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游客台湾减少对台湾经济有多大影响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2016年大陆赴台游客减少近二成
日20:40&&来源:
来自台湾“移民署”的统计显示,今年截至12月27日,大陆游客来台总人数减少18.5%。
统计显示,12月1日至27日,陆客来台人数同比去年减少44%。2016年团客减少29.9%,个人游减少1.9%。其中,自民进党5月20日上台以来,陆客来台总人数减少36.2%,团客减少51.2%,个人游减少14%。
陆客的骤减给台湾各地旅游以及相关行业带来严重冲击。据台媒报道,嘉义旅馆目前住房率约在二至五成,陆客团剧减七成。花莲旅馆公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20年来最惨的”,受陆客减少及经济环境不佳的冲击,今年以来整体住房率比去年同期衰退四成。
同时,陆客骤减也导致台湾各地旅游景点的住宿、餐饮、交通、零售等相关产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台湾旅游业者对明年的旅游市场忧心忡忡。
台湾树德科技大学两岸和平研究中心副执行长林信雄表示,由于民进党当局上台后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关系陷入僵局,再加之大陆旅游团“火烧车”事件,严重冲击陆客赴台旅游市场。由于民进党当局在两岸关系上的态度没有发生积极转变的迹象,预计台湾旅游业的寒冬还将持续相当长时间。(记者付敏 李凯)
(责编:覃博雅、杨牧)社评-陆客经济对台湾影响重大
2008年开放大陆民眾来台观光至今,来台陆客年年成长,观光外匯收入也屡创新高。(记者李锌铜摄)
主计处最新经济成长预测,今年经济成长率由原先预测的3.28%大幅下修至1.56%,下调幅度高达1.72个百分点,是6年来最差的表现。根据主计处说法,外部需求不振是主要因素。但细究GDP组成结构,发现另有一个值得留意的警讯,就是陆客来台观光人数,连续15季正成长后,今年第2季首次出现大逆转,反向减少2.92%,使得整体来台旅客人次仅仅增加1.55%,同时也间接导致服务输出增幅出现明显回落,进而影响经济表现。
陆客来台观光人数出现负成长的可能因素眾多,有些人归咎大陆近来经济成长下滑,民眾财富效果缩水,因此减少出国旅游行程,来台陆客跟着减少。但这样的说法有些问题,因为对比香港情况,可以发现同期间赴港旅游的陆客人数并未减少。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统计,今年上半年访港陆客人次高达228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成长4.7%,即使仅计算第2季表现,也有1.4%的成长。显然地,陆客来台观光人数逆转问题可能不是因为大陆经济恶化,而是在于台湾本身。近年来,台湾民粹意识高涨,逢中必反、仇中、去中国化意识抬头,任何政策只要牵涉两岸,就会被无限上纲至亲共、卖台行为。从去年太阳花学运到今年反课纲微调,都是鲜明的例证。对大陆表现出来的极不友善态度,自然而然也就引起大陆民眾的反感。陆客来台观光人数出现大逆转,逢中必反的民粹意识绝对难辞其咎。自2008年7月开放陆客来台观光,迄今已经届满7周年。陆客不仅为台湾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带来庞大的消费及就业效果。根据观光局统计,陆客来台人数从最早的每日平均300人次,到2014年底止,平均每日已突破1万人次。这7年来,来台人次逐年成长,2008年仅有32.9万人次,2014年已高达398.7万人次,成长幅度超过10倍。而在经济效益方面,单纯计算团进团出的陆客创匯效益,粗估已为台湾带来4745亿元新台币的观光外匯收入,占GDP比重将近3个百分点。若再加计自由行部分,陆客为台湾带来的外匯收益势必更加惊人。此外,为因应陆客来台观光人数的大幅成长,台湾观光旅游相关產业也大举投入资金,兴建与改建新旅馆。依据观光局数据,自2008年下半年至2014年底,台湾总共新增766家新建旅馆,投资金额为1691亿元,若加计更新改建设备部分,则投资总金额将高达2000亿元;预估到明年底,还有246家旅馆将会陆续开业,投资金额高达1530亿元。陆客为台湾带来的直接效益显而易见,也确实帮助台湾的经济成长。随之衍生的间接效益,更不容小覷。大幅成长的陆客人数,彻底激发台湾观光旅游潜能,除成功聚焦国际观光旅游產业的目光外,也吸引国际连锁旅馆品牌加快进驻台湾。2008年市场上仅有8个国际连锁旅馆品牌,但到了2014年,数目已激增至19个,成长幅度高达138%。国际知名品牌的进驻,有两大好处,其一是可提高台湾国际能见度,另一就是诱发鲶鱼效应。目前台湾旅馆业的服务在同级别国家中虽已在平均水准之上,但对比以观光旅游闻名的国家或地区,服务水准仍有段落差。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将可激发国内同业的危机感,连带提升整体的服务水准,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特别是在当前台湾经济因出口衰退而大幅下滑之际,要透过内需提振经济就得加快服务业的升级与转型,在这过程中,服务水准的提升显然是必备的。主计处的数据某种程度上,已经证实陆客来台观光人数会影响台湾经济走势。而观察开放陆客来台这7年对台湾產生的直接与间接效益,也佐证这样的看法,陆客经济对台湾的影响不能轻忽。长期来看,台湾经济要重新找回成长动能,内与外,缺一不可。对内,服务业的升级转型是重中之重。这一方面,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做了良好示范。对外,大陆市场仍是关键所在。大陆供应链自主化的对台湾衝击效应正逐步扩大,但危机就是转机,台湾反而应藉此找出自身供应链的特色,集中发展具有独特性的高端技术,如此才能真正发挥两岸优势互补,就如同瑞士模式,成功找到自己的发展定位。(旺报)
中时电子报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请勿重覆刊登一样的文章,或大意内容相同、类似的文章
请不要刊登与主题无相关之内容
发言涉及攻击、侮辱、影射或其他有违社会善良风俗、社会正义、国家安全、政府法令之内容,本网站将会直接移除
请勿以发文、回文等方式,进行商业广告、骚扰网友等行为,或是为特定网站、blog宣传,一经发现,将会限制您的发言权限或者封锁帐号
为避免留言系统变成发泄区和口水版,请勿转贴新闻性文章、报导或相关连结
请勿提供软体注册码等违反智慧财產权之资讯
禁止发表涉及他人隐私、含有个人对公眾人物之私评,且未经证实、未注明消息来源的网路八卦、不实谣言等
请确认发表或回覆的内容(图片)未侵害到他人的着作权、商标、专利等权利;若因发表或回覆内容而產生的版权法律责任将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不代表中时电子报的立场,请遵守相关法律规范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电子报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
旺报 TOP 10
你关心的,才是重点!大陆游客赴台意愿变淡 台湾旅游业或迎寒冬 - 环球旅讯(TravelDaily)
30,000+ 旅游业精英每周必读的行业要闻精粹,发送至您的电子邮箱
订阅成功!建议提供如下信息,以便我们日后更精准推送您更感兴趣的资讯。
OTA/旅游搜索引擎
公寓/非标准住宿业(民宿等)
旅行社/机票代理人
景区/目的地
B2B分销平台/批发商
社区/攻略/点评网站
行程规划/定制游
综合性旅游文化企业
旅游科技(如 PMS、B2B分销技术、呼叫中心、云服务等)
数字营销(如 SEO、社交媒体营销、用户体验设计等)
商务服务(如保险、投融资、管理/咨询等)
面对可能到来的旅游业寒冬,台湾“观光局”已经朝分散市场、拓展其他地区来台游客方向努力作为补救。
据台媒报道,今年&五一&假期,大陆赴台团体游客较去年同期减少约三成。游览台湾阿里山的陆客团更由去年的超过600个暴跌至29个。日月潭旅馆及游艇业者同样认为,往年同期陆客爆满的情况未能重现。许多热门景点酒店订房率甚至跌至五成以下。台湾旅游业者坦言,从今年元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两岸关系面临不确定性,已使旅游业首当其冲受影响。不少人担心&5&20&后,台湾观光业的景况可能比现在更惨。陆客人数或&断崖式&下滑浏览岛内新闻,昔日陆客赴台游红红火火、当地景区人潮如织的内容已经不再,更多被岛内旅游业景气不佳、从业人员忧心忡忡的报道取代。有旅游业者大倒苦水:目前生意下滑至少三四成,真是大不如前。希望民进党新当局找出对策,帮忙业者应对当前陆客团减少可能带来的影响。有人列举说,陆客不来,餐饮业、酒店业、零售业、游览车业甚至当地农业收益都将大幅减少。不少店家等不到客人,都已经开始放无薪假、减薪甚至裁员,新当局对此不能坐视不管。台湾&主计总处&日前公布岛内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虽然出口大幅下滑,但来台旅客人次实际增加16.03%,扣除物价因素后,对经济增长贡献约0.06个百分点。而随后陆客赴台无论实际游览人数,还是提前申请来台证件数量,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这意味着陆客规模缩减正持续显现,甚至可能出现&断崖式&下滑,如此将给岛内经济带来不小冲击。林姓旅游业者说,不要看现在飞机带来一批批陆客,都上了游览车,也进了旅馆、餐厅和购物店,这些都是之前就已拿到入台证的人。今年3月下旬以来,入台证送件数目就从2.1万件一路下跌,5月首次跌到1万件以下。在&跌多涨少&情况下,目前约8万件的排审件数很快就会被消化完,然后&苦日子就来了&。业者希望新当局释出善意陆客减少的影响有多大?台湾经济研究院景气预测中心主任孙明德预估,假设陆客1年减少100万人次,以官方统计陆客平均日消费232美元、平均消费6至7日来看,今年恐怕让台湾少赚450亿元新台币的观光收入,对GDP会造成0.32个百分点的冲击。2015年,台湾经济增长率仅为0.85%,创下近6年来最差记录。今年第一季度岛内GDP同比下降0.84%,连续3个季度负增长。台湾准&行政院长&林全日前称,今年台湾地区经济增长率&保1&不容易,避免负增长已是很大的挑战。孙明德指出,&5&20&之后,蔡英文上台,必须释出善意,让冷却的赴台游市场回暖,才有机会让冲击降到最低。陆客减少该如何应对?面对可能到来的旅游业寒冬,台湾&观光局&已经朝分散市场、拓展其他地区来台游客方向努力作为补救。而深受陆客喜爱的观光景点台北101大楼,虽然今年首季度退税人数及金额都同比增长5%,但其早已着手拟定对策,降低陆客减少可能带来的冲击。据台北101发言人刘家豪介绍,他们已和航空公司、邮轮业者谈合作,希望积极开拓东南亚、中东国家的客源。台湾观光旅馆公会理事长赖正镒说,应对陆客减少的影响,目前没有什么好办法。即使要南向找东南亚客人来,也不是短时间就可大量增加。尤其是陆客占了目前台湾市场的大约四成,如果陆客减少一半,其他客源要补齐缺额是不可能的,所以&南向政策&仍是缓不济急。陆客赴台意愿受岛内政治影响关于陆客减少的原因,台湾各界也在展开反思。台湾《工商时报》报道称,据调查,受陆客青睐的前三位旅游目的地仍为日本、韩国、泰国,过去大受欢迎的港澳台游则普遍降温。有媒体分析指出,自2008年开放赴台团队游后,赴台游一直深受中老年游客的欢迎。2011年开放自由行后,更是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团队游+自由行的&双旅行&方式,曾让赴台游迅速走热。为了提升赴台游品质,今年3月起,台湾方面压缩一般团配额,提高优质团配额,将陆客赴台观光团配额比例调整为优质团2/3、一般团1/3。由于赴台团队游更多由中老年人参与,而其往往更倾向于选择较为便宜的一般团,随着相应配额的下降,赴台人数自然出现下滑。有业内人士表示,陆客赴台旅游人数下降,一方面由于一般团出现了配额限制,赴台主力游客年龄偏大,受此影响减少出行;另一方面,以年轻人为主的自由行,目前日本、韩国等周边目的地同样具备吸引力,由此产生很大的竞争性。台湾的选举、治安等方面因素,同样对陆客赴台意愿造成影响。岛内舆论认为,民进党即将上台执政,蔡英文尚未接受&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考验。在蔡英文及其团队两岸政策尚不明朗时,选择暂缓赴台观光的人数增长较多。面对台湾旅游业或将愈演愈烈的困局,赖正镒说,岛内观光业者都有向即将上台的蔡当局沟通,也提及当前的困境,但蔡当局仍是政治挂帅,暂无接受&九二共识&的迹象。所以,陆客减少的冲击已是山雨欲来,未来人数只会减少更多。观光业可能因此面临一波倒闭潮,而观光产业牵涉面很大,连带会影响很多产业。为此,他呼吁蔡英文尽快表态,不要让观光产业沦为&观光惨业&。
& 以商业目的使用环球旅讯拥有版权的内容,请遵循环球旅讯
获得授权。非商业目的使用,请遵循 。
打赏打赏打赏!!!
& 环球旅讯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 B2-|元旦赴台大陆游客较去年大减 业者觉2017年不乐观|大陆游客|台湾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原标题:元旦赴台大陆游客较去年大减 业者觉2017年不乐观
  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元旦假期大陆游客赴台观光情况冷清。据台当局“交通部”统计,今年(2017)元旦团客加个人游平均一天约4,000人左右,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5%。下一个重要的观光旺季——春节假期,若大陆游客赴台人数持续缩减,岛内观光相关行业冲击将会扩大。岛内自由行业者表示,尽管还是有“铁粉”会去台湾,但是两岸关系越来越冷,“铁粉也会被风吹散”,预估2017年仍将大减,生意会比去年更差。
  团客、个人游均较去年减少
  台当局“交通部”官员对此回应称,元旦连假天数不长,并非大陆游客团赴台的旅游旺季,日至4日四天,平均一天3,700人;2016年1月,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因素干扰,大陆游客团赴台人数减少,元旦几天平均每日为2,800人。
  但《经济日报》报道指出,今年元旦的大陆游客团更少。据旅游社提报给“观光局”的人数,一天还不到1,800人,较去年同期减少42%。个人游部分,去年上半年平均每天都有4,000多人,去年元旦期间甚至还冲高到5,000多人,显示赴台湾跨年、追曙光的个人游大陆游客相当多,但去年11月平均每日赴台个人游的大陆游客,锐减到上半年的五成,剩下不到2,200人。12月的状况也差不多,今年元旦假期赴台个人游的旅客一天估计约2,200人上下。
  陆客赴台中转 一天不到两人
  大陆游客赴台观光人数缩减,搭机赴台中转到第三地的大陆游客同样冷清。据《经济日报》报道,去(2016)年2月1日开始试运行南昌、昆明、重庆三地旅客,可在台中转到欧美纽澳等第三地新措施,至12月底共11个月的时间,台湾华航、长荣合计搭载500位大陆游客,平均一天不到两个人,仅占桃园机场每天转机客的万分之1.5。
  报道表示,520后两岸关系陷于冰冻,不仅大陆游客团、个人游旅客持续缩减,再下去恐怕连中转客也没了。
  据报道,目前华航每周飞行桃园-南昌三班,长荣每周飞行桃园-重庆两班、高雄-昆明两班。据统计,去年11个月的时间,华航共搭载300位大陆游客,长荣则搭载200位旅客在台中转。由于数量相当少,加上两岸关系急冻,两大航空公司原本满心期望有大陆游客赴台中转的庞大商机,在去年520后已没有期待。
  东亚各地区发大陆游客财 台湾成推手
  据报道,大陆民众今年到全球679个城市跨年,最远甚至到达南极。台湾《旺报》报道表示,大陆游客已成为全球出境旅游最大的“发动机”。以东亚为例,2015年大陆游客赴泰为793万人次,赴韩611万人次,赴日为499万人次。预估2016年大陆赴日本游客超过600万人次,赴韩国超过800万人次,到泰国更上冲到877万人次,都较2015年成长近百万或百万以上人次。反观台湾,在大陆游客“大放送”的周边地区中,是唯一的负成长。估计2016年较2015年少约70万人次,且今年将“持续下探”。
  “大陆游客2016年出境预估将达到1.2亿人次,年年成长,但来台人数却从去年起开始下滑,今年会更严重。”岛内张姓旅游业者表示,大陆游客对台湾产生排斥感后,不少旅客转往邻近的泰韩日,让这些地区的入境旅游更发烧,台湾成了周边地区发大陆游客财的“重要推手”。
  业者对2017年仍不乐观 台媒指台当局责无旁贷
  “虽然两岸关系不佳,但仍有不少大陆游客对台湾充满兴趣。”岛内个人游业者李昆玉表示。不过李昆玉也坦承,虽然还是有“铁粉”会去,只是两岸关系越来越冷,“铁粉也会被风吹散”,预估2017年大陆游客赴台人数仍将大减,生意会比去年更差。
  岛内旅游业预估,光是今年1至3月,大陆游客就会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5万人次。台湾的入境旅游市场,如果和去年第四季一样,从其他地区吸引来的观光客人数,补不了大陆游客流失的半个市场,台湾今年的入境旅游业绩会很惨淡。
  针对蔡英文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致使大陆游客减少的现状,《旺报》发表文章指出,走过2016年,台湾旅游业倒的倒,裁员的裁员。展望新的一年,预期大陆游客会持续减少,台湾也将面临近年来最大的观光挑战。如何营造良好的两岸关系,替业者守住观光财,台当局责无旁贷。(中国台湾网 李宁)
  文章综合台湾《经济日报》、《旺报》多篇报道。陆客减少对台湾究竟是多大问题?
陆客减少对台湾究竟是多大问题?
马英九当政时,大陆方面大幅增加陆客赴台旅游人数,曾令台湾旅游业一时间非常兴旺,也引发了台湾方面应接不暇和部分大陆游客素质太低,令一些台湾人心生恶感的状况。
到蔡英文执政,陆客赴台旅游大幅度减少。2015年陆客赴台达418万人次,产值1-2千亿元(新台币),旅行社两百多家、游览车四千多辆、旅馆九百多
间,靠它养家糊口的人数很多。但2016年以来,开始下降,尤其近3个月降得更厉害。台湾《旺报》的数字是、7月,陆客较2015年同期
减少13.5万人,台湾少了73亿元新台币收入。不仅旅游业,台湾农产、渔产及电子科技产品等对大陆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明显下降。究其原因,主要在你懂的
政治方面。
经济状况转差,台湾人一定是叫出来喊出来的。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张景森也真有点急了,站出来说话。他说:“当我看到失业的导
游想要自残,也听到游览车缴不起贷款,被地下钱庄押走,心中仍然感到十分不忍。”认为“陆客是我们最需要交的朋友”,“请不要再不经意发表歧视陆客的言行
了”。强调大陆人民如果普遍对台湾反感,“我看台湾才是真正危险了”。又发出呼吁,“请不要再不经意发表歧视陆客的言行了!尽说些什么‘没有陆客的台湾连
空气都变干净’,这些鸟话令大陆人民情何以堪?这些只会激起大陆民众对台湾的反感”。
但仅过了一天,台
“行政院”发言人童振源却又发表意见,称张景森的发言并不代表“行政院”政策立场。
照蔡英文当初的竞选构想,台湾就是要减少对大陆的经济依赖,对策是“南进”和“西进”,增强台湾向东南亚和欧美日的经济联系。台湾与欧美日强化经济关系,
前提是能够像韩国在智能手机、汽车等业上有新的突破性产品。不一定就是智能手机那种东西,但按目前的台湾技术储备,台湾若能做到,便不会被韩国甩出几条街
了。东南亚因中国制造业生产成本急升,获得国际投资正快速增加。但这既有一个过程,又可能因台湾的区位优势并不明显,给台湾的经济期待难获预期。新的罐子
没有做出来就急切要打破旧瓶子,往往只是一些政客一厢情愿的经济幻觉而已。
不过,类似陆客赴台旅游人数大幅减少之类的问题,在阵痛过后也就
变得麻木了。既然旅游做不下去了,按照自由经济规律,一些人转行改做其他生意,渐渐也就不会有人再在乎这事了。台湾有些经济领域对大陆产生了一定的依存关
系,但也有些方面没有多大的依存关系。蔡英文当局有人认为,只要熬过这段时间,成功让台湾那些依存度大的产业与大陆剥离开来,那就不需要只看大陆的脸色行
但问题在于台湾整体上经济能否实现突破性增长。若整体经济滞涨,对执政当局不利。民众看生活主要是看当下,看短期,今年能比去年好,
那就是好的;若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还有所下降,那就会比较失望,如有一些事件刺激,那一下子就会变得非常愤怒。政治是特别复杂的事。常说政治理想,还要有
政治现实。有些个政治受客观条件制约,是必须看到的。政治又往往会直接影响到经济。政治理想若与现实的经济形势脱离,也容易出现问题。有智慧的政治家,善
于解决此难题。若不是,对不起,那你的政治声誉就会逐渐被民怨消耗殆尽。
陆客赴台旅游一事,与陆客一度到香港狂购一样,也有个闸门效应问
题。大陆人数众多,如今有钱人是多了很多,尽管绝大部分人仍不那么富裕,并且还有1亿左右的人生活仍然相当窘迫,但人口基数大,10%的人富有,就超过千
万人。香港人口才七八百万,台湾也就2300多万人。莫说1000万人,就是100万人突然一夜间到香港或台湾,当地人也一下子受不了。由于香港因一些购
物旅游事件及双方极端派的相互攻击与谩骂,陆客赴港购物者这两年少了很多,他们跑去日本“暴买”去了。陆客赴台游客减少,他们韩国、东南亚的就相应增加
了。山不转水转。凡事无一定之规,关键是你究竟失去什么,又得到什么。
这事不是一个简单的是非题,望朋友们不是简单的情结化去肯定或否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陆游客台湾车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