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美团的盈利模式是什么么?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摩拜实控人李斌一句“商业模式不可持续”,揭开了摩拜的尴尬处境
[ 亿欧导读 ]
近日,李斌在公开场合痛批共享单车烧钱补贴大战,斥其为“万恶之源”,更直接言明“这不是个可以持续的商业模式”。虽然这些都是猜测,但摩拜近期的状况有些不妙,却是不争的事实。至少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看,摩拜当前的处境相当尴尬。
12月10日,在“创业者的生态圈”尖峰论坛上,分享了他对创业、投资和补贴战等问题的看法,引起业内人士一番揣测。
李斌是谁?除了易车网及创始人、“出行教父”的身份,他和的最大联系就是,其想法直接孕育了现在的,其投资和人脉造就了共享单车的一个巨头。甚至坊间传言,李斌乃是摩拜单车实际控制者。而如今,这位“摩拜之父”却在公开场合痛批共享单车烧钱补贴大战,斥其为“万恶之源”,更直接言明“这不是个可以持续的商业模式”。
这难免不令外界浮想联翩:是摩拜融资的钱烧没了,还是战线拉得太长、太久,李斌开始萌生退意?又或者共享单车倒闭潮雪上加霜,摩拜开始触及规模扩张的天花板?
虽然这些都是猜测,但摩拜近期的状况有些不妙,却是不争的事实。至少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看,摩拜当前的处境相当尴尬。
高昂成本导致资金告紧,摩拜已到“生死关头”
从去年年底共享单车行业开始涌现上亿融资,风口初起,到现在洗牌期已至、单车品牌接连倒闭,时间差不多正好一年左右。
不过,一年恰恰意味着行业风险的高峰,这个在互联网商业中绝非“吉利”的时间节点,正是每年互联网风口所能持续的最长周期。一年之后,99%的创业者集体沉寂,最后的1%剩者为王,正所谓尘归尘、土归土,堪称创业公司倒闭的一大定律。
像之前的、O2O外卖大战,以合并为终点计算,时间差不多都在一年左右,VR/AR也是在去年一年之内被证明时机未到,直播、短视频、等风口则低于一年。算算时间,共享单车已然到了生死关口。
为什么一年是风口周期的极限呢?其实也很好理解。一方面,投资人的耐心有限。频繁、大规模的投入,若是长时间难以收取回报,所面临的风险将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凡能成为风口的,一般都会演变为烧钱大战,且过于侧重规模化扩张,这往往导致盈利模式被忽视。等到烧钱的无底洞,难以用营收来弥补,投资方自然开始冷静下来。
共享单车也是如此,正如李斌所说,“这不是一个健康的模式,补贴那么多钱,到最后会变本加厉收回来”。摩拜以后会不会有这个“变本加厉”的机会,现在很难知道,但李斌的态度或许已经证实了一个问题,就是摩拜很可能丧失了之前过硬的底气。
据有些媒体报道,摩拜或许正在面临资金紧张的局面。现有公开数据显示,经典版摩拜单车车型更迭后成本降至2000元-3000元,轻骑版成本在800元左右。当前投入运营的车辆主要是这两款,如果以单车均价1000元计算,800万辆的投放量,其总购车成本在80亿元。
而目前摩拜除了尚未公开的,其可查融资金额为9.73亿美元,低于总成本。除非高通和富士康的战略投资高于其最高融资记录—6亿美元,不然单靠融资,资金可能正在接近极限,毕竟骑行费用所得的营收不可能支撑摩拜大规模扩张。
外忧内患、祸不单行,其实摩拜为外界关注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创始人胡玮炜和李斌派去的王晓峰,到底谁是一把手。很多人应该注意到了,共享单车大热时,胡玮炜曾是公司唯一的“代言人”,而现在王晓峰逐渐“抛头露面”。翻开初创公司的历史篇章,这种关系的联合创始人之间,大多数是暗潮汹涌。
大股东腾讯或萌生退意,摩拜的利用价值还剩几何?
李斌之前,马化腾在评论其朋友圈的相关文章时,称共享单车“被当作支付的推广工具,可怜了其余小股东被锁死”,这一番言论也曾引起业内广泛关注。矛头指向谁,众所周知。只是很多网友表示,马化腾在质疑对手的同时,自身也抱着同样的想法,双方半斤八两罢了。
其实巨头将共享单车作为支付的推广工具,可能彼此都心知肚明。如今马化腾公开拿这件事来斥责“势大欺人”,很多人猜测,或许摩拜已经完成了帮助微信支付做推广的任务,所以腾讯可以毫不避讳地借此来说事。这种推测确实有可能,不过相应地也引出一个问题,摩拜对腾讯的商业利用价值还剩下多少?
甚至往深了讲,如果摩拜的商业价值透支,那腾讯继续投资的意愿就会大大减弱,届时为了资本套现,摩拜剩下的价值可能就只有合并了。
腾讯接连3轮领投,官方对外的解释是看好摩拜在最后一公里出行上的想象力。事实上,当时推广微信支付的需求,比最后一公里更为现实。毕竟连接出行,腾讯没有直接的关联业务,而基于其自身庞大的用户数量,也未必看得上这一小块的用户数据。因此,腾讯看中的可能就是单车这种高频的支付入口,而不仅仅是战略投资。
不过如今微信支付已经彻底铺开,而且对支付宝造成了极大的市场冲击,所以一定程度上,腾讯已经不像之前那么需要摩拜来做支付推广了。换句话说,摩拜对腾讯最大的一个商业价值可能已经利用完毕,估计马化腾很难再为摩拜卖力地摇旗呐喊了。
腾讯可能不需要摩拜,那摩拜是否离得开腾讯?恐怕不能。
因为腾讯给摩拜提供巨大流量入口的同时,也意味着把持着摩拜的命脉。据摩拜方面透露,目前单车新增注册用户超过50%来自微信小程序。而且摩拜App的大部分核心功能被小程序覆盖,导致单独下载的意义不大,也就是说,App自带的流量反而受到冲击。
为腾讯的流量入口所控,既是摩拜的幸运,也是其弱点。这可能也是摩拜最近要做出行平台的一个原因,希望自行给App导流,一定程度上尝试摆脱微信的流量引力。
始终未找到商业模式,投资人已没有太多耐心
不得不说,摩拜在探索流量变现及各种新业务上显得颇为积极,也可以看出它正在试图构建更稳定的商业模式,而不只是靠融资烧钱和收取费用。不过即使是互联网思维催生的共享单车,本质上也难以摆脱商业空间有限的制约,尤其是相对成本较高的摩拜。
我们可以看一下摩拜近来尝试的新业务。动作比较大的是所谓的“反联盟”,9月份摩拜陆续宣布接入首汽约车、嘀嗒拼车,甚至成立专门的出行服务公司,号称要打造三位一体的服务平台。简单地说,其实就是构建一个出行生态,这是目前共享单车最为现实的共赢方式。
只是,且不说这个服务平台能不能实现相互打通,透过这个联盟的组成主体,就很难表现出乐观。网约车市场早已是滴滴一家独大,首汽约车及嘀嗒拼车相当于尾部品牌,再加上一个美团打车,更像是网约车之间的“弱弱结盟”,客观来讲,翻不起多大的浪花。
而且其中的商业逻辑也有一些问题。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的切换,一般情况下,是长途带动短途,很少有骑完单车再产生拼车或打车的需求。所以一定程度上,网约车给单车带来的导流效用更大。而现在摩拜的网约车盟友,本身流量就大不如滴滴,很难指望靠它们带动摩拜的活跃度。
另一方面,摩拜app就是个扫码工具,无法将网约车服务置于内部,它跟约车、拼车平台的合作更多的是不同使用场景的硬嫁接,彼此导流都很难完成。
除了出行,摩拜在卖周边、打广告及共享汽车等方面,也做了一系列尝试。据有些媒体报道,“摩拜生活”中售卖5种商品,从销量上来看,摩拜雨衣销量在100件以上,四款T恤销量在10至40之间不等。如此低频,恐怕难以成事。至于广告,目前能靠广告赚取利润的自行车公司只有法国的Velib,但它的支持来自政府和可靠的资本。
虽然摩拜的困境,也是共享单车的困境,但在决战的关键时刻,压死骆驼的稻草出现在哪一方,哪一方可能就一朝惜败。
现在看来,可能不远了。
【精彩推荐】4月20日,亿欧汽车将在北京车展前夕在京举办。本届峰会将邀请来自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汽车供应商、科技公司、自动驾驶服务商、动力电池企业以及智能出行平台等企业代表,围绕科技出行的现状与趋势展开探讨和分享。报名咨询:
本文系投稿稿件,作者:歪道道;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快来扫描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吧!
微信扫码登录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问题
我在注册/找回密码的过程中无法收到手机短信消
我先前用E-mail注册过亿欧网但是现在没有办法通过它登录,我想找回账号
其他问题导致我无法成功的登录/注册
账号密码登录
关联已有账户
曾经使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网账户的用户
创建并关联新账户
曾用微信登录亿欧网但没有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的用户
没有注册过亿欧网的新用户
先前使用邮箱注册亿欧网的老用户,请点击这里进入特别通道
填写个人信息
扫描二维码,下载亿欧客户端
Android & iOS
亿欧公众号
小程序-亿欧plus朱鹏翰:摩拜单车是如何在共享经济中盈利的_阿里加集团唯一官方_新浪博客
朱鹏翰:摩拜单车是如何在共享经济中盈利的
朱鹏翰:摩拜单车是如何在共享经济中盈利的
导语:滴滴出行刚刚并购Uber中国,还未来得及享受市场红利,就挨了一记政策的闷棍,神州、易到乘势而起;摩拜和ofo仿佛一夜之间冒出来。缠斗在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市场,共享经济在中国遇到了哪些新挑战?以摩拜单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要想健康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土壤?
接下来这篇文章给你说说阿里加集团董事局主席朱鹏翰对摩拜单车商业模式的分析。
1.你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解决什么需求?你的目标用户群体是谁?是刚需,还是改善性的?是高频需求,还是低频的?
摩拜的客户价值主张是满足“短距离出行”刚需,在中国70%的出行需求集中在3公里之内的短范围出行,等公交车的时间成本和挤地铁的不佳体验,再加上滴滴价格上涨,给摩拜这些共享单车让出了部分市场。
共享经济成为了一大热门的创业市场,那么,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
2.这个需求的市场是否足够大?
共享单车是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而摩拜是全世界第一个把自行车装上智能锁,放到城市里供市民方便使用的。
短距离出行是绝对的刚需。即使在一线城市,地铁和公交也不可能实现毛细血管级的覆盖,特别是日渐拥挤的大城市和高峰期,一直都是巨大痛点,公交、地铁、出租、私车都无法解决。
既然短距离出行是刚需,那么,在国内又有哪些公司也在做共享单车?
朱鹏翰:摩拜单车是如何在共享经济中盈利的
3.你的模式会产生哪些潜在的敌人?
共享单车的发展:
2014年,北大毕业生戴威与4名合伙人共同创立OFO,致力于解决大学校园的出行问题。
2015年5月,超过2000辆共享单车出现在北大校园.
日,ofo在广州召开城市战略发布会登陆广州,与海珠区政府建立战略合作
连接6万辆自行车。
截至2016年11月有包括摩拜单车、优拜单车、OFO、小鸣单车、小蓝单车、骑呗等在内的多家共享单车诞生并获得大量风险投资。
那么,摩拜单车又是在众多共享单车中如何脱颖而出的,它的优势在哪里,为什么别人又无法复制?
朱鹏翰:摩拜单车是如何在共享经济中盈利的
4.模式是否不容易被复制,被抄袭?
摩拜单车没有固定的桩位,用户通过下载APP、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自动给单车解锁、使用,用户到达目的地以后,手动上锁即可,使用完毕后,用户只需把车停在任何位置。
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EO、前优步上海区总经理:王晓峰认为摩拜的关键资源是技术,摩拜就是一家技术公司。
对于“共享单车”,摩拜单车根据用户需求,做快速的迭代:提升碟刹电机技术和滑行距离;将以前的硬塑脚撑改为铝制脚撑;增加金属车篮,增加可升降座椅等。
摩拜单车一直坚持三点:一是免维护;二是智能锁;三是高质量
朱鹏翰:摩拜单车是如何在共享经济中盈利的
5.摩拜到底如何盈利?
​①基础业务:用户使用所产生的费用(一块钱、五毛钱的价格,平均一个人每天用时间可能在两个半小时左右,一个用户就有最少两块五的收入,十万用户每天25万,一个月也有七百多万。)
②押金:摩拜单车用户的押金是在两个监管银行中。
③出厂盈利:一辆摩拜单车的三千块钱高价出厂成本,让项目高估值到造车业务的高利润。
④后端服务:一个产品的80%利润来源来自于后续产生的服务商。
⑤附加收益:广告投入和其他链接。
⑥生态闭环:当一个事物形成生态圈时,它的一切都会被无限放大,盈利范围就更不用说了,那些参与投资的投资方就更不用说了。
299元押金背后的沉淀:通过分时租赁部分变现,通过收取押金回收资金,实现现金流并进行扩张。
摩拜单车的收费标准为:用户注册缴纳299元押金(可退),车费采用分段计费方式,半小时1元。
摩拜单车造价3000元每部,车辆生命周期为4年。不考虑任何设备维护成本,一辆单车平均每天被使用2次(每次半小时计),在4年时间才内勉强回本,摩拜压根没指望通过一小时1元的租赁费赚钱,通过299元押金背后沉淀的资金和产品使用的人群价值。
1、可以退,所以多数人不会抵制缴纳这笔钱;
2、多数人不会主动要求退,因为下次用车还得缴,其结果就是大量资金沉淀在摩拜;
3、押金不能动用,不能用作租赁车费的支持。这等于这笔钱只会增加,永远不会减少;
4、由于一份押金对应一个注册用户,而非一辆车,这意味着投放一辆车,能锁定远超过1个用户。仅以1000万辆投放为假设,每辆车锁定8人,每人300元押金,沉淀总额资金将达240亿;
不是着眼解决盈利,而是解决现金流,不出售硬件而通过收取押金弥补现金流,减少了一般互联网企业为培育用户通过海量补贴产生的现金支出。
经营企业一定要具备整合思维,不会资源整合的老板,企业会经营的很累。同时也要具备资本思维,把别人有的为自己所用。​
过去经营企业是产品思维,经营的是利润,我们称之为“赚钱模式”;后来慢慢有了商业思维,开始去经营资产,进入了“印钱模式”;现在,商业大佬们运用资本思维,去经营投融资,进入快速的“抢钱模式”,抢资本的钱,拿着一套商业计划书就去路演融资。
以上就是朱鹏翰老师对摩拜单车的分析,供你参考!
朱鹏翰:摩拜单车是如何在共享经济中盈利的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众号:aljgfwq
闃块噷鍔犻泦鍥㈠敮涓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4,105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3,184被浏览1,127,623分享邀请回答26515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东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