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产中国石油开采成本 成本知多少

感谢您的浏览! - 新华网
对不起,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或已被删除!
本页面5秒之后将带您回到新华网首页。
您还可以:焦石坝压裂国产化情况调查--《中国石油企业》2015年Z1期
焦石坝压裂国产化情况调查
【摘要】:正我国的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但制约开发的关键是效益。而能否实现有效开发的关键因素是如何降低成本。如何降低成本?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是必由之路。页岩气开发的主要手段是实施体积压裂,因此,压裂成本在整个建井成本中占有50%的比重,如何降低压裂成本,中国石化在重庆涪陵的焦石坝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基本情况焦石坝页岩气区块位于重庆东北方向,距重庆市150千米,距涪陵40千米,属于丘陵山区。中国石化
【关键词】:
【分类号】:F426.22【正文快照】:
我国的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但制约开发的关键是效益。而能否实现有效开发的关键因素是如何降低成本。如何降低成本?技术、装备的国产化是必由之路。页岩气开发的主要手段是实施体积压裂,因此,压裂成本在整个建井成本中占有50%的比重,如何降低压裂成本,中国石化在重庆涪陵的焦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伯均;;[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左雪文;;[J];老同志之友;2011年17期
;[J];商业研究;2003年03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松才;[N];中国石化报;2014年
胡永杰;[N];中国石化报;2014年
宗钢;[N];中国石化报;2013年
胡玲梅 杜婷
廖晓生;[N];南昌日报;2010年
袁世文;[N];重庆政协报;2013年
王刚毅;[N];中国石化报;2014年
陈维灯;[N];重庆日报;2013年
&&东轻谜协&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2013年中国油企每桶油生产成本知多少?_网易科技
2013年中国油企每桶油生产成本知多少?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信息披露:本文作者并未持有文中提及的任何股票,也没有计划在未来72小时内购买这些股票。作者独立撰写了本文,表达的完全是个人观点。本文作者并未因此从其他地方获得报酬(Seeking Alpha网站除外)。本文作者与文中提及股票所属的任何公司没有业务关系。
中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这个国家对油气资源的需求突飞猛涨,这使得中国在2013年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日均消费830万桶),仅次于美国(日均消费1,880万桶)。中国石油勘探和开采企业有着耐人寻味的漫长历史。中国共产党打赢了解放战争后,所有的油气生产资产实现了国有化。由于中国努力摆脱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石油产量有了显著提高。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中国作为石油净出口国向日本出口了大量的油气。石油危机爆发后,这个领域掀起了一股海洋石油钻探的潮流,中国也投身其中。尽管中国的石油产量受到这项技术的提振,但是人们很快发现,当时的产量依然无法满足所有的需求。1992年,中国从石油出口国转变为石油进口国,并且这一状况一直持续到今。由于国内相对缺乏石油储备,中国石油勘探和开采企业不得不到海外地区寻找石油资产。因此,中国在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其中相当大一部分贸易与石油有关,这也在情理之中。但是,中国对石油的渴望不仅局限于非洲大陆:去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挪威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发北极能源资源。在本文中,我计算了三家最重要的中国石油行业上游企业的生产成本:中海油(CNOOC)、中石油(PetroChina)和中石化(Sinopec)。和我撰写的其他系列文章一样,这里我依然使用了2013年年度报告提供的数字,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提供充分的季度数据;二是我希望消除季节性波动的影响。
成本计算模型
石油几乎从来没有纯液态生产。通常来说,石油是天然气和凝析油的混合物。虽然本文只考虑主要开采石油的公司,但是这些公司也生产数量可观的天然气。因此,将一切成本归到石油生产头上是说不通的。为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采用了桶油当量(boe)这一概念,在标准条件下6,000立方英尺天然气大约相当于1桶油当量。下面提及的所有成本都指的是1桶油当量,也就是说是生产一桶石油或6,000立方英尺天然气再或两者混合的成本。假设说1桶石油的价格约为100美元,1,000立方英尺天然气的价格约为6美元。这就意味着,从1桶油当量的石油所获得的营收高于1桶油当量的天然气(分别为100美元和36美元)。由于也有油田只生产天然气,本文可能会低估石油生产的成本。
通常来说,成本分为和生产有直接生产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和间接生产成本(日常管理开支)。然而,许多石油企业也积极参与下游、中游或其他经济部门的业务(比如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就涉足化学工程领域)。因此,我把销售成本、综合开销及行政管理费用(SG&A)除以总营收,再乘以勘探和生产部门的营收,得到的就是勘探与生产部门的SG&A费用。我还以同样方式对类似的成本(营销费用、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进行了计算。另一方面,资产折旧可以算作与石油生产的直接成本。
销售成本分为三类:
· 勘探成本
· 开采成本
· 非经营收入的相关税收&
勘探成本是与寻找油气资源的所有活动相关的成本。这类成本包括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的成本,以及钻井成本。
开采成本是打好油气井(石油生产的必要设施)后把油气资源弄到地面上来,与这一操作有关的成本。这类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电力成本和维护成本。
非经营收入的相关税收:由于油气生产是一项利润丰厚的业务,各国政府也希望从中分享收益。现在有大量模式可供政府从油气生产分得一杯羹,如利润分红和专利税等。
针对同一种费用,不同的公司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但是最终所有成本的总和应该是这些公司生产1桶油当量的总成本。
下图显示了成本模型的样板:
在最近一些文章中,我对世界各地的多家石油公司的生产成本也采用了同样的计算方法。
由于产量很高,文中三大中国国有石油企业能够与一些全球最大的国际石油公司大致相对比(中石油与埃克森美孚相比,另两家公司则分别与康菲石油公司和埃尼集团相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税前利润方面,中国的石油企业无法与国际石油公司竞争。中海油的税前利润率为三家企业中最高,在33%左右。而上述国际石油公司中,税前利润率最低的埃尼集团也有39%的水平。除了中石油以外,中国国有石油企业和国际石油公司的非经营收入相关税收大致相等。因此,效率低下和使用的技术不够先进最有可能成为解释双方差距的原因。
译 孟洁冰& 校 俆笑音
本文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福布斯中文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石油测井青海事业部国产化改造降低成本百万元--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中国石油报
中国石油画报
大庆油田报
吐哈石油报
四川石油报
塔里木石油报
青海石油报
长庆石油报
中国石油运输
滚动新闻>>
&& 08-09 09:48 && 08-09 09:46 && 08-09 09:42 && 08-09 09:41 && 08-09 09:38 && 08-09 09:38 && 08-09 09:32 && 08-09 09:32 && 08-09 09:28 && 08-09 09:19
function epaper()
murl1="/epaper";
murl=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
if (murl==0)
if (murl==100) {window.open(murl1+"/zgsyb/",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if (murl==200) {window.open(murl1+"/sysb/",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if (murl==201) {window.open(murl1+"/huabao/",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if (murl==202) {window.open(murl1+"/xdsjb/",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if (murl==203) {window.open(murl1+"/yszk/",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if (murl==700) {window.open(murl1+"/yunshu/",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if (murl==800) {window.open("/other/dihuo/index.shtml",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if (murl==1000) {window.open("/diqu/xj/",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if (murl==1100) {window.open("/diqu/xwzt/index.shtml",papers.options[papers.options.selectedIndex].text,"toolbar=yes,location=yes,directories=yes,status=yes,menubar=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yes");}
中国石油测井青海事业部国产化改造降低成本百万元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中国石油网消息 (通讯员 吕蕾 张志江 记者 凌须斌)7月初以来,进行国产化短接改造的两支电成像仪器在柴达木盆地应用效果良好。中国石油测井公司青海事业部仪修中心由此降低成本150余万元。
  青海事业部仪修中心服务范围涉及测井、射孔等,需要修保的仪器达670支。针对进口仪器老化严重,青海事业部仪修中心上半年重点完成了电成像仪器推靠马达和两支电成像仪器旋转短接的国产化工作,通过生产检验,效果良好。
  该中心针对阵列感应测井仪、遥传伽马测井仪等常出现的问题,加强改造,确保仪器正常运转。他们还利用加温箱排除老化仪器在高温下作业出现的故障,减少了更换仪器的费用。
  仪修中心主动上门服务,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预测、诊断和排除设备故障,将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个中心要求每个班组每周对设备维修及测井运转情况进行质量分析并写出报告,跟踪解决测井中出现的问题。今年年初以来,该中心仪修人员深入现场维修仪器5次,上井修复仪器12支。
│ 作者:
│ 编辑:
 【】   【】    【】  【】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 京ICP经营许可证01028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国新网许可证号 |
电话:010- |【石油观察家】低油价对国内外石油公司效益的影响极其对策分析
文|荆克尧,姜振强,胡 燕,孟 新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5年以来,石油市场仍然笼罩在低油价之下,原油价格在30~50美元/桶长期波动,其中2015年前三季度布伦特油价平均为55美元/桶。在这种形势下,国内外大部分石油公司均已进入“寒冬”期,经营业绩不理想。对比2015年前三季度与2014年前三季度数据发现,各大石油公司的整体利润均大幅缩水。其中,八大石油公司平均下降66%。尤其是上游利润锐减,八大石油公司上游利润总体下降 85%。从上游利润和桶油利润看,各大石油公司上游承受低油价能力差异较大,BP、埃克森美孚、道达尔、中国石油等公司承受能力相对较强(勉强维持盈利),壳牌、雪佛龙、康菲、中国石化等公司承受能力较弱(均已出现亏损)。1 年整体高油价时期国内外石油公司的效益情况国际油价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再次迅速攀升,2011年初至2014年的4年中,持续在100美元/桶高位震荡运行。油价的高企并未为各大石油公司带来利润的迅速增长,受进军高成本领域与勘探开发难度加大等因素的影响,年国内外石油公司的整体利润和上游利润总体呈现出波动中的下降趋势。在整体利润方面,“三超”公司(埃克森美孚、壳牌、BP)平均下降25%,年均利润降幅分别为7%、22%、46%;“三大” 公司 (雪佛龙、康菲、道达尔)平均下降22%,年均利润降幅分别为11%、18%、38%;国内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年均降幅分别为14%、5%(见图1)。在上游利润方面,“三超”公司平均下降17%,埃克森美孚、壳牌、BP年均降幅分别为7%、13%、30%;“三大”公司平均下降15%,雪佛龙、康菲、道达尔年均降幅分别为12 %、6%、27%;国内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年均降幅分别为12%、4%(见图2)。油价保持高位震荡运行,但各大石油公司利润却在波动中下降,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高油价极大刺激了石油公司投资热情,各大石油公司在此期间投资增加明显;二是原材料以及行业内服务等成本同时上升。2 2015年以来的低油价对国内外石油公司效益的影响分析2015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国内外石油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积极抵御油价下跌带来的风险。因此,深入对比分析国内外石油公司在低油价时期的投资、利润、策略的变动情况,可以为国内企业及时调整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度过“寒冬期”提供借鉴。201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经历了从100美元/桶跌至60美元/桶的断崖式下跌。国际大石油公司得益于2014年上半年的良好业绩以及下半年采取的积极应急措施, 2 0 1 4年全年上游利润较2013年下降并不明显,埃克森美孚、壳牌两家公司甚至还出现了增长,一度让业界误认为国际大石油公司具有长期应对低油价并且能够取得良好业绩的“超强”能力,甚至看好它们在2015年的表现。但进入2015年,油价进入30~50美元/桶不断起伏的“低油价波动期”后,世界各大石油公司也已进入了油价相对疲弱的“适应”时期。低油价导致上市石油公司市值大幅缩水,且当前油价水平已跌破绝大多数石油公司的盈亏平衡价格,低油价的负面影响已具有全球性。2.1 低油价对国内外石油公司整体利润的影响上游板块是各大石油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据统计,2011年以来,各大石油公司上游利润占公司总利润的比例基本维持在90%以上。油价下跌,有利于炼油及化工板块降低生产成本,进而增加利润,但相对于上游板块利润的下降幅度,中下游增长幅度远远不足。因此,随着2014年下半年以来的油价暴跌,各大石油公司特别是其上游板块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与2014年前三季度相比,2015年前三季度八大石油公司的整体利润随着油价的下跌而大幅缩水,平均下降66%(见表1)。其中,“三超”石油公司平均下降80%,“三大”石油公司平均下降61%,中国石油下降56%,中国石化下降37%。通过对比可知,道达尔和中国石化两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较好,
下降幅度分别为1 6 % 和37%;BP和康菲公司业绩最差,受低油价的影响很大,不仅下降幅度显著,而且2015年前三季度整体利润出现负值,分别为–39亿美元和–10亿美元。2.2 低油价对国内外石油公司上游利润的影响与2014年前三季度相比,2015年前三季度八大石油公司的上游利润平均下降85%(见表2),可见油价下跌对各大公司上游利润的影响巨大。其中,“三超”公司上游利润平均下降9 5 %,“三大”公司平均下降89%,壳牌降幅最大,达到140%,雪佛龙、康菲降幅也分别达到104%、105%,中国石油下降54%,中国石化下降111%。通过对比看出,埃克森美孚、BP、道达尔和中国石油等公司在前三季度的上游利润还能勉强维持盈利,而壳牌、雪佛龙、康菲和中国石化等公司的上游利润均由盈利转向亏损。从上游板块单位桶油利润看,与2014年前三季度相比,2015年前三季度八大石油公司的单位桶油利润同样出现显著下降。其中,“三超”石油公司桶油利润下降98%,“三大”石油公司下降9 0 % , 中国石油下降5 5 % , 中国石化下降111%(见表3)。与上游利润结果类似,桶油利润显示出各大石油公司上游承受低油价能力的差异较大。在2015年前三季度平均油价为55美元/桶(布伦特油价)水平时,壳牌、雪佛龙、康菲和中国石化等公司均已呈现亏损状态,对低油价的承受能力较弱;BP、埃克森美孚、道达尔和中国石油四家公司的上游板块对低油价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强。其中,埃克森美孚、道达尔和中国石油等公司生产每桶油还可承受油价下跌5~10美元。2015年12月,布伦特油价跌至36美元/桶,若未来平均油价持续低于40美元/桶运行,埃克森美孚等国际石油巨头上游业务也无法用桶油利润来抗衡低油价下降的幅度。3 分析与建议3.1 国内外石油公司应对低油价趋势分析自2014年6月起至今,低油价已经持续18个月之久,这种形势对国内外石油公司造成“全球性”的重创,没有一家公司可以独善其身。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石油公司应对“低油价”的来临将呈现出以下趋势:①上游利润锐减。受油价低迷影响,上述八家公司2016年上游利润将继续下滑,经营形势不容乐观。与此同时,低油价将有利于炼油业务的盈利,一体化经营模式将更有竞争力。②新一轮的成本削减措施即将来临,更大幅度的削减成本是大型石油公司应对长期低油价最主要的手段。如雪佛龙公司最新公布的年度资本支出计划较之前下调了170亿美元,其中2017年的支出较油价下滑前的计划支出减少了30%。③投资规划将更加严格。在低油价下,石油公司对新油田项目的最低回报率要求将会更高,一些处于最终投资决策阶段的项目将面临不确定性。3.2 对国内石油公司应对低油价的若干建议与国外石油公司相比,国内石油公司2015年前三季度的整体利润表现较好。面对油价持续走低和未来可能较长时间的低油价,国内石油公司应在保效益时求规模,在战“寒冬”时谋发展,在危机中寻找机会,在困境中积聚力量,为未来可持续健康发展探索出路,建议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1)坚持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战略在国际油价剧烈波动时,上中下游业务收益的增减在平衡公司总收益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只有上中下游业务协同发展,才能使公司策略更富有弹性和适应力,更好地抵御市场变动带来的冲击。从中国石化与道达尔公司的业绩可以看出,两家公司2015年前三季度数据的整体利润较2014年同期下降幅度最低。这主要归功于下游利润的快速增长弥补上游亏损幅度,道达尔上游下降55%,下游增长160%,中国石化上游下降111%,下游增长364%(见图3左和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将上下游拆分出来的康菲石油公司,该公司缺乏下游的协同作用,致使公司整体利润下降趋势非常明显(见图3右)。2)高效管控成本,提质增效,提高上游板块承受低油价的能力当前,压缩成本并减少投资已成为低油价下国际石油公司普遍采用的策略。据伍德麦肯兹公司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前三季度,全球石油行业共有约2 2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被削减。在成本管理方面,BP公司一直是典型的成本约束者,无论油价高低,BP公司的决策始终受“最优选择”和“必要规模”约束,且其最稳定的指标就是储量替代成本。就2014年操作成本和完全成本看,BP成本均最低(见图4)。2015年前三季度数据也证明了BP公司一直在成本管控上做出的成绩,不仅上游利润和桶油利润维持正数(13亿美元,2.22美元/桶),而且经营平稳,除处理漏油事故外没有大幅波动。相比之下,国内公司(如中国石化)的成本管控水平较低,操作成本和完全成本均较高,对低油价承受能力较弱。近期,BP公司表示将通过公司的成本管控将2017年的新项目开发成本较2015年降低20%~ 30%,雪佛龙公司也表示要在当前市场形势下尽可能将钻井和完井成本降低20%~50%。因此,加强勘探开发成本管控是提高国内公司低油价适应能力的重要措施。3)投资决策注重回报的稳健运营方式长期以来,埃克森美孚公司一直是稳健运营方式的典范,在其年报中几乎年年强调严谨投资与优异运营的战略,该公司每笔大于5000万美元的投资项目都必须提交管理委员会审核,而且投资年限的考虑长达20年甚至30年,每个项目投资一直坚持要获得可观的回报。2015年前三季度显示,埃克森美孚分季度利润尽管在下降,但其趋势平缓,这源于之前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注重回报的投资策略,才使得在低油价发生时应对得较为稳定。比较而言,国内公司分季度利润的跳跃性较强(以中国石化为例,见图5)。为确保上游必要且稳定的现金流,建议国内公司将投资集中安排在高回报领域。在勘探方面,应适量调减低效勘探投资特别是低效评价井工作量,加大预探力度,对勘探工作部署要以发现高效有效储量为原则来安排。在开发方面要以效益为中心,强化风险控制,建立健全应对低油价的投资决策,根据油价走势实施弹性、有序投资,确保增量有效益,投资有回报。4)更加重视经济评价面对油价持续走低和可能较长时期的低油价,国内石油公司亟需在提质增效方面做好文章。首先,应提高对经济评价的基本理论、方法、指标体系及对经济评价在投资决策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应充分认识到,经济评价不仅是提高勘探开发项目投资效益和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企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应构建经济评价学术交流平台,展示低油价下高水平的经济评价研究成果,展示经济评价在勘探开发项目决策中实实在在的效果,为项目决策提供支撑。5)启动油价回暖后的准备工作近期,在伊朗和沙特两大中东重要产油国关系出现紧张局势后,国际石油市场马上随之震荡,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超2%,纽约原油期货价格跳涨3%。据伍德麦肯兹机构预测,国际油价或将在年有所复苏。无论是政治宗教突发事件,还是长期的供需基本面趋紧,国内石油公司都应做好油价可能回升后的准备工作,学习国际石油公司在低油价时期策略制定的前瞻性,跟踪国际石油公司战略聚焦点,做好国际油价近、中期的预测研究,对国内现有油气田做好资源性和经济性细分和不同油价下投资细分,以应对油价回暖的新形势。(来源:《当代石油石化》,2016年3期)
石油观察网编辑
大成律师事务所李治国律师担任本网站首席法律专家,相关法律问题,请联系
石油观察网(C) 2014
京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石油开采成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