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农村电商广阔农村大有可为为

中国邮政报
第05版:农村电商
以互联网思维发展农村电商
——访集团公司电子商务局副总经理刘小刚
□本报记者 陈雪飞
&&&&农村电子商务作为邮政业务转型发展的重要尝试,自去年7月启动以来,以“打造平台”为理念,不断探索与金融、分销等专业的业务联动,实现与邮政各专业的协同发展,初步搭建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通道,为中国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集团公司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决定》,全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这一战略业务。面对新形势,我们如何继续深入推进农村电子商务?集团公司电子商务局副总经理刘小刚,作为农村电子商务项目的负责人,于日前接受了记者专访。&&&&&记者:为什么要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作为今后中国邮政在农村市场的战略发展重点?&&&&&刘小刚:邮政进军农村电子商务市场是一项“政府有政策、农村有市场、农民有需求、邮政有能力”的重要战略部署。&&&&&首先是中央高度关注。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这是中央1号文件连续第三年提及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财政部与商务部也于去年7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通知》,决定自2014年起,在全国选择部分地区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作。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两次提到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强调“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让农村和城市的人都能享受到消费的权利和平等的就业、创业机会”。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寄语邮政:“农村市场广阔、电子商务大有可为,希望邮政能够做好!”可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已成为中央保基本、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其次是集团公司一贯重视,基础工作扎实推进。李国华总经理在去年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以发展电子商务推动转型发展”,确立了“互联网+邮政”的发展模式,今年在工作会上再次强调要用互联网思维谋划邮政的转型发展,深入推进邮政业务电子商务化。我们以“促进农村地区商品流通”为核心目标,采取“深耕细作”策略,使“邮掌柜”系统已在全国25个省(区、市)推广上线,累计安装7.66万套,交易金额超过8亿元。相比阿里、京东等社会电商公司,从站点数和交易额方面,邮政都已经占据了较为明显的规模优势。&&&&&再其次是市场需求旺盛。农村市场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部分。近些年,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给农业农村带来了现代生产要素、新商业模式和通达的营销网络,推动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促进了农产品流通,实现了农民增收,激活了农村资源配置的“一潭春水”。截至2014年底,农村网民规模已达到1.78亿人,农村电商消费市场快速发展,相比竞争激烈、市场日趋饱和的城市电商,农村电商市场潜力巨大。&&&&&记者: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对于积极落实集团公司“一体两翼”经营发展战略,加快转型发展有何具体意义?&&&&&刘小刚:发展“一体两翼”经营战略,强调应用平台经济和互联网思维,实现以经营产品、业务为主向经营平台、经营渠道、经营客户的转变,以此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有利于拉动农村消费,促进农村服务均等化,鼓励农民创业,有效促进邮政金融类业务和寄递类业务发展,实现农村地区邮政经营方式转变。自去年开展农村电商业务以来,我们基本摸索出了一套中国邮政独特的农村电商运营模式,即线上基于邮乐网和“邮掌柜”系统,线下依托邮政农村窗口资源、村邮乐购店等实体渠道,打造一个集“网络代购+平台批销+农产品返城+公共服务+普惠金融”为一体的邮政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为村民提供购物不出村、销售不出村、生活不出村、金融不出村、创业不出村的“五不出村”服务。&&&&&首先是促进金融类业务发展。一是基于农村商品流通的资金将成为邮政农村金融业务的重要增长点,包括资金沉淀收益、结算手续费收益等。二是在村邮乐购店提供助农存(取)款、信用卡还款、网上支付、刷卡缴费、代理车险等金融业务,形成收入。三是借助“邮掌柜”系统交易平台,发放店主周转资金贷和农民消费贷,巩固并扩大邮政金融服务在农村市场的份额。&&&&&其次是促进寄递类业务发展。随着“邮掌柜”推广数量和村邮乐购店数量的增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将产生大量的寄递包裹以及仓储、供应链金融等需求。我们必须优化农村投递网络,建设以农村邮政支局所为中心,以各类实体渠道为节点,通过汽车等投递交通工具有效衔接的新型农村电商寄递终端投递网络。重点做好“县到村”的商品配送工作。一是推进农村投递汽车化。加大农村投递汽车投入,提高物品型邮件的投递能力。二是推动农村投递信息化。加快农村投递人员PDA等信息化终端设备配备,实现及时接收、反馈国内小包、代投速递邮件等电商寄递物品信息。三是提升末端投递能力。根据当地“邮掌柜”推广的进度,依托“邮掌柜”站点,制定邮件代投线路规划,将段道上的各类邮件细分到每个站点,开办电商寄递物品的自取自提服务,并在“三农”服务站、便民服务站等渠道叠加邮件代投、自提服务,逐步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记者:在拓展农村电子商务市场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在哪些重点方面进行完善?&&&&&刘小刚:数字革命,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同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一方面给传统产业带来了危机和焦虑,另一方面也能让传统产业获得勃勃生机,为传统产业注入新的动力。这种趋势是“大势所趋、不得不为”,但邮政作为在中国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型流通企业,在面对“互联网+”挑战中,必须“顺势而为、大有所为”,从思维方式、组织架构、行动规则制定、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加速推进,促进邮政业务实现转型发展。&&&&&就当前而言,拓展农村电子商务市场除了要让各级邮政企业管理者及员工增强互联网思维外,最关键之因素还在于人才的培养。众所周知,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是模式的竞争、是数据的竞争、是客户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电子商务处于市场的前沿、技术的前沿。邮政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迫切需要既善管理又会营销、既懂业务又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中国邮政具有无可匹敌的线下能力,但我们的线上的力量还相对薄弱,需要尽快培养一支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和商业运营支撑模式的邮政电子商务队伍,提高我们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能力,这是邮政发展电子商务成败的关键。因此,要培养锻炼出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电子商务专业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定期更新培训资料,同时制定配套的激励办法,对表现优异的团队和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各级邮政企业要加强对地推人员及农村掌柜的业务培训、操作指导和政策宣贯,形成稳定的培训机制,必要时要针对农村掌柜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总体来说,在新常态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创新驱动的经营领域,正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机遇不常在,一旦错过就难以挽回。机遇也不由我们独享,社会电商同样面临着巨大机遇。可以说,抢抓机遇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一定要紧紧依托中国邮政强大的资源优势,顺应潮流,乘势而上,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弯道超车。
 |  |  |  |  |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主管主办 中国邮政报社版权所有
邮发代号 1-100 国内统一刊号 CN11-0028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号当前位置:&&
. .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一个小市民的所见所闻来对农村电商说几句真心话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jz.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当前位置:>>>>
李华勉励多宝镇返乡创业大学生张文 农村电商事业大有可为
  本报讯(记者高璐)25日上午,市政协主席李华专程来到多宝镇刘夏村,看望了该村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张文,勉励他农村电商事业大有可为,要善于科学经营,做大规模。市政协秘书长李国仿一同看望。
  张文是“80后”大学生,2009年毕业于武汉工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今年5月,为让家乡土特产搭上网络快车,他回乡创业开办了一家专卖土特产的网店。目前,网店销售的产品达到13种,预计年销售收入达到4万多元(本报12月22日曾在一版报道)。
  当日上午,李华带领市商务局、多宝镇负责人来到张文家中,了解他的网店经营情况、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今后的打算。李华要求市商务局和多宝镇要给予关注和支持,积极帮助张文解决遇到的困难。
  李华说,农村电商事业大有可为,但发展农村电商,不等于农民都开网店,而是要让有技术和有知识的大学生、年轻人加入到这个事业中;发展农村电商,也不等同于卖农产品,而是要围绕农产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做文章,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农村电商,与其全面开花,不如重点突破,要重点培育,让更多的像张文这样的农村电商成长起来,激活农村经济。
天门要闻>>
竟陵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大有可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