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未签合同员工未遵守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纪律怎么处理

>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就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吗?-找工作如何提防求职陷阱 - 文章正文
以下找工作如何提防求职陷阱由月亮岛教育网编辑整理的《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就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吗?》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虽然小林的劳动合同正处于试用期,但用人单位不能以单位不景气为由解除合同。  我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四种情形下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单位经济不景气不符合其中的任何一种。  同时,《劳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这条严格规定了裁减人员的条件和程序,而小林的单位也不属于这种情形。  因此小林可以依法要求企业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以下找工作如何提防求职陷阱由月亮岛教育网编辑整理的《试用期内被解聘,可以得到经济补偿金》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试用期属法律规定的约定条款之一。由于试用期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处于不稳定状态,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则必须在证明了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后,才能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所以,我国现行劳动法及相关法规对试用期
http://www.jisiedu.com/QiuZhiXianJing/YSDB77606.html
以下找工作如何提防求职陷阱由月亮岛教育网编辑整理的《如何适应,成功跨过试用期这道门槛?》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试用期,顾名思义就是劳动关系的试验阶段,这是每个人正式步入工作岗位要经过的一道门槛,也是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再次考验。每年都有不少人走上工作岗位,迎接他们的是职场的第一关&&试用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事以及新的生活方式
http://www.jisiedu.com/QiuZhiXianJing/YSDB77605.html
以下找工作如何提防求职陷阱由月亮岛教育网编辑整理的《试用期长短应如何掌握?》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试用期长短应如何掌握?根据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十五日;劳动合同期限在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三十日;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十日。2、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
http://www.jisiedu.com/QiuZhiXianJing/YSDB77604.html
以下找工作如何提防求职陷阱由月亮岛教育网编辑整理的《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可以随意解除合同吗?》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在试用期期间,用人单位和员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那么,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可以随意解除合同吗?在试用期期间,员工的权力是什么,本报为读者一一解答。朱小姐应聘进入甲公司,担任招聘主管一职,与公司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2004年
http://www.jisiedu.com/QiuZhiXianJing/YSDB77603.html
以下找工作如何提防求职陷阱由月亮岛教育网编辑整理的《新法中试用期工资如何定?》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劳动合同法》规定职工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企业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企业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你的情况明显低于法律规定的标准,故可以向仲裁机构要求公司依照法定的标准下限补发了员工的试用期工资并加发25%的经济补偿
http://www.jisiedu.com/QiuZhiXianJing/YSDB77602.html
以下找工作如何提防求职陷阱由月亮岛教育网编辑整理的《试用期公司应该给交保险吗?》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试用期公司应该给交保险吗?公司的保险到现在没为我缴纳一分钱,是属于违法吗?我可以要求他们补上吗?公司与我签订了劳动合同,劳动期两年,试用期半年,在试用期这半年之间公司没有给我缴纳任何保险,劳动合同中写明了缴纳三金.现在使用期满,公司以搬址为借口,因为我
http://www.jisiedu.com/QiuZhiXianJing/YSDB77601.html
以下找工作如何提防求职陷阱由月亮岛教育网编辑整理的《试用期劳动合同书》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合同期限本合同自_年_月_日起生效。本合同有效期经甲、乙双方商定,采取下列第_种形式:1.合同有效期限为_年,至_年_月_日止。2.无固定期限。本合同除可因甲方生产经营发生变化或在定期考核中发现乙方未能认真履行本合同规定的劳动义务而依法予以终止外,其他终止条
http://www.jisiedu.com/QiuZhiXianJing/YSDB77600.html
以下找工作如何提防求职陷阱由月亮岛教育网编辑整理的《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年4月1日吴芸被公司录用,在正式报到时,公司人事部明确她的工作岗位为销售员,并告诉她:凡新录用的职工,前3个月为试用期,不签订劳动合同,工资为同岗位的80%(为1200元)加销售额3%的提成,社会保险暂时不缴纳,等试用合格签订劳动合
http://www.jisiedu.com/QiuZhiXianJing/YSDB77159.html
以下找工作如何提防求职陷阱由月亮岛教育网编辑整理的《试用期陷阱的“坑”在于较低工资》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试用期陷阱的&坑&在于较低工资就业三个月竟是&廉价短工&,《解放日报》发文提醒毕业生警惕试用期陷阱:眼下,许多今年毕业的大学生正经历着用人单位试用期这一关。通过一些毕业生的反映和记者随访发现,有些单位
http://www.jisiedu.com/QiuZhiXianJing/YSDB77158.html
以下找工作如何提防求职陷阱由月亮岛教育网编辑整理的《试用期内不能随意解聘劳动者》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毕业生试用期遭遇企业精明小王在北京一家科技公司工作一个星期,做程序开发。当时这家公司的一负责人给他打了几次电话让去面试,希望小王能够和他们一起创业,由于公司的其他3个人都是从国外回来的留学生,小王觉得从素质和能力以及技术上,这家公司都应该是很不错的,答
http://www.jisiedu.com/QiuZhiXianJing/YSDB77157.html
本栏目新最资讯TOP20
城市分站加盟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未签订劳动合同受伤
签订劳动合同受伤是我们生活中可以经常见到的问题,人社部门认为,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下面我们来看看当我们遇到该问题是要有一些什么样的解决方式,这些能够让我们淡薄的法律意识充实起来。更加要注重未签订劳动合同受伤。
1 工伤认定是关键,工伤得到了认定,才能享受工伤待遇。 伤残等级可以根据诊断结论对照《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自己做个初步判断,最终以劳动部门指定的鉴定机构做出的鉴定结论为准。 劳动问题: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你双倍工资,补交社保,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还应支付经济补偿(法律规定详见《劳动合同法》第82、38、46条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6、27条)。关键一点就是2 一、建立劳动关系 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3 口头劳动合同有效吗,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有哪些? 一、口头劳动合同有效吗 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这里的“应当”是“必须”的含义,也就是说法律已明确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依照《劳动法》的规定,并具有劳动合同的要件形式,才能建立劳动关系。根据法理,这应该属于强制性条款,意味着我国现行《劳动法》只承认书面劳动合同而排除口头劳动合同。在处理劳动争议时也以是否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为主要的受理与不受理的依据,因此,书面劳动合同才是双方当事人建立劳动关系的唯一合法形式。由此可见,我国《劳动法》是不承认口头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的。 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分为书面和口头两种。当事人用口头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灵活、简便,但不便于履行和监督、检查,特别是发生劳动争议时,往往因空口无凭而难以处理。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严肃、慎重、明确,便4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 在我国,劳动者是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的自然人。常常也被称为职工、工人和雇员。劳动法律关系所涉及的劳动者,是指依据劳动法律和劳动合同规定,在用人单位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作为劳动者,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下列条件: 1、年龄条件:《劳动法》规定,公民的最低就业年龄是16周岁,不满16周岁不能就业,不能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法律关系。我国法律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公民就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有可能危害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或道德的职业或工作,《劳动法》规定劳动者的年龄不应低于18周岁。如《劳动法》禁止用人单位雇佣不满18周岁的劳动者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但在某些特殊的行业则不受此限制,该类特殊行业国家有明文规定。 2、劳动能力条件:由于劳动者进行劳动只能由劳动者亲自进行,因此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劳动能力。而且.对于一些特定的行业,劳动者的劳动能力还必须满足该行业的特殊要求,如患有传染病的人不能从事餐饮业。 另外,我国法律对劳动者的国籍没有限制性规定,我国公民、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只要具备我国《劳动法》规定的条件。都可以成为我国的劳动者。5 人社部门认为,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本条例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 王某于2012年10月到苍山县某公司从事机器维修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口头约定试用期为1个月。只工作了3天,王某就在维修机器时不慎被机器挤伤左拇指。该公司在支付了王某住院医疗费后,就不再过问。王某要求公司支付工伤待遇,该公司称王某现在处于试用期,单位还没有与其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因此不享受工伤待遇。王某不服,遂到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申请认定工伤,要求公司支付其工伤待遇。人社部门认为,依据《...
最近更新:
专业律师解答
建议及时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或是寻衅滋事,委托律师辩护 你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1〕7号)的规定,结合我省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治安状况,现对我省诈骗犯罪案件数额认定标准规定如下: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千元、五万元、五十万元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起点。 强奸未遂。会追究刑事责任
热门专题推荐
根据您的需求选择服务
用户行为分析:用户进行阅读文章后咨询律师用户与律师的沟通效率可提35.7% !
全国劳动纠纷律师查找
自媒体文章7.4 如何保障试用期间的权利
  劳动者的权利:
  1、试用期期限最长6 个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1 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 6 个月。&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了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不超过 6 个月的考察期。劳动合同当事人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的期限应该符合下面的要求:   (1)劳动合同期限不满六个月的,不得设试用期;   (2)满六个月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3)满一年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三个月;   (4)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只试一次,下不为例。
  试用期只能有一次,一般适用于员工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的时候,续订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这是因为试用期是一种考察期,是在员工与用人单位相对不熟悉的情况下为保护双方的利益而设定的。如果员工与用人单位已经相互熟识,当然不需要另外再约定试用期。如果约定了,这一约定也是不合法的,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即使用人单位调换了员工的工作岗位,也不得再另行约定试用期。
  3、试用期合同=劳动合同。
  法律明确禁止&试用期合同&的存在。如果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没有签署劳动合同,仅在聘书、录用通知或其他书面文件中约定了试用期的,视作为对劳动合同的约定,试用期的期限视作为劳动合同的期限。同样的,仅约定了试用期内薪资,则该薪资被视为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报酬,如果用人单位还约定了转正后薪资,则转正后薪资被视为劳动报酬,试用期薪资约定无效。员工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支付相当于转正薪资的工资。但如果用人单位只是口头答应在员工转正后将提高薪水,却没有在任何文件中作出具体约定,也没有具体的数字,试用期薪水就被视为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的义务:
  1、告知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进入用人单位开始工作的时候,就告知劳动者他的权力和需要履行的义务。如用人单位应告知劳动者有关的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劳动防护条件、员工福利等一系列内容。特别是应详细告知员工其录用条件、岗位要求等。如因用人单位没有告知,导致员工过失的,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2、培训义务。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也是用人单位重要的责任。如因用人单位未开展职业培训导致员工不能胜任工作,或发生工伤事故的,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3、举证义务。&试用期&虽然是个彼此尝试、接触的过程,但是如果用人单位要在试用期内,与员工&拜拜&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必须有证据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时,方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用人单位承担的是完全的举证责任。一旦双方对试用期内劳动关系的解除发生纠纷,用人单位就必须承担全部的举证责任。因此,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注意自己行为的规范性,并保留必要的书面材料、文件,以作合理性说明。
复制链接】【
转发邮件】【
搜索更多 试用期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拒绝访问 | www.cnsb.cn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cnsb.cn)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ebf1b2fa07e1653-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