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董事长郭广昌 复星第一桶为什么会成功?

危险政商:复星郭广昌沉浮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随着媒体昨晚确认上海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已经失联,目前尚不清楚是正接受调查还是协助调查。该消息迅速引爆各大媒体和微信朋友圈。
随着媒体昨晚确认上海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已经失联,目前尚不清楚是正接受调查还是协助调查。该消息迅速引爆各大媒体和微信朋友圈。
从浙江东阳的一介寒门子弟到身家数百亿的上海滩商界大佬,在短短20余年里,郭广昌堪称创造了一段资本市场的传奇。然而筚路蓝缕和光鲜亮丽背后,隐秘交错的政商关系,如今却或许成了突如其来但早已注定无从躲避的危险。
寒门子弟的资本传奇
1985年,郭广昌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在了校团委工作。1992年,他决定辞职,下海创业,与梁信军等4人,用从老师、亲戚、朋友们那里借来的10万元,办起了当时还相当少见的信息咨询和调查专业公司&&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机缘和努力让他在25岁那年就赚到人生第一个100万。
1993年,广信更名复星,毕业于复旦遗传工程系的复星&五剑客&中的汪群斌、谈剑、范伟也在这时陆续加入。经过潜心研究,他们在母校找到了生命科学院研究的一种新型基因诊断产品&&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为复星赚到了第一个1亿元,也开始了复星介入生物医药产业的第一步,时为1995年。而时至今日,复星药业仍是复星集团的主力产业之一。
1998年,改制后的复星实业上市,一次即募集资金3.5亿元。郭广昌由此认识到资本市场魅力无穷,开始思索如何将产业与资本对接。
2002年涉足零售业;2003年进军钢铁业、证券业;2004年屯兵黄金产业;2007年投资矿产业;2011年进入保险业。如今的复星高科技集团如今已成为管理着1350亿元资产的投资集团,涉及医药、房地产、钢铁、矿业、零售、服务业等领域。
郭广昌只用了20余年时间,让自己的财富滚雪球般增长,也缔造了一个庞大的财富帝国。
理财周报发布的&中国家族财富榜&显示,郭广昌的个人财富已经达到410.33亿元,位居该榜单的第4位。
作为复星国际的大股东,郭广昌持股45.84%,这也是郭广昌最大的财富来源。得益于复星国际股价屡创6年新高,以及其他资产的稳步增长,郭广昌身家从去年的214.19亿元增加至410.33亿元,成为中国排在第四位的富豪。其次,郭广昌通过持有复星医药18.83%的股份获得83亿元财富,通过持有上海钢铁和*ST南钢各23.02%、23.04%的股权,他还分别获得14.56亿元和14.29亿元财富。除了上述4家上市公司外,郭广昌还通过参股另外7家上市公司,积累了超过38亿元财富。
截至目前,郭广昌掌舵下的复星国际以各种方式持有4 家内地上市公司,2 家港股公司(其中复星医药为A+H 两地上市)以及2 家海外上市公司的股权,整个集团业务涉及医药、房地产、零售、钢铁、矿业、保险、PE 等,投资区域由欧洲拓展至北美、中东、东南亚。
而根据财新网最新统计,郭广昌实际控制的六家上市公司复星国际(00656.HK)、复星医药(02196.HK)、上海钢联(300226.SZ)、南钢股份(600282.SH)、豫园商城(600655.SH)和海南矿业(6019),在这六家上市公司中,郭广昌身价701.55亿元,根据公开资料测算,郭广昌个人在二级市场持有股权总市值达770.74亿元。
&中国的巴菲特&
郭广昌作为一个多产业投资的推行者,直接、间接控股与参股的公司多达一百余家。对于&复星系&的发展,郭广昌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曾表示:&复星的确还比较干净,我扪心自问,做得还不错。希望能把复兴做成&中国的伯克希尔&哈撒韦&。&郭广昌是沃伦&巴菲特长期投资策略的追随者,在许多方面,复星是中国版的伯克希尔&哈撒维,尽管这家运营多个产业的多元投资集团规模较伯克希尔&哈撒维要小。
从理念上学习巴菲特到如今实现&产业+投资+保险&的模式,是它发展20多年来的新里程。按照郭广昌的设想,伴随着来自保险公司的资金在复星投资中所占比例的不断提高,复星将逐步过渡成以保险公司为核心的资产管理公司。
在1998年复星医药上市,完成创业和资本积累阶段后,郭广昌和他的团队开始尝试借用资本链条扩张产业。
日,刚刚成立不到一个月的复星投资与豫园商城签署了控股权转让托管协议,复星投资成为豫园商城新的第一大股东,持有13.25%股权,而豫园商城拥有上海童涵春制药厂53.33%的股权。通过收购豫园商城,复星投资间接控制了童涵春。
截至日,郭广昌在豫园商城11.46%的股权,股票市值为12.18亿元。
之后,他以如出一辙的手法运作了对友谊股份的收购:先和友谊股份大股东友谊集团出资4亿元合组上海友谊复星控股有限公司,友谊集团占新公司的52%,复星集团占48%,随后,友谊复星与友谊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受让友谊集团部分股份,占总股本的29.98%,友谊复星成为友谊股份第一大股东。友谊股份持有上海联华超市51%股权,友谊复星也就顺理成章成为联华超市的股东,2001年,复星集团将友谊复星股份转让给复星实业,复星实业遂成为友谊股份第一大股东,对友谊股份运作至此宣告完成。
2002年复星涉足零售业;2003年,向钢铁行业、证券业进军,投资宁波钢铁,成立南钢联。2004年,投资招金矿业。2007年投资矿产业;2011年进入保险业,与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合资成立复星保德信人寿;截至2012年6月,复星集团涉及医药、房地产、钢铁、矿业、零售、服务业等领域。
作为一个投资集团,资金来源很重要。但1998年复星医药上市后,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
&复星医药上市之后,我以为资金问题解决了,的确在2004年以前做得也很好,但是实际上碰到两个问题。第一,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是不完善的,融资一次和上市一次的成本几乎是一样的。第二,中国银行体系对投资型企业不支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银行业不支持并购,&郭广昌说,&2004年以后,我们痛定思痛,一定要打开资金渠道。&
3年后,也就是2007年,复星国际在香港上市,搭建了一个全球化的融资平台。
郭广昌和他的团队为复星探索了新的生意模式是: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
郭广昌多次强调,复星的国际化路径有所不同,并非单纯要收购某个国际一流企业或者控股,而是希望借助中国市场升级的机会、借用中国资本走出去的机遇,与国际一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
复星这种新的生意模式,有一个先试验后放大的过程。第一单是2010年6月投资Club Med(地中海俱乐部),第二单是2011年5月投资的Folli Follie。在要与凯雷、黑石竞争的时候,复星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尽管不如他们,但可以以复星优势为核心,去反向整合全球资源帮他们在中国获得增长。
作为投资集团,资金始终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郭广昌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自有资金,二是第三方资金,于是与美国保德信成立了保德信基金,GP(普通合伙人)100%是复星来管。但郭广昌并不认为基金这种模式符合复星的投资战略。
最好的模式是管自己的钱,但是量又不够,怎么办?
在任何场合,郭广昌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向巴菲特靠近的野心。这一次,也不例外,他想学习巴菲特,打造自己的第二个轮子,就是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集团。
2007年,复星参股永安财险。2011年,复星与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合资成立复星保德信人寿。日,复星与世界银行集团旗下国际金融公司在香港地区合资成立的鼎睿再保险公司正式开业。至此,复星集团完成了财险、寿险、再保险&三驾马车&驱动的保险业投资布局。
更重要的是,2014年5月,复星正式完成收购葡储蓄总行下属保险集团80%的股份。
&复星现在3000亿元左右的资产,有30%&40%的资产来自于保险。&2014年5月,郭广昌说。
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5月,德隆的资本泡沫破灭后,几乎所有人都在追问下一个会是谁,复星瞬间成为众矢之的。的确,二者有太多相似:多元化;涉足金融和实业;急风骤雨似的收购;握有多家上市公司;子公司孙公司合资公司关系复杂;同样低调不多言的自然人大股东;都是民营企业。没有比这更巧合的了。
2007年,有记者就德隆的问题采访他,一向内敛的郭广昌突然变得十分激动:&你们的前提和基准是什么?&他质问,&你们是不是认为复星跟德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德隆比较不幸倒下了,复星应对得比较好,就活下来了?这种前提和想法就是错的。&他淡淡地说道:&德隆不值得拯救。&
复星&五剑客&
郭广昌的成功,离不开从大学毕业就一起与他创业的几个朋友:梁信军、汪群斌、范伟。
(梁信军、汪群斌、范伟、谈剑)
这个被业内称为&最佳合伙人&的团体不断交出靓丽的成绩单:过去20年,复星投了70余个项目,年回报率超过30%。
广信科技咨询公司就源于郭广昌和梁信军的名字。4人合伙创办公司时,郭广昌是复旦大学团委干部,梁信军是校团委调研部长,汪群斌是生命学院团总支书记,范伟是学校誊印社的经理。
如今,当年携手创业的4位同窗好友在复星多元化产业里面独当一面。郭广昌是复星集团董事长,是整个企业集团的灵魂;梁现任复星集团副董事长、CEO,成为复星投资和信息产业的领军人物;汪现任复星集团总裁、复星医药董事长,专攻生物医药;范伟现任复星集团联席总裁、复地集团董事长,掌管房地产。加上谈剑,现任复星集团监事会主席、软件体育产业总经理。
作为复星的核心力量,他们曾经总结认为,&我们身上有很多相似性和互补性。&
梁信军曾对这个&五人团队&做过逐一评价:
&郭广昌不保守,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事情只能想不能做,他的系统思维能力很强,处事比较公正,是一个很合格的董事长;在他之外,最适合做总经理的是汪群斌,他对行业的战略意识敏锐,情商智商兼具,行动能力、业务能力、学习能力和业务操作能力很强,是个领袖型的企业家;范伟呢,同他们两人的优点很像,有点差异的地方就是他不太爱说话,是讷于言敏于行的那一类,但从品牌策划上,他又是其他人所不能及的;谈剑的学习能力很强,有段时间她分管我们的行政的时候,在财务上做得非常专业,一般的财务总监都比不过她。而且,在人际关系与业务合作上,她都很有一套。&
郭氏朋友圈
除了复旦的校友圈,通过长江商学院,郭广昌与马云、江南春、牛根生、朱新礼等,既成为同学,也是生意场上的伙伴。他们身上多贴有&民营企业家&的标签。
郭广昌与江南春有着密切合作。日至日期间,复星国际在纳斯达克市场以总代价约2.4989亿美元(约17.09亿人民币)购买分众传媒近30% 的股份,一跃成为分众的第一大股东。
戴志康也是长江商学院CEO班的同学。今年年初,上海证大的戴志康以92亿拿下了上海的新地王。这块地的最终开发商是由郭广昌和戴志康等人合作的一家合资公司。新公司由上海证大与复地集团、杭州绿城置业及上海磐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四方股权比例分别为50%、30%、10%和10%。合资公司中绿城董事长宋卫平也是郭广昌的&老朋友&。
圈子里的关系有很多支系。对于郭广昌而言,出生在商人辈出的浙江,自然会有很多浙商朋友。
马云,就是其中一位。
马云一直醉心于通过麾下阿里巴巴和支付宝平台染指金融业务。今年&两会&期间,这两位浙商你唱我和,建议成立网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郭广昌为这位同乡朋友在媒体镜头面前没少说话。
他和马云显然是英雄相惜。郭广昌曾说:&在企业家里我佩服两个人,一个是马云,我叫他外星人,他的外貌和做事方式都和别人不一样;另一个是史玉柱,我叫他史大仙,能失败了又站起来的也就他了。&
除了在网银方面观点高度一致,不知郭广昌和马云是不是在茶余饭后讨论过投资方向问题。今年上半年,他们开始同时投资快递业。马云投资了星晨急便,郭广昌则看中了他的浙江老乡陈德军的申通快递。
郭广昌和陈德军也同为浙江老乡。郭广昌任上海浙江商会会长,而陈德军是杭州驻上海企业联合会的副会长。两人经常共同出现在投资论坛上。
郭广昌的同乡圈里,还不能不提张志祥,建龙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祥是浙江上虞人,1994年借了5万元做钢铁贸易,4年后贸易额已达18亿元。
2001年建龙与复星联姻,引进3.5亿元组建股份制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10.4亿元,纳税近两个亿。这也成为郭广昌后来发展钢铁产业的最初积累。2003年,二人再度合作建设宁波建龙。无奈,2004年宏观政策转向,项目几经波折。
和张志祥的合作,郭广昌评价为:做事情不可能什么都满意,只是力求各方都能满意的结果,相互之间是要做让步的,可能这个结果已经是最令人满意的结果了。
危险的政商关系
筚路蓝缕和光鲜亮丽背后,是隐秘交错的政商关系,如今却或许成了突如其来但早已注定无从躲避的危险。
此次事发,消息人士表示,郭广昌是被带走调查,原因与前期落马的上海&首虎&副市长艾宝俊、泽熙控制人徐翔都有莫大关系。郭广昌和艾宝俊关系密切。有接近其圈子的人士表示,在一次郭广昌组织的饭局上,艾宝俊陪同。
在本轮反腐浪潮中,郭广昌多次陷入&被调查&传闻。2013年年末,多家媒体报道称郭广昌在香港被限制出境,该消息一度导致复星系股价大跌。不久,郭广昌通过电话会议辟谣,称被限制出境系谣言,是做空者散布的假消息,目的是做空股价牟利。
直至今年年中,郭广昌首次被官方渠道公布涉案。2015年8月,上海市友谊集团原总经理王宗南案宣判,王宗南挪用公款、受贿,一审判处执行有期徒刑十八年。
在该案判决书中,明确列明了复星集团卷入其中的细节,并点出了郭广昌,&王宗南曾利用职务便利,为复星集团谋取利益。&法院查明,2003年,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曾以208万余元的低价将两套别墅卖给王宗南父母,经估价,当时上述两套别墅的市场价与实际价格差额合计269万余元。
有意思的是,中国企业家杂志曾在日刊发一篇郭广昌的署名文章《人是需要相信一点什么的》,郭在文章中谈到企业家应该如何抵挡诱惑、克服贪婪与恐惧时,表示:
我们相信什么?一路走过来,就外部来说,这个好像说起来很&政治&。我们相信30年的改革开放政策会是稳定和长期的。你要相信你这个企业只要自己没有犯错误,没有乱来,政府不会整你。很多人不信这一点,我们是信的。很多人跟我说,企业做得再好,政府要整你,要你死是很容易。我当时就问他一句话,我做得好好的,政府为什么要让我死?这跟党的价值观不一致,跟改革开放的价值观不一致啊。所以从大的方向上我一是相信中国的未来经济看好,二是相信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我们四个人(创业团队),我们没有一个移民海外、拿海外护照的,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我们对这片土地有信心。说起来这个相信好像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有多少企业家真正相信呢?不见得吧?
第二,对自己的企业,不管人家说什么,你对自己的企业健不健康要清楚:你有没有生癌症?我们进行&体检&。既是外部环境对我们的要求,同时也是我们对自己本身有信心。如果你本身有癌症了,你说体检能帮忙吗?化疗能帮忙吗?都帮不了你的忙。很多人体检出癌症早期还能多活几年,但是总归你是绝症,你之前做了不该有的事情,不该有的决策,注定你要死亡,有的时候只是死亡期延缓了而已。
有微信工作号一篇题为《我心本向巴菲特,无奈命归胡雪岩》的文章写道:
刘汉死刑了,徐翔进去了,徐明猝死了,郭广昌失联了&&这些商界大佬的崛起和结局昭示一点:权贵横行政商勾兑的国度,不可能产生独善于权贵的巴菲特、比尔盖茨这样的创新奇才。
有网友认为,在中国做生意是有原罪的,无论谁被抓都不值得惊讶。原罪分两种,一种是主动靠近权力,站错了就是罪过;一种是法律给你下套,想抓你的时候一勒即可。所以,&我是不想赚大钱的,想吃啥吃得起、想去哪儿买得起机票就挺好。&
何以至此?就是因为模糊的产权体系。商人无法获取安全感,即使创造再多的财富,似乎并不属于自己。
当下正在经历一轮权力和资本的博弈与洗牌,更多家臣和白手套已进入人生与财富的抛物线尾声。对他们及其主人而言,民主法治才是最后的稻草,但是,他们并未将此作为未雨之前的选择。
跟刘汉、徐明不同,郭广昌、徐翔属于典型的浙商,信奉闷声发财的哲学,很少谈及政商关系。郭广昌已得政商红海的历练,有人甚至称他为&中国的巴菲特&,所以的信息都会支持他,已经稳坐钓鱼台了。但他应该庆幸自己能坚挺到现在。
郭广昌在自述文章《人是需要相信一点什么的》中,表达了极为矛盾的心境,一方面没有安全感,另一方面出奇相信权力,或者有意向权力示好:&很多人跟我说,企业做得再好,政府要整你,要你死是很容易。我当时就问他一句话,我做得好好的,政府为什么要让我死?这跟党的价值观不一致,跟改革开放的价值观不一致啊。&
他甚至强调,复星创业团队中的四位元老,没有一个移民海外、拿海外护照的,&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我们对这片土地有信心。&
&地产界的思想家&冯仑有过一个段子:商人和政治的关系就像已婚妇女和花心丈夫的关系,丈夫再花心,忠贞的女人都应该等他回心转意,即便她长期独守空房。
事实本就如此,那些寄生于男人的美女,从来不可能有安全感。这些红顶商人的命运趋同,即使亿万身家,也撑不起一根笔直的脊梁,因为他们都患有软骨病,没有独立,无从自由。
猜&你&喜&欢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关注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博”郭广昌为什么投资“构家”数亿元,是时候告诉你答案了
[ 亿欧导读 ]
投资构家是继投资红领、阳光印网之后,复星集团在C2M生态圈的又一重要布局。所以,两者的结合不能简单理解成普通VC与企业之间的财务性投资,更多的是,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基于“产业+”概念的战略性投资。
日,互联网整家提供者构家主办的“构家&复星,家装业变革峰会”在杭州开幕,亿欧受邀参加。这是构家沉淀两年多以来首次对外发声,本次峰会主要围绕构家整家解决方案,推动家装上下游变革进行讨论。构家的投资方,复星集团郭广昌等重量级嘉宾悉数到场。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复星集团高级总裁助理、复星地产控股总裁龚平,复星地产副总裁、星泓资本总裁刘斌,策源股份董事长邹泽人,以及构家创始人兼CEO颜传赞等领导出席了发布会,共同见证复星集团与构家开启互联网家装深度合作的重要时刻。
郭广昌投资数亿,构家坚持做 “互联网整家”
9月19日,构家创始人兼CEO颜传赞向亿欧确认,投资方为复星集团。2015年6月,构家已经获得天使湾及天使投资人共同投资的3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构家创始人兼CEO颜传赞介绍,构家坚持面向中产阶级提供硬装、软装、设备、家具、家电等服务,让家装用户如购车般“构”家,实现一键购家,并且通过线下4S体验中心、沉浸式体验让用户享受到“所见即所得”的整家服务。
颜传赞认为,互联网整家打造的不仅仅是一个家,更是对家装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构家的IDI室内设计信息化系统除了一键生成物料信息、整家预算、720°全景效果图外,还可以直接导出生产图纸,对应到工厂生产端,完全响应客户端即C端的需求,让用户数据连通工厂制造端,让用户需求前置。做到工业化生产,真正实现C2M。
除此之外,构家还开发了全投影放线和GES系统,让用户在整个装修过程中,实现信息化整家制造全生命周期管控,做到可视、可控、可追溯。这种做法也可以避免装修效果差而冤枉无辜的工人。
签约133个城市,服务6000户
成立至今,构家已经签约133个城市运营商,国内外知名配套建材合作伙伴已经达到1000多家,并且已通过6000多户来自全国各地的实践检验。
在颜传赞看来,现在的家装行业很奇葩,很多公司非要把家装这件事拆分成硬装、软装、主材商、辅材商、维修等不同的片段,无法给用户真正打造“拎包入住”的体验。
复星集团的C2M战略,郭广昌的新布局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现场表示,对构家的投资,与复星集团的C2M、“独角兽”、以及“富足、健康、快乐”的战略高度契合。复星集团致力于为家庭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便捷的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而家装正是许多人最头痛的问题之一。所以我们深度看好构家未来的市场表现,并有理由相信,构家凭借“整家”的大数据运用,为更多C端用户有效解决传统家装消费中的痛点。复星集团也将深度改造升级该业态,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共同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态圈。
复星集团的C2M战略,大致可以理解为:实现客户与产品生成端无缝衔接,一方面客户能够提出个性化需求甚至直接参与产品、内容的设计和生成,另外一方面,产品生成商能够通过大数据能力、柔性制造能力等迅速响应客户需求,最终高效、低成本地实现个性化产品生成。复星集团也将打造出一批极具竞争力的C2M企业,其中就包括构家。
发布会上,郭广昌透露,复星在各行业寻找真正有两个基因的企业,真正懂制造业和互联网,两个基因需要五年十年打磨出来,投资构家是继投资红领、阳光印网之后,复星集团在C2M生态圈的又一重要布局。同时也开启了复星集团在家庭居住消费(除购房消费外)领域——这一万亿级规模市场的产业深度投资。郭广昌也表示,相信构家整装模式能够真正消除用户装修痛点。
复星集团高级总裁助理、复星地产控股总裁龚平认为,慢的行业里,做了很快的变革;慢的生活品质,要快的供应链服务支撑;慢的产品力打造,快的投资增长。构家网所处的家装行业上下游宽阔,公司本身带有C2M的特性,同时可以为复星地产的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一站式整家解决方案,协同效应比较强。对构家网的投资也符合复星地产近年来‘金融化、全球化、蜂巢化’的转型方向,通过对这类能够拓展或提升复星地产整体产品力的项目进行资本投资和能力对接,可以进一步推动我们从传统地产开发商到地产投资人及投资管理者的升级转型。
复星集团+构家,未来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在复星集团投资新视角的沙龙上,至少可以总结两方面来佐证复星牵手构家之后,未来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复星集团认为,产业投资的逻辑在于,能否给所投资的企业“产业赋能”,复星集团旗下有很多包括地产、金融、大数据等业务,无论是资本还是资源对接方面,都有非常强的能力;地产业务层面,构家未来跟复星的地产板块可以精准对接,包括物业服务的板块可以有很好的结合。
同样,金融层面,复星集团的金融板块可以给构家的用户提供金融分期服务,另外,针对构家的上游供应链服务商,提供对应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产业互联网时代,复星集团牵手构家不能简单看成是一起VC与企业之间的财务性投资,更多的是基于“产业+”的战略性投资,这也符合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升级。从两者业务层面来看,双方能够通过业务交集共同推动产业升级。
可以预见的是,家装产业在经过两年多的沉淀,虽然行业内多多少少出现过跌宕起伏,也经历过短暂的沉寂与迷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整个行业的大方向是好的,创业者都在从不同的切入点方向来改造行业,虽然起点不一样,但是终点是一样的,更重要是的,最后还是要回到原点,那就是在信任的基础上为用户真正创造出应有的价值。
复星集团投资构家,给行业内创业者在资本风向标方面提供了一个参考,服务链延长,产业链上下打通,资源深度整合,生态化的概念开始崭露头角,互联网家装在经历过3年发展之后开始进入新的阶段,伴随着上一波创业潮的结束之后,新一轮的热潮即将被掀起,该为企业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做铺垫了,是时候了。
凡来源为亿欧网的内容,其版权均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393篇文章&&|&&3,584,945次浏览
你知道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2017发展热点看热词
希望已经一片狼藉的无人货架不要太快的破坏了社区新零售的蓝海环境
快来扫描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吧!
微信扫码登录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问题
我在注册/找回密码的过程中无法收到手机短信消
我先前用E-mail注册过亿欧网但是现在没有办法通过它登录,我想找回账号
其他问题导致我无法成功的登录/注册
账号密码登录
关联已有账户
曾经使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网账户的用户
创建并关联新账户
曾用微信登录亿欧网但没有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的用户
没有注册过亿欧网的新用户
先前使用邮箱注册亿欧网的老用户,请点击这里进入特别通道
填写个人信息
扫描二维码,下载亿欧客户端
Android & iOS
亿欧公众号
小程序-亿欧plus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身价千亿企业家成功历程_豫园股份(600655)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身价千亿企业家成功历程
  如果不是小平南巡,郭广昌不会想到去做商业,更不可能成为中国最知名的企业家之一。   宿命论者会认为他有天生的好运。他总能把握时机,从开始进入医药、房地产开发,到后来进入钢铁、矿业、零售、服务业及战略投资业务,再到主打中国民营企业中的第一投资品牌,这一过程都伴随着国家与社会对民营企业准入权和宽容度的提高,以及中国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带来的机遇。   他和他所创立的复星公司也曾置身于误会带来的巨大阴影之下,媒体一度成为他们的敌人。然而他和他的创业伙伴们以坦诚化解了危机,让复星国际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在他看来,最大的敌人是内心的贪婪。每当遇到难题,他总会回到“基本面”思考。他有自己的原则。他相信“中国动力”,相信价值创造,相信互利分享。   郭广昌是中国新崛起的商业精英的代表人物。不同于在他之前创业的一代商人,他所代表的“92派”受过良好的教育,对这个时代有着更加浓厚的情感。他曾激情澎湃地在大学校园里大谈如何超越马克思,也曾立志去完成“五四”所未能完成的启蒙任务。但大学毕业前,他开始意识到一次次的思想运动并不能使社会真正进步,因为中国的社会结构一直缺少一个重要的中间阶层。他认识到:“社会需要坚实的中产阶层,需要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和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工作者,他们是承担经济建设的主体,是创造社会资源的主体,也是社会稳定的根本。”   在打造自己商业帝国的同时,郭广昌没有停止思考。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问自己:复星难道只是为了赚钱吗?它存在的根本意义是什么?企业家的价值就在赚钱吗?赚那么多钱干什么?最终价值是什么?对社会到底有什么意义?……他思考的最终结果是:对于企业来说,赚钱只是手段,是结果之一,但不是终极目的,企业存在的根本价值在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具体到复星,它的存在价值在于满足了社会对更多更绿色、更富有效率的企业和企业家的需要。   郭广昌找到了一种更加温和,更具建设性的改良中国的方法——通过“建设具备双向整合国际国内资源的全球投资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帮助中国最好的创业型企业家和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推动中国乃至全世界商业文明的进步”。   这成了他做企业的意义。在郭广昌的身上,我们依旧能够辨识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抱负。他与企业家们交流理性、宽容、规范、透明、公平竞争、创业精神……他将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略作修改——“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助天下”是他希望商业所能带来的外延。   成功之路   如果郭广昌混迹于浩荡的人群中,从他朴实、沉静的外表,人们可以断定他是一介书生,而非腰缠百亿的新生代富豪。   如果时光倒流22年,郭广昌和普通的大学老师没什么两样:朝九晚五,每天骑着自行车在两点一线间穿梭。郭广昌的发家赶上了小平南巡之后的中国第三次下海浪潮。政府对商业的鼓励,使得一大批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从党政机关、院校的岗位上下海,史称“92派”。冯仑、王功权、陈东升、田源等官员、学者都是这一批下海浪潮中的佼佼者。社会上一些人也将这一时期称为“儒商诞生期”。但当时所谓“儒商”,大多数不过是开一家小酒店的硕士和博士而已,并不包括资产规模的含义,简而言之就是有文凭和职称的个体户。   然而,仅三年之后,郭广昌不仅拥有上亿元的资产规模,而且成为商界最有前途的知识分子的代表。他走了一条与普通“儒商”完全不同的路,迅速摆脱小本经营滚雪球式的资本原始积累,创造出年均十倍的增长奇迹,闪电般成长。他的成功在外人看来像是一个神话。   郭广昌出生于浙江东阳一个清苦的农民家庭。1967年出生的郭广昌赶上了毛泽东时代的末期。10岁以前,因为“文化大革命”没有好好读过书。1977年,高考恢复,父母很认真地对他说:“现在不需要靠推荐了,读初中、读高中,你可以自己考了。”他们给了郭广昌很大的特权——不用拔猪草,认真读书就可以。   郭广昌的成绩一直不错,20世纪80年代末,他从省级重点东阳中学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在大学时代,马克思是他的智力偶像,他整天琢磨的是“如何完成‘五四’未能完成的启蒙任务”,每晚与室友们讨论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大学期间,郭广昌曾有两次骑自行车游历的经历——一次到北京,一次到海南。游历的途中,郭广昌边走,边调查,边思考,既感受了经济特区火热的发展势头,也看到了不少社会问题。   这两次游历给郭广昌很大的影响,他发现相对于作为上层建筑的哲学而言,经济基础才是人类生活最根本的东西。做官从政并不是知识分子“治国”的唯一出路。从复旦毕业之后,郭广昌获得了留在学校团委工作的机会。然而,很快郭广昌便发现这并不是他心仪的职业,“我的性格肯定不适合做官,做老师又怕误人子弟”。正当他拿着托福、GRE成绩和东凑西借的4000美元,在美国大使馆外排队准备出国之时,传来了邓小平九二南巡讲话的消息。   邓小平对商业的鼓励让郭广昌放弃了出国继续做一名知识分子的打算,而选择下海创办公司。1992年11月,25岁的郭广昌与同在复旦团委工作的24岁浙江老乡梁信军一同创办了“广信科技咨询公司”,为企业提供市场调查和咨询服务。   以知本换资本是那个年代流行的做法。“点子大王”何阳让每一个对商业没有恶感的人都感受到了“知识就是金钱”。   郭广昌是较早进入咨询行业的知识分子。对于做市场调查和咨询,他可谓是驾轻就熟。还在复旦团委的时候,他就在统计预测分析中心工作过,多次带着学生搞市场调研,但以前的调研主要是为了得出一个学术结论,现在的市场调查是为了生存发展。郭广昌经常骑着他的28自行车上街找客户,太阳神、乐凯胶卷、天使冰王等诸多品牌都曾是广信的客户。1993年台湾元祖食品公司进入上海,想找专业咨询公司为其发展出谋划策。通过招标,广信获得合同。由于完成工作出色,元祖还在合同数额之外,给广信追加了2万元酬金。仅10个月,第一个100万元就被广信收入囊中。   当年年底,另外三位复旦毕业生汪群斌、范伟、谈剑陆续加入,“广信”也由此改名为“复星”。同时,郭广昌和同仁们一致提出了“修身、齐家、立业、助天下”的目标,这不仅是郭广昌个人的人生追求,后来也成了全体复星人的追求。也是这一年,复星开始将业务触角转向房地产与医药领域。一个偶然的机会,郭广昌发现郊区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房子卖得不是很好。郭认为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房产必然会成为未来中产阶级的必需品,于是决定做房产销售。   当时上海卖房子的通常做法就是在工地附近挂块售楼广告,将房一栋栋地卖给企业客户。而郭广昌的做法却是通过报纸、夹报、邮递的方法,将房子一间间卖给个人消费者。这个方法现在看起来很普通,但那时却是一种创新。为了更有针对性,他还尝试把广告直接送到潜在客户家门口。这一笔房产销售为复星赚来了第一个1000万。1994年,复星趁热打铁,成立专营房地产业务的复地公司。随着“复星花园”等楼盘的成功营销,复地逐渐成为上海房地产界最大的房地产商之一。   复星创业团队中的三人——梁信军、汪群斌、范伟都毕业于遗传工程系。1993年上半年,他们在母校找到了生命科学院研究的一种新型基因诊断产品——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于是开始了复星介入生物医药产业的第一步。1995年,从PCR上,复星赚到了第一个1亿元。   郭广昌的成功可谓一帆风顺,他以知识开路,抓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的产业机遇,走出了一条捷径。一年成为百万富翁,两年成为千万富翁,三年成为亿万富翁。此时,与他同时期下海的“92派”精英冯仑、潘石屹、王功权、易小迪等“万通六君子”逃出了海南房地产泡沫,却因为公司的战略方向问题相持不下,最终“分家”。 [PAGE@默认页1]  多元化发展   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亚洲各国。周边地区的金融动荡自然影响到了中国的产业经济和民众心态。在全球股市的大跌风潮中,过去颇为活跃的中国股市也陷入低迷,消费市场更是一派萧条,出现了“结构性过剩”的现象,95%的工业品供大于求。这是1990年后从未出现过的景象。   在如此恶劣的大环境下,中共“十五大”于当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上,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被明确定位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的地位得以确认。   这一时期,资本市场也开始向民营经济松动,从审批制转为核准制,使得一些业绩不错的民营企业有了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郭广昌紧紧地抓住了此次机会——1998年,复星医药的前身复星实业在A股上市,募集资金3.5亿元。这不仅为复星集团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储备,也使复星较早开始熟悉资本市场的运作。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也“意外”地让中国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造进程突然加速。日韩财团在金融风暴中暴露出的脆弱,让中央政府加快了“抓大放小”的步伐。于是,一种新的“国退民进”新战略出现了——国有资本从164个完全竞争领域中大面积退出,同时在上游能源性行业中强势地形成垄断格局。国企改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01年,郭广昌再次抓住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机遇,借上海国企改制的机会投资豫园商城,进入零售业,到了2002年年底,复星成为了豫园商城最大股东之一。   豫园商城是最早的A股上市公司之一。它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黄金珠宝等贵重首饰零售、餐饮业和商用物业租赁,商城旗下有“老庙黄金”和“亚一”金店这样的全国黄金珠宝零售招牌,还有400多家商铺、500多个零售网点。后来的事实证明,对于复星,豫园不仅是布局零售业的一步棋,更是复星在金融、矿业、房产等领域进行扩张的“跳板”。据报道,2002年,豫园商城纯经营现金收入5亿元,复星仿佛拉住了一头“现金奶牛”。   即使是在2003年的“非典”时期,复星也没有停止通过豫园扩张的步伐。那年,豫园商城发布公告,公司和上海复星产业投资等四家公司合资成立德邦证券有限公司,豫园商城占30%股份,是第一大股东,复星产业投资为第二大股东。复星牢牢控制了德邦的控股权。   在郭广昌的复星版图上又多了一个新领域——金融产业。   据报道,事实上复星集团从2001年左右就开始接触德邦证券项目,与复星产业投资公司成立,入主豫园商城几乎同步。之后,豫园商城和复星产业投资又与山东招金集团共同投资,设立了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于2006年登陆香港主板,自身具有了融资造血功能,反过来,又推高了豫园商城的价值。   金融投资和产业置地成了豫园商城近年来新的动向。豫园旗下拥有全资房地产公司,海通证券、申银万国证券大批股权。通过豫园商城这个“枢纽”,复星集团多元化发展路径完全显现。   大约也是在2001年左右,郭广昌与张志祥结识。这两人年龄相仿,同样都是浙商。张志祥在当时是一位刚刚崭露头角的民间钢铁大亨,他的建龙钢铁后来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公司之一。和张志祥的接触中,郭广昌发现了钢铁产业中的机会,复星随即出资3.5亿元收购了唐山建龙实业30%的股份,第一次染指钢铁。   2003年,复星集团、南钢集团、复星产业投资和广信科技四家企业合资设立了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随后南钢联对江苏省最大的国有钢铁企业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了要约收购。在此之前,南京钢铁的大股东南钢集团公司已将手中持有的70%的南钢股份放入了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之中。南钢集团公司占据南钢联40%的股份,而郭广昌的复星集团控制的另外三个股东占据南钢联60%的股份,相当于间接控股南钢股份。   借助资本市场向民营企业开放,以及国企改制的东风,郭广昌成功创造了一个横跨多领域的控股集团。   意外寒流   郭广昌看似顺利的创业路上,唯一一次算得上寒流的是“德隆事件”带来的误会和影响。   1992年开始,唐万新利用当时中国资本市场的漏洞,通过认购抽签票、倒卖原始股、回购国债,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同时抓住国企改制的机遇,更为高调地对三家老牌国有企业进行了战略重组,之后又通过这三家企业进行一系列并购,创造了所谓的德隆“效益奇迹”。   然而,德隆对实业整合所获得的效益并不能够支持金融扩张所需要的资本流量。为了让德隆系的股价维持在高位,唐万新不得不去构筑另外一个昂贵而隐秘的融资平台。一方面,他不断在资本市场上发布让人眼花缭乱的并购公告,夸大实业整合的绩效,哄抬股价;另一方面,德隆创办和控制了多家信托金融机构,同时在银行、证券、金融租赁、保险、基金等多个领域,通过种种合法或非法的方式开展委托理财业务。据后来统计,通过这些手段德隆共融资250亿元。   就在唐万新做着“德隆三年内进入世界500强”梦的时候,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变化。2003年末,中央应对经济过热,尤其是重化工领域投资过热的问题,拉响了宏观调控的警笛。   2004年4月,伴随着宏观调控的大闸最终拉下,股票市场应声下挫。唐万新再也无法支撑德隆神话。数周之内,股市就将德隆过去5年所创造的奇迹全数抹去,流通市值从最高峰时的206.8亿元下降到日的50.06亿元,旦夕间蒸发将近160亿元之巨。在德隆系的狂跌效应下,市场哀鸿遍野,股指屡屡破位下行,舆论哗然。德隆的崩盘意外地波及到了复星。   从表象上看来,没有比复星更与德隆相似的企业了——多元化、横跨实业与金融、以“整合”为旗帜的系列并购、有上市公司可直通资本市场、民营企业……7月,一家有全国影响力的媒体报道,在银监会下达给各银行的慎贷名单中复星在列。复星是不是下一个德隆?舆论把复星推到了风口浪尖。创业以来的第一个“本命年”,复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明明不是癌症病人,却和癌症病人一起被关到同一个病房。就像SARS,就像‘文革’,你说有多少人在那种人人自危的情况下被冤死。”几年后,郭广昌在与媒体谈到因“德隆事件”而受到的偏见时仍感到忿忿不平。这年6月,郭广昌与杰克。韦尔奇在上海进行了一次公开对话。郭对韦尔奇抛出了一个问题:“中国气候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有一些个别企业做事波及到整体民营企业的信誉……我们该怎么办?一定要讲一些具体的方式。”   韦尔奇回答:“……我想如果你对企业有信心的话,那么我想你最好的答复和回应就是拿事实来说话,有一个非常好的业绩,而且开放你的账簿,把你的账摆在桌面上,让他们看一下,看完以后他们就什么都明白了。”   复星选择了自我检查和主动透明化。四个月内,复星主动递交了三份专项报告给银行和监管部门,分别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做的《复星集团的市场地位、竞争力和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初步研究》、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做出截至日的《复星集团财务分析报告》,以及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对复星信用等级的评定。   安永的报告显示,到日,复星集团资产负债率为68.88%,2004年上半年利息支付倍数(利润除以利息,显示公司的偿债能力)是7.65。这两个数字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稳定乃至扭转外部舆论的效果。   然而,透明化只是部分减少了外界对复星的疑虑。事实上,宏观调控给复星带来的挑战是真实存在的。据媒体后来披露,整个2004年,复星集团从银行及其他财务机构那里借贷的现金净额仅为8.01亿元,相比2005年的37.65亿元和2006年的39.21亿元,可以想象2004年对于复星有多么艰难。所幸当年钢铁、房地产开发、医药这三大主业仍然保持了稳健的成长与盈利状态,年初复地也赶在宏观调控拉闸前在香港成功上市。   自检之后,郭广昌对外界表示,根据上半年的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情况,除了四大主业之外,复星都要选择退出。于是,复星调整了发展节奏,退出部分非核心业务,尤其是金融业务,出售了其在金龙客车和兴业银行的股权,将集团的整体负债率降低了10%以上。   在“百感交集”的2004年末,郭广昌当选了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的当晚,郭讲到了自己的母亲:“她非常善良,她是靠卖小菜让我读完大学的,但是卖小菜从来不去弄有毒的农药,她很反对农民种菜用一些不该用的药,所以这份感恩和善良是我们复星集团团队创意,也是我自己能走到今天最重要的动力。”   上市   郭广昌和唐万新是不同的。唐万新抓住了机会,却迷失在了资本的盛宴里。而郭广昌不仅抓住了机会,也找到了复星业务发展的三大核心价值链——持续发现和把握中国投资机会,持续优化管理提升企业价值,和持续建设多渠道融资体系对接优质资本。在郭广昌和他的团队带领下,复星在多元的经营中,明确了专业投资的方向。   日,复星国际在香港上市,融资132.7亿港元。这几乎成为复星一次表示胜利的举动。   “感冒和癌症是不同的。”郭广昌反复对不同媒体重复这一句话。他不相信任何企业的倒下仅仅是因为宏观调控,或舆论的导向。“根本上还是基本面的问题。”郭广昌说,“如果你在基本价值观和原则上走错了,这是‘癌症’,是救不了的。”   每当遇到难题,郭广昌就会回到“基本面”。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中国处在什么阶段,民众的需求是什么,外部环境如何,企业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不能好高骛远。   一次企业家聚会上,他讲了那么一个故事:上帝创造人类的时候,意味着人对未来只可能看到微弱的光。本来这点微弱的光可以带领人们往前走,但人自身的贪婪和恐惧把光遮住了,所以人们就不知如何前行。   “要抵挡住诱惑,控制住贪婪,企业家的心里就一定要有自己的价值观,一定要相信些什么。”郭广昌说。他有自己的信仰:第一,他相信“中国动力”。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投资需求,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全球产业升级都将带来新的机会。第二,他相信企业应该盈利。只有通过创造价值,企业才有生命力。第三,他相信团队创造价值,崇尚与团队、员工和社会分享利益,用创造的价值,为客户带来利益。   “你最真诚相信的东西,往往就是最有力量的。”郭广昌说正是这些信仰,让他能够面对并不清晰的未来作出决策。   复星国际上市的策略投资人名单可谓超级豪华,包括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郭鹤年,也包括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保险、新加坡投资公司等。然而,投资人对复星并非毫无疑问。彼时,综合型企业在香港并不太受欢迎。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一些美国多元化控股集团没落、解体,之后,日本经济萧条,亚洲金融危机更是暴露出东亚式多元化控股企业的致命缺点。因此从资本市场到学界舆论,近20年来,普遍推崇的是专业化的经营与管理。许多人认为专业化公司令人放心、富有竞争力,多元化控股公司不够清晰,业务分散,都很难形成利润增长点。幸亏,当时大多数投资人相信中国接下来的高速成长,所以对郭广昌提出的内地的“和黄”投了信任票。   事实上,复星的多元化发展一直被人质疑。郭广昌曾多次解释:多元化和专业化不是对立的。多元化更应该专业化。虽然复星的行业很多,但复星做的事情只有一件——投资。面对不断袭来的质疑,郭广昌说得最多的是“宽容”:“这么多人做多元产业的实践失败了,但能不能宽容一点呢?说不定有的人走出来了。商业为什么丰富多彩,就是因为大家不断的创新、提高。商业文明很重要的一点是理性和建设性,这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复星国际上市之后,人们开始更多地了解郭广昌和复星的投资理念。在一次采访中,郭广昌谈到了自己经营多元化企业的秘诀:   “一、在文化上要特别小心,综合类公司跨越不同的专业,需要不同的专业人才。如果在文化上没有包容性和沟通力,综合类公司很难做好;二、在投资上要坚持自己的方向,不人云亦云。市场上有太多的诱惑,股东给了你很宽泛的机会,看你自己是否守得住,能否坚持把资源用在最有用的地方。如果做得不好,就会掉入所谓的多元化陷阱。多元化本身不是陷阱,陷阱在你的心里,是你的贪婪;三、在财务安排上要量入为出,安排好你的现金流;四、要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需要足够的规范。规范是1,财富是0。我们绝不允许犯不规范这个错误。”   对于复星多元化的质疑渐渐减少,人们开始称它为中国大陆的和黄和GE。上市当天,郭广昌身家超过320亿港元,名列当年胡润富豪榜第11位。毫无疑问,他已是中国最著名的企业家之一。他基于中国成长,注重投资、融资、优化运营的企业发展核心不但被接受,更被认为是真知灼见。   全球化   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并波及中国,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变化:全球资本市场低迷;房地产、石油、煤炭、黄金等大宗商品及其他投资品价格从高位回落,资产大幅缩水;一大批中小企业相继倒闭;行业整合加速,行业排序发生明显变化;资金面吃紧,面临通货紧缩……   面对变化,不少企业噤若寒蝉,而郭广昌又从中发现了机会。“对于已经有相当积累、相当规模、相当实力的企业来说,正是一个资产收购兼并、整合重组的大好时机,是一个主动出击、进行反周期操作的大好时机。”他在2009年度集团工作会议上激动地说。   于是,郭广昌提出了“反周期之道”——复星的投资既要扎根中国,分享中国成长,又要反周期操作,抓住经济周期中不断出现的产业机会,同时恪守价值投资的原则。   日至日期间,复星国际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以约3.01亿美元,购买了3710.19万份分众美国存托股份,相当于分众传媒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8.65%,成为分众的第一大股东。分众传媒的股价最高时曾达到80美元,而此时它已跌到7到8美元,被严重低估。事实证明,郭广昌的判断又是准确的,一年后,分众传媒的内部收益率达148%。2010年9月,分众传媒又以21美元的价格向复星国际回购952.381万份美国存托股份。这些股份在22个月内增值1.6倍。   在“反周期”思路的引导下,2009年复星对外投资总额达到120亿至130亿元,投资内容也呈现轻型化态势。复星完全或部分退出了包括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在内的数个重型项目,同时大手笔投资了包括分众传媒、同济堂、老娘舅等在内的数家轻型消费类企业。当年,复星国际实现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约250%,创下历史新高。   日,一年一度的复星集团年度工作会议在上海东郊宾馆召开。在此次会议上,郭广昌作了题为《取势、守正、修为、全球化》的报告,又正式提出了复星实施全球化战略。就在当天,美国前财长约翰。斯诺出任复星集团董事会顾问。   其实“全球化”对于复星并不是新鲜的词。2007年复星国际在香港上市,就已经开始对接国际资本与规则。此次启动全球化战略,郭广昌对《绿公司》说:“目的就是要在更富挑战性的舞台上锤炼自己的业已形成的三大核心竞争能力。”   郭广昌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30年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民营企业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是迟早的事情。复星已在中国形成优势,但这并不够。复星必须在此基础上,提升自我,用全球眼光把中国优势嫁接到全球资源上来,把复星打造成一个全球性的投资平台。“复星只有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才能做得更强。”   当然,复星全球化的战略还将继续基于中国价值。在郭广昌的蓝图里,未来的复星要成为这样一个品牌:“如果外国人要投资中国或者投资与中国因素有关的资产,找复星合作是最好的;如果有人想到海外去投资,投资跟中国有关的资产,找复星是最好的。”   郭广昌认为,30年以前是穷则思变,30年以后应该是危则思变。经济发展出现了困难,就要求变,释放创造力,而最重要的就是营造好的环境,释放民营企业家的创造力,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给企业家精神上支持。“谁能保证,中国就永远出不了微软、英特尔这样的世界级企业呢?”   今年10月,“十二五”规划正式出台,“经济转型”和“共同富裕”被提上日程。在郭广昌看来这又将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机遇期,因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不少领域正是民营经济这些年发展积累经验的地方”。他认为最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发展有可能服务于国家战略,这将是一个大趋势。因为“全球经济秩序规范的主体应该是国家,企业只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郭广昌认为,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空间可能更多地存在于新兴经济体内,这些经济体大都还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经济发展的机会应该是比较多的。至于中国的民营企业,尤其是复星这样的专业投资品牌,如何更好地利用过去30年的发展基础,更好地服务于本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服务于世界经济再平衡这个大格局,可能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PAGE@默认页2] (来源:前瞻网)
怎么做起个人介绍了?
哪个sb发的,滚出南钢
这是要玩人格魅力?
那么问题来了,股票为啥不涨呢?
需要的是行动。
聪明人能改造生活,精明人能适应生活,高明人能选择生活。  聪明人会说,精明人会听,高明人会问。  聪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准,高明人看得透。  聪明人关心身体健康,精明人爱护身体健康,高明人珍惜身体健康。  聪明人眼观十里,精明人眼观百里,高明人眼观千里之外。  聪明人有智商,精明人有智力,高明人有智慧。  聪明人等待机会,精明人抓住机会,高明人创造机会。  聪明人广交朋友,精明人勤交朋友,高明人精交朋友。  聪明人争取,精明人智取,高明人舍取。  聪明人乐于放弃,精明人勇于放弃,高明人善于放弃。  聪明人有小智慧,精...
每当遇到难题,郭广昌就会回到“基本面”。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中国处在什么阶段,民众的需求是什么,外部环境如何,企业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不能好高骛远。
企业家的价值就是要赚钱,不赚钱怎么生存,当然如果还想提升价值,那就帮别人或者别的企业赚钱,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无论如何,今天必须为豫园点赞!为机构点赞!为战神以及我们一起对豫园不离不弃、默默坚守的同志们点赞!
说实话,买豫园就是看中郭秃子的人来的。
相信郭是个爱国爱民的红顶商人。我持655已有10多年也算个老资格的豫园小股东,我坚信持有655会有肉吃
豫园到过一万元08年45.5元一定打到
买进看50元
变相宣传豫园
千亿身价老庙定增100亿都要抢
买进看50元
聪明人,但坏事做了不少,所以才能成功。
定增100亿互联网十黄金.珠宝十迪士尼豫园50元不是梦
是金子总会发光
女干商,打压股价。现在如果股介太高涉嫌.....让增发成功,然后才会拉升,让某些人大赚。损失的永远是小散
南钢要搞定向增发,股价不会大涨的,看下海南矿业就知道了,到时候会有翻倍行情的
他身价就是万亿,千万亿 和小股民有啥关系 股价不涨 股民还是小股民
连个自己控股的股票都不能涨、害小散亏钱的即使身家千亿又如何?它缺少的不是钱而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垃圾小编、说句话也不发?
巧取豪夺,把德邦证券的32.8%,硬是地板价拿走了。骗子。
丨买进看50元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多元化发展
  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亚洲各国。周边地区的金融动荡自然影响到了中国的产业经济和民众心态。在全球股市的大跌风潮中,过去颇为活跃的中国股市也陷入低迷,消费市场更是一派萧条,出现了“结构性过剩”的现象,95%的工业品供大于求。这是1990年后从未出现过的景象。
  在如此恶劣的大环境下,中共“十五大”于当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上,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被明确定位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的地位得以确认。
  这一时期,资本市场也开始向民营经济松动,从审批制转为核准制,使得一些业绩不错的民营企业有了进入资本市场的机会。郭广昌紧紧地抓住了此次机会——1998年,复星医药的前身复星实业在A股上市,募集资金3.5亿元。这不仅为复星集团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储备,也使复星较早开始熟悉资本市场的运作。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也“意外”地让中国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造进程突然加速。日韩财团在金融风暴中暴露出的脆弱,让中央政府加快了“抓大放小”的步伐。于是,一种新的“国退民进”新战略出现了——国有资本从164个完全竞争领域中大面积退出,同时在上游能源性行业中强势地形成垄断格局。国企改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001年,郭广昌再次抓住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机遇,借上海国企改制的机会投资豫园商城,进入零售业,到了2002年年底,复星成为了豫园商城最大股东之一。
  豫园商城是最早的A股上市公司之一。它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黄金珠宝等贵重首饰零售、餐饮业和商用物业租赁,商城旗下有“老庙黄金”和“亚一”金店这样的全国黄金珠宝零售招牌,还有400多家商铺、500多个零售网点。后来的事实证明,对于复星,豫园不仅是布局零售业的一步棋,更是复星在金融、矿业、房产等领域进行扩张的“跳板”。据报道,2002年,豫园商城纯经营现金收入5亿元,复星仿佛拉住了一头“现金奶牛”。
  即使是在2003年的“非典”时期,复星也没有停止通过豫园扩张的步伐。那年,豫园商城发布公告,公司和上海复星产业投资等四家公司合资成立德邦证券有限公司,豫园商城占30%股份,是第一大股东,复星产业投资为第二大股东。复星牢牢控制了德邦的控股权。
  在郭广昌的复星版图上又多了一个新领域——金融产业。
  据报道,事实上复星集团从2001年左右就开始接触德邦证券项目,与复星产业投资公司成立,入主豫园商城几乎同步。之后,豫园商城和复星产业投资又与山东招金集团共同投资,设立了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于2006年登陆香港主板,自身具有了融资造血功能,反过来,又推高了豫园商城的价值。
  金融投资和产业置地成了豫园商城近年来新的动向。豫园旗下拥有全资房地产公司,海通证券、申银万国证券大批股权。通过豫园商城这个“枢纽”,复星集团多元化发展路径完全显现。
  大约也是在2001年左右,郭广昌与张志祥结识。这两人年龄相仿,同样都是浙商。张志祥在当时是一位刚刚崭露头角的民间钢铁大亨,他的建龙钢铁后来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钢铁公司之一。和张志祥的接触中,郭广昌发现了钢铁产业中的机会,复星随即出资3.5亿元收购了唐山建龙实业30%的股份,第一次染指钢铁。
  2003年,复星集团、南钢集团、复星产业投资和广信科技四家企业合资设立了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随后南钢联对江苏省最大的国有钢铁企业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了要约收购。在此之前,南京钢铁的大股东南钢集团公司已将手中持有的70%的南钢股份放入了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之中。南钢集团公司占据南钢联40%的股份,而郭广昌的复星集团控制的另外三个股东占据南钢联60%的股份,相当于间接控股南钢股份。
  借助资本市场向民营企业开放,以及国企改制的东风,郭广昌成功创造了一个横跨多领域的控股集团。
  意外寒流
  郭广昌看似顺利的创业路上,唯一一次算得上寒流的是“德隆事件”带来的误会和影响。
  1992年开始,唐万新利用当时中国资本市场的漏洞,通过认购抽签票、倒卖原始股、回购国债,迅速完成了原始积累,同时抓住国企改制的机遇,更为高调地对三家老牌国有企业进行了战略重组,之后又通过这三家企业进行一系列并购,创造了所谓的德隆“效益奇迹”。
  然而,德隆对实业整合所获得的效益并不能够支持金融扩张所需要的资本流量。为了让德隆系的股价维持在高位,唐万新不得不去构筑另外一个昂贵而隐秘的融资平台。一方面,他不断在资本市场上发布让人眼花缭乱的并购公告,夸大实业整合的绩效,哄抬股价;另一方面,德隆创办和控制了多家信托金融机构,同时在银行、证券、金融租赁、保险、基金等多个领域,通过种种合法或非法的方式开展委托理财业务。据后来统计,通过这些手段德隆共融资250亿元。
  就在唐万新做着“德隆三年内进入世界500强”梦的时候,宏观经济政策发生了变化。2003年末,中央应对经济过热,尤其是重化工领域投资过热的问题,拉响了宏观调控的警笛。
  2004年4月,伴随着宏观调控的大闸最终拉下,股票市场应声下挫。唐万新再也无法支撑德隆神话。数周之内,股市就将德隆过去5年所创造的奇迹全数抹去,流通市值从最高峰时的206.8亿元下降到日的50.06亿元,旦夕间蒸发将近160亿元之巨。在德隆系的狂跌效应下,市场哀鸿遍野,股指屡屡破位下行,舆论哗然。德隆的崩盘意外地波及到了复星。
  从表象上看来,没有比复星更与德隆相似的企业了——多元化、横跨实业与金融、以“整合”为旗帜的系列并购、有上市公司可直通资本市场、民营企业……7月,一家有全国影响力的媒体报道,在银监会下达给各银行的慎贷名单中复星在列。复星是不是下一个德隆?舆论把复星推到了风口浪尖。创业以来的第一个“本命年”,复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明明不是癌症病人,却和癌症病人一起被关到同一个病房。就像SARS,就像‘文革’,你说有多少人在那种人人自危的情况下被冤死。”几年后,郭广昌在与媒体谈到因“德隆事件”而受到的偏见时仍感到忿忿不平。这年6月,郭广昌与杰克。韦尔奇在上海进行了一次公开对话。郭对韦尔奇抛出了一个问题:“中国气候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有一些个别企业做事波及到整体民营企业的信誉……我们该怎么办?一定要讲一些具体的方式。”
  韦尔奇回答:“……我想如果你对企业有信心的话,那么我想你最好的答复和回应就是拿事实来说话,有一个非常好的业绩,而且开放你的账簿,把你的账摆在桌面上,让他们看一下,看完以后他们就什么都明白了。”
  复星选择了自我检查和主动透明化。四个月内,复星主动递交了三份专项报告给银行和监管部门,分别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做的《复星集团的市场地位、竞争力和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初步研究》、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做出截至日的《复星集团财务分析报告》,以及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对复星信用等级的评定。
  安永的报告显示,到日,复星集团资产负债率为68.88%,2004年上半年利息支付倍数(利润除以利息,显示公司的偿债能力)是7.65。这两个数字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稳定乃至扭转外部舆论的效果。
  然而,透明化只是部分减少了外界对复星的疑虑。事实上,宏观调控给复星带来的挑战是真实存在的。据媒体后来披露,整个2004年,复星集团从银行及其他财务机构那里借贷的现金净额仅为8.01亿元,相比2005年的37.65亿元和2006年的39.21亿元,可以想象2004年对于复星有多么艰难。所幸当年钢铁、房地产开发、医药这三大主业仍然保持了稳健的成长与盈利状态,年初复地也赶在宏观调控拉闸前在香港成功上市。
  自检之后,郭广昌对外界表示,根据上半年的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情况,除了四大主业之外,复星都要选择退出。于是,复星调整了发展节奏,退出部分非核心业务,尤其是金融业务,出售了其在金龙客车和兴业银行的股权,将集团的整体负债率降低了10%以上。
  在“百感交集”的2004年末,郭广昌当选了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的当晚,郭讲到了自己的母亲:“她非常善良,她是靠卖小菜让我读完大学的,但是卖小菜从来不去弄有毒的农药,她很反对农民种菜用一些不该用的药,所以这份感恩和善良是我们复星集团团队创意,也是我自己能走到今天最重要的动力。”
  郭广昌和唐万新是不同的。唐万新抓住了机会,却迷失在了资本的盛宴里。而郭广昌不仅抓住了机会,也找到了复星业务发展的三大核心价值链——持续发现和把握中国投资机会,持续优化管理提升企业价值,和持续建设多渠道融资体系对接优质资本。在郭广昌和他的团队带领下,复星在多元的经营中,明确了专业投资的方向。
  日,复星国际在香港上市,融资132.7亿港元。这几乎成为复星一次表示胜利的举动。
  “感冒和癌症是不同的。”郭广昌反复对不同媒体重复这一句话。他不相信任何企业的倒下仅仅是因为宏观调控,或舆论的导向。“根本上还是基本面的问题。”郭广昌说,“如果你在基本价值观和原则上走错了,这是‘癌症’,是救不了的。”
  每当遇到难题,郭广昌就会回到“基本面”。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知道中国处在什么阶段,民众的需求是什么,外部环境如何,企业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不能好高骛远。
  一次企业家聚会上,他讲了那么一个故事:上帝创造人类的时候,意味着人对未来只可能看到微弱的光。本来这点微弱的光可以带领人们往前走,但人自身的贪婪和恐惧把光遮住了,所以人们就不知如何前行。
  “要抵挡住诱惑,控制住贪婪,企业家的心里就一定要有自己的价值观,一定要相信些什么。”郭广昌说。他有自己的信仰:第一,他相信“中国动力”。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投资需求,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全球产业升级都将带来新的机会。第二,他相信企业应该盈利。只有通过创造价值,企业才有生命力。第三,他相信团队创造价值,崇尚与团队、员工和社会分享利益,用创造的价值,为客户带来利益。
  “你最真诚相信的东西,往往就是最有力量的。”郭广昌说正是这些信仰,让他能够面对并不清晰的未来作出决策。
  复星国际上市的策略投资人名单可谓超级豪华,包括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郭鹤年,也包括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保险、新加坡投资公司等。然而,投资人对复星并非毫无疑问。彼时,综合型企业在香港并不太受欢迎。自上世纪70年代起一些美国多元化控股集团没落、解体,之后,日本经济萧条,亚洲金融危机更是暴露出东亚式多元化控股企业的致命缺点。因此从资本市场到学界舆论,近20年来,普遍推崇的是专业化的经营与管理。许多人认为专业化公司令人放心、富有竞争力,多元化控股公司不够清晰,业务分散,都很难形成利润增长点。幸亏,当时大多数投资人相信中国接下来的高速成长,所以对郭广昌提出的内地的“和黄”投了信任票。
  事实上,复星的多元化发展一直被人质疑。郭广昌曾多次解释:多元化和专业化不是对立的。多元化更应该专业化。虽然复星的行业很多,但复星做的事情只有一件——投资。面对不断袭来的质疑,郭广昌说得最多的是“宽容”:“这么多人做多元产业的实践失败了,但能不能宽容一点呢?说不定有的人走出来了。商业为什么丰富多彩,就是因为大家不断的创新、提高。商业文明很重要的一点是理性和建设性,这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复星国际上市之后,人们开始更多地了解郭广昌和复星的投资理念。在一次采访中,郭广昌谈到了自己经营多元化企业的秘诀:
  “一、在文化上要特别小心,综合类公司跨越不同的专业,需要不同的专业人才。如果在文化上没有包容性和沟通力,综合类公司很难做好;二、在投资上要坚持自己的方向,不人云亦云。市场上有太多的诱惑,股东给了你很宽泛的机会,看你自己是否守得住,能否坚持把资源用在最有用的地方。如果做得不好,就会掉入所谓的多元化陷阱。多元化本身不是陷阱,陷阱在你的心里,是你的贪婪;三、在财务安排上要量入为出,安排好你的现金流;四、要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需要足够的规范。规范是1,财富是0。我们绝不允许犯不规范这个错误。”
  对于复星多元化的质疑渐渐减少,人们开始称它为中国大陆的和黄和GE。上市当天,郭广昌身家超过320亿港元,名列当年胡润富豪榜第11位。毫无疑问,他已是中国最著名的企业家之一。他基于中国成长,注重投资、融资、优化运营的企业发展核心不但被接受,更被认为是真知灼见。
  全球化
  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并波及中国,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了一些变化:全球资本市场低迷;房地产、石油、煤炭、黄金等大宗商品及其他投资品价格从高位回落,资产大幅缩水;一大批中小企业相继倒闭;行业整合加速,行业排序发生明显变化;资金面吃紧,面临通货紧缩……
  面对变化,不少企业噤若寒蝉,而郭广昌又从中发现了机会。“对于已经有相当积累、相当规模、相当实力的企业来说,正是一个资产收购兼并、整合重组的大好时机,是一个主动出击、进行反周期操作的大好时机。”他在2009年度集团工作会议上激动地说。
  于是,郭广昌提出了“反周期之道”——复星的投资既要扎根中国,分享中国成长,又要反周期操作,抓住经济周期中不断出现的产业机会,同时恪守价值投资的原则。
  日至日期间,复星国际在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以约3.01亿美元,购买了3710.19万份分众美国存托股份,相当于分众传媒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8.65%,成为分众的第一大股东。分众传媒的股价最高时曾达到80美元,而此时它已跌到7到8美元,被严重低估。事实证明,郭广昌的判断又是准确的,一年后,分众传媒的内部收益率达148%。2010年9月,分众传媒又以21美元的价格向复星国际回购952.381万份美国存托股份。这些股份在22个月内增值1.6倍。
  在“反周期”思路的引导下,2009年复星对外投资总额达到120亿至130亿元,投资内容也呈现轻型化态势。复星完全或部分退出了包括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在内的数个重型项目,同时大手笔投资了包括分众传媒、同济堂、老娘舅等在内的数家轻型消费类企业。当年,复星国际实现净利润46.5亿元,同比增长约250%,创下历史新高。
  日,一年一度的复星集团年度工作会议在上海东郊宾馆召开。在此次会议上,郭广昌作了题为《取势、守正、修为、全球化》的报告,又正式提出了复星实施全球化战略。就在当天,美国前财长约翰。斯诺出任复星集团董事会顾问。
  其实“全球化”对于复星并不是新鲜的词。2007年复星国际在香港上市,就已经开始对接国际资本与规则。此次启动全球化战略,郭广昌对《绿公司》说:“目的就是要在更富挑战性的舞台上锤炼自己的业已形成的三大核心竞争能力。”
  郭广昌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和30年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民营企业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场是迟早的事情。复星已在中国形成优势,但这并不够。复星必须在此基础上,提升自我,用全球眼光把中国优势嫁接到全球资源上来,把复星打造成一个全球性的投资平台。“复星只有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才能做得更强。”
  当然,复星全球化的战略还将继续基于中国价值。在郭广昌的蓝图里,未来的复星要成为这样一个品牌:“如果外国人要投资中国或者投资与中国因素有关的资产,找复星合作是最好的;如果有人想到海外去投资,投资跟中国有关的资产,找复星是最好的。”
  郭广昌认为,30年以前是穷则思变,30年以后应该是危则思变。经济发展出现了困难,就要求变,释放创造力,而最重要的就是营造好的环境,释放民营企业家的创造力,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给企业家精神上支持。“谁能保证,中国就永远出不了微软、英特尔这样的世界级企业呢?”
  今年10月,“十二五”规划正式出台,“经济转型”和“共同富裕”被提上日程。在郭广昌看来这又将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机遇期,因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不少领域正是民营经济这些年发展积累经验的地方”。他认为最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发展有可能服务于国家战略,这将是一个大趋势。因为“全球经济秩序规范的主体应该是国家,企业只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郭广昌认为,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空间可能更多地存在于新兴经济体内,这些经济体大都还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经济发展的机会应该是比较多的。至于中国的民营企业,尤其是复星这样的专业投资品牌,如何更好地利用过去30年的发展基础,更好地服务于本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服务于世界经济再平衡这个大格局,可能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PAGE@默认页2] (来源:前瞻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郭广昌 复星历程东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