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明确不缴纳养老保险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范本有风险,使用需谨慎,建议让专业律师为您起草合同.
价格与服务最优,限时低至3折
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合同
1个工作日完成,不限次数修改
律师解答不限时,提示风险及建议
案例分析-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及其它社会保险吗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案例分析-劳动合同中,可以约定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及其它社会保险吗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怎么办?
用人单位在和劳动者确定劳动关系后,应当与劳动者签订正式的。如果遇到用人单位既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也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希望以下解答能给您带来帮助。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怎么办?《》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从以上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看出,建立劳动关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如果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即用人单位违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依法用人单位将因他的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简单说要向劳动者支付两倍工资,最多11个月。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违法了,劳动者怎么办?我个人认为:1、劳动者如果觉得和用人单位合作愉快,看好自己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前景,最好和用人单位协商处理,并完善相关手续。符合我们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2、劳动者如果想从用人单位离职的话。(1)你可以选择向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看能否通过政府行政手段的干预将此问题得到妥善处理。(2)或者选择收集整理好证据并写好申请书向单位所在地的委员会申请仲裁。用人单位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怎么办?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补办社会保险手续,或者用人单位已经为劳动者办理了社会保险手续,但由于用人单位欠缴、拒缴社会保险费发生的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解决。这里还有一种情况,对于因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劳动者不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的,劳动者可向人民法院应提起诉讼。延伸阅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读完文章还有法律疑惑?马上
最新相关知识
相关法律聚焦
地区找律师
热门文章推荐
热门法律专题
自媒体文章
无锡在线律师
400-400-400-
专业权威律师在线解答
专业律师优质解答当前位置:
合同约定亦不能免除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定责任
作者:刘念&&发布时间: 17:20:27
  【案情简介】日,刘某到广西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最后一次劳动合同是从日起至日止。日,双方对应承担的社会保险费进行协商后,签订了由某公司将其应承担的养老保险费每年以现金支付方式发放给刘某,由刘某自行选择办理参保缴费手续,并视为刘某已参加了社会保险的协议书。截止到2014年6月刘某已按约定从某公司处领取的养老保险费共8347元。日,某公司向劳动部门申报刘某的社会保险费用。日,刘某向某公司表明要求辞职未获许可,刘某工作至日,此后不再到某公司上班。日,刘某以某公司不缴纳养老保险为由,主张自日起与某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并通过特快专递邮寄的方式告知某公司,但某公司拒绝签收。
  日,刘某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要求裁决某公司补缴养老保险费,并支付因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39539.11元,同时,某公司则提出了返还保险金的反诉。日,劳动部门仲裁裁决书,裁决:1、某公司补缴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刘某的养老保险费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2、由刘某返还从某公司处领取的养老保险费8347元给某公司;3、驳回刘某的其它申诉请求。刘某不服,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一审判决】一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刘某与某公司双方把应当由单位向劳动部门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约定直接支付给刘某,该约定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受法律保护,养老保险不缴纳,刘某及某公司均有过错,刘某以此为由单方解除劳动关系且主张某公司支付解除后的经济补偿及赔偿失业赔偿金损失显失公平,况且日,某公司已为刘付勇光申报缴纳养老保险,刘某要求解除与某公司劳动合同关系时,某公司已经为其申报缴纳了养老保险,其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不缴纳养老保险)已经不存在,因此,不支持刘某要求某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及失业赔偿金损失的诉讼请求。刘某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法理分析】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是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无论劳动者是否同意缴纳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均不能免除其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定义务。无论刘某在签订同意不缴纳社会保险的协议中是否有过错,均不能消除用人单位必须承担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定责任。只要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事实存在,劳动者就具备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理由,随时可提出解除劳动关系,而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某公司作为用人单位在2001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未依法为刘某缴纳社会保险客观事实存在,且至今未补缴,刘某据此要求解除双方劳动关系,并要求金达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符合法律规定,并依照法律规定判令某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给刘某。故对一审关于用人单位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判决予以了变更。
  【案后思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2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务院第259号令)第12条规定:“社会保险费不得减免,”、第13条规定:“缴费单位未按规定缴纳和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的数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的规定可以看出,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也是企业或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不得因企业或用人单位无力缴纳而免除,更不能因劳动者同意而免除用人单位的此项法定义务。
  现实社会环境中,许多劳动者保险意识差,为了尽可能多的获取劳动报酬,要求单位或企业将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直接支付给自己,而用人单位为了避免人员流失也不得不采取这样的措施,与劳动者达成“将保险费用直接支付给劳动者,视为劳动者已经缴纳社会保险”的协议。这样的协议虽然劳动者自愿不向劳动部门缴纳本人的保险费用,但因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协议无效后的法律后果仍然由用人单位承担。《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26条规定“缴费单位逾期拒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滞纳金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税务机关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征缴,”可以看出现行的法律规定对用人单位赋予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所以,即使劳动者同意不缴纳社会保险费,但用人单位仍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避免发生争议时扩大经济损失。
来源:玉林市中院
责任编辑:钟蓓蓓劳动合同不规范现象返潮养老保险待遇纠纷增多|义务|劳动合同|待遇_新浪网
劳动合同不规范现象返潮养老保险待遇纠纷增多
劳动合同不规范现象返潮养老保险待遇纠纷增多
(晚报记者晓城)昨天上午,锡山区法院召开“泄露公司商业秘密劳动争议案”新闻发布会。近五年,锡山法院共受理劳动争议纠纷1725件,结案1637件,涉案标的7660.21万元,案件新收数量呈逐年上升态势。今年以来,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出现一些新情况,一是劳动合同签订不规范现象返潮,确认劳动关系纠纷案件数量较去年明显增加。一些企业对劳动合同法的适用未能制度化、常态化。二是因未依法缴纳社保主张养老金损失的养老保险待遇纠纷案件有上升趋势,劳动者对退休后养老待遇愈发重视,用人单位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法律后果初显。此外,企业在劳动用工的各个环节均可能存在不规范之处,尤其是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时存在较多问题,如解除的理由不符合法定情形,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不具有合法性、合理性,程序上没有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等。发布会上还发布了一起因劳动者泄露公司技术信息后被公司开除引发的经济补偿金案件:原告唐某某于日入职无锡某彩印包装有限公司,从事车间分切操作工作。2012年,该公司经过多次改造、调试、试验后将喷码机与复卷机进行整合安装,最终实现两台设备协同工作。日,唐某某应竞争单位员工王某的要求,拍摄了改造后的喷码机及复卷机设备的照片并传送给王某。该彩印包装公司明令禁止员工携带手机等设备进入车间,并明确禁止在车间内拍摄及摄像。该公司遂于日以唐某某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为由开除唐某某。唐某某不否认拍摄并传输照片的行为,但认为该公司的规章制度中并未有相关开除后果的规定,且未经民主程序制定通过,属违法解除劳动关系,遂诉至法院,主张赔偿金282000元。庭审中,唐某某陈述在其拍摄照片前,另一家公司已有喷码机及复卷机,其于2017年9月入职了王某所在的公司。经审理,法院认为唐某某携带手机进入车间并将拍摄整合后的设备照片传送给同行业的另一家公司员工,严重违反了该彩印包装公司的规章制度,违反了法定的保密义务,违背了对公司应承担的忠诚义务,侵害了公司利益,该公司因此解除与唐某某之间的劳动关系,且已事先将解除理由通知了工会,属合法正当。对唐某某主张的赔偿金,法院不予支持,遂驳回唐某某的诉讼请求。主审法官认为,劳动者基于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应当履行对用人单位的忠诚义务。忠诚义务是指为了维护和实现用人单位的利益,基于诚实信用原则等,对用人单位履行的以注意、保密、服从、增进利益等为内容的各项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其中,保密义务是忠诚义务不作为义务的内容之一,是一种法定的义务,不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签订了保密协议,明确约定保守商业秘密,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存续期间和离职以后均应承担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劳动者不得自己使用或向第三人泄露其在用人单位工作时获得的商业秘密或其他秘密。本案就是典型的劳动者违反保密义务,泄露了在工作中接触到的商业秘密,虽然用人单位未与其签订保密协议,但保密义务系法定义务,不以约定为前提,劳动者应当本着诚实信用及对用人单位忠诚的原则,不得为侵害公司利益之行为。原标题:劳动合同不规范现象返潮养老保险待遇纠纷增多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呈现“两升”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当前位置:
只交养老保险,没签劳动合同对吗?
只交养老保险,没签劳动合同对吗?
发布时间: 10:46:00&&&&来源:www.91job.com
  91job导读:江某是公司职员,公司没和他签合同,而且只交了养老保险,而他了解过,社保是包括五险一金,只给江某交养老保险对吗?没签合同对吗?
  回答:首先,公司没和江某签劳动合同是不对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以及《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九条 &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的规定,公司应当和你签订劳动合同。
  其次,只参加养老保险是不正确的,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和第三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和第四十四条&职工应当参加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失业保险费。&以及第五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五险一金是一个整体,只要用工关系成立,公司就应当为职工缴纳保险费,保障职工参保的权利。
  最后,可以追究公司不签合同,不买保险的法律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的规定,可以向公司主张二倍的工资。
  对公司不买社保的行为,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的规定,公司应得到相应的处罚。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的规定,江某有权要求公司补交社保费。
没签劳动合同,养老保险,社会保险费
责权声明:本文所述观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91job.com无关 未经 91job.com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