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项目死掉,如何接下一个项目会是支付宝吗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查看: 34893|回复: 12
请问支付宝的相关开机自启项目禁止其开机自动启动会影响支付宝的安全性吗?(阅至13楼
本帖最后由 woxihuan2011 于
22:42 编辑
请问支付宝的相关开机自启项目禁止其开机自动启动会影响支付宝的安全性吗?
都说禁止了后用到支付宝的时候会启动 可为什么我登陆了支付宝后任务管理器里面没有这些进程呢?
(20.17 KB, 下载次数: 28)
07:47 上传
(11.74 KB, 下载次数: 38)
07:47 上传
(16.57 KB, 下载次数: 27)
07:47 上传
(22.49 KB, 下载次数: 29)
09:59 上传
(15.76 KB, 下载次数: 37)
09:59 上传
不会吧。。。再用到的时候还是得启用吧。。
支付宝的服务在你须要用到支付宝的时候会自动再打开的,不过不知道会不会自动更新。
如果不是太影响开机速度就不用管它了,它开机启动就是为了自动更新。
本帖最后由 zyq 于
09:25 编辑
womishi 发表于
支付宝的服务在你须要,不过不知道会不会自动更新。
如果不是太影响开机速 ...
用到支付宝自动再打开的的时候& && &会自动更新吗?
会是会,但是它也要时间检测的,如果你的电脑这时候已经中招了,而支付宝又没更新好,那你想想后果吧。
所以,不太影响还是让它自启动吧,多它一个不多,少它一个不少。
还有,有一个安全使用电脑的好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少上那种网站
womishi 发表于
会是会,但是它也要时间检测的,如果你的电脑这时候已经中招了,而支付宝又没更新好,那你想想后果吧。
这个才是支付宝的更新程序吧& && &这个似乎不开机自动启动的
(14.62 KB, 下载次数: 29)
09:37 上传
箪莼ゞ汉氺
不会的,再使用支付宝时会自动启动
冬天不冷梦
不会影响安全的
应该不会。打开时应该会起动的。只是开机不启动而已
不影响。打开支付页面自动调用吧。
另外。付款需要手机确认,我觉得靠谱多了。。。
Copyright & KaFan &KaF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苏ICP备号 ) GMT+8,有没有考虑一个问题:你死了 支付宝的钱怎么办!-财经热点话题-金投网
集金号微信
还没有帐号?免费注册一个吧!
若您已有金投网帐号,可直接登录
咨询热线:400-664-4881
参与此话题的人数共:23人
来源:互联网
有没有考虑一个问题:你死了,支付宝的钱怎么办!购物快捷支付、微信抢红包、余额宝理财……如今,网络支付已经成了生活新方式的一种,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几乎每个人都有支付宝、微信零钱、余额宝、财付通等之类的账号。
01出意外了,支付宝的钱还安全吗
有想过这个问题吗
“我支付宝有7万多,微信有2万多,如果我哪天突然意外死了,我的家人并不知道这笔钱,这些钱会怎么处理?最终去向是怎么样的?”近日,有网友抛出这么一个疑问,立即引来众多跟帖和热议。
在大家都日益习惯使用网络便捷支付的今天,年轻人基本上都有支付宝、余额宝、微信零钱、财付通等之类的账号,甚至都绑定着卡,直通自己的“小金库”。因此,不少网友在看到这个“脑洞大开”的问题时才恍然意识到,其实这个问题并非杞人忧天。因为,如果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这种形态存在的钱财,很有可能因主人的意外而永远被遗忘。
“其实平时根本没意识到,这部分钱也属于自己的财产之一,但是谁会想到这么远?”网友“欢喜”说。“看来还是放在银行好,至少是实体的,而虚拟的平台就很难说了。”网友“惠茹Iris”说。“对有些人来说这部分钱就是私房钱,怎么可能告诉家人,要是遇到意外,这些钱可能就真的蒸发了。”网友“查尔斯”说。
的确,像支付宝、微信钱包里的钱属于用户个人财产,只是暂时存放在第三方账户中,如同存在银行里。即便一些互联网企业自己规定可以由亲人继承虚拟财产,但要操作起来,困难重重。因为在现实中,并不是每一个人的各类支付账号、网络账号以及密码都告知了家人,而是只有本人知道。这意味着一旦他们突然离世,家人如何继承这些网络财产成为一道绕不过的坎。
02这些软件最终权还是在运营公司手上
在我们每个人注册支付宝、微信钱包等账号时,运营平台都会让我们阅读并同意相关的服务协议。其实,这些协议内容和上述问题息息相关。
经记者查询发现,在注册支付宝时的《支付宝服务协议》中,第四部分第三项第5条就规定:“为了防止资源占用,如您连续12个月未使用您的支付宝登录名或支付宝认可的其他方式登录过您的会员号或账户,支付宝会对该会员号或账户进行注销,您将不能再通过该支付宝登录名登录本网站或使用相关会员号或者账户。”
而我们平时经常使用的微信钱包,其实也有类似规定。在《腾讯微信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里第七款第五条就规定:“用户注册微信账号后如果长期不登录该账号,腾讯有权收回该账号,以免造成资源浪费,由此带来的任何损失均由用户自行承担。”
在这些协议中,大家注册时都会点击“同意”,但基本无人仔细阅读。
由此可见,如果账户主人意外去世,那么他在这些账户里的财产也将会永远“沉睡”。对此,相关的运营平台又将如何处理?记者试图联系上支付宝方面,但并未得到回复。
03网络财富没实体账单
在解放碑城市传说上班的陶先生说,为了方便平时支付,他在支付宝和微信钱包中都留有大量余额,“一般一万元以内都不提现,而且现在有了提现手续费,所以就都放在里面直接使用。”陶先生说,平时他还爱用余额宝理财,上面也留有较大金额。“之前觉得绑定了手机,又关联了银行卡,应该会很安全,但从来没考虑到,如果哪天我不在了,这些钱该怎么处理。”陶先生说,毕竟他从未对这些钱财作过记录,这些账号父母也都不知道,更别谈如何继承。
“我的钱平时都是放在支付宝、余额宝P2P平台账户里的,除了我本人,还真没人知道账户及密码。”家住渝北石油小区的张小姐是一名淘宝店主,同时也经营着自己的微店,对于她而言,有多个网络账户存放财产是极其常见的事。为了方便日常管理,她也并没有将这些钱全部转入银行卡,而是使用着多种网络存款和理财方式。张小姐说,虽然她会记录自己的收支情况,但并没有具体到哪个账户上存放了多少钱,“毕竟每天各账户的钱流动较快,每次都要记录也挺麻烦的。”
此外,其他接受采访的大多数市民也表示,自己平时从未刻意去处理过支付宝或微信钱包中的余额,甚至有个别市民对自己账户中到底留有多少钱都不甚关注,“特别是微信红包,每天又发又抢的,不停记录这些余额也不实际。”
04钱到底怎么办?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2014年3月,余额宝规模超过2500亿元,客户数超过4900万户。天弘基金由此成为国内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此后,网友们的电子账户越来越丰富多彩。
然而,如果人“没”了,家人又无从得知这些资产,它又会被作何处理?是否会被“充公”(因无主而沉淀在互联网企业的账户里),这个问题又这合理合法吗?事实上,如果面对这样的问题,在家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这笔钱会作为一种数据保留在网络账户里成为“睡眠存款”,不会有人主动通知继承人。虽然理论上这些钱是待分割的遗产,但根本无人领取也就很有可能收归于运营公司
有媒体刊发的《“人没了支付宝还在”并非杞人忧天》评论文章认为,针对“休眠账户”,应该建立定期公布制度,里面超过一定的金额,平台提供方应主动联系当事人,或者定期公布。除此之外,还应建立公开查询制度,互联网公司应该允许并且支持账户主人的亲友凭借一定手续进行查询。如果查出“钱还在”,应该通过一定的程序及时返还。
据相关报道,有些实体银行是很好的榜样。瑞士银行向来以严格的保密制度著称,但在今年上半年,瑞士立法机关修改了有关银行内“被遗忘”的资金的相关法律条款。瑞士银行为此打破“保密”制度,在网上公布了一份约2600人的名单,希望为那些“遗忘的存款”找到主人。这种对用户负责的态度,值得银行、互联网企业学习。
律师:公民财产权遭遇互联网新课题应有法可依
重庆鼎典律师事务所律师肖月娥认为,国家目前对于“虚拟财产”还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法律界也没有定论。但为了保护账户持有人的利益,可以为自己备案一份财富清单,将把自己的财富账号记录下来,让亲人在看到时能有所了解。同时,肖月娥说,如无忌讳,也可向自己的亲人坦承账号信息,包括里面涉及到的部分钱物数额。肖月娥建议,在发生意外后,合法继承人也可凭相关证明材料主动向常用网络服务商比如支付宝、微信等请求查询账户情况。
此外,肖月娥表示,对于网络财产的继承还需要互联网公司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和自律,“应设立专门账户保管,积极寻找账户持有人或者家属。”当然,肖月娥表示,根据《民法总则草案》明确规定,网络虚拟财产属于物权,依法可以继承,“但哪些属于网络虚拟财产,又该如何继承,还需要进一步细化,让公民财产权遭遇互联网新课题的时候,有法可依。”
建议:防范于未然 备份很重要
现在网络投资和理财愈发兴盛,但是立法和监管制度尚未健全。又如何防范上述情况发生?
1、提前做好账户信息档案。将你投资的理财网站和平台的账号和密码进行备份,并告知一位至亲的人(父母、子女或另一半)。
2、网络理财或投资时,信息一定要真实,最好使用真名,真实的信息在以后的沟通中更容易占有利位置。
3、P2P平台投资,网站通常有一份电子版投资协议,在投资之后可以自己打印一份备用,无论是用作法律维权或者其他用途。
本期话题作者:
您同意本期话题的观点吗?
不同意不同意
您觉得本期话题质量如何?
很好,会继续关注热点话题
还可以,看后有些收获
无聊,浪费我的时间
很烂,看后就想痛扁编辑
版权所有 &
金投网 www.cngold.org 浙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 为方便用户快速收藏本站,请牢记本站易记网址:jt.cn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厦门易法通法务信息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联系管理员:webmaster@cngold.org 欢迎投稿:tougao@cngold.org解读央行数字货币:若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支付宝会死掉吗?
摘要:希望中国不要因为自己赶上了互联网革命、金融科技,以及移动支付的革命,而忽视数字货币的革命。
自2008年匿名人物中本聪发明比特币以来,全球对加密数字货币,以及对区块链这一技术的追逐,可以说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主流资本市场的接受,以及传统投资机构的介入,把这一市场推向了一个新的产业变革时代。
如果不能站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加密数字货币,可能对于认识整个行业的发展,以及判断未来的方向都会产生一种较大的误区。&美元作为主权信用货币的杰出代表,在2001年至2008年间,贬值超过40%,并间接引发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及全球金融危机。日比特币问世,而这个时间点,距离1913年美联储的诞生,已经过去了将近100年。
如果纸币也存在历史性周期,那么100年本身就是一个坎。主权货币背后,是大国兴衰史,从十五世纪到二十一世纪,每一个世纪,几乎都会出现不同的全球性霸主,100年是一个轮回,也是一个节点。纸币的寿命,并不会因为加密数字货币的诞生而终结,但随着加密数字货币这个新生儿的呱呱坠地,纸币越来越显得年老体衰,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对更高效率,以及更加凝聚共识的货币需求。新的世纪,需要新的霸主,同时,也需要新的链接因子。2017年初,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成立,此前中国在十三五规划当中,已经将“区块链”写入了要在未来五年,重点发展和攻克的科技项目。但由于中国刚刚进入到财富型社会,民众对任何事物的追逐,都建立在贪婪的财富梦想之上,导致整个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市场过热,资金聚集效应过大,问题表现突出,使得政府在更大的产业规划和推广当中,变得十分谨慎,甚至一度停止了对区块链等研究成果和相关观点的输出。很多所谓的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从业者,一度认为政府根本不懂区块链,也很难理解投资者为什么会那么热衷于追逐去中心化的比特币等数字资产,但实际上从央行层面来讲,对数字货币和区块链的研究,是非常深入的。加密数字货币,如何被大国所用,如何成为一个历史性的,重新改造世界经济,并重构全球利益格局的工具,这才是央行层面所思考的。
从去年末美国上线比特币期货,日本开始发放比特币交易所牌照,以及此次冬季达沃斯论坛各方对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讨论,中国已经意识到,如何更大胆的运用数字货币来施展某些战略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由于过于担心一些投资者问题,就对一个战略性的机会畏首畏尾。 &前天,中国央行副行长,主管数字货币的最大领导范一飞行长在第一财经发表了长篇署名文章,阐述了关于央行对数字货币的几点考虑。
这篇文章并没有引起业内的重视,因为都还没看懂到底是什么意思。站在政策的角度讲,能够在这个时候发出这种全面的思考,代表了中国央行反客为主的自信,以及坚定了推动“主权”数字货币的决心。另外从学术和具体操作层面,非常详细的解释了中国央行推动的数字货币,到底如何落地的整个细节性思考,使得一些认为央行并不懂数字货币真谛的说法,变得有些苍白。
这篇署名文章,真正的目的可能有两个,一个是向外界传达一个信息,中国一定会搞数字货币,但具体的搞法,并不是市场想象的那种,也并不是简单把主权货币数字化。另一个是,在声音较为噪杂,市场极度浮躁的时候,央行需要统一发声,不能零散的输出观点,以免遭到市场的过度解读或断章取义。因此,这篇文章可以说会成为很长时间里,中国对数字货币的定性文章。
但我很纳闷的是,该文章不仅没有引起业内太大的注意,而且主流媒体也并未出现太多专业性解读。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大部分人的关注点,主要停留在具体政策,或对自己投资是否会带来影响的层面,而不是数字货币本身。
范一飞在整篇文章里,提到两次“人民币国际化”,这是一个巨大的信号,此前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以及潘功盛副行长多次也发表了关于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思考,以及专门的论述,但都没有提到数字货币的真正主要职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如果成为央行数字货币的目标之一,那么整个中国数字货币的发展方向就已经雏形已现。
从范一飞行长的整篇文章里,我看到了央行数字货币发行的整个逻辑和过程。&首先,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会采用区块链技术,按照其表述的,“央行数字货币则应基于账户松耦合形式,使交易环节对账户的依赖程度大为降低。这样,既可和现金一样易于流通,又能实现可控匿名。”基于此,我的判断是,央行数字货币最可能的运用模式是DPOS(委托权益证明)。 &其次,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跟现有的法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如果按照数字货币的锚定资产M0(流通中的纸币和硬币)总量,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总量应该在5至7万亿人民币(总量有限)。第三,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模式,会类似于ICO(首次代币发行),ICO当中,是投资者用比特币、以太坊等去购买某种代币,而央行数字货币是需要用现金或硬币去购买,而且是不可逆的,你只能将纸币或硬币兑换成数字货币,但不能将数字货币兑换成纸币或硬币。&第四,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跟目前电子银行上的货币完全不同,数字货币体现在你个人的钱包里,但不会计息,没有银行会给你的数字货币发放利息,银行作为一个节点,只负责数字货币的销售、发放,以及在数字货币发生终端交易的时候,发挥节点记账的功能。第五,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会非常得多,但整个交易不需要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及具体银行作为中介,达到了“松耦合”的作用,而且小额支付等可以做到不收手续费,对于大额支付可以适当的收取手续费。按照范一飞行长的说法,这给中国实施负利率创造了条件,也就是说,你持有的数字货币,不仅没有人给你利息,而且还要向你收取支付手续费,这跟现有的数字货币,比如比特币等类似。第六,央行数字货币,不会附着任何智能合约的功能,不代表任何证券化的收益机制,而且中央银行本身做了一层担保,让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更加具备支付和储值功能。&回答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有炒作价值吗?
这个问题我不想展开来讲,但答案是肯定的,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其目标是取信于全球,要使得人民币国际化速度更快,除了主权信用的担保,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基于去主权化的共识机制。采用区块链技术,且发行量有限,尤其是做到了相对的匿名,而且可以合法的使用在各类市场,这样的主权“加密数字货币”才是迅速能够占领国际货币市场的杀手锏。因此,这样的主权数字货币,我认为未来升值的潜力是非常大的,但要想获取这一数字货币,首先你手里要有足够的现金,或者说硬币,就像你想要参加ICO,手上就得有以太坊或比特币一样。那么这一消息的放出,会不会突然增加社会对现金的需求呢?这个可能是央行层面需要防范的。第二个问题,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对哪些机构的影响最大 ?如果央行数字货币开始发行,其实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在零售终端环节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对这类机构的冲击会非常得大。另外,既然是M0替代,那么一些不法分子或腐败分子手上的现金就会很麻烦,如果给这个兑换一个截止时间,那么有可能会把一些不法分子或腐败分子手上的钱给废掉,想想就很有意思。第三个问题,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需要挖矿吗?
按照我的分析,是不需要挖矿的,因为最可能的算法是DPOS,未来会有很多银行申请成为记账节点(类似于固定的大矿工),来完成巨大的运算工作。但银行这类节点,对数字货币的支付和清算,不会起到实质性作用,跟具体某个银行没有太大的关系,各个节点都在为一笔数字货币的交易提供算力支撑,达到了区块链底下的分布式记账逻辑。也就是说,数字货币的账户,只有一个地址,没有具体的开户银行一说。第四个问题,我现在电子银行里面的钱能变成数字货币吗?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每个人都非常关心,实际上按照范一飞行长的解释,目前存在你银行账户上的那个钱,跟未来发行的数字货币,完全是隔离的,甚至可以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你可以把未来发行的数字货币,理解为银行的“纸黄金”,其价格可能会出现波动,也可以成为投资品,并且比纸黄金更先进的是,你可以拿着这个资产,去消费支付。对于央行来说,此数字货币的推出,确实可以降低民众对各类数字货币的追逐,稳定金融体系,保护主权货币,但也对现有的金融传导模式形成了挑战,具体实施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思考的问题,但整体中国数字货币的轮廓已非常清晰。最后,希望中国不要因为自己赶上了互联网革命、金融科技,以及移动支付的革命,而忽视数字货币的革命。日本之所以如此重视数字货币的发展,就是因为希望借助这次机会弯道超车,掌握金融方面的主动权。我们时常讨论什么是大国重器,但我们的认知,依然停留在有型的实体阶段,未来的世界,是程序化的虚拟世界,大部分人的思想和行为,并非受制于实体的威慑,而是根植于程序化的共识性,驾驭民众认知的能力,将决定二十一世纪谁会成为新的霸主。 &&来源:肖磊看市 &
本文为 品途商业评论()转载作品,作者: 肖磊,责编:张宇杰。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品途商业评论观点。
关注品途商业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您输入的验证码不正确。
品途商业评论 pintu360.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安心财富客户端,
一手掌握,马上有钱
您的当前位置: >
> 支付宝死磕微信:未来还能买股票
特此声明:以上企业信息来自互联网,本公司不对真实性负责。此信息为企业免费宣传展示。安心贷与以上企业无任何关联关系。(若需删除,请致电安心贷客服)
晨报讯(杨静)支付宝花了8年时间从一个工具变成一个应用,又用了2年从一个应用变成一个支付平台。昨日服务集团支付事业群总裁樊治铭表示,全新启用蓝底白字的支付宝将成为以每个人为中心的一站式场景平台。实测新版本“朋友”栏聊天“死磕”微信昨日支付宝的9.0版本上线,体验了一下,的确已经可以成为一站式场景平台。能一键领取优惠折扣并直接支付。例如领到周黑鸭的9折优惠之后,就可以马上在支付的时候,卖家直接扫码完成交易,自己只需要支付折扣后的金额,而不用和以往一样先领券,再出示等一系列繁琐环节。不过,最令大家关注的是,支付宝已然开通了和支付宝好友发起聊天功能,并且还可以拉个好友群,界面和微信非常类似,甚至让人几度“傻傻迷惑”自己聊天的时候到底在微信还是在支付宝。和微信不同的是,支付宝全部用实名认证,所以不会存在陌生人加你为好友这个情况。此外,以前支付宝红包,要“截图”后发到朋友圈中,再凭码到支付宝领取。如今支付宝红包功能借助支付宝群聊功能,彻底实现脱离微信朋友圈,直接在群账户中群收群付,和微信收红包并无二致。此外,经常一起吃饭的“饭搭子”,聚餐时出示群付款码就可以方便地AA了。要上线股票功能方面,新支付宝把所有的金融理财功能都集中到了“财富”页面,包括、、股票甚至。在财富这个页面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在支付宝上所有的资产状况、每日的收益情况,也可以进行余额宝、招财宝的投资,还可以查看自己的芝麻信用分。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的支付宝里,用户除了能购买余额宝、预约招财宝之外,未来还将可用余额宝购买股票。针对家里老人小孩不会操作的情况,支付宝还开通了“亲情账户”,开通后,就可以使用支付宝和余额宝的功能进行和理财。
类型 产品名称 期限 预期收益率
实用理财工具
理财计算器
贷款计算器
信用卡计算器
理财频道入口
你可能也感兴趣
关注微信账号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热门关键字:
>>评论精华
央妈的任性:脸蛋可以不要 支付宝必须死?
当马云的“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的信念转变为“有时候,打败你的不是技术,可能只是一份文件”之后,普通中国人连权力的可怕都看不真切,却也只能垂死在权力的可怕之中,因为你的生活政治无处不在。
  从滴滴打的等软件被官方定义为黑车开始,民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新技术已经被权威按在了断头台之上,专车被整治时,出租车司机的求奴隶心态俨然一目了然,而专车司机则必须被权力坐稳奴隶,这就是专车之争的内在含义。那么大刀砍向支付宝又表达了怎样的社会含义呢?
  新闻事件
  2014年,规模4000亿元的余额宝引发了一场取缔与否的争论。21日,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发表《取缔余额宝》一文,指出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坐收2%的利润。22日,支付宝回应称,其利润仅为0.63%。
  2015年,7月31日晚间,央行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显示,支付机构单个客户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金额不能超过5000元,年累计不超20万。意味着普通用户未来通过网络支付账户在网上消费时,将受金额限制。
  事件评论
  我大概是在2013年下半年开始接触余额宝,至今我的钱已经完全不在银行存储,银行已经沦为中介,那么钱在余额宝有没有收益?有银行多吗?关于这两个问题,收益肯定是有的,虽然一天也就几十块钱的收益,但却是是比银行高出很多的,最关键的是通过支付宝我的交易非常的方便、快捷,同时对安全问题我是思考不考虑的,因为支付宝承诺在余额宝里的钱如果有丢失现象,他们最高赔付百万,而去是免费帮你上保险的。我想对于技术方面的问题,马云虽然脸型不咋样,但肯定还是比银行有保障的。现在有谁听说自己的钱在银行丢失了,银行会管的?你在自动取款机多取了是盗窃国财物,少取了是你自己的问题,哪怕是自动取款机里的假币也是你的问题,这样的银行有什么资格代表全民利益?而今大刀砍向支付宝,应该不是为全民利益,而是为他们银行自己的利益,从而银行已经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这个结论相信他们自己的不会去反驳。
  我曾经向家人推荐过支付宝和余额宝,家人思维并不能跟上这样一个与传统观念完全不同的新兴事物,直到现在他们也没有利用起支付宝和余额宝来方便自己的生活, 所以马云的对手可能是腾讯,也可能是一纸政令,但更多的还是并没有完全接受新鲜事物的一部分人。在这些问题还未解决之时,衙门在2014年就来了脸色,所幸的是,潘棵侵浪宰约汉茫仓乐Ц侗陀喽畋ο啾绕鹨械姆窭此狄呱虾眉父龅荡危允乃牢ぷ约菏褂弥Ц侗陀喽畋Φ娜 官家说余额宝是吸血鬼,无非是吸了银行的钱,银行曾经很藐视中小储存户,认为这些小钱无可厚非,并且在银行中有贵宾室和大厅这样完全不平等的两种待遇,而今银行又有什么资格要求用户自己的钱必须在银行花?当年又哪里来的廉耻说余额宝是吸血鬼。
  余额宝的问题在于,和银行一样玩了向全国集资的手段,但余额宝却在尝到好处后没有忘记与全民分红,在银行里的利息与余额宝比起来确实是天壤之别,当年余额宝是如何回复吸血鬼之说的:“规模4000亿元的余额宝引发了一场取缔与否的争论。21日,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执行总编、首席新闻评论员钮文新发表《取缔余额宝》一文,指出余额宝是趴在银行身上的”吸血鬼“,坐收2%的利润。22日,支付宝回应称,其利润仅为0.63%。”我们来换一种角度看两方的争执,假如余额宝的利润只有0.63%, 那么余额宝所带给用户的利益回报却比银行高得多,那么谁是吸血鬼?银行多年来保持这种低利息,却向房地产开发商等大肆用我们的钱去借贷,最终房地产商用我们的钱盖好了房子却还要用高昂的价格卖给我们,是谁在制造更大的吸血鬼?银行敢说自己不是一只趴在中国身上的更大的吸血鬼吗?
  我们也可以做一个正常逻辑思维下的思考,天宏和支付宝的联合,吸取大量货币在余额宝,用户可以随时支付,随时支取,能拿到的活期利息又是银行的N倍, 所产生的问题为什么会令银行捉急?因为支付宝此举,不仅仅是将银行所蔑视的普通民众活期、短期和小额储存的用户所吸走,同时在赢得这些小用户的支持后,银行还不改变一贯的任性,那么上百万用户的资金转移到余额宝也不是不可能的,因为余额宝是按照资金的多少来判定一天的收益,请注意,这不是理财,你的资金不会受到担保公司那样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最后却卷跑了民众的财产。而支付宝唯一可能卷财跑路的可能性就是马云的破产,这种可能性可以说小之又小,马云在中国还没折腾够,怎么会舍得破产?连腾讯都对他造成不了损伤不是?
  而今我们看到的不是银行对中小客户的尊重,反而是一步步对支付宝的紧逼,也许是看大多数中国人并不在乎权威如何扼杀对民众有意的产品或公司,对于这样的公司死则死矣,与我何干的看法如果是大多数的,那么我只能认为是中国人是天生命贱的一个种族。以前我用过网银去支付,那种支付的繁杂是令人痛苦不堪的,同时转账的问题上,跨行还需要手续费,这难道不是吸血?现在银行不但没有改变增加民众红利,方便民众生活支付,以及取消手续费等不平等条约,却以为依靠权力就可以打败支付宝,这种做法是令人不齿的,也是让人感到愤怒的。
  为什么你没有愤怒?因为你只看到了银行一张政令下最耀眼的部分,限制5000元购物,可能大部分人还不觉得自己的钱被银行硬说成不是自己的钱了,那么下面这些,诸君好好斟酌下。根据《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第一,以后想在支付宝、微信支付注册个人账户会很难,至少要凑齐3份以上证明材料来证明‘你是你’。根据央行的意见稿,这些证明需要公安、工商、教育、财税等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
  “第二,仅仅是新注册用户需要经历5种身份验证吗?并非如此,如果这种强盗行为一旦实施,那么老用户也将补充缺失的‘自己证明自己’的材料”;“第三,商业上的网络转账刚刚流行起来,这在方便商业互通的方式刚刚开始没多久,银行就要求通过网络支付账户只能给自己的银行转账,也就是说支付宝转账被限制。”;“第四,付账户里的钱不在覆盖范围内”;“第五,相对简单的网络信贷、融资、理财等业务将停止”。可悲的是广电总局消灭盒子,交通部打击专车,银行限制,证监会限制期货开仓等等,无不是打着维护法律,完善规范以及鼓励创新的旗帜。我不由得想起一个官老爷对我说:“有线早晚要死,我现在就只用盒子看电视。”不知道这位官老爷有没有觉得好讽刺?我想应该不会的,因为毕竟不缺这些小优惠对于他们的圈子来说。
  在此次银行的新规中,唯一对用户有利的就是用户损失赔偿问题,“如果你的账号被盗了,只要支付机构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是你自己的原因导致,它就得赔给你。” 这条对用户有利的将会让马云更加卖力的在技术上去维护用户的利益。那么上述五条又说明了什么呢?我们将与曾经方便的支付宝隔山探海,将会产生许多制度上的隔阂将民众与支付宝的粘性远远拉开。这究竟是不是好事?至少我是反对给自己身上锁上无数的枷锁的,这是一种可耻的强盗行为,我与支付宝公司之间的事,你凭什么无耻的插一缸?我又凭什么要证明我自己是我自己?我的钱又为什么需要银行来做主?为什么我不能给其他银行转账?是不是因为不用你银行的中转,你们少赚了很多手续费?同时你银行的信贷、融资、理财等就是在为民众谋福利吗?我果断不相信强盗有什么信誉!
  好了谈了这么多个人利益的事,我们来谈谈社会利益的问题。关于银行与支付宝的竞争,我们现在到底是不是在搞市场经济?我们是不是应该喜闻乐见支付宝与银行的肉搏战?对于腐朽的银行,该不该有新鲜事物来打断他们的垄断?美国为什么没有支付宝?很早之前郎咸平就说了:“开玩笑?美国需要什么支付宝?人家有私人开的银行,人家本身就有竞争,如果在这种竞争下支付宝还能存活的国度,那一定还是中国。”我们普通公民其实还是坐山观虎斗的最好,对于政策上的不平等条约应该积极抵制,如果支付宝这个能够为民众创造红利和方便的新生事物都死了,那我们就真的是天生命贱,自甘被垄断机构所侮辱而已。
  没有合理竞争的社会是枯萎的社会,没有合理竞争的各行各业频临死亡的物种,没有自我两性竞争的国度是早晚要消失的国度。我们在用人上,在行业上,在生活中, 时时刻刻被权威禁锢着,这种权威之下人人奴隶的状态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马云有什么资格跟银行叫板?无非是成功了,有了自己的资本,但这绝对是权力母体下的资本,而不是像正常社会一样每个人都能够参与政策的制定上的资本。那么马云有资格向垄断行业叫板,普通公民有吗?没有,只能人家说什么你听什么,人家让你怎么样你就得怎样。
  现在马云这种叫板的资本也要被垄断行业借助权威的大刀所砍杀,那么在血腥的背后是什么?是每个人将继续受到这种垄断的压迫。马云刚刚实践的“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的雄心壮志也将随着普通公民的软弱无能消失殆尽。中国人习惯了有领头羊的跳出,但也习惯了看出头鸟的死亡,而后中产阶层和高产阶层谁他么的还愿意为中国人谋幸福?扯淡而已。我一贯认为要对强权充满敌意,但是这种敌意我能坚持多久?我不知道,马云其实不做这些事,他依然活得很快乐,比每一位普通中国人都快乐,但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最终又将在残酷的现实中失败后如何堕落?这都可以预见。就如我以前也经常说,时评不会写太久一样。这就是支付宝必须一步步被扼杀的真相,而更多的人却还在看笑话,实在让人心寒。
  最后唠叨一句,当马云的“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的信念转变为“有时候,打败你的不是技术,可能只是一份文件”之后,普通中国人连权力的可怕都看不真切,却也只能垂死在权力的可怕之中,因为你的生活政治无处不在。
(责任编辑:DF070)
免责声明:本网站资讯由计算机自动采集于网络、报纸、杂志等其它媒体,如侵犯了原作者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我要点评此资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给朋友:
以上行业显示为大行业分类,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
Copyright@ Microbell.com 备案序号:冀ICP备号-2
京公网安备:37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接下一个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