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股市是利好还是利空

  【摘要】存款准备金政策具有货币乘数效应能给国家金融和经济带来较大冲击性影响,今年3月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影响
  【摘要】存款准备金政策具有货币乘数效应能给国家金融和经济带来较大冲击性影响,今年3月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表明流动性仍在逐步释放过程。由于通过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调控经济时,必然会对股市产生一定影响。结合我国过去调整情况以及存款准备金作用于股市的理论分析,本文提出当下市场发展的一些政策建议。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2/view-7475008.htm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率 股票市场 利好消息   一、近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调整情况   年6月,国内出现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加剧的现象,国际贸易持续保持大额顺差,因此,央行为了抑制商业银行信贷规模过快增长,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是,在2008年9月后,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保持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平稳增长,提高国民就业率,又开始连续4次下调准备金率。当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国内却也出现一些问题,信贷规模以及货币供应量增长又开始过快,CPI指数也增长较快,央行继续采取9次上调准备金率政策,来以致过剩的流动性。   时隔三年,国家经济在政策引导下存在缓慢增长现象,各个行业领域发展尤为艰苛,资本市场处于疲软阶段,应对这一现象,央行决定下调来放松货币政策。放松银根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快速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央行希望增加货币供给量来刺激资本市场的投资,来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改变当前疲软市场的状态,注入新兴活力。   2016年这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银行方面,可贷规模比例是最大受益者,因为流动性大大增加。在大宗类商品方面,有色板块的波段沪港通中套利机会、投机频率都会有所增加。相对而言,始终能够保持高分红比例的蓝筹股,其持有价值将有所突出,降准会更加利好股市中蓝筹股板块。   二、存款准备金作用于股市的理论分析   (一)宣示效应   宣示效应的研究侧重于股民的心理预期,在央行作出调整准备金率宣告之前,根据当时经济形势,股民、学者乃至一些金融机构常常会对央行的举措作出预测,从而从心理层面影响市场参与者的决策,进而影响股票市场的价格。一般企业出于对自己公司营运的考虑,在作出预测后,会及时调整自己的资金链计划,以免在政策出台后对企业造成太大波动性影响;而普通股民也会对其政策方向做出一定推断,例如,当央行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样宽松的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利率下降,人们预测股价可能会上升,纷纷买入股票,而股价的上升又反过来证明了人们的预期。因此,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很大的心理预期效应。   (二)市场利率效应   股票作为一种虚拟的资产,其价格变动有其独特的运作机制,股票价格变动与股票预期收益成正比,与利率大小成反比。当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后,其他可控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货币供给量就会增加,反过来作用于利率水平就会下降,降低了融资成本,投资者便会买入股票,使得证券市场的有效需求增多,股票价格上升。相反,利率上升会导致股票价格呈下滑趋势。   (三)市场结构效应   由于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挂牌交易,这些不同类型公司所需营运资金、对于资金的依赖程度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当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影响到对货币供给量变化时,会对不同类上市公司产生不同影响效应。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对资本密集型企业影响较大,如房地产、金融业、重工业等行业,不同板块不同公司对货币政策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受直接影响的金融板块以及高度依赖信贷资金的房地产板块在每次调整中受冲击最大。   对于房地产板块来说,降准以后银行后续资金将更加宽裕,房贷有望继续宽松,面对当期地价高和买房热,消费者可能会抓住好时机,刺激了他们的购房意愿。房地产由于能筹集更多的营运资金,加大开发规模,行业利润可能会上升,此时,相应的就会出现股价上涨趋势,带动上下游建材行业板块股价上升。而对于金融板块来说,整个金融体系的贷款扩张能力增大,在货币乘数作用下,提高了商业银行派生存款能力,进而形成一种循环性放松。上市银行债券投资收益将会增多,也促进其股价上涨。如今年3月首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后,上证指数上涨11.75%,但后期呈现出高开低走态势,4月份沪指下跌概率为2.18%。   三、政策建议   依照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宏观经济走势,预期未来还会再次使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为了提高其工具对股票市场传导的有效性,减弱货币政策的滞后性,基于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现今中国金融市场不断创新以及影子银行的发展,金融自由化逐步拓宽,我国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工具仍有各种不足,难以持续在市场中实施,从本质上说,若央行只使用数量型政策工具去调节货币供给量,就不能从根本上就解决流动性泛滥或短缺的问题,应不断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充分调动价格型政策工具的优势,来调控宏观经济。   (2)多元货币政策结合。每种货币政策工具有其自身的优缺点,相互结合可以扬长避短,对其缺点进行部分抵消,使其优势也能加倍显现。基于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发展的复杂态势,结合不同的货币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一种单一货币政策长期实行,一定会产生不利的经济影响。   (3)完善股市交易机制。在股市发展过程中,我国股票市场成熟度以及规范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相较纽交所等国外股票交易市场来说,仍然存在很大的完善范围。这些未改善的弊病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效果的有效性,因此,我们要改善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传导机制,即改善股市的交易机制来提高政策效果。   参考文献:   [1]焦倩芳.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6,(1).   [2]马龙飞.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政策对我国宏观调控的影响[J].当代经济, 2016,(11).   [3]陈信恺,谢德军.中国股市对于货币政策的反应效率[J].金融经济月刊, 2016,(1).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及对股市影响一览表.doc 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及对股市影响一览表.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及对股市影响一览表
次数 时间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单位:百分点) 消息公布次日指数涨跌
40 日 (大型金融机构)20.00% 20.50% 0.5 0.22% 0.27%
(中小金融机构)16.50% 17.00% 0.5
39 日 (大型金融机构)19.50% 20.00% 0.5 0.08% -0.62%
(中小金融机构)16.00% 16.50% 0.5
38 日 (大型金融机构)19.00% 19.50% 0.5 1.12% 2.06%
(中小金融机构)15.50% 16.00% 0.5
37 日 (大型金融机构)18.50% 19.00% 0.5 -3.03% -4.55%
(中小金融机构)15.00% 15.50% 0.5
36 日 (大型金融机构)18.00% 18.50% 0.5 2.88% 3.57%
(中小金融机构)14.50% 15.00% 0.5
35 日 (大型金融机构)17.50% 18.00% 0.5 -0.15% 0.06%
(中小金融机构)14.00% 14.50% 0.5
34 日 (大型金融机构)17.00% 17.50% 0.5 1.04% -0.15%
(中小金融机构)13.50% 14.00% 0.5
33 日 (大型金融机构)16.50% 17.00% 0.5 -1.23% -1.81%
(中小金融机构)13.50% 不调整 -
32 日 (大型金融机构)16.00% 16.50% 0.5 -0.49% -0.74%
(中小金融机构)13.50% 不调整 -
31 日 (大型金融机构)15.50% 16.00% 0.5 -3.09% -2.73%
(中小金融机构)13.50% 不调整 -
30 日 (大型金融机构)16.00% 15.50% -0.5 -4.55% -4.69%
(中小金融机构)14.00% 13.50% -0.5
29 日 (大型金融机构)17.00% 16.00% -1 1.05% 4.04%
(中小金融机构)16.00% 14.00% -2
28 日 (大型金融机构)17.50% 17.00% -0.5 -0.84% -2.40%
(中小金融机构)16.50% 16.00% -0.5
27 日 (大型金融机构)17.50% 不调整 - -4.47% -0.89%
(中小金融机构)17.50% 16.50% -1
26 日 16.50% 17.50% 1 -7.73% -8.25%
25 日 16% 16.50% 0.50 -1.84% -0.70%
24 日 15.50% 16% 0.50 -2.09% -3.37%
23 日 15% 15.50% 0.50 2.53% 4.45%
22 日 14.50% 15% 0.50 -2.63% -2.41%
21 日 13.50% 14.50% 1 1.38% 2.07%
20 日 13% 13.50% 0.50 -2.40% -0.55%
19 日 12.50% 13% 0.50 2.15% -0.24%
18 日 12% 12.50% 0.50 -2.16% -2.21%
17 日 11.50% 12% 0.50 0.68% 0.92%
16 日 11% 11.50% 0.50 1.04% 1.40%
15 日 10.50% 11% 0.50 2.16% 1.66%
14 日 10% 10.50% 0.50 0.13% 1.17%
13 日 9.50% 10% 0.50 1.41% 0.19%
12 日 9% 9.50% 0.50 2.49% 2.45%
11 日 8.50% 9% 0.50 1.84% 4.48%
10 日 8% 8.50% 0.50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28被浏览8,612分享邀请回答19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央行宣布上调准备金率,对股市是利好还是利空?
周五收市后,央行宣布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大多数人将这一消息解读为股市利好,因为在人们普遍预期本周末加息的情况下,央行最终选择了数量型工具而不是价格性工具,货币调控相对温和,缓解了投资者对紧缩政策的担忧。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行动本身透露出的含义更为重要,连续三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表明货币政策正在稳步转向,未来宽松的流动性将不复存在,而且加息的靴子没有落地,有理由相信央行今后几月还将采取后续行动,这让市场的走势更加扑朔迷离、看不清方向。
其实个人对央行上调存款准备率而不是加息的决定一点也不意外。就在今天中午,几个圈内好友在闲聊此事时,我就说过,周末上调准备率的概率是85%,当时他们基本上也认同这一预判。原因?我想聪明的您一定也知道。
在外松内紧的货币政策环境下,中短线股市最有可能走出抵抗性下跌的形态,不管周末公布的CPI是多少,是否超出预期,都很难改变这一趋势(立此存照)。尽管我不大愿意对短期走势作出无趣又无用的判断。
只要美联储超宽松政策还在延续,国内的紧缩力度就不会太大,甚至不排除有色厉内荏、外刚内柔的可能,以避免热钱加速涌入、人民币升值压力和打击并不稳固的经济复杂进程。但如果政府仍然延用诸如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之类的政策措施来挽救经济颓势和释放流动性,那么滞胀的风险就与日俱增,贫富分化加剧、通货膨胀攀升、民众购买力水平降低、内需不振、社会动荡不安的现象将给中国经济致命一击。所以当务之急是毫不犹豫地加息,毫不犹豫地减税,毫不犹豫地提高工资水平,毫不犹豫地扩大就业。而复杂的经济局面必然带来资本市场的震荡和彷遑,又加上年底个人投资者资金回流压力,股市只能是震荡中寻底,故急跌可轻仓抄底,急涨应果断斩仓。基于这一判断,昨天在大盘急拉过程中,以7.78元卖出长江电力(曾有一天长电涨至7.85元都未抛),获利3.3%(见笑了),卖出后又后悔,好在尾盘以7.62元捡回,算是做了个短差。但遗憾的是,未能及时卖掉大秦铁路,(昨日曾快速冲高近3%,这对于大盘股来说,是个不错的涨幅),原因有二:一是大秦买入成本相对较高,抛出后基本不赚,有些犹豫;二是见高铁概念板块非常强势,想继续持股待涨,结果可想而知,浅套依然(成本8.27元)。
就在日美军队模拟联合“夺岛”演习的同时,日本石垣市的2名市议员登陆了钓鱼岛的南小岛。如果党府认为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话,那么对于日本议员的这一举为,党府再一以惯之的谴责、抗议,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因为他们涉嫌非法入境(往重了说,是侵略),应当立即宣布予以拘捕,发出通缉令,然后驱逐出境。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