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阶下囚,一个成为山东省首富首富,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27被浏览5,622分享邀请回答4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山东最有钱的人是他,身家高达655亿,不小心做成全球最大企业|山东|张士平|首富_新浪网
山东最有钱的人是他,身家高达655亿,不小心做成全球最大企业
山东最有钱的人是他,身家高达655亿,不小心做成全球最大企业
山东拥有发达的农业和工业,是我国的经济第三大省和人口第二大省,因此山东富豪也大多出自于工业行业和农业行业。跟据最新发布的2018山东富豪排行榜数据显示,排名第一的是张士平,财富为655亿元。今天我们来认识下这位山东首富张世平。张士平,1960年出生于山东,山东省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曾两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2011年的时候张士平就以300亿元财富成为山东首富。2018年山东富豪榜,张士平以655亿元再次成为山东首富。张士平,这位全球最大棉纺织企业的当家人,也随着魏桥创业集团的惊人发展声名鹊起,被誉为“中国纺织行业巨人”,充满了传奇色彩。20多年前,张士平所在的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只是一个仅有61名职工的小型油棉加工厂,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5个工业园、14个子公司、占地1000公顷、职工总数达18万人、集棉花加工、棉纺、织造、染整、热电、铝业等于一体的特大型综合企业,成为山东省26户特大型企业之一,也是世界上棉纺织能力最大的企业,其品牌影响力已经蜚声海内外。有媒体报道称,山东首富张士平所创办的魏桥集团,其自备电厂不但为旗下企业供电,同时还通过自建电网向周边其它企业和居民供电,而且其电价比国家电网低三成以上。如今,儿女们相继挑大梁,但是六十多岁的张士平还是闲不了。甚至在父亲张钝河的葬礼致辞上,张士平说,“我不能多呆,电力上出了点事。”在这样的丧礼上,没有人继续问下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此页面内容不存在
点击下图 [] 继续阅读该文章
作者:RainyDay@来源:格隆汇8月14日,在经过了145天停牌后的魏桥纺织(2698.HK)终于复牌了。然后开始三连跌。14日下跌8.6%,15日下跌9.41%,16日下跌3.46%,报收4.62港元。盘中最低跌到了4.37港元。仅17日有所反弹,截止发稿,魏桥纺织的股价在4.61左右,远低于复牌前的5.58港元。而与魏桥纺织同时停牌的中国宏桥(1378.HK)至今还未复牌。魏桥纺织与中国宏桥这两家港股上市公司都有同一个“老板”,那就是张士平家族。张士平家族在山东邹平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2017年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中,张士平以650亿元的身家蝉联“山东首富”的宝座。但或许正因为这两家企业“太引人注目”,所以,做空机构艾默生曾发表沽空报告质疑中国宏桥数据造假。当时,张士平发起了“反击战”,不但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求援,将做空机构的“沽空归结于自身的壮大触及了美铝和力拓的商业利益,做空实为绞杀魏桥集团在香港的两家上市公司”,并且多方争取到了政府和银行的支持。总算度过难关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中国宏桥还未复牌之际,又一轮风暴袭来。那就是环保督查和新一轮电解铝去产能。如果说上次是外战,这次就是“内审”。张士平能顺利应对吗?01、魏桥的去产能风波山东省作为国内电解铝产能第一大省,在本轮电解铝行业清理整顿中备受关注,而张士平掌控下的魏桥首当其冲。为什么?山东“首富”张士平 一不小心做成全球最大企业_新浪山东_新浪网
  当年为了支持父亲的事业,女儿张红霞读书时选择了纺织专业,并且在技术方面表现突出,曾成功用当地的细绒棉替代长绒棉,纺出80支合股纱,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可以说,张红霞是一路跟着魏桥纺织从小做大。如今,她对国内外行业趋势的把握和判断,更让张士平自叹不如:“前几天省领导让我汇报国际与国内棉花的行情,我答不上来,但张红霞对那些数字了如指掌。”
  身为国际铝业协会副主席、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的张波,外交和办事能力也被张士平一再夸赞。“我们在印尼和几内亚的项目,从考察了解到企业规划,全是张波一手操作的,我都没参与。特别是几内亚的项目,一波三折困难重重,我完全没想到他能办成”。
  2014年之前,中国宏桥90%的氧化铝原料都来自印尼。但2013年印尼宣布,2014年以后不允许铝土矿出口。张波便从2013年开始到世界各地考察寻找矿区。2014年考察了几内亚。他发现几内亚国家虽小,但是铝土矿储存量占世界的1/3,便决定在几内亚投资。
  “我们探明了一个22亿吨的矿区,相当于中国铝土矿的总储藏量。当时,打算与中铁建、中国港湾联合开发,他们占大股东,负责修港口和铁路。预计总投资是35亿美元,工期为3年。但基本达成协议后,因为政策变动,合作被迫搁浅。我权衡再三,认为我们根本无法承担巨大的风险,便决定放弃几内亚的投资。”
  但遗传了父亲倔强脾气的张波不甘心,几次往返几内亚考察,终于发现了新的路径,利用内河运输到海边,再通过浮吊船装卸到海里的货轮运回中国。这样一来,根本不需要修建铁路和深水港口,可以节省巨额开支和大量时间。
  “从项目奠基到建成,仅用了4个月时间,总投资才花了2亿美元。去年就已经运回来250万吨矿石,今年到年底能运回1500万吨,明年预计能运回3000万吨,彻底解决后顾之忧”。
  几内亚项目建设之初,正值埃博拉病毒流行期,在为赴几内亚工作的员工送行时,张士平几度哽咽。
  “染上这个病毒,3个就得死1个,他们都知道严重性,但没有一个退缩的。”更让张士平欣慰的是,领头带队者是他的亲外甥张振。本来,张振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国家公务员,被张士平劝说后,放弃了公务员工作进了企业。
  “张振冒着生命危险带着一帮人去几内亚,现在还在坚守,谁又能因为他是我亲戚就不佩服他?”
  在魏桥创业工作17年,从基层普通工人成长为集团高管的黄平义,也认为企业的管理架构合情合理:“企业发展需要各种人才,需要很多管理干部,关键还是看能力。是金子在魏桥就一定能够发光。董事长的儿女是跟董事长一起创业,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二代,并且分别带领铝电、纺织两大产业做到全球最大最强,这就是能力的最好证明。”
  外部诸多猜测,但在内部,魏桥创业的股权结构和管理架构似乎并无争议,这家坐落在山东邹平县城的企业,有条不紊地运行,甚至形成了以企业为家的小社会,张士平无疑就是个大家长。
  铁腕“家长”
  与很多大型民营企业不同,魏桥没股权激励政策,员工的收入全都来自工资和奖金。用张士平的话说,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但在这家每天收支费用数亿的企业,也基本没人敢动歪心思。
  很多普通员工都知道张士平的手机号,集团也专门设定了意见箱,各种来信张士平会亲自看。
  不久前,张士平收到了一条员工的举报信息,举报魏桥某干部的违纪行为。经过集团经济监察部的调查,情况属实。张士平在每个工作日早6点40分例行的高管团队早会上,发了通火。他用了一个词——“心疼”:“培养了多年的干部犯了错误要撤职,不光是他的损失,也是企业的损失。”
  魏桥创业的高管几乎都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张士平对他们的第一要求,就是要认同企业文化。每年,管理干部都会收到一本管理手册。内容大部分是强调企业精神。在生活中平易近人的张士平,对员工的工作要求和对待技术要求一样,眼里不揉一点儿沙子。随着员工的更迭换代,“铁腕”管理方式,也并未改变。
  有意思的是,在魏桥创业工作的青年人,也很少有人在严格的制度下选择离开。1990年出生的王少奇,把自己能进魏桥创业工作称之为“幸运”。
  “来魏桥工作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以前对生活很迷茫,但进入了企业之后,发现只要认真工作,便可衣食无忧。如果干得好,还有提升的机会。”王少奇现在最大的期待是,结婚后就可以申请公司的福利房。
  魏桥创业的总部——邹平县的房价并不便宜,在人均年收入3万元左右的邹平,房价却达到了7000元每平米。但魏桥创业的员工,只要符合了规定,最高只需2000元每平米就能购买企业的自建房。而且只需交50%的首付款,余下的50%通过每月的工资还款付清。在魏桥家属区内,也只收极低的物业费和电费,取暖费则全免。
  魏桥创业看上去有点像计划经济时期的国有企业——有自己的家属区、医院、幼儿园,甚至还有自己的电视台,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如果哪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企业还会根据高考成绩给员工发相应额度的奖金。
  “都是农村出来的,我理解他们,只有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员工才能真心把企业当家。”张士平说,很多员工一家三代都在魏桥工作。
  张士平虽然经常自嘲自己土,没文化。但一直强调自己的家国情怀。这一点,他不是特例,那个年代成长的企业家几乎都有着强烈的责任感。
  在别人眼中,张士平已经走到人生顶峰,但他不认同,“人生没有顶峰,当然也没有退路。如果简单为了钱,我已经不需要奔波了,但十几万人跟着我干,我就必须要把责任担起来,而且还要担好。”
  这个道理,他一直用来教育子女。
  海外项目的价值
  记者:几内亚项目的建设是否对魏桥创业发展有更多意义?
  张士平:几内亚项目开发,除了创新以外,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我们在几内亚工地上,包括港口上,都写着“干中国速度,树立中国精神”。没提魏桥两个字,全部是中国。因为几内亚项目的建设,不但极大地带动了国内大型机械装备的出口,而且在把矿石运进国内的同时,也把国内的水泥和化肥等运往非洲。这是一条完整的“海上丝绸之路”,践行了国家领导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以及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战略思维的具体实践。
  此外,为了模范地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拿出大量资金在矿区所在的当地社区做公益慈善项目,造福于当地老百姓,出资修建了当地乡村公路、小学、职业培训中心、乡村卫生所等,赢得了几内亚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树立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记者:除了进口原材料,中国宏桥是否有产品出口海外的计划?
  张士平:我们发展战略中有一点是“全球一体化”。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原材料利用国外资源。因为中国缺少铝矿,所以必须立足于海外。另一个就是产品。虽然中国现在是铝消费大国,但我们希望更多的产品可以走向国际市场,目前我们的高精铝板已经出口到美国。美铝、俄侣、力拓等世界巨头公司也先后多次来中国宏桥走访。我们会创立自己的深加工产品品牌,推向世界。
  不指望从股市里拿钱
  记者:相对于A股,港股上市公司估值普遍偏低,今年以来,一些大型民营企业都选择“回归A股”。为什么你们愿意继续安心留在港股?
  张士平:首先我们并不指望从股市里拿钱。其次,香港交易所以管理规范、严格著称。魏桥纺织和中国宏桥通过在香港上市,进一步规范了内部管理,使公司能够更加规范健康运行。另外,在香港上市,公司也搭建了一个更好的国际融资平台。2014年,在国内融资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宏桥先后四次境外融资,累计融通资金15亿美元。今年中国宏桥又有一系列境外融资活动。这也使中国宏桥获得了长期、稳定、低成本的海外资金。同时在香港上市,也能更好地促进境内融资,前段时间,我们刚刚以3A的评级发行了78亿元企业债券。
  记者:如何看待资本市场与公司发展的关系?如何平衡短期目标与公司的长期战略?
  张士平:资本运营是我们集团的六大战略之一。正是通过有效的资本运营,才有力促进了公司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可以说,公司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助力公司发展。但我们集团的长期战略是打造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企业集团,打造百年企业,实现基业长青。这就要靠一个个中短期目标来支撑,而不是靠股价的高低决定。“十三五”期间,我们将力争实现销售收入5000亿元,冲击世界100强。
  记者:从报表上看,纺织的利润要远远低于铝业的利润,你是否想过剥离纺织?
  张士平:以魏桥创业现在的实力,不做纺织业,只做铝电和铝材行业,完全可以,我们也会更轻松。但是纺织业的员工怎么办?我开会时常常教育员工,没有纺织打基础就没有今天铝业,不能见利忘本。作为集团董事长,我也会在两家企业员工工资分配上考虑平衡。特别是随着智能化的推进,纺织业需要的工人越来越少,我一直强调不让一个工人下岗,全部安置到其他岗位就业,使他们能平稳退休。
  西瓜芝麻一起抓
  记者:你和儿子张波、女儿张红霞是如何分工的?
  张士平:我是整个集团董事长,但在魏桥纺织我只是非执行董事,只代表大股东。董事长是张红霞。生产经营我早不管了,以前我还管处级以上干部,现在副总经理我也不管了。不过,我还是中国宏桥的董事长,还有签字权,但经营权全都给张波了。中国宏桥那边有我一间办公室,但我两年都没过去办公了。一些副总,我都叫不上来名字。我现在只管新建项目,从开始战略规划到最后决定权。一旦审批完,从动工到投产我就不管了。一般我也会中间去走走看看。但是不具体管理。
  记者:你似乎并不认同职业经理人的概念?
  张士平:对,我对职业经理人不感兴趣,一个对企业一点感情没有的人,怎么能当好经理人。
  记者:有人说你创建了一个“理想国”,你是否认同?
  张士平:这些都是企业应该做的事情,而且我们也收获了员工稳定带来的回报。为了缩短工资差距,我们干部的工资并不高,但流失率很低。我们在员工福利上投入了几十亿,每年光供暖不收费,税务局还要让我补7000多万的税。因为国家《税法》有规定,商品就得收税。
  记者:魏桥创业的管理理念是可以复制的吗?
  张士平:魏桥创业并不是最优秀的企业,但的确有独特之处。不管规模大小,效益高低,我们从来没有实行过粗放式管理,一直都是西瓜芝麻一起抓。每个小环节都仔细小心地管理。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实际上没有几家公司能持之以恒。
  (英才杂志)
12-13 16:11|分享
12-13 15:27|分享
12-13 15:20|分享
12-13 15:18|分享
12-13 12:16|分享
12-13 12:14|分享
12-13 12:02|分享
12-13 11:08|分享
12-13 10:56|分享
12-13 08:50|分享
新浪地方站投资就是赌国运,同样去产能,一个沦为阶下囚,一个成为山东首富,为什么差距这么大?_突袭网
当前位置&:&&&&投资就是赌国运,同样去产能,一个沦为阶下囚,一个成为山东首富,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热门标签:&
投资就是赌国运,同样去产能,一个沦为阶下囚,一个成为山东首富,为什么差距这么大?
编辑:王亮
8月14日,在经过了145天停牌后的魏桥纺织(2698.HK)终于复牌了。 然后开始三连跌。14日下跌8.6%,15日下跌9.41%,16日下跌3.46%,报收4.62港元。盘中最低跌到了4.37港元。仅17日有所反弹,截止发稿,魏桥纺织的股价在4.61左右,远低于复牌前的5.58港元。而与魏桥纺织同时停牌的中国宏桥(1378.HK)至今还未复牌。 魏桥纺织与中国宏桥这两家港股上市公司都有同一个“老板”,那就是张士平家族。张士平家族在山东邹平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2017年胡润中国富豪排行榜中,张士平以650亿元的身家蝉联“山东首富”的宝座。 但或许正因为这两家企业“太引人注目”,所以,做空机构艾默生曾发表沽空报告质疑中国宏桥数据造假。当时,张士平发起了“反击战”,不但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求援,将做空机构的“沽空归结于自身的壮大触及了美铝和力拓的商业利益,做空实为绞杀魏桥集团在香港的两家上市公司”,并且多方争取到了政府和银行的支持。 总算度过难关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中国宏桥还未复牌之际,又一轮风暴袭来。 那就是环保督查和新一轮电解铝去产能。 如果说上次是外战,这次就是“内审”。张士平能顺利应对吗? 01 魏桥的去产能风波 山东省作为国内电解铝产能第一大省,在本轮电解铝行业清理整顿中备受关注,而张士平掌控下的魏桥首当其冲。 为什么? 因为体量太大。 早在2012年的时候,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就凭实力杀入《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排名440位,同时入围当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10强名单。此后魏桥在这两个名单中的排名不断攀升,到2017年,魏桥在世界500强的排名已经到了第159位,中国民企500强的第三位。借此,张士平也在胡润百富榜排名第16位。 而魏桥的电解铝产能到底有多少呢? 最新的数据并没有公布,但是我们可以简单算一下。
根据山东省发改委、环保厅等10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山东省2017年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工作行动方案》的通知,重点提出“魏桥创业集团违规建成电解铝项目5个,违规产能268万吨;信发集团违规产能53万吨。对以上违规电解铝项目,由滨州、聊城市人民政府负责于7月底前关停,同时分别停运相应规模煤电机组。” 而事实上,在此前的4月12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土部和环保部等四部委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清理整顿电解铝行业违法违规项目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656号文):
听起来很拗口,归结起来就是从2013年5月之后新建的以及之前没有清理干净的违法违规项目都在清理的范围之列。 虽然魏桥铝电不是上市公司,但是它发行了债券,所以在深交所发布公告称,本次关停的268万吨的产能是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企业自主上报的,强调公司没有受到任何处罚。 根据魏桥铝电的公告,魏桥铝电及山东宏桥其他附属公司目前全部在产的电解铝项目均已按照相关规定办理了备案手续,山东宏桥合并口径总产能是646 万吨,这些办理备案手续的产能不受影响。据此,魏桥电解铝的总产能还要更大,达到了914万吨,比预估的总产能还多75万吨。 按这个数值来算,魏桥关停的产能大约占总产能额29%。虽然比例比较大,但是对于张士平而言,还不至于伤筋动骨。但另一个消息,恐怕也要引起张士平的重视。 据报道,8月10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已经进驻山东省,督察组要求提供山东全省铸造企业情况。山东省经信委要求在8月16日完成上报。 魏桥等企业,还将面对新一轮的核查风暴。 02 铁本钢铁往事:源于去产能,死于宏观调控 张世平的这段经历看起来是不是有点眼熟? 十几年前,有一个人的故事和他有点类似。那个人是戴国芳。
2002年5月,民企铁本钢铁的戴国芳提出在长江边建钢铁厂的规划,总投资为10亿元左右。
2003年,在常州市政府的推动下,铁本项目成为从200多万吨级逐渐加码到840万吨级,规模占地从2000亩攀升到9379亩,工程预算为106亿元的大项目。戴国芳本人也立下志向:“铁本要在3年内超过宝钢,5年内追上浦项。” 一位相熟的北京专家曾跟他说:“如果你的项目做成,你就肯定是中国首富了。” 志也立了,豪言壮语已经说出去了,但是不久后,故事就急转直下。
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号文,要求各地运用多种手段,迅速遏制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势头。
日,国务院专门举行关于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的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对钢铁、电解铝、水泥三大行业进行清理检查,国务院随即组成8个督查组分赴各地清查,清查重点便是那些进入三大行业、“盲目投资”的民营企业。 戴国芳进入了旋涡的中心,而事情进展也出奇的快。
2004年4月初,由一篇新华社内参引发关注的铁本,受到中央九部委组成专项检查组的全面检查。19日,戴国芳等人被拘捕。
28日,九部委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汇报,铁本钢铁被定性为:“一起典型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严重失职违规、企业涉嫌违法犯罪的重大案件。”29日,新华社向全国播发通稿,列举铁本五大问题:政府越权、违规征地、虚假报表骗贷、金融机构违规、偷税漏税。 铁本钢铁之祸,源于去产能,死于宏观调控。
但到了2006年3月,铁本案开庭审理的时候,戴国芳最终的实际罪名是被认为是“行业惯例”的“虚开抵扣税款发票”,判处五年有期徒刑。 03 阶下囚和山东首富的不同命运 要说张士平和戴国芳有一点点交集话,那是在2002年。 那年,戴国芳提出江边建厂,张士平的魏桥铝电成立,而且同样都是作为被制止的“盲目投资”项目,一个钢铁,一个电解铝。 但同人不同命,也让人不胜唏嘘。 怎么就这样了呢? 回头看来,其中不少的偶然因素,但是两人也有很大的不同。 张士平并不是靠铝电起家的,而是电解铝的后入者。张士平最早立足于山东这个棉产大省,带领魏桥从一个毛巾厂做到了纺织行业的大牛。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低调。 在那一波的去产能大潮时,戴国芳撸起袖子“赶宝钢,超浦项”,魏桥的电解铝才处于起步阶段,反倒是魏桥纺织已经在香港上市了。 即便这样,张士平依然选择低调,“闷声发大财”,一切悄无声息,甚至在魏桥进入世界五百强的时候,也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等到了“魏桥模式”真正走入公众视野的2013年,人们发现魏桥不仅自己发电自己用,而且还开始供电。更吸引眼球的是,它不仅供电,而且供给居民的电还便宜,只有国家电网电价的1/3,被称为“电力小岗村”。魏桥已经由后入者成为铝电行业的领头羊了。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政府关系。 戴国芳与常州市政府关系亲密,但也仅限于此,毕竟地方政府而已。 张士平一直说:“我不擅长搞关系,也没必要搞关系。” 但正如前文所言,在中国宏桥被做空时,有色金属协会曾大力支持,有趣的是,张士平的儿子,也就是目前担任中国宏桥总裁一职的张波,正是有色金属协会的副会长。此外当时,工信部、山东省经信委、滨州、银行等多位领导也来魏桥集团调研。 作为纳税大户的魏桥集团,各方关系还是不错的。 除此之外,就是技术了。 魏桥注重引进新技术,而且得到了政府以及行业协会的支持。2015年6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在魏桥铝电组织了《NEUI600kA级铝电解槽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NEUI600kA级铝电解槽技术得到了高度评价。这项技术还获得了当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国际铝业协会秘书长罗恩?耐普和美铝、俄铝等众多专家屡次到访魏桥参观600kA电解槽生产线,观后均表示震撼、惊叹,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在调研魏桥,对600kA电解槽给出极高评价,并称赞魏桥创业:“真是个好企业。” 据报道,目前,德国还在用150kA电解槽生产线,俄铝700kA电解槽生产线还处在研发中。 但在这次魏桥关停的五组违规产能中,其中两条用的恰恰就是600KA的技术。
根据微博大V曹山石爆料,得益于此,在这次魏桥关停的产能中还有一个不太被人知道的细节,相关部门出具补充条文,同意魏桥用老产能来淘汰,留新的产能,即产能置换,最终魏桥新的600KA产能全部保住了,用320KA的老槽淘汰来替换产能。 当年,北京大学周其仁教授在铁本案后写了专栏文章,在文中他耐人寻味地说:“回头看历史,戴国芳要庆幸我们国家正在向着法治国家的方向走才对。” 当然猫哥认为,更应该感谢法治的还有张士平。因为同样是宏观调控,现在的调控方式,要比当时还要文明的多。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更多精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首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