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奢侈品消费者分析,中国消费者还是"人傻钱多速来"吗

访问你首页的样子
加入开心网,成为富星的好友!
不是你要找的富星?
富星的主页仅好友可见,如果你想认识她,可以
:美国实体销售加速向电商转移 纺织供应信息,富星电子市场-打造纺织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中国市场现已成为大型零售商进入亚洲的首要目标。高纬环球日前发布报告《亚洲零售市场逆袭所带来的机遇》称,中国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突破1.7万亿美元,成为亚洲最大的零售经济体。报告分析认为,尽管目前经… &
:服装企业争食童装生意 纺织供应信息,富星电子市场-打造纺织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童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因此成为不少服装企业新的发力点。而日前,《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宣布“单独二胎”政策松绑,更是为童装行业带来了发展新契机,国内外的服装品牌更加速在童装市场的布局… &
:价格行情 纺织供应信息,富星电子市场-打造纺织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进口纱“跌跌不休”,市场何时重现光明?进口纱从8月中下询开始价格一跌再跌,特别是上海纱线展以后,价格更是跌破好多人的眼镜,最近佛山西樵轻纺城与佛山张槎针织市场各品种纱线均趋向低迷。 &
:今年前10月顺德纺织品对欧盟出口增六成 纺织供应信息,富星电子市场-打造纺织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0月,顺德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2.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 &
:杨世滨:国内纺织行业复苏 针织行业表现较佳 纺织供应信息,富星电子市场-打造纺织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27日在出席一个发布会时表示,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国内纺织行业的利润率有所回升,全行业大约为17.4%,其中,针织行业情况较好,达到平均19.… &
:环保部印发《印染企业环境守法导则》 明年起重点监控企业制订自行监测方案 纺织供应信息,富星电子市场-打造纺织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产业运行分析行业需求端:出口温和复苏,随着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得到确认,外需增速有望继续改善;国内零售额增速有所回升但仍处低位。行业供给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有回… &
:国家发改委详解经济体制改革要点 纺织供应信息,富星电子市场-打造纺织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详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关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方面的情况。他表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发改委作为… &
:天猫的“试衣间”:线下家居商家集体“暴走” 纺织供应信息,富星电子市场-打造纺织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就像阿里不甘心只做一个收广告费的运营商,线下商家们也不甘心做天猫们的试衣间。“到我这来实地看,却把钱刷到天猫上去,这搁谁,也不干啊!”这是众多品牌商的心声。 &
:广交会2013绿色创新展 助力亚麻未来绿色创新 纺织供应信息,富星电子市场-打造纺织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新申亚麻绿色生活方式创新——流行趋势发布 &
:军工纺织品不再神秘 供需双方期盼交流 纺织供应信息,富星电子市场-打造纺织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产业用纺织品在德国的纺织品行业中占比50%,可见其重要性。我国的纺织品行业在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产业用纺织品在行业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而军用纺织品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 &
:聚酯产业:新一轮洗牌将至? 纺织供应信息,富星电子市场-打造纺织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聚酯及涤纶短纤/涤纶长丝/非纤用聚酯专业委员会年会和2013中国(盛泽)聚酯产业链深度调整转型发展论坛于11月21日~22日在江苏盛泽召开。在此次年会上,多家企业的皱眉让人不禁起了上个行情低谷时的情形。有企业表… &
:联球供应链公司:开拓新供应商的基本原则 纺织供应信息,富星电子市场-打造纺织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化为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商是整个供应链的“狮头”,供应商在交货、产品质量、提前期、库存水平、产品设计等方面都影响着下游制造商的成功与否。而供应商所供… &
:13年1月-10月越南服装对韩国出口激增49% 纺织供应信息,富星电子市场-打造纺织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据来自海关总局的数据显示,在今年头10个月,越南服装及纺织品对韩国出口同比激增49.2%,至13.7亿美元。 &
:预计今年家纺对新兴国家出口额增约30% 纺织供应信息,富星电子市场-打造纺织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在刚结束的2013中国家纺大会上,中国家纺协会会长杨兆华对记者表示,前三季度家纺行业出口额同比增8.1%,预计四季度增幅环比下降,全年增幅将超过6%。其中对新兴国家出口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全年同比增… &
:氨纶价格吃不准 布商找对策应对 纺织供应信息,富星电子市场-打造纺织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这些天,轻纺城北区的布商陈小明犹豫不决,因为长年从事氨纶产品销售的他吃不准接下去的价格行情走势。今年以来,氨纶丝的售价一直十分坚挺。各类规格的氨纶丝报价也有不同程度上涨,特别是今年年中以来,各类氨… &
:商务部五举措促消费增长 纺织供应信息,富星电子市场-打造纺织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11月22日,全国商务系统培育市场增长点扩大消费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部长姜增伟主持会议,副部长房爱卿出席会议。 &
:我国网购人数明年将超美国 纺织供应信息,富星电子市场-打造纺织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从知名研究机构Forrester发布的《2014年亚太地区十大商业科技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了解到,明年中国的网上消费者人数或将达到3.56亿,超过美国总人口数。 &
:面对奢侈品,中国消费者还是\\"人傻钱多速来\\"吗? 纺织供应信息,富星电子市场-打造纺织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在经历了长时间被教育之后,最先成长起来的一批中国消费者正拥有着越来越为轻松的开放心态,如今,这些多数拥有国际视野的消费者已经希望通过自己的购买来显示品位。 &
:商务部发文鼓励商场开网店 将组织电商促销 纺织供应信息,富星电子市场-打造纺织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新京报讯(记者沈玮青林其玲)商务部昨日发布《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称《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十项措施助力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其中提出,到2015年,要使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 &
:王府井成内地最贵商业街 纺织供应信息,富星电子市场-打造纺织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王府井已经成为内地市场最寸土寸金的商业宝地。高纬环球日前发布了亚太区最昂贵的购物地段排名,王府井成为内地惟一入围前十的商业街。香港的铜锣湾、中环、尖沙咀名列亚太区租金前三,同时也是推动亚太区租金增长的主… &
富星只公开了她的部分信息,想了解更多,可以中国奢侈消费者还是“人傻钱多速来”吗- Micro Reading
中国奢侈消费者还是“人傻钱多速来”吗
07:50:00 来源:人民网
[提要]&&时尚圈有句玩笑,正是调侃中国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北京的奢侈品店铺用来送礼,上海店做品牌形象,二三线真正贡献销售。历史总是向前的,一线城市的今天就是二三线城市的明天,北京、上海的消费者已经在为自己购买了,其他地方还远吗?
   原标题:中国奢侈消费者还是“人傻钱多速来”吗
  导语:在经历了长时间被教育之后,最先成长起来的一批中国消费者正拥有着越来越为轻松的开放心态,如今,这些多数拥有国际视野的消费者已经希望通过自己的购买来显示品位。
3.1 Philippe Lim 2014春夏系列
  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买手店的规模开始越来越大,设计师品牌店的开业常常受到更多关注。3.1Phillip Lim在位于三里屯太古里北区店铺开业仅10天,就成为了当月销售冠军,业绩超过了人们熟知的巴黎世家、甚至是集数个成功品牌在一栋楼的买手店大IT。
  越来越多像3.1Phillip Lim的设计师品牌通过各种渠道被熟知,他们正在开始替代那些以往在人们心中最具时尚影响力的大众奢侈品牌。上个月,HM在巴黎宣布了和巴黎品牌Isabel Marant的合作,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巴黎设计师品牌迅速以其轻松化的设计风格笼络了大批人心,高圆圆最近一期在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的亮相,正是穿着这位设计师的作品。
  在经历了长时间被教育之后,最先成长起来的一批中国消费者正拥有着越来越为轻松的开放心态,他们拒绝为愚蠢的设计买单,愿意欣赏那些使用上乘面料又拥有优雅设计的服装,如果说早期他们用奢侈品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有钱,如今,这些多数拥有国际视野的消费者已经希望通过自己的购买来显示品位。
  这种变化正悄悄发生在北京和上海一线城市,北京新开业的老佛爷百货相对于位于巴黎总部的老佛爷百货做出的调整,正有趣地解释了这一变化。
  巴黎老佛爷百货位于奢华购物区域奥斯曼大街,这条街上除了老佛爷百货群(还包含独立的男装、家居建筑),还有它最大的竞争对手——另一顶级大牌林立的百货公司春天百货,而相对而言,老佛爷北京的选址就更为年轻,它没有扎堆大牌林立的北京东部,离开了国贸、大望路,而是选择了西单——传统上年轻人的购物地,这里过去有的,是大悦城、汉光(中友)百货、西单商场。
  拉法耶特百货(北京)有限公司CEO沈郎(Laurent Chemla)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说,他们考察了很久,发现西单是一个十分具有消费力的商圈,虽然消费者多数很年轻,但他们却愿意为入门级奢侈品和一些设计师品牌买单。
  这让老佛爷百货改变了它在其他地区的奢华策略,取而代之的是“鲜活,时尚”的路线。他们没有复制巴黎老佛爷百货奢华的拜占庭风格的巨型穹顶,相反,仅在外墙设置了多面LED屏,内部装饰也不像在巴黎一样华丽,而是使用了大理石和橡木凡尔赛拼花地板,显得更为年轻。沈郎说:“在价格上我们采取了剪刀差策略,既为消费能力一般的消费者提供产品,也给成熟消费者提供奢侈品选择。我们带来了500个品牌,有30个对中国本地消费者很了解的时尚买手在全球帮我们采购。”
  绝大多数品牌在这里并不单独设店,在独立设计师女装区,你甚至看不到品牌的标志,它们仅仅被做成一个标签立在衣架上,你挑中一件衣服,试穿完,直到最后注意到的才是品牌。
  5层楼的老佛爷事实上就是一个巨型“时尚买手店”,品牌不再作为唯一的中心,包括Jil Sander和Stella Martney等一线品牌也仅仅有六七只包被陈列在一到两个货柜上。在传统的精品店里,皮包、鞋都被放置在经过精心设计的灯光下,消费者购买东西像是去朝圣,但在这样的买手店里,朴素的设计会让你更先注意到产品本身。
  很难说这种变化除了对于今天消费者的长期调查,是不是还受到了上一次生意失利的影响。上一次,他们正是吃了不了解中国消费者习惯的亏。1997年,老佛爷曾把百货公司设立在了北京的王府井商业街,并且一举吸引了 LV、Cartier、Burberry、Chanel等众多大牌的入驻,然而在开设仅仅一年之后,老佛爷在亚洲的第一次尝试就以失败告终。
  当年人们对奢侈品消费的习惯还远不像今天一样成熟,人们对奢侈品消费还在初始懵懂的阶段,多数人们习惯的购物方式,是去西单商场和王府井百货,奢侈品的代表是皮尔·卡丹而不是路易·威登。奢侈品还远远没有进入到大众消费的阶段。人们对品牌的认知,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里也近乎于0。奢侈品消费真正的腾飞,应该要算在2005年之后,新兴中产阶级兴起,时尚杂志遍地开化,出国游对普通白领来说也不再是奢侈的梦想,购买奢侈品牌早已经是一种潮流。
  和老佛爷一样做出调整的还有起源于香港的时尚百货连卡佛,今年9月,他们在上海淮海路大时代广场重新开张,6年前,他们曾经在上海黯然离场。连卡佛CEO AndrewKeith如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连卡佛上一次的失败是因为其特许经营模式,他们将店面出租给品牌,由品牌来决定他们在连卡佛卖什么。这一次,他们自己雇佣了80多名时尚买手,共带来了500多个品牌,其中包括华人设计师Alexander Wang的个人品牌(如今Alexander Wang是巴黎世家设计总监),以及美国品牌Alice & Olivia和夫人常穿的J.Crew,这是这些品牌第一次被带到中国。但在来到中国前,这些品牌早已通过互联网拥有了大批粉丝。
  这种情况在其他城市还相当少见,在二三线城市,大型商场购物中心还在争先为一线品牌免租争取其进入。在沈阳恒隆广场,Chanel单层店铺面积位列全国第一,LV与Gucci都准备减少在中国的开店数量,LV今年开业的新店均设立在武汉等二线城市,而GU--I今年首次经历了销售额下降。在一线城市,大牌既要面临市场饱和,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钱越来越不好赚了。
  身为空姐,阿卓经常为国内的朋友兼职代购任务,近两年,辗转托她带东西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和过去动辄只要Prada、LV的狭小选择比起来,她最大的感受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只为品牌买单,他们不愿意自己的钱只能买到可以炫耀的LOGO,她也是在这些朋友的询问中了解到了J.Crew,Tory Burch等不那么大众的品牌。
  从2005年到现在,中国消费者的习惯正在发生急剧的分裂。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集团前不久发布的2014中国奢华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更愿意去深入了解一个品牌的日常信息,在1545人接受的调查中,有45%的人希望能够得到品牌的一手资讯,这一比例远超过了他们对于价格的关心(最关心价格的人占到28%),他们关注品牌通过APPS发布的新闻,在时尚杂志上的新闻报道,成熟的消费者还会关注设计师的风格甚至是设计师的更替,80%的人都表示愿意接受品牌第一时间推送的新闻,79%的人愿意接受非商业信息的推送,例如商业展览等等。过去倚赖容易辨认的LOGO迎来爆炸式增长的品牌,今年在财务报表上有了难看的数字。
  这些快速的变化让从法国、意大利来的品牌们不得不纷纷做出变化。他们依旧把最畅销海报的款式卖给在中国的海外游客们,尤其是那些来自二、三线城市旅行团的消费者,但在一线城市,他们已经开始将独特的款式调到北京或者上海的店铺。
  在经历了近10年的大小品牌和媒体教育之后,中国消费者正在逐渐摆脱过去“人傻、钱多、速来”的负面形象,拉法耶特百货(北京)有限公司CEO沈郎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专访时就坦言:“中国消费者已经越来越成熟,他们不再单纯追求名牌或昂贵的产品,他们越来越懂得选择些价位能接受同时还能彰显自己品位的产品。我们北京的老佛爷百货,从设计到品牌都是根据消费者需求所做出的,中国消费者在变化,我们更需要有本地经验的人。”
  洪晃在2010年在三里屯北区开设的支持中国原创设计师的店铺“薄荷糯米葱”,在初创之时被人质疑能走多久,但到今天,其合作的设计师之一刘清扬已经是国内著名的新锐设计师,其创立的品牌Chictopia已经有了自己的门店,并且和Simon Gao、Christopher Bu等国内设计师一起进入了许多商场,如果说这些承认只是小众时尚圈的追捧,但在范冰冰、陈乔恩、白百何等穿着她的衣服出席过公众活动后,如今淘宝卖家已经开始了快速的复制。即使是简单的模仿明星,但谁也不能否认,这种大众模仿对独立设计师积极的鼓励意义。
  正是在消费者的变化之下,让诸多百货公司都措手不及。毕竟,发达国家虽有消费奢侈品的传统,但也经历了从张扬炫耀到今天的追求内敛的过程。以法国为例,从路易十四至今,也花了几百年。在中国,所有的发展都像使用了催熟剂,消费者的成长也不例外,也许是炫耀太招人反感,同时传统中国文化也更认同低调,中国少数消费者仅用10年左右,就完成了这样的进化。
  位于北京东大桥的侨福芳草地,在最初启动项目时设想的招商品牌也是涵盖LV这样的一线大牌,但是由于工程项目的拖延,到2009年招商时,他们意外发现,这些品牌在方圆两公里之内,都已经有了数家店面,他们不会来芳草地了。但令人欣喜的是,芳草地发现消费者也不再是大牌的盲目崇拜者,他们转而将招商目标转向了那些有特色、设计风格强烈的品牌,例如COS(Collection Of Style),Ted Baker、Karen Millen,即使是钟表珠宝类公认的硬奢侈品,也是像罗杰-杜彼、、梵克-雅宝、Wempe这样更为小众和精品的代表。
  时尚圈有句玩笑,正是调侃中国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北京的奢侈品店铺用来送礼,上海店做品牌形象,二三线真正贡献销售。”虽然是玩笑,却不折不扣道出了当下奢侈品消费的现状。老佛爷在北京一改其巴黎奢华路线转走时尚风格,依然是比别人提前建立了对消费者成熟度的信心。历史总是向前的,一线城市的今天就是二三线城市的明天,北京、上海的消费者已经在为自己购买了,其他地方还远吗?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为了镀金,抑或是为了拉动奥地利内需,。这个新闻与前几天刚爆出的形成了鲜明对照。改革开放30年,中国真的富了,所以,钱多,人傻,请速来?
“钱多人傻”本是戏谑之语,却似已成为中国的标签
为何我们花钱花得这么容易?
不是我们穷得太久,而是有些人富得太容易
政府花钱透明化,个人花钱理性化
本期责编:张春蕾 设计:岩浆
“钱多人傻”本是戏谑之语,却似已成为中国的标签
  不久前的韩国明星张娜拉“圈钱”说法变成一个“事件”,网上众多指责。其实,“圈钱”是有前提的,就是这里的钱好赚,并且数目可观。事实上,就连一个三四五线的明星出现在某个山寨品牌促销的现场,照样会有人去捧场。所以,甚至张娜拉也不用道歉,甚至可以给家乡的姐妹再发个短信:此地人傻钱多,速来![]
  Gucci集团行政总裁说,“去年仅中国内地富豪,就买了全球四分之一的奢侈品。今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未来5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将占据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首位。虽然现在有能力消费奢侈品的还只“一小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但中国依然“潜力无限”。[]
  1707万元和2151万元哪个更便宜,答案显而易见。但是,在一单空调采购中,广州市却选择了后者。近年来,政府采购的规模越来越大,政府采购招投标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被频频曝光:以广东为例,据统计,2002年至2008年,广东政府采购规模连续七年全国居首。其中,2008年突破600亿元。[]
  对于赴欧的中国“采购团”,欧洲人的心情有些复杂。《金融时报》评论说,中国经常试图以高调的海外商品采购作为一种解决政治敌对的外交战术,尤其是与美国打交道时更是如此。合众社更是称,“在温总理访德期间,双方达成一系列商业合同,几乎没有产生政治分歧,难怪温总理说,他对柏林的访问让他‘真正有了一个好心情’。”…[]
为何我们花钱花得这么容易?
不是我们穷得太久,而是有些人富得太容易
  中国人真的很有钱吗?不是的。中国人目前真正“钱多”的仅是一小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当然也包括众多靠不法手段“先富起来”的人。中国人很傻吗?更不是。中国商人造假商品、科技人员造假成果、大学造假文凭、官员造假政绩,那水平可都是世界一流的,这些人是何等的精明,哪里还有丝毫“傻”的痕迹?!
  有个中国的市长邀请美国友好城市的市长来中国参观访问,结果那老美市长竟然说难以成行,因为他的出国经费没有纳入预算,纳入的话是要他们的“人大”七批八审的,不知猴年马月兔日才能批得下来。可俺们的市长很干脆:你来好了,所有经费这边给你开支!可见市长财大气粗,用起钱来大大的自由…[]
  内地一个富翁10分钟电话,千万资产蒸发,却敢怒不敢言。一些人甚至认为,内地富翁钱多人傻,已成为国际投行以及香港银行的游猎乐园。但绝大多数投资者选择了沉默,这是由于富人有三怕:怕政府追究财富的原罪问题;怕追究钱是怎么挪到香港去的;怕丢脸。[]
  现在大量资金涌入楼市,房价又升了,中国人在奢侈品消费上笑傲全球,在房价上也不甘落后。我们不知道房地产的火热和四万亿有没有关系,但我们知道不断有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拿钱拿政策砸入房市,为房地产的火热添柴加炭。 人家可能笑我们“钱多,人傻”。其实我们是“钱不多,人傻”…[]
  中国人之阔,还表现在对外国人的极度“大方”上。一度几乎在媒体上销声匿迹的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中国深圳应邀作了个演讲。深圳方面给此人开除了天文出场费——20分钟,50万美元。“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既是中国市场的悲哀又是中国市场的无奈。[]
政府花钱透明化,个人花钱理性化
  广州市财政局一公开政府“账本”,就引来大批想来“审一审”的市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花钱都该问问主人。政府花钱虽然大多数都有预算,但超预算开支却往往无须“请示”纳税人,领导一句话几十万元甚至更多的钱也能搞定。这种“中国国情”在很多国家是不可能想象的……[]
  虽然我们社会的法制建设日益完善,但我们的致富途径却没有任何改观;从我们的项目竞争到“钉子户”搬迁就能看出,中国人致富的过程并未发生质的改变。“让一部份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依然是‘升官发财’这条古往今来的独木桥…[]
  国外一项最新研究证明,男人看见漂亮女人会变“傻”,其原理是男人此时急于取悦美女,其他思维变得迟钝、混乱。同理,“精明人”,面对巨大的财富诱惑,一样会变得傻里傻气。只遗憾,在国内的慈善事业上,很少见到富人流露“傻气”。[]|||||||||||||||||
&>>&&&&&正文
出境消费热:不是“人傻钱多”的错
  据中国银联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黄金周期间,中国银联持卡人在境外交易额同比增长33%。而有媒体今年黄金周中国人境外消费将达到480亿元以上。“境外消费热”的原因除了中国人日益增长的购买力和消费习惯之外,境内外商品存在的差价也是不能忽略的因素。
  针对中国人春节期间出境消费人群的调查显示,有72%的人认为出国购买奢侈品价格比国内具有优势。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陆的奢侈品价格平均比法国高70%,比美国高50%,比香港高45%左右。进口商品的价格主要受到三个税种的影响:增值税、关税和消费税。在中国现行的税制格局下,70%以上的税收来自于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等流转环节。剩下不足30%的税收来自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收入环节。高档消费品,依据商品类别的不同,一般需要交纳6.5%~18%的进口关税、17%的增值税,以及30%的消费税。比如,一款瑞士进口天梭女表,售价2700元。这个价格也包含了17%的增值税392元,还包含了消费税(税率30%)623元,以及在增值税和消费税基础上的城市维护建设税71元,另外还有关税,如果按照瑞士进口手表最低关税税率11%来算就是267元。也就是说,花了2700元买天梭女表的同时,已经无形中缴纳了1353元的税,税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商品价格的一半。
  2011年7月,汇丰银行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奢侈品关税的报告。报告以手表经销商“亨得利”为例,揭示了关税对商品零售价格的影响。报告称,亨得利有80%的业务是品牌店的零售业务,剩余20%是批发经营业务。Swatch向亨得利出售的每一块手表,其大陆地区的价格都已经包含了根据进口价格所应缴纳税款部分。为了抵消税款,同样一款手表,大陆的售价会比香港高出约30%。
  在国外的商店购物,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有权获得已支付的消费税退税款项。像韩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欧盟的大多数国家等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采用不含税价格与税金分别列支的办法,对于前来消费旅行的游客来说,购物符合一定的条件,即可退回购物时支付的消费税、增值税。由于各国税率标准制定不一,退税的比例也不尽相同。像在欧洲地区,德国为19%,英国为14.96%;在亚洲地区,新加坡的增值税征收比例为7%,韩国为10%。在旅游过程中进行的消费,办理了退税手续后,无异于再次享受了一次力度较大的购物折扣。
  很多奢侈品牌早期进入中国的时候往往采取代理制,而不是在本国采用的直营加代理模式,这主要是源于对中国市场的不熟悉,市场前景不明朗,以及诸多的市场限制,属于为了转嫁风险的举措。奢侈品的代理商很少以交纳多少费用加入,多数奢侈品集团更愿意代理商能销售掉多少产品来约定。比如,第一年约定3000万元的销售、第二年5000万元、第三年销售额是1亿元。如果代理商的运营成功,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卖出更多产品。可是随着市场的深入,代理制的弊端也逐渐显现。比如,代理商的销售渠道过于强大时,就会提高代理费用,使得奢侈品价格进一步提高。LV、GUUCI、CARTIER等一线品牌目前已经全部直营。由此,LV的毛利润一度上升至66%。而代理商这部分利润目前仍未让利与国内消费者。
  根据相关从业人员透露,在成本价基础上,代理商一般会再加价四成给零售商。而零售商得保证毛利在60%以上。比如,一块离岸价1000元的手表,到岸价为1400元,到零售商手中是2000元,最终售价为3200元。由于毛利需要缴纳国内销售环节17%的增值税,这样算下来,这块手表缴的税为706元,相当于最终售价的22%。在有些商场,除交店租外,销售商还要跟商场分成,大约毛利中的20%至30%要返还给商场,这部分费用也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不仅仅在其他国家制造的奢侈品在国内的价格也高于纽约,而中国制造的衣服、日用品、电脑等更是如此,在国内的价格普遍高于国外的价格。这种现象的产生首先是与流通渠道的成本费用有关。国外的渠道流通效率更高,物流成本更低,零售终端可以给出一个比国内更低的折扣;而国内流通渠道税费太高,且效率低下。从上海到广州,一公斤货物大概0.5元,而从上海海运到美国芝加哥,一公斤货物不过0.8元。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数据,2007年中国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约为18.4%,而欧美发达国家仅占8.99%。中国企业的物流成本比欧美发达国家高出40%-50%,过高的物流成本导致中国的不少商品价格畸高。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聂辉华的经历是:在波士顿市中心的梅西商场买了一件Columbia牌子的羽绒服,上面明确标示中国制造,售价是69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470元。但是,一模一样的衣服在中国北京的王府井商场通常要卖1000元,比美国的两倍还高。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出口制度设计,即出口退税政策。日,中国开始实行对出口产品退税政策。简单的说,就是产品加工后在出口时,不同行业的产品可以按照政策,按照一定比例退还当时缴纳的增值税。这就意味着在出厂环节,因为有出口退税的存在,出口产品的出厂价就已经比国内销售便宜了不少。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经历了12轮调整。日,国家正式发文,中国纺织企业出口退税率从原来的15%上调至16%,希望借此推动纺织企业的复苏。也就是说外国人每消费100元商品,其中就有16元是中国人奉送给他的,厂家就算出厂价卖84元也不赔钱。
  不少海外品牌的原料、生产加工等环节在我国境内,但根据现行的加工贸易政策,这些产品必须出口,否则不能享受出口退税优惠政策。凡在国内销售、不报关离境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不论出口企业是以外汇还是以人民币结算,也不论出口企业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视为出口货物予以退税。这意味着,这些产品需先出口,做一次“海外旅行”后再回来,而当中国制造的商品从海外再次回流到国内之后,不仅要缴纳关税,增值部分则要收取增值税,而且这中间不可避免会增加费用和成本。
  比如,苹果公司的iPhone、iPad等产品,尽管是在中国生产组装,但在中国市场,不仅上市时间要比海外晚许多个月,售价也要高出不少。Levi’s的牛仔裤,在美国的折扣店卖15-30美元(约人民币99-198元)之间,但同一条裤子,出口转内销,在国内的专卖店至少要卖700元。一双耐克运动鞋,在美国售价33美元(约人民币217元),出口转香港回内地,就要卖到近700元人民币。
  境外消费增加是商品在全球范围流动的必然结果,如果将原因简单归结为“钱多人傻”,就掩盖了消费环境不同导致的消费成本差异。(文/丘风)
责任编辑:冯玉超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奢侈品消费者行为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