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2000幼儿园地震演练计划计哪个国家生产的

地震(地质灾害) - 搜狗百科
&&历史版本
该版本已锁定
,您可以选择查看以下:
地震(地质灾害)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地震震级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图瓦共和国2月26日发生6.8级地震。据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公布的初步消息,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给当地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
中文名称:地震
英文名称:earthquake
定义: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
应用学科: 水利科技(一级学科);水利勘测、工程地质(二级学科);工程地质(水利)(三级学科)
本内容由审定公布
  目前衡量地震规模的标准主要有和烈度两种。 地震震级  是根据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级别就越大。目前人类有记录的震级最大的地震是日发生的9.5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颗180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或者相当于一个100万千瓦的发电厂40年的发电量。这次所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90万吨炸药量的氢弹,或100万千瓦的发电厂2年的发电量。   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宾诺·古腾堡(Beno Gutenberg)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里氏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中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里氏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2倍,相隔二级的震级其能量相差1000 (~ 32 × 32)倍。    小于里氏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者是微震;里氏规模2.5-5.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里氏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里氏规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监测到。有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发生在日19时11分的智利,根据,里氏规模竟达9.5。 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是相同的;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在地震烈度表上,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   例如,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是4级,在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还有就是日的四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在世界各国使用的有几种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国家比较通行的是改进的利烈度表,简称M.M.烈度表,从1度到12度共分12个烈度。将无感定为0度,有感则分为I至Ⅶ 度,共8个等级。前苏联和中国均按12个烈度等级划分烈度表。中国1980年重新编订了(见表)。      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2度:微有感-特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5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6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7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   8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10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11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12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6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市地震烈度为八度,市烈度为六度,再远到石家庄、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表现为在一定时间段内地震活动频繁,强度大,称为;而另一时间段内地震活动相对来讲少,强度小,称为地震平静期。 地理分布  ——地震带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一定的地质条件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不稳定的部位,特别是之间的消亡边界,形成地震活动活跃的地震带。全世界主要有三个地震带:   一是,包括南、沿岸,、,、,经再到转向东南直至,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区,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地震。本带是在和、、的消亡边界,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二是 ,大致从西部,经中国,,越过,经到达地中海及其沿岸。本带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三是中洋脊地震带包含延绵世界三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和北极海的中洋脊。中洋脊地震带仅含全球约5﹪的地震,此地震带的地震几乎都是浅层地震。 中国的震区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地区、地区、地区、东南和23条大小地震带上。
  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晃动。   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建筑物,如1976年中国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和。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见,)。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发生,顺山谷下滑,远达5千米。
  地震分为和人工地震两大类。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大冲击地面(陨石)等。引起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火山地震  由于,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人工地震  地下、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earthquake  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破坏力。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focus)。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  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超级地震指的是指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  地震现象  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  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见浓尾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时,神奈川县发生,顺山谷下滑,抗震知识:(1)抗震设防要求是地震部门制定或审定的建设工程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2)抗震设防要求综合考虑了地震环境、建设工程的重要程度、允许的风险水平以及国家经济承受能力和要达到的安全目标等因素。一般工民建按照全国地震区划图、地震小区划进行设防重大工程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设防
  中国安徽省宣城市溪口镇的一个普通农民,自发、自费研究地震十七年(截至2010年),历尽艰辛、终于发现地震的《》,他认为:地震不是地壳板块地应力造成的,而是地幔中核裂变诱发核聚变的及时效应的一种表象!他的成果被收集在《》中,网上可以搜到,他的理论有可能成为人类解开地震奥秘的基础工具!地震是地幔中核变的及时效应在地壳上的表象。   地幔的长期沉淀、析出、分层,在地球深处形成较纯净的核裂变(如铀等)物质圈,同时由于地幔的长期析出或内部物质的生成析出或地幔对地表的液态、气态物质(如海水、石油、空气等)的吸入、热解,在地幔的上层(地幔、地壳之间)聚集了较为纯净的核聚变物质(如氢等)。地幔的对流造成核裂变物质相遇,以超过临界体积,发生核裂变,(如果此时附近存有核聚变物质)进而引发核聚变,产生瞬间极速膨胀,反弹地壳产生纵波,纵波拉伸地壳产生横波。   余震的产生机理是因为一方面核变产生温度熔化地幔,并同时造成地幔温度的不均匀,加速其对流,以提高核裂变物质相遇的概率 ,另一方面核变产生温度还可以熔化地壳释放核聚变物质,同时又可以提高含氢化合物(如海水蒸汽)的热解比例,以增加核聚变物质的含量。   本章还对预测地震、减少地震,如何开采等问题作出较深层的分析研究  地震专业知识   我们最熟悉的波动是观察到水波。当向池塘里扔一块石头时水面被扰乱,以石头入水处为中心有波纹向外扩展。这个波列是水波附近的水的颗粒运动造成的。然而水并没有朝着水波传播的方向流;如果水面浮着一个软木塞,它将上下跳动,但并不会从原来位置移走。这个扰动由水粒的简单前后运动连续地传下去,从一个颗粒把运动传给更前面的颗粒。这样,水波携带石击打破的水面的能量向池边运移并在岸边激起浪花。这个波既不是纵波也不是横波,而是表面张力波。地震运动与此相当类似。我们感受到的摇动就是由地震波的能量产生的弹性岩石的震动。  第一类波的物理特性恰如。声波,乃至超声波,都是在空气里由交替的挤压(推)和扩张(拉)而传递。因为液体、气体和固体岩石一样能够被压缩,同样类型的波能在水体如海洋和湖泊及固体地球中穿过。在地震时,这种类型的波从断裂处以同等速度向所有方向外传,交替地挤压和拉张它们穿过的岩石,其颗粒在这些波传播的方向上向前和向后运动,换句话说,这些颗粒的运动是垂直于的。向前和向后的位移量称为振幅。在地震学中,这种类型的波叫,即纵波,它是首先到达的波。  弹性岩石与空气有所不同,空气可受压缩但不能剪切,而弹性物质通过使物体剪切和扭动,可以允许第二类波传播。地震产生这种第二个到达的波叫S波。在S波通过时,岩石的表现与在P波传播过程中的表现相当不同。因为S波涉及剪切而不是挤压,使岩石颗粒的运动横过运移方向。这些岩石运动可在一垂直向或水平面里,它们与光波的横向运动相似。P和S波同时存在使地震波列成为具有独特的性质组合,使之不同于光波或声波的物理表现。因为液体或气体内不可能发生剪切运动,S波不能在它们中传播。P和S波这种截然不同的性质可被用来探测地球深部流体带的存在。  S波具有偏振现象,只有那些在某个特定平面里横向振动(上下、水平等)的那些光波能穿过偏光透镜。穿过的光波称之为平面偏振光。太阳光穿过大气是没有偏振的,即没有光波振动的优选的横方向。然而晶体的折射或通过特殊制造的塑料如偏光眼睛,可使非偏振光成为平面偏振光。  当S波穿过地球时,它们遇到构造不连续界面时会发生折射或反射,并使其振动方向发生偏振。当发生偏振的S波的岩石颗粒仅在水平面中运动时,称为SH波。当岩石颗粒在含波传播方向的竖直平面里运动时,这种S波称为SV波。  大多数岩石,如果不强迫它以太大的振幅振动,具有线性弹性,即由于作用力而产生的变形随作用力线性变化。这种线性弹性表现称为服从虎克定律,是以与牛顿同时代的英国数学家罗伯特·虎克(年)而命名的。相似的,地震时岩石将对增大的力按比例地增加变形。在大多数情况下,变形将保持在线弹性范围,在摇动结束时岩石将回到原来位置。然而在地震事件中有时发生重要的例外表现,例如当强摇动发生于软土壤时,会残留永久的变形,波动变形后并不总能使土壤回到原位,在这种情况下,地震烈度较难预测。  弹性的运动提供了极好的启示,说明当地震波通过岩石时能量是如何变化的。与弹簧压缩或伸张有关的能量为弹性势,与弹簧部件运动有关的能量是动能。任何时间的总能量都是弹性能量和运动能量二者之和。对于理想的弹性介质来说,总能量是一个常数。在最大波幅的位置,能量全部为弹性势能;当弹簧振荡到中间平衡位置时,能量全部为动能。我们曾假定没有摩擦或耗散力存在,所以一旦往复弹性振动开始,它将以同样幅度持续下去。这当然是一个理想的情况。在地震时,运动的岩石间的摩擦逐渐生热而耗散一些波动的能量,除非有新的能源加进来,像振动的弹簧一样,地球的震动将逐渐停息。对地震波能量耗散的测量提供了地球内部非弹性特性的重要信息,然而除摩擦耗散之外,地震震动随传播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弱现象的形成还有其他因素。  由于声波传播时其波前面为一扩张的球面,携带的声音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弱。与池塘外扩的水波相似,我们观察到水波的高度或振幅,向外也逐渐减小。波幅减小是因为初始能量传播越来越广而产生衰减,这叫几何扩散。这种类型的扩散也使通过地球岩石的地震波减弱。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地震波从震源向外传播得越远,它们的能量就衰减得越多。
  目前应用于地震监测的主要手段及方法有以下几种:  1)测震:记录一个区域内大小地震的时空分布和,从而预报大地震。人们常说的“小震闹,大震到”,就是以震报震的一种特例。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小震闹”并不一定导致“大震到”。  2)地壳形变观测:许多地震在临震前,震区的地壳形变增大,可以是平时的几倍到几十倍。如测量断层两侧的相对垂直升降或水平位移的参数,是地震预报重要的依据。  3)地磁测量:地球基本磁场可以直接反映地球各种深度乃至地核的物理过程,地磁场及其变化是地球深部物理过程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震磁效益的研究有其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更有震例的事实。  4)地电观测:地震孕育过程中,将伴随有地下介质(主要是岩石)电阻率的变化及大地电流和自然电场的变化,由于这些变化与岩石受力变形及破裂过程有关,因此提取这一信息可以预测地震。  5)重力观测:地球重力场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地球物理场之一,它与观测点的位置和地球内部介质密度有关。因此,通过重力场变化可以了解到地壳的变形、岩石密度的变化,从而预测地震。  6)地应力观测:地震孕育不论机制如何,其实质是一个力学,是在一定构造背景条件下,地壳体中应力作用的结果。观测地壳应力的变化,可以捕捉地震前兆的信息。  7)地下水物理和化学的动态观测:地下水动态在震前异常现象,宏观现象如水井水位上涨,水中翻花冒泡、井水变色变味等;微观现象如水化学成分改变(如水中溶解氡气量变化等),固体潮(天体引潮力引起的地下水位涨落——就象海水潮涨落一样)的改变等。通过地下水动态的观测,可以直接地了解含水层受周围的影响情况和受力的情况,从而进行地震预报。  类似这样的经常性的监测手段和预报方法还有不少。地震学家们根据多种手段观测的结果,综合考虑环境因素、构造条件和地球动力因素等,提出慎之又慎的分析预测意见。
   ,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主要是由铁元素组成;中间是;外层是。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使地壳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超级地震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有破坏力的。    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 速,在古代又称为。它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   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有毒泄漏,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focus)。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 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叫,深度在60-300公里的叫,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   观测点距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小于100公里的地震称为,在100-1000公里之间的地震称为,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称为,其中,震中距越长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   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   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就而言,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60千米),全部的中源(6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地震(&300千米),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事件一   我们最熟悉的波动是观察到。当向池塘里扔一块石头时水面被扰乱,以石头入水处为中心有波纹向外扩展。这个波列是水波附近的水的颗粒运动造成的。然而水并没有朝着水波传播的方向流;如果水面浮着一个软木塞,它将上下跳动,但并不会从原来位置移走。这个扰动由水粒的简单前后运动连续地传下去,从一个颗粒把运动传给更前面的颗粒。这样,水波携带石击打破的水面的能量向池边运移并在岸边激起浪花。地震运动与此相当类似。我们感受到的摇动就是由地震波的能量产生的弹性岩石的震动。   第一类波的物理特性恰如。声波,乃至超声波,都是在空气里由交替的挤压(推)和扩张(拉)而传递。因为液体、气体和岩石一样能够被压缩,同样类型的波能在水体如海洋和及固体地球中穿过。在地震时,这种类型的波从断裂处以同等速度向所有方向外传,交替地挤压和拉张它们穿过的岩石,其颗粒在这些波传播的方向上向前和向后运动,换句话说,这些颗粒的运动是垂直于波前的。向前和向后的位移量称为振幅。在中,这种类型的波叫,即纵波,它是首先到达的波。   弹性岩石与空气有所不同,空气可受压缩但不能剪切,而弹性物质通过使物体剪切和扭动,可以允许第二类波传播。地震产生这种第二个到达的波叫S波。在S波通过时,岩石的表现与在P波传播过程中的表现相当不同。因为S波涉及剪切而不是挤压,使岩石颗粒的运动横过运移方向。这些岩石运动可在一垂直向或水平面里,它们与光波的相似。P和S波同时存在使地震波列成为具有独特的性质组合,使之不同于光波或声波的物理表现。因为液体或气体内不可能发生剪切运动,S波不能在它们中传播。P和S波这种截然不同的性质可被用来探测地球深部流体带的存在。   S波具有偏振现象,只有那些在某个特定平面里横向振动(上下、水平等)的那些光波能穿过偏光透镜。穿过的光波称之为平面偏振光。太阳光穿过大气是没有偏振的,即没有光波振动的优选的横方向。然而晶体的折射或通过特殊制造的塑料如偏光眼睛,可使非偏振光成为平面偏振光。   当S波穿过,它们遇到构造不连续界面时会发生折射或反射,并使其振动方向发生偏振。当发生偏振的S波的岩石颗粒仅在水平面中运动时,称为SH波。当岩石颗粒在含波传播方向的竖直平面里运动时,这种S波称为SV波。   大多数岩石,如果不强迫它以太大的振幅振动,具有线性弹性,即由于作用力而产生的变形随作用力线性变化。这种线性弹性表现称为服从,是以与同时代的数学家(年)而命名的。相似的,地震时岩石将对增大的力按比例地增加变形。在大多数情况下,变形将保持在线弹性范围,在摇动结束时岩石将回到原来位置。然而在地震事件中有时发生重要的例外表现,例如当强摇动发生于软土壤时,会残留永久的变形,波动变形后并不总能使土壤回到原位,在这种情况下,地震烈度较难预测。   弹性的运动提供了极好的启示,说明当地震波通过岩石时能量是如何变化的。与弹簧压缩或伸张有关的能量为弹性势,与弹簧部件运动有关的能量是动能。任何时间的总能量都是弹性能量和运动能量二者之和。对于理想的来说,总能量是一个常数。在最大波幅的位置,能量全部为弹性势能;当弹簧振荡到中间时,能量全部为动能。我们曾假定没有摩擦或耗散力存在,所以一旦往复弹性振动开始,它将以同样幅度持续下去。这当然是一个理想的情况。在地震时,运动的岩石间的摩擦逐渐生热而耗散一些波动的能量,除非有新的加进来,像振动的弹簧一样,地球的震动将逐渐停息。对地震波能量耗散的测量提供了地球内部非弹性特性的重要信息,然而除摩擦耗散之外,地震震动随传播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弱现象的形成还有其他因素。   由于声波传播时其波前面为一扩张的球面,携带的声音随着距离增加而减弱。与池塘外扩的水波相似,我们观察到水波的高度或振幅,向外也逐渐减小。波幅减小是因为初始能量传播越来越广而产生衰减,这叫几何扩散。这种类型的扩散也使通过地球岩石的地震波减弱。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从震源向外传播得越远,它们的能量就衰减得越多。
  事件二  印尼苏门答腊岛西部的海域周三凌晨地震强度达里氏7.6级,当局一度发出警告,大约一小时后解除,暂时未收到伤亡或损毁的报告。  震央位于班达亚齐市西南约420公里,深入海底约30公里,由于震动超过里氏七级而按例发出海啸警告。班达亚齐及沿岸城市的民众慌忙从摇晃的建筑物走到户外。2004年圣诞节期间印尼附近一场大地震触发在印度洋的海啸,曾导致超过23万人死亡。
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7.2级地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5.0级地震 日本本州东部海域7.0级地震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7.0级地震 巴布亚新几内亚7.2级地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5.2级地震 中缅交界5.1级地震 东海海域7.0级地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巩留县交界6.0级地震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交界5.4级地震 秘鲁附近海域7.0级地震 土耳其7.3级地震 克马德克群岛地区7.6级地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5.0级地震 斐济群岛附近海域7.0级地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于田县5.5级地震 瓦努阿图7.1级地震 福克斯群岛7.2级地震 瓦努阿图7.1级地震 瓦努阿图7.2级地震 新疆维阿图什市、伽师县交界5.8级地震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隆阳区交界 5.2级地震 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尼玛县5.1级地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青河县5.2级地震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7.1级地震 克马德克群岛地区7.6级地震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5.2级地震 福克斯群岛7.3级地震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7.0级地震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5.2级地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5.3级地震 中、俄交界6.1级地震 洛亚蒂群岛地区7.0级地震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5.3级地震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7.2级地震 缅甸7.2级地震 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9.0级地震 云南盈江5.8级地震 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7.3级地震 巴基斯坦7.1级地震 洛亚尔提群岛地区7.2级地震 吉林珲春5.6级地震 智利中部7.1级地震 阿根廷7.1级地震 新疆乌恰5.1级地震 西藏尼玛5.0级地震 瓦努阿图7.6级地震 小笠原群岛地区7.4级地震 西藏当雄5.2级地震 台湾花莲5.6级地震 新疆且末、若羌交界5.0级地震 苏门答腊西南7.3级地震 加利福尼亚湾7.0级地震 中、塔、吉交界5.6级地震 新西兰7.2级地震 马里亚纳群岛7.0级地震 厄瓜多尔7.1级地震 瓦努阿图7.4级地震 棉兰老岛附近海域7.1级地震 棉兰老岛附近海域7.2级地震 新不列颠地区7.0级地震 新不列颠地区7.2级地震 台湾宜兰海域5.0级地震 所罗门群岛7.0级地震 印度尼西亚7.0级地震 台湾花莲海域5.5级地震 尼科巴群岛7.6级地震 新疆乌恰5.1级地震 青海玉树5.3级地震 青海玉树5.7级地震 瓦努阿图7.0级地震 四川成都江堰市、彭州市交界5.0级地震 苏门答腊7.4级地震 西藏聂荣5.2级地震 青海玉树6.3级地震 青海玉树7.1级地震 所罗门群岛7.0级地震 苏门答腊北部7.8级地震 墨西哥7.1级地震 山西大同4.5级地震 西藏5.5级地震 西藏5.7级地震 智利7.2级地震 台湾高雄6.7级地震 智利8.8级地震 琉球群岛7.2级地震 云南楚雄5.1级地震 四川重庆交界5.0级地震 山西运城4.8级地震 海地地区7.3级地震 所罗门群岛7.2级地震 台湾花莲海域6.7级地震 新疆哈密5.1级地震 四川什邡、彭州交界5.0级地震 斐济群岛7.0级地震 西藏昂仁5.6级地震 台湾南投5.9级地震 青海海西5.1级地震 云南宾川5.0级地震 瓦努阿图7.7级地震 印尼苏门答腊南部7.7级地震 萨摩亚群岛地区8.0级地震 陕西宁强5.1级地震 印尼爪哇7.3级地震 青海海西5.9级地震 青海海西6.4级地震 西藏尼玛5.6级地震 台湾花莲海域5.2级地震 新西兰7.8级地震 台湾花莲海域6.7级地震 云南姚安、祥云交界5.2级地震 云南姚安6.0级地震 四川什邡、绵竹交界5.0级地震 四川绵竹5.6级地震 印尼7.7级地震 青海海西6.3级地震 新疆乌恰6.8级地震 四川汶川8.0级地震
中国M≥8.0地震基本信息表序号发震时间地名(部分为古地名)纬度经度震级(部分为推算震级)01山西 赵城、洪洞36.3111.7802陕西 华县34.5109.7803福建 泉州海外25.0119.58 04
山东 郯城、莒县 35.3118.681/2 05河北 三河、平谷40.0117.0806宁夏 银川、平罗 38.9106.5807云南 嵩明 25.2103.0 8 08新疆 阿图什40.076.581/409新疆 玛纳斯43.985.6810台湾 花莲海外23.5122.78 11
宁夏 海原36.5105.781/2 12甘肃 古浪37.6102.6813宁夏 银川、平罗 38.9106.5814西藏 察隅28.496.781/2 15西藏 当雄 31.191.4816台湾 新港东 海中23.0122.38 17新疆 若羌、青海交界 36.290.98.118四川 汶川县31.0103.48.0
中国的数字地震台网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3年5月中国地震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开始规划设计中美合作的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到1986年建成了由北京、佘山、牡丹江、海拉尔、乌鲁木齐、琼中、恩施、兰州、昆明等9 个数字化地震台站,以及CDSN 维修中心、数据管理中心组成的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数字地震台网.1991 年和1995年又分别增设了拉萨和西安2个数字地震台站.1993—2001年,中美双方对CDSN 进行了二期改造,使台网的硬件、软件系统符合美国地震学联合研究协会(IRIS)在全球建立的数字地震台网(GSN)的技术规范.目前,CDSN 是GSN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周公威等,1997)。   从1996年开始,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地震局进行了“中国数字地震监测系统”建设.根据台站均匀分布的原则,同时又要保证对于一些重点地区的加密观测,该监测系统分为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数字地震台网3个层次(庄灿涛等,2003),于2000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家数字地震台网由48个甚宽频带台站组成,其中37 个台站全部采用中国自行生产的观测仪器,改造了由中美合作建设的11个台站,所有台站数据字长均为24 位,记录的波形数据通过卫星实时传输到国家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由20个台网、267个数字地震台站组成,数据字长为16位,记录的波形数据实时传输当地的区域地震台网中心;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由100套流动数字地震仪器组成,仪器配置与区域数字地震台网一致.1999—2001年,建设了实时传输的首都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及河北省)数字地震台网.该台网由107个台站组成,数据字长为24位.从2002年起新建成的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和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进入了稳定的运行时期,并产出了大量的观测资料。  从2003年起,中国地震局进行了“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建设,到2007年底完成了由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火山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组成的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1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是一个覆盖全国的地震监测台网,台站布局采用均匀分布的原则,由152个超宽频带和甚宽频带地震台站、2个小孔径地震台阵、1个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和1个国家地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组成.1.1 国家数字地震台站  国家数字地震台站的建设是在原有48个台站的基础上,新增104个甚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使台站数量达到152个(含国外7个台站).除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国家数字测震台站间距达到250km 左右,到2007年底国内145个地震台站已经完成了建设任务.国家数字地震台站采用超宽频带观测系统与甚宽频带观测系统,观测场地相对比较好,大多数台站有观测山洞.  在国内的145个台站中,有10 个CDSN 台站使用STS-1甚宽频带仪器、STS-2宽频带仪器、GS-13 短周期仪器和FBA-23加速度地震仪器,兰州台的仪器更换为国产CTS-1仪器.有16个台站使用我国生产的JCZ-1超宽频带地震仪器,有119个台站使用CTS-1、KS2000和CMG-3ESPCB(井下仪器)甚宽频带地震仪器.  JCZ-1甚宽频带地震仪在360s—20Hz频带内采用速度平坦型设计,在360s—3000s频带内采用加速度平坦型设计.CTS-1、KS-2000和CMG-3ESPCB三种宽频带地震仪均采用速度平坦型设计,频带宽度均为120s—50 Hz.STS-1甚宽频带地震仪采用速度平坦型设计,频带宽度为360s—8.5Hz;STS-2宽频带地震仪采用速度平坦型设计,频带宽度为120s—40Hz;GS-13短周期仪器的频带宽度为1s—30Hz.  另外,在渤海、东海海域建设2个海底试验地震台站,为今后开展海洋地震观测积累经验.1.2 小孔径地震台阵  为了加强中国西部地震监测能力,在西藏那曲、新疆和田建设2个小孔径台阵.每个台阵均采用圆形阵列方式设计技术方案,台阵的孔径为3km,由9个子台组成,分为阵心(1个台)、内环(3个台)、外环(5个台),呈近均匀几何分布,内环半径为500m 左右,外环半径为1500m 左右.   两个台阵中心台站的仪器都采用CTS-1甚宽频带地震计.那曲台阵的其余台站采用DS-4D 短周期地震计,和田台阵的其余台站采用CMG-40T-1 短周期地震计.DS-4D 和CMG-40T-1短周期地震计均采用速度平坦型设计,其频带宽度都是2s—50Hz.子台全部配备24位数据采集器,实现了IP数据传输和本地存储.台阵子台实时波形数据分别汇集到西藏地震台网中心和新疆地震台网中心,并转发到国家地震台网中心.1.3 国家地震台网中心  国家地震台网中心设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是全国的地震数据汇集与转发、地震速报与编目、地震数据管理与服务、测震台网运行监控与技术管理中心.  国家地震台网中心能够实时汇集145个国家数字地震台、2个小孔径台阵、6个火山台网连续波形数据,准实时汇集792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站的数据,并从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中心(USGS/NEIC)准实时汇集全球地震台网(GSN)77个台站的地震波形数据;各区域地震台网中心能够通过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准实时收集临近区域地震台网部分台站的波形数据,时间延迟在5s之内,能够有效解决网外和网缘地震速报和地震编目问题.  国家地震台网中心通过国家数字地震台站和区域数字地震台站资料的联合应用,能够对中国大陆绝大部分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2.5,其中对华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华中、西北部分地区及东部沿海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2.0,部分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人口密集的主要城市达到ML1.5;通过全球地震台网与国家地震台网数据的联合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对我国边境地区和国外地震的速报速度和定位精度.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对国内及邻区的MS≥4.5的地震速报初定位时间不超过10分钟,精定位时间不超过20分钟;对区域数字测震台网内ML≥3的地震速报时间不超过10分钟;30分钟之内完成对国内MS≥4.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的速报.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已经建立技术比较先进、功能比较齐全、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地震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网站下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各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地震事件波形数据、地震目录、震相数据、震源机制解等数据.该网址为:http:∥data.earthquake.cn和http:∥www.csndmc.ac.cn(刘瑞丰等,2007).为了确保国家地震台网中心的数据安全,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建立了国家地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对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所汇集的实时数据、准实时数据进行在线数据备份,并依托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学科优势,通过系统集成构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地震数据平台和计算平台,实现面向地震科学研究、面向国家各个行业需求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与计算能力.2 区域数字地震台网  区域数字地震台网是用于监视一个区域地震活动性的地震台网.“十五”项目完成后我国已建立了由685个台站组成的31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基本覆盖了我国地震活动频繁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和人口稠密地区,使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有一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再加上已经建成的首都圈107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站,台站总数达792个,台站之间距离达到30—60km,新疆及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间距达到100—200km 左右.  区域数字地震台站一般采用的是宽频带观测系统与井下短周期观测系统,观测场地主要有地表型与井下型两大类型.使用的宽频带仪器有CMG-3ESPC、CMG-3ESPCB、BBVS-60和KS-200M,频带宽度为60s—50Hz;使用的短周期仪器有JDF-2、FSS-3DBH和FSS-3B,频带宽度为2s—50Hz.这些仪器都采用速度平坦型设计.  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主要任务是对其网ML≥3 地震速报初报时间不超过3分钟,最终速报时间不超过15分钟;对其网内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2.5,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人口密集的主要城市以及东部沿海地区达到ML1.5;在各省地震局的组织下编辑台网观测报告,为地震预报、科学研究提供资料服务.3 火山数字地震台网  目前,全国共有6个火山数字地震台网,共33个数字地震台站.其中,吉林省长白山火山台网有10个台站,吉林省龙岗火山台网有4 个台站,云南省腾冲火山台网有8 个台站,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台网有3个台站,黑龙江省镜泊湖火山台网有4个台站,海南省琼北火山台网有4个台站.  火山地震台站安装60s—40Hz的宽频带地震计或2s—50Hz的短周期地震计,采用无人职守、网络监控、准实时数据传输工作方式,可实现对6个火山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1.0的监控.4 流动数字地震台网  流动数字测震台网分为地震现场应急流动台网和科学探测台阵两部分,地震仪器的数量为800套.4.1 地震现场应急流动台网  该台网主要是用在大震前的前震观测和震后的余震监测.在大地震前作为地震的加密观测,进行高精度的地震定位,对可能发生大地震的区域地震活动背景作动态跟踪监测,为开展区域地震活动性研究和地震预测研究服务;在大地震后用于现场的余震监测,记录大地震后的余震活动变化,为判断地震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震源特征、探索地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积累基础资料.  购置200套流动数字地震仪器,组建19个地震应急现场流动数字测震台网.仪器采用60s—40Hz的宽频带地震计,或2s—50Hz的短周期地震计.4.2 科学探测台阵  科学探测台阵可以根据不同科学目的,在研究区域内开展不同方式、不同规模的观测.对于密集台阵,其台站的间距可以达到公里级.高分辨率观测阵列的记录资料可以得到相应的高分辨率的研究结果.利用这种高分辨率台阵的记录进行地震定位、震源机制、震源破裂过程和地震成像研究,并可以大大改善研究结果的精度.作为地球深部高分辨探测的重要手段,科学台阵不但用于地震科学研究,而且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在地球科学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科学探测台阵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及其支持系统,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高水平观测平台和基础数据服务平台.  科学探测台阵系统由6个子系统组成:流动观测仪器系统、观测单元监控管理系统、可控震源系统、流动观测技术保障系统、流动观测数据中心和流动观测实验场.流动观测仪器系统是科学探测台阵系统的核心部分,由600台GURALP 地震计、600台REFTEK-130B数据采集器和600套太阳能供电系统组成.其中,有10台CMG-3T 甚宽带地震仪、500台CMG-3ESPC 宽频带流动地震仪、90台CMG-40T 短周期地震仪;甚宽频带地震仪的频带宽度为120s—40Hz,宽频带地震仪的频带宽度60s—40Hz,短周期地震仪的频带宽度为2s—50Hz.科学探测台阵系统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运行与管理.5 结语  通过“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建设,中国地震监测系统全面完成了从模拟记录向数字记录的转变,建成了由国家数字地震台网、31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网、6个火山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台网组成的数字地震观测系统,标志着中国的地震观测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优化观测台网布局,填补空白监测区域,扩大海域观测试验,构建布局更为合理、覆盖我国大陆及周边海域的地震监测系统,初步形成覆盖我国大陆及近海海域的地震活动图象、地球物理基本场、地下物性结构等地震背景场的监测和探测能力,形成地震背景场数据产品加工能力,为地震预测、地球科学研究、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服务.  本工作得到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中国委员会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参 考 文 献刘瑞丰,蔡晋安,彭克银,单新建,代光辉,田力,庞丽娜,张爱武.2007.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程[J].地震,27(2):9-16.周公威,陈运泰,吴忠良.1997.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数据在中国地震学中的应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8(5):68-79.庄灿涛,阴朝民,吴忠良.2003.数字地震观测技术[M].北京:地震出版社:1-?15.
  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图瓦共和国2月26日发生6.8级地震。据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公布的初步消息,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给当地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  地震发生在莫斯科时间10时17分(北京时间14时17分),震中位于图瓦共和国首府克孜勒市以东107公里处,震源深度11.7公里。地震发生时,克孜勒市有强烈震感,当地居民纷纷跑出大楼。邻近图瓦共和国的哈卡斯共和国、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鄂木斯克州以及伊尔库茨克州均有不同程度震感。首次地震发生后,图瓦共和国还发生了强烈余震。该共和国紧急情况委员会呼吁当地居民保持镇定,不必过度恐慌。  另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这次地震的震级为7.0级。去年12月27日,克孜勒市以东100公里处曾发生过6.7级地震。  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或俄联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跨越欧亚两个大洲,与多个国家接壤。绵延的海岸线从北冰洋一直伸展到北太平洋,还包括了内陆海黑海和里海。作为前苏联的主要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具有相当的全球影响力,特别是在由10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的独联体组织内。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继承苏联,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对安理会议案拥有否决权。今日的俄国是一个受国际承认的的世界性大国,亦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及OPEC以外最大的原油输出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地震星火计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