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旅游,助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心

陕西西安蓝田县以全域旅游助推县域经济转型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精彩图片推荐  经过历届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浦北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收入不断提高。但“不谋"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打造大旅游产业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经过历届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浦北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收入不断提高。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浦北仍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最大的问题是经济问题,多途径、多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很重要。纵观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一条非常好的途径。围绕“兴产业、建交通、扩城镇、办旅游”的四轮驱动发展战略,如何充分利用浦北县丰富的生态资源,大做旅游、做大旅游,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已经成为浦北县当前的一项重要命题。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3/view-6852301.htm  一、浦北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临的压力   (一)提升财政收入水平有压力   浦北缺乏大工业、大产业做支撑,财政缺口压力非常大,而财政收入又比较单一、发展缓慢,传统的地产收入更面临下行的压力,相对于周边县区,财政收入仍有待提升。   (二)产业化程度不高,抗风险能力有待提升   作为农业大县,香蕉、荔枝等仍属于初级农产品,农产品深加工体系没有完全形成,产业附加值有待提升;医药等新型工业产业没有形成体系;丹竹液、神孵酒等新型轻工业仍未形成规模;受交通、区位、居住环境、人才等条件的制约,很难形成创意、电商、创新等新型产业。   (三)产业化面临转型升级,保民生、促就业、稳增长压力大   烟花、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受国家严控,甚至要淘汰、兼并,而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的相关产业又很难培养起来,许多镇面临产业真空风险。   (四)城镇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浦北县城及各镇街区建设千篇一律,城镇建设水平不高,人口特别是县城人口集中度不强,人口素质有待提高,人居环境、幸福指数有待提升。   二、大旅游产业是浦北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对于浦北这样的传统农业大县,让全县干部群众对发展旅游从接受到支持,最重要的就是解决思想统一的问题,其核心就是弄明白旅游产业对浦北经济发展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带给老百姓什么实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旅游就业容量巨大,服务业总量超越制造业”。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2013年全区旅游发展大会上说:“旅游是兴一业、旺百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业每收入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加4元收入;旅游业从业者每增加1人,可增加相关行业4.2人就业。自治区副主席蓝天立在2015年全区旅游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2014年广西的旅游总收入占全区GDP的16.6%,旅游直接间接的就业人数达到了580万人,主要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占广西总人口的12%左右,对全区就业的贡献超过10%,广西旅游投资达1300亿元,也占到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10%。对交通、住宿、饮食、文化产业等行业拉动作用非常明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2012年兴安县在光伏产业、水泥产业等工业一片萧条的情况下,旅游产业繁荣发展,旅游总收入达到38.8亿元,占全县GDP的28.6%。   可见,旅游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不仅是产业更是经济发展的抓手,要从发展观、全局观、系统观看待旅游产业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下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把旅游产业打造成一个发展平台,把浦北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通过这种新的方式进行解决,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这一。   三、浦北打造大旅游产业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一)有优势   浦北县位于北海、钦州、玉林、南宁的交汇处,区域很好。浦北拥有独特的环境资源,自然风光秀美,森林覆盖率69.2%,2012年浦北县获得了“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和“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五皇山有全国面积最大的11万亩连片天然次生红椎林,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以“会开花的石头”为题摄制了近30分钟的专题片进行专门报道。还有葵扇顶、五峰山等多个山脉。越州天湖是广西最早、面积最大的水库之一,水库容量达到12亿立方米,是目前广西建成运行中的第一大水库,环境非常好,可开发的景点很多。南流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航线,越州古城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城市之一,至今还保留了旧州唐城古遗址,大朗书院、余屋镬耳楼古民居等古建筑。浦北是客家文化(中原古文化)的主要聚集区,保留了许多古中原美食。浦北是中国香蕉、中国红椎菌和中华蜜蜂之乡。浦北县委、县政府把旅游作为四轮驱动的工作之一,举全县之力发展旅游,2013年,五皇山被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2014年,五皇山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文昌公园、大朗书院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为旅游大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有差距   浦北旅游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但与阳朔、巴马、兴安等先进县区还有不少差距。景点建设方面,旅游景点少、项目单一、景区娱乐互动项目少,游客少、消费低,高速公路两年后才能开通。配套设施方面,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体系没有配套成型,缺乏上规模、有特色、聚游客的旅游商贸街区,旅游住宿档次(一家准四星、两家三星酒店)和服务水平不高。软件建设方面,全县旅游营销卖点不突出、营销力度有待加强,旅游人才匮乏,居民旅游开发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待提升,干部思想观念有待提升。产业助力方面,政府配套拨款没有形成资金合力,没有形成全社会办旅游的格局,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联动性不强,旅游开发面临土地指标紧缺等。可以说,浦北旅游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三)有前景   国务院把旅游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进行打造。各级政府都对旅游重大项目给予资金、土地指标、公路交通上的倾斜。贵港―合浦、南宁―北流两条高速公路贯穿,把浦北纳入了北部湾城市群1.5小时黄金旅游圈。按照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时,旅游将成为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消费需求,旅游业进入爆发式增长时期。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市场。2012年我区人均GDP已达4446美元,标志着我区旅游业已步入大众化、产业化发展新阶段。公费旅游没有了,但周边游、周末游、家庭游、出国游更火爆了,出游的人更多了。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旅游黄金发展期和转型升级期的好机遇。
  四、浦北打造大旅游产业的思路   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2013年旅游发展大会的讲话中重点指出:“旅游开发要学会抓重点、抓特色、抓配套、抓环保”。旅游发展千头万绪,牢牢把握旅游提升产业、服务人居环境的两条主线,浦北发展旅游产业的思路就清晰了。   (一)抓重点项目   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旅游发展就是先点、后线、再面。浦北要重点抓2-3个有市场号召力、财政贡献大、产业带动强、群众认可度高、易打造且能打造的重点旅游项目。城市是经济的核心,游山玩水是永恒主题,所以,浦北旅游重点就是做活“一城一山一水”即县城、五皇山、越州天湖。   (二)抓特色建设   旅游是朝阳产业,各国、各省、各市、各县都在强力推进,单就广西而言,旅游开发就是百花齐放,如果旅游没有做到主题差异化、产品差异化、市场精准化,浦北旅游很难做好。我们要潜心挖掘文化并创造提升,促进特色文化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把特色融入到城乡建设、景区开发和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使浦北旅游业发展更富魅力,提升浦北文化软实力。   (三)抓配套设施   旅游是综合产业,需要综合配套才能产生最佳的集聚效应。   一是交通设施建设是关键,走交通服务旅游、旅游带动交通建设的道路。依托大旅游开发、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等平台,着力搞好主要景点通一级路、镇镇二级路、村村三级路、公交车进景区、自驾车营地、自行车绿道、通用航空机场的立体化交通体系。   二是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主抓4星级厕所、酒店、餐饮、购物、运输等旅游要素的建设,做好中英文标识系统、服务质量、设施标准、集散中心、智慧旅游等工作,并纳入日常工作中加以推进。   三是坚持环境保护不手软。保护青山绿水不动摇,建立健全“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长效机制,划定“核心、重点、主要”三个环境保护区,实行环保问责一票否决制。   (四)抓产业融合   把旅游作为浦北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强财政、美城镇、兴产业。   一是旅游与地产的融合,走主题地产的道路。实现旅游地产化、地产旅游化,通过旅游环境提升地产价值,地产文化艺术化提升城镇建设品味,实现人居环境、地产价值与旅游发展互动结合,既实现房产销售数量增加,又实现财政增收。   二是旅游与工业相结合,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实现浦北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把已有的香蕉、荔枝、红椎菌、丹竹液、神孵酒、地方特色美食、剑麻、陶瓷、蜂蜜等产品包装为旅游商品,同时,利用生态品牌,培育如葵峰矿泉水、百香果、五皇山石祖禅茶、橄榄等新兴主导产品。依托北部湾旅游和未来浦北的旅游品牌,必须加大旅游重型装备业的招商力度,发展山地观光车、高尔夫等全国性的生产和组装基地。对浦北烟花产业进行旅游化提升,并达到相关环保标准,主动走向全国旅游市场,打造成为全国第一大旅游闪亮产业,为浦北工业产业寻找多一条发展的新渠道。   旅游有“吃住行、游购娱”6大要素。北部湾地区一年6000万游客和2000万居民的购物需求非常强,商机无限。浦北旅游不一定在游客量和旅游景点上争得广西第一,但抓住旅游购物这个环节,做个广西第一,旅游开发就成功了90%。浦北必须主动融入北部湾旅游,做好旅游购物这篇大文章,把浦北打造成为北部湾甚至广西最大的旅游商品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基地。   三是旅游与农林产业相结合,走农林业产业化的道路。2012年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主要是参观和推广浦北经验,浦北农民已探索出一条“不砍树能致富”的绿色发展道路,要深化利用浦北“百万亩林下经济产业基地”这个平台,打造多个主题观光农场,结合新农村建设、完善旅游接待设施,融入科普、研学、劳动体验等内容,实现文化教育、农业体验、旅游观赏、产品销售、农家乐等相结合,使我县林下经济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同时,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鼓励各种花卉苗木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办成主题家庭农场和林场的形式,种植既有经济价值、能带动老百姓连片种植的,又有观赏价值的花卉苗木。要求每个镇有3-4个乡村主题旅游区,把浦北打造成为广西最大的全国知名主题农林业科普旅游基地,成为北部湾地区周末家庭游的主要目的地。   四是旅游与城镇化相结合,走产城景人一体化的道路。推动全县所有镇的城镇化建设与旅游相结合的“九个一工程”。即“一特色街区、一立面改造、一夜景亮化、一免费3星级厕所、一停车场、一特色文化、一酒店、一市民绿化休闲带、一特色旅游产业”。推进土地开发、交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人口聚集、配套发展公共服务,结合发展商业化服务,创新经营业态,形成区域城镇化发展的整合,实现产城景人的一体化。   五是旅游与其他业态相结合,走多业态互动融合的道路。通过旅游这个平台,打造或做强与旅游产业关联的新型产业。扩大和做强住宿、餐饮、商业、文化娱乐业等现有业态,打造健康、体育、养老、旅游教育、河运、创意设计、研学、低空等新业态,实现旅游发展与多业态的互动融合。   (五)抓扶贫攻坚   我们一切工作的中心点就是围绕老百姓的脱贫致富展开。乡村旅游、酒店、景区等旅游业态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浦北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偏远农村,依托景区、主题农场、主题乡村旅游区等,大力引导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田园生态休闲农业的开发,形成“一村一特色”。为老百姓开展“一家多艺”的培训,包括农家菜制作、乡村客栈运营、礼仪服务知识、乡村特产销售等技能培训。并通过抵押信贷等方式支持农民开展乡村旅游。   五、浦北打造大旅游产业的做法   (一)指导思想与定位   按照全域4A景区的概念,深入挖掘古越州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和古汉文化,高起点、大手笔,以打造大景区、大旅游为核心,突破门票经济,大力发展消费经济和服务经济,探索景观、产业和特色村镇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打造具有浦北特色,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把浦北打造为一个国家文化度假公园和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带的魅力明珠。
  (二)目标   3年内创建成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以市场为导向,实现浦北旅游“四个一百”,即“三年一百亿投入、省内游客三百万、省外游客一百万、旅游综合产业三年收入一百亿”。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本县GDP比重的20%以上,旅游从业人数达到3万,旅游间接就业人数达到15万人,游客满意度达到90%;发展旅游业有效带动当地居民增加收入1000元以上。   (三)项目   依托浦北富集旅游资源,树立“大避暑、大养生、大体育、大祈福”等四大旅游名片,推动“一山一水一城”3大核心产品及配套项目、12大旅游产业体系的逐步形成。   1.越州古城景区   (1)建设理念:县城是浦北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参照凤凰、丽江等县城建设的成功经验,“古越州、新浦北”统领全局,从单纯的居住功能向“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产城景人一体化转变,走一条商业旺、地产高、旅游火、百姓乐的“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道路,打造一个小资情调、小清新的小城故事。   (2)建设目标:在2013年获得省级园林城市和2014年获得省级文明城市的基础上,3年内争创全国园林城市,5年内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2.五皇山景区   (1)建设理念:脱离传统打造景点理念,以打造大旅游区为出发点,通过3-4年的努力打造成为5A级景区。   (2)建设目标:中国第一怪山   3.越州天湖景区   (1)建设理念:突出“玩”的理念,通过2年的努力打造成为4A级景区。采取土地换资金的方式进行旅游开发。   (2)建设目标:北部湾第一乐水   (四)相关项目建设   1.打造北部湾旅游商品产业园为核心。旅游产业除了促进工业旅游化,使浦北工业向中高端转型外,更重要的工作就是旅游产业工业化,增强浦北工业实力。   2.加快旅游特色名镇、名村建设。   3.争做广西旅游服务公共设施建设排头兵。   4.打造北部湾第一条低空旅游航线。   5.重点做好乡村主题旅游区集群建设。   (五)主抓管理和落实   1.把县旅游局改为旅游发展局,作为政府组成部门。增加编制,其职能是把发改局的服务业规划审批职能并入到旅游局,统筹全县所有旅游项目,对全县的旅游资源经营和经营单位(酒店、旅馆、餐饮、娱乐等)进行业务指导。   2.每年召开一次全县旅游工作大会。一要高起点抓好旅游顶层设计;二要强势抓项目推进,不留退路抓创建特色旅游名县工作。   3.制定旅游实施方案并把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各镇;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实施,不完成任务的部门或个人,取消当年的评优,并把实施方案纳入指标考核体系。   (六)创新运营和投入机制   1.县开投公司牵头,对旅游项目进行前期投入和经营。景区经营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运营、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的“六统一”格局。   2.建立浦北旅游企业互保制度。鼓励浦北相关金融企业,按照国务院相关政策对旅游企业可以以景区开发经营权、预期门票收入、土地使用权、相关建筑物的所有权或其他收费权等抵押或质押。   3.按2014年和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结合浦北创建国家级农民创业园和自治区级农民创业园活动,通过对景区周边居民的教育和培训,培养居民的参与旅游意识,居民可采用土地入股、劳动力转股份等形式。   4.制定《浦北旅游发展奖励办法》,积极实施景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打破所有制界限,将经营权转让给有能力经营好的企业或个人。充分发掘本地民间资本的潜力,充分吸纳民间资本、鼓励和支持包括个体在内的各种经济成分兴办旅游经济实体。   (七)大招商和招大商   浦北旅游大招商采取先打造知名度再整体开发的办法进行,第一步为政府整合资金进行开发;第二步为采取“资源换资金+建设换经营”的理念进行招商引资开发。   越州古城主要由县开发投资公司运营和开发;越州天湖和五皇山则由有实力、有客源、有经验的国有大型旅游企业进行统一运营、统一开发。有针对性地通过国家旅游局等各种渠道拜会港中旅、华侨城、广西旅游集团等企业,并邀请进行投资考察。   六、浦北打造大旅游产业的相关保障   (一)成立浦北县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领导小组   县委书记为组长,办公室设旅游局,下设项目建设组、创A组、宣传组。严格按照《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评定标准(试行)》进行工作和任务分工。   (二)多方扶持   各部门整合各类资金形成合力,支持重点旅游项目发展。逐步增加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提高旅游工作经费。制定旅游业扶持政策。   (三)规划保障   城镇规划、产业规划、土地规划、旅游规划、文化规划等五规合一。进一步完善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五皇山创5A景区旅游开发规划、浦北县生态乡村旅游总体规划、越州天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越州古城旅游发展规划、红色旅游产业规划、葵峰顶和五峰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等重点旅游项目专项规划,确保旅游资源有序开发,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   (四)人才培养   县职业教育中心开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高尔夫、游艇、会展策划、导游服务、艺术设计等专业,服务全县旅游发展的需要。积极争取教育、人社、旅游部门的支持,为职教中心建立旅游学科体系给予政策、资金的配套扶持。制定引进人才专项待遇政策,拿出优厚的条件吸引优秀人才扎根浦北。   (五)借势联动,合作共赢   用好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这个平台,积极融入北海旅游产业体系。通过信息共享、市场共做、利益共赢等各种方法与涠洲岛、三娘湾形成北部湾旅游铁三角。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2]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旅游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   [3]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彭清华书记关于旅游发展的相关讲话   [4]《年广西旅游业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研究报告》   [5]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西部旅游业及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意义》   [6]邵琪伟《推进旅游与文化产业紧密融合共同繁荣》   (作者系中共广西浦北县委书记)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助推县域经济 旅游怎么发力---四川日报
四川日报新闻热线:028- 订报:028- 广告:028-四川日报网新闻热线:028-&&&&四川日报网商业合作:028-
14旅游周刊日
助推县域经济 旅游怎么发力
松潘县凭借特色村寨发展乡村旅游。松潘县旅游局供图
&&&&□本报记者 朱丽 刘星&&& 在5月上旬结束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我省提出:要把服务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的潜力产业来抓,要推动旅游资源联合开发,高水平规划打造精品旅游景点和大香格里拉、大九寨、大峨眉、大成都等旅游品牌,推动乡村旅游服务水平和整体品质提档升级,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绿色动力。&&& 在全川183个县(市、区)中,大多数县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可谓是县县有特色,移步即美景。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省县域旅游将从何发力,以切实起到优化县域产业结构、促进就地就业、带动农民致富、拉动经济增长、推动城镇繁荣、提升地域形象的巨大推力?A旅游强县 旅游业占GDP要大于三成&&& 今年初,我省首批旅游强县出炉。世界双遗产地都江堰市、天下名山峨眉山市、阿坝州汶川县、川东北古城阆中市等十个区县榜上有名。旅游强县的创建,不仅推动服务业的发展,创造绿色GDP,而且加快了县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去年,阿坝州汶川县旅游总收入26.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8.4%,汶川特别旅游区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古城阆中,2013年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在成功举办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带动下,阆中全年旅游总收入44亿元,在GDP中的比重比全省多出14个百分点,成为全省极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旅游强县。&&& 首批旅游强县的创建,是我省实施旅游强县战略,为县域经济提供强力支撑的开始。紧随其后的,是一大批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强县正蓬勃发展。记者从省旅游局了解到,今年我省将启动第二批旅游强县创建工作,将从规划、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扶持重点县(市、区)旅游项目落地建设,指导完善旅游招商奖励政策,搭建投融资和推介平台,促进县域旅游投资大突破。&&& 今年,我省还将以大香格里拉、大九寨、大成都、大峨眉、攀西、秦巴、川南为重点区域,推动县域旅游整合发展:甘孜州、阿坝州正在打造全域旅游,包括木里县等在内的 32个藏区县将着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包括芦山在内的雅安受灾区县将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未来,我省将建设一批旅游业收入占县域生产总值比重30%以上,景区特色突出、接待设施完善、产业机制健全的旅游示范县。B乡村旅游 提档升级后更美丽&&& 在我省县域旅游的发展中,乡村旅游一直是重要的一环。2013年,我省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044.9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7%。全省农民从旅游发展中得到人均纯收入621.9元,比上年人均增加80.6元,增长14.9%。&&&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我省农村经济产业升级,更起到改变老少边穷地区面貌,扩大农牧民就业增收的重要作用。5月8日,松潘县安备村,新开业的山巴赞巴拉食府补齐了该村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上最后一环,独具特色的藏式风情与美食吸引了不少游客。松潘县旅游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松潘县正积极探索“精品旅游村”经营模式,选取具有交通区位优势、民族特色突出的村寨,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下一步将按A级景区标准,把安备村打造成为黄龙―九寨旅游线上一处重要的观光体验型精品旅游景点。预计建成后每日接待游客3000人次以上,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 目前,我省有8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5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8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面开花的乡村旅游,将是全省各地富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以第一家农家乐的诞生地郫县农科村、三圣花乡的“五朵金花”、绵竹的年画村等为代表的新兴乡村旅游区域,在全国都有着示范引领作用。&&& 今年我省还将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已制定的《全省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将加强旅游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中江县集凤镇的石垭子村、芦山地震灾区旅游业的恢复重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以及攀西地区的康养产业,都将成为下一步全省乡村旅游升级版的“丰产田”。C旅游小镇宜居宜业更宜游&&& 灾后恢复重建打造的汶川县水磨镇,每逢节假日,游人如织;千年冰川脚下的泸定县磨西镇,已成为海螺沟景区打造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依托……全省推行的“百镇建设试点行动”,是我省创新县域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 去年,省旅游局提出“宜居宜游”规划导向,积极打造特色旅游城镇,构建了旅游引导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攀枝花盐边县红格镇,作为全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首批31个旅游镇之一,大力培育以“阳光、温泉、运动、休闲”为主题的旅游度假产业,2013年完成旅游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在引领小城镇科学发展中发挥了突出的先行示范作用。&&& 未来,我省旅游小镇的建设将更加注重发挥连接景区、带动乡村的独特作用,将更注重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旅游小镇的吸纳能力将更加提高,城镇功能更完善。延伸阅读金川生态立县 旅游先行□中共金川县委书记 张海清&&& 金川县,素有“阿坝江南”的美誉,是四川重要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近年来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到2014年,金川林地面积达到37万公顷,森林植被覆盖率41.72%,为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提供了先天优势。&&& 金川,以打造“藏区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推进区域联动、资源互补,与周边四县抱团打造 “大东女国阳光旅游度假区”。以打造富民惠民的“民生产业”、对外开放的“窗口产业”、团结稳定的“和谐产业”为方向,成功创建观音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开创“资源整合+专业托管”的新模式,与川旅集团等招商引资企业合作,启动“4221”项目工程。按照“农旅相融、工旅互动、文旅一体”的思路,以观音桥、嘎达山和世界罕见的高原田园风光等景区开发为重点,加快构建生态度假、文化体验为核心的 “全域、全时、多元”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九龙藏彝走廊 秘境天堂□中共九龙县委书记 赵景强&&& 九龙县,是“藏彝走廊”的核心区域,生态环境优美,“贡嘎翡翠”伍须海、“神秘水怪”猎塔湖、“洛克小道”猛董等高原风光雄奇俊秀,藏彝民俗文化浓郁多姿,被誉为“秘境天堂”。我们紧抓四川建设中国最美藏区的机遇,围绕“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圈”和“金沙江流域大香格里拉国际精品旅游核心区”建设,积极打造“藏彝走廊、秘境九龙”生态文化旅游品牌。以伍须海5A级景区为龙头,加快瓦灰山自然生态旅游区、猛董神山、猎塔湖及普依赞雪探险旅游区、雅砻江大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区等精品景区建设。投资9.3亿元,推出27个增绿、点亮、塑美项目,建设高原碧水风情县城。突出文旅结合,深入挖掘、继承和弘扬以藏彝文化为主的民俗文化,包装推出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玛达咪》等精品剧目,举办了首届伍须海国际游海节、藏彝走廊民歌大赛和藏彝文化研讨会等大型推介活动,启动6个藏彝民俗文化风情村试点建设。在旅游经济发展中,我们还积极探索当地村组以林草地折资入股、门票分成等新机制,做到开发一方资源,带富一方百姓。米易阳光花城 康养基地□中共米易县委书记 王彪&&& 米易,属亚热带干热河谷立体气候,是得天独厚的天然大地温室和热作区,年均气温19.7℃,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96%以上,是“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暖阳”的康养度假理想目的地。近年来,我们明确“花园县城、公园城市、康养基地”定位,建设安宁河谷“城在山中、水在城中、行在绿中、居在园中”的山水园林县城,构筑以阳光、运动、休闲、度假、康养为主题的城镇业态支撑,加速推进米易时光度假区、亲水主题核心区、康体疗养休闲区、佛教文化养生区等产城相融项目,引进建设川煤疗养中心、省医院康养保健中心等健康养生项目,创建中华养生论坛、皮划艇冠军赛、三花节、龙舟赛、舞龙舞狮大赛等康养旅游活动品牌。西昌邛海湿地 城市绿肺□中共西昌市委书记 李俊&&& 西昌,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使西昌的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努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样板。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5天,地面水质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 西昌坚持把邛海作为全市的核心生态资源,系统实施邛海流域生态整治,通过一系列措施,实现退田还湖、退塘还湖、退房还湖,恢复邛海湿地8500余亩,恢复邛海水生植物60余种,有效保护各类珍贵树种1080余种,邛海水质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2013年游客人数突破1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5.21亿元,旅游满意度调查测评达87.72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今年10月,环邛海六期2万亩湿地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最美的城市湿地,邛海水域面积将恢复至38平方公里以上。链接省旅游局六大行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今年,省旅游局将新培育10个旅游强县,创建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2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积极申报全国“美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重点村”,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为此将实施六大行动,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以深化改革推动县域旅游科学发展。编制实施《四川省旅游业改革行动计划》,指导峨眉山市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和推动藏区、秦巴、乌蒙等集中连片贫困区域的旅游扶贫开发试点,探索建立以旅游经济为龙头的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以重点区域推动县域旅游整合发展。以大香格里拉、大九寨、大成都、大峨眉、攀西、秦巴、川南为重点区域,整合全省县域旅游连线成片发展,重点推进32个藏区县着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推动芦山灾区县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探索建设秦巴山区省级生态旅游扶贫试验区。&&& ――以试点地区推动县域旅游率先发展。以中江县集凤镇石垭子村、芦山地震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以及攀西地区的康养产业为试点,先行先试,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助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以产业融合推动县域旅游纵深发展。制定实施《全省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计划》,加强旅游与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以旅游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 ――以项目落地推动县域旅游提速发展。今年是省政府确定的“旅游投资促进年”。省旅游局将从规划、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扶持重点县(市、区)旅游项目落地建设,指导完善旅游招商奖励政策,搭建投融资和推介平台,促进县域旅游投资大突破。&&& ――以服务保障推动县域旅游持续发展。以旅游法制化、标准化、“智慧旅游”、人才支撑以及推动各地建设“旅游景区连接通道最后一公里”等配套项目提升县域旅游管理和服务能力。
在线投稿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