礼,也有部分女方家举办宴席。到80年代,在农村,买卖婚姻有所回潮。索要彩礼之风较盛。
(二)丧葬 境内汉族人死后.一般实行土葬,遗体一般停放3~5口;新中国成立后,沙湾县也有火葬的。60岁以上的老人逝世认为是“白喜”,街坊四邻、亲朋好友闻讯都前来致悼相助。葬后至七日、百日、周年之期,家人上坟祭祀。新中国成立后,葬礼简化,多以送挽联和开追悼会的形式代替繁琐的葬仪。
三、服饰 饮食
塔城地区的汉族来自全国各地,融汇了
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等省区汉族的生活习俗.同时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的一些生活习俗。服饰多随潮流而变。50年代初期,以灰、蓝色中山装、列宁服为多。“文化大革命”期间,盛行着绿军服。80年代,以西服、茄克、花裙居多。饮食以面食为主.也喜食大米。调味以咸、辣为主,酸、甜次之。当地少数民族的馕、抓饭、拌面、奶茶等食品也深受汉族群众喜好,成为常用食品。
四、节 日
主要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春节是汉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节前,各家大扫除,办年货,卤、炸、蒸、炖.备制节日食品。除夕之夜,子女多聚长辈之舍,全家欢聚,包饺子,吃年饭,辞旧迎新,常至通宵。春节拜年,通常在初一至初三期间,成群结队。走家串户.互致问候.祝贺新年快乐。到80年代末。春节期间除亲友间来往仍频繁外,拜年之风逐渐减弱,但仍注重初一给长辈拜年。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叫上元节),这天晚上食元宵,多有社火活动。清明节时,农村、城市居民都去祭扫祖坟,表达对死去亲人的怀念之情;在城镇还组织青年学生到烈士陵园献花环,悼念革命烈土。中秋节赏月,合家团聚,家家备有月饼,以示事如圆月。
作文六:《民俗民风》4500字腾冲回族的三大节日庆祝活动
(一)、春节
“百节年为首”,春节对汉族来说意示着新的开始,人们对新的 一年寄托着无限的希望。因此,春节是汉族众多节日中最隆重和最热闹的节日。年关将近,腾冲汉族要贴春联,挂年画,办年货,买香火、纸钱。受此影响,回族也在年关将尽的时候,为过年而忙碌着。腾冲回族过春节不贴春联,不挂年画,不祭灶、不守岁,一般也不放鞭炮(只有少数年轻人为表示热闹放),更不需为烧香拜佛而准备。但也有一定的年味,一般出门在外的人也会想着回家过年。像当地汉族一样,年关将近时(一般在腊月二十以后)要掸尘,清扫房屋,收拾家当,拆洗被褥,全面打扫卫生,把一年的“穷气”、“晦气”统统赶出家门,也为新年营造一个清洁的环境。回族办的年货比较简单,主要是准备一些吃的,如:瓜子、花生、松子、糖果、柿饼和一些鱼、肉、蔬菜、瓜果等。年货办齐之后,就要泡上米准备舂粑粑(云贵地区一种米制的小吃)了。一般来说,每户人家至少要舂十几斤米的粑粑。舂粑粑之前要把米泡上一夜,
让其充分吸水,以增强其粘性。第二天把米蒸熟,趁热送去舂。粑粑以前是在石碓上舂,现在则多用机器代替了。粑粑分糯米粑粑(即通常所说的瓷粑)和软米粑粑(又称饵块粑粑)两种。糯米粑粑舂好后,按一定大小将其揉成团,贴在干净的芭蕉叶上,再用手按成大圆盘状,有脸盆大小;软米粑粑做法与糯米粑粑相似,只是按成碗口大小。糯米粑粑放硬后会逐渐裂开并发霉,这时要将其切成巴掌大的块状,用清水泡在容器里,能存放三、四个月之久。软米粑粑放硬后直接泡就可以了。糯米粑粑可以做成各种口味的,如蒸糯米时在里面夹一层高粱粉,舂出来就是高粱粑粑;夹一层红豆,舂出来就是带有豆香的红豆粑粑。主人一般会根据个人口味在蒸米时加上各种杂粮,做成各种口味的糯米杂粮粑粑。两种粑粑最传统的吃法是将其放在炭火上烤熟而食,也可蘸上蜂蜜、糖或其它自己喜欢的调味品食用。现在人们还常常放上油、盐和其它作料来煮食软米粑粑。为了方便,人们会在除夕夜煮好第二天要吃的各种肉食,准备好一些蔬菜,还要蒸一大锅糯米饭用来做“麦茶”(当地汉族做
的是以酒曲为原料的醪糟,因回族不喝酒,所以创造性地发明了貌似醪糟的麦茶)。“麦茶”是当地回族的一种特色小吃,做法是将小麦粒洒上水,用稻草盖上,待其发芽后,将其晒干,打成粉,做成麦芽面。麦芽面当地集市上都有卖。做麦茶时,先将麦芽面放在纱布上,然后包好放在凉水里泡一会,使其充分稀释。之后将包有麦芽粉的纱布充分挤捏几次,过滤出麦芽水。再将滤好的麦芽水倒在凉好的糯米饭上,放上一夜后第二天煮沸而食。除了做麦茶,很多人家(依口味而定)还要在除夕夜里把柿饼切成薄片,用水泡好,留待第二天做“柿饼汤”。“柿饼汤”也是当地回族的一种特色小吃,做法是:把泡好的柿饼加水放在锅里,一边煮,一边用锅铲使劲将其踏成糊状,再放上糖,煮稠即可食用。吃时还要加上切成薄片的核桃仁,甜香润口,别有一番风味。腾冲回族没有吃年夜饭的习俗。所以,除夕之夜人们吃得很平常。以前,大年初一的一大早,回族也要像当地汉族一样举行一种“开财门”的仪式——由自己家的男孩(主人家无男孩可以请亲戚朋友家的代替)一边口说“四季”(一些
被编成顺口溜的吉祥话,如“财门大大开,金银财宝滚进来,滚进来,滚进不滚出,银子堆满屋”)一边把自家大门缓缓打开,以示新的一年里财源、好运滚滚而来。父母或主人会给钱酬劳。现在则很少举行这一仪式了。在这一天回族主妇们会起个大早,把麦茶煮沸,把“柿饼汤”熬好。待一家人吃过这两种点心后,再准备一桌丰盛的午饭。以前对这顿饭的菜有一定讲究:人们要特别煮上一把青菜来吃,以示一年到头平平安安的。菜里一定要有鱼,代表“年年有余”。饭后就可以出门去了,人们或走亲访友或游山玩水开始了过年的各种活动。回娘家拜年是一项不论新婚夫妇还是老夫老妻,都积极参与的年俗。回娘家的礼物,总是精挑细选,而且要寓意吉祥。岳父母更是年前就备下了丰盛的宴席,让自己的女儿、女婿、外孙们一饱口福。有的小孩还要去干妈家拜年。接受拜年的人除要对来访的孩子款待一番,还要视其礼物的轻重给客人的孩子“拜年钱”。过年的气氛持续两三天后就慢慢平淡下去了,人们的生活开始步入正轨。腾冲回族是不过元宵节的,当地汉族也并不隆重庆祝。值
得注意的是,腾冲回族在整个过年的仪式中,不举行任何祭神、拜祖的仪式,也不会以过年为由,举行任何伊斯兰教仪式。
(二)、端午节
端午节对于汉族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夏时节日。在很多地方,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会划龙舟、推龙船,热闹非凡。滇西回族过端午节的仪式比汉族简单得多,并且人们也不注重节日特定的文化内涵。大门上不挂菖蒲,门框上不插艾草,屋内也不洒雄黄酒。以前过端午节除了精心的包粽子外,还要分别煮一锅带皮的大蒜和一锅八种蔬菜混合成的“八宝菜”来吃,大蒜起驱毒之效,八宝菜取其吉祥平安之意。届时,每家都要在五月初四这天包各式各样的粽子,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状如羊角的称为羊角粽,状如狗头的称为狗头粽。有的人家还用各种叶子来包:粽子叶、芭蕉叶包小粽子,竹笋叶包大粽子(这些叶子事先都要在锅里煮熟后,洗净晾干备用)。小粽子有拳头大小,大粽子一般能包一两斤米,要许多人分着吃。人们包粽子时一般会用红、黄两种颜色的天然染料把粽米染上色。为满足全家口味,常常会
在粽米里加上腊牛肉粒或腊鹅肉粒、花生米、豆沙等。各种颜色各种口味的粽米一般会分别包扎。人们还会把粽子切成片状,加上各种调料用油煎食,美味可口。母亲们还会给自己的孩子包上几对比拇指稍大的羊角粽,两个一组,用绳子两头连起来。煮熟后,小孩们会拿一对挂在脖子上,去找小伙伴玩时也乘机炫耀,玩累了再把粽子拿下来吃掉。粽子一般在头一天晚上包好后,放在锅里用凉水泡好,第二天早上再煮食。煮好后,人们会拿一部分馈赠给亲朋好友。现在过端午节,人们不吃大蒜了,粽子包得少了,口味也没那么丰富了,过节的气氛较以前淡了许多。据笔者调查,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当地近几年外出打工人员增多,留在家里的多是老人、小孩,人们缺乏过节的积极性。其次,由于人们不理解端午节的文化意蕴,将其演化成了纯粹的吃、喝,把内涵丰富的端午节变成年复一年的模
式。                (三)、中秋节
腾冲回族过中秋节仪式甚为简单,即中秋当晚准备一些月饼、各种时令水果、干果、饮料之类的东西,摆在庭院里。待到明月
高挂天空,清辉撒满大地时,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赏月、谈天。以前,由于市场上没有卖“清真”月饼,人们会自己烤各种口味的月饼和和糕点,颇有节日气氛。现在都是到市场上去买了。当地市场上卖的清真月饼也有其特色,除了一般的果味月饼、坚果仁月饼、蛋黄月饼等口味之外,由于当地回民喜食腊牛肉、腊鹅肉,也常常在月饼中夹切碎的腊牛肉粒、腊鹅肉粒,做成咸味的“干巴月饼”和鹅肉月饼,吃起来酥香可口,很受回汉人民的欢迎。中秋节的晚上人们一般不主张外出串门,出门在外的人也会尽量赶回家来过节,颇注重团圆氛围。亲朋好友之间一般会相互赠送月饼、水果等各种礼物。这天人们也并不祭祖拜神,关于嫦娥的传说人们也并不关注。
腾冲旅游民风民俗
作为一个一年四季皆可游的城市,腾冲自然有其独特的娱乐空间。看看我们为您准备的腾冲旅游娱乐推荐,让您的腾冲之行拥有不一样的趣味!
《梦幻腾冲》——大型史诗,极边绝唱本剧以火山的激情,热海的温婉,马帮
的传奇,翡翠的疯狂,家园的血战,民俗的画卷,丝路的复兴,人与自然的和解为内容,运用超一流的高科技声、光、电手段,穿越时空隧道,再现腾冲风骨厚重的历史文化,给观众强烈的震撼和视听冲击,并获得超验的文化享受和消遣,是一台专为旅游者定制的时尚经典的晚会。
和顺小巷——体验腾越、和顺文化
和顺小巷是腾越文化和顺文化的缩影,其中的大马帮博物馆,3000件文物和近百幅老照片展示西南丝绸古道的历史、大马帮生活场景;滇商辉煌的历史;和顺人“走夷方”的生活方式,反映华侨的创业史。小巷中翡翠大王家乡让你体验“玉出腾越、运自和顺”的翡翠文化。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古法造纸、木雕、扯丝糖、土锅酒、打铁、织布、洞经、皮影戏、和顺老物件等多项民间手工艺展示和马帮婚礼、马帮歌会等民俗表演。
马帮歌会:每天上午10:00—11:00,下午4:00—5:00在和顺小巷内有精彩的马帮歌会表演。在这里可以欣赏到2005年中央电视台中国魅力名镇评选颁奖晚会上
的压台戏,和顺古镇的《天下和顺》。还有腾冲傈僳族热情洋溢的歌舞表演。   茶道表演:在和顺小巷戏台,每天可以欣赏和顺艺术团的国粹和民族两套茶道表演,感受中国茶道的博大精深。
洞经古乐——腾越古韵,流传久远   洞经是腾冲流传久远的传统文化,它不仅经文精深,音律庄重、优美、动听,且在人们的意识中又是一种高尚、吉祥的象征,它既是“阳春白雪”之音,也为“下里巴人”所爱好。腾冲人敬仰洞经,更喜爱洞经音乐,民间诸多礼仪活动必有洞经参与,且深入于家家户户之中。腾冲洞经古乐与大理洞经音乐系一脉相承,有可能均源于唐代道教经典及宫廷礼乐,其经文与乐律、节奏、配器及曲牌都保持着相似之处。腾冲洞经曲牌由40余支组成,其中分为腔曲与乐曲两类。其配器主要分为击乐、云乐、弦乐叁大类。腾冲洞经音乐组织,至民国中期已发展为十二堂,每个洞会设会长、管事、保管等职。人们习惯地将洞经奉为圣乐,视之为吉祥,寄之以哀思。每会有严格的会规会章,对入会者有选择和纪律约束。
傈僳族刀杆节——上刀山、下火海   刀杆节是腾冲傈僳族民间最隆重的节日。相传源于明正统年间;当时朝廷派兵部尚书王驶叁征麓儿王尚书到腾越带领人民安边设卡,团结民族兄弟共同对敌,深得傈僳族的信赖和敬仰。王回朝后被奸臣所害,为纪念他抗敌安边的功绩,傈僳族便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上刀山、下火海”活动,激励后列继成先辈的光荣传统,保家卫国。
傈僳族能歌善舞,几乎人人能唱、个个会跳,曲不离口,弦不离手。主要舞蹈有跳嘎和叁弦舞两种。跳嘎是溶歌舞为一体的文艺形式,喜庆、丧葬和起房盖屋必跳此舞。队形为嘎头(领队)领舞、领唱的集体圆圈舞,边唱边跳,无乐器伴奏。唱词一般是祖辈流传的、具有特定含义的叙事长诗。叁弦舞以小叁弦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它乐器还有竹笛、口弦、决列等,队形可横、可纵;也可成圆圈。每逢春节或刀杆节,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少,都要沐浴盛装,跳节起舞。叁弦舞动作矫健有力,活泼多变,既热情奔放,又深沉稳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热海浴谷——无法拒绝的诱惑
位于热海景区内的浴谷依山傍水而建,建筑面积8360平方米,园林造景4689平方米,一次可容纳500余人洗浴,日均洗浴1500人次。浴谷共有露天、半露天含金元素等多种矿物质的塬汤水质汤池16个,尊贵私密的养生汤屋4个。其中有聚腾冲山水精华、有 “神农药浴”之你的中草药汤池7个,有通过水热作用、静电作用、浮力作用和矿物质化学作用充分对人体进行温泉水疗的天然汤池4个。另有5个特色汤池,形象鲜明,内涵各异:香柏池又名 “香汤”,采用腾冲名贵香柏木泡制,木质清香,潜心入髓。“咖啡池”融入云南特有的小粒咖啡,提神醒脑,醇香四溢。“芦荟池”放有新鲜芦套,擦身洗脸,美容健肤。“酒池”配制一定比例的曲酒,杀菌消毒,解乏爽身。“涤心池”一池春水,轻波撩人,大有若无,任心漂流,,,,   玉泉园——腾越古“十二景”之一   玉泉园位于腾冲县城西观音塘,是腾越古“十二景”之一。进入园内,您能享受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这里的一切如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园内百余
间古代风格建筑房屋成街成市、院落成群,四千五百件明清家具陈设其间;还有古匾、古玩、古董等供专家、学者鉴赏。棕包街繁华热闹的商业氛围包含着独特的腾越文化。热闹的篝火晚会、风格各异的酒吧、雷响茶、高档的珠宝玉器、丰富的旅游文化产品、各种民族服饰等,供游客品尝、赏购。玉泉园餐厅建筑宏伟、气势磅礴,蓄木叁年,又精工雕刻始成。百余道地方特色菜肴尽揽地方风味。园内流水潺潺,错综有致,水车淙淙,池鱼腾跃;假山林立,雅花葱郁,林木遍地,景色怡人。诗情画意,请您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腾冲皮影戏——云南边地特色艺术   腾冲皮影戏是在云南边地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一种艺术形式,俗称皮人戏、皮戏、灯影子。相传明洪武年间由中塬传入腾冲,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经过本地文化的不断渗透和融合,创新分类为“西腔”和“东腔”两大流派,唱腔多样,剧目丰富,对白风趣,深受当地民众和周边各民族同胞的喜爱。
腾冲皮影戏剧目多取材于传奇、演义及民间故事等,尤以叁国戏、列国戏等连
台剧目居多,据统计有近400出。数百年的皮影戏演出活动,艺人们的足迹遍及腾冲城乡和滇西的许多州(市)县,《抗战胜利》、《叁十六团进腾冲》等剧生动刻画和记录了腾冲近现代的重大史实,新中国成立后,在国家、省、市民族戏剧汇演中崭露头角,颇受好评,已成为既保持中塬皮影风格,又有明显边地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
作文七:《民风民俗》4300字用的工具,每户必备。水碾(有称水磨的)碾米才是三几百年历史,据传是外族传入的。近水的寨每寨有架或数架水碾,也只有在农忙季节才使用,干旱主要还是依靠石碓舂米。加工方法,把焙笼烘干或日晒干的稻谷放入石臼内,用脚踏碓杆后端,使舂杆起落,利用落下的力来舂米,舂好即筛去糠而得净米。
苗族小黑药炖鸡
在丘北县境内的苗族村寨,只要家中来了贵客,他们都会炖制出香喷喷的小黑药鸡让客人品尝。这一美食不仅香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清肺排毒、散寒止咳、滋阴补肾、行血通经”,一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黑芝麻怎么炒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