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两个寻合作伙伴一起创业开了一家室内装修公司,股份是433,我拿三十。我们多久分红一次,一次分多少

投资圣经:投资股票的两个逻辑
投资股票的两个逻辑:必输还是必赢?
( 21:23:55)
投资股票的两个逻辑:必输还是必赢?
股票投资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逻辑,都非常有道理,却推出了正好相反的结论:股票投资是必输/必赢的。一、股票投资的两个逻辑——必输还是必赢?
第一个逻辑:
股市是一个赌场,有人买就有人卖,有人赚就有人赔,同时加上印花税、大小非减持等,这是一个负和赌博游戏。买的人觉得会涨,卖的人觉得会跌,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比别人聪明,而事实上越觉得自己聪明的人往往输的越多,就像去赌场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今天应该手气不错,没有人是为了去输掉钱而赌的。
事实数据也确实如此,股票市场有“一赚二平七赔”的定律,那一成赚了的,也有不少没有跑赢通货膨胀,多数没有跑赢指数(在美国,大部分主动型基金跑不赢指数)。
基于这个逻辑,进入股市几乎是必输的,远离它才是最好的策略。
第二个逻辑: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社会总财富在不断的膨胀,新的财富被创造出来,而不同于过往几千年的农业社会,财富往往只是转移,很少有新创造。iPhone被发明出来,也许诺基亚受到了损失,但是全人类的财富增长了。也就是说,自从大家听到过GDP这个词以后,GDP一直都在增长。
而这种财富创造的过程中,有三种参与者,个人/家庭,政府,企业。其中,企业是财富创造的核心。每年增长的GDP,核心就是由企业创造出来的新增财富。
企业经营有风险,可能会衰退或倒闭。把企业按规模划分,简单分为大型和小型企业。很明显,小型企业的风险远远大于大型企业,一个已经经营了十年的企业,第11年继续稳健经营的可能性,比刚创立的企业能活过第一年要大的多。
而股票市场,就是一个国家的大型企业、优势企业的代表,买股票就是买一个企业所有权的一部分。一个国家的大型优势企业,大概率会以不输于GDP的速度成长(即使经济崩溃,大型企业批量倒闭,那整个国家GDP也一定大幅下滑)。
哪怕一个人再笨,根本不知道每只股票有什么区别,他只要平均的买入每只股票(或者更方便的,买入指数基金),长期来看,他就注定会分享这个国家经济的增长,获得不输于GDP增速的财富增长。
同样有数据验证。时间拉到足够长,一个大国的股市指数肯定是向上的。美国200年数据回测也显示,长期来看股市投资收益最高,远远超过通货膨胀、黄金、债券等。
基于这个逻辑,进入股市几乎是必赢的,最傻瓜的策略都能获得远超过各种无风险理财带来的收益。
图:美国自1801年至今大类资产的回报表现。
图:美国年扣除通胀后的房价历史
数据来源:
二、投资VS远离——站在哪一相?
为什么同样有道理的两个逻辑,会得出完全相反的两种做法呢?到底应该投资股市, 还是远离股市呢?
——看你站在哪一相,看你基于什么逻辑投资股市。
如果你是来赌博的,或者说,把股票当做一纸价格,希望靠价格的波动来获得投资收益的,希望依靠自己比别人聪明,自己买到的是笨蛋对手卖出的,自己卖出时有更大的笨蛋对手接盘,那么你就在第一种逻辑中。想要成为那一成的赚钱者,必须依靠你自己真的非常聪明,真的超越了99%的对手。或者,真的有能力准确预测明天的股价。(如果真的有这个能力,买彩票回报率更高一些)
如果你是把股票当做企业来投资的,那么你就在第二种逻辑中。只要你没有犯大错,获得指数上涨的收益是没有问题的。为了降低风险,还可以通过定投指数的方式,用时间来分散风险,跟据回测,无脑定投长期能获得6-8%以上的收益。这也是巴菲特对普通人最推荐的投资方法。
对于站在第一相的人,其他股市参与者是对手,必须依靠他们犯错,我才能获利,就和赌大小一样,我压了大,必须有人压小而且错了,我才能赚钱。
对于站在第二相的人,其他参与者是同伴。这些同伴作为一个整体,也就成了市场先生,市场先生有时候会发疯,给我一个极低或极高的报价,但长期来看,市场先生总会回归正常,帮助我完成价值发现,给一个企业合理的定价,帮助企业更好的经营。
对于站在第一相的人,牛市开心熊市害怕;对于第二相的人,牛市谨慎熊市开心,因为商场打折的时候,当然是开心的去买便宜货,而不是被吓跑。即使自己全仓买入的股票大跌,也不用担心,更不会割肉,因为如果你正价买了一件衣服之后,商场开始打折了,难道你会被吓到?难道你会抢在商场前面,把自己的衣服以更低的折扣处理掉?当你知道自己花4毛买了一块钱的东西,偷着乐就够了;当你不知道你买的东西有什么价值,那就注定被被人的报价牵着走。
第一相的人喜欢谈今天的盈亏,喜欢一夜暴富;第二相的人理解复利的威力,知道等待的价值。不论今天如何波动,将视野拉长,最终的结局是注定的,又何必为这些眼前的波动而心动呢?“近处看海,惊涛骇浪;高处看海,风平浪静。”
巴菲特1965年致合伙人的信中讲到的复利故事:
传说中的曼哈顿印第安人就因为他们精明的商业头脑而名垂青史。1626 年,他们把曼哈顿岛卖给了有名的败家子彼得·米努伊特 (Peter
Minuit)。据我所知,印第安人最后拿到手是 24 美元。米努伊特获得了 57.8 平方公里的土地,相当于 57,756,735
平方米。目前,曼哈顿岛的价值是 12,433,766,400 美元(125 亿),约合每平米 215
美元。外行乍一看,觉得米努伊特赚了。其实,印第安人只要实现每年 6.5%
的收益率(部落基金的销售代表应该敢承诺这个收益率),他们就能笑到最后。按照每年 6.5% 的收益率,经过 338 年,24 美元会变成
42,105,772,800 美元(420 亿)。如果他们的收益率能再高 0.5 个百分点,达到 7%,他们的钱现在就是 2050
三、为什么选择困难的游戏?——赌性不改
相信每个参与股票投资的人,都希望自己站在必赢的一相,而不是必输。但同时,很容易发现,身边绝大多数投资股票的人,都是站在第一相的。为什么明明有简单的赚钱方法,他们却要选择必输的超高难度游戏呢?
因为他们不是关注以投资来解决财富问题,而是在享受赌博的乐趣。
他们觉得,指数基金一年6-8%的长期年化收益,太慢了。甚至,巴菲特一年20-30%的收益率他们也看不上,“我两个涨停板就解决了!”
他们喜欢抓涨停板,抓到自然很高兴。然而,如杨天南老师在《一个投资家的20年》中写道:
高兴却又不能解决问题,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一场战斗与战争的区别。例如昨天所有股票都是涨停板,人们的总资产绝对没有在一天之内上升10%。“你看我一天就赚了10%!”但是我们都知道这并不是说总资产的回报。
一个抓鱼为生的渔民,会用钢叉抓鱼,而不是柳叶。一个喜欢抓涨停板的人,有多少比例的股票持仓放在了涨停板的那只股票上呢?又拿出了总资产的百分之多少用于股票投资呢?一个涨停板,给他的总资产,带来了多少增长?这些增长能够解决他的财富问题吗?用这种方法继续下去,有任何可能解决他的财富问题吗?
即使明知如此,即使知道巴菲特比他富有数万倍,可是赌性难改。赌赢了,当下就有快感,即使明天会输,明天再想;长期投资,成功在千里之外,他们看不见摸不着。
&《一个投资家的20年》一书中还写到:
先前提到的30万15年1000万的财务规划,我们认为是一个普通家庭可行的财务方案,现实中不同的人群的反应大体如下:
20岁,太早。(我还年轻呢,着什么急,早着呢!)
30岁,太久。(什么?那个巴菲特一年才21%的回报,我两个涨停板就解决了!)
40岁,太难。(炒股10年下来,亏的比赚的多,这还真不是好玩的!)
50岁,太晚!(唉,早知道……)
香港恒隆地产主席陈启宗说,我们养了它(恒隆广场和港汇广场)10年才开始盈利。我很笨,我不知道怎么炒短线,我做长线。
慢即是快。老子讲“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
偏偏,这种人往往不承认自己在赌博,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99%的对手。正如没有一个赌徒是觉得自己去赌场是要输钱的。他们不相信也不理解概率思维,而是迷恋赌赢的感觉。他们不喜欢统计自己的资金流水和实际收益,只喜欢炫耀“今天赚了”的瞬间。
一个赌徒可能会炫耀,“我昨天去赌场,一晚上赚了10倍”,可是他不会卖了房子去赌博。如果一个每天收益率10%的投资,你觉得不是赌博,试问你放了总资产的几成在里面?如果你炒股一天就能赚一个月的工资,试问你为什么还不辞职?
芒格说:“中国人的问题是他们爱赌,他们相信运气,这就愚蠢了。你应该相信概率,而不是运气。好赌成为了这个国家的缺陷。”
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有能力战胜99%的对手,试问,你付出过什么而获得了这种能力?除了持续多年的盯盘,你做过什么深入的研究?
在任何一个领域,做到前1%,都是要和大部分人不同,甚至背道而驰的。试问,你学习过程中交流的对象,是这个领域前1%顶尖投资者,还是你身边的股友、几百几千元门槛的网络群友?
一个领域的卓越者往往也是其他领域的成功者,只要他在其他领域也付出适当的努力。这些自视为股市里前1%的“高手”,在其他领域,比如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做出过什么超越99%的成就?何况,投资还是一项让无数其他领域成功人士都折戟沉沙的挑战,你又如何觉得你已经找到真谛了呢?
四、价值投资的挑战:如何确定公司的价值;如何面对价格波动
选择第二相,就是选择价值投资,投资于企业的价值,而不是纸面的价格。
价值投资也同样会面临挑战。巴菲特说过,“第一,如何确定公司的价值;第二,如何面对价格波动”。
第一点是前提,但是涉及具体的公司研究方法,这里不作讨论。(如果以“不会研究企业”作为不选择价值投资的理由,那为什么不听从巴菲特的劝告,买指数基金呢?)
对于第二点,面对价格波动,有两种犯错的方式:
1.因为有价格波动,所以想高抛低吸,想顺便赚点第一相的钱。
2.因为市场情绪高涨,所以觉得一个公司价值特别高,因为市场情绪低落,就觉得没价值;
第一种,正如开篇就分析了,这种方法从概率上,期望为负,即使买到了对的公司,做所谓的波段操作,概率上依然是负收益,不如保持持仓不动。
第二种,往往不懂得如何判断企业真正的价值,把市场的声音当成企业的价值。牛市里,所有消息都是好消息,熊市里,所有消息都是坏消息。绝大部分企业的价值,在牛熊之间没有任何变化,但是因为市场的声音,对企业价值的判断就有天壤之别。
如果被这样的声音牵着走,在48块买入中石油,在6000点买入指数基金,一样会面临亏损。然而,48块买中石油和6000点入市的人,真的是基于第一相的逻辑,基于企业增值而投资的吗?恐怕只是看到因为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赚钱了吧。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果一个人入市的心是错的,那么自然得不到对的结果。
如果基于企业价值而投资,会如何判断呢?
一个企业的价值是什么?或者说,当人们经营一个企业,目的是什么?不管有其他什么目的,但是核心有一点是,获得利润,即赚钱。不管是开一个早餐铺,还是经营500强公司,都是以赚钱为目的,以追求利润为目的。
既然如此,投资一个企业,就是看这个企业未来能产生的利润,是否值得投资。
比如,如果楼下一个早餐铺,每年能赚1万块,但是1万块卖给你,卖给你之后老板还不辞职,每天继续帮你干活卖早餐。这种买卖应该人人都愿意做,因为买下后一年就赚回了本钱。如果是10万块呢?可能要考虑下。如果是100万块呢?
这里价格和利润的比值,就是PE市盈率,即上市公司市值和利润的比率。不管是全资买下一个早餐铺,还是买入上市公司万分之一的股份,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拥有这家公司的一部分。
而价值投资中对企业价值的误判,本质上就是对企业未来利润预估的误判。
所谓炒题材,炒概念,不管是手游VR新能源千年大计,最终落到企业价值上,是同一件事,就是未来利润大幅增长的预期。基于这样的预期,才会觉得上百倍的市盈率也是物超所值。然而,这些公司真的能实现增长预期吗?如果是200倍PE,意味着如果利润不增不减,要200年才能回本;如果利润保持每年50%的增长持续十年,达到每年利润是今天的38倍,才能回本。有多少行业真的能支撑一家公司实现这样的增长?又有多少家公司真的能持续十年越来越强,不被淘汰,甚至不遇到什么波折?
何况,如果是一两家公司出现高PE,还有可能合理,如果一个市场上多数股票都高PE,也就是所谓的大牛市,那意味着这整个国家的经济,未来都要以非常高的速度持续增长,才能符合今天给出的价格。这种情况下,真的值得买入吗?而往往,这种时候是人们最敢于买入的时机。
除了基于PE投资,还有一种方法是基于PB投资,即市净率,市值与净资产的比率。
净资产是一个企业的资产减去负债。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资产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金和能够折算成现金的资产,如债券等;另一种是经营性资产,用来创造明天的利润。
比如一家**铺,有10万元净资产,其中1万元是现金,其他9万元是用来生产**的设备、房屋等。如果一个投资者花10万元买下这家**铺,马上就得到了1万的现金,相当于花9万买下剩余的设备房屋等。而这些设备房屋,之所以让投资者愿意花9万元,不是因为它们是成本是9万元,而是因为投资者相信,未来用这些设备房屋创造的利润,能够值今天花出去的9万元。
即使从破产清算的角度看待净资产,也是一样。一项资产之所以有清算价值,要么因为它具有现金价值,要么因为它被认为能够用来创造未来的利润,比如一家钢铁厂破产后,生产设备被另一家钢铁厂买走,因为买家可以用这些设备生产钢铁,获得利润。
因此,PB投资的本质,依然是投资于公司未来的利润,如果不能创造利润,那资产将失去价值。
五、如何才能稳稳的站在第二相,在股票投资中立于不败之地?
虽然从逻辑上,似乎很容易理解,选择第二相,投资于企业的增长,是低门槛低风险的选择,人人都可以做。然而,为什么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不受外界影响,坚持这种选择呢?
因为他们理解,财富是什么。
财富是什么?你家有什么财富?房产?汽车?家具?名牌衣服?人们认为这些是资产,而不把自己的牙刷、拖鞋列为资产,只是因为觉得前面那些价格比较高吧,认为“买到的、贵的就是资产”。
财富是能够带来正现金流的资产,带来负现金流的,是负债,或负资产。因此,房产汽车名牌,以及古董玉石艺术品,甚至黄金,都不是财富,因为他们不能带来现金流。
不能带来现金流,但是能不能买入这些用来保值增值呢?这些东西确实都有升值的可能,但是就好像赌场里押大小,也有押对的可能,但是没有人会因为过去押大赢了,就把这视为自己的财富之本了。如果不能真的理解什么是财富,今天紧紧抱住的值钱的东西,以为是安身立命之本的,明天也许就灰飞烟灭,变成不值一文的废纸。
房产,底特律的房子1美元出售也无人问津,房主要承担高额税负;
汽车、名牌衣服等,今天花钱买进来,转手再卖出去,一定卖不到原来的价格,可能要打**的折扣。
古董玉石艺术品,价格取决于市场的情绪,如果富人圈有了新的追逐,过去的炫富工具就没有价值了。
金银,如果发现一个大金矿,这些贵金属的价值会怎样?而且芒格曾评价:投资黄金是为了避险,如果说你购买某项资产,却只有世界末日的时候才能回报,这恐怕说不过去。
甚至现金,如果货币超发,恶性通胀,货币马上变成废纸。即使是缓和的通胀,几十年的时间也能让当年的万元户失色。
土地,过去几千年一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资产,开疆拓土是最大的功绩,但是今天呢?西部无人区的肥沃土地,今天还有多少价值?
自己经营企业,成功的企业很多,但基业长青的有多少?十年二十年之后,当初创立的企业还能保持价值增长吗?今天中国的经济转型,让多少企业家进退两难:放弃之前的企业积累,不甘心,也不了解可以做什么;继续投入,有可能成为无底洞,看不到希望。比尔盖茨从1994年成为世界首富,保持到今天,而微软股价从1999年后一路下跌,盖茨难道是靠经营企业而保持首富的吗?
财富如水,不断流动。认为“抱住某种资产,就永远守住了财富”,这是注定失败的想法,不管这是当时看起来多么光鲜的资产。只有不断理解一项投资到底能创造怎样的价值,才能持久的把握住财富之流。
理解什么是财富,才能守住财富,才不会被无价值的泡沫蒙蔽。
中国很多人的消费,除了满足口腹物欲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因为觉得买到的是财富,可以保值。
他们买车,买红木家具,买最高级的家电,觉得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是财富。有一次和家人一起在商场,看到一把菜刀卖几千元,我脱口而出,为什么要买几千块的刀呢?营业员马上淡定应答:可以传给孙子呀。因为觉得这是财富,所以花高价买也愿意。因为不知道真正的财富是什么,所以想把这种东西传承下去,觉得这是最有价值的。然而同时,当你告诉他投资股票的复利威力,他会说,“等30年以后,人都老了,增长多少倍有什么用?有钱又有什么用?”可是试问说这种话的人会不会临死前把房子卖了出去环球旅行呢?肯定不会,他要传给子孙后代。那为什么股票投资他等不了30年?因为他心里不觉得股票是财富,他看到的只是纸面价格的数字游戏。如果没有对财富的理解,哪怕天降横财、一夜暴富,也不能改变他的人生。彩票中奖者往往在之后两年内恢复到中奖前的状态,甚至更贫穷,负债累累。即使遇到像中国过去20年房产投资这样几乎无脑的赚钱机会,一个人如果不理解财富,赚完这笔钱之后呢?很可能会延续之前的惯性,继续投资房产,并且把房产传给子孙后代,直到有一天房产从资产变成严重负债的时候,才悔之晚矣。理解财富的人,不追求一夜暴富,甚至会拒绝暴富的机会。刘强、利弗摩尔,他们都经历过短时间十倍百倍的财富增长,结局如何?李昌镐说,“我从不追求妙手。每手棋,我只求51%的效率。”选择一夜暴富的路,是一杯毒酒。人人都会想,我赚这一笔,以后就开始稳健投资。但是少有人能真的做到。成功的经验反而成为未来最大的陷阱。
理解真正的财富,则会远离泡沫,拒绝无意义的消费。同时,也才能守住有价值的投资,不被外界声音干扰,拒绝看似是机会的诱惑,穿越周期,做社会财富增长的贡献者和分享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问答详情页
经验值 :1764
招财币 :435
这家伙很懒,还没设置过
两个人创业好,还是一个人创业好?
浏览1479次
我认为,不论什么行业,创始人2~3人是最合适的。(我说的是创始人,不是第一批员工总数,也不是核心成员总数。)
个人创业,权力集中,思想统一,在创业期间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更多些,但创业时环境复杂,所以很容易导致合伙人之间的意见不统一,尤其是在东方文化的中国,很多时候人情的问题太过复杂,让人难进难退,个人意见,创业还是尽量自主创业,合伙人可以参与资金,但一般不要参与决策,当然这个可能有点难度。还是一开始的时候就考虑好,落实到纸上,以免到最后弄得不可收拾。
自己可能会面临资金的问题,如果你有能力,资金,经验,头脑就可以自己干,如果没有还是找一个可靠,人品好的人一起创业为佳!
不管选择哪个,都有利有弊,看你自己怎么去权衡,别人给你意见那也不能左右你的决定,还是自己拍板。
楼主一个人当然没有多人力量大了,想干好事业,是要有团队的,希望采纳。
创业最好是团队,成员最好是互补。各施其能,各展所长,让团队的成员感受到价值被认同是很重要的,战略制定可以共同探讨,整合大家意见、平衡个中关系、拍板决策还得选一个大家都信任的人。
创业的问题不在于说两个人好,还是一个人好。你需要评估你的项目现在几个创业伙伴,或者说未来准备拉入几个合作伙伴。不管几个人创业,你都需要学会处理团队关系,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个人与公司的关系。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首先要建立共识,大家取得信任。如果一开始大家都不信任对方,那么是很难合作成功的。2、第二是要建立一套合作规则。一切按合作的规则办事,不能只凭感情处理问题。这是最重要的一点。3、保持经常交流和沟通。这点第一是可以不断加深双方信任。第二是多交流,多了解对方,能更好地协调工作。第三是可以及时化解双方的矛盾,不让其发展壮大。5、财务要透明,要彼此一清二楚。合伙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如果财务都不清不楚,大家都不知谁贪污了谁,那么最终也一定是失败的。6、最后一点是合伙人彼此都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凡事都不要太斤斤计较。出现问题先查找问题所在,不能动不动就发火。要知道大家都是老板。向对方发火会让你的合伙人觉得很没面子。面子比任何东西都大。面子都不留给别人,那么你们的合作就会出现大问题了。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你相信对方的话.还是合资会更好,毕竟两个人的合作,能互补所需.各取长短.一个成功的企业是有很多的合作伙伴,关键在以掌舵人的人选,选对了事业就蒸蒸日上,选错了就一泻千里.慎之
楼主,几个人创业不是关键,关键是要么你是领导人,要么你尊重并听从一个领导人,总之领导只能有一个。不存在平均的领导。
对于创业来说,在不计算对方好坏的情况下,当然是人多点好些,但如果对方加入进来对自己没有帮助或者还有反作用,肯定创业还是一个人好!但如果真的想创业,建议还是尽量两个人,一个人创业你的乐趣不够,再就是力量也太单薄,发展速度太慢!这样子当你做出一点眉目时,说不定这个时代都变了!
其他类似问题
微信号“zcm3158”,在线提问轻松找项目,样样都行!
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登陆3G触屏版,功能和PC版一样强大
项目加盟/咨询
电话:023-请在工作日9:00-17:00与我们联系36被浏览11,182分享邀请回答1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已解决问题
三个人合伙的公司,只有一个人有能力接单,另外两个都是不懂的,利润该怎样分最合适?
公司三个人合伙创业,大家都是亲兄弟。其中一个A股东之前是做业务的,手上有几个老客户,所有的订单都靠他做的那个淘宝店铺。另外两个合伙人B和C都是不懂的,平时只是帮忙买一下物料,做一下货。现在的情况是,目前的订单不稳定,每个月的收支勉强能持平,没有剩余的资金。现在A教B和C每人开一个淘宝店铺,但是他们都不是很懂,刚开始做淘宝,也没那么快有订单。面对这种情况,各位有什么好的建议?利润该怎样分配才合适?大家是亲兄弟,也不好计较,但是大部分工作都是一个人做
浏览次数:6927
用手机阿里扫一扫
最满意答案
该答案已经被保护
这个就像乐队,为什么没听说乐队主唱工资就要高一点呢,亲。这是因为公平,才会有好的作品。
大家把各自擅长的东西发挥了,就可以了。你接单,你兄弟A买材料,你兄弟B发货包装等,其实分工明确了,就没有必要在乎睡多谁少了。
可能大家心里都会那么想,接单的人要多一些,可能自己也会那么想,其实不然,没有后勤,何来前面的冲锋陷阵呢。
如果非要分一个比例,我的建议就是:4:3:3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合伙作生意最怕的就是未见大起色的时候。这时候建议维持原状坚持下去。因为当初你选择一起做时就肯定知道另外两个手头没有客户,也不熟悉业务。既然这些风险都在您的预计之中,何不带着他们一起熟悉业务,寻找客户?你产生这些想法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分工贡献多少的问题,还是因为没有盈利。感觉还不如自己一个人搞。所以说合作就是为了打破你原有的状况,提升公司实力。进则无需讨论利润分配比例,因为你讲得本身就没多少利润。时机不对。退,那就又回到解放前。
我一向不看好合伙做生意的 除非能干的那个人特大度 你也可以利益平分 各自做各自擅长的事情
做合伙企业,要懂得合理分配资源,让每个人的能力都能充分发挥到应用的岗位上。各取所长,互补其短。既然他们没能力接单,那干其他的或者出资什么的,都多分担点。要么,就别去介意那些了,等到企业壮大,自立门户独立企业多好!
公司还没有做大就有这种想法,看来你们也不会合作长久,股份和薪酬分开,如果觉得A出力多一点,可以把薪资多发一点!
是亲兄弟可以指导教会另两人,还有分工一同可做铺内的其他工作。做的多可得点,可按4:3:3的分。
有熟手教,而且是亲兄弟,如果用心学,应该很快上手的。先做起来再说利润分配的事吧。
合伙靠 的是团队精神,合伙最好是就好分配现在说好。呵呵。目前钱还没有赚就想怎么分?不理想哦。再说,你说大家都是亲兄弟,分多分少就大家自觉就欧了。
按当初要合作的时候谈的来分咯!人嘛最讲究是信用,
按入股资金算。
-----------------------------------------
合伙生意最忌&居功心和私心&,
共2页 到页
正在进行的活动
生意经不允许发广告,违者直接删除
复制问题或回答,一经发现,拉黑7天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
扫一扫用手机阿里看生意经
问题排行榜
当前问题的答案已经被保护,只有知县(三级)以上的用户可以编辑!写下您的建议,管理员会及时与您联络!
server is ok我是单身女人,天天想有男人操我,还想一起有和两个男人操,
来自于:浙江|
提问时间: 11:12:00|
基本信息:
病情描述:
我是单身女人,天天想有男人操我,还想一起有和两个男人操,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2872收到了:
病情分析:
虽然是单身,有这种想法也是不正常的,更不要这样做。
指导意见:
为了缓解生理需求建议你可以采取的方法,但不要过于频繁。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365收到了:
女人性激素分泌旺盛,有正常的很正常的,可以通过性伴侣或自慰解决,但都要适度。
控制不住,现在天天找男人操我,对操的舒服的,大的有依赖性,还喜欢说脏话,
把注意力转移到工作中去会好点。
你好帅,想要你,
呵呵!想点别的!
医师/住院医师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帮助网友:132收到了:
您现在是单身女士又是23岁,正是性欲最强的时候,所以想找人是很正常的,但是一下找两个这个事还是要考虑考虑了,很容易交叉感染,妇科病,得艾滋病的可能也更大。您可以适当的自慰发泄一下,感觉也是蛮好的,也可以多看看书让自己静下来,就不会在想这些了,当然找一个男朋友一起过日子就更好了,一举两得了。
网友回答专区
fhjk3839331
有生理需求是正常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找自己喜欢的爱人成家,暂时没有可以,充实丰富生活,多参加活动,适当克制一下,必要时可以偶尔自慰缓解性压抑,自慰前应先洗净外阴,平躺在床上并脱掉内裤,先用自己的手抚摸自己身体上的性敏感区域,比如乳房、乳头、大腿内侧、阴毛、阴阜等,抚摸时幻想一个自己心仪的白马王子,仿佛他在通过你的手抚摸你的身体。当你感觉到阴道有液体流出时,将两腿蜷起向两侧分开,用手沾一些阴道分泌液,在自己的阴道口四周进行摩擦,而后移动到阴蒂处,用手指肚在上面划圈或上下摩擦,片刻你就会有一种舒服的感觉,反复摩擦阴蒂,舒服的感觉会越来越强,随之而来你就会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紧绷,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呻吟,最后仿佛有一股电流从脚下向头顶冲去,这样就能够达到高潮,获得快感,得到性满足。如果你是处女,千万不要将手指插入阴道,那样会损坏处女膜。如果不是处女了,你就可以在摩擦阴蒂的同时,把手指插入阴道,辅助刺激,是自己更快地达到性高潮。
fhjk4852840
单身女士又是32岁,性欲很强是很正常的,所以想找人做爱是很正常的,但是一下找两个这个事还是要考虑考虑了,很容易交叉感染,妇科病,得艾滋病的可能也更大。您可以适当的自慰发泄一下,感觉也是蛮好的,也可以多看看书让自己静下来,就不会在想这些了,当然找一个男朋友一起过日子就更好了,一举两得了。
TA帮助了147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24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TA帮助了199人
目前共收到封感谢信
妇产科医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寻合作伙伴一起创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