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率不足的每年固定成本计算公式损失怎么计算

您好, []|
PSA代工丰田面包车 缓解开工率不足压力
23日法国汽车制造商集团(下称“PSA”)宣布,公司拟与汽车达成一份原厂委托制造(OEM)协议,赛瓦诺工厂将于明年开始为丰田汽车生产以标致Expert和雪铁龙Jumpy车型为蓝本的面包车,以缓解工厂开工率不足的压力,该工厂代工生产的面包车将悬挂丰田标识在欧洲出售。受累于欧债危机中欧洲汽车市场需求的大幅下滑,深受产能过剩困扰的PSA法国工厂纷纷遭遇“被关闭”的危机。据报道,PSA正在寻求当地政府援助协调工资减让问题,以避免关闭旗下位于法国北部的赛瓦诺(Sevelnord)工厂。7月12日,PSA宣布将关闭旗下位于巴黎近郊的欧奈苏布瓦(Aulnay-sous-Bois)工厂,并裁员8000人,推进重组计划以求终止亏损。此举引起了法国新政府和工会的不满,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表示,PSA宣布在法国裁员8000人的计划“不可接受”,他呼吁PSA修改裁员计划,并称政府将尽快出台抢救法国汽车产业的新政。然而,不断蔓延的欧债危机已经让PSA难以转身。PSA董事长蒂埃里·布吉奥特(Thierry Peugeot)日前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清楚地知道计划削减8000个职位的严重性。这是很艰难的决定。汽车制造商是‘被迫采取行动适应’欧洲的销量下降,我们无法袖手旁观。”为避免再次被迫关闭第二家法国工厂,PSA正作出一系列努力以使赛瓦诺工厂渡过难关。今年5月,PSA与赛瓦诺工会曾就“冻薪两年”、“减少休假”等问题展开了会谈,如果该工厂生产率得不到提高,那么下一代的中型货车将会被转移到PSA位于西班牙的比戈工厂生产。
在这里,读懂汽车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汽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汽车”,获取更多汽车资讯。
相关阅读:·····
推荐微博:
搜索热词:
[责任编辑:skyliu]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汽车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Bitauto易车网车市资讯
汽车图片站
近期热点车型
价格:16.98-32.98万
口碑评分:82分
价格:8.99-16.99万
口碑评分:75分
价格:20.98-27.28万
更多车型:
车型点击榜
30万以上20-30万10-20万10万以下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今日提示详情页
湘ICP备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
版权所有 : 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方正证券网上证券委托业务资格【图文】技术经济学(第五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技术经济学(第五章)
&&吴添祖《技术经济学概论》 第五章
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一楼涯叔
楼主发言:912次 发图: | 更多
  索尼总裁:索尼电视成了富士康电视 - 行业风云 - 中金在线  http://news.cnfol.com/,5,00.shtml
  东芝召回避开中国市场 东芝家电或退出中国-艾肯家电网  http://www.abi.com.cn/news/htmfiles/226.shtml  东芝家电或退出中国  “据我所知,东芝洗衣机在大陆的主流渠道基本都没有卖,整个北京或者其他区域都很少看到”,某本土洗衣机品牌北京分公司经理对新京报记者说,“印象中,至少在三年前,东芝洗衣机已经在市场上‘消失’了,它基本是退出了中国大陆”。  随后,记者登录苏宁易购、京东商城、天猫电器城等主流网上渠道,都没有发现东芝洗衣机在售。记者走访了北京苏宁、国美、大中等实体店,也没见到东芝洗衣机产品在售。  有卖场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称,店里早在2010年就不卖东芝洗衣机了,东芝冰箱、东芝电视也随之撤离卖场,现在全北京只有一两个卖场还有东芝产品,但库存很小。  家电产业观察家梁振鹏对新京报记者说,目前东芝对家电产业的心态是维持、淡出,所以质量问题频发,或者召回等售后服务不好,是自然的结果。“东芝正在转型,从它全球市场的布局看,有明显的要退出家电市场的迹象,有钱赚的产品就做一做,不赚钱就砍掉,”梁振鹏说,“所以它的产品出问题,售后服务不好,是恶性循环的结果”。  记者得到的一份中怡康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东芝洗衣机在中国大陆的零售量市场份额仅为0.08%,排名第40;东芝冰箱的零售量市场份额仅为0.14%,排名27位;东芝彩电的零售市场份额仅为0.72%,排名第15。  据了解,2013年年底,东芝关闭了其在中国唯一的彩电制造工厂——大连工厂。据了解,面向中国市场的电视机生产,东芝其实早就交由TCL代工。
  2014年科技圈十大杯具帝:索尼笔记本退出中国市场-中商资讯-中商情报网  http://www.askci.com/news//z_all.shtml  1996年9月索尼(SONY)公司在美国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VAIO家用笔记本电脑。这款笔记本电脑一经上市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几乎就在这款 产品热卖的同时,VAIO品牌诞生。这款产品的上市在当时引发了一场个人电脑革命,影音娱乐和商务办公需求的合二为一的概念成为了未来十几年笔记本发展的 主旋律。十几年间,VAIO品牌响彻全球,知名产品更是不计其数。  然而在发展后期的几年里,索尼VAIO系列笔记本的品牌由最初的高端的产品形象逐渐被市场同化,而最终成为全线铺开的产品,低端新品甚至一度在市场中降至3000元以下。似乎正是由于品牌形象下滑,产品差异性减弱导致了索尼笔记本在市场中逐渐走向边缘化。  日,索尼宣布剥离VAIO笔记本业务,转由JIP公司接管。索尼将不再策划设计和研发电脑产品。索尼VAIO笔记本,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一个曾经高端笔记本的代名词,就此陨落。
  NEC笔记本宁波退市 但售后服务仍将继续-搜狐数码  http://digi.it.sohu.com/9360453.shtml  NEC笔记本电脑退市  宁波市场已无踪影 售后服务仍将继续  07年04月10日 14:22  中国宁波网讯 自去年年底NEC笔记本电脑陷入质量危机后,最近又传出其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记者昨天走访市场发现,NEC笔记本电脑目前在宁波数码市场上确实已经没有销售。而作为原NEC笔记本电脑中国惟一总代理“北京恒昌电子”的宁波分公司工作人员昨天向记者表示,NEC笔记本电脑事实上已于日前全线退出中国内地市场,只是NEC尚未发布正式消息而已。  昨天下午,记者先后走访了天一数码、颐高数码、亚细亚数码港以及赛博等数码卖场,发现上述市场内均无NEC笔记本电脑出售。记者注意到,在各卖场的笔记本电脑的专柜前,NEC的品牌标志还占据了很大一片空间,但没有机子出售。据记者了解,自从NEC笔记本电脑传出“抗静电能力不足”后,就算降价处理的库存货,消费者也不敢买。  据水木华力的工作人员介绍,自NEC笔记本电脑陷入质量危机以后,卖场就不再销售NEC笔记本电脑了。北京恒昌电子宁波分公司工作人员姜广告诉记者,目前全宁波、乃至全国的电脑市场上都买不到NEC品牌的笔记本电脑,但其售后服务仍将继续。  曾连续12年在日本市场销量第一、全球占有率第七的NEC笔记本电脑的确取得过骄人的业绩。至于其退出中国内地市场的原因,业内人士称,这还与其定位高端,性价比不高有关,其进入中国市场后就一直水土不服。(记者吴成达)
  日本家电巨头品牌纷纷退市 三洋索爱将不复存在-搜狐财经  http://business.sohu.com/0861911.shtml  日系手机全面溃败中国-搜狐IT  http://it.sohu.com/s2006/rixishouji/
  松下正式宣布退出在美纽约交易所上市 业绩下滑为主因   12:21:26  当地时间22日(北京时间23日),松下正式宣布退出在美纽约交易所上市。作为松下削减经营成本的重要一环,松下于本月初(4月1日)向纽交所提出申请。   作为松下品牌打入美国市场的重要一环,1971年松下以美国预托证券的形式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时隔43年,饱受亏损的松下不得不选择放弃在海外上市,以期尽可能削减成本和费用,回归本土。   据华尔街日报4月2日消息称,松下一家分公司正在接受美国当局的调查,以确定该公司是否为招揽业务而向海外航空公司员工或政府官员行贿。   当日导致松下在美上市股价大跌8.45%,报6.71美元。   当日松下在一份新闻稿中称,“继续在纽约证交所上市不经济,”因Panasonic美国存托股票的交易量仅占该公司股票总交易量的很小部分。松下北美公司发言人也表示,退市与行贿的报道“无关”。  
  索尼再度瘦身 交易量过低致伦敦摘牌退市|索尼|个人电脑_凤凰财经  http://finance.ifeng.com/a/35324_0.shtml  日 11:42
  松下热水器全面退市  http://paper.people.com.cn/jhsb/html//content_.htm  松下家电退市成风-空调退市  http://www.pjtime.com/38677_6.shtml
  sony、松下、夏普信用评级被下调至垃圾级,日本电器完蛋了。。。  
  日家电三巨头5年亏掉20年利润 松下2年亏100亿_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shtml  
  三洋:日本经典品牌正式消亡   10:14:11  三洋(SANYO),这家曾令三星、海尔等争相效仿的家电巨头,将在3月31日带着那些传奇故事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三洋电机将其在日本国内最后的子公司——三洋鸟取技术解决方案公司(三洋TS)的所有股份转让给JIA,一家由投资基金公司以运营管理基金为目的的专用公司,这个结局已经越来越近。  3月31日转让将正式生效,4月三洋电机所有职员将转往松下。为做好售后服务,三洋电机的法人地位依然存在,但日本三洋事实上已彻底消失。  
  索尼从伦敦退市,连续亏损市值“蒸发”只剩170亿美元-IT与通讯技术-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http://lt.cjdby.net/thread--1.html  索尼市值已经由2000年的最高值1250亿美元下降到170亿美元。   12:07
  夏普家电或大规模退市 总裁巨亏道歉被喊辞职   07:47 作者:HEA.CN 来源:家电网 我要评论(0)  家电网-HEA.CN报道:由于2014财年深陷巨亏,夏普总裁高桥兴三再次向股东道歉。这场夏普历史最长的股东大会持续了3个小时20多分钟,会上该公司股东不断喊话,要求高桥兴三辞去公司总裁职务。  【家电网 HEA 6月24日原创】6月23日,日本家电厂商夏普(Sharp)在日本大阪市召开2014年度股东大会,该公司股价今天也创下了2015年以来新低记录:每股仅160日元。  由于2014财年深陷巨亏,夏普总裁高桥兴三再次向股东道歉。这场夏普历史最长的股东大会持续了3个小时20多分钟,会上该公司股东不断喊话,要求高桥兴三辞去公司总裁职务。  虽然会上决议高桥兴三还是继任夏普总裁,但是继2月份董事薪酬最大削减55%后,今年7-9月份,夏普董事薪酬还将追加最大70%的削减措施。  在夏普的核心业务之一家电方面,高桥兴三称公司将把经营资源集中到日本和亚洲市场。言外之意,夏普相当于变相承认,将大规模撤出北美以及澳洲家电市场。去年该公司已经彻底退出了欧洲家电市场,新一轮大规模退市似乎已经箭在弦上。  第二个是夏普的液晶业务。该公司计划向车载和医疗设备等显示业务方向发展,以解决库存问题。高桥兴三称公司已准备进军健康医疗机器等新业务领域。另外,夏普股东大会也确定了3500人大裁员、出售公司总部大楼以及导入公司制。  2014财年,夏普录得净利润亏损2223.47亿日元(约合115亿元人民币,数据仅供参考),录得营业亏损480.65亿日元。据家电网查阅,2014财年度,夏普在中国营收总额达11400亿日元(约593亿元),占夏普海外营收比重62.8%。  夏普还主动下调了2015财年彩电销量,仅650万台,同比预计下跌7.6%。夏普彩电业务不断落后于韩国和中国彩电企业,除日本外,其彩电市场空间已经所剩无几。夏普从2012年起把彩电经营重点转移到60英寸以上高端液晶大尺寸产品的策略并没有挽救颓势。  除了彩电业务,据家电网查阅到,去年夏普家电和液晶销售全线下滑。其中冰箱年销售额935亿日元,同比下跌2.2%,空调年销售额635亿日元,同比大跌7.9%。液晶产品业务销售额同比大跌8.5%,营业利润暴跌98.6%。
  面对亏损,以松下、东芝、日立为代表的日本传统家电巨头也正在剥离利润低而且竞争激烈的家电业务,开始向重工业、新能源、交通等利润更高,进入资金和技术门槛更高的商用领域转型。因为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抛开背负已久的亏损产业包袱,还能借机完成产业升级,追逐利润更高的上游高端技术。  现在看来,不再做家电,将成为索尼、松下、夏普们的无奈选择。  事实上“日本家电”,这个标志着全球传统家电产业最高端、最优秀、最有保证的代名词,正不可遏止地滑向“死亡”。自2008年以来,日本家电企业全线溃退,电视机产业亏损最为惨烈。从2009年起,日本已从家电出口国成为进口国,而三菱、日立、东芝、NEC等以前显赫一时的企业都已经淡出世界家电市场的竞争舞台。
  日立彩电全面退市_  http://news.163.com/09/P3K0NH2000120GR.html
  日立公司将从纽交所退市_世界频道_财新网  http://international.caixin.com//.html  日 10:32 来源于 财新网   连续退出多家交易所,日本电子制造业低迷受国际投资者关注  【财新网】(特派纽约记者 赵何娟)日本第二大制造企业日立公司于3月30日宣布,将于4月中旬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日立同时还宣布,将同时从福冈、札幌两家证券交易所退市,只保留在东京、大阪和名古屋三家交易所上市。  对于退市理由,日立称是为了削减经营成本,且美国存托凭证交易低迷。3月27日,日立已宣布,计划在2015年之前,实现成本削减5%。还计划海外采购比例从现在每年10%提升到50%以上,并缩减一些生产线进行外包生产。  今年初,日立财报预计2011财年第三季度营利将大降33%,该公司还将在在今年9月之前停止在日本本土生产电视机产品。  日本电子制造业考验或许才刚开始。在此之前,日立旗下的日本最大微芯片制造商尔必达(Elpida  Memory)在政府救市无果之下宣布破产,并于3月28日在东京交易所退市。
  三菱电机将退出液晶显示屏业务  日媒报道,三菱电机公司将在2014年4月前退出液晶显示屏业务。由于需求低迷造成持续亏损,公司认为液晶显示屏业务将来难以重振。  三菱电机的台式电脑用液晶显示屏在日本国内市场占有最大份额。由于台式电脑在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挤压下销量下降,液晶显示屏的市场规模持续缩小。  三菱电机还将从户外大型显示屏市场撤退。
  索尼或将大幅缩小在中国智能手机业务--日本频道--人民网  http://japan.people.com.cn/n//c73.html  索尼手机不敌中国厂商拟“撤退”-国际频道-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c_.htm  日本索尼公司业绩不佳,正在讨论大幅缩小在中国的智能手机业务,直至最终完全退出中国市场。  日本共同社18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索尼认为,中国本土厂商日益崛起,索尼今后即便大幅增加投资,也难以提升在中国的智能手机销量。西班牙卡纳利斯咨询公司调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37%智能手机的发货目的地是中国,而在中国销量最佳的10个智能手机品牌中,索尼“榜上无名”。索尼正在考虑未来逐步退出中国市场;增强在日本和美国的智能手机业务;重新评估其对欧洲市场的战略,因为索尼智能手机目前在欧洲销量极低。  索尼17日宣布今年停止发放年底红利,这是该公司自1958年来首次取消年底红利。
  东芝即将退市?    编者按:过去十年间,恒生、方正、索尼VAIO、NEC、康柏、ThinkPad等一批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个人电脑品牌都消失了,下一个消失的会是谁?  华尔街日报日前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因受会计违规问题影响,日本东芝公司很可能将其以往的营业利润至少下调1000亿日元(约合8.1亿美元)。  今年2月,日本金融监管机构警告东芝公司可能存在会计违规问题,随后东芝指定独立调查小组对财务问题进行调查。5月上旬,东芝公司表示因受项目成本尤其是电力系统业务方面的会计操作不当影响,可能需要将财年的利润下调548亿日元(约4.4亿美元),同时还宣布取消2014财年的盈利预期发布。  此次涉事部门为半导体和个人电脑部门,东芝半导体目前为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中,唯一一家日本公司。而与半导体业务相比,东芝个人电脑业务近些年的发展则更为艰难。  此次会计违规问题,会否再给东芝个人电脑业务一记重拳,令东芝电脑成为下一个消失的电脑品牌呢?  去年9月,东芝集团曾针对个人电脑部门裁员900人,甚至还退出了全球部分地区的个人电脑市场,虽然退出的名单中并不包括中国,但东芝电脑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  要回答东芝电脑会不会消失,得先知道近年来东芝个人电脑没落的原因。  首先,中国本土电脑品牌的崛起。东芝自1972年进入中国市场,截至2014年在中国已拥有87家企业、3.5万名员工。东芝在中国的家电及数码产品等市场曾一度居于领先地位,其中,东芝笔记本电脑的市场占有率曾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但中国的联想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大个人电脑厂商。来自一份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品牌关注榜中,联想凭借25.3%占据头名,而东芝仅占1.9%排在末端。  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个人电脑行业业绩下滑更加速了东芝电脑的没落。最近出炉的一份报告再次证实了这种判断,根据Gartner 研究机构跟踪了今年第二季度的个人电脑出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该数值下跌了 9.5%,仅售出了 6840 万台。同时来自 IDC 的研究人员表示,如果这一数值中扣除平板电脑的出货量,那么与去年同期相比个人电脑出货量下跌幅度将达到 11.8%,实际销售量仅为 6610 万台。  随着移动设备逐渐占据主流,个人电脑出货量将会持续下降,人们以后的计算机设备中恐怕个人电脑会被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所取代,比如谷歌就已经在搜索引擎的结果中优先显示移动设备网页了。要知道,谷歌的做法是基于人们使用设备的行为。  放眼当今与计算机、互联网关系密切的行业,如传媒、科技、消费等都在将重心移至移动设备,个人电脑消费的行情会越发疲软,直至到一个低点之后趋于稳定,只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电脑厂商不断被淘汰。  第三,东芝电脑从曾经中国市场中的龙头到此时的微不足道,与日本家电、数码品牌整体的衰落不无关系。中投顾问家电行业研究员任敏琪对大公财经表示,当前日本家电品牌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逐渐下滑,松下、东芝先后缩减了中国的生产线规模;在欧美市场,它们的发展同样不容乐观,一些日本家电企业也在不断削减北美和欧洲的家电业务。东芝电脑作为其中的一个分子,很难逃脱整体发展的态势。
  没问题,有部分中国人象疯子一样的去日本旅游、购物,给你们送去大把的银子。
  东芝即将退市?结局令人惋惜! - 海德网  http://www.hdrich.com/newscontent-517146.html
  “ 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个人电脑行业业绩下滑更加速了东芝电脑的没落。最近出炉的一份报告再次证实了这种判断,根据Gartner 研究机构跟踪了今年第二季度的个人电脑出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该数值下跌了 9.5%,仅售出了 6840 万台。同时来自 IDC 的研究人员表示,如果这一数值中扣除平板电脑的出货量,那么与去年同期相比个人电脑出货量下跌幅度将达到 11.8%,实际销售量仅为 6610 万台。”  上面的数据有错,看下面这段资料就明白了  2013年目标:预计电视与电脑销售共超1000万台  无论液晶电视还是电脑领域,中国都将在未来数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为进一步加强东芝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东芝借助在IT和数字技术领域的革新,为中国市场持续开发并推出满足市场细分需求的战略性产品,同时通过整合的市场营销活动,包括集中的广告投放,以及扩大在整个中国的销售网络等举措,目标是实现2013年销售液晶电视和电脑共超过1000万台的目标。
  @LM901
10:32:58  日家电三巨头5年亏掉20年利润 松下2年亏100亿_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shtml    -----------------------------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
  @LM901
10:32:58  日家电三巨头5年亏掉20年利润 松下2年亏100亿_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shtml    -----------------------------  @iwoo8
11:24:19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  -----------------------------  对。看着很爽。
  日立年亏7800亿日元 将进行万人人员调整_焦点透视_新浪财经_新浪网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t/.shtml  日 16:10
全景网  全景网5月13日讯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12日日本日立集团公司公布了截至到3月底的08财年年报,最终亏损7800亿日元,达历史最坏水平。日立公司同时预估09财年将继续赤字状况,并将对公司近万人进行人员调整。  受世界金融危机冲击,日立生产的汽车导航等汽车相关产品销售大减,08财年最终亏损7873亿日元。考虑到现在的经济形势,公司上下严峻的形势还将继续,预计09财年还会出现2700亿日元的亏损,将持续4期收于赤字。日立公司从去年开始,已经裁减了生产汽车相关产品的非正式员工2100人,对2300名正式员工进行调换岗位、劝退职等。但是受业绩持续低迷的影响,打算今年继续在此部门裁减约1700人。同时,去年到今年将对电视机生产部门进行合计约4000人的人员调整。整个集团进行人员调整的人数超过了1万人。  记者会上三好崇司副社长表示:"因为看不见经济复苏的迹象,公司必需继续进行人员削减和结构改革来减少费用支出。"(全景网/孙薇 编译)
  索尼:日电器企业衰微的背影
-股票123  http://gupiao123.cn/news//  本文首发刊载于日发售的《中国新闻周刊》总第685期  东京大崎车站完全变了。过去下车后,一眼望见低矮的厂房,这些年已经基本全部被拆迁,换成了一座座高楼大厦。其中最新潮、壮美的是索尼大楼,也显出这里与索尼公司的紧密关系。  从大崎一直到新干线始发站之一的品川,两站之间,基本上是索尼的地盘。数不清的索尼工厂、索尼某个部门的营业楼、索尼产品的内展大厅等,遍布于两站之间数平方公里范围内。至于索尼的员工,工作时间长的很多就住在附近。二战后东京的大崎品川地区,相当于北京二环外现在已经改称国贸的大北窑,原是个比较偏僻的地方,这里让索尼扎下根,并在之后数十年间给世界提供过很多令人惊喜的产品,索尼也在这里发展壮大了起来。  2014年11月的东京,太阳落山后,气温让人感到寒冷。索尼大厦周边的公园,算不上明亮的照明灯亮了起来。时时能看到穿西服扎领带的人在公园的桌上摆上几听罐装啤酒,几个人默默地喝上一段时间后,“保重!”彼此寒暄一下便消失在夜幕中。这是那些将离开企业的索尼员工的最后一次聚会。尽管车站附近有数不清的酒馆,喝点小酒的钱,索尼员工不至于没有,但现在,更多的索尼员工以一听啤酒,数人的小小聚会方式,永远地离开了这家他们曾工作了十几年、几十年的企业。  大崎附近有数不清的人在使用三星手机通话,用苹果平板电脑看各种文件。这本该是索尼、日本数码企业提供的产品。可是,让人惊奇的索尼产品已经久违了,日本厂家能提供的这方面的产品越来越少。索尼的衰落,以产品创新能力的萎缩、人员的大量离去显现了出来;而从索尼能看到的是整个日本数码家电行业的衰微。  今天在日本,繁荣充满活力的家电、数码等综合机电行业,已经走过了最高峰,正在远离辉煌——就像他们曾经的玩具制造业、纺织业、钢铁业曾有过的辉煌一样。相反,早些离开的企业在过去几年里获得了新生;而相信还有机会的企业,比如索尼,抱残守缺,最终剩下的只是年复一年的经营赤字。  现在的索尼,已经没有了回天之力。  斯金格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其实自从进入21世纪以后,索尼的高层已经认识到了企业面临的危机状态。  “在上个世纪50年代,井深大负责索尼的技术开发,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他的副手盛田昭夫则负责企业财务,在经营管理方面全力支持井深的开发,让索尼不断成长壮大。”现代史研究家皆木和义说。后来盛田出任了索尼的总裁,研发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一系列产品。这一直是索尼的重要特点。  但是进入21世纪后,由索尼推出的革新性产品越来越少了,索尼该走向何方?互联网时代下的产品该如何变革,索尼在日本国内寻找合适的人选已经非常的困难。  1996年,索尼推出VAIO电脑时,索尼公司在品川车站附近特设了一个供内部人士参观的展厅,展出了这款新电脑。不论造型、音响、演算、打字哪个方面的功能,都与那时的东芝、NEC、富士通、日立、佳能等等电脑不同,让人眼睛一亮。  “我们会让VAIO和音响、影视、游戏、通讯全部连接起来,在这台电脑上使用所有功能。VAIO是Video(录像)、Audio(音响)、Integrated(一体化)、Operation(运用)的简称,也有具有某种生命力的意思,所以我们把这款电脑取名为VAIO。”  听解说员这么一说,真的觉得它和其他日本电脑厂家说的“可以放在膝盖上使用的电脑”等等概念很不一样,索尼的高明应该在这里。  其后手机出现了,索尼也是最先进入这个领域的企业之一。四块板(室内的液晶电视、桌上的显示屏、床上的平板电脑、衣兜里的智能手机)里均有索尼,眼看着索尼就要在数码家电上通吃了。  但从企业经营的情况看,索尼的情况很不让人乐观。四块板业务都未赚到钱,而其他业务,如游戏机、数码相机也缺少盈利的机会。索尼亟须修改经营方向。  索尼内部的人告诉记者,很早就看到企业局限性以后,年任索尼总裁、董事长的出井伸之,强力推荐斯金格出任索尼总裁。  从索尼的北美公司总裁升任全球总裁的斯金格,开始在制造业之外的领域,为索尼寻求一条生路。索尼在电影摄制、音乐版权的获得、人寿保险、银行等方面全面出击,以索尼的资本拥有能力,让企业在各个方面获得了一些成就,但索尼并未变成好莱坞,也不是国际大牌人寿保险公司;索尼银行也远不能和三菱、瑞穗等日本大银行竞争。  斯金格时代,索尼公司原有的三大支柱(电视、手机、数码相机)全线崩溃,索尼年开始变得赤字累累。  “这都是斯金格总裁不了解索尼,经营不善的结果。”索尼的员工通常不会说自家总裁不好的,但私下里,不止一位在索尼工作、或者已经离开索尼的人这样说。  斯金格给他的后任平井一夫留下的是一个巨大的烂摊子。  数码家电行业纷纷转向  不仅仅索尼这些年业务艰难,其实整个日本数码家电行业已经失守,都面临着寻求新出路的问题。  2008年的美国雷曼冲击,将数码家电多年来的华丽包装彻底捅破了。这年索尼爆出了2277亿日元的亏损。不过日本媒体对此一点也没有感到震惊,其他几家企业情况比索尼更惨。日立2009年爆出的赤字是7800亿日元,夏普、松下的情况也很艰难。9家和数码家电业务紧密的日本企业,全部加起来2008年一年就亏损了2万亿日元。索尼的情况该是相比较好的。  数码家电业务在日本已经基本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企业需要走新路了。  “日立开始走社会基础设施与IT融合的道路。”日立全球总裁东原敏昭回答《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时说。日立有家电业务,但发电机、铁路、智慧城市的业务才是企业进击的重点,日立开始转向,让这些业务与IT结合起来,寻找在本公司现有技术基础上的全新业务。  松下全球总裁津贺一宏在谈到未来业务时,强调最多也已经不是现有的家电,而是汽车零部件、住宅智能化等等。给人的感觉是,松下在尽可能将单个的产品制造商形象,向一个能提供家庭所有家电产品,能为汽车行业提供音响、导航等电子产品厂家转变。  我们能看到的情况是,走过2008年的低谷后,日立松下的情况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好转,日立甚至预计在2014年能获得最近这几十年来的最高盈利。  但是,索尼还深陷在赤字泥潭中不能自拔。  显然索尼在斯金格时代所走的金融及软服务之路,与以技术及产品为特点的索尼不是十分吻合。  2012年,平井一夫出任总裁后,强调在电视、手机及游戏机上夺回失地的战略。他设想过在2013年以后,让电视业务至少能止血,让手机及游戏机能赚一些利润。但大环境已经和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大为不同。根据最新的财报显示,平井给出的数字非常难看。  “我们本来是希望能够获得500亿日元盈利的,但现在的情况是,索尼亏损1283亿日元。”平井在索尼经营方针说明会上对投资家说。  “索尼公司已经难以拿出让人为之振奋的经营方针。”参加这天说明会的投资家对日本媒体说。  索尼股票在说明会当天下滑了6%,差不多处于跌停的状态。特别是在日立、松下转危为安,实现盈利的时候,唯有索尼还在下沉,而且止跌艰难,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固守数码家电已经不再能给企业带来任何希望。投资家看到的是曾经辉煌过的日本纺织业、钢铁业,虽然这里的企业依旧具有世界最顶尖的技术,但时代过去了以后,即便是有这些技术,相关企业也不能成为日本产业的代表,不能获得规模及较高的效益。
  企业改革:裁员不如调整方向  由于向其他业务转换的速度较慢,索尼现在能做的也只有裁员了。  过去,在日本只要说自己是索尼的员工,对方便会投来一种羡慕的眼光。索尼员工代表的是技术精湛、做事严谨及与其他企业无法比拟的高收入。但现在,离开索尼的员工在一天天增加,索尼的衰落从能在东京见到很多很多离开索尼的人,便能知道几分。  听一位离开索尼不久的员工说,这两年索尼内部有了一个“职业训练部”,一些部门觉得多余的人,会先被调遣到这里来接受职业训练。但实际上到了这里既没有办工桌,也没有任何让人去做的事情。“大多数人待不了太多的时间便会辞去索尼的工作。”这位原索尼员工说。职业训练部的人,大家互不认识,彼此也缺少交谈。索尼员工所具有的那种自尊,让他们无法在这里一直待下去。  只有将员工卡、名片交给领导,决定不会再登索尼大门的那天,辞职的人会和职业训练部的人到楼下的小公园喝上一听自备的啤酒,淡淡地离开这里,永远告别了索尼。  转型的相对迟缓,经营者的判断失误,给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索尼在日本大量裁员,同时在美国的销售企业同样减员三分之一。  “总公司行政部门相关费用裁剪三成。”每次公布企业效益不佳的时候,会有相关的处理方针同时公布出。今年5月,在宣布经营赤字的时候,这个决定同时出现在了索尼的相关通知中。  那么多的索尼名下的土地、大楼被卖了出去,从大崎到品川,一个接着一个的冠有索尼字样的楼房,现在已经换了土地的主人。数百亿的资金流入索尼总部,人员费用的支出在不断减少,但索尼的亏损却未见消失。  松下巨亏的时候也裁员,公司内部人心的动摇传到社会上,让人担心松下幸之助留下的语言还能在这家企业里延续下去。但是,津贺一宏出任总裁后,股价回复了起来,企业也开始重新追求年销售额10万亿日元的目标,止血已经实现。  曾经准备向台湾企业卖身,一年亏损9000亿日元的夏普,在日元汇率下调、太阳能电池找到了新销路后,竟然也咸鱼翻身了。高桥兴三总裁将大液晶生产线调整到生产中小型液晶板以后,效益开始上来了。高桥认为,自己不具有指挥所有夏普员工去工作的能力,他动员员工人尽其力,寻找企业的发展方向,慢慢地,夏普开始具有了活力。  从小生活在国外,到了上大学时才回到日本的平井,对日本的理解似乎还赶不上对美国的认识。但日本是怎么一回事,日企该如何运作,在索尼员工看来,他比斯金格要强很多,可“也还是个局外人”, 对平井有些了解已经离开索尼的员工对记者说。  过去的三年,电视、手机及游戏机未能给索尼添砖加瓦,今后继续维持便有很大的困难。被电视拖累也仅仅是个时间的问题。而索尼的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其业务接下来将和电视面临的情况差不多。  索尼需要走出一条新路。  “过去索尼在新兴国家用爱华等品牌推广自己的产品,做得非常成功。开发新兴工业国家市场,索尼本来是很有经验的。”索尼的前员工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医疗机械该是一条可以走下去的道路。”在日本一直采访索尼的杂志记者认为。在图像处理技术上,索尼能超越其他企业,现在看索尼如何在新领域使用这些技术了。  日立、松下等企业已经在数码家电之外获得了成功,现在就看索尼怎么走下一步路了。
  手机显示屏业务萎缩 夏普或面临2.8亿美元亏损_科技_环球网  http://tech.huanqiu.com/news/1793.html   11:43:00新浪科技   据《日经产业新闻》报道,日本夏普公司今年4月至6月季度可能出现营业亏损。 今年5月,智能手机显示屏业务的业绩萎缩曾迫使其向银行求助。《日经产业新闻》称,夏普有可能发布约350亿日元(约合2.82亿美元)的季度营业亏损,去年同期实现营业利润46亿日元。该公司当季营收有可能下滑3.2%,至6000亿日元。夏普高管并未立刻对此置评。
  1998年和2001年,日立曾两次出现亏损,赤字额度分别高达3200亿和4800亿日元。  2005财年,日立的净利润为373.2亿日元。但到了2006财年,集团销售收入虽然增长了8.3%,却净亏损328亿日元。  此后,日立的财务表现一直不理想。在2008财年日本企业集体亏损的情况下,日立的亏损额更是高达7873亿日元,创下日本企业历史上的最大亏损。
  2009财年(2009年4月—2010年3月),日立的亏损1069亿日元。
  走了就好!!  
  探讨一下,曾经热销全球的日本家电怎么就衰落了呢?有没有啥原因值得咱的家电企业借鉴的?
  富士通净亏损238亿日元 股价跌至34年新低_科技_腾讯网  http://tech.qq.com/a/145.htm
  日本产品为何“失意”中国(1)   09:32:00 来源:书摘 郑宗   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的标志,长期以来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是代表着可信赖的、微型的、精致的高科技产品的形象。但是2000年以来,日本企业接连发生产品质量缺陷、售后服务较差等问题,从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东芝笔记本事件,到三菱汽车存有严重安全隐患,再到松下GD92型手机大规模返修,以及日航公司粗暴对待中国旅客等一系列事件,使得“日本制造”形象迅速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瓦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遭遇信任危机的背后,我们看到曾大举开拓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已面临市场竞争力急剧下降的事实;与进军中国市场的欧美企业相比,日本企业在一些重点领域、主要市场的竞争中连连败北。其中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日本企业仍固守陈旧观念,缺乏长远眼光。现在,他们正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决策判断失误  在80年代,日本经济界通过调研,将全球市场分为不同等级,对其产品实行分级制度出口,即一流产品输往欧美国家,二流产品在国内出售,三流产品销往中国等经济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当时日本销往中国的产品大多数是其国内已经淘汰的“过时品”。   应当说,从商业角度来讲,这种分级制度法是有其合理性的,毕竟欧美国家经济十分发达,人民生活水平高,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十分强烈,质量、服务比价格更有说服力。而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之初,经济短缺时代还未结束,日本产品特别是家电产品的质量、性能远高于国内同类产品,因此,当时的日本产品在中国适销对路,卖得很是红火。80年代,日本家电制造业产品已经完全占据了中国市场,中国人甚至把日本货视为高品质“洋货”的代名词,而有无日本货则成为了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20年过去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早已告别了物质匮乏的时代,富裕起来的消费群体不断扩大,品牌已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的重要因素,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关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仍然有不少日本企业固守着陈旧观念,还总以为今日之中国仍是以前的景象,营销思路远未能跟上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变化,仍然把中国作为其倾销质次价低产品的大市场。就在欧美一些企业正拿出自己最好的产品在中国叫卖时,日本企业却仍然机械地按照“三分法”的规定,将三流的产品甚至在90年代后期还将又笨又重的索尼、松下手机放在商场最显眼的位置。实际上,中国人口众多,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增长潜力最大、消费范围最广的地区之一,相当一部分国人已步入小康,经济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已与东南亚地区的国家相差无几。   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日本丰田公司,丰田很早就开始进入中国,一句“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广告词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丰田公司当时却没有看到中国市场的潜力,起初进入中国是其国内早就被淘汰的车型,如先给1970年的车型、然后是1975年的车型、再则才轮到1980年的车型等。80年代丰田公司作出了如今令他们十分后悔的决定,即放弃中国而全面进军美国市场。丰田公司为美国消费者提供了包括加油在内的一整套售后服务,经过相当艰苦的努力,丰田在美国取得了成功,但是中国的庞大市场却被德国大众轻而易举地占领。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的误解,与日本国内的舆论宣传有很大关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少日本媒体总以有色眼光看待中国,发布的关于中国的信息多不符合事实,以致日本国内大多数人包括日本企业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以前的思维上。
  日本产品为何“失意”中国(2)  缺乏长远眼光  有专家曾经比较过日本企业与欧美企业的对华投资,发现日本企业在华投资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一是投资十分谨慎。1989年,日本对外投资额达675.4亿美元,其中对华投资仅为4.38亿美元。相反,此时进入中国的欧美跨国公司已越来越多,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像美国摩托罗拉、德国大众等跨国公司出手都是几千万美元甚至数十亿美元计数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以至于日本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过慢的投资速度已经使日本企业开始丧失一些工业化领域中占优势的项目。二是急功近利者居多。据调查,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短期行为非常突出,合资期限很短,一般为10~20年,其中最短的只有6年。且日本企业在作出对华投资决定时主要着眼于能否在近期内得到外汇收入来回收本金、增加利润;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廉价劳动力;筹措到中国特有的原料和资源,如新疆的长毛绒绵、皮毛、蔬菜、东北的大豆等。可以说,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行为基本以占领市场为扩张的战略,缺乏长远眼光,只是把对中国的投资当做日本国内市场的延伸。   由于谨慎的投资进展和急功近利的投资动机,使得日本对华投资结构严重失衡,服务业居多,制造业比重较小,在不少重要的领域中痛失良机。作为日本最大的汽车企业,丰田公司进入中国市场20多年来,先后经历卖整车、建维修点、生产轿车零配件、进行来件组装等过程,但就是没有在中国建设大规模的轿车生产基地,直到1999年底,丰田才与天津夏利各持50%的股份,共同投资9700万美元生产夏利轿车。这与德国大众公司形成鲜明对比,1983年中国轿车市场还没有形成时,大众就在上海试验组装了1500辆桑塔纳轿车,1985年中德合资双方各占50%股份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宣告成立。因为大众坚信,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的深入,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会形成一个很大的轿车市场,确实,十几年来桑塔纳几乎一统中国轿车的天下。进入90年代,日本看到了中国国内市场庞大,再加上在欧美市场发展困难加大,便急忙与中国合资建设了4个汽车制造厂,然而此时的中国已有10多家合资汽车厂,全国汽车制造开工率平均不到一半。   技术问题突出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技术创新不力。众所周知,日本长期以来一直重视技术引进,而基础研究却相对薄弱。由于日本制造业多注重“创造性”改进,而在技术开发领域却鲜有建树,使得其制造业后劲不足的问题愈发突出,如在家电领域中,国内企业抓住机遇,奋发图强,迅速崛起,涌现出了如长虹、海尔、海信、康佳、格力等一大批品牌,产品无论是质量、性能都与日本产品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这也是日本家电产品在中国市场日益萎缩的重要原因。   二是实行技术封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日本对华投资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领域,不少日本企业持有以掌握能满足中方需求的技术而自恃的心态,从而不愿在技术引进上下功夫。如丰田公司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不顾中方的强烈要求,自始至终都对中国汽车业实行技术封锁,1999年北京市公布环保标准时,天津夏利与日本丰田合资生产的夏利轿车竟然全部不合格。在感光材料行业,美国柯达由于能够提供在30年中累积的全部技术,从而在三年前取得中方承诺,到2001年底以前我国不再批准这个行业新的合资项目,从而使得富士痛失扩大中国市场的最佳机遇。2000年,中国政府决定修建上海浦东磁悬浮列车,希望日本能提供磁悬浮列车技术,而日本却更倾向于兜售落后的新干线技术,结果,由于德国西门子公司能够毫无保留地提供磁悬浮列车全套技术,从而赢得了上海浦东磁悬浮列车几十亿马克的项目的合同。
  日本产品为何“失意”中国(3)  本土进程不快  跨国公司本土化经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生产制造本土化零部件配套、研究开发本土化、人力资源本土化和管理营运本土化。  这几个本土化中,日本人做得比较好的是生产制造当地化,像松下的彩电,几乎所有主要零部件都迅速在中国建立了生产基地。但是,在本土化经营中增加值最大的管理营运中心方面,日本公司却做得十分不够,仍然以日本总部为管理营运中心,比如管理中国事业营运的人员长期在东京或大阪上班,并没有派到中国来,中国市场的决策常常是在东京作出的。所以,当日本公司的中国代表面对一些重大问题时,往往反应迟钝,总是需要“请示总部才能作出答复”。相反,欧美在华企业,其全部管理营运职能全部在中国,而且欧美企业来华投资,往往不是单独一家企业进入,而是一个系统的企业一起投资,这个系统中除了一个主体公司,还有财务顾问公司、法律顾问公司、管理咨询公司、公共关系公司等等,这样,企业就能实行有效的分工合作。   在研究开发本土化方面,日本公司迟迟未有动作。至目前,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规模较大的30多家研发中心中,多为欧美跨国公司,其中美国占了差不多有一半。欧美企业不但很早就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而且投入巨大,动辄就是几千万美元,这都令日本公司望尘莫及。如摩托罗拉、英特尔早在1995年起就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目前摩托罗拉在华已有18个研发中心,1999年成立的北京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投资高达2亿美元。微软1999年斥资8000万美元在中国设立研究院,日前,微软又宣布今后几年内再投入4000万美元将其位于上海的微软亚洲技术中心的规模增加1倍。而赫赫有名的日本松下公司直到2001年2月,才决定试探性地投资600万美元建立研究开发公司。80年代后半期和90年代前半期,松下BP机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了50%以上,其原因是由于面向中国市场的BP机比欧美厂家率先开发。但由于研发本土化不够,在诸如汉显等品种和功能方面远远落后于摩托罗拉,最终导致全军覆没。   在人力资源本土化方面,日本企业文化对外来人一向是采取不相融的态度,在日本企业,重要职位很少由中国人担任。这很不利于增强日本企业的凝聚力,国内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无从谈起。而且日本企业多实行是年功序列工资制管理模式,考核提拔员工除了业绩外,身世、资历、年龄、工龄、学历都是晋升的重要凭证,这就使得不少国内员工感到在日本企业与在传统的中国企业差不多,仍然需要苦熬年头、论资排辈等待晋升机会,普遍缺乏成就感,感到难以出头。一项调查显示,在外资企业中,日资企业的中国员工跳槽意向最高。   服务差强人意  日本一些著名企业的产品在中国至今还没有总代理,这在欧美企业是无法想像的。富士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通过在中国各地加盟彩扩的策略,占据了大部分胶卷销售和冲印渠道,风光一时无两,成为中国胶片市场的盟主。而柯达则在中国投资12亿美元实现了从产品初端到末端全系列本地化生产,并成功开出了5500家彩扩店,一时黄颜色的柯达快速彩扩店随处可见,从而在从生产到供货、销售渠道、服务上一气呵成。而此时的富士却仍然满足于一时成功,长时间不直接介入该品牌在中国的市场营销,所有拓展均由香港富士摄影器材有限公司作为总代理来执行,采用长线销售模式,因此无论是供货和销售渠道、售后服务还是营销等方面都较柯达差得很远。目前柯达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达到63.1%,而富士却只有25.9%。   特别要命的是,面对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方面的问题,日本企业的做法很不冷静、明智,令人费解。2000年5月,日本东芝笔记本电脑“软驱控制器存在缺陷”的问题被曝光后,东芝公司对美国用户的赔偿远远高于对中国用户的赔偿。尽管这与我国法律缺陷有很大关系,但由于东芝公司并没有配以良好的沟通手段,从而引起国内20余万东芝笔记本用户的强烈抗议,不少国人以为东芝公司这种做法是对中国人的歧视。类似的日本企业不少,最终都招来了国内舆论的口诛笔伐,社会普遍关注,公众义愤填膺。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在日前组织的一次电话抽样调查中,76%的被访者对日方处理事件的态度及措施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特别是作为中国未来中坚力量的青年人对日本公司不满意的态度达到88.9%,相当一部分人已对购买日货持抵触情绪。   (摘自《中国第三产业》2001年第9期)
  日本制造”危机加剧!(1)  楼主:ID_赵大 时间: 14:59:00   日本制造”危机加剧!  中国人对日本电子产品已经失去信任,“日本制造”的危机在加剧。中国消费者不断提出这样的质疑:日本货,我凭什么相信你?   一.日本货还值得迷信吗?   二.日本货为何比欧美产品便宜?   三.谁说日商不是奸商?   四.日本货的优势正在丧失!  日本货还值得迷信吗?  近年来,日本电子产品在中国市场接二连出问题,除了国货,日本货已成为我国消费者的投诉最集中的外国产品。   日本货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技术缺陷。   老牌相机生产厂佳能在数码相机领域再展宏图,但产品也并非无美无瑕。佳能袖珍型数码相机“IXY DIGITAL 30a”的外壳与皮盒产生化学反应,镀银层出现黑色斑点。佳能打印机也是王牌产品,但同样引起用户的不满。据江西九江的一位公务员反应,他那个单位购置两台佳能1120激光打印机,年底就损坏一台,商家说是激光头坏了,过了一个月,另外一台又坏了,商家说是进纸感应器或者感应芯片损坏。其实,最坏的就是佳能耗材损耗惊人,加炭粉5次,更换硒鼓一个,花费与一台打印机差不多。   奥林巴斯CAMEDIA C-8080 Wide Zoom是一款800万像素数码相机,在特定的操作状态下,部分产品自动对焦出现异响,然后就是死机,而且按照35mm换算的焦点距离,也出现误差。   爱立信的手机在中国市场混不下去了,下嫁给索尼,索爱手机好不容易才东山再起,想不到也存在技术缺陷。一位消费者的索爱手机没用几个月,充电系统就不行了,刚充一会就显示电源满格,可是用不到几分钟就没电了。更奇怪的是,商家解释说,是因为天太冷影响充电,这让人想到波导手机冬天放在被窝里充电的故事。   同是日本手机,松下EB-GD92退货排队,原因是显示屏频闪、错码、缺行、自动关机、键盘不灵。北京一位用户使用新买的NEC手机,在中旅大厦15层发生爆炸,手机炸成3块,用户左半边身体被炸伤。   如果说,日本企业的个别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在所难免,那么,最受我国用户欢迎的索尼产品,不断出问题,简直是不可思议了。   索尼数码相机 Cyber-shot DSC-T11表面容易被划伤并掉漆,索尼近日已宣布暂停销售,但已经购买了DSC-T11的用户,能不能得到满意的处理呢?索尼高端数码相机QUALIA每台售价3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4万元),也已经开始悉数回收,主要缺陷有三:闪光灯不发光、前侧装饰板变色、液晶屏动作不正常。还有一个致命缺陷,闪光之后30秒内按下快门,闪光灯就会丧失作用。祸不单行,索尼还召回了Qualia顶级相机和Clie TJ-35掌上电脑,都给索尼品牌抹上了不光彩的阴影。   其实,最叫得响的索尼产品,身子骨渐渐地硬不起来了。索尼PaSoRi是在个人电脑上读写索尼非接触型IC卡“FeliCa”的软件,存在安全漏洞,可能导致电脑被第三方操控。由于电路板的技术缺陷,已经销售的10700台等离子电视KE-32TS2被近召回,公司将为此损失380万美元。   二是陷阱多多。   爱普生的墨盒事件引起我国消费者的极度不满,不管爱普生怎么辩解,经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十二研究所计算机与外部设备检测实验室测试,发现带芯片的“爱普生890”喷墨盒显示墨尽信号时,彩色余墨量达29%,黑色余墨量达8.7%;不带智能化芯片的“爱普生580”喷墨盒显示墨尽时,彩色余墨量达79%。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耗材委员会秘书长龚滨良说,“爱普生喷墨打印机确实存在这样的缺陷”。爱普生墨盒在中国年销量达880万个,年销售额达8.8亿元,爱普生墨盒的隐性浪费,增加了我国数万用户的开销,侵犯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如果说,爱普生墨盒的“暗道机关”只是技术缺陷,而不是爱普生人为所致,那么,又有谁能相信呢?   松下DMC-FZ1数码相机缺少光圈优先、快门优先以及白平衡微调等重要功能,为了平息消费者的不满,松下推出升级软件,但是,升级收费多达6000日元(约合人民币450元)。据称,花450元升级之后,DMC-FZ1就能拥有DMC-FZ2的相同功能。对此,市场人士认为,这是松下有意设置的陷阱,引诱大量DMC-FZ1用户入套,再次榨取利润。   索尼似乎玩得更巧妙。索尼声称它的硬盘mp3 NW-HD1可容纳13000首歌曲,超过40GB容量容纳10000首歌曲的苹果iPod。苹果立即予以揭发NW-HD1背后的黑幕,索尼竟然采用48Kbps的采样率,而这种采样率的mp3音质是极差的。蒙骗不成,索尼反过来为自己狡辩:“消费者有权选择任何压缩格式”。是的,消费者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格式,但绝不会选择索尼的欺诈行为。   去年以来,索尼多次大规模召回问题产品,已经影响其产品的信誉度,再玩小动作  欺骗消费者,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三是维修离谱。   奥林巴斯u300是一款“傻瓜”级数码相机,一位用户的原装充电器无缘无故的坏了,拿到奥林巴斯维修部去修,要交维修费180元,换一个新充电器是280元。用户想不通,相机才买了不到半年,充电器总共使用不超过20次。可是,充电器修好没用多久,u300的镜头又伸不出来了,任何指示全都没有。奥林巴斯维修站“检测报告”告知,相机主板损坏,维修费用为520元(更换主板)。一部相机才用了半年多,充电器不能用了,主板也坏了,而且,维修费用如此之高,这样的产品谁敢买?   吉林一位姓王的先生买了一台73厘米索尼电视机,出了问题找售服部门维修,工作人员开价:电视开盖、检测费350元,零件费用另算,如需上门服务,再缴纳50元上门费。按我国彩色电视机检测费用相关法律规定,特级站收费标准64厘米以上的彩色电视机检测费用为120元,索尼电视即使属于这一等级收费标准,检测费高达350元,也实在太离谱了。   最先喊出“质量就是生命”的日本人怎么了?   回答只能是:日本电子产品的神*话已经破灭了。
  日本制造”危机加剧!(2)  日本货为何比欧美产品便宜?  在欧美国家,消费者都把日本货看成次等货,在我国,许多同胞迷信日本货,主要  原因是,在许多进口产品当中,相对而言日本货“价廉物美”。   但是,日本货真的便宜吗?   首先,日本企业赚的是廉价劳工的钱。   2001年以来,日本企业不但追加资本在华建立新的生产基地,还将研发中心搬到中国。日本企业在中国剥*削劳*动力厉害,生产成本低,所以,产品比欧美的产品便宜。   正是因为我国劳动力大有剩*余价值可榨,所以,东芝表示,未来几年将在中国增加投资约10亿美元,使其在华总投资额达到20亿美元,投资范围涵盖笔记本、移动通信、半导体、家电等各个领域。松下在华拥有独资的权利,2005年要在中国要实现70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目标,占松下国外生产规模的三分之一。日立已在苏州投资3亿多美元,并将建立具有战略意义的软件基地。   从去年开始,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重心已经实现战略转移,由降低生产成本转向扩大在华销售。   其次,日本企业赚的是偷工减料的钱。   日本产品实行严格的分级制度,明确规定:一流产品在国内销售,二流产品销往欧美,三流产品销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销往中国的产品,元器件都是选择一些较差的材料,有些用户抱怨,日本货真奇怪,质保3年,为什么绝大多数3年多一点就一准坏,就像装了时钟一样。据知情者透露,日本产品质保3年,在芯片和晶体管的选择上,他们就选择那些寿命略高于3年多一点的边角料。   不同的品质量,由不同的原材料支撑,生产工艺也不相同,这完全由生产成本所决定。日本人销往欧美国家的产品,采用的是一套生产标准以及质检标准,而销往中国大陆的产品,则采用另一套生产标准以及质检标准,两种标准下的生产成本大不一样,产品质量差别很大。   廉价劳工再加上低价原材料,日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就低得多,卖给中国人的产品自然也就比较便宜。但是,日本企业大赚中国人的钱,从来都不手软。   2003年,日本佳能纯利润高达4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27%;相机利润24.1亿元人民币,比增长91.9%。如此巨大的暴利,不能不让我们反问,日本相机的成本和自身价值是否与市场价格是否相称?   更值得深思的是,2003年,富士通、索尼和东芝等日本企业在全球都出现严重亏损,但在中国市场则大发其财。索尼(中国)称,索尼在中国正处于上升期,尽管1997年才正式起步,却一直保持迅猛的发展势头,2003年在中国市场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东芝(中国)表示,迄今为止,中国市场并没有受到不良影响,一直以来都发展顺利。
  日本制造”危机加剧!(3)  谁说日商不是奸商?  曾有一度,彩电紧张之际,我国消费者以能买到日本电子产品为荣,许多人倒卖彩电批条成了暴发户。在中国的一些消费者眼里,日本产品货真价实,过得硬,不欺客。事实上,日本企业是最大的奸商。  人们也许还没忘记,2000年东芝笔记本引发的那一场风波。东芝笔记本电脑软件功能有瑕疵,东芝为此赔偿美国用户10.5亿美元,使用同一产品的中国用户却受到冷落。同一样的用户,没有享受同等待遇,东芝的服务实在是太荒唐。更荒唐的是,东芝竟然这样解释:因为中国法律与美国法律对消费者的保护程度不一样;由于美国法律的特殊性,东芝考虑到诉讼可能导致该品牌在美国市场造成不好影响,才忍痛达成协议。中国有句俗话,客大压店,店大压客,东芝这不明明是“店大压客”吗?   富士就更是目中无人了。富士数码相机FUJIFILM A303明明是在苏州生产的,由上海富士经销,但在其配套的说明书及软件中,美国、日本、加拿大等服务国家都有明确标称,独独不承认中国用户。有人认为,这不仅侵害了中国消费者的权益,而且存在严重的民族歧视倾向。   事实上,富士非常看重中国消费者口袋里的票子。近年来,日本富士公司在我国老是沾染走私嫌疑,剪不断理还乱。富士施乐与富士胶卷同属于“富士”旗下,10年来,由富士胶卷走私造成的国家经济损失高达百亿人民币。2003年初,在富士胶卷再次曝出走私丑闻的同时,富士施乐数码复印机也涉嫌走私,受到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执法大队的查处。据知情人士透露,长期以来,包括复印机在内的近80%富士施乐产品都是从保税区直接出货,销售到国内市场,偷漏了大量的国家税款。一个跟走私划不清界限的企业,它的产品要想畅通无阻也只能是痴人说梦了。   近年来,中美贸易磨擦不断,日本瞅准机会从中煽风点火,唯恐中国企业不乱。最典型的是所谓彩电倾销事件。美国五河电子公司和两家工会组织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起反倾销申诉,指控中国彩电在美倾销,涉案产品是54厘米(21英寸)以上的彩电,包括普通的CRT彩电、高清晰数码彩电和背投彩电,要求对中国彩电征收高达84%的强制性关税。   据市场报记者调查:这次通过美国之手整治中国彩电产品的幕后策划者,主要是日本的索尼、松下、三洋、东芝和ORION等彩电业巨头。他们从“反倾销案”的一开始,就给申请方提供了从信息、数据到技术等方面的全力支持。   日本彩电企业很可耻,一边在实质上为美方申诉方提供支持,一边又对中国政府和彩电行业一再表示,与该案没有关联,也不支持申诉方。明人不作暗事,日本企业嘴上一套、脚下又一套,真是小人行为。   其实,日本彩电企业的勾当很清楚,既要阻止中国彩电对争夺他们的美国市场份额,又担心丧失他们在中国市场的既得利益。   这就是日本企业的奸商嘴脸。
  日本制造”危机加剧!(4)  日本货的优势正在丧失!  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随着中国市场的一步步开放,越来越多的欧美产品进入中国,日本货已不像20年前那样牛了。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开始引进采用日本通信设备,日本出售给中国的并非最先进的设备,而且不提供技术转让。直到八十年代初,我国从日本手里引进的只是纵横制交换设备,程控数字交换机漫天要价。直到一次故障导致京沪通信中断24小时,在世界上造成影响极大,我国才意识到,不能再上鬼子当了。   我国政府另辟蹊径,从西门子和美国贝尔引进程控交换设备,而且获得技术转让。日本富士通以为日本标准和欧洲标准不兼容,想看中国的笑话,结果,中国为了彻底摆脱日本的控制,不惜整体淘汰日本设备。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我国通信网络再也没有日本设备了,终于走出了日本的阴影。   在彩电市场上,中低端产品已是国产品牌的天下,日本的高端彩电也面临三星等巨头的威胁,竞争压力很大。   在手机市场上,松下、NEC、东芝、京瓷和三洋等品牌在国际上还行,在中国已叫不响了。畅销国内市场的一线手机品牌,很难再见日本货的身影。除了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的挤压,三星和LG等韩国品牌攻势更猛,日系手机品牌很难轻松起来。今年,日产手机在中国G、C两网失利,市场占有率不断下跌。   在个人电脑市场上,日本产品大势已去。笔记本电脑在戴尔、惠普以及华硕、宏基、联想的多重夹击下,步履维艰。自2003年PC价格战拉开序幕之后,戴尔、惠普两大国际巨头身先士卒,步步升级,低价之战有力地冲跨了笔记本市场原有的价格防线。戴尔、惠普、IBM等一线大厂的笔记本产品全线降价,东芝被迫应战,在价格上没有优势。Shinko 投资管理公司的分析家Keiji Iwasaki指出,“东芝的成本太高了,在价格方面没有竞争力。”   统计数据显示,日本IT制造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逐渐萎缩,复印机市场份额从90年代中期的70.6%跌到40%;笔记本电脑市场份额从20%跌到14%;液晶显示器市场份额已被韩商抢去半壁江山。   更让日本惊慌的是,“物美价廉”的中国IT产品在日本市场的份额不断提高,“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世界工厂”。
  作者:啊多给 时间: 11:44:00  我们现在能用上便宜的液晶屏,有京东方不小的功劳,  如果不是京东方,我们现不可能几百块钱买到一台显示器!  加油,让散星,LG慢慢的完蛋吧,  作者:happyfast1 时间: 18:23:30  电子半导体产业制造业,根据摩尔定律,晚发展两年的企业基本都没有机会了,中国发展液晶面板,比韩国晚了十五年,本来是没有机会的.  京东方能发展起来,也纯属偶然,是韩国犯下了一下重大错误,九十年代未,两千年代初,韩国现代的面板厂竞争不过三星和LG,有亏损,现代将重心全面放到汽车工业,将这面板事业卖给了京东方.  京东方得到了现代面板的技术积累.再加上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和无计其数公知专家经济学家的冷嘲热讽,终于到现在才算熬出了一点头.  作者:孙勇1981 时间: 20:05:20  是得了现代的便宜,主要还是那时候三星又不要,那些董事会成员要回本啊,韩国没人肯要,韩亚银行逼的紧,其实光凭京东方也吃不下,幸亏有国资委给他背书,帮他融资,才有了现在的京东方  作者:happyfast1 时间: 01:25:53  @trolley 94楼
01:08:48  也算是运气好,几大巨头前几年都瞄着高代线,觉得技术水平越高越好,可高代线投资巨大,生产大面板才能赚钱,但是全世界有几个人会花一辆车的钱买80寸的电视啊,就杯具了,比如夏普。另一方面,苹果在前几年推出ipad,以后平板电脑大热,平板电脑尺寸小,用低代线生产正好。结果出现了高代线不赚钱,低代线的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给了落后的企业机会。  -----------------------------  这个你就说错了,全球到现在为止,也只有夏普投了十代线,其余的三星LG友达奇美都没有.结果夏普就是死在这个十代线上了,真的是没有人去买这么大的液晶屏,有大客厅的富人终归是少数.  三星起步比夏普晚得多,二次重大的决定让他成为了取代夏普的后起之秀.  一个是九十年代中后期的五代线,三星大举投资成功,取得了先手,夏普紧跟上去,虽然仍然还过得去,却是让三星坐大了.  第二次是二千年代中后期,夏普投资十代线,三星却投资五代线的AMOLED.  结果就是夏普的十代线大液晶屏没人要,而三星的OLED却搭上了IPAD,平板电脑的顺风车,全球就它独家有耗电少的OLED显示屏,对移动产品最适合,大获其利,确立了三星在液晶显示行业的王者地位,夏普基本要破产了.
  外资家电在华遭遇滑铁卢  日 15:48:00   从我国改革开放引入大批外资至今,多年来,外企一直被视为国内家电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他们进入中国,给国内企业在内部管理、组织架构、产品研发、品牌规划、发展战略、市场营销等多个环节上的发展和提升都给予了较大的帮助。  在带来成功经验的同时,外企的发展却遭遇了极大的挑战。一方面,国内同行的迅速崛起,在产品研发、成本控制、规模化效益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外资企业对我国市场缺乏深入了解,发展战略上的盲目和偏执致使许多企业持续亏损。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他们在国内市场的表现都有值得借鉴和警示的地方,下面我们将从家电的四大粗略分类来一一解析。  外资小家电:规模与利润失衡后的大撤退  最近,一些外资企业在中国收缩小家电战线的消息不断从市场上传来:松下收缩在华的燃气热水器业务,并于明年退市;LG微波炉也正在对市场战线进行收缩,今后只会参与北方地区的市场争夺;博世热水器也在国内未曾全面布局就已悄然退出。  记者了解到,造成这此企业收缩、退出或自然死亡的直接原因均缘于企业的经营亏损。多年来,尽管LG微波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一直保持良好业绩,但受国内市场价格战拖累,企业的经营利润不断下滑。在一些区域市场,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全面失衡,有时明知亏损,但为了保证销量不得不牺牲利润。鉴于这种现状,LG微波炉选择了“收缩市场降低销量”的方式来减少亏损。同时,再配合集团统一的高端战略,加强对高技术产品的研发,转向高端市场的争夺,减少亏损。  松下热水器进入国内市场以来,并没有寻找到有效突破口,销售规模也一直不大。但来自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的成本却增长显著,导致企业开始亏损,并且在未来几年也看不到扭亏为盈的迹象。于是,松下热水器只能减少进入家电连锁门店的数量,逐渐采取网上直销等方式降低成本。而博世热水器更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此外,进入中国市场近20年的欧洲企业伊莱克斯近年来在中国的表现也是跌宕起伏,销售业绩始终无法令人满意。迹象表明,这些拥有良好品牌影响力、强大资金实力的家电外企,在小家电领域正遭遇巨大尴尬:继续参与市场竞争将面临持续亏损的代价,而理性退出则将有损整体品牌形象,正是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造成他们在寻找规模与利润平衡点的道路中迷失了自己。  外资彩电:同一起跑线的竞争  CRT时代曾是日韩企业的天下,但平板时代的到来,又将全球参与彩电业竞争的企业拉回到同一起跑线。从目前的液晶电视市场来看,国产品牌与日系品牌的差距已经微乎其微,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全球化经济导致的专业细分所致。国务院经济研究所陆刃波指出,一方面上游屏幕和芯片市场资源已经基本共享,在不同层次市场需求攀升的过程中,日系企业的屏幕资源已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必须转向迅速崛的中国台湾面板商进行多元化采购。而为追求利润并保持上游竞争能力,日系屏幕也正在向更多的国产品牌供货,再加上市场上产品的图像处理芯片基本来自于PIXELWORKS、GENSIS等第三方硅谷企业等因素,都证明目前家电市场上各品牌产品在核心技术方面正在趋同。  零点调查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液晶电视市场的前七名都被中国品牌所包揽;在液晶显示器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器生产国,占据全球产量50%以上;在LCD模组制造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LCD模组生产国,也占据全球产量的50%以上。  日韩企业此前欲通过“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保持相对垄断”的模式被打破,而国产品牌在国内市场研发、营销运作方面的竞争优势开始彰显。为了与市场运作更灵活的国产品牌抢占市场份额,外资品牌在中国选择了最原始的对抗策略——降价,卷入其中的企业几乎囊括夏普、索尼、三星等所有的外资品牌。但过于大幅的降价,充分暴露出外资品牌的暴利,也压制了其今后的品牌溢价空间,长此以往,外资彩电必将面对“品牌空心化”难题。  外资冰洗:高端强势面临挑战  业内普遍认为,今年将是冰洗(冰箱、洗衣机)行业竞争格局重组的一年,美的、长虹、海信等行业新势力经过两年时间的酝酿蓄势待发,这些经过并购整合后组成的国产“集团军“必将令长期为外资所占领的冰洗市场在2007年不再平静。  经过多年的在华市场探索调整后,以西门子为首的欧洲家电品牌已经牢牢站稳了高端阵地,并将兄弟品牌博世“引入”中国市场,尽管伊莱克斯多年动荡调整,但其回归高端的思路已经成型。而韩国品牌经过在华多年的大规模投入后,也开始收缩战略,启动新战略,典型代表为LG。无论是通过推新品牌抢占高端份额、还是调整产品线,外资品牌都在巩固和加速对中国高端市场的攻城略地。  但高端市场盈利前景同样令人担忧。三星内部人士曾表示,外资企业利润水平并不高,除了西门子盈利外,三星基本打平,其他企业几乎全部亏损。记者同时了解到,三星冰箱由于不重视中低端市场,没有技术支撑,使得三星冰箱在中国市场上止步不前。坚持高端战略,导致三星冰箱价格居高不下,但是和西门子相比,三星的产品缺乏高端所必备的技术优势,只在外观上有所改进,今年三星冰箱新品推出也是悄无声息。  东芝冰洗在中国市场也是表现平平,2004年初甚至传出东芝白电产品要撤出家电卖场的说法,后来虽然联姻了TCL白电,表达了“做大”冰洗的决心,但在国内市场仍难觅东芝白电踪影。  另一方面,部分国内厂商也纷纷推出自己的高端产品,无论是海信收购科龙、容声后的高调宣战,美的携荣事达、华凌的三品牌重装上阵还是长虹收购美菱后的屯兵门外,无一例外都把高端市场作为主战场。此外,海尔高端洗衣机产能也达到了500万台,海尔因此成为全球高端洗衣机生产量最大的企业。  看来,外资品牌的高端策略将受到来自“性价比更高的”国产品牌的强烈冲击和挑战,固守高端策略是否会一直“凑效”下去,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外资空调:整体表现强差人意  历数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空调,日系企业的身影越来越清晰,如松下、东芝、日立、三洋、三菱重工、三菱电机、大金等等。事实上,中国空调产业很多核心技术都是来源于日本企业,尤其是压缩机。但从整体表现来看,却一概的差强人意。  三菱电机虽然在整个中国空调市场中的口碑一直尚好,但其从不低头的高昂价位,令消费者望而却步,在诸多数据调查公司显示的数据排名中甚至见不到三菱电机的名字。  三菱重工表现则一直定位中等偏上,有一定的销量,但也难登大雅之堂。值得欣喜的是,大金从中央空调着手,逐年来倒是积累了人气,从2003年开始大举进军家用空调领域,虽然定价"高贵",产品品质倒也颇得人心,而且与国内连锁渠道的合作也是步入正轨,一、二级城市基本都能看到其终端展示。日立空调则几乎已经消失在人们眼前。  值得一提的还有三洋空调,从产品来说,三洋空调在技术品质上不输给国产品牌,但三洋空调进入中国市场多年,却表现出发展战略模糊不清,产品技术优势并未转化为品牌优势,直接结果就是市场表现差强人意。根据媒体报道的数据,三洋在中国的合资公司——沈阳三洋空调2006年的实际销量只有8万台。而日前爆发的三洋电机涉嫌“低报年报亏损”丑闻,引发了消费者对三洋品牌的信任危机,这对三洋空调的销售而言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同样陷入诚信危机的还有LG空调,目前在中国市场深陷“翻修机”丑闻。  中央空调方面,从中国国际制冷展组委会获悉,曾经以约克、开利、大金为首的洋品牌巨头占据国内商用空调95%市场份额,而随着近几年来国内品牌的全面崛起,目前这一数据已经降至不足60%。在市场规模仅次于华北、华东的华南市场,由于本土品牌美的、格力、志高等巨头发力,本土品牌累积的市场份额接近50%。  记者观察高端战略并非“万能灵药”  “高端战略”被几乎所有外资家电品牌视为在华的竞争致胜“法宝”,该战略也几乎被贯彻到其旗下所有产品线市场领域。  高端战略真是万能灵药?也不尽然。首先,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国内市场上所释放和激发的消费量多集中于中低端市场,产品主要以普及型为主。高端市场虽然利润丰厚,但我国高端市场容量有限,无法支撑这些企业的规模化效益。外资企业若不能深入了解并作阶段性规划,在战略上一味盲目和偏执,只能导致持续性亏损。  再者,众多企业纷纷转型必将造成高端市场的竞争加剧,最终会引出新一轮的淘汰赛,利润空间被大大挤压。  此外,一些外企一贯“高高在上”,研发、生产出来的产品与中国消费者“越来越远”,服务的对象越来越少,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难;另外一些外企因为对消费者认知的不足,向中国市场提供与其它国家相比存在差异的产品、服务,比如降低产品质量标准、提供不全面的服务、产品价格体系居高不下等,这些都影响了外企的成长。
  作者:alvinmnstar 时间: 13:26:13  好文章,必须顶一下。鄙人以前就是在通讯行业混的,这里面的故事很多。中兴华为做的贡献大了去了,不是说中兴华为每年能弄多少利润,而是为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低成本通讯便利,这种社会效益怎么夸大都不为过。  BOE(京东方)也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楼主已经讲过了。很多人只知道京东方是A股吸血鬼,以前连年巨亏;殊不知如果没有京东方,国内买液晶电视就不是现在的这个价格了,可能要5~10倍的价格才能买到,呵呵。  汽车行业也一样,如果没有国产车,估计现在还是只有极少数人开着30万的桑塔纳8000呢,哈哈。  作者:名已被谁抢注 时间: 23:39:16  京东方等于当年的乐凯胶卷  当年国内一卷36张乐凯彩色胶卷人民币11~13,富士柯达21~24,柯尼卡18~20,爱克发16~18,国外的富士柯达好像是4美元起(当年美元兑人民币是1:8)。后来富士柯达柯尼卡发现在中国赚不了钱就玩什么APS系统不带中国玩,结果大家知道....还没普及就被数码取代......
  我们现在能用上便宜的液晶屏,有京东方不小的功劳  
  我们现在能用上便宜的液晶屏,有京东方(BOE)不小的功劳  
  日本"家电王国"神话破灭 如何突围求生?   11:02:54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家电风靡世界各地。家电产业作为拉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造就了“日本制造”在世界市场的良好口碑。然而,时过境迁,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家电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却力不从心,逐步被韩国、中国等后起之秀赶超,经营陷入困境。  日本索尼公司最近宣布,由于智能手机、彩电等消费电子产品的销售持续低迷,预计在2014会计年度将发生2300亿日元(约合18.4亿美元)的巨亏,这也是索尼自2008年以来的7年中第6次出现巨额亏损。  “家电王国”神话破灭  自2011会计年度,日本家电行业的三大巨头索尼、松下和夏普就出现巨额亏损,其中松下的亏损额创造了日本制造业亏损额新高。这些家电巨头虽然进行了断臂式整顿改革,但依然未能阻止经营业绩持续下滑。2012会计年度,这三家家电巨头继续严重亏损。  日本“家电王国”神话破灭 如何突围求生?  日本家电业衰败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企业战略决策失误,也有遭遇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国际产业格局巨变等因素。  战略决策方面严重失误的典型案例当属数码录放机(DVD)规格之争。为了争夺数码录放机市场,日本家电厂家纷纷投入巨资研发,逐步形成了以索尼、松下等公司主导的蓝光阵营和东芝领军的高清阵营。在这场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规格之争中,蓝光规格虽然获胜,但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以及音视频网站大量出现,市场对数码录放机的需求不断萎缩,日本家电企业规格之争演变成一场没有赢家的零和游戏。  松下也同样出现过重大决策失误。在本世纪初,夏普等公司把下一代平板电视的发展重点放在了液晶上,但松下却将宝押在等离子上。松下认为,液晶技术有其局限性,很难生产出大尺寸面板,等离子则适合生产大尺寸电视,而且等离子还具有亮度高、可视性好等优点。然而,随着液晶技术的发展,60英寸以上大屏幕面板也应运而生,且具备电力消耗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2011年,松下投资2100亿日元、开工仅一年半的尼崎等离子工厂被迫停产。  夏普也非赢家,公司因未能掌控消费者心理与市场动向,而豪赌大屏幕液晶电视机,投资4200亿日元建立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年产600万台60英寸以上液晶电视面板的工厂。但市场并没有像夏普期待的那样发展,销售很不理想,自2011年下半年起该工厂开工率不足5成,出现严重亏损,夏普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  在手机业务方面,日本采用了与欧洲和中国等不同的制式,其国际竞争力自然被削弱。在目前智能手机市场上,日本高端产品和品牌竞争力不及美国苹果,普及型智能手机的性价比又不及韩国、中国产品。  产业转型 突围求生  近年来,索尼、松下、夏普、日立、东芝、三菱、日本电气等曾经显赫一时的日本家电代表性企业,不是陷入经营困境,就是淡出家电市场另谋生路。  如今,各厂商纷纷收缩家电业务,开始去家电化的进程。这些厂家已经或者正在从海外撤退家电业务,缩小国内家电生产规模,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盈利业务。日立将重点放在发展信息通信系统及相关产业、建筑机械、升降机等建筑设备;东芝在原子能以及其他发电设备、高性能集成电路、3D快闪存储器等方面大展手脚;日本电气主打政府以及企业事业机构用大型计算机、工程设备等。  就连以家电为主业的松下和夏普,也开始涉足汽车用电子部件和新能源领域,开展多种经营,谋求收益多元化。索尼公司除了加强一直盈利的影像部门的营销之外,还致力于在再生医疗和医疗器械等领域发展新业务。  另外,随着4K电视节目的试播,日本家电企业认为即将出现电视机更新换代新时期,期望以此为契机谋求东山再起。日本市场调查公司预计到2017年日本市场50英寸以上的4K电视机的销量将达到120万台。最近,松下推出两个系列7种机型、屏幕尺寸在40英寸到85英寸之间的4K电视机。据悉,东芝、夏普、三菱也即将推出4K电视机,一场新的竞争已经悄然展开。  在这新一轮竞争中,日本家电企业能否咸鱼翻身,重振“家电王国”昔日辉煌,引人关注。
  喜看日本逐渐滑入马里亚纳海沟。
  作者:登高意飞扬 时间: 19:15:47  手机这块五年内见真功夫,任正非启用余成东是啥概念?那就是把华为的赵云压这块了,整合那么多华为资源,一步一个脚印,华为cpu已经开始发力,后面肯定是无线模块,电源模块,调制模块,一块一块啃,这块已经没有小日本啥事。至于各种传感器,没啥好说的,全球采购就行,你妹那么牛逼的Ti放弃手机cpu,这块全世界已经打到刺刀见红的份了。  我举监控系统例子,十年前,松下监控录像机卖二万多一台,后来我们国家出来个海康威视,大华。直接将小日本的录像机打翻,现在全世界最大的录像机厂家是海康。你小日本积累那么多的视频技术呢?积累的各种磁带技术呢?全部都成了过往云烟。  太多的故事,太多的小白兔在磨钢牙了,一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三十年,河东肯定变河西。    
  日本家电已经没有能力翻身了,还是守好汽车这块业务吧!  
  日本电器巨头几全军覆没、纷纷裁员(转载)  楼主:mytyty 时间: 21:04:00   日本经济财政大臣与谢野馨说,日本生产下降情况“非常严重”,经济在7年里首次进入衰退。与谢野馨说,这种情况的出现史无前例,下跌还将持续下去。由于外国对诸如日本汽车、电器电子等产品的需求急剧下降,日本的出口剧减。日本NEC和日立公司、东芝与索尼等电机企业已经出现了巨额亏损,纷纷宣布裁员。  共同社表示:“汽车业与电器业并为日本的支柱产业,但如今电器巨头可谓全军覆没。”报道认为,今后日本电器界将加速重组,通过并购等大举改革经营状况。  *日立亏损刷新记录  日本NEC和日立公司去年各亏损数千亿日元,裁员上万,日本电器业前景十分不妙。  受半导体业务下滑与日元升值影响,NEC预计将净亏损2900亿日元(约合219亿元人民币)。  NEC并宣布将在2010年3月底前在集团内裁员2万余人,其中正式员工与非正式员工各裁员1万人以上。  NEC的数码家电与车用半导体业务滑坡,业绩预期由先前的净利润150亿日元跌至巨额亏损。  日立则连续3年亏损。该公司曾于IT泡沫经济破灭的01财年亏损4838亿日元,此番的亏损额刷新了这一记录。  日立预计净亏损将达7000亿日元,刷新1910年创业以来的最差记录。  *东芝公司去年亏损达2800亿日元  日本东芝公司去年亏损达28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13亿元),将裁减4500名非正式员工。共同社指出,这是东芝2001年以来首次出现亏损,亏损额创历史新高。  东芝公司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半导体收益大幅恶化。  东芝社长西田厚聪周四(29日)在记者会上暗示,可能将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部门子公司化,考虑与其他公司进行统合。  西田还透露,已经开始削减公司高层的工资。  到今年3月之前,东芝将裁减业绩低迷的半导体和液晶业务部门的非正式员工。  2月起东芝将在正式员工之间实施"工作分享制",在不裁员的前提下让员工轮休。  在生产体制方面,东芝将把部份在北九州工厂生产的半导体迁移至大分工厂。  此外,负责生产液晶的鱼津工厂和深谷工厂将缩小不营利的生产线。原定今年春季动工的三重县和岩手县的半导体工厂将推迟建设。  通过一系列裁员,东芝预计能削减3000亿日元的成本,力争在2009年度中扭亏为盈。  *索尼预期年亏损近30亿美元  日本电子产业巨头索尼集团今天说,预期该公司08年财政年度将亏损近30亿美元,出现14年来的首次营运赤字。  索尼公司的产品包括电视机、数码照相机和电脑游戏等。  索尼把亏损的原因归咎于日元急剧上升和最近全球市场对电子产品的需求迅速下降。  此前索尼和其他电子企业曾希望通过对终端消费市场的细分化拓展刺激销售,但在全球经济持续普遍走低的情况下,无力在短期内扭转败局。  上个月索尼宣布,将在全球范围裁员1万6千人,关闭多至6个工厂,并减少投资。  索尼公司宣布计划裁员8,000人,被裁的员工都属于电子生产部门,裁员人数占该部门的5%,公司10%的生产工厂也被关闭。  索尼公司表示,裁员计划到2010年4月前完成,但是索尼没有表明哪个国家的生产厂将被关闭。  索尼表示,因为经济不景气,该公司正在试图减产,还警告说,可能会进一步减产。  在索尼减产裁员的消息传出的时候,正值日本宣布该国经济在7月到9月之间紧缩的程度超过最初预期的时候。  日本内阁办公室表示,日本经济那一季度紧缩的速度是1.8%,而最初的预期是0.4%。  索尼公司试图在下个财政年度结束前将开支削减约一千亿日元,相当于11亿美元的水平。  这意味着索尼公司的电子业务减少30%,该公司57个生产设施的10%将被关闭。  *最大亏损额是日本电讯NTT在2001财年遭遇的8121亿日元  新光综合研究所表示,国内企业最大亏损额是日本电讯NTT在01财年遭遇的8121亿日元。  此外,富士通30日也宣布将遭遇02财年以来的首次净亏损,亏损额为200亿日元。  日本佳能公司去年的销售额也较07财年下降8.6%,只有40,941亿日元(约合3139亿元人民币),同时净利润也减少36.7%为3091亿日元。
  日本家电企业为何频频退出中国市场?   发布时间: 09:33   随着松下电器于1月底关闭一家位于山东济南、主要生产液晶电视的合资工厂。加上前几年,松下已关闭在中国的等离子电视工厂,这意味着在剧烈的彩电市场竞争冲击下,松下电视已全面退出中国生产,谋求以订单外包方式继续参与中国市场蛋糕的抢夺。事实上,出于经营压力、行业前景等多种原因,不仅仅是松下,包括其他的日本企业也基本退出了中国市场。此种现象也被认为是中国制造的崛起带来的一种必然市场反馈。随着中国本土厂商,尤其是互联网企业杀进智能电视市场之后,仍然以传统模式经营彩电业务的外资家电巨头的发展越来越举步维艰。   日企败退是思维跟进不够   其实对于日本企业来说,在精细化管理、执行力方面一直有优势,最近市场传闻着一些帖子是中国大妈们喜欢到日本去买电饭锅、马桶盖之类的电器消费产品。目的除了质量之外,就是在一些创新方面做得很人性化。因此对于创新而言,应该不是最主要的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日本企业败退中国市场?   其实松下、东芝等厂商已经计划退出电视行业,曾经被称为“液晶电视之父”的夏普也正在收缩电视业务,而情况好些的索尼在中国市场也只能算是勉强维持,也曾一度被传闻要剥离电视产品和移动产品。再往前推一下,我们看到曾经以领先的等离子技术走红市场的先锋在2010年将电视品牌授权给了苏宁,三洋电视品牌的使用权卖给了国美。我们看到,日本彩电巨头近几年在海外电视机市场已呈现日趋萎缩之势。   对于一些传统的电视厂商来说,新时代的用户需求已经改变了市场经营模式,这恐怕才是日本企业纷纷撤离电视产业的一种无奈。或者说,传统厂商对于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和理解还没有真正吃透。   日本电视企业集体败退的主要原因有几方面:一是日本整体经济环境影响;二是创新能力缺乏时效性;三是中国企业的快速崛起。随着日本企业的没落,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也是一次新的机会。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14年东芝电视全球销售大约720万台,夏普有800万左右,松下850万台,索尼有1200万台,随着这些日本品牌市场份额的逐渐萎缩,给中国企业的发展,甚至全球扩张均带来了巨大机遇。   中国彩电市场:已然进入格局调整期   与其说日本企业退出家电行业给中国家电企业带来更多机会的话,还不如说中国家电企业的崛起加快了日本企业的败退。这种论断不是没有道理,事实上,中国家电企业的崛起,尤其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切入到家电市场之后的一种思路转换,带来的冲击是异常巨大的。比如乐视、小米、爱奇艺等互联网企业以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固定成本计算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