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和多核多线程技术 pdf哪个用来直播游戏好一点

ZT:Core i7-7700K真的是最强游戏CPU?多线程游戏大测试
来源:——————————————————————————————————————————对于玩游戏来说,什么是最好的显卡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因为要测出单卡性能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但是如果说什么处理器(CPU)玩游戏最为理想,目前市场上的选择有AMD Ryzen、Intel Core的多种选择,那到底什么是最适合玩游戏的处理器呢?
本文约5114字,需9分钟阅读
就在距离英特尔第八代桌面处理架构要出世不久的眼下,我们打算做一次对于游戏性能的全面测试。虽然听上去像是为过去划句号,但事实上是为日后的装机选择,以及更多的疑问作一次慎重的参考。原因很明确,从秋天开始直到春节后,消费者会像冬眠苏醒一般会开始更新配置、为集中发售的游戏而装机。对于今年来说,14nm++制程的Coffee
Lake架构已经在视平线上忽闪忽现,但就眼下来说,锐龙处理器至少在规格、性价比上都很有优势,目前也正处在服役期中的当打之年,那么如果为纯粹的游戏装机方案来看,在久经战阵的架构上不断优化的Core
i7系列,和规格更加吸引人的锐龙处理器,到底谁更优秀呢?关于谁是最适合玩游戏的显卡的问题很容易找到正确的答案,因为就显卡来说每年推出的新品在性能上的增长是非常清晰的,孰优孰劣尽收眼底,但是处理器因为在工作中承担的任务和所处的角色相比显卡要更加模糊,大家可能对于怎样的规格才足够、什么样的游戏需要哪方面的特性缺乏清晰、易于丈量的认识。当你将一款游戏和一款处理器放在一起的时候,最先脱离思绪飞出来的想法可能是:它有多少线程、频率有多高,这样的规格一定够或者一定不够,但是脱离极端、精确到如何才能带来质变,以及某部分的规格特性是不是真的能换回性能提升,其实真的不一定在每位玩家心中都有数。因此开宗明义,我们这次的评测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到底什么处理器是最适合玩游戏的?是多线程还是高频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回答到底什么游戏需要多线程、什么游戏对于多核心并不敏感的问题。在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后,首先来看看我们的准备工作。我们为本次测试选用的处理器包括三款,分别为Intel Core i5-7600K、Core
i7-7700K,以及来自AMD的Ryzen 5
1600X处理器。这三款应该能代表玩家为游戏装机而游戏考虑的特征,首先对于不追求发烧、但求站稳中高端玩家来说,i5-7600K在规格和频率方面配置非常均衡,如果没有足够的预算购买i7级别的处理器,i5-7600K是理想的选择,尤其是在搭配Z270芯片组时,通过Turbo
Bosot功能,i5-7600K的四颗核心都可以自动加速到4.2GHz的频率。Intel Core
i7-7700K凭借相同的功能可以将四颗核心全部稳定在4.4GHz,凭借如此高的核心频率一直代表着“高频论”玩家当中的最高性能处理器,但是本身的价格也不便宜,更何况同频性能和i7-6700K几乎是原地踏步,因此我们对比性能之余还带来Core
i5-7600K、Core i7-7700K将频率锁定在4.5GHz的同频性能对决。锐龙处理器阵营我们选择的在Ryzen 5
1600X,原因在于首先在它的频率(3.6-4.0GHz)已经尽可能地接近两位竞争者,否则被抛离太远是很难看的,不过在核心规格上,六核十二线程已经非常强大,但这可以帮助我们看出多线程到底对于游戏有多少优势,如果有的话在哪些游戏下更明显、哪些游戏中优势难以发挥。而显卡方面,为尽可能排除GPU的瓶颈,我们选择性能非常强大的iGame
GeForce GTX 1080 Ti Vulcan X。如果前文所说的,就算我们对于处理器的选择没有问题,但是最关键的还是对于游戏的选择,它们是影响能否正确得出结论关键的直接因素,因此既要选择目前最有代表性、覆盖最多的游戏,还要为考虑消除操作误差而优先选择自带Benchmark的游戏,此外他们是否能提供能反映产品的特点也是关键,因此我们在近一两年内的大作中选出以下十款游戏:《刺客信条:大革命》、《蝙蝠侠:阿卡姆》、《杀出重围:人类分裂》、《幽灵行动:荒野》、《侠盗猎车手V》、《杀手》、《守望先锋》、《古墓丽影崛起》、《全境封锁》、《巫师3:狂猎》。在以上的游戏中有几点需要额外说明,首先大家可以看到《刺客信条:大革命》这款游戏早已不是热门游戏,事实上他其实是在遥远的2014年发售的。之所以将这款游戏加入测试名单是因为这款游戏中数量极为夸张的路人NPC是测试多线程优化的理想目标(当年的PlayStaion
One就是因此才被折磨的)。另外一点需要解释的就是《巫师3:狂猎》,以往我们的测试首发是在野外环境骑马,但是据网友所说这样的处理负载很低,所以我们这次改变测试方法,地点改在北方最大的城市诺维格瑞,这里人来人往、街道复杂、因此可以提供和《刺客信条:大革命》一样复杂的环境,增大处理的压力。这种环境对处理器的压力测试来说是很理想的关于游戏评测是的画面设置,以及当游戏没有Benchmark时编辑们自选的测试路线、方案都会或多或少影响最终的测试数据,进而影响结论。因此这部分不仅越严谨越好,对于读者自然也是越清晰透明越好。虽然在此前的测试当中小编往往尽量清晰的描述,但从来不遑不注意这部分的读者,所以当不同的编辑使用不同的设置而测出有偏差的数据时,评论区的血雨腥风根本少不了,所以这一次小编就将这十款游戏的所有设置以及测试的路线和方案完全披露在下面(点击游戏名称查看截图):·:极高环境/极高材质/高阴影/HBAO+环境光遮蔽/FXAA抗锯齿/Bloom。(请注意关闭软阴影) 测试路线。测试方案:从巴黎圣母院同步点开始记录帧数,随后信仰之跃跳下,在人群中环绕圣母院奔跑一周。·:高材质/高阴影/高细节/开启强化雨滴/强化体积光。(请注意关闭物理烟雾和雨滴效果)·:最高预设/阴影/细节/体积光照/屏幕空间反射·:最高预设/植被/地形/阴影/·:非常高、极致画质/MSAA 4x/HBAO+ Very High·:极高预设(Ultra Preset)/FXAA·:超高画质/100%材质渲染/SMAA超高·:极高预设(Ultra Preset)/PureHair发丝渲染开启·:极高预设(Ultra Preset)/超级采样/粒子效果最高·:特高画质/HairWorks发丝渲染关闭/后处理全开 。测试路线请我们首先来宏观看看三块处理器在十款游戏中的表现。首先来看看英特尔部分,针对大家“超线程到底可以提高多少游戏性能”的问题,十款游戏中有七款都表现出四线程和八线程完全性能一致的结果,尤其以《蝙蝠侠》、《杀出重围》、《侠盗猎车》为例,这几款游戏表现出的成绩表明不仅额外的四线程没有意义,甚至连更高的频率也没有意义。而另外《幽灵行动》和《古墓丽影:崛起》两款游戏中,i5-7600K跑出来的成绩甚至要稍高于i7-7700K,虽然相距只有毫发之遥,但是已经足够让人惊讶,而这种现象尤其以《古墓丽影:崛起》为代表,其Benchmark功能的结果似乎会偶尔出现偏差,多次运行的话,某两次结果可能会有较大出入,虽然随后会恢复正常。这里我们选择出现次数最多、最有逻辑性的结果。不过在日后的测试中,小编打算降低Benchmark结果的比重,增加实际游戏过程的手动测试结果作为参考。再来以宏观角度来看看AMD锐龙处理器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让人失望的,如果只看1080p分辨率的话,在十款游戏当中有九款游戏都落后与i5-7600K、i7-7700K,只有在人山人海的《刺客信条:大革命》中成功翻身。不过如果你认真看的话,会发现《守望先锋》和《巫师3:狂猎》中的表现已经非常接近,算是虽败犹荣。而且如果你认真看的,会发现在《杀手》、《全境封锁》当中,DirectX
12已经将差距缩小。要知道显卡使用的NVIDIA GeForce GTX 1080 Ti,换句话说AMD完全靠锐龙处理器的架构也能缩小性能差距。虽然在1080p分辨率下存在差距,但是在十款游戏中有四款游戏都能在4K分辨下实现反超或者大幅接近(如下方的图表所示),但这并不是有什么神秘的优化技术,而是因为在4K分辨率的高压下,主要的性能瓶颈已经被转移至显卡身上,即虽然三块处理器之间存在性能差距,但是无论它们多么努力,显卡也无法在更短的时间里绘制出完整的一帧。如果大家认真观察的话,比如通过《幽灵行动》这种具有完善数据统计的Benchmark,会发现4K分辨率下的处理器使用率要明显低于1080p分辨率。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如果各位的目标是很直接的4K游戏,其实Ryzen还是很有性价比的。综合上述结论,可以在结果出现最频繁、最明显的数据中得出的结论是,八线程甚至是更高的十二线程在较为主流、一般的情况下都没有表现出价值,虽然在特定的情况下优势明显,但这需要在下文的微观分析中详细说明,当然锐龙处理器较低的主频也是劣势之一,AMD在制程工艺方面还急切需要提高。但更多的数据表明锐龙处理器似乎在DirectX
12多线程,以及高压负载下分配资源有独到之处,当然这还需要进一步的测试总结,但一定不是单单一篇评测可以分析清楚的。而在微观方面,我们来认真看看值得我们详细对待的游戏,首先当然是《刺客信条:大革命》,这款看似老旧的游戏可能是最能符合本文开宗明义的游戏,因为有几乎占据任何一条小巷、街道的 围观群众存在,我们可以看出就这种程度的NPC,四线程已经不够用,因此运行在3.7GHz的Ryzen
5 1600X可以轻松将运行在4.2GHz的Core i5-7600K斩落于马下,并且在4K分辨率下也没有领先没有缩小。这也是非常能显示Ryzen 5
1600X优势的一款游戏。而从Core
i7-7700K遥遥领先的成绩来看,八线程已经足够用,而且高频带来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即使可以胜过i5,i7也是很难战胜的。同样的例子还有《巫师3:狂猎》,在我们采纳网友的建议之后,将测试的地点从荒无人烟的野外换成相当宏伟的城市,事实是网友的建议没有错,在人头涌动的城市中对处理器的压力不小,Ryzen
5 1600X的多线程开始发挥作用,和Core
i5-7600K已经非常接近。虽然没有《刺客信条:大革命》当中的数据清晰有力,但已经可以足够回答文章中第一个问题:针对这种复杂的环境、人山人海的群众,多线程是很有意义的。在AMD传统优势项目的DirectX 12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在《杀手》和《全境封锁》两款游戏中都表现非常好,原本在DirectX 11存在劣势的Ryzen
5 1600X都可以大幅缩短差距并和另外两块处理器站在一起,这方面要点名批评《杀出重围:人类分裂》,不仅常规模式下的优化很烂,DirectX 12
Benchmark性能几乎是丝毫不动甚至还有倒退,就算是降低画质,Benchmark成绩依然很低,远远要比实际游戏的过程要低,小编以后真懒得测这破游戏了。Core i5-7600K、Core i7-GHz同频性能对比在将两块处理器的频率都锁在4.5GHz之后,我们可以消除此前频率的影响,将变量控制在线程之上。我们首先还是来宏观地看看数据。在十款游戏中依然只有三款可以看出八线程的规格可以换来优于四线程的性能,分别是《刺客信条:大革命》、《杀手》和《巫师3:狂猎》。其中《刺客信条:大革命》和《巫师3:狂猎》我们都已经分析过是因为城市当中的居民数量非常多,但是针对《杀手》来说,虽然Benchmark场景中拥有较多数量的NPC,但是重复性较高,而且也大部分都不会自由活动,所以小编只能理解为这款游戏对于处理器的性能拥有非常非常高的胃口。如果微观的看,大家可以发现在将频率提升至4.5GHz后,《刺客信条:大革命》之于Core
i5-7600K,以及《巫师3:狂猎》之于两块处理器都有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后者的幅度还不小。可见这两款对于处理压力最大的游戏不仅对于线程有胃口,对于高频率也是“有多大锅下多少米”,所以喜欢这种游戏的玩家最好兼顾线程和频率。不过不能忽视的是,就绝大部分游戏的大多数场景来说,四线程的Core i5-7600K、八线程的Core
i7-7700K之间的差距确实比很多玩家想象的要小得多。总结:i7-7700K确实强大,但是i5-7600K也不可小觑所以回到本文最初的问题,最适合玩游戏的处理器到底是什么呢?AMD Ryzen处理器拥有最强大的核心/线程账面规格,以及很理想的 性价比,B350/X370主板的价格也相对较为经济,确实不失为理想的装机平台,但是从测试结果来看,Ryzen并没有表现出可以和Intel高端阵营完全一较高小的实力。 i7-7700K即使在最复杂的环境依然可以保持领先也许这么说有些残忍,但完成地看,我们可以看到在《刺客信条:大革命》、《巫师3:狂猎》这两款游戏中因为夸张的NPC数量、城市中活动的单位较多而对于多线程较有优势,一部分游戏通过DirectX
12的优势可以让Ryzen处理器迎头赶上,但是就大部分游戏的表现来说,Intel其实是较好的选择。而如果将目光聚焦在Intel内部的话,其实最后的答案可能是让人有些失望的,因为除上述的针对多线程优化较好的游戏之外,其实大部分游戏并没有看出Core
i5、Core i7之间有多大的差距。
这些回帖亮了
其实同卡情况下7700K(7740X)是最强的游戏CPU,这点基本不用质疑,问题就在于价格,7700K即使是散片,搭配最便宜的Z270主板,还有好的散热,基本都要接近3000块钱,而1600X套装加散热普遍在2300左右,这两者的差价其实差不多接近于一档显卡的差价(比如),因此预算充足(显卡能上1080ti级别)纯玩游戏(哪怕是4K分辨率)其实买7700K挺好的,但是如果还有兼顾多开,直播,渲染,性价比更高的锐龙也值得选择,毕竟如果你预算不足的话,不可能打得赢的,后者多线程还更强。至于不能超频的,还是冼冼睡吧,锐龙超频之后i5的单核优势会被化解,而多核更是被打爆。因此区里“无脑”推锐龙,排斥7700K之外的7代酷睿,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从测试结果来看,Ryzen并没有表现出可以和Intel高端阵营完全一较高小的实力。作者大概不是智障吧?intel阵营常见的消费级cpu中最顶级的7700k和1600x这种顶多算中端偏上的Ryzen比,比完来了这么一句?要比也上个同价位的1700x吧?虽然锐龙实际游戏性能是没有跑分那么强,跑起游戏来1700x也未必干得过7700k,但是基本逻辑不能乱啊。。。
买锐龙不超频的话最佳游戏U就是1600X了,低频的1700玩游戏劣势会更加明显
是的,毫无疑问
其实同卡情况下7700K(7740X)是最强的游戏CPU,这点基本不用质疑,问题就在于价格,7700K即使是散片,搭配最便宜的Z270主板,还有好的散热,基本都要接近3000块钱,而1600X套装加散热普遍在2300左右,这两者的差价其实差不多接近于一档显卡的差价(比如),因此预算充足(显卡能上1080ti级别)纯玩游戏(哪怕是4K分辨率)其实买7700K挺好的,但是如果还有兼顾多开,直播,渲染,性价比更高的锐龙也值得选择,毕竟如果你预算不足的话,不可能打得赢的,后者多线程还更强。至于不能超频的,还是冼冼睡吧,锐龙超频之后i5的单核优势会被化解,而多核更是被打爆。因此区里“无脑”推锐龙,排斥7700K之外的7代酷睿,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买锐龙不超频的话最佳游戏U就是1600X了,低频的1700玩游戏劣势会更加明显
不服超个5G
是啊,怎么了
老i5-6500路过
但是从测试结果来看,Ryzen并没有表现出可以和Intel高端阵营完全一较高小的实力。作者大概不是智障吧?intel阵营常见的消费级cpu中最顶级的7700k和1600x这种顶多算中端偏上的Ryzen比,比完来了这么一句?要比也上个同价位的1700x吧?虽然锐龙实际游戏性能是没有跑分那么强,跑起游戏来1700x也未必干得过7700k,但是基本逻辑不能乱啊。。。
引用7楼 @ 发表的:但是从测试结果来看,Ryzen并没有表现出可以和Intel高端阵营完全一较高小的实力。作者大概不是智障吧?intel阵营常见的消费级cpu中最顶级的7700k和1600x这种顶多算中端偏上的Ryzen比,比完来了这么一句?要比也上个同价位的1700x吧?虽然锐龙实际游戏性能是没有跑分那么强,跑起游戏来1700x也未必干得过7700k,但是基本逻辑不能乱啊。。。玩游戏1700X不如1600X啊,频率上不去……锐龙的高端与否更多看多线程,同频单线程性能是几乎一样的
引用6楼 @ 发表的:老i5-6500路过我也是6500,这货搭配妖板可以艹外频
选择锐龙战未来
引用7楼 @ 发表的:但是从测试结果来看,Ryzen并没有表现出可以和Intel高端阵营完全一较高小的实力。作者大概不是智障吧?intel阵营常见的消费级cpu中最顶级的7700k和1600x这种顶多算中端偏上的Ryzen比,比完来了这么一句?要比也上个同价位的1700x吧?虽然锐龙实际游戏性能是没有跑分那么强,跑起游戏来1700x也未必干得过7700k,但是基本逻辑不能乱啊。。。原文中有这么一段:“锐龙处理器阵营我们选择的在Ryzen 5 1600X,原因在于首先在它的频率(3.6-4.0GHz)已经尽可能地接近两位竞争者,否则被抛离太远是很难看的,不过在核心规格上,六核十二线程已经非常强大,但这可以帮助我们看出多线程到底对于游戏有多少优势,如果有的话在哪些游戏下更明显、哪些游戏中优势难以发挥。”
个人猜测:可能原作者是考虑到1700X的主频更低,在测试游戏环节说不定还不如1600X的情况吧。而1600X已经是6核12线程,已经能测试多核多线程对于游戏的提升到底有多少了。而最终的结果也是目前这些游戏基本上4核8线程就到顶了,多出来的核心和线程数对于游戏是没有帮助的。
所以选1600X测试锐龙不算吃亏的。
我就问一句,1600x几多钱?
引用7楼 @ 发表的:但是从测试结果来看,Ryzen并没有表现出可以和Intel高端阵营完全一较高小的实力。作者大概不是智障吧?intel阵营常见的消费级cpu中最顶级的7700k和1600x这种顶多算中端偏上的Ryzen比,比完来了这么一句?要比也上个同价位的1700x吧?虽然锐龙实际游戏性能是没有跑分那么强,跑起游戏来1700x也未必干得过7700k,但是基本逻辑不能乱啊。。。1600x 能双核4.1G真男人。 在跑游戏上 更有代表性。 要么就是1800x
所以不谈性价比 来跟7700k 来比较游戏性能更有意义
CPU没必要太好,还是显卡弄好点。
日常很多应用就是高频就是正义
多任务来说 多核就是正义。
看怎么抉择而已
代理手中的7700k卖不出去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有一个最低帧的问题,高频cpu能保证最低帧更高,玩游戏最多就支持6核,再高也没有任何意义
8700k出来之前,7700k就是最强游戏u,包括以上的主玩游戏的电脑,7700k就是最好的选择,这点毋庸置疑。
现在的cpu玩游戏的话,性能感觉已经过剩了,i5配个好点的显卡已经可以全高玩很多游戏了
弄这么多专业测试,结果就为了打个游戏。你买个主机不就好了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648人参加团购88.00元&229.00元
49人参加团购169.00元&359.00元
74人参加团购19.00元&49.00元
61人参加团购169.00元&299.00元
757人参加团购139.00元&599.00元
51人参加团购39.00元&99.00元
126人参加团购69.00元&149.00元
99人参加团购185.00元&299.00元
471人参加团购193.00元&569.00元
231人参加团购329.00元&999.00元
72人参加团购59.00元&152.00元
7人参加团购89.00元&299.00元多核多线程 CPU 已普及,但超线程对游戏帧数真的有影响?-ZAKER新闻
其实超线程对于游戏性能的影响这个话题也已经 " 渊源流长 ",从 Intel Xeon E3 流行伊始就有人讨论其与 Intel Core i5 系列之间的区别。但是五年过去了,Windows 10 诞生了、DirectX 12 游戏普及,更重要的是 Intel、AMD 开启 CPU 多核大战,主流 CPU 已经从四核逐步转移到六核以上,甚至是八核以上,那么超线程对于游戏性能的影响又会发生怎么的变化呢?支持度更好?还是更加羸弱?关于超线程、SMT 技术,我们曾经在《超能课堂 ( 104 ) :超线程 /SMT 多线程技术有什么用?》详细讲述过,简单来说超线程 /SMT 技术都是为了让 CPU 中空闲的单元进行二次利用,一个物理核心模拟成两个线程进行使用,让 CPU 达到更高的效率。但问题在于,游戏到底能不能充分利用 CPU 所有的核心资源,并且有效地使用闲置单元提高运算效率,侧面提升游戏体验(主要是帧数的提高),一旦游戏对多线程优化不足,就发生抢占 CPU 核心资源,造成调度拥堵,间接地降低性能。这个也是很多玩家口中所说 " 超线程不利于游戏 " 的说法。那么事实上真的就这样吗?现在 AMD Ryzen 7 1800X 率先打开了八核十六线程民用处理器市场,而随后发布的 Intel Core i7-8700k 已经升级到六核十二线程,动概十个以上的线程,游戏真的用得完?为此我们特意选用了 AMD Ryzen 5 1400、Intel Core i7-8700k、Pentium G4560 三个 CPU 的平台来进行一番游戏测试。搭配的主板如表格所示,统一使用 2400MHz 频率的 8G × 2 DDR4 内存,显卡上我们为了尽可能防止显卡性能瓶颈,选用了一张 NVIDIA GTX 1070 Ti Founder Edtion 显卡。尽管有可能网友们会说,以 Pentium G4560 的水平不足以发挥出 GTX 1070 Ti 的全部水准,这没关系,我们关注的是每颗 CPU 在开启、关闭超线程 /SMT 功能前后,游戏性能的变化,而非笼统地进行 CPU 之间的较量,那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系统上选用了最新的 Windows 10 Build 1709,对于多线程调度上有了更加完美的支持,而且 DirectX12 加入让部分游戏对于 CPU 的 Draw call 使用更加完美。如果你还要争吵为什么不用 Windows 7 测试,只能说 " 人是要向前看到,科技的巨轮永远都在向前滚动 "。显卡驱动则是 NVIDIA GeForce 391.01。打头阵的是 Intel Core i7-8700k,这也 Intel 第一次在非发烧级处理器中引入物理六核设计,在默认设置下 6 核的睿频频率可以达到 4.3GHz,单核睿频甚至可以达到 4.7GHz。按道理来说,作为第八代酷睿顶级产品,会有什么游戏能够难倒它呢?其实一开始编辑在显卡常规测试中都比较抗拒使用 Core i7-8700k 的,一开始也是比较担心过多线程对于游戏有影响,发挥不出显卡的应有实力,但随后大量测试表明,这是比较多余的想法,8700K 依然能够胜任日常评测平台。在开启超线程后,都获得相当不错的成绩,起码说搭配 NVIDIA GTX 1070 Ti 下可以在各个游戏流畅运行。不过关闭了超线程技术以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全部测试项目中,成绩均得到了提高,虽然幅度不大,但注意是全部!但是我们注意到在 3DMark 各个性能测试中,Croe i7-8700K 关闭超线程后的 CPU 得分都下降了 25% 左右,但对 GPU 成绩影响不大。那么 AMD 锐龙处理器表现又如何?事不宜迟,马上搞个 Ryzen 5 1400 测试一番。四核八线程的 Ryzen 5 1400 在市场上卖得非常好,毕竟价格便宜之余,核心数目已经达到主流以上级别。不过测试的结果却让小编有些摸不着头脑,AMD SMT 技术对于影响的影响有好还有坏的。测试结果表明,在关闭 SMT 技术后,3DMark 测试 CPU 得分全部下降 30%,但是游戏中有《最终幻想 15》、《文明 6》、《古墓丽影》、《奇点灰烬》、《中土世界:暗影之战》、《GTA 5》多达六款游戏,SMT 技术开启下游戏帧数表现更好。是不是侧面反映了,2015 年以后新游戏普遍对于多线程处理器支持度更加高,四核四线程已经不能满足游戏的基本需求呢?在测试即将结束之际,有编辑提议试试核心数目更低的 CPU,毕竟 Ryzen 1400、Core i7-8700K 这两个 CPU 核心线程数那么多,肯定看不出差距的,不妨试试 Intel 曾经的神 U G4560 表现吧,毕竟人家一颗少见的支持超线程奔腾处理器,当时能以 400 元出头的价格买到这样的双核四线程处理器已经相当不错了。不测不知道,一测吓一跳。你说 intel G4560 带不动 GTX 1070 Ti 显卡是肯定的,其实游戏帧数落后也是非常多的,极端情况下将近 40%。原本双核四线程已经是 " 泯然众人矣 ",关闭超线程后就只剩下两个物理核心在工作了,此时情况更加难看了,《古墓丽影:崛起》、《杀出重围:人类分裂》这两个游戏直接游戏黑屏进不去了。还可以确认的就是,双核情况下比双核四线程游戏成绩都下跌了不少,可以看出游戏对于 CPU 的线程要求不是无止境地低,总会有一个下限。总结:其实本次测试只是个引子,很多 " 资深 " 玩家都听说过超线程技术对于游戏帧数是有一定影响,但这个说法放在今天到底能不能还行得通?毕竟 Windows 10 系统已经发布多年、DirectX12 游戏普及,更为重要的是 CPU 已经更新迭代了多次,入门级的 i3/Ryzen 3 都是四核四线程了,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一些测试了解一下近几年游戏对于处理器核心线程调用情况。从测试结果来看,最最最重要的结论就是,超线程对于游戏的影响程度,完全是取决于游戏的优化。部分游戏甚至对最低核心 / 线程数有最低要求,例如《古墓丽影:崛起》、《杀出重围:人类分裂》,达不到最低要求,不好意思,没得玩,请升级 CPU。游戏对于线程利用也是有上限的,目前从测试结果来看一般游戏都仅支持 4-8 个 CPU 线程,多了它也吃不满,但比方说《奇点灰烬》、《文明 6》这类型策略对战游戏,对于 CPU 要求是挺高的,可以调用的 CPU 线程数目也比较多、负载也较高。同时 Windows 10 系统在多任务调度上已经非常不错了,不会出现刚开始那种 " 一核有难,七核围观 " 的惨状。另一个就是购买建议啦,测试结果来看,你玩什么样的游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需要什么样级别的处理器,有些游戏对于线程要求比较高,可能支持到 8 个线程,那么一块高频、四核八线程处理器才是你需要选择的。而很多老旧游戏能支持到 4 个线程就很不错了,一般入门级处理器都能胜任。如果你要满足未来几年的游戏需求,考虑到游戏开发商对于多核处理器优化逐步重视,那么现在 AMDIntel 两家的高端处理器都是你的首要选择。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腾讯数码 7小时前
腾讯数码 4小时前
腾讯数码 昨天
腾讯数码 4小时前
数字尾巴4小时前
腾讯数码 6小时前
腾讯数码 7小时前
腾讯数码 7小时前
腾讯数码 8小时前
腾讯数码 8小时前
腾讯数码 8小时前
腾讯数码 10小时前
雷科技5小时前
雷科技6小时前
腾讯数码 12小时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多核多线程技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