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钢企怎么不一起采购进口铁矿石和螺纹钢的关系

国内钢企怎么不一起采购进口矿石 _ 泸州汽车网
国内钢企怎么不一起采购进口矿石
唇亡齿寒。钢铁行业的低迷终于开始向上游铁矿石行业蔓延,即使其背后是拥有绝对垄断地位且资金雄厚的三大矿山。铁矿石供求关系“拐点”来临的信号正在不断增强。
上海宝钢,现在还有首钢(曹妃甸)。国内很多钢厂都从澳大利亚进口矿石(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
而日本的钢铁公司在矿山都有一定的股权,可以从投资回报上获得收益、淡水河谷公司垄断,中国的钢铁企业过去采取一揽子谈判下一年度矿石价格的办法确定价格,而三大矿石公司采取先于日本谈判价格,中国企业不得不跟随的策略逼迫我们就烦世界上的铁矿石基本上由力拓公司、必和必拓公司。因此,目前这种定价模式已经瓦解,现在中国的钢铁厂各自为战,寻求不同渠道的铁矿石供应渠道和价格。有的是长协价、有的是到岸价、有的是船板价、有的是期货价等五花八门,又由于矿石目前供大于求
铁矿石价格大涨对中国钢铁业也有四个好处 1、有利于中国钢企更快地提高产业集中度。 由于钢铁生产可以立竿见影拉动地方GDP,因此地方府极力阻挠外地大钢企..
看来你们对钢铁行业了解的甚少 知道中钢协会和世界矿石三大巨头的谈判吗 知道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吗 知道中国钢铁企业矿石有多少依赖进口吗 知道中国钢企的利润...
世界上的铁矿石基本上由力拓公司、必和必拓公司、淡水河谷公司垄断,中国的钢铁企业过去采取一揽子谈判下一年度矿石价格的办法确定价格,而三大矿石公司采取先于日本谈判价格,中国企业不得不跟随的策略逼迫我们就烦。而日本的钢铁公司在矿山都...
唇亡齿寒。 钢铁行业的低迷终于开始向上游铁矿石行业蔓延,即使其背后是拥有绝对垄断地位且资金雄厚的三大矿山。铁矿石供求关系“拐点”来临的信号正在不断增强。
国外的铁矿石由于开采成本的,自然品味高,可选性强,进口到国内以后加上海运费和国内物流费,都是价格地狱国内矿石价格,导致了国内矿山倒闭,钢铁厂不会因此倒闭,而且是受益的。
中国进口的铁矿石中有四成来自澳洲,前两年高企的铁矿...中国主流钢企的利润总和尚不及三大矿山的五分之一... 国内缴过税在澳洲还需要再缴税吗 ...
上海宝钢,现在还有首钢(曹妃甸)。国内很多钢厂都从澳大利亚进口矿石(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
返回主页:
本文网址:http://www.0830car.cn/view-.html钢企必读:采购海外铁矿石的风险和对策分析
  摘 要:铁矿石的价格的上涨和波动给我国钢铁行业带来极大挑战,严重影响钢企的发展。 本文运用产业和金融理论分析了我国钢企采购海外铁矿石时钢企面临的供需、定价机制、价格波动、被敲竹杠的风险;并提出降低购买海外铁矿石多重风险的相关策略和建议。  引言  近十多年来,我国钢铁行业获得巨大发展 ,产量 连续 多 年位居世界第一,到 2014 年底,粗钢产能占世界钢铁产能的 50%以上。 然而,在我国钢铁生产中的主要原料铁矿石大多依赖海外进口,其价格的暴涨和大幅波动给我国钢铁行业带来巨大压力。 2003 年到 2014 年 间铁 矿 石 进口 量 由 1.5 亿吨 上 升 到 9.3亿 吨 (2014 年 数据 来 自 中钢 协 发 布),铁 矿 进 口 对 外 依 存 度 为45%上升 79%;这种对海外铁矿石的过度依赖,使得我国钢企在采购过程面临多重的风险,也使得我国钢铁行业盈利较高降至亏损边缘,严重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这 些 现 象 引 起 了 国 内 许 多 学 者 的 关 注 , 张 宗 成 和 王 骏(2005)从经济学角度对我国铁矿石供需缺口进行研究,提出应对涨价的策略。 何维达和万学军(2008)从定价权角度在对铁矿石国际贸易定价的博弈中,发现定价权能够带来先动优势,因而买卖双方内部寡头都有竞争定价权的动力, 且竞争的相对强度决定了各自的议价力大小。 郑锦荣、徐福缘等(2010)运用谈判博弈模型, 求出了垄断供应商和制造商在不同谈判模式下的非合作均衡解, 从而解释了我国钢铁企业在铁矿砂谈判中处于劣势的原因。 朱灏和全继业(2012)认为卖方市场状态下市场定价机制失效,造成铁矿石价格上升,并提出改变铁矿石的卖方市场状态和实施遏制进口措施来缓解。 陈玉山(2015)从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博弈的角度,分析寡头矿企和钢企间动态博弈,并讨论铁矿石价格对钢企的一体化程度的影响和相关对策。 上述文献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铁矿石价格的上涨原因, 并不能系统的阐述我国钢企在购进海外铁矿石的风险。 为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钢企购进铁矿石的风险, 这些风险又是导致价格上升和变化的因素,因而在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解决的策略。  1 我国钢企采购海外铁矿石时的风险分析  由于我国的钢铁产能大增, 导致铁矿石原料供需紧张;同时,在垄断的铁矿石市场上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垄断的铁矿供应商甚至不惜打破传统的定价规则,造成定价风险和波动风险;此外垄断的矿企也利用钢铁行业的退出壁垒高等因素进一步抬高价格;从而造成了我国钢企采购海外铁矿时的多重风险。  1.1 海外铁矿供需的风险增加(1)铁矿石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就是指厂商和消费者在双方的博弈中至少有一 方不完全清楚其他博弈方的得益或者得益函数。  在铁矿石的价格博弈中,铁矿供应商和我国钢企对自己的生产成本和最大利润度应该是本方的核心机密,不能够让对方知晓的。 但是铁矿供应商通过商业间谍行为,完全洞悉我国钢企的商业秘密--生产的成本和需求数量 , 这就造成双方价格谈判中的一边到现象。 不论我方开始如何谈判,最终还是按照铁矿供应商的谈判条件接收。 例如"力拓间谍"丑闻中,我方钢企的每次谈判底线和资料对力拓厂商都是透明的,这就造成了我国在铁矿定价谈判中的屡次失利,造成我方的数以万计的损失。  (2)铁矿石供需双方的市场势力不对称  从铁矿资源上下游产业链来看, 国内铁矿单矿种矿少,利用难度大,开采难度大,成本比较高;供给受到资源老化、布局和技术等方面的制约; 铁矿的供给增大但供给缺口依然很大。在大量进口铁矿石的同时,我国铁矿石消费每年依然约有 0.3~0.8 亿吨的缺口[8]。国内钢企过分依赖国外铁矿石的进口,依存度有时达到 60%以上。铁矿原料价格上升已经无法用供需关系来解释和预测,铁矿石价格上出现恶意操纵上涨。  我国钢铁集中度低,进入壁垒较低和退出壁垒较 高 ,我国钢铁产业资源自给能力低,我国钢铁行业利润下滑。 上下游企业供给矛盾突出,使得我国的钢铁消费量不断增加,国内铁 矿供给增加远远落后钢铁产能,我国钢铁对海外铁矿石有较高依存度,依存度有时达到 75%以上。
(3)铁矿石供需双方的市场联盟不对称  铁矿石的供需结构上来看 , 海外的三大供应商占据 世 界80%的市场,因此铁矿石是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 但是由于供应商在传统的谈判定价方式中, 几乎没有了相互之间的价格--产量竞争,替代的是一种默契的合谋。 只要一家企业谈判定价成功其余的大小矿企都会接受谈判结果, 从而形一种卡特尔形式联盟。 而我国的钢企由益不一致以及相互竞争,不仅不能和日韩钢企形成行业联盟,同时,在国内也不能形成一个统一价格的铁矿买方市场,从而导致国内铁矿价格联盟的瓦解。  1.2 铁矿石定价机制的风险(1)在市场高利润下矿企不能完全执行长期合同。从 2007 年 9 月底以来铁矿石的现货价格就比长协价格高的多。 力拓公司在对中国钢企长期合同执行率很低的条件下,还向中国钢企推销铁矿石得现货贸易。该公司公开宣布可以增加 1500 万吨铁矿石资源进入现货市场流通; 然而就在公开宣布的不久之前,力拓刚刚书面形式通知中国钢企 ,该公司的 铁矿石资源不足以及受到不可抗力的影响, 公司不能保证 100%的履行已签的长期合同。这种看重现货销售的做法实际是重利轻信的行为,违背了铁矿贸易的基本诚信规则。  (2)同品种同涨幅惯例遭破坏。  自 2008 财政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结束后, 钢企新日铁与淡水河谷公司首先就铁矿石价格达成协议。该协议中出现两种铁矿石的基准价格, 一是巴西南部铁精粉上涨 65%,二是巴西的卡拉加斯粉矿同期上涨 71%。 该协议首次破坏了铁矿石定价机制,更改传统铁矿石谈判定价中的"同 品种 同 涨幅"惯例。  (3)首发--跟风谈判定价遭破坏。  在 2008 年度铁矿石谈判, 首先由日本钢企新日铁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就铁矿石价格达成协议。但是力拓没有依据传统那样跟随首发价格,而是宣布力拓和必和必拓以到中国的距离比巴西近一倍的理由对亚洲钢企收取铁矿石的超额海运费。同时力拓也对亚洲钢企进行威胁 : 如果达不到海运费加 价 的要求,将中断全部已签订的长期合同;使之变成现货合同。 最终,代 表 国 内 钢 企 的 宝 钢 被 迫 与 两 拓 签 订 长 期 矿 价 的 协 议 :2008年两拓的矿价将在 2007 年基础上,BP 粉矿上涨 79.88,杨迪粉矿上涨 79.88%,PB 块矿上涨 96.5%。  (4)指数和定价使得铁矿石价格变化不利于钢企由于传统定价机制的谈判漫长 , 导致长协 价 谈 判机 制 破裂;常用的是铁矿石的指数定价,它包括海运费价格,是由金属导报对市场铁矿价格统计后的价格指数 ;2010 年初过渡到更短期的与现货市场挂钩的季度定价机制。2012 年又形成期货定价。主要是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以及我国大连交易中心从事铁矿期货交易。  在寡头垄断的铁矿市场中,传统的铁矿石定价机制已经没有规则可言, 而这种定价歧视极大减少了我国钢企的利 润空间。新的铁矿石的定价制度实质是获取钢铁企业更多的的消费者剩余。 这将会使得铁矿价格制定更有利于矿企,从而给钢企稳定企生产带来更大的风险。  1.3 价格波动风险  铁矿作为稀缺的自然资源, 在自身价格波动性增强时,具有了一般商品的自然属性;铁矿的价格变化导致铁矿公司的股票变化以及铁矿的期货市场的开启,这又形成了铁矿石的金融属性;从而铁矿石商品具有着两种属性。  (1)铁矿的自然属性带来的不确定  从商品角度来看铁矿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存量 有限 ,替 代品极少,推动铁矿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 特别在卖方市场市场的情况下,形成垄断的三大铁矿巨头会利用自身的市场优势主导市场价格的涨幅和涨速,从而形成铁矿市场价格变动巨大的风险。 三大铁矿寡头在于中国签订长供货价格时,其价格有时甚至比市场上短期的现货价还要高出许多,从而出现一部分协议毁约的风险。  (2)铁矿的金融属性带来的不确定  从铁矿的金融属性上看,铁矿价格的连年攀升,使得供需双方对铁矿期货都形成了看涨预期, 这又进一步成为推动铁矿价格上涨的动力。
年间,由三大巨头与世界主要钢铁企业谈 判 决 定 的 国 际 铁 矿 石 基 准 价 格 分 别 上 涨 16.62%、71.5%、19%和 9.5%,2008 年 , 铁 矿 石长 期 协 议价 格 继 续上 涨 65%,2009 年遇到金融危机 因 此 下降 外 ,2010 年 的价 格 上 涨 100%。2011 依然小幅上扬。 这虽然还是还没有铁矿石的期货交易市场的上涨情况,但是铁矿的金融属性已经得到世界金融界的认可,在美国等股票市场上,关于铁矿股票的价格一路上扬。  2012 年后我国铁矿石期货市场开通后 , 铁矿价格的波动风 险 更加 显 得 突出 。 例 如 ,2014 年年 初 海 外 铁 矿 石 价 格 约 为150 美元 ,到 年 底时 约 为 80 美元 ,价 格 变动 幅 度 近 46%,给 我国的钢铁企业的原料进口带来巨大风险。  正是矿业三巨头在矿业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其垄断资本追逐利润的本质导致了它们会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操纵矿 石产量、价格和铁矿企业的股价来获得巨额利润。 这使得铁矿价格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性,形成巨大的价格波动风险。  1.4 被供方利用机会主义形成的敲竹杠风险  要解决铁矿价格暴涨风险的有效措施,就必须认识到矿企对钢企的严重的机会主义。我国钢铁需求强烈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特征, 对于钢铁这种需求同时忽视原料铁矿 的 供 给因素,导致在钢铁产业存在大量的资产性投资 ,使得铁矿价格 高居不下。 机会主义的产生使得铁矿涨价,钢铁把涨价因素传导给下游,其后果就是,要么钢铁利润受损,要么影响下游产业。  在一般经济规律上,矿企和钢企在铁矿资源价格上的尖锐矛盾实质上是一条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利润分配 之争。 我国钢企横向合并和联合采购并不能阻止铁矿价格上涨。这些方案的实施并没有触及铁矿价格上涨的实质,最多会暂时缓解涨价幅度但不能根本上解决价格上涨的根源。与其他产业链类似问题相比,具有以下特殊性。  第一,钢铁产业的其正常的进入和退出壁垒都很高。 一方面,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很重视地方经济的发展 ,而钢铁产 业 通常作为支柱产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退出钢铁业的沉没成本较大,这种情况很难使得钢企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同时影响钢铁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第二,钢铁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 ,关系到产 业 链下 游 的许多产业,钢铁的主要原料--铁矿石价格,不仅受到钢铁市场供需的影响,也受到铁矿金融属性的影响;而铁矿价格的 变 化将会对钢铁企业的利润带来巨大影响。  第三,钢铁和铁矿产业投资具有很强的资产专用 性 ,尤 其是钢铁产业的资产专用性尤为突出,从而使得上游企业比下游企业可能更具有严重的实施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对上游的铁矿企业来讲,只要下游的钢铁企业完成炼钢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刚性投资,那么钢铁企业对铁矿这种原料的需求就是持续的并且定量的,从而钢铁企业对铁矿企业有着较强的依赖。因此,上游铁矿企业时常利用钢铁企业的退出壁垒较高以及需 求的定量的劣势,乘机抬高价格,进行敲竹杠行为。  第四,与需求相比,全球铁矿石供应相对紧张。 从自然属性看,铁矿石替代品极少,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存量有限。 在供不应求的市场情况下,往往成为上游铁矿企业提高价格 ,要挟 下游钢铁企业的工具。  2 降低我国钢企采购海外铁矿石风险的对策建议  为维护中国钢铁企业的利益,促进钢铁行业持续稳定的发展,中国必须减少对国外铁矿石的过度依赖程度;利用产业发展和金融工具等措施来降低海外铁矿石采购时风险;甚至可从缺乏资源的日本国采取的可用的借鉴。 因此,我国钢企应该从以下着手。  (1)购买铁矿资源可以打破铁矿市场上的垄断因素打破矿企的高度垄断,改变铁矿石市场结构,成 为钢 企 的重要投资决策。 铁矿石是总量是有限且可再生的资源,各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将会更加激烈竞争这些资源。仅从买方的需求着手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为维护自身的经济安全,在全球投资建厂、开采铁矿资源,以保障铁矿石的供给。在铁矿市场交易中,无论价格的涨跌,这种投资方式都可以对冲掉一部分风险。 我国钢企也要放眼全 球,采 取"走 出去"的战略,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对铁矿资源进行布 局 以 维护自身持续发展。  投资铁矿资源能够使得钢企的原料供给增加,增加三大矿企寡头的潜在竞争者,从而矿企的数量增加以及市场供应的两方面来打破垄断。  (2)鼓励我国钢企对海外铁矿资源的进行纵向一体化行为在矿业资源流转和中小矿企产能扩大的情况下,钢企如果抓住机会通过增资,购股等方式,获得矿企的全部或部分的矿业权;就可以降低从而对三大寡头供应商的依赖程度。不仅可以减少铁矿涨价的风险并从铁矿石的投资生产中获得利润; 同时,也减少寡头供应商的对钢企在铁矿石供应上的"敲竹杠"(机会主义)的行为;使得钢企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3)鼓励我国钢企利用金融工具来规避铁矿价格风险第一,鼓励钢企短期内利用期货的套期保值来规避铁矿价格风险。作为大宗商品铁矿石的贸易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金融属性。 任何一个国家货币的汇率都存在潜在的不稳定性,因此会产生损失;而商品期货能够抵消通货膨胀也能避免汇率波动引起的损失。 国际投行和基金机构除了投资债券与股票,也对商品市场进行投资。 由于期货市场存在杠杆效应,少量投资能够操纵价值巨大的期货;在此杠杆效应下大宗商品(铁矿石)价格脱离供求间的关系而产生较大波幅,也产生大宗商品价格的不确定性。为此,钢企应建立相应的投资基金,从实物与金融两方面来消除对铁矿石价格上涨对成本的影响。相对缺少铁矿资源的我国来讲更需成立大宗商品基金,一方面当国际铁矿石价格低时,可选择买入以减轻巨额外汇储备的风险;另一方 面当国际铁矿石价格较高时卖出,以抑制价格较大的上涨。  第二,鼓励运用实物期权理论进行投资铁矿资源决策从而获取实物期权价值。 在铁矿投资的项目中,由于存在着铁矿价格、铁矿储量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 ,以及在铁矿项目的生产 投资中,由于市场好、坏因素出现的扩展生产和延迟生产灵活 性的选择,产生了实物期权的价值。 因此对于铁矿价格的不确定因素,利用实物期权决策,不仅可以获得该实物期权的价值,也能更好进行项目投资(4)制定统一的国内钢铁行业行政政策打破海外供给的投机行为  我国钢铁产能的扩大,使得行业自身集中度降 低,而 且 这不仅降低与供方的谈判实力,而且会使得海外铁矿需求数量进一步增加,给海外的寡头增加抬矿价的机会 ;又因为钢铁行 业的退出壁垒高,从而给上游的竞争对手了解宁可接受小部分价格亏损,也不可以接受关闭企业的行为。 为此,国家必须站在战略高度严格控制钢铁产能,鼓励企业兼并,形成统一的海 外铁矿购买联盟,减少海外矿企的漫天要价。  3 结语  近 20 年来,我国钢铁产业取得快速发展,然而铁矿石的价格暴涨和价格巨幅波动总是困扰着钢企。 本文从我国钢企购买海外铁矿石的过程中所面临供需 、定价机制、价格波动以 及遭受供方敲竹杠的上述风险角度进行分析,认为这些风险才是造成我国钢企长期低利润的生产的原因,从而提出鼓励市场购买资源,鼓励钢企并购、利用相关金融工具以及行政政策四个 方面提出降低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以此希望改变我国钢铁行业长期的低利润生产,未来研发上缺少后劲的局面。
(责任编辑:马郡 HN022)
03/14 17:0803/11 09:3503/09 16:3203/08 15:4203/08 15:3503/08 15:1003/08 14:3303/07 15:12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我国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物流优化方法探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我国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物流优化方法探讨
&&我国钢铁企业进口铁矿石物流优化方法探讨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股票/基金&
钢企采购铁矿石成高风险游戏
  2012年12月初以来,铁矿石价格启动新一轮暴涨,62%品位铁矿石价格由115美元/吨~118美元/吨上涨到155美元/吨~159美元/吨,1个月内上涨35%;2013年元旦假期之后,铁矿石价格继续上涨,据监测数据显示,1月5日,61.5%PB粉矿到岸价报价为155.5美元/吨,与日的价格低点88美元/吨相比,涨幅已达到76.7%。  但正如力拓铁矿石业务首席执行官山姆?沃尔什所说,近期铁矿石价格的迅速上涨是暂时的,不会持续。分析此番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原因,除飓风等特殊因素造成短期供需关系变化之外,不乏贸易商和矿山企业的故意炒作。总体来说,铁矿石供大于求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且市场的传统旺季并没有到来,此番铁矿石涨价只是短期的,铁矿石长期价格必将下行。事实上,从近几天的市场情况来看,铁矿石价格已经显现下行迹象。以(,)62.5%品位PB块矿为例,从1月10日到1月17日,价格已下跌14美元/吨。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波铁矿石价格的暴涨?铁矿石价格是否有持续走强的动力?我们可以从此次价格暴涨的成因和全球供需两个方面来分析。  钢厂集中补库矿商借机拉涨  此次矿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钢厂集中补库。为了减少库存占用资金,降低运营成本,国内钢铁企业在2012年多采取低库存策略,维持低库存运转。国内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量更是降至近3年来的最低水平。进入2012年第四季度以后,钢厂产量仍然维持在相对高位,维持生产所需原料不足,加上到了原料“冬储”期,钢厂对原材料集中补库存,放大采购量,导致铁矿石需求出现短期内集中释放,推高铁矿石价格。2012年12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7094万吨,比11月份增加507万吨,环比增长7.7%,单月进口量创历史新高。在此番铁矿石价格暴涨的情况下,一些企业被迫采购高价矿补库,也暴露出企业在采购策略上的缺陷。  矿价暴涨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型贸易商和矿山企业的人为拉涨。2012年9月份,铁矿石价格跌至3年来最低点,导致大量铁矿石贸易商被套牢。此时,大型矿石贸易商大量拿货,并直接拉升铁矿石现货价格,这也带动了小贸易商的跟随。随着铁矿石价格上涨,贸易商渴望从这一波上涨行情中大捞一笔,弥补去年的亏损,因此并不急于出货,而是采取“惜售”、囤货等手段,继续等待铁矿石价格冲高。同时,三大矿山存在延迟发货和“惜售”现象,造成铁矿石暂时性供给短缺的假象,不断抬高铁矿石价格。因此,这波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供方借机炒作也是重要原因,并没有反映真实的需求。  铁矿石供过于求局面仍未改变  从全球来看,铁矿石供需基本面没有改变。据预测,2013年国外矿山新增铁矿石产量将达到8000万吨,国内矿山供应量也将增加。按国内粗钢产量2%的增幅和国际市场粗钢产量2%~3%的增幅计算,2013年,钢铁行业对铁矿石的需求增量将难以消化铁矿石供应量的增加,铁矿石供大于求基本面不会改变。根据已经披露的资料,预测2013年底前投产的全球铁矿石新增产能接近3亿吨,后期铁矿石供大于求的局面将更加严峻。  另外,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攀升,与国产矿相比,已失去价格优势。部分钢厂计划后期加大国产矿的使用配比,目前进口矿配比已下滑至77%。加上以目前最新的原料成本对应钢价来测算,多数钢厂已再度面临亏损,钢厂采购的积极性已有所减弱。随着钢铁企业补库存告一段落,逐步恢复至按需采购的操作策略,铁矿石市场的供需关系将回归正常。  把握规律采取灵活的采购策略  正如首钢董事长所说:“钢铁企业采购进口铁矿石成为高风险的游戏,许多企业就是因为没有踩准点而陷入亏损。”钢铁企业要把握市场节奏,进一步改善采购策略。  对于如何正确应对铁矿石市场的大幅波动,业内专家指出,钢厂要采取如下策略:  一是严密关注并准确、动态地把握铁矿石价格走势。这是企业选择采购节点、调整采购节奏的基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铁矿石价格下行已是必然。  二是灵活采购策略,做到快速反应、合理采购。钢企在压低库存量的同时,应合理平衡原料采购价格和剩余库存量的关系,掌握铁矿石采购的灵活主动性,避免在“断库”边缘被动采购高价铁矿石。  三是理性认识铁矿石化趋势。尽管有观点认为是解决目前铁矿石定价短期化引起价格风险的有效方式,但期货市场存在一定风险,在真正深入地了解期货之前,钢铁企业还应谨慎操作 。
01/14 14:3701/07 00:19
期货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策划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博客访问: 31507
博文数量: 74
博客积分: 3326
博客等级: 中校
技术积分: 1400
注册时间:
IT168企业级官微
微信号:IT168qiye
系统架构师大会
微信号:SACC2013
分类: 网络与安全
 下游市场的不景气倒逼国内把信号传递到了上游的领域。已经减少了从国外三大矿山的买矿的数量,更多地从其他国家购买,购买铁矿石的策略也转变为少量多批次,按照实际需求购买。不再囤货。
&&& 1至5月,我国铁矿砂进口30822万吨,增加9%,在铁矿石进口量增长的同时,进口延续下跌态势。因中国产量相对疲软,铁矿石价格在第一季度同比已经下跌了20%。中国钢铁厂一季度出现净亏损,这是中国自2000年以来的首次亏损。在全球海洋运输的铁矿石中,有60%会被运往中国。
&&& 国外矿山都在争抢中国市场,把这个市场作为最重要的销售目的地,然而,作为全球最大的矿石消费者,中国的钢厂却一直亏损。矿价如何波动还要看钢价走势,都把产品堆到中国,更会加剧他们之间的价格战。这会让包括三巨头在内的矿商们在华的竞争更加激烈。
&&& 不只是钢铁行业,在家电、电信、煤炭定价、煤层气开发、专利拥有等诸多方面,中国企业国际竞争话语权正在逐步走强。的确,中国作为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对铁矿石的巨大需求,一直是海外矿争先恐后抢占的大市场。
&&& 之前受制于铁矿石价格的暴涨,使得中国钢企生产成本大增,加上自去年下半年一来需求的的低迷,钢厂出现了2000年以来的首次亏损,于是中国钢厂开始利用作为最大铁矿石消费者的身份,开始进行铁矿石定价权的争夺。
&&& 如果说铁矿石定价权开始偏向中国,国内钢厂终于开始团结一致对外夺权了,减少三大矿采购量,从其他国家购买,少量多批次,按需采购,不囤货等,只有大家都朝同一个方向,提升整体竞争力,那么再利用国外矿山对中国市场的争夺,铁矿石定价权就应该离中国不远了。
中国钢材网
阅读(31) | 评论(0) | 转发(0) |
相关热门文章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请登录后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螺纹钢铁矿石套利配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