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金融去杠杆各行各业都在去杠杆,去完会怎么样

A股再创本轮调整新低!楼市套牢!未来“钱”最值钱
经营指数专刊 推荐阅读
来源:远见财讯
世界股市一片涨,唯我大A股抹下浓浓的绿色。沪指今日依然的反弹乏力,收盘小幅下挫0.9%,收报3052.79点,再创本轮调整新低!
股债“双杀”意味着不折不扣的“钱荒”景象。
两周前的行酒令估计让大家记忆深刻,银行委外监管风暴让银行资金大回归,引发资金流转向,资本市场资金面预期生变。紧接着,债券市场、银行间市场、央行公开市场以及交易所市场国债逆回购,但凡涉及借钱的都出现从紧局面。中国的“钱”开始贵了,也就是利率涨了。
4月27日,贵州贵龙实业公司发行一期5年期企业债,发行利率升至7.8%。4月下半月以来,共有7只新债发行利率达到或超过7%。城投债也是利率大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17黔南债01”票面利率6.99%。此间,有22只债券发行利率在6.5%以上,7只利率超过7%。企业和城市借贷平台借钱贵,借钱难已成现实。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如何呢?
4月28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升至2.79%,创当月最高水平。三个月借款利率4.39%,为半年来新高。
(上海银行间市场同业隔夜拆借利率)
那么,国债利率呢?
国债因为国家信用作保而被称作金边债券,一般它代表基准利率,也就是利率标杆。5月4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涨至3.55%,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至4.26%,均创出半年新高。
(国家开发银行十年期债券收益率)
国债期货市场是最重要的资金市场,因国债金边,是信用度最高的抵押品,颇受机构重视。国债收益率是利率和资金松紧方面最灵敏的传感器。市场缺钱,国债票面价格下降,国债收益率上升;市场钱多,国债票面价格上涨,国债收益率就自然下降。所以,很多国家都把国债收益率视为基准利率;也都把国债收益率曲线当做资金面松紧的标尺。
(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国债收益率创出半年新高,正好和银行的几碗粉(麻辣粉MLF、酸辣粉SLF等)涨价不谋而和,银行不仅给粉涨价,而且还时不时断供——暂停公开市场操作,上个月不就连续11天停供了吗?近来也是供应的少,回收的多,央行大手正在拧紧流动性阀门,减少流动性水量。
不仅如此,中国银行的缩表也已然展开。
委外资金大撤离就是体现,我国商业银行委外资金总规模达33万亿,突然亦或是逐步回归都够市场喝一壶的。我国银行业一季度金融机构境内同业资产和同业负债余额较去年分别下降1.4万亿元和1.9万亿元。去年我国银行总资产232万亿元,总负债215万亿元,总负债不可谓不小,具体到各银行的冷热不均,银行负债问题就非常严重了。而央行自身收紧流动性或减少逆回购都是缩表行为。
落到占用资金的大头——楼市也面临资金从紧。五一假期后北京多家银行房贷利率首套4.9%,二套上浮20%,房贷利率涨到5.88%。同时,上广深等10余城市都上调房贷利率。这种上升趋势是必然的,
今年开年以来,特别是4月份以来,资金全面收紧以至闹“钱荒”,是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状况。这很大程度上也是被迫无奈。有句电影台词说得好: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如果没有当初的“大水漫灌”,何以至此?
问题是这排水力度有点大。但话说回来,不大似乎也不行。钱太多,不值钱,房地产、商品市场泡沫化。一栋一线城市的房子都顶得上一家上市公司全年的利润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如全民炒房,我国资金“脱实向虚”程度创历史之最。现在金融三大监管衙门一致行动,突然刮起金融监管龙卷风。可以确认,我国前两年“保房价”还是“保汇率”的争论已给出结论:保汇率。收紧流动性,让人民币利率贵点,才能减轻兑美元的压力。试想,你拿M2规模占全球货币发行总量60%的人民币和别国货币兑换,能换出个啥?
所有我们见到了,美联储3月加息,立马跟进的只有我国内陆和香港特区。虽然中国央行只是“粉”涨价,是变相加息。至于缩表,美联储只是提出个计划,中国就几乎同时掀起银行委外回收风暴,央行暂停公开市场操作。这些不都是为了让人民币利率走高、应付美元加息吗?
中国银行业有点美联储影子的意思。美联储6月还有加息,特别特别是特郎普这次史无前例的大减税,可把中国晒爆了。美国大减税,成避税天堂,变投资洼地;美元大回归,美元紧俏,定然会更值钱。美元加息中国尚可跟,降税怎能跟得上?人民币汇率还是压力山大,中国央行可能,只可能在利率上才有激进空间。这样下来钱会更紧,实际上眼下正在闹“钱荒”。
钱荒,投资领域会遭殃
我国正从“资产荒”步入“资金荒”的季节。资产荒抢资产,资金荒攒资金,捂紧钱袋子,现金为王。等待各种投资品报出“萝卜价”。
眼下要离股市远一点,股市大缺钱,资金流向是反的,也就是流出大于流入。其原因不言自明,IPO太无度、新股炒作无度、新老股非流通股解禁无度、传统夕阳产业公司上市无度,总之,股市成了为旧经济续命的“唐僧肉”。当初,A股还在婴儿期,就成为国企“解困”的工具,如今还要成为去“杠杆”的杠杆,举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去杠杆,唯A股在加杠杆——给股民加杠杆:“债转股”。这斯就是一屁股烂账改头换面成股票上市,披着新股的光环向股民发行。
看来A股是为“解困”而生而长的,A股困难似乎天生的。而今年上市公司一季报更让我们心律加快,今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经营现金流量比率平均是-3.9%,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足以抵偿流动负债。上市公司挣到的钱不足以抵偿财务费用,挣的钱都还给银行都不够。上市公司更在闹钱荒。这让股民与上市公司往后还怎么在一起玩耍了。公司公司不行,股票股票缺资金抄不动,IPO圈钱不商量,A股不走熊好像是老天爷睡着了。
所以,离A股一定要远多点。
楼市怎么样呢,去年来看,冰与火之歌,经济南下,房价北上!
2016年,中国GDP增速下滑至6.7%,创了自1990年以来最低的增长速度,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连续7年增速下滑。很多人觉得生意不好做,其实大家都一样。
但更令我们担忧的是以美元计价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16年居然破天荒的出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掉头向下的走势(媒体很少报道,大抵是被和谐了)。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之路的引擎失速无需过多讨论,虽然GDP增速依旧全球最高,但长达二十多年的超级经济周期已经不在闪耀。
而近两年由于土地、人力、环境等成本大幅攀升,微软、松下、三星、耐克等众多外资制造业大规模撤离中国也让产业工人人人自危,生怕卷入下一波失业的浪潮中。
而与此寒意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国内经济下滑的2016年里,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却迎来几十年来最猛烈的一次暴涨盛宴。一线城市房价几乎翻倍,二线核心城市房价涨幅也普遍在40%-70%之间。无数中产阶级奋勇接力购置房产,众多刚需惊慌失措,一家人数年工资积蓄不如一年房价涨幅。
于是在2016这一个财富伴随房价分化的纪年后,社会划分出了两个阶层:持有一二线核心城市房产的人群和国内其他人!
两个阶层中间划了一道极难逾越的鸿沟。不夸张的讲,一二线核心城市的房产持有者收割了全国人民的财富。
正是所有人都在靠投资房产来跑赢通胀,导致房产一路高歌,历史上没有哪个国家房价是永远上涨的。
今年,国家打压泡沫决心你也看到了,所以以后楼市就更不用多想了。别的不说,就说这“买完不让卖,卖完不让买”。物品没有流动性还叫商品吗?还有市场吗?由此,你把房子当商品不行,把它当投资品更不行。有价无市无投资意义,并且没有流动性的东西一定不会卖出好价钱。眼下,调控高压下的房价刚见回头,为什么不等等非要此时买房呢?至于刚需居住者,租房比买房压力还大吗?
有统计,我国房屋租售比奇高:深圳是1:732,即一套房的价格得租732个月才能相抵,732个月是61年!北京是1:625,是52年,上海1:607,是50年,广州1:465,是39年,厦门是59年,南京是52年。
注意:我国商住房产权只有70年
如此看来,有住房的你还买房去出租吗?没房住的你还买房住吗?房子是用来住的,管它是不是自己的?人生苦短,生活品质优先。
钱荒来临,现金为王,此时手里有钱心里才能不慌。捂紧钱袋子,准备抄大底。钱荒时代也是资产再分配的时代。
中国经济下滑的底部在哪里?
从我们国家内部的视角谈中国经济的问题,不得不谈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作为一个转型中国家,中国内部的产业结构、经济体制结构等都有不少问题。
比如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到现在还有很多措施没有完全落实,而市场也没有发挥应有的资源配置的作用,这是我们经济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比如很多人指责某一些国央企业,仗着自身对于所处行业的特殊垄断性,在企业业务的发展上,行业的进步革新道路上不思进取,墨守成规,这也是造成国内经济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最近一两年国内媒体频频报道的供给侧改革,淘汰钢铁、煤炭等产业的落后产能,使得这些企业对当地的GDP贡献度下滑而造成了国内经济下滑。这也是真实存在并且不可否认的。
而国家这几年通过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来拉动经济,对冲掉前面经济的下滑,也是一种政府主动进行的经济推动。
但我们展望中国未来的发展,还是要看欧美这些发达国家经济是不是会复苏,他们的真实需求能不能起来,以及要看我们经济增长内动力怎么样。
国外经济已经陷入一个长期停滞的时期,纵观全球,欧洲由于英国脱欧开始带来的一系列政治、经济风险至今仍无法消除,民粹主义汹涌,欧盟经济短期难有起色。而中东地区由于土耳其演变为极端穆斯林,也成为了全球的炸药桶,经济、地缘政治风险极大。
美国从2008年次贷危机到现在过去了快十年,特朗普上台后想模仿中国,通过大搞基建来带动国内的经济,拉动制造业,推动国内需求,完成美国复兴。美国经济未来可能会向好。但总的来说,我们的外部经济及环境依然不好。
国内来看,我们的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还有很大的空间,很多二线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依然在前行,基础建设依然是国内经济增长的重头戏,一带一路带来的出口投资项目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这都是经济下行中蕴含的巨大机会。
总体来讲,未来经济下行依旧是无法逆转的大势,但我们要认清形势,看清大局,特别是中国一亿中产阶级,更应顺应大势发现机会,逆势崛起,拒绝被动沉沦。而普通百姓也应顺势择业,远离夕阳产业,远离淘汰行业,在机遇中努力逆袭!
更多文章请关注经营指数专刊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为什么各行各业都在去杠杆,去完会怎么样_百度知道
为什么各行各业都在去杠杆,去完会怎么样
我有更好的答案
影响比较大,大约会持续一年。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看不懂你打我!读财经新闻学经济知识(1)—什么是杠杆?看不懂你打我!读财经新闻学经济知识(1)—什么是杠杆?清风有情百家号读财经新闻学经济知识第1期(2月12日)本期新闻图片去杠杆!去杠杆!去杠杆!去杠杆!从2015年开始,全国的金融圈子,都被这3个字(外加一个感叹号)充斥。全国上下,各行各业,企业私人都在去杠杆了。那么,什么是金融的“杠杆”呢?阿基米德的杠杆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起地球!其实这句话不准确,准确的表述应该是:给我一套杠杆,再加上足够的力量,我就能翘起地球。换句话说,杠杆就是,可以用自身较小的成本,来撬动比这个成本大得多的东西那么金融杠杆就是:负担一定的金融成本后,通过融资借贷等手段,使自己可以使用的资金达到自身资金的N倍,从而干规模更大的事情。举些杠杆的例子:1、按揭买房:承担利息成本,负担了首付之后,能获得银行的贷款,买到房子;2、分级基金:给A级(低风险)固定的收益率,B级(高风险)获得A级的全部资金,从而能有更多的钱去投资;3、管理层并购:管理层想把公司买下来,自己准备一部分钱,再找银行借贷一部分钱,就可以把公司买下来;4、修房子:开放商找银行贷款修楼,承担借款本息,修好房子后再卖你。杠杆简单的来说就是借钱那为什么国家要去杠杆呢?因为金融杠杆本身上是一种借钱的行为,如果全社会的借钱的人多了,不还钱的人就会变多,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就会变大。表现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就是:信托逾期、债务违约、理财产品无法兑付、按揭无法按期还款……为了控制整体的借贷水平,就只有“去杠杆”《读财经新闻学经济知识》系列今天开始连载啦“怕什么真理的无穷,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清风有情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聚焦各界热点,开拓全民眼界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去杠杆后,股市到底会怎么走
& &自2016年年初股市熔断以来这一年多一点的时间,我国宏观经济、货币政策、监管政策和资本市场都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近期在外围主要市场都十分向好的情况下,国内资本市场反而出现了巨大的波动。
& &富国基金与上海证券报社举办的第8届富国论坛上,新财富策略前三的6位大佬被请来了5个。对于宏观经济和A股策略,这5位大佬分别说了些什么呢?
& &主持人:
& &富国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袁宜
& &圆桌的讨论嘉宾:
& &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
& &兴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 王涵
&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董事总经理 任泽平
& &天风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研究所董事总经理 徐彪
& &申万宏源首席策略分析师 王胜
& &关于2018年经济形势
& &袁宜:首先感谢5位首席分析师的捧场,想问一下大家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最近金融监管在不断增强,基于这个背景,对今年年内的3个季度以及明年的经济形势,大家怎么看?先请姜超。
& &姜超:刚刚有人问我怎么理解目前的金融去杠杆。首先,大家对最近一段时间的资本市场感受很深刻,包括股市和债市,大家感觉机会不大。监管或多或少有一些影响,但这次金融监管的方向是对的。可以先看一下全球经济复苏的经验:过去研究全球宏观经济时看不上欧洲,但是欧洲的股市近几年全涨,这几个国家都有金融去杠杆的过程。需要金融行业把钱投到需要的地方,这会短期带来阵痛,大体上今年的经济不会有去年那么好的走势。去年经济前低后高,今年有前高后低的走势;去年是供给侧改革,今年是去杠杆。对明年,我们希望:今年能完成去杠杆,明年搭上全球复苏的末班车。这是我们的期待。
& &王涵:首先,短期之内金融去杠杆是对经济影响比较大的事件,但我们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记得两年之前,大家谈得比较多的是中国企业部门杠杆高,而过去这一年,随着经济企稳、房地产去库存深化,企业部门的整体杠杆是下降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风险高的部门的风险降下来,这样至少整个经济在短期内的下行是有底的。另一方面,短期内的金融去杠杆肯定会产生一些冲击,但是这个所谓的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一个是全球货币政策在收紧,国内未来也有货币政策收紧的潜在空间,所以提前去杠杆,为未来利率变化腾出了空间。其次,之所以叫“金融去杠杆”,就是在过去一年,金融体系整体杠杆率的上行比实体经济的上升要快,如果金融加杠杆的过程中,实体经济相对受益比较少,意味着去杠杆过程中的冲击,也主要是体现在金融体系,而非实体经济。所以,综合这几方面考虑,整体今年一二季度的经济是全年的高点,三四季度会有所放缓,但对明年的经济也没必要过度悲观。
& &任泽平:这是一个好问题。金融去杠杆和实体经济去产能,是未来的关键。实体去产能,会有行业竞争格局优化和龙头地位的凸显,金融去杠杆会导致整个货币创造体系收缩,包括需求端的收缩。
& &我以前讲过两个观点,一是2014年的新5%比旧8%好。当时主要讲供给端的出清,经济到了一个平台,因为行业格局的优化,会有一批企业凸显出来,通过大量的微观调研看到,资源向优秀的龙头企业集中,它不用再打价格战,进行产品创新升级。在玻璃、水泥、机械很多传统行业能看到这种变化。
& &第二,在2015年A计未来经济L型,大概在年中国经济会触底,今年下半年经济会二次探底。
& &我研究宏观经济16年,深知预测未来是非常难的事情,有大量不确定性,除了勤奋、状态好,还有运气好。讨论中国宏观经济的未来,非常重要的变数来自于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新的政治周期开始以后我们做什么,能不能通过推动供给侧改革提升效率?因为大家发现,世界经济复苏了,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印度,都处在一个大牛市当中。所以,中国在今年的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供给侧改革能否落地,这里面大量的问题有待讨论。值得期待,有待观察。
& &对A股未来一年的看法
& &袁宜:3位经济学家对年内的看法是都认为过了一个小高点,对明年的经济抱有很大的期待。接下来请两位分析师分享一下,你们对A股在今明两年业绩增长上的预期。
& &徐彪:关于企业盈利,可以往前看一年,从去年的二季度开始,到今年一季度,连续4个季度企业盈利的复苏,这个不仅体现在eps上,同时看到roe持续上升。背后的推动力,如果做一个简单粗暴的归纳,大概是两点。一是财务成本的下降,主要是由于企业部门所面临投融资环境的改善所带来的。二是供给侧改革带来的部分行业利润的直观改变。但是从今年二季度开始,财务成本下降趋势结束,转为上升,与此同时ppi掉头下行,预示着企业盈利改善的进程发生变化。与此同时,观察到的指标显示,如PPI指标、发电量的数据和货运量的数据等都出现了拐点。所以今年的二季度三季度,很有可能会成为企业盈利改善的拐点。企业盈利改善即使出现波折,从行业角度来说,寻找好的行业,自上而下可能很难看到,但是自下而上的应该能找到。比如新能源,去年和今年的销量仍然比较好。但是需要注意,股价的表现未必和企业盈利完全同步,有好多行业连续3年都在快速改善,但是股价波动可能有休整期,所以不能完全划上等号。
& &王胜:PPI上行是企业业绩改善的核心原因,因为我们企业收入的增长跟名义GDP的增长是同向的,但这一点随着未来PPI的走势向下,出现趋势性的反转。第二,PPI上行的时候,毛利率肯定有改善,这一点可能也难以维持趋势。至于财务费用这一块,也难以继续下降。因此,之后两个季度企业业绩增速应该是下行的,但是整个市场上机构对此预期比较充分,股价尤其周期股价已经有反映。我们一直在思考,通过供给侧改革,是不是整个周期行业的产能确实收缩,所以龙头公司业绩下滑速度有限?这时候更需要看商品期货价格,如果未来止跌企稳,未创新低,龙头公司盈利可能也还能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增长,与过去数年全面亏损情况不同。
& &机会还看龙头股
& &袁宜:在宏观经济减速背景下,两位策略师都认为可能会回落,但是会找到一些行业,行业中找到一些龙头的分化。接下来再请教一下3位经济学家,基于你们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在一两年中对大类资产的配置有什么差异?姜超几个月前提出现金为王,确实得到市场非常好的验证。在现在的市场看待未来一两年的大类市场,你有什么建议?
& &姜超:做研究员是某种程度靠运气,因为很多观点短期对,长期未必是对的。目前大家短期很迷茫,但是确实反映出来过去一段时间大家的困惑。今年资本市场,股票没机会,债券也没机会,跟大家的习惯不太符合。美林时钟去年转得很快,年初还在讨论衰退,年底经济过热就很快地涨起来。以前在国内做投资有速成法,股票债券翘翘板,主要是货币政策发生变化。比如经济通胀只要开始往下走,立马开始新一轮放水预期,经济好,大家买股票;经济不好,货币宽松,大家可以买债券。但是这次发现,整个货币的框架是经济通胀开始往下走,货币还在继续缩减。
& &所以,政策框架发生了变化。现在美国开始加息,我们在汇率方面受到约束,为了稳定汇率,不得不考虑跟随提高利率。第二是金融去杠杆。金融行业在过去几年出现过度繁荣,太多钱出来流向房地产,未来的转化取决于金融去杠杆的进程。如果问我到底金融去杠杆什么时候结束,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短期还是应该现金为王。如果金融行业打破了刚兑,这个时候从现金转到债券再转到股票,长期来看最终这些资产还是有价值,但是需要大家耐心等待。
& &王涵:过去3个月,市场逐渐对经济形成共识:第一,经济不会很快的上去。第二,经济实际上也不会有失速的风险。如果从“结构”这个角度切入,有些事情就非常清晰了:从2015年7月份股票市场调整以来,有一条主线一直很清晰,就是风险溢价主导的分化越来越明显。以股市为例,去年中期以来,低估值蓝筹走势强劲,高估值小股票下跌,是非常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的投资反而变简单了,只要盯紧EPS,你会发现业绩好的公司,走势也非常不错。在5000点之前,股票市场大量涌入的是个人投资者,但是5000点之后,个人投资者赎回股票、基金,改投资理财产品或者买货币基金。这部分资金尽管重新回到了市场,但是偏好发生变化,因为每一家银行把理财资金去投资的时候,基于客户对风险控制更高的要求,在资产端的选择上也越来越注重基本面。这导致了基本面好的资产越来越贵,基本面差的资产则下跌。
& &现在国债的收益率已经到了3.7%,与银行贷款相比,也开始有价值了。但是信用债有没有价值?如果按照前面所说“风险/信用溢价”显现的逻辑,则信用债的调整可能还没结束。股票市场也是一样,好的公司已经走出来了,这部分股票的调整只是阶段性的。但是对于那些纯靠“讲故事”的公司来说,这些公司估值长期下降的趋势还没有结束。
& &任泽平:对于当前的宏观环境有这么几个线索。第一,流动性的退潮。年股市、债市、房市先后牛市,有一个大的背景是流动性的宽松,所以,我们在“5000点不是梦”后提出“一线房价翻一倍”。从去年8月份以后,流动性开始退潮,尤其是今年越来越明显,无论是美国加息、美联储缩表,还是国内的政策,非常重要的是宏观背景发生了系统性变化,流动性退潮。在这个背景下,大类资产怎么做?第一,流动性退潮之后,谁的杠杆最大,谁受伤最严重。比如2015年的股市杠杆大,所以股市跌得很惨;2016年是债市、房市加上去了,杠杆怎么加上去,要怎么解下来,所以,2016年底以来债市初现明显调整。对债券市场,现在已经不是基本面的原因,因为基本面需求是二次回调了,政策和流动性是市场主要矛盾。如果v基本面,基本面不可能一个月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市场股市债市都在调整,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因为流动性。按照这个逻辑,其实股票的杠杆是相对比较确定的,现在已经调整了两年了,股票市场未来是震荡市,因为你赚不到流动性过剩的钱,赚不到博弈的钱,你必须寻找那些穿越周期、剩者为王的企业,给它溢价和它一起成长。去年初我们讲向低估值有业绩的方向抱团,今年讲要买就买龙头,因为龙头未来会整合整个行业,经过二次探底,其他企业活不下去,龙头企业能活下去,能够最终收割市场,所以给龙头溢价。
& &对于债券市场,现在看得很清楚,基本面对债券开始有支撑了,因为市场担心去杠杆导致的超调,现在基本面已经不是主要逻辑了。关键是看监管的高压什么时候过去,这有3个条件,如果大家看到这3个条件,监管高压会逐步淡去。第一,经济出现比较明显的回调。第二,维稳诉求开始上升。第三,部分领域去杠杆结束。对房地产市场,我们在2015年提出“一线房价翻一倍”,在去年9月份以后提出这一轮房价上涨接近尾声。事实上房地产是很复杂的事情。说复杂,又很简单。讨论房地产,首先界定看维度是5年10年还是今年,按照这个逻辑是短周期调整,看到2018年,中期看三五年,长期看这个区域人口是否流入、土地供给是否增加。
& &袁宜:谢谢3位经济学家!接下来,请两位策略师对A股市场未来一年主要的投资主体和分割结构性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领域?
& &徐彪:过去一年表现最好的是蓝筹股,表现最差的是成长股和相应的股票,为什么有明显的差别?简单粗暴的推论是,很有可能过去一年企业盈利复苏的同时,也看到经济增长的上升。经过调整以后,新的一轮周期在什么时候?如果一年以内能看到,相信越往后会越好,但是也有可能半年下行,半年上行,这里面会带来风口的切换。所以从现在往后看,第一个影响因子最大的,是从经济增长基本面的角度看,很可能是切换式的,这个过程要观察产出缺口。第二,在流动性收紧过程中,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大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流动性收紧或者贷款或者支持的能力不一样,越小的企业越困难。我们判断在整个流动性上行周期里,很有可能大公司受到的负面影响比小公司更小。第三是风险偏好,从最近市场氛围来看,在一到两个月之前,风险偏好非常高,现在显著回落。我们谁都难以猜测过两个月会否继续上升,所以从风险偏好判断这个市场,很难得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结论。
& &王胜:从资产配置角度来看,全球的权益市场创新高,不仅仅美国,这不是偶然。权益市场从一年时间来看是有机会的,A股的沪深300甚至是全球成分指数中估值较低的。第二,从全球风险偏好来看,全球都向龙头股票集中,所以A股走出同样的走势,不仅仅是政策的引导。对于消费类的公司来说是富有争议的,很多人担心股价高位,但是这些公司还在基本面向上的趋势中,整个业绩不断超预期,此类公司估值相对国际上很多同业公司也不过分。第三,公募净值整体回撤到年内不盈利,说明之前消费配置并不拥挤。至于周期,有一些行业依旧有价值,比如火电行业值得关注。经济下行,则它的成本也是往下的,如果需求稳定,伴随着供给侧改革今年重点转向电力行业,会有比较好的业绩趋势。总体来看,机会会更加细分,所以我们做了一个报告说,到2020年有20个细分行业可能会存在结构性机会。
相关职场理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去杠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