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西县第一中学河西镇周边有农华良种门市部吗

城市简介/临西县
临西县位于东南边陲,西望太行,东瞻岱岳,地处冀鲁平原腹地,地理位置东径115°18'—115°45',北纬36°44'—36°57',辖6镇3乡,299个行政村,面积542平方公里,人口37万人。临西县地图临西盛产粮棉、果蔬、食用菌、中药材,是国家优质粮、棉基地县、省市波尔山羊和小尾寒羊改良基地、河北农大高新技术示范基地。全县形成了化工、棉纺、机械、医药、建材、造纸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轴承是临西经济的特色产业,临西县素有“中国轴承之乡”的美誉。临西交通便利,京九铁路纵贯南北,邢临、邯临公路和邢临高速横穿东西;这里,电力能源充足,通讯快捷,临西是中国元代杰出科学家,世界轴承鼻祖郭守敬的出生地,是中国轴承的发源地;这里,是革命老区,又是全国著名劳模吕玉兰的故乡,人民刚直坚毅、勇于开拓、诚实守信、乐于合作。临西地处冀南平原区,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属东部季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大陆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年平均降雨量841.4毫米,年无霜期193天。地上、地下水资源充足,引黄济津渠道在县境内东部穿过,水利设施齐全,排灌设施配套,为农业生产发展起到保障作用。全县有耕地57.3万亩,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玉米、大豆、谷子等作物,被定为河北省商品粮基地县和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农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油棉间作、棉葵间作、蔬菜大棚、双胞菇大棚种植,农业经济得以全方位持续发展,依托粮、棉产业,形成了浸出油厂、面粉加工厂、酱菜厂、酿酒厂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畜牧业发展迅速,牛、羊、猪、鸡等肉类总产量达到2230万公斤,小尾寒羊存栏达30万余只,波尔山羊业发展迅速,河北农业大学在临西建立了良种羊示范基地,实施高科技胚胎移植工程,年可向社会提供纯种波尔山羊5万只,居全国之首,农业综合效益显着提高。临西县是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四省的交通咽喉,交通便捷,京九铁路在县内通过,境内设有客、货站,东西近邻京广铁路、京沪铁路、京深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邢临高速公路、106国道、105国道,邯临,邢临两条省级公路贯穿全县。电网遍布城乡,县内拥有大型变电站(所)12处、变电能力强,电力能源供应得到保障。通讯设施发达,所有通讯设备全部实现自动化、数字化,可提供国际、国内电话,移动通讯信息,数据传输等多项服务。城乡采用多水源环网供水,供水性能安全可靠,水量充足,水质保证。拥有现代化的医疗设施和设备,拥有国家二甲医院2个、一甲医院4个,健全稳固的县、乡、村医疗卫生防护网。
建制沿革/临西县
夏朝,今临西县域属。商代末叶,本域属纣畿内地。西周初,本域属三监地;邢国封建后为邢国聂北之地,春秋时期邢灭属卫;战国系赵国辖域。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本域属巨鹿郡(治所邢台平乡)。西汉初,建清渊县,属巨鹿郡。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改属魏郡。始元至元凤间(前86一前75年),汉昭帝封太常江德为榆阳侯(国),治在吕寨一带。初始元年(9年),新朝立,郡县置尽废,更易无定规,本域所属,莫知所从。刘秀灭莽,东汉立国,遂复西汉旧制。三国魏,清渊县仍名。黄初二年(221年),更隶冀州部阳平郡。西晋,咸宁中(275—279年),清渊县改称清泉县,易属司州部阳平郡。十六国后赵。建平元年(330年),改清泉县为临清县(临清之名始此),治仓集镇东附近一带。前燕,临清县改隶司州部建兴郡。前秦、后燕、魏仍之。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复设清渊县,治迁清水,隶相州阳平郡,临清县与其并置,治徙仓集镇,属相州清河郡。北齐,清渊、临清合,复称清泉县,治清水,属司州阳平郡。隋初,袭清泉县旧称。开皇六年(586年)复置临清县,仍治仓集镇,属冀州部清河郡。开皇十六年(596年),析临清县另置沙丘县。大业二年(606年),省沙丘县入临清县。唐武德四年(627年),析临清县复置沙丘县,属毛州。贞观元年(627年).复省沙丘县入临清县,改属河北道瀛州。大历七年(772年),析临清县南境别置永济县,唐末废,先隶魏,后属贝州清河郡,治张桥店。后梁、后汉、后周,临清均隶大名府。后唐属兴唐府澶州,后属广晋府。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临清县属大名府。熙宁五年(1072年),临清县入宗城县为镇,旋复设。熙宁六年(1073年),更隶河北东路大名府。金天会五年(1127年),临清县属河北东路大名府,因避水患徙治曹仁镇(今临清旧县)。正隆二年(1157年),改属大名府路恩州。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临清县属大都路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濮州。至顺元年(1330年),属中书省濮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临清县属山东东昌府。洪武二年(1369年)徙治中州纸马巷。洪武七年(1374年),割堂邑县会通乡来属。洪武九年(1376年),改隶山东布政使司东昌府。景泰元年(1450年),徙治砖城。弘治二年(1489年),升为临清州,领馆陶、丘县。弘治后(1505年后),割威县16村来属,孤悬域外,其地分二区,南北不衔接,北区数倍于南区。临西县历史地图清初,临清袭旧称,不领县,属山东省东昌府。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升为直隶州,领夏津县、武城县、丘县。民国二年(1913年),临清州降为县,属山东省济西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隶东临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更隶德临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直隶于山东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第四专署驻临清。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军袭占临清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成立伪临清县公署。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中共于临清县西北部(今威县境)建临清县战委会,翌年于临清县西境(今临西县域)建临清县抗日民主政府,属鲁西北行政委员会领导。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中共划临清县、企之县、清河县三县邻接地域建立宏毅县,属冀鲁豫行署冀南办事处。同时,馆陶县的果子园、魏僧寨划入临清县,为八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31日临清解放,县国民党政权被推翻,中共革命政权迁驻临清县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临清在威县16村及馆陶县的果子园、魏僧寨一带归旧属。翌年,临清县、市并置,驻地临清城,属冀南区一专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初,改属冀南行署一专署。同年9月26日,更隶华北人民政府冀南行政公署一专署。同时,市升为专级。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市降为县级。8月10目,改称临清专署。不久,临清县、镇并设,为河北省邯郸专署所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袭原称。日,由河北省划归山东省德州专署。同年12月19日改隶聊城专区。1954年,临清镇改称市。1950年,撤销清平县,其三、四、五区并入临清县。1958年,临清县并入市。1963年,称县。1964年12月,析临清县卫运河以西5个区,权智临西工委,驻河西,归河北省邢台专区管辖。日,成立临西县。1970年,邢台专区改称地区,继辖临西县。同年,县驻地徙至童村(今临西镇)。1993年邢台市、地区合并为邢台市,临西县仍属之。
行政区划/临西县
区划沿革宋代,临清县辖6乡。元代至清代,设会通、敬礼、彰信、明德4乡。民国初期,临清县划分为城区、会通、公务、卫生、友助、彰信、尚德、敬礼、中和、清江10区。民国十九年(1930年),划区编村,改为第一至第十区名称。以卫运河为界,以东为一至四区,以西为五至九区,十区孤悬威县境内。五至九区与今临西县境同,奠定了后来临西县区划基础。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3日,日军第三次袭占临清城,临清县抗日民主政权将临清县卫运河以西区域(今临西县境)划分5个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7月,临清县抗日民主政府又将以上5个区调整为8个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0月,原临清县五、六、八区划归宏毅县,在剩有的七、九、十、十一、十二5个区的基础上增设新八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2日,根据冀南行署决定,撤销宏毅县,所辖均归原属。是年,临清县设9个区,其中卫运河西设6个区:五区(大十二里)、六区(吕寨)、七区(王铎寺)、八区(下堡寺)、九区(仓上)、十区(台庄)。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3月,撤销地处卫运河的卫东县,恢复原临清县,时辖9个区。1950年6月,临清县改建为5个区,今临西县本域3个区共辖43个乡。1953年10月,境内增设第六区(吕寨),辖13个乡。1955年10月,取消原数字序号命名,改用区驻地命名。境内三、四、五、六区,依次改称老官寨、下堡寺、尖冢、吕寨区。1958年3月,撤区并乡,将区辖的122个小乡合并为25个乡,其中本域设11乡;同年9月6日,撤乡建社,本域有6处公社。次年1月,人民公社取消原称改用驻地命名。1958年,本域有154个大队。1959年,增设1个大队。1960年,调整为137个大队。1961年,调整为262个大队。1962年,调整为293个大队。1963年,增设1个大队。1964年,又增设3个大队。1962年12月,恢复区制,域内有5个区、29个小公社。1964年12月,根据国务院以卫运河和四女寺减河为冀鲁两省省界的指示,将临清县卫运河以西的下堡寺、童村、吕寨、老官寨5个区(包括原属下不为例9个处公社)和城关区的南、北大队,米市、临卫街由山东省划归河北省管辖。1966年7月,撤区并社,撤销原5个行政区,将原来的29处公社和城关镇调整为14个公社和1个镇。即老官寨、枣元、水波、吕寨、姚楼、下堡寺、摇鞍镇、白地、尖庄、樊村、童村、大刘庄、黎博寨、单屯公社和城关镇。下辖296个生产大队。1968年原公社建置未变,生产大队由原来的296个调整为293个。1980年底,老官寨公社的郑湾由胡小庄大队析出。独自成立大队。1981年,樊村公社的徐屯设立行政村级建置,时全县共295个大队。日,城关镇人民公社改名为先锋桥镇人民公社。1982年,先锋桥镇公社改称先锋桥镇人民政府,枣园公社更名为东枣园公社。日,全县实行政、社分开,社改建为乡、镇。原公社下辖的大队改称村民委员会.隶属于乡、镇。时全县设2镇13乡。2镇即城关、先锋桥镇,13乡即东枣园、水波、老官寨、吕寨、姚楼、下堡寺、摇鞍镇、白地、尖冢、樊村、大刘庄、黎博寨、单屯乡。其驻地、辖域无变动。1984年8月,河北省批准童村公社改称临西镇(未启用),按习惯称城关镇。日,改下堡寺、尖冢乡为镇。日,城关镇更名临西镇,先锋桥镇更名河西镇。1990年底,全县共辖4镇11乡,295个行政村,2个社区。区划详情截至2012年,临西县下辖5镇4乡,共计299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临西县政区图 乡镇
(单位:平方公里)
3个社区 15个村
2个社区 34个村
参考资料来源
地理环境/临西县
位置境域临西县区位图临西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邢台市东南端,卫运河中游左岸。地理坐标东经115°18′—115°45′,北纬36°44′—36°57′。地处冀鲁平原腹地、两省(河北、山东)三市(邢台、聊城、德州)交界之地。东濒卫运河,南邻馆陶县,西接内丘县,北衔威县、清河县。东西横距34公里,南北纵距19公里,略呈椭圆形,总面积542平方公里。地形地貌临西全县地势平坦,中部古堤纵贯南北,将全县分割为堤上缓岗、堤下低平两个地貌。西部海拔在33—36米之间,东部海拔在28—33米之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稍有倾斜,地面坡降为1/0,堤下坡被西部高地东部卫运河左岸所围,北部又是南坡洼、白坡洼与清河、威县部分区域共同封闭洼地,最低点海拔27米。地质临西县在地质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新华夏第二沉积带的东部边缘。按地质分区,属华北地台区的渤海台向斜。西靠太行山隆起带,东与华北平原断裂带接触,跨居邢衡隆起及临清拗陷两个三级构造单元,基底发育是晚中生代和第三纪时形成的北北东向晚近期活动断带,并割裂成冀县、南宫凹陷四级构造单元。基底构造控制着第四系沉积厚度。地层属于较厚的第四系复盖层,是一套成因类型复杂的松散亚沙土、亚粘土、粘土、中夹粉沙——粗沙的沉积,总厚度在470一600米之间。此种地层结构虽贫于矿藏,但土层深厚,无障碍层次,富含水肥,构成了农业生产的良好土壤基础。据国家石油部门的勘探,境内地下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气候临西县风频图临西县属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C。1月平均气温-2.9°C,极端最低气温-21.2°C(日)。7月平均气温26.6°C,极端最高气温41.2°C(日)。无霜期194天,年日均气温5°C以上的持续时间为249天,年日均气温0°C以上的持续时间为286天。初、终霜冻平均日期分别在10月24日和4月12日。年平均日照为2497.8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56%。年平均辐射总量119.2千卡/平方厘米。平均年降水量559.6毫米,年极端降水量最大为886.3毫米(1973年),最小为274.3毫米(1972年)。水文临西县境内河道属海河流域。东临漳卫南运河(卫运河),县内长39.2公里。此外,境内还有卫西干渠、临威渠、临馆渠、申街分洪渠、下堡寺渠、新清临渠、东清临渠、跃进渠、赵疃渠、马刘庄渠、引卫西干渠、赵王河等21条骨干渠道,县内干渠总长204.24公里。渠道密度为0.38公里/平方公里。年均输水量7000万至1.1亿立方米。县内地下水年平均总量4959.5万立方米,地表水11.1亿立方米,全县浅层淡水区面积为483.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7.9%。土壤临西县境内土壤分1个土类(潮土),3个亚类(褐化、潮土、盐化潮土),8个土属,26个土种。西部黄河故道堤上缓岗带,向褐化潮土发展、转化,有褐化潮土14.48万亩,占总面积的17.8%;东部堤下低洼地区为典型的潮土和盐化潮土,面积分别为60.12万亩和6.7万亩,各占总面积的74%和8.2%。表土质地以轻壤质为主,面积达70.3万亩,占总面积的86.5%;沙壤质分布在卫运河沿岸及老沙河一带,面积6.2万亩,占总面积的7.6%;中壤质4.3万亩,占总面积的5.3%;另有5000亩的砂质,占总面积的0.6%。
自然资源/临西县
水资源临西县的水资源主要由地表水(天然降水)、客水(卫运河来水)、地下水三部分组成,属水资源量少区域,人均水资源仅为1980立方米,地下水超采,水资源缺乏。生物资源植物临西县树木有乔木、灌木、藤木等27科、39属、185个树种,如杨、柳、榆、槐、椿、桐等乔木,柽柳、杞柳、紫穗槐、白蜡等灌木;小麦、玉米、谷子、大豆、高粱、地瓜、黍稷及小杂豆等16种作物粮食作物;棉花、花生、芝麻、蔬菜、瓜类、红麻、烟叶及苇、藕等共54种作物经济作物;另有100多种药用植物和种类繁多的野生植物。动物临西县有牛、驴、马、骡、羊、猪、狗、猫、兔、驼、貂等15种畜类;禽类主要有鸡、鸭、鹅、鸽子、鹤鹈;兽类有野兔、狐狸、黄鼠狼、獾、刺猬、田鼠、家鼠、仓鼠、鼹鼠、蝙蝠等;鸟类主要有鸟鸦、喜鹊、麻雀、鸽子、鹌鹑、布谷鸟、啄木鸟、猫头鹰、燕子、山雀、黄莺、黄鹂、鹦鹉、八哥、画眉、百灵、翠鸟、靛颏、鹰、鸠、鹳、雁等;有6目、9科、27属、30多个品种的鱼类;有蝗虫、蝼蛄、蛴螬、粘虫、螟虫、瓢虫、种蝇、蓟马、地老虎、盲蝽象、棉铃虫等80余种害虫,2个纲、18个目、51个科、205种的益虫,如捕食性瓢虫、草蛉、胡蜂、蜻蜓、蜘蛛等。
人口民族/临西县
临西县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
人口数合计
人口数(男)
人口数(女)
167156 参考资料来源:天地图·河北 人口统计 临西县各乡镇人口数据(2012年)
人口(单位: 万人)
参考资料来源 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临西县共有10个民族,以汉族为主,其次是回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8.9%和1.1%。改革开放后,随婚姻关系陆续有蒙古、彝、满等外省籍少数民族妇女迁入,主要分布在东部乡镇。截至2012年3月底,临西县总人口353622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71600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4.07,人口死亡率为2.8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2‰,人口出生率为6.55‰。
经济/临西县
综述2012年,临西县生产总值完成52亿元,比2011年增长10%。其中,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32亿元,比2011年 增长33.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人15615元,与2011年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人6975元,与2011年同比增长11%。第一产业临西县盛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大豆等作物,是国家优质粮、棉基地县、省市波尔山羊和小尾寒羊改良基地、河北农大高新技术示范基地。依托粮、棉、果等主导产品,形成了浸出油厂、面粉加工厂、酱菜厂、果蔬脆片厂、酿酒厂等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储备和深加工能力的企业。截至2013年,临西县有蔬菜大棚1721个,食用菌大棚1200个,核桃1640亩,芦笋2050亩,初步形成两条高效农业种植长廊,沿路周边建设以蔬菜、食用菌、核桃、黄金槐、芦笋、竹柳等为主的10个特色农业示范区。第二产业民营经济占临西县工业主导地位,截至2012年,全县拥有各类企业5000多家,形成了轴承、棉纺、建材、机械、医药、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轴承生产是临西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临西是全国最大的轴承加工生产基地之一、全国最大的碳钢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轴承商贸集散地,被授予“河北省临西县轴承出口聚集区”、“中国轴承产品出口共建基地”称号。2012年全县轴承产业固定资产达58亿元,从业人员6万余人。截至2012年,临西县有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龙头企业3家,千万元以上企业20家,百万元以上企业188家,其中50家企业通过了国际质量体系认证,46家企业获得了自营出口权,注册商标20多个,产品遍销海内外。工业园区临西县轴承工业园区位于临西县城珠江路以北,阳光大道两侧,总面积14.87平方公里,由中国轴承大世界、工业区和10个行政村组成。园区形成以中国轴承大世界市场为龙头,以加工生产区为主体,集生产加工和市场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轴承产业园区,2011年7月被河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临西县运河工业园区位于临西县东部,与山东省临清市隔卫运河相望,是临西县依托轴承、机械加工等特色产业而建设的工业聚集区,集中有轴承加工、机械制造、机电数控等生产型企业。2011年被邢台市政府列编为市级工业聚集区。第三产业2012年,临西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3亿元,比2011年增长15%;各项存款余额46.34亿元,贷款余额18.01亿元,存贷比达38.9%。
交通/临西县
综述临西县交通便利,是沟通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省的交通咽喉。京九铁路在境内设有客、货站,京广线、京沪线垂翼东西,邯临、邢临高速公路横穿全境,横跨卫运河的公路、铁路大桥使天堑变通途。临西公路交通建设蓬勃发展,建成了以县城为中心、横纵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公路邢临高速公路(邢台市-临西县)是国家级高速公路东吕高速(编号为G2516 )的一段,东吕高速起点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经过山东、河北、山西3省,终点在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邢临高速起点为京珠高速公路邢台南互通,终点为冀鲁界,全程104.64公里,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全线于2005年底建成通车,是连接山东、河北、山西的重要通道。邢临公路(邢台—临清)在临西县境内长19.5公里。西由威县入境,经吕寨、老官寨、河西镇,于河西镇汇结后过卫运河至山东省临清市。邯临公路(邯郸—临清)系省级干线公路,临西境内段长35.85公里,东起河西镇,经洪官营、白庄、大刘庄、县城、高村、氮肥厂、下堡寺镇、张三寨、西倪庄、务头出境到丘县香城堌。另有清临公路(清河-临西)、童吕线(临西-吕寨)、童尖线(临西-尖冢)、周姚线(周楼-姚楼)、张摇线(西张堤-摇鞍镇)、张黎线(张庄-黎博寨)、白水线(白庄-东水波)、简东线(简店-东枣园)、张贺线(张三寨-中贺伍庄)等县乡道路。截至2012年,临西县全县公路总里程达750公里,公路密度为148.6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邢台市前列,形成了“一条高速、两条县道、三条省道、四横五纵、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车、县域出口全拓宽”的交通大格局。铁路临西站京九铁路经过临西县东北部,在东枣园乡张庄村设有临西站,现为四等站,隶属北京铁路局北京车务段。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货物发到。截至2014年10月,临西站有4461次(阳泉-临西)、4462次(临西-阳泉)两趟普快列车停靠。水运临西县境内卫运河共有渡口5处,自南向北依次为尖冢渡、大营渡、江村渡、刘口渡、汪江渡。明清时期,临清县运河漕运十分发达,临清成为北方重镇和交通枢纽。清中叶以后,河决频繁,水道淤塞,行船受阻,官府不问,卫运河航运不能沟通南北,河运规模迅速缩小。津浦铁路、津汉铁路通车后,大运河更是逐年衰落,直至河船停驶。
社会事业/临西县
城市建设临西县城区图2011年,临西县城镇化率为41%,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7.6万人。2012年,临西县规划建设县城北部新区“二横一纵”路网、县城工业新区“二横二纵”路网等重点项目,建成阳光公园和5处街头游园,完成了环城水系供水主体工程,被评为省级园林县城。教育事业2013年,临西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304所。其中,公办221所(幼儿园60所、小学及教学点152所、初中4所、高中2所、职教、教师进修和特教各1所);民办83所(幼儿园77所、小学4所、初中2所)。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在校生(幼儿)75966人。其中,公办65544人(幼儿园10075人、小学37452人、初中11780人、普通高中在校生2749人、中职在校生3488人);民办10422人(幼儿园6772人、小学2770人、初中880人)。全县共有教职员工(不含民办学校)3199人,其中专任教师3038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19人,大学本科学历1001人,高级职称教师18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2013年,全县本科一批上线率为9.7%,本科二批上线率为16.8%。文化事业2012年,临西县新图书馆开馆,实现无障碍免费开放;投资110余万元为9个乡镇文化站配备了办公设备,新建40个农家书屋并配送书架及图书,实现了全县299个村庄文化及图书资源全复盖。2014年,开展送优秀剧目进农村活动,实现农村文艺演出常态化。卫生事业2012年,临西县新农合参合人数达到28.87万人,参合率99.7%。全年参合农民112万人次,得到住院和门诊补偿7952.85万元。社会保障2011年,临西县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各类保障房813套,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发放农村和残疾人危房改造补助资金630万元,初步解决了部分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推广“农村低保阳光听证”制度,2011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836万元,五保供养金280万元,救助金157.5万元,抚恤金417万元,受益群众达1.4万人,社会保障复盖面进一步扩大。投资156万元建成61家农村互助幸福院。截至2012年,全县有城镇低保对象4390人,发放低保金1001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万人,3.7万老人按月领上了养老金,实现了农村养老保险全复盖。
文化/临西县
文化遗产 项目名称
省级 、市级
弹(谭、潭)腿
杂技与竞技
省级 、市级
传统手工技艺
省级 、市级
罗竹林的故事
贡砖烧制技艺
传统手工技艺
市级 乱弹临清乱弹也称“銮坛”,因早期专供宫廷欣赏而名。约于清乾隆年间传入临清县,临西县老官寨向有“乱弹之乡”之称。剧目多反映宫廷生活,唱腔基本为板腔体系。伴奏有“文伴”、“武伴”之分。唱腔婉转、抒情性强的生、旦多以横笛、笙伴奏;唱腔激昂、高亢嘹亮的老生、花脸多以大笛、笙伴奏;其他伴奏乐器有三弦、二胡、板胡、扬琴等。潭腿古老武术“潭腿”是由“昆仑“大师创立于北宋初年,因昆仑大师隐居在临清县龙潭寺(今属临西县)而得名,讲究”拳打三分脚踢七“,分为正宗潭腿(临清潭腿)、教门潭腿和少林潭腿。各门派互教传练,门派拳功不同,在路数上也各有增减,为与正宗潭腿区别,分支各派皆称“弹腿”。以临西县为中心的正宗临清潭腿流传至今,拳法没有失传,也没有任何添改。空心挂面临西尖冢手工空心挂面系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尖冢镇地方特产,空如竹、细如发、长如丝,直径均不超过1毫米,最细仅有0.1毫米。万历初年,尖冢镇王氏二十八世祖王垣始创手工空心挂面,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二十九世祖王廷铨公使工艺日臻完善,传进皇宫,万历帝食用后喜其爽滑可口,柔软清纯,封为贡面。文物古迹 遗址
莲花池、古堤、月洼、摇鞍镇、州教场、墩台
汉榆阳故城、北魏临清故城、隋沙丘县故城、明临清故城
汉代贵人墓、元代路元帅墓、明代龚指挥墓、清代孙总兵墓
洪官营清真寺、八里圈礼拜寺
下堡寺碑林、调节临清清河水利纠纷碑、义会碑等
贺伍庄烈士墓群、下堡寺惨案井、“四·二九”革命烈士纪念碑、“四·二九”烈士陵园
陶罐、瓷碗、青釉瓷钵、双系青釉瓷罐、直耳双系黑瓷罐、白瓷碗、瓷碟、古镜、古币、圣旨、三足铁釜、元槐、石佛、三眼井等
参考资料来源 临西县古迹文物明临清故城临清古城遗址位于临西县境东部,县政府驻地东偏南18公里处。至建国前后,原街巷未变,但城墙已大部分毁掉。1972年卫运河扩挖,旧城区大部分拆除而变成河坡地。临西县第二中学西侧系西城墙南段,长3公里,高约25米,宽约100米。由于农村垫造宅基,挖取城墙土甚重,修筑大堤时埋入堤中一截,因此古城墙日渐缩小,现已不存。古堤古堤位于临西县境中部,纵贯南北。相传此堤与馆陶之金堤同为汉代所筑,故亦称金堤。又传,堤为鲧所筑,故又称鲧堤。据科技人员实地勘踏,从土层构造分析,疑非人工所筑,可能为古代洪水淤积而成。现存古堤全长25公里,堤上(西部)海拔在36~33米之间。堤下(东部)海拔在33~28米之间。古堤经过历代自然流水的冲刷和人为破坏,变化很大。建国后来一些沿堤村庄搬堤造田,局部堤段已接近平衡或变成漫坡地。巨幅圣旨2014年临西县文物调查中在临西县孙楼村一农户家(清代名将孙维统后代子孙)中所发现,系清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九康熙登基时,依惯例嘉奖功臣,颁给时任“河南抚标都司佥书管右营游击事”孙维统的三轴诰命之一的皇帝诰封圣旨,分为七节,总长度为3.5米,宽0.31米,用汉文和满文两种文字书写,品相完好、制作精美、庄重大方,十分珍贵。方言临西县方言地图临西话属冀鲁官话区石济片的聊泰小片,有22个声母,40个韵母。主要特点是:临西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单字调,没有入声;临西话没有r声母,普通话里r声母的字在临西话中读成l(“日”字除外);有尖团音的分别,如“精一经”、“节一结”、“秋一丘”、“齐一旗”、“修一休”、“旋一玄”不同音;临西话中有一个舌根浊鼻音声母[?];临西话有一个[iai]韵母,另外有些韵母在临西话里读成合口呼,如蜕[t'ueu]、嫩[luen]。临西话内部有明显差异,分为童村片(临西镇、下堡寺镇、尖冢镇和樊村乡、白地乡、摇鞍镇乡、姚楼乡、吕寨乡及大刘庄乡西部)、河西片(河西镇、单屯乡、黎博寨乡、大刘庄乡东部老官寨乡、东枣园乡)和水波片。本地称东片话、西片话和北片话。东片平翘舌不分,一律读成舌尖前音。西片有尖团分别,平翘舌区分清楚。西片和东片的阴平字单字调是一个中平调,北片是一个曲折调,与边邻的清河话一致。
旅游景点/临西县
吕玉兰纪念馆吕玉兰纪念馆吕玉兰纪念馆坐落在全国著名劳模吕玉兰的故乡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村,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东留善固村筹建,其目的是教育干部群众,大力弘扬“爱国为民、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玉兰精神,陶冶道德情操,为构建和谐秀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吕玉兰纪念馆和玉兰公园是一个有机结合的建筑群体,玉兰公园一期工程占地40亩,建有人工湖、假山、六角亭、八角亭、水榭、宣传栏、功德碑、体育器材等,吕玉兰纪念馆坐落在其中,占地面积3236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内设5个展厅:吕玉兰事迹展厅、党史展厅、国防教育展厅、劳模展厅、电教放映厅。吕玉兰事迹展厅建筑面积500亩,展出面积350平方米,共展出照片214幅,实物58件,以大量、详实的资料再现了吕玉兰由一个农民的女儿成长为一个党的妇女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及以吕玉兰为首的那一代创业者“植树造林、锁风固沙、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把一个贫困落后的穷沙窝,改造成林茂粮丰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党史展厅建筑面积57.24平方米,展出面积342平方米,共展出照片420幅,系统地介绍我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消灭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改革开放、国富民强的不凡事迹。劳模展厅建筑面积380平方米,展出面积359.5平方米,共展出照片486幅,1951年至2005年荣获全国劳模、先进工作者等国家级荣誉称号的13628名劳模人物均有一席之地,此展厅还根据英模的不同特点,重点介绍了126名先进个人和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24个名村的先进事迹。佛家圣地净域寺净域寺位于临西县仓上新村东约800米处,俗名“月洼寺”。她是临清古县的一处重要建筑,是著名的佛家圣地,是具有很多传奇故事的神秘殿堂,是被人们所尊崇的明、清时期临清河西八大寺之首。净域寺,现遗址高出地平面近2米。遗址长、宽各127米,遗址面积1.6万平方米。现由五台山高僧率一行僧众到此驻足、投资,月洼古寺。四·二九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四·二九烈士陵墓位于摇鞍镇乡中贺伍庄北,有64个坟墓。民国31年(1942年)4月28日,日军纠集临清、馆陶等13个县的日伪军,于4月29日围袭摇鞍镇一带的抗日力量。八路军冀南四军分区政治部,新4旅11团、771团和385旅的一部分官兵,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大部突破重围。战斗中,四军分区司令员杨宏明、政治部主任孙毅民以身殉国,200余名战士壮烈牺牲。当地人民将烈士尸体葬埋于此。1987年于此建成烈士陵园。华夏和谐文化村景区万和宫邢台“万和宫”是一座以“和谐文化”为主题的园林旅游景区,坐落在孔子讲学途经之地邢台市临西县万庄村。 是河北省首家国学文化旅游景区。万和宫万和宫占地2万余平方米,建筑1万余平方米。是一处大型园林式建筑,万和宫内,绿影摇 曳,亭台楼榭布局奇巧,建有八大文化区,共有孔子、袁隆平、亚里士多德等古今中外先贤名人雕像数百尊,古今中外精美画品千余幅,经史典籍、箴言、篆刻数万字, 彰显了我国和谐文化的绚烂多姿及深厚的历史积淀。
著名人物/临西县
王彦超王彦超(914—986),字德升,大名临清(今临西县)人。五代时,在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官,立有战功。后周末期至北宋初年曾任凤翔节度使和永兴军节度使,兼领中书令。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赵匡胤对其及诸节度使“杯酒释兵权”,王彦超主动解除兵权,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乞骸辞官。孙维统孙维统(?一1677),字衡甫,山东临清(今临西县)孙楼村人。二十岁从戎,累着战绩。康熙年间在陕甘一带围剿叛军,战功赫赫,受康熙皇帝嘉奖。后调任浙江定海总兵,剿海盗时染病而卒。柳佐柳 佐(?~?) 明代官员。字赓虞。今河北临西县人。明万历十四年(1586)举进士,任夏邑知县,继为御史。因争国本与御史李宗延、顾际明、袁可立等数人俱被革职。光宗即位后,复起为太仆卿,后升至工部尚书。卒后赠官太子少保。谢榛谢榛()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临清人(今河北临西)。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着有《四溟集》、《四溟诗话》。吕玉兰吕玉兰(),女,邢台市临西县东留善堌人,原河北省委书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她带领群众战风沙、斗盐碱、开荒种树、打井修渠,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作出了巨大贡献,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和河北省劳动模范,1966年被评为全国学习毛主席着作积极分子,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傅彪傅彪(),原籍河北临西,1963年出生于北京,著名影视演员。参演电影有《北国红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甲方乙方》、《没完没了》、《天下无贼》等;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大明宫词》、《永不瞑目》、《啼笑姻缘》等,塑造的“面瓜”、“高宝生”等鲜活人物深受观众喜爱。多次获得优秀演员奖项。2005年因肝癌去世。
地方特产/临西县
酱菜临西县 酱菜临西酱菜是我区久享盛名的特产。清末民初,临西酱菜就蜚声山东、河北一带,远销于京、津等地,并出口到日本。临西酱菜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共有二十多个品种。其中包瓜、磨茄、臭豆腐、豆腐卤等最为人们所称道。包瓜是将甜瓜旋开一圆口,去瓤后加入花生米、杏仁、青丝、玫瑰等十多种原料,用线缝合放在酱缸内腌制而成。它的特点是味道鲜美,柔软香甜,脆而不梗。磨茄是将嫩茄外皮磨掉,用竹钉扎眼,放在盐水中浸泡,挤出水汁后置于配上各种调料的酱汁中腌制。在制作过程中绝不于铁器接触,使茄子始终保持先天的色、味。笨鸡养殖东留善固现有规模林场200余亩,村委利用该林场大搞规模笨鸡养殖。这种笨鸡散养在树林中,以虫、草、玉米为主要食料,由于食料来自天然,没有任何食品添加剂,保证了肉鸡品质优良,鸡蛋质优味美。因此,小鸡和鸡蛋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石磨香油100%纯芝麻香油。本品以冀鲁豫盛产的优质芝麻为原料,经过筛选、清洗、烘干、石磨、过滤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此油味道香醇、浓郁持久,枣红透明、清澈莹亮,营养丰富,具有润喉、融肺之功效。此油不加任何香精和色素,是一种地道的绿色食品,是家庭、饭店必备的调味珍品,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上等礼品。绿豆粉皮精选优质绿豆,采用生产工艺,结合现代生产技术加工制作而成的100%纯。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营养均衡、质地细腻、品味纯正,不含人工色素和添加剂,是居家生活首选的绿色食品。
出土文物/临西县
康熙巨幅圣旨日,河北省临西县文物工作者在做文物调查时,于临西县孙楼村一农户家中发现一件清顺治十八年的皇帝诰封圣旨,虽历经350多年的时间,仍然保存完好。圣旨材料为五彩提花锦缎,整体底衬是纵横交错的五层云彩图。按照黄白、墨绿、杏黄、红黄等七色,分为七节,总长度为3.5米,宽0.31米。用汉文和满文两种文字书写,其中,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两种文字均由两端向中间延伸,合于中幅。邢台市地方志专家孙小林介绍,这道圣旨是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九康熙登基时,依惯例嘉奖功臣,颁给时任“河南抚标都司佥书管右营游击事”孙维统的三轴诰命之一。临西县文保所长张霞说,这道圣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对于清朝的军事、吏制研究和考证提供了史料佐证,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化研究价值。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5次
参与编辑人数:19位
最近更新时间: 14:45:49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省临西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