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怎么从2000个股票选知乎

61,266被浏览7,520,810分享邀请回答94426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1,266被浏览7,520,810分享邀请回答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你是如何从两千多只股票中选出心仪的股票的?
我的图书馆
你是如何从两千多只股票中选出心仪的股票的?
7月9日已更新实名反对王端端最高赞回答这么一个毫无营养的回答居然有8K的点赞。知乎金融股票板块这是药丸啊!总结一下王端端的回答,故事是这样的:假设中国有10000个做长线的人,其中3000个到现在还是赔的,2000个中途退出了,5000个赚钱了。在这5000个赚钱的人里面,有4000个没翻倍,1000个翻倍了。在这1000个翻倍的人里,有100个人翻了3倍以上。在这100个翻了3倍以上的人里,50个是听朋友推荐买的股票,15个是看新闻买的,10个是自己买完都忘了自己买过,后来机缘巧合打开账户一看赚了这么多。剩下的25个人里,10个是靠内幕消息买的,5个是靠真正的远见卓识买的,剩下的10个是自己瞎分析一通,然后觉得很有依据,就坚信不疑的买了。而在这10个人里,只有3个人玩知乎,其中两个人喜欢潜水,另外一个人叫王端端,他回答了一个怎样选股的问题,宣城自己买了上海莱士,很多人纷纷点赞。别问我那5个真正有远见卓识的人哪去了,有这样的眼光早都不用靠自己买股票赚钱了。但实际上这么说也许还是高看他了。你说你买了上海莱士你就买了吗?我还可以说我07年买了三安光电翻了200倍,97年买了云南白药翻了几千倍呢,反正吹牛不犯法不是吗?做长线的话这么多年肯定也给不少朋友看过盈利截图了吧,找一个放上来,我就信你是那个幸运儿。在我看来这个回答跟上面这些股市鸡汤并无二致。之前我还以为这种套路只会出现在各种“不怕事情闹大,就怕事情不闹大”的媒体网站上呢。题主原题标题:你是如何从两千多只股票中选出心仪的股票的?原本是不想回答这个问题的,正是因为这个问题问的恰好就是我最擅长的方面。那么要么就不答,要答就得答好,要答好就要上干货。在假设大家掌握同样的信息、工具、软件,以及花费同样的精力的前提下,如果我说要单论选股的硬实力,在我见过所有的中国市场上的投资者,包括所谓的“砖家”中,我说第二没人能说第一,不上点干货你们也肯定不会信的是吧?正是因为现在已经不做交易了,甚至以后可能这辈子都不想再做交易了。这些干货留着也没有什么用,不如现在发出来。目的呢,也就是想秀一下,要是有有缘人说不定能足够理解我的意思,并融会贯通,最后青出于蓝也不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放到以前,我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像这样告诉别人的。什么,你问给我一百万卖不卖?废话,我又不是傻逼,问题是当时你去给我找这样的人来吗?然而接下来又有“机智”的朋友要发言了:答主你别装了,你要是选股这么牛逼,你可能不做交易了吗?骗鬼吧!那么不做交易就一定是不做股票吗?实际上起码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中,真的赚钱多的基本上都已经不做交易了,我现在属于才刚刚完全脱离做交易的菜鸟阶段。具体情况下面这个回答有讲一些。对于最近开始关注我的朋友,先高能预个警,这篇回答我要高调了,因为在我最擅长的领域,绝不容许一知半解的人出来大放厥词。那么我先挑可能是最多人存在误区一点进行反驳吧:净资产收益率(ROE)我个人比较迷信这个指标,算是懒人选股票比较实用的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通常我会要求5%以上;以上是王瑞瑞的原话那么,来,今天的数据,日,A股市场上净资产收益率前30的股票。因为之前公司的技术统计部门已经不怎么做了,现在自己也懒得费这个神了,但是有心的人可以去做这样的一个统计:将这30只资产收益率很高的股票放入一个自选股中,再完全随机选出120只其他股票,平均装进4个另外的自选股里。过一个星期、一个月、三个月、一年,统计这五组自选股在不同时间区间的平均涨跌幅度。曾经我也迷信过所谓市盈率、市净率、净资产收益率,后来用大数据方法研究股票后,我做了类似的统计,只不过比上述这个统计这个要麻烦的多,因为那个要的是很多不同时间区间下的历史数据。总之直接说最后得到的结论是:个股的净资产收益率与个股未来是涨是跌之间的关系,犹如卡巴斯基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一样。那么问题来了:卡巴斯基和巴基斯坦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答案是:有基巴关系。王瑞瑞下面的各种分析实质上都没什么营养,要么是新手都懂的,要么是找一些主观上建立的对应关系。这世界上一切投资,最忌讳的就是主观影响客观。而在我的炒股认知里,任何没有大样本事实依据和数据依据的主观推论都是耍流氓。俗称“拍脑门”。讲一下我遇见过的一个最典型的拍脑门案例。在2013年,大伯知道了我在炒股,有一天突然给我打电话,内容是:小骆啊(说实话我都忘了我大伯是怎么叫我的了),我发现一个“规律”,这股市一到周一就涨,以后我都周一买股那不是很好赚钱。当时差点没一口血喷到屏幕上。而我这个人也是喜欢认死理,对客观事实有着偏执的追求。当然你们也可以说我是闲的慌。于是我统计了2008年到2012年这五年来大盘周一是涨还是跌的所有的数据并记录在表格上之后拿给我大伯看。统计的结果我忘了,反正结论跟上面说过的一样:有基巴关系。后面会回答最重要的问题:你是如何从两千多只股票中选出心仪的股票的?有些机智的朋友可能已经看出来一些端倪了,关键词是:统计、概率、大样本、大数据。想继续了解的朋友也可以先看一下我最近写的两篇文章,关于股市中的方法与谬论:这两篇文章可以作为基础理论依据,以便于更好的了解我接下来要讲的方法。先更到这里吧,有人看的话再更,没人看就不更了。接上文。很多人说没干货,容许我说句不好听的:凡是认真看过前面写的还说没干货的,那么结论很明显,你不适合炒股。但是有人说,说没干货的人很多啊。说明以大众的角度来看,你上面扯的这些玩意就是没有基巴用啊,难道你要说他们都不适合炒股吗?是的,都不适合,因为天生适合炒股的人本来就少之又少。这个并不是歧视,就跟我知道我天生不适合打篮球,练一辈子也没有用,所以我就算很喜欢打篮球但是我并不指望能打出什么花样来。同样的别人说我不适合打篮球也并不构成歧视。所以不适合炒股的人,如果你想把炒股当打篮球一样的娱乐,当作排解无聊生活的工具,那也未尝不是一条路子。如果你还不接受,那再说个简单的假设。假设现在中国下围棋的人和炒股的人一样多。围棋的规则再简单不过,任何人从零开始学十分钟就可以下,股票要学怎么买卖怎么看盘也要比这个复杂。但是告诉我,真正能把围棋当职业,靠下围棋赚钱的人会有多少?围棋下的没别人好就一定没别人成功吗?所以那么不适合炒股的人,都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一定非要靠炒股赚钱吗?(以上如果我说中了请对号入座,不爽可以在评论里喷我。但如果我没说中那你就没喷的必要了不是?如果我以上没说中你,你还要喷我,那我是拒绝的)昨天我跟我们操盘总监(我这边叫操盘总监,就是管理所有操盘手的,至于其他地方爱怎么叫怎么叫)用微信聊到在其他城市开分机构新招操盘手自己培养的事情。截选了一张聊天记录:我是做日内T+0的,做这个操盘手学历什么的只是基础,学什么专业的也不要紧,首要的素质就是反应快、手快。当然这只是我们做日内T+0的要求,其他的交易方式并不一定需要。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在这里会举几个例子说明我一些选股和判断走势的方法。如果有些人还要说没干货,那我只能说你要的“干货”是所谓的“给我推荐几只股票吧,要马上能涨的”。如果是这种需求的,建议左转去微博和各大财经论坛看,里面神棍很多。第一个问题:大盘金针探底收红(阳线、包括假阳线)后市会怎么走?就这个问题,你问不同的人,也许会给你不同的答案。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金针探底通常是指含有长下影线的一种日K线图,其实体部分一般可分为小阴、小阳和十字星等三种。无论是大盘还是个股,日K线图一旦出现“金针探底”状,大多会以该日为起点,在日后出现止跌企稳甚至反转向上的走势;一根长下影线的K线,出现在下跌末期,预示股价即将见底回升,后市谨慎看多。结论基本正确,但是我要把问题细化一下,就是金针探底且收阳线后市会怎么走?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会怎么走?(因为我2015年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也就是当天大盘形态为金针探底且收红,而我要对后市的行情做大致的判断)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处理?很简单,把2000年以后大盘所有金针探底且收红的形态都找出来就好了。由于样本比较多,这里只列举出部分的情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统计。我随机找一些情况放到下面。日:日:日:日:日:日左右的反复戳针收红:日非常长的金针探底:2015年牛熊转换时的四次戳针:最后统计方面要比较细分。在2000年到2016年总共发生过多少次金针探底收红的情况,发生过多少次?有多少次出现在上升通道?之后行情多少次涨,多少次跌?涨跌的话是短线涨跌还是中线涨跌?幅度分别是多少?又是多少次出现在下降通道?之后的行情如何呢?需要注意的是,绝大部分时候你发现了所谓的“规律”,但统计会证明它是错的。统计的时候如果夹杂了任何主观情绪,如果你只偏向于去找对自己假设有利的情况,而无视其他平行的样本,最后的结果会毫无意义。甚至我以前建过无数个模型来统计,最后只是证明,我的大多数的感觉上很靠谱的假设都是:有基巴关系。但是留下的一些真正有用的对应关系帮助我赚了很多钱。比如:(如果说没有74这个价的调成除权看)最后说下为什么股票的统计是有效的,而彩票是无效的。因为股票每时每刻每日的波动并不是独立随机事件。市场的一切波动都是由资金进出造成的,而所有资金的进出都可以反映在K线图和成交量上,所以怎样的K线形态往往对应着怎样的市场。而历史市场中的规律,我是说真正可被验证的那些规律,在大环境不改变或者不发生突然事件时,很大概率是还会继续复制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从2014年末新股上市机制修改了之后(之前是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经过统计全部样本,所有上市的新股首日都会涨停。所以之后再上市的新股,我们就可以默认它的首日一定是涨停的。有人说这有什么用呢?当然有用,越早发现这一规律的人可以越早加入到申购行列中。(在2015年初期,中签率远远比现在高)。同时如果知道了这个规律,申购上新股的人也不会像2014年以前那样第一天就卖出。(现在新股上市首日还是会有几单“莫名其妙”的成交,说明很有可能还有人不知道这个规律)这是个简单的也许人人都能发现的规律,那么复杂一些的呢,你要怎么去发现?是靠感觉还是靠统计呢?而且即使同样的规律,很多时候也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越早发现才会越有利。今天就更到这里吧,下一部分会再更新两个实例:在特殊行情下,股票涨停板封单比例和后市行情之间的关系。股票停牌后再复牌,会涨还是会跌,跟哪几个因素有关,又是哪个因素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成为了主导因素?之前说要更的那两个实例,因为懒所以先不更。关于怎么选股,我刚来知乎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跟这个问题契合度很高,直接转到这里。链接:当我们谈论美女时,我们知道自己在谈论的是什么。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这是相貌。年方二八,豆蔻年华。在说年龄。婷婷玉立、婀娜多姿、风姿绰约。此为身材。小家碧玉、温柔贤惠、古灵精怪。却是性格。谈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我们就知道这是在说这个女人笑的很美。谈到粉雕玉琢吹弹击破,那么这个女人皮肤想必不坏。谈到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准是遇到了一个绝世美女。谈到“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美目仿佛跃然眼前。谈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不禁联想到梦中的女神。谈到“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 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那是我们心中对仙女的最高定义了。当我们谈论美女时,我们知道自己在谈论相貌、身材、性格、学历、年龄、家境、工作、她的眼睛她的笑容她的那些小眼神以及她的一切。男人穷尽一生,追求的无非两样事物,美女与金钱。俗吗?也许很俗,但也很真实。懂女人的人,才能拥有他想拥有的女人。同样的,懂金钱的人,才能拥有金钱。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其貌不扬的男人周围却一直有美女环绕,可能你会说,他只是运气好罢了。真的是这样吗?男人追求女人只能靠运气吗?显然并不是。数学家证明,男人的双手伸开之时所形成的圆弧跟女人的胸部凸起的圆弧极相吻合,这说明男人天生就拥有征服女人的能力。同样的,我们看到少部分聪明人掌握着大量的金钱,这也绝不是仅凭运气就可以做到的,而是他们知道通向财富之门的密码。那么当我们谈论金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或者说的更窄一点,当我们谈论股票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有想过这个问题吗?这个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回想一下在你刚开始对女生懵懂动心之时,或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或热情似火、横冲直撞,或费尽心思、机关算尽。但是结果呢,自然会失败,也许曾经拥有过,但失去时你是否会有那么一瞬间感到痛不欲生,茶饭不思、甚至生无可恋。多么像刚进入股市的投资者。刚进入市场时,一切都很新奇,满怀着无限的自信和对未知的恐惧。没有生下来就懂女人的男人,无论你是多么的优秀、帅气,就如同没有天生就懂得如何盈利的投资者。无论你之前多么聪慧、狡猾、睿智、完美,在全新的诱惑和阴谋下都显得Too young Too simple,要知道即使城府深沉如英国首相丘吉尔还是智商无匹如科学巨匠牛顿,都曾险些在股市中亏的血本无归。也许你现在早已饱经爱情的失败、挫折、痛苦,你终于懂女人了。也许你能看懂很多女人,但也有可能只懂一小部分女人,但毫无疑问,你知道自己能够拥有哪些女人,你有了这个自信和资本。但是股票呢,你真的懂吗?在这个市场上,你只懂一点还是一点都不懂,如果你懂的不多,那你凭什么去拥有财富呢?真正的财富在哪里呢?毫无疑问是懂这个市场的人。也许他们失败过无数次,也许是靠自己的艰辛钻研,也许受过名师指点。不管过去如何,现在他们已经历经艰险,破茧成蝶,如同越过了龙门的鲤鱼,眼中再无阻碍,扶摇直上,久鸣不绝。还是回到最简单的问题。当我们谈论股票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蹒跚学步时,若有一双手掌拿来搀扶,应能一步一趋,少走很多弯路。踌躇满志时,若遇一名高人在旁指点,便能心无旁骛,遵从内心前行。怀才不遇时,若得一位贵人从中相助,方可水到渠成,通向康庄大道。而此时,各位看官,如果你曾面对浩瀚股海屡屡陷入迷茫,抑或在追逐财富的荆棘路上感到焦渴难耐。希望笔者的区区文章能够成为狂风巨浪下的一叶方舟,又或是沙漠酷暑里的一泓清泉,为您起歇脚之用,作指路之功。若下文能对你今后在股市中行动产生醍醐灌顶的效果,自然是梦寐所求之事。但也许限于笔者水平,无法起立竿见影之效,而仅使君有柳暗花明之感,也足慰初心了。那么还是那个最关键的问题。当我们谈论股票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我们知道,股票市场上每只股票的主体是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在做什么,发展的怎么样,业绩如何,有什么消息,属于哪个行业,对股票的涨跌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那么现在,让我们转换一下思想。现在不是由上市公司,而全部是由中国的明星(这里暂时包括港澳台明星)来发行股票。明星通过证监会标准流程发行股票,股票名就是每个明星的名字,而市场上每个人都可以去投资。让我们一步一步来为您解释市场的本质。首先要确定哪些明星可以上市,当然要看明星的经历,知名度,吸金能力等等。这是确定上市资质。接下来首先证监会要敲定每个明星各向市场投放多少股票,股价多少。这是发行股票。因为娱乐市场很大,而发行的股票并不多,所以市场上大家排队抢着买。这叫申购。排队买的人太多,发行的股票太少,于是抽签决定将发行的股票卖到谁的手里。这叫中签。那么我们凭什么去挑选这些股票呢?那就要看对于一个明星来说,应该具备什么要素了。看脸蛋的,就会挑刘亦菲、汤唯、吴彦祖。看身材的,就会考虑柳岩、钟丽缇、彭于晏。看人气,林志玲、周杰伦、杨幂肯定最先考虑。习惯看电视剧,那孙俪、文章一定印象最深。经常看综艺,吴宗宪、王祖蓝这些综艺明星肯定能入您法眼。如果喜欢小鲜肉,那周冬雨,杨洋无疑是上乘之选。如果是95后投资者,说不定会买TFBOYS、小飞流吴磊的。如果是老一辈的,那陈道明、斯琴高娃、郑少秋也是不错的选择。甚至喜欢冷门的,那。。。。。。等等等等,一个明星具备的要素之多,如同A股市场上上市公司具备的要素、题材一样繁多。值得说明的是,一只股票一定同时具备着不同的几种要素,而在某些时候,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要素会成为导致股票涨跌的关键因素。在A股市场上,我们每个人都凭借着自己的某些依据去挑选股票。但是且慢,我们的依据中的最关键一点却是,不仅要看自己喜欢哪些因素,还要看别人喜欢什么。“选美理论”是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研究不确定性时提出的,他总结了自己在金融市场投资的诀窍时,以形象化的语言描述了他的投资理论,那就是金融投资如同选美。在有众多美女参加的选美比赛中,如果猜中了谁能够得冠军,你就可以得到大奖。你应该怎么猜?凯恩斯先生告诉你,别猜你认为最漂亮的美女能够拿冠军,而应该猜大家会选哪个美女做冠军。即便那个女孩丑得像时下经常出入各类搞笑场合的娱乐明星,只要大家都投她的票,你就应该选她而不能选那个长得像你梦中情人的美女。这诀窍就是要猜准大家的选美倾向和投票行为。再回到金融市场投资问题上,不论是炒股票、炒期货,还是买基金、买债券,不要去买自己认为能够赚钱的金融品种,而是要买大家普遍认为能够赚钱的品种,哪怕那个品种根本不值钱,这道理同猜中选美冠军就能够得奖是一模一样的。不愧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这个理论彻彻底底的说服了我。我们买股票,就是在猜测市场上的别人在喜欢什么。你喜欢采矿业的,但可能现在互联网是主流。你钟爱市盈率低的老股,但也许如今市场妖股横行。你认为你看上的股有这样那样的概念,但无情的K线会告诉你一切。又或者当你提出地球顶之时,因为赚钱效应,市场上的热钱还在不断涌入;直到一天你高呼看到了婴儿底,疯狂出逃的资金又无情的击穿它。市场上的无奈总是多于顺心,就是因为散户都有这样一种心理:因为我选择,所以我喜欢,并且我喜欢的就是别人喜欢的。但事实是,你喜欢的只是你喜欢的,别人喜欢什么你永远无法控制。是不是有点像粉丝追星呢?凯恩斯选美理论,简略言之,就是在这种选美投票中,竞猜者(投票人)投自己认为最漂亮的美女一票是不足以言胜的,正确地预测其他竞猜者的可能动向才能稳操胜券。这一理论似乎包容了一切投机行为的实际情况,不过笔者不才,想用自己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中得到的经验补充一二。市场永远是对的。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一切的题材、炒作、利好利空最后都要回归基本面,如果没有基本面的支撑,所有市场行为都会如同空壳一般。价值投资如巴菲特,乃是这句话最好的践行者。市场永远是错的。这是索罗斯的名言。这句话在某些情况下来看,也毫无问题。市场如果永远是对的,那就不会产生价格波动,因为所有价格都符合市场。而在实际的市场中,价格永远都是围绕基本面但偏离基本面的,涨的时候往往会超涨,跌的时候会跌的过头。而精明的投资者,善于发现市场的错误,在临界点上痛力一击。我们对宇宙的所有认识,同样也是建立在两套基础理论之上的。在研究大而沉的物体时,我们应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但把视角缩回无数倍,进入粒子的世界,另一种同样毫无瑕疵的理论”量子力学“就粉墨登场了。有没有一种理论能统一他们,正是现代理论物理学家的终极目标。市场永远是对的,市场永远是错的。这两种理论同样也是并行不悖的。那有没有一种理论能统一两者,能告诉我们关于股票的实质?这正是下文想要谈论的。当我们谈论股票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或者换个更简单的说法,当我们买股票时,我们在买什么?这里先把答案写在前面:当我们买股票时,我们买的是它的未来趋势。各位看官可能要说,这不是废话吗?请别着急,几乎所有投资者,包括曾经的笔者自己,都应该想一想:对未来趋势这几个字,是不是理解的并不到位?最严重的例子可称为看业绩选股票了。我们经常听到投资者会根据一家上市公司的业绩作为买股的决定性依据。看业绩选股票有错吗?当然错,而且大错特错。先不说业绩只是股票基本面中的一个要素,就假定它是唯一要素又如何呢?一家公司现在的业绩很好,而这家公司在市场上已经存在了很久,通过“市场永远是对的”这句话,价格永远围绕着基本面,就表示市场上已经给出了他合理的定价。市场上已经给出了他合理的定价,请允许我重复一下这句话,这表示在现在的业绩情况下,这只股票的价格是符合它的业绩的。再来看我们的前提,我们假定业绩是股票基本面的唯一要素。那它未来会涨吗?也许会,但是是在未来业绩相比现在业绩更好的情况下。比如一家公司今年大赚了十个亿。那明年呢,不考虑货币贬值等因素,明年如果赚超过10个亿以上才能说明业绩上升了,如果这家公司明年只赚了5个亿,即使其他公司明年都只赚一个亿,你明年的业绩相比今年都是倒退的,那么你的股价明年一定是要跌的,即使你仍然是市场上业绩最好的股票。举个例子,假定陈道明、唐国强等老一辈明星现在赚的比TFBOYS多,那么在现在的情况下,老一辈明星确实比新一代明星业绩要要好。但是明年相比今年,如果能判断TFBOYS的上升空间更大,那我会买TFBOYS的股票而不是陈道明的。(只是举个例子,并没有说陈道明之后空间不会更大)就如同银行股的盈利能力很强,但是它们已经是“巨无霸”的上市公司,你真的确定它们相比现在能发展的更好吗?一个新上市的小公司,规模扩大一倍,相比中国石油、工商银行规模扩大一倍,哪个可能性更大一些呢?答案不言而喻。所以市场是一个动态的环境,在说一切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行业、业绩、国家扶持、题材、流通盘、市盈率、活跃度时,都应以未来相比现在的趋势作为评判的依据。银行业是很赚钱,但未来会更赚钱还是会没有以前赚钱?这个上市公司国家扶持了三年,未来国家会加大扶持力度还是减少?这家公司现在市盈率很高甚至亏损,未来会亏损的更多还是扭亏为盈?这只股现在有这样的题材,未来是题材更多还是会更少?腾讯是中国一家蓬勃发展的企业,如果你在腾讯上市之初,也就是2004年买入腾讯的股票,持有到现在已经赚了200倍以上。你问我现在买入腾讯的股票还合适吗?我只能说,腾讯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有很高的盈利能力,但是我不知道他未来会更出色还是止步于此,所以我无法告诉你答案。相信大部分的投资者在谈论股票时,并没有这样去思考。当我们在谈论股票时,我们通常谈论的是现在多么多么好。不懂女人的人无法拥有女人,不懂市场的人也无法盈利。诚然,哪里都会有幸运儿,只是我们在谈论女人和股票时,我们不是在谈论运气。市场围绕着基本面,但是基本面的要素很多很多。有一些你没有考虑进去的东西也会成为因素之一。比如一个股票名字好听,也会带来投资者的喜爱,所以市场上也总有很多股票在改名字,这也就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有的明星喜欢起个艺名。比如一个股票出了利空,有时反而会暴涨。因为之前这只股票毫无关注度,突然的爆炸消息让它成为市场的关注点,引来大批游资机构。通过丑闻炒作早已是娱乐圈习以为常的方式了。接下来就要解释为什么市场永远是错的。在一个时间点,一个特殊环境下,某个股票的某些因素会被市场放大。比如有一家上市公司放出与腾讯合作的消息,必然会导致市场的追捧,因为这无疑是一个重磅的市场信号:当前的市场定价并不包含这个消息,也就是说在这个消息发出后,现在的市场定价很可能是错的。所以资金会大批涌入这只股票内,给予他市场认为的合理定价,于是股价一路飙升。那暴涨之后的定价就一定是对的吗?而实际上这家公司与腾讯的合作有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关联,对公司实际发展起不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者在建立合作后反而大不如前。面对飙升后的价格,此时市场就是错的,因为价格在此时并不能反应基本面。而如果你能看到整个事件的Timing,在出消息后第一时间买入,在价格偏离市场时果断清仓,你就能完整的收获整个利润。那么,当我们谈论股票时,我们谈论的是消息吗?显然不是,因为市场上每天都有无数的消息,其中只有寥寥无几的消息可以成为股票涨跌的决定因素。如果你是超级高手,随时能把握市场的脉搏,知道市场什么时候是对的,什么时候又是错的。能清晰的判断在什么时候哪只股票的哪个因素会成为涨跌的决定因素。如果你能做到这些,毫无疑问你就能笑傲股林。但显然就算是真正的股神,也只能判断市场某时候是对的、某时候又是错的。市场上每天有无数机会无数因素,但是他们知道其中的绝大部分是自己没法把握住的。伟大如李佛摩尔,也只是说一年中只有寥寥无几的几次机会。也就是说,一颗子弹,一次板机,你怎么能够保证用99%的概率击倒对手,赢得自己存活的生存之战。如果你成为不了超级高手,也没关系。因为那是虚无缥缈的境界。孙晓在《英雄志》里对剑神有这样的描述”恨怨悲苦憎怒嗔、仁爱慈孝耻义廉。是故恨人所以得仁,无爱者必不怨,不慈者必无悲,孝而有苦,憎后耻来,义自怒生,廉人心嗔。夹天地七大苦,破人情七大碍,遂舍善恶之心,得称剑神。“股市如同武林,想要成为股神注定是一场寂寞空乏的长篇自我救赎之路。&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