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二期运东小区是否会受影响

2.4地下水环境现状;平水期和枯水期时,在评价区范围内,除阜宁县芦蒲镇;2.5疏浚底泥和土壤评价;工程沿线共设置8个底泥采样点和6个土壤监测点;2.6声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为:工程沿河地区64个村;根据监测,本次工程所在区域均为农村地区,环境空气;根据监测,工程施工区域主要位于农村地区,除交通噪;3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3.1生态影
2.4地下水环境现状
平水期和枯水期时,在评价区范围内,除阜宁县芦蒲镇浅层地下水氨氮、亚硝酸盐超标及滨海县陈涛镇和滨海港镇总硬度超标现象外,其它监测指标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要求。氨氮和亚硝酸盐超标说明该区域浅层地下水已受到生活污水以及农业施肥下渗影响。
2.5疏浚底泥和土壤评价
工程沿线共设置8个底泥采样点和6个土壤监测点。工程涉及河道的各监测点位土壤和底泥评价指标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中二级标准的要求,达标率100%,评价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质量良好,弃土可以作为农田、林地、果园等农用土壤使用。
2.6声环境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声环境和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为:工程沿河地区64个村庄居民点以及环境敏感区的鸟类等。
根据监测,本次工程所在区域均为农村地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良好,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日均浓度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标准要求。
根据监测,工程施工区域主要位于农村地区,除交通噪声外,无其它大的噪声源,噪声背景值较低,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良好,各测点测次均能达到标准要求。
3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3.1生态影响
(1)陆生生态系统
工程建设过程中,永久占地、弃土等临时占地都会对原地貌造成扰动,损坏土地和植被,形成局部裸露地表,导致农田生产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影响局部陆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工程新增永久占地75617.04亩,其中耕地63858.49亩、园地73.84亩、林地36.39亩;工程临时占地23926.64亩,其中耕地11551.13亩、园地
9.1亩、林地93.34亩。施工阶段共造成生物量损失72368吨。工程施工损坏的土地和植被主要分散于沿河地带,扰动陆域面积相对较小。报告书认为,在工程施工采取复耕、植林、种草等措施后,使原有土地利用类型和陆生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工程建设可能影响到河道附近活动的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破坏动物的栖息环境,但不会造成种群数量大量减少。
报告书提出的主要陆生生态保护措施为:控制施工范围,尽可能少占耕地、林地;合理制订疏浚底泥堆置方案,降低复耕难度;施工时注意表土保护,收集开挖表层土,用于施工结束后复耕和植被恢复;施工结束后,及时采取相关迹地恢复措施;基本农田采用“占一补一”划补,占用的基本农田得到补充;对施工过程可能发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野菱、珊瑚菜和野莲,应将其移栽到生境条件相似的适宜地就近种植。
(2)水生生态系统
河道拓浚和水工建筑物工程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影响。施工活动将会改变原有水体的环境条件,影响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和鱼类的生境。二河枢纽上游2.5km引河的疏挖会影响局部鱼类栖息、觅食、产卵和孵化环境。总体上,工程施工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和破坏是暂时的、可逆的。工程建设后,二河北泓河道与附近的沟渠和河道恢复水文联系,鱼类资源将缓慢恢复。工程实施后,入海水道的调度运用没有变化,不会改变近岸海域水生生态现状。清除河底淤泥会损害底栖生物的栖息地,工程建设后,底栖生物群落随着水文情势的改变和生境的好转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恢复时间缓慢。
水生生态的保护措施有:采取底栖动物引种增殖、水生维管束植物种子生态修复措施,加速区域生态修复进程;底栖动物投放与邻近河段种类一致的蚌类、螺类,收集洪泽湖内物种投放到拓浚引河和北泓中,投放125吨,水生维管束植物引种莲、野菱、芦苇等,引种17公顷。底栖动物收集投放和水生维管束植物引种种植时间安排在施工次年的2至4月。
(3)环境敏感区
①工程对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约1.5km海口段拓浚工程和海口新闸工程位于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二实验区内,距离核心区和缓冲区40km以上。工程施工使部分河滩地成为水域,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滩地改变为水域对保护区实验区的自然生境结构有一定的影响,枢纽工程施工后形成的人工构筑物影响相对较大。在保护区实验区内的工程有海口枢纽二期工程包括拟建新泄洪闸和已建海口南、北闸,三座泄洪闸闸轴线相同,桩号均为161+600。拟建新泄洪闸布置在原北闸的北侧,两闸中心线距离435m。新泄洪闸共36孔,每孔净宽10m,闸室底板顶高程为-3.0m,与海口南、北闸底高程协调一致。施工期间施工区域局部植被的破坏、机械设施和运输车辆的噪音、夜间施工灯光照明使原本在附近栖息的鸟类迁移到不受干扰的其他区域。在保护区实验区北二区中,工程距离最近的小天鹅栖息地2km左右;丹顶鹤和a鹬类均在10公里以上。工程施工行为对局部区域的鸟类栖息地、食物组成结构和觅食空间造成干扰和破坏。北二实验区仅是丹顶鹤的偶尔觅食场所。丹顶鹤等鸟类对声音非常敏感,施工噪声、夜间灯光以及施工扬尘等压缩了其栖息空间,预计直接影响范围在工程1公里左右。工程占地区不是鸟类主要的栖息地,仅仅是部分鸟类的觅食场所,因此工程对鸟类的影响是短期的,轻微的,大部分是可以恢复的。工程施工对鸟类产生短期干扰,受影响的鸟类可以在不同的栖息地之间转移回避,这种对生境的改变是临时的,通过采取防噪、防止夜间灯光照射和施工道路洒水等措施降低施工对鸟类生境的影响,不会对鸟类生存产生威胁。鉴于工程位于保护区的实验区,不是鸟类主要的栖息地,珍禽保护区范围较大,考虑声光等影响缓冲地带,施工期间对保护区鸟类的影响区域占约250公顷,占实验区的北二区不到1%,工程施工期间对珍禽保护区的鸟类生境不至于造成明显的压力。目前,随着
工程区周边垦区围垦面积的扩大以及风力电厂等项目的实施,鸟类栖息地逐渐向近海滩地迁移,工程的建设有一定程度的累积影响效应。
工程实施海堤建设后,由于土地类型变化,河岸两侧生境变化较明显,需要在工程建设中采取植被护坡等措施降低影响。河道开挖使得河床断面加宽,水域替代了部分芦苇、碱蓬和互花米草植被地;本工程建设后,河道两侧受河道侧向补给的淡水增加,海水的侧渗和垂直渗入量减少,这使得该区域土壤的含盐量会显著下降,因此会加速河道两侧碱蓬群落向芦苇群落演替进程。
②工程对洪泽湖东部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涉及洪泽湖东部湿地自然保护区即实验区,其中扩挖的约2.5km二河闸上游引河位于洪泽湖东部湿地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扩建的二河枢纽越闸位于保护区边界上。
本工程永久占用林、草地面积合计796.08亩,临时占用林地面积93.34亩,这些土地地表植被均被清除。由于占用面积占整个地区林、草地面积比例较小,且这些植物均为评价区常见种类,因而不会促使沿线林木群落发生地带性植被的改变,也不会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系统性的破坏。
③生态敏感区保护措施
取消位于保护区内的弃土场和施工营地,加强管理人员教育,不主动伤害野生动物,为避免施工对鸟类繁殖的影响,施工占地范围内中发现鸟卵及时送保护区繁育中心;限定施工区域,避免人为对地表植被的破坏;落实降低施工设备噪音的措施,如高频振动装置改为低频振动装置;禁止夜间施工,防止夜间灯光对鸟类栖息的影响;对保护区进行生态补偿,在核心区、缓冲区或其他区域恢复湿地,提供鸟类补饲费80万元。
(4)水土流失
报告书提出,河道开挖、场地平整、堤基清理、弃土、闸站基坑开挖和回填、施工临时道路及临时用地等破坏原地貌、土地及植被。工程施工期新增水土流失量390.73万吨。
报告书提出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等。其中,堤防边坡、堤脚、桥梁接线路基、桥梁锥坡采取种植林草、护坡等工程措施;
排泥场弃土区采取复耕、坡面防护或对顶、坡面同时采取植物措施;生产生活区、施工道路、移民安置区采取设置排水、复垦或植被恢复等措施。采取以上措施后,工程扰动土地治理率达到95%以上,水土流失总治理程度达到97%以上,水土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达到95%以上,植被恢复率达到99%以上。
3.2水环境影响
(1)水文情势
枢纽工程施工期间利用一期工程已建建筑物导流淮河洪水,不进行施工导流。二河新泄洪闸以下河道、堤防工程与沿线枢纽工程同步施工,期间利用二河新泄洪闸及现有堤防挡水,淮河洪水通过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及分淮入沂河道下泄,二河新泄洪闸以上的河道工程采用挖泥船施工,不存在导流问题。渠北运西地区现状排涝主要经古盐河地涵自排至入海水道,以及通过圩区范围内的排涝泵站抽排至二河、京杭运河及入海水道,淮安枢纽二期工程施工期间运西高片多余涝水通过预埋混凝土涵管排入淮安枢纽下游入海水道,不排入其他河道,排涝导流未对其他河流水质产生不利影响。运东片参照一期工程的施工导流经验,先行开挖调度河,利用调度河及南、北泓分别导流涝水,来水主要通过调度河和入海水道排泄涝水,此,运东片涝水排泄不会对其他水系水域产生不利影响。
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将现状入海水道内运西段泓道进行扩挖,由现状底宽约43m泓道扩挖成底宽310m的深泓;运东段将现状底宽33~75m南偏泓回填至底宽10~15m小南泓,将底宽43~78m北偏泓扩挖成底宽230~300m的深泓,深泓和小南泓之间有隔堤分隔。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成后,入海水道断面发生较大变化,入海水道内水面由工程前的22.550km2增加到52.690km2,增加水面面积30.140km2。非汛期深泓内水深为3.5~4.0m,原河道断面底高程略有降低,底宽发生较大变化。各断面宽度大幅度增加,增加幅度4~9倍。现状入海水道设计行洪流量2270m3/s;工程实施后,入海水道设计行洪流量7000m3/s,较工程前增加4730m3/s。通过河道的扩挖,过水断面面积增加,流量增大,各主要控制断面流速有不同程度增加,增加比例8.17%~59.97%,提高了河道的防洪和排涝能力。
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成后,在非汛期不启用,入海水道内深泓非汛期来水过程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生活休闲娱乐、高等教育、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92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环评简本_图文等内容。 
 惠州LNG二期环评报告简本_环境科学/食品科学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惠州LNG 二期...部分排至石化区污水管网进入惠州大亚湾清源环保有限公司; 循环水直排入海; 生活...  温州市苍南县霞关一级渔港二期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建设单位:苍南县海安渔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编制日期:二 O 一 O 年...  为此,宝丰县产业集聚区管理 ― 1 ― 宝丰县第二污水处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浙江大学 委员会委托浙江大学(国环评证甲字第 2002 号)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  世迈线路板环评报告简本_环境科学/食品科学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线路板环评报告简本 淮安世迈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84 万平方米高密度互联电路板(PCB)项目 环境影响...  宝塔环评简本_能源/化工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山东宝塔新能源(30 万吨/年焦油...二期工程增加 40 人,均按四班三运转制,年山东海美侬项目咨询有限公司 1 ...  环评报告书-关于海天道二期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环境科学/食品科学_工程科技_...项目名称 关于海天道二期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报告书简本 仅供公众参与用 ...  环评报告书-关于花宫道二期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_环境科学/食品科学_工程科技_...项目名称 关于花宫道二期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报告书简本 仅供公众参与用 ...  环评报告-源华(三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_环境科学/食品科学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源华能源科技(福建)有限公司年产18万吨生物柴油项目(三期)位于福州元洪投资区,...  香树丽舍(二期)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简本 建设单位:广东东莞市福民贸易...2、地表水环境 根据现状调查分析,厚街水道监 +申请认证
文档贡献者 吉考科技...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范围内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
  苏政发〔2014〕143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范围内
  新增建设项目和迁入人口的通告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是国务院批复的《淮河流域综合规划》《淮河流域防洪规划》以及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关于切实做好进一步治理淮河工作的指导意见》中确定的防洪骨干工程。为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全面准确做好工程建设征地、占地范围内的实物调查工作,根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和水利部《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前期工作管理暂行办法》(水规计〔2010〕33号)有关规定,特通告如下:
  一、实施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可使洪泽湖防洪标准达到300年一遇,有效降低洪泽湖洪水位,减轻淮河中游防洪压力,减少洪泽湖周边滞洪机遇,改善渠北地区排涝条件,同时为淮河出海航道建设创造条件,对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工程沿线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和广大群众要积极支持工程建设,配合做好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
  二、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位于淮安市、盐城市境内,在一期工程基础上进行扩挖,西起洪泽湖二河闸,东至滨海县扁担港入黄海,全长162.3公里,工程征地、占地涉及淮安市清浦区、淮安区、淮安工业园区、洪泽县,盐城市阜宁县、射阳县、滨海县和省属淮海农场。工程建设的初步征地、占地范围,由省水利厅及设计单位明确,最终按照国家批准的范围执行。
  三、自通告发布之日起,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工程征地、占地范围内新建、扩建和改建建设项目,已批准的项目不再建设,在建的项目停止建设。违反规定进行建设的,一律不予补偿。
  四、自通告发布之日起,除因新生儿出生、婚嫁、军人转业退伍、大中专毕业生分配等国家政策允许人员迁入外,禁止其他人口迁入征地、占地范围。违反规定擅自迁入的人口,不予移民安置。
  五、工程沿线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配合省水利厅以及工程设计单位做好征地、占地范围内各项实物调查,并对各项实物调查成果出具认可意见。
  六、工程征地、占地范围内的所有部门、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执行本通告规定,积极支持配合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工作。
  七、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江苏省人民政府
Copyright @
www.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省人民政府导读:①工程对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的影响,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约1.5km海口段拓浚工程和海口新闸工程位于盐城湿地珍禽国家,工程施工使部分河滩地成为水域,枢纽工程施工后形成的人工构筑物影响相对较大,在保护区实验区内的工程有海口枢纽二期工程包括拟建新泄洪闸和已建海口南、北闸,工程距离最近的小天鹅栖息地2km左右,工程施工行为对局部区域的鸟类栖息地、食物组成结构和觅食空间造成干扰和破坏,预计直接水生生态的保护措施有:采取底栖动物引种增殖、水生维管束植物种子生态修复措施,加速区域生态修复进程;底栖动物投放与邻近河段种类一致的蚌类、螺类,收集洪泽湖内物种投放到拓浚引河和北泓中,投放125吨,水生维管束植物引种莲、野菱、芦苇等,引种17公顷。底栖动物收集投放和水生维管束植物引种种植时间安排在施工次年的2至4月。(3)环境敏感区①工程对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的影响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约1.5km海口段拓浚工程和海口新闸工程位于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二实验区内,距离核心区和缓冲区40km以上。工程施工使部分河滩地成为水域,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一定的变化。滩地改变为水域对保护区实验区的自然生境结构有一定的影响,枢纽工程施工后形成的人工构筑物影响相对较大。在保护区实验区内的工程有海口枢纽二期工程包括拟建新泄洪闸和已建海口南、北闸,三座泄洪闸闸轴线相同,桩号均为161+600。拟建新泄洪闸布置在原北闸的北侧,两闸中心线距离435m。新泄洪闸共36孔,每孔净宽10m,闸室底板顶高程为-3.0m,与海口南、北闸底高程协调一致。施工期间施工区域局部植被的破坏、机械设施和运输车辆的噪音、夜间施工灯光照明使原本在附近栖息的鸟类迁移到不受干扰的其他区域。在保护区实验区北二区中,工程距离最近的小天鹅栖息地2km左右;丹顶鹤和a鹬类均在10公里以上。工程施工行为对局部区域的鸟类栖息地、食物组成结构和觅食空间造成干扰和破坏。北二实验区仅是丹顶鹤的偶尔觅食场所。丹顶鹤等鸟类对声音非常敏感,施工噪声、夜间灯光以及施工扬尘等压缩了其栖息空间,预计直接影响范围在工程1公里左右。工程占地区不是鸟类主要的栖息地,仅仅是部分鸟类的觅食场所,因此工程对鸟类的影响是短期的,轻微的,大部分是可以恢复的。工程施工对鸟类产生短期干扰,受影响的鸟类可以在不同的栖息地之间转移回避,这种对生境的改变是临时的,通过采取防噪、防止夜间灯光照射和施工道路洒水等措施降低施工对鸟类生境的影响,不会对鸟类生存产生威胁。鉴于工程位于保护区的实验区,不是鸟类主要的栖息地,珍禽保护区范围较大,考虑声光等影响缓冲地带,施工期间对保护区鸟类的影响区域占约250公顷,占实验区的北二区不到1%,工程施工期间对珍禽保护区的鸟类生境不至于造成明显的压力。目前,随着12工程区周边垦区围垦面积的扩大以及风力电厂等项目的实施,鸟类栖息地逐渐向近海滩地迁移,工程的建设有一定程度的累积影响效应。工程实施海堤建设后,由于土地类型变化,河岸两侧生境变化较明显,需要在工程建设中采取植被护坡等措施降低影响。河道开挖使得河床断面加宽,水域替代了部分芦苇、碱蓬和互花米草植被地;本工程建设后,河道两侧受河道侧向补给的淡水增加,海水的侧渗和垂直渗入量减少,这使得该区域土壤的含盐量会显著下降,因此会加速河道两侧碱蓬群落向芦苇群落演替进程。②工程对洪泽湖东部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涉及洪泽湖东部湿地自然保护区即实验区,其中扩挖的约2.5km二河闸上游引河位于洪泽湖东部湿地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扩建的二河枢纽越闸位于保护区边界上。本工程永久占用林、草地面积合计796.08亩,临时占用林地面积93.34亩,这些土地地表植被均被清除。由于占用面积占整个地区林、草地面积比例较小,且这些植物均为评价区常见种类,因而不会促使沿线林木群落发生地带性植被的改变,也不会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系统性的破坏。③生态敏感区保护措施取消位于保护区内的弃土场和施工营地,加强管理人员教育,不主动伤害野生动物,为避免施工对鸟类繁殖的影响,施工占地范围内中发现鸟卵及时送保护区繁育中心;限定施工区域,避免人为对地表植被的破坏;落实降低施工设备噪音的措施,如高频振动装置改为低频振动装置;禁止夜间施工,防止夜间灯光对鸟类栖息的影响;对保护区进行生态补偿,在核心区、缓冲区或其他区域恢复湿地,提供鸟类补饲费80万元。(4)水土流失报告书提出,河道开挖、场地平整、堤基清理、弃土、闸站基坑开挖和回填、施工临时道路及临时用地等破坏原地貌、土地及植被。工程施工期新增水土流失量390.73万吨。报告书提出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等。其中,堤防边坡、堤脚、桥梁接线路基、桥梁锥坡采取种植林草、护坡等工程措施;13排泥场弃土区采取复耕、坡面防护或对顶、坡面同时采取植物措施;生产生活区、施工道路、移民安置区采取设置排水、复垦或植被恢复等措施。采取以上措施后,工程扰动土地治理率达到95%以上,水土流失总治理程度达到97%以上,水土流失控制比1.0,拦渣率达到95%以上,植被恢复率达到99%以上。3.2水环境影响(1)水文情势枢纽工程施工期间利用一期工程已建建筑物导流淮河洪水,不进行施工导流。二河新泄洪闸以下河道、堤防工程与沿线枢纽工程同步施工,期间利用二河新泄洪闸及现有堤防挡水,淮河洪水通过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及分淮入沂河道下泄,二河新泄洪闸以上的河道工程采用挖泥船施工,不存在导流问题。渠北运西地区现状排涝主要经古盐河地涵自排至入海水道,以及通过圩区范围内的排涝泵站抽排至二河、京杭运河及入海水道,淮安枢纽二期工程施工期间运西高片多余涝水通过预埋混凝土涵管排入淮安枢纽下游入海水道,不排入其他河道,排涝导流未对其他河流水质产生不利影响。运东片参照一期工程的施工导流经验,先行开挖调度河,利用调度河及南、北泓分别导流涝水,来水主要通过调度河和入海水道排泄涝水,此,运东片涝水排泄不会对其他水系水域产生不利影响。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将现状入海水道内运西段泓道进行扩挖,由现状底宽约43m泓道扩挖成底宽310m的深泓;运东段将现状底宽33~75m南偏泓回填至底宽10~15m小南泓,将底宽43~78m北偏泓扩挖成底宽230~300m的深泓,深泓和小南泓之间有隔堤分隔。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成后,入海水道断面发生较大变化,入海水道内水面由工程前的22.550km2增加到52.690km2,增加水面面积30.140km2。非汛期深泓内水深为3.5~4.0m,原河道断面底高程略有降低,底宽发生较大变化。各断面宽度大幅度增加,增加幅度4~9倍。现状入海水道设计行洪流量2270m3/s;工程实施后,入海水道设计行洪流量7000m3/s,较工程前增加4730m3/s。通过河道的扩挖,过水断面面积增加,流量增大,各主要控制断面流速有不同程度增加,增加比例8.17%~59.97%,提高了河道的防洪和排涝能力。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成后,在非汛期不启用,入海水道内深泓非汛期来水过程14及来水量基本和一期工程相同,入海水流过程及水量和一期工程的入海水流过程和水量基本相同。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建设对非汛期入海水道内水文情势基本无影响。排涝期,入海水道接纳渠北地区1351km2涝水。渠北地区现状排涝标准为五年一遇(自排加抽排)。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成后,非行洪期渠北地区排涝提高到十年一遇自排标准。非行洪期,入海水道内各断面的排涝流量增加,沿程流量增加65.6m3/s~323.1m3/s。洪泽湖现状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工程实施后,入海水道配合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分淮入沂等工程,使洪泽湖设计防洪标准由目前的100年一遇提高到300年一遇,入海水道设计行洪流量达到7000m3/s,较工程前增加4730m3/s。入海水道沿程各控制点设计水位均有所抬高,其中阜宁腰闸水位抬高最大为2.72m。入海水道工程二期的实施对河道泥沙情势基本不会有显著影响。(2)水质工程运行期基本不产生污染物,工程对水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施工期水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其中生产废水主要包括排泥场退水、车辆和设备废油以及施工中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生产废水等,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的生活营地。施工河道基坑排水主要为地下渗水和降雨,水质相对较好,经一定水力停留时间后排放,基坑排水对周边受纳水体不会造成明显的污染影响。二河枢纽闸上引河挖泥船施工扰动底泥,疏浚绞吸点SS影响范围下游(纵向)小于1000m,向周边(横向)及上游范围小于100m。各排泥场退水进入附近支河,在吹填中后期由于沉降时间短,容易出现超标。施工生产废水总量约118.4万立方米,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施工高峰期间生活污水排放量约1449吨/日。工程实施后,总的水环境容量变化不大,北泓随着河道拓宽加深,非汛期水环境容量得到增加。但是南泓由于断面减小,水环境容量明显减少。入海水道河口海域是《江苏省海洋功能区划》中的近岸海域功能区Ⅲ类区,该区域有纳污功能,入海口形成的排污混合区满足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报告书提出的主要措施:①排泥场退水口采用竖井式,必要时采取投放混凝剂措施,保证退水达标排放,定期对退水排水口处的河道进行清淤。②生产废水沉淀15处理后用于道路和施工场地洒水,多余废水再行排放,减少对水环境的影响。③本工程影响处理工程中桥梁和穿堤建筑物生活区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处理,河道工程和大型建筑物工程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隔油池和ZS型地埋式成套设备联合运用方式处理后排放。④阜宁饮用水水源地内不得设置排泥场和施工营地,禁止排入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⑤施工机械和车辆利用附近城镇修配厂进行修理,加强机械维护保养,减少油类污染,冲洗废水采用沉淀和隔油处理。⑥对小南泓渠道防护生态化改造,恢复提高渠道水体自净能力;采取生物-生态处理技术强化渠道水体自净能力。⑦对工程管理单位生活污水采取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一级标准后排放周边水体。(3)地下水工浅层地下水水流方向为西北流向东南,地下水补给地表水,工程建设没有改变现有的地表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由于工程建设不会增加区域内水污染负荷,因此不会增加对地下水质的不良影响。河道沿线地下水类型均为孔隙水,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入渗及河湖水的渗入。垂向蒸发和人工开采为区内地下水主要排泄方式。正常工况下大部分河水水位低于地下水水位0.1至0.2米,河道采用干法施工降低工程附近地下水水位,开挖泓道两岸100~150米范围内地下水水位下降,施工河道中有地下水渗出,渗出水抽排入苏北灌溉总渠和外河沟渠。由于两侧总渠和沟渠距离泓道较近,周边地下水水位同时受河道内水位和外河水位控制,施工造成的地下水水位下降有限。小南泓不做防渗处理,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加宽加深了水质良好的北泓,缩窄了水质较差的南泓,小南泓内地表水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范围被削减;区域包气带渗透系数为A×10-6~A×10-9cm/s,具微~极微透水性,防污性能较强;正常运行工况,区域地下水补给地表水,只有短暂的行洪期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且入海水道南侧为水质良好的灌溉河道-苏北灌溉总渠,因此深泓对周边地下水水质有改善作用,小南泓对周边地下水水质基本无影响。3.3移民安置影响至规划水平年,工程共需生产安置人口66609人,搬迁安置人口25007人。移16包含总结汇报、人文社科、IT计算机、经管营销、旅游景点、计划方案、出国留学、外语学习以及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环评简本等内容。本文共5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淮河小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