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进口,改善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状况.的翻译是:什么意思

贸易收支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贸易收支亦称“贸易差额”或“有形贸易收支”。是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中最重要的项目,也是整个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项目。它反映商品进出口贸易的收支,其中商品出口收入记在贷方,商品进口支出记在借方。国际贸易中非货币性黄金买卖交易亦列入贸易收支项目中。在贸易收支中,商品价格的计算方法各国不尽相同。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进出口商品都应按离岸价格 (F.O.B.) 计算。但多数国家以海关统计数字为准,即出口商品以离岸价格计算,进口商品以到岸价格 (C.I.F.) 计算。
贸易收支基本介绍
简单来说,当一个国家的进口总额大于,便是“”,也叫“贸易”;当出口大于进口,称是“”;当出口等于进口,就称之为“”。贸易收支数据反映在市场走势中,往往是当该国外贸赤字扩大时,就会利淡该国货币,令该国货币下跌;反之,当出现外贸盈余时,则是利好该种货币的。
非贸易项目与贸易项目是相对的,是的两个组成部分,非贸易项目包括和。劳务收支是指对外提供劳务而引起的货币收支,与劳务有关。例如:服务行业的建筑、安装、监督、施工、运输、装饰、维修、设计、调试、咨询、审计、计算机信息服务等;国际海运出口项下;(演员、歌星、运动员)的商业表演等而引发的外汇收支。
贸易收支贸易指标
贸易收支贸易收支数字的含义
(TradeBalanceFigure)反映了国与国之间的状况,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外汇交易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一个国家的进口总额大于,于是便会出现“”的情形;如果出口大于进口,便称之为“”;如果出口等于进口,就称之为“”。美国贸易数字每月公布一次,每月末公布上月的数字。中国至少每季也要公布进出口数字。
贸易收支解读该指标
如果一个国家经常出现现象,便会流出国外,使国家经济表现转弱。政府若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把国家的,因为币值下降,即变相
把商品价格降低,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因此,当该国外贸赤字扩大时,就会利淡该国货币,令该国货币下跌;反之,当出现外贸盈余时,则是利好该种货币的。因此,国际贸易状况是影响十分重要的因素。日美之间的充分说明这一点。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连年出现,致使美国贸易收支的恶化。为了限制日本对美贸易的,美国政府对日施加压力,迫使日元升值。而日本政府则防止日元升值过快,以保持较有利的贸易状况。
由一国状况而对造成的影响出发,可以看出状况直接影响一国汇率的变动。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对该国的就会增加,流人该国的外汇就会增加,从而导致该国上升。相反,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对该国货币需求就会减少,流人该国的外汇就会减少,从而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下降,该国。具体说来,在国际收支诸项目中对影响最大的除了上面的贸易项目外,还有。
贸易收支的或直接影响着货币汇率的上升或下降。例如,美元下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的愈益严重。相反,日本由于巨额的,国际收支情况较好,日元的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样,资本项目的顺差或逆差直接影响着的涨跌,当一国资本项目有大量逆差,的其他项目又不足以弥补时,该国国际收支会出现逆差,从而引起本国货币对外汇率下跌。反之,则会引起本国货币汇率的上升。
贸易收支调节机制
的调节机制与政策效应分析
当一国国际收入等于国际支出时,称为。一国的状况主要取决于该国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入流出状况。
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不平衡状态时,市场机制可以进行某种程度的调节,但这种调节的力度有限,特别是在制度下。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在很多情况下
要实施不同的以弥补市场对调节力度的不足。但是在不同的下,其所实施的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收到的效果也不同。下面分别分析在和下一国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机制与政策效应。
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机制与政策效应
在制度下,由于汇率是随着市场变化自动调节的,因此,无论是处在还是状态,市场机制都会自动对国际收支进行调节。由曲线LM和曲线ISo的交点Eo决定了初始的为Yo,为io。均衡点位于国际收支平衡曲线BP的左上方,说明出现。
在浮动汇率的情况下,如果国际收支是顺差,价格(即)就会提高。本币价格提高,又会引起减少进口增多,ISo曲线会向左移。由于这一点,这一块的顺差会减少,或逆差增加。要实现国际收支均衡,就要使中的外资流入增加,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提高国内,这样BPo曲线不断上移。当不断缩小时,均衡点和BP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不断接近直到最后这一距离消失。这时新的均衡点出现,亦即是IS1、LM、BP1三条曲线交于E1。在这一点上,货币和产品市场以及实现均衡。
均衡点Eo处于曲线BPo的右下方,这表明该国经济出现了。国际收支逆差会使下降,从而增加,进口减少,国际收支状况改善,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出口增加,顺差增加或减少。由此,达到国际收支平衡的利率水平会下降,BPo向右下方移动。曲线移动使均衡点靠近。这个过程继续进行下去,ISo曲线移至IS1,BPo曲线移至B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
P1,实现,新的均衡产生,新的均衡点为E1。
在下,市场机制发挥着自身的正面作用,有效地进行着自动调节,使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又使不断保持平衡。但在有些情况下,如经济过冷或过热,政府也会运用来加以主动调节,以使国民经济按合理的速度发展。政府采取的主要政策有或,这两种政策的作用过程,都会引起利率的变动,从而使得BPo曲线产生上下移动,其作用的效果要比中的情况复杂一些。如果设定政府无论是采取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为了使国民经济进一步增长,那么,在下,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所呈现的效果则大相径庭。
贸易收支国家政策
一国采用,一般是在处于时, 而且这种顺差主要是由增加而引起的。政府增加支出,需求扩大,IS曲线右移,收入水平增加,价格上升,下降;在货币供给量不变时,国内利率上升,向上方移动;价格上升和收入持续增加会导致进口持续增加,进而使外贸出现:在高度流动的条件下,利率上升会导致国外资本大量流入,在此期间外资流入额往往大于进口增加额,国际收支仍出现顺差。顺差不断增加,会使供不应求,本币出现升值压力。由于是的,上升,减弱,Is曲线向左移。这表明在条件下,的效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此外,在开放条件下,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会比在条件下小一些,这是由于在中中的一些环节会通过贸易或投资转移到国外去。例如,政府投资几十亿元建一座发电站,但部分
设备、材料、技术从国外进口,那就会增加国外的总需求,使得政府增加的开支对本国经济的减弱。如果一国处于阶段,政府采取紧缩的,其收效也不大,只是作用过程与上面所述过程相反。
在下,政府使用,其作用过程为:政府如果增加货币,利率下降,资本外流增加,增加: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收入增加;进口增加,逆差增加。但由于逆差太大会导致本国,进而导致增加,外贸状况得到改善,IS曲线向右移,增加,同时会下移,这个过程持续一定时间,新的均衡就会实现,经济以更快速度增长。当然,这种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作用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一个国家金融市场成熟程度,外贸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外贸结构等。不同的国家在这些方面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所以在浮动汇率下采取货币政策的效果也不一样,但总体来说,调节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如果是经济处于过热阶段,政府采取,过程与上所述相反,效果一般比较明显。
贸易收支政策效应
在条件下,汇率主要不是由市场来调节的。在波动较大时,政府为维护,都会主动采取干预措施,在固定汇率下,在一国分别存在和时,政府实施的调节机制运行如下:
由曲线ISo和曲线LMo的交点决定的初始均衡点Eo(io,Yo)在初始时表明国际收支是顺差。而使本币在外汇市场上供不应求,面临升值的压力。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为了维护固定的汇率,政府的主要办法是增发货币,使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从图形上看,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
2006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使曲线LM1右移至LMo位置。在一般情况下,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会提高本国绝对价格水平。在其他与本国发生贸易关系的国家水平不变或提高幅度小于本国绝对价格水平提高幅度时,这会使需求会下降,ISo曲线左移,同时BPo曲线向上移动,从而使均衡点和曲线接近。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此时恰好所有与本国有外贸业务的国家也上升且大于本国物价水平上升的幅度,则这一结论不成立。国外需求减少的这一结果,会使中减少;当ISo移至IS1,BPo移至BP1时,曲线LM1与曲线IS1的交点恰落于BP1曲线上,国际收支平衡得以实现。交点E1成为新的均衡点(虚线为调整后的情况)。
初始均衡点Eo处于初始BPo的右下方,说明经济发生了,导致对国外的增加。为了维护固定的,政府出售购买本国货币,从而导致本国名义货币供给量减少,在图形上表现为LM曲线向左移至LM1(虚线)。在一般情况下,本国名义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导致国内水平下降。在与本国有贸易业务关系的所有国家综合绝对价格水平不变或下降幅度小于本国下降幅度时,需求增加,IS曲线右移,也会向下移动。当ISo移至IS1(虚线),BPo移至BP1(虚线)时,曲线LM1与IS1的交点恰落在BP1之上。新的形成,E1点为新的均衡点。
以上两种情况只表明在条件下,政府被动运用后,新的均衡是如何实现的,这只反映了部分状态下的调节机制,并不能说明这种政策就是有效的。事实上,在固定汇率条件下,由于汇率的自动调节机制不存在了,政府为维护固定汇率所实施的货币政策,尽管不能说一点效果也没有,但从普遍和长期的角度来看,其作用是很小的。所以,一般而言,在时,就不能依靠增加货币供应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在时,也不能依靠减少货币供应的办法来控制通胀。
在经济不太景气或者在上面图形中反应出的新的均衡点仍然达不到政府所期望的时,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便采取扩大的办法,货币增加,LM曲线右移,利率下降,资金外流;利率下降和货币供给量增加,导致收入增加,收入增加会使进口增加。上述变化又会使出现,造成贬值。在下,货币当局必须抛出外汇,购买本币,从而减少货币供给量,但这个过程继续下去,LM曲线回复原位,显示货币政策无效或效果不大,所以其对经济的整体调节作用就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在时,政府采取紧缩货币的办法,货币供应减少,利率上升,外资流入,增加;收入下降,进口下降,顺差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增加,顺差增加;以上因素推动本币面临升值压力,为维护固定汇率,政府又不得不注入本币,买进,政府失败。
在下,政府的一般会取得好的效果。其原因是:政府实施增加的财政政策,支出增加,IS曲线右移,收入水平上升,在不增加的情况下,利率必然上升,外资流入增加;收入增加,进口增加,但由于外资对利率反应的弹性大,利率下降会使外币流入数量很大。所以,一般来讲,增加到一定的幅度,顺差会增加很多,于是面临升值压力。为维护,政府买进本币,卖出外币,LM曲线向右移。结果,一方面是官方增加,另一方面是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经济可加速增长。如果该国是处于阶段,为减缓经济发展速度,政府采取紧缩的,一般也会取得预期效果。其中主要原因是减少支出,在货币供给量不变时,利率会下降,外资大量流出,最后会很大,本币面临贬值压力,政府为维护固定汇率,会买进本币,卖出。供应减少,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所以对于尚不完善、效果本来就不明显的发展中国家来讲,采用可以使政府能更加有效地使用财政政策去调节经济运行。而对于金融市场成熟的发达国家来讲,由于货币政策在此下起不到好的调节经济的效果,所以都转而采用,在此汇率制度下,政府的货币政策会取得好的调节效果。
何盛明. 财经大辞典: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0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什么是贸易平衡?_百度知道
什么是贸易平衡?
国际贸易术语中有一个叫贸易平衡(trade balance)请问这是什么意思?
我有更好的答案
贸易平衡( Balance of Trade )。贸易平衡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基本上趋于平衡。纵观世界各国 ( 地区 ) 政府的外贸政策实践,这种现象并不多。一般来说,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应设法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略有结余,此举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采纳率:43%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贸易平衡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外贸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外贸是什么意思?
外贸是做什么的,干些什么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对外贸易的意思,主要是指货物的进出口贸易,当然也包括由此所涉及的国际结算.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等等。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贸的来往日益频繁,同时也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交流。
采纳率:24%
对外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
对外贸易不仅把商品生产发展很高的国家互相联系起来,而且通过对外贸易使生产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也加入到交换领域中来,使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深入到他们的经济生活中,使这些国家和民族的劳动产品日益具有商品和交换价值的性质,价值规律逐渐支配了他们的生产。随着各国的商品流通发展成为普遍的、全世界的商品流通,作为世界货币的黄金和白银的职能增长了。黄金和白银除去具有货币一般购买手段之外,还被用来作为国际支付、国际结算与国际信用的手段。随着黄金、白银变成世界货币,产生了形成商品世界价格的可能性。世界价格的形成,表示价值规律的作用扩大到世界市场,为各国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条件进行比较建立了基础,促进了世界生产和贸易的发展。通过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不但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而且还可以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加速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和中介差不多,就是把外国的产品通过外贸在国内找厂家做,
跟老外做生意的。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外贸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现进出口贸易“顺差”和“逆差”含义是什么_百度知道
现进出口贸易“顺差”和“逆差”含义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贸易顺差与贸易逆差的含义: 在一国对外贸易中,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称为贸易顺差,而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称为贸易逆差。
  贸易差额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外贸易收支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一般意义上讲,贸易顺差反映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表明它在世界市场的商品竞争中处于优势;而逆差则反映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不利地位,表明它在世界市场上'的商品竞争中处于劣势。 从长期趋势看,一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应该保持平衡。
  问题:是否出口越多越好?提示:首先,对外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其次,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过度的出口并非一定有利。出口的增加,如果在生产不能相应扩大的条件下,必然会抑制国内需求的满足,影响本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再次,观察对外贸易不能只看数量,还要分析外贸结构。 从出口角度看,如果过多地增加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出口量,不仅对国内其他产业推动力较小,而且会失去国内深加工的机会;反之,若增加汽车出口,不仅会引起汽车工业投资的增加,而且由于产业间的连锁关系,还会导致机械、钢铁、像胶等产业的投资和收入增加。
采纳率:65%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进出口贸易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热点:&&&&
全球贸易治理中的中国角色
第1页:致力于纠正全球贸易失衡
第2页:坚定推动多哈回合谈判
  全球贸易治理中的中国角色
  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全新影响力,中国自此走向了全球贸易治理的前台,成为全球贸易治理的重要角色,以积极协商、平等互利、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全球贸易治理。
  文/杨凤鸣
  10年前中国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43个成员,这10年,也是中国发展最好最快的10年。中国年均GDP增速达到了10.5%,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从原先的第六位跃升至世界第二大贸易国,货物出口跃升至全球第一。10年里中国由世贸组织的一般成员向重要成员转变。其标志,即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全新影响力,中国自此走向了全球贸易治理的前台,成为全球贸易治理的重要角色,以积极协商、平等互利、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全球贸易治理。
  致力于纠正全球贸易失衡
  近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全球经济失衡尤其是贸易失衡及其影响程度成为一个有争议的热点问题,其中中美经贸关系失衡更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矛盾焦点。贸易失衡根源于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及国际市场分工体系的演变,是亚洲等新兴经济体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和美国等发达国家鼓励消费的政策冲突的必然结果。受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等因素限制,全球贸易失衡的调整难度大、周期长。
  中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中国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力争纠正全球贸易失衡。从最近三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的变化可窥一斑。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努力扩大进口”,2010年时则提出“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2011年则进一步明确“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虽然自2009年到2011年均提到重点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增加关键零部件元器件、重要能源资源和原材料进口,但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则明确提出“促进从最不发达国家和主要顺差来源国增加进口,逐步改善贸易不平衡状况”。在“十二五”期间,商务部将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积极扩大进口的方针,2011年外贸总的政策指导方针是“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
  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8年,中国从各国进口了1.13万亿美元的商品;2009年,在自身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困难形势下,中国政府还多次组织贸易投资促进团赴欧洲、美国等地,签下了数百亿美元的订单;2010年,中国进口额达到1.4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进口国。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中国进口中工业原料、资本品所占比重较高,而2010年,出于平衡贸易的目的,汽车及零配件的进口金额和数量出现较高幅度的增长。其中,大部分汽车及零配件均来自以美欧为主的发达国家,这为解决双边贸易失衡提供了支持。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以来,中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回落,对外贸易总体向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中国贸易顺差与进出口总值的比例从2008年的11.6%降至2009年的8.9%,2010年进一步降低至6.2%。月,进出口总值14017.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4%,其中出口7123.8亿美元,增长25.5%;进口6894.1亿美元,增长29.4%。累计贸易顺差229.7亿美元,减少35.1%。
  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引发的经济危机,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能幸免,并引发了实体经济危机、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世界各国为了维护本国的社会安定和政局稳定,纷纷出台各种救市和刺激方案,其中带有明显的贸易保护倾向。虽然,危机爆发后WTO启动了贸易措施特殊监督机制,以贸易政策审议机制为平台,监督各成员为应对危机出台的贸易措施情况,对遏制贸易保护主义起到了重要的预警和监督作用,而且表面上看各国实施的有些贸易限制也并不违反WTO协议,但事实上却在“行贸易保护之实”。
  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为了抑制贸易保护,中国作为贸易大国,一方面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重点的举措,积极应对危机;另一方面,呼吁国际社会抑制贸易保护主义,同时继续保持市场开放,以实际行动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没有采取任何保护主义措施。
  危机爆发以来,中国适时的经济刺激政策为中国国内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保障。尽管遭受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影响,中国依然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增长。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舒缓了全球经济滑坡的趋势,对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起到了极大的信心提升作用。2008年,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9%,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20%。2009年,我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回暖并强劲增长9.1%,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达50%。2010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超过了50%。经济增长的背后是资本货物、工业品的大量需求,这些货物的进口对于拉动发达国家和新型工业化国家的出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中国工业化大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对于以资源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推动作用明显。
  中国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态度。2008年11月,胡锦涛主席在20国集团伦敦峰会上指出,“世界各国应共同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维护开放自由的贸易投资环境。”温家宝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特别强调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性。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伦敦金融峰会期间,专门举行了以“反对保护主义、共振世界经济”为主题的记者吹风会。
  面对日益兴起的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中国认真履行入世承诺,大幅度降低进口关税,取消非关税措施,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大规模清理与贸易有关的法律法规,以自身“重承诺、负责任、守信用”的实际行动,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国始终坚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并依靠自身不断增长的贸易与经济影响力,在充分把握和理解WTO规则的基础上,以科学和符合国际规范的手段积极应对国外针对我国产品滥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在维护我国广大企业合法权益的同时,有力地抑制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
(责任编辑:徐秀菊)
11-09-15·
11-09-07·
11-09-06·
11-05-05·
11-04-13·
11-03-21·
11-03-07·
11-01-14·
09-12-16·
09-11-14·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竟然是孩子的妈……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高清影视剧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就业状况持续改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