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新新国际贸易理论ppt中所学的相关理论解释上述现象

学习要点: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阶段,熟悉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研究国际贸易的理论、政策和制度。
(1)国际贸易为什么会发生――“国际贸易纯理论”;
(2)国际贸易对一国经济以及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价格、生产和消费;
(3)国际贸易中产生的利益如何分配;
(4)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1)分析各国及国际社会过去和现在的贸易政策;
(2)探讨这些政策的理论依据,研究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制度基础
(3)对政策的效应进行分析,判断贸易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制度:有关国际贸易的一些基本框架,这一框架包括成文和不成文的各种规则和惯例。集中对世界贸易组织(WTO)进行研究。
国际贸易学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从理论上看,国际贸易理论是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组成部分。
从学科课程设置的角度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等应用型课程打下理论基础。因此国际贸易学这一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等专业的核心课程。
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
封建社会末期,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国际贸易成为一种催化剂,它加速了封建社会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来开了近代、现代国际贸易迅速发展的序幕。
可以把近代、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大致划分为资本原始积累、自由竞争、垄断和国家垄断四个时期。
时间:16世纪到18世纪中叶。
事件:“地理大发现”和随之而来的殖民掠夺。
(1)1431年,葡萄牙人维尔和到达了大西洋东北部的亚速尔群岛;
(2)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
(3)年,葡萄牙航海家达?迦马绕过好望角,开辟了通往印度的新航线;
(4)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率领的西班牙船队“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5)年,葡萄牙人麦哲伦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1)“商业革命”。
(2)引发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1)欧洲向美洲、亚洲和非洲出口制成品;
(2)非洲向美洲输出奴隶;
(3)非洲奴隶在美洲种植烟草、棉花等农产品,然后输往欧洲作为工业原料;
(4)欧洲从亚洲和东方各国进口香料、纺织品、茶叶等产品。
这段时间的国际贸易主要是由各国的自然资源和生产技能差异决定的,而贸易的方式则是暴力控制下的殖民贸易。
时间: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事件:工业革命。
(1)从18世纪初到19世纪初,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倍多,而在年间,世界贸易增长了6.7倍。
(2)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3)改变了世界贸易商品结构。
第二次技术革命
整个世界形成了以欧美为代表的现代工业经济和由其他国家组成的传统经济的格局。
新兴的工业部门开始出现,重工业取代了轻工业而占据了主导地位。
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国际运费的下降,以及国际通讯手段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
垄断组织已经基本形成,并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
社会主义阵营使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国际贸易伴随着经济的巨大发展而出现了飞速增长。
工业制成品成为世界贸易中的主要产品。
国际经济秩序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国际贸易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阶段。
特征: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大大增加;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是世界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跨国公司在世界生产和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这些特点和趋势在21世纪也仍将得到延续和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把国际贸易理论大体上划分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又可以分为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绝对成本说、比较成本说。斯密和李嘉图的理论为19世纪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提供了依据,并对后来的自由贸易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约翰?穆勒:以相互需求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价值论
马歇尔提出了提供曲线,用来分析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
赫克歇尔和俄林:要素禀赋论,经过萨缪尔森、勒纳、琼斯、斯托尔珀、雷布钦斯基等人的发展,成为解释国际贸易的核心理论。
新贸易理论:以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为出发点,经过克鲁格曼、弗农、坎姆等人的努力,扩展了自由贸易理论的解释面,丰富了自由贸易理论的内容。
汉弥尔顿、李斯特
凯恩斯主义
普雷维什、辛格
新贸易保护主义:克鲁格曼,斯宾塞和布朗德的战略性贸易模型,格罗斯曼、赫尔普曼、麦基政治经济学分析。
国际贸易值(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也称国际贸易额,指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货币计算的各国(或地区)间贸易的总值。
国际贸易量(quantum of international trade)则是指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值,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国际贸易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国家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之间的差额。顺差或者出超、逆差或者入超、贸易平衡。
一般贸易(general trade)统计制和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统计制。
有形商品贸易和无形商品贸易
进口、出口和转口贸易
海上贸易、陆路贸易、空运贸易、邮购贸易和管运贸易
易货贸易、结汇贸易和补偿贸易
双边贸易、多边贸易、边境贸易
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international trade by commodity structure)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其各类商品进口额或出口额在该国总进口额或总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一个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可以反映该国的产业结构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
国际贸易的地区结构(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al composition)又称为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或地理方向,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与其各贸易伙伴的进口或出口贸易额在该国总进口额或总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一个国家进出口的地区结构可以反映该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的发展状况及其贸易的地区分布状况。
对外贸易依存度(degree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学习要点和难点:掌握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内容,了解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关系,了解列宁的国际贸易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掌握不等价交换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和继续,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在国际交换的背后,存在着各国生产者之间的劳动分工。
国际分工的积极作用:(1)节约社会劳动;(2)提高劳动生产率;(3)推动科学技术的发明与运用。
国际分工的消极作用:(1)发达国家通过国际分工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掠夺;(2)造成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单一性、脆弱性、依附性;(3)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可能带来严重危害。
可以把世界市场视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马克思把世界市场比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以及生活的条件。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商品竞争,促进了国内生产力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创造世界市场的历史手段。
随着交换的发展和分工的深化,出现了私人拥有的剩余产品,而且剩余产品逐渐地转化为商品。随着奴隶主国家的形成,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也就演变成了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分工、私有制和国家。
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国际贸易对资本主义利润率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国际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另一方面,对外贸易也具有影响利润率下降的作用。
决定国际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各参与国家之间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国内成本低、劳动生产率高的国家,较少的国内价值可还原为较多的国际价值,增加收入;反之,则减少收入。因此,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要重视和遵循国际价值的原理与规律,力求降低国内成本,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国内劳动生产率与国际竞争力。
列宁的国际贸易理论
列宁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进行国际贸易的必要性、资本输出、世界市场以及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贸易政策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首先,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者的收入被限制在最低程度,国内商品的需求不足的矛盾迫使各个产业的产业资本家到处寻找国外市场,以摆脱国内市场的局限。其次,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是客观存在的的,只能通过经常性的危机来调节各生产部门(产业)之间的比例,为将一部分商品输往国外,也要求各个产业的产业资本家到处寻找国外市场。最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垄断资本主义因资本过剩而导致资本输出,从而形成金融资本统治,这是帝国主义五大经济特征之一。
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大大加速了落后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同时造成本国经济发展某种程度上的停滞,但总的说来是扩大和加深了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进一步发展。列宁还指出,资本输出可以带动商品输出,对殖民地进行双重剥削。
随着资本输出的增加和最大垄断同盟的国外联系和势力范围的相对扩大,这些垄断同盟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达成全球性的协议,最终形成国际卡特尔这样的全球性垄断同盟。
垄断资本家之间的妥协总是部分的、暂时的。这种状况的出现,一方面确立了经济发达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垄断,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世界范围内争夺原料来源、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的激烈竞争。
列宁结合革命胜利后国家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论述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一些问题:首先,列宁认识到了对外贸易关系到新生苏维埃政权的生存。其次,列宁提出了苏维埃国家必须建立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制,即将对外贸易全部实行国有化。在革命胜利初期,这一点对于实现工业化初期和国家财政极度困难时期是必要的。最后,实行租让制和建立合营公司。合营公司的建立,是利用外国资本发展本国经济、学习外国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和经营方法的有效途径。
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
不等价交换就是不按照国际必要劳动量进行交换,因而交换双方用以交换和由交换所得的物化劳动量不相等。这种不等价交换普遍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中。
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力量,通过“军援”、“经援”等手段强迫被占领国家和接受“援助”的国家以低于世界市场水平的价格出售自己的产品,以高于世界市场水平的价格购买发达国家的产品。这是造成不等价交换的政治方面的原因。
在经济上,由于国际垄断力量的控制,某些商品的世界价格长期偏离国际价值,使交换双方从交换中所得收益同所花费的劳动量不一致。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和一些弱小国家进行交换时,发达国家凭借对市场的垄断,抬高本国出口的制成品的价格,压低进口的初级产品的价格,进行不等价交换,剥削弱小国家,无偿地占有弱小国家的一部分劳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少发达国家就是依靠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实行垄断价格,在同发展中国家的不等价交换中用损人利己的方法支持了本国的经济增长。这种不等价交换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长时间贫困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较成本说与古典国际贸易模型
学习要点和难点:了解绝对成本学说的缺陷,掌握比较成本学说的基本内容;掌握古典国际贸易模型的分析工具;能够推导古典国际贸易模型中的贸易均衡;了解边际机会成本不变这个假设前提对国际贸易模型有哪些影响。
绝对成本说
绝对成本说的例子
以劳动计算的单位生产成本
英国生产布的绝对成本比葡萄牙低。葡萄牙生产酒的绝对成本比英国低。
两个国家就可以在布和酒这两种产品上形成分工。英国专业化地生产布;葡萄牙专业化地生产酒。
由于斯密是用贸易国产品绝对成本的差异来说明国际贸易的原因,因此他的这一学说称为“绝对成本说”(absolute cost)或者“绝对利益理论”(absolute advantage)。
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没有能够正确地解释国际贸易的成因。斯密正确地说明了国际分工是国际交换的基础,但没有找出决定国际分工的原因。
比较成本说
《谷物法》大大地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比较成本说和其他经济自由主义理论成为反对《谷物法》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资产阶级和他们的理论家的努力,英国于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
只有两个国家(英国和葡萄牙),两种产品(布和酒),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两国投入的劳动量不发生变化;
两国的生产要素都实现了充分就业;
两国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
国际贸易中不存在运输成本;
两个国家以物物交换的形式开展国际贸易;
不考虑技术进步。
比较成本说的例子
以劳动计算的单位生产成本
与英国相比,葡萄牙生产每一种产品的成本都比英国高。
两个国家之间存在比较成本差异,或者说相对成本差异。
由于李嘉图从比较成本差异来说明国际贸易的成因,因此这一学说被称为“比较成本说”(comparative cost)或者“比较利益理论”(comparative advantage)。
两种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介于两国国内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之间,且不等于任何一国国内的交换比率。
隐含的结论:企业会根据这种比较成本差异决定自己的生产,通过生产并出口比较优势大(或者比较劣势小)的产品,可以获得利益。不需要政府或者其他强制力量限制国际贸易。对国际贸易的限制就是对企业或者国家利益的损害。
导致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基于比较成本说的古典国际贸易模型
假定世界上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它们生产两种产品:X产品和Y产品,它们生产产品的时候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一国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的情况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最大数量的各种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表示边际机会成本。边际机会成本是不变的。
无差异曲线是消费两种产品获得同等效用满足的商品组合的连线。
这里的无差异曲线指的是社会无差异曲线。
最优的生产和消费组合: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
假定没有货币。用相对价格来衡量所交换的产品的价格水平
反映交换比率的是直线的斜率,而不是直线在坐标图中的位置。
如果两国国内存在着充分竞争的话,它们的各自的边际机会成本和交换比率会趋于相等。
(一)基本模型
边际机会成本不变时的古典国际贸易模型。
边际机会成本不变时的国际贸易
假定在开展国际贸易之前,A国国内的边际机会成本和交换比率是1X=1Y,而B国国内的边际机会成本和交换比率是1X=3Y。在这种情况下,A国的生产者会发现,增加生产1单位X需要减少1单位Y的生产,而多生产的这1单位X在B国却能够换回3单位的Y。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A国的生产者就会扩大X的生产,并出口到B国,同时也就减少了Y的生产。B国的生产者这时也会发现,在国内每增加生产1单位Y,需要减少生产1/3单位X,而增加的这1单位Y在A国却能换回1单位X。B国的生产者也就会扩大Y的生产并出口,同时减少X的生产。这样,两国逐渐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一个均衡的交换比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将会按照这个交换比率一直进行下去。
对价格的影响: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将会提高,进口商品相对价格则会降低。。
对生产的影响:在边际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各国都会在自己具有比较成本优势的产品上实现生产的完全专业化。
对消费的影响:两国消费者都在位置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消费产品,消费者福利都得到了改善。
市场的力量将会把国际交换比率调节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水平上。A国的进口量等于B国的出口量;A国的出口量等于B国的进口量。
相互需求原理
学习要点和难点:本章首先从需求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因此需要把思维从上一章的比较利益法则中转变过来;提供曲线是国际贸易一般均衡分析的重要工具,必须掌握其推导和含义;贸易条件也是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
约翰?穆勒与相互需求原理
如果以Px和Pm分别表示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在多种商品的情况下,Px = ∑XiPi,Pm = ∑MjPj),则贸易条件指数可以表示为
这里的T称为商品贸易条件指数。如果T值上升,意味着每单位出口商品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这种情况称为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称为贸易条件恶化。
两国等量投入的产量
表中显示,同样单位的投入,德国比英国多生产10码亚麻布,因此德国生产亚麻布有优势,而两国在细棉布上同样投入得到相同的产出。但与生产亚麻布相比,英国生产细棉布的不利程度较小。于是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两国在这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分别形成专业化:英国专业化地生产细棉布并出口,德国专业化地生产亚麻布并出口。
国际交换比率的区间: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率肯定界于两国两种产品的国内交换比率之间,且不等于两国的国内交换比率。
国际交换比率是由“国际需求方程式”决定的。交换比率取决于对方对本国产品的需求。两国对两种产品的进口需求决定了产品的(相对)价格。在国际贸易中,可以把出口视为对对方的供给,把进口视为本国的需求。穆勒将这种情况称为“相互需求”。商品的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力量共同决定的,市场价格也会自行调整,以使供求相等。因此,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就是由两国相互的需求来决定,并且将确定在双方各自对对方产品的需求相等的水平上。这就是“相互需求原理”。
国际交换比率除了取决于相互需求之外,还“取决于该国可以从国内消费用的本国商品的生产中抽出多少资本。外国对该国商品的需求较之该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愈大,以及该国为生产出口产品所能抽出的资本较之外国为生产该国需要的产品所能抽出的资本愈少,则交易条件就对该国愈有利,也就是说,该国用一定数量的本国商品,就可以换得较多的外国商品。”这里,穆勒谈到的其实就是我们上一章介绍过的机会成本的问题。
提供曲线与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
提供曲线(offer curve)也被译为供应条件曲线或者相互需求曲线,是在不同的国际交换比率或贸易条件下,一个国家愿意用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去交换一定数量的外国商品的点的连线。
一国出口同样数量单位的产品能换回更多的进口产品,表明贸易条件改善了,反之则恶化。
提供曲线的推导
以纵轴为中心轴,转动坐标平面,将第二象限转动到第一象限的位置,就得到提供曲线。
有关需求的其他国际贸易理论
恩格尔法则。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的收入中用于食品(生活必需品)的开支占收入的比重将不断下降,而奢侈品和耐用品开支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则会不断上升。对农产品等生活必需品来说,这个法则阐明的却是不幸的结果。
偏好: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就不是比较利益,而是偏好的差异。
代表性需求假设(representative-demand hypothesis)是林德(Staffan Linder)提出的一种用需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学说,也称“重叠需求贸易理论”。
需求结构指的是一国对某种产品的需求的质量或者档次。比如在一个国家内,对汽车的需求就有不同的档次。需求结构的决定因素是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国家所需求的某种产品的档次就会高一些。
假定一个国家最初生产某种产品是为了满足国内的需求。一国的人均收入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在这一收入水平下会对某种产品形成一种“代表性需求”,也就是一国对某种产品的平均需求档次。这一个档次的产品的需求量是最大的。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生产这一档次产品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在满足国内需求之余,还具备了出口能力,就可能与其他国家发生贸易。我们用图4-6来说明代表性需求假设阐述的国际贸易理论。
图4-6中,我们用横轴表示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记为Y,用纵轴表示产品档次,记为Q,用45o线OR表示人均收入水平与所需求的产品档次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以汽车这种产品为例。设汽车有六个档次,即从Q1到Q6。A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为YA,B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为YB。从图中可以看出,A国的人均收入高于B国。由于收入较高,A国居民对汽车的需求就是从第二档(Q2)到第六档(Q6),假设第四档(Q4)汽车是A国居民的代表性需求。B国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其需求档次是从第一档(Q1)到第五档(Q5),它的代表性需求假设是第三档(Q3)。可以看出,A、B两国对这种产品的需求有重叠的部分,即Q2~Q5。这种重叠需求构成了两国开展国际贸易的基础。
A国在其代表性需求Q4上发展较快,具备了出口能力,同时B国对Q4又有需求,于是A国就向B国出口。同理,B国在其代表性需求Q3上发展也较快,而同时A国对Q3也有需求,于是B国向A国出口第三档次的汽车。这样,同一种产品或者同一个产业内的贸易就因为两国存在重叠需求而发生了。
代表性需求假设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两国之间对某种产品存在重叠需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要出现足以支撑国际贸易的重叠需求,就要求两国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不能有太大的差异。因此,这个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工业国之间产业内发生的国际贸易。
要素禀赋论及其拓展
学习要点和难点:掌握要素禀赋论的发展脉络,掌握H-O定理的基本内容以及H-O模型的分析方法;了解国际贸易对产品价格和要素报酬的影响;了解H-O理论的经验检验及其解释;掌握H-O模型的新发展。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1.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2×2×2模型。
2.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是给定的,而且生产要素可以在国内自由流动,但不能在国家间自由流动。
3.各国的生产技术水平相同。
4.规模报酬不变。
5.消费偏好相同。
6.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7.自由贸易,没有运输成本。
不能用一种产品的生产中使用的生产要素绝对量来衡量产品的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假设生产1单位X产品需要投入6个单位的劳动和2个单位的资本,而生产1单位Y产品需要投入8个单位劳动和4个单位资本。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因为生产Y产品需要投入的劳动更多而认为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要根据每单位产品的要素投入比率来决定其要素密集度。在上面的例子中,X产品的劳动―资本比率是3(6/2),Y产品的劳动―资本比率是2(8/4),X的劳动―资本比率高于Y,因此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另一方面,Y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是0.5(4/8),X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是0.33(2/6),Y的资本―劳动比率大于X,因此Y 是资本密集型产品。需要注意的是,要素密集度是一个相对概念。对X来说,它相对于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对Y而言则是相对于X来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要素丰裕度(factor abundance)衡量国家的相对要素禀赋。我们可以用所谓“物质准则”和“经济准则”来判断一个国家的要素丰裕度。
物质准则是根据一个国家可获取的劳动和资本的物质数量来衡量。如果A国在生产产品时每单位资本使用的劳动量比B国多,也就是A国的劳动―资本比率高于B国,就说明A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而B国生产产品时每单位劳动使用的资本量比A国多,就说明B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
经济准则是按各国的工资―利润率(也技术劳动和资本的报酬的比率)来衡量要素丰裕度。如果A国的工资―利润率比B国低,则A国相对于B国来说是劳动丰裕的国家,B国则相对于A国来说是资本丰裕的国家。
需要注意的是,和要素密集度一样,要素丰裕度也是一个相对概念。
根据以上的假定,赫克歇尔―俄林定理描述了国际贸易的模式,那就是:一个国家将专业化地生产并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较密集地使用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这个定理得出的结论是这样推导出来的:各国生产要素的不同丰裕度和各种产品所需要投入的要素比例的不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形成了比较优势;生产要素丰裕度的差别使生产要素的价格产生了差别;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又形成了产品成本的差异;产品成本的差异导致产品价格不同;这种产品价格的绝对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发生。
边际机会成本递增
由于X、Y边际机会成本在两国存在差异,两国就可以开展贸易。我们用图5-3描述边际机会成本递增情况下的国际贸易。
贸易对相对价格、生产和消费的影响
图5-3(a)表示A国的情形,(b)表示B国的情形。在贸易前,假设A国国内在E点形成均衡,即X和Y的生产组合由E点表示,A国居民在E点进行消费,此时消费者的福利水平由社会无差异曲线U0表示,过E点的切线T表示贸易前A国国内X和Y商品的相对价格比率。B国在E1点形成均衡,B国在E1点进行生产,B国居民在E1点进行消费,消费者福利水平由社会无差异曲线U0′表示,过E1点的切线T′表示B国国内X和Y商品的相对价格比率。
这时假定A、B两国开展贸易。国际贸易的第一个影响是相对价格水平的变化。由于A国是劳动丰裕的国家,它出口劳动密集型的X产品会使国内X产品价格上升,而进口资本密集型的Y产品又使国内Y产品价格下降,从而X的相对价格上升,即从T变为T1。B国则正好相反,Y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从T′变为T1。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使两国按照相等的相对价格水平T1进行贸易(图a和图b中两条T1线的斜率是相等的),T1就是两国进行贸易的国际相对价格或者国际交换比率。
国际贸易的第二个影响表现在生产方面。按照T1的国际相对价格水平,A国的生产组合将向S点移动,生产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X。由于机会成本递增,A国不可能形成完全的专业化,因此S点的位置不可能移动到横轴上。由于更多的资源转移到X产品的生产上,Y产品的产量下降。在S点,A国生产OX2数量的A产品,生产OY1数量的Y产品。X产品的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同理,B国的生产组合移动到S1点,它的X产品的产量为OX1,Y产品的产量为OY2。Y产品的专业化程度提高。
国际贸易的第三个影响表现在消费方面。生产的专业化形成后,A国愿意用一部分X产品来与B国交换Y产品,而B国则愿意用Y产品与A国交换X产品。各国究竟愿意用多少产品来与对方进行交换,取决于本国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位置。按照T1的相对价格水平,A国的消费点移动到社会无差异曲线U1与T1的切点C。在这个点上,A国居民对X产品的需求量为OX1,而对Y产品的需求量为OY2。与国内两种产品的产量相比,A国这时可以出口X1X2数量的X产品,用以交换Y1Y2数量的Y产品(进口量)。同理,B国出口Y1Y2数量的Y产品,进口X1X2数量的X产品。两国新的生产点和消费点之间形成的三角形(A国为CFS,B国为C1F1S1)称为“贸易三角”。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概括起来说,国际贸易使产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各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都会上升,而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都会下降,由此形成均衡的国际相对价格。国际贸易使各国利用丰裕要素生产的产品形成更高程度的专业化,产量增加。国际贸易使各国消费者能够消费到比贸易前更多的产品。
贸易对国内生产者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进口产业的影响。国际贸易使本国进口行业的生产者受损。
出口行业的影响。国际贸易使本国出口行业的生产者获益。
从要素禀赋的角度解释了比较成本差异的成因,解决了李嘉图模型留下的问题。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很好地说明了资源禀赋存在差异的国家为什么会开展贸易,说明了开展贸易对贸易国商品价格、生产和消费的影响,说明了国际贸易给贸易国带来的利益,同时也为国家制定对外贸易战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局限性:不能解释要素禀赋相同或相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
对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检验
里昂惕夫用美国1947年进出口行业所用的资本存量与工人人数来检验H-O理论,结果发现,在1947年,美国向其他国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的则是相对资本密集的产品。美国作为一个资本充裕的国家,按照H-O模型的结论,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土地)密集型产品。里昂惕夫的检验结果与H-O模型的结论却完全相反。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
B国进口X产品,这种产品在其他国家是劳动密集型的,但在B国则是资本密集型的,也就是说按照B国的标准,资本丰裕的B国进口的商品却是资本密集型的。
H-O模型是在自由贸易的假定前提下分析国际贸易的成因和影响,但在现实中,任何一个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各种贸易壁垒,比如关税、进口配额等限制进口的措施。如果把这些贸易壁垒考虑进来的话,“里昂惕夫之谜”就可能是贸易壁垒的结果。
H-O模型假定生产中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但是没有在资本中进一步划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同时也没有划分劳动技能的高低。
H-O模型没有考虑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禀赋。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扩展
生产要素报酬就是生产要素的收益,要素报酬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品也就是要素的边际生产率。
在短期内,虽然产品价格会因为国际贸易而发生变化,但生产要素还来不及在部门间流动。因此,国际贸易在短期内只影响产品价格。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一国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会上升,进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会下降。由于MPL和MPK不变(因为生产要素不流动),而出口产品价格(PX)上升,所以出口行业使用的劳动和资本的报酬(WX,RX)都会增加。反过来,由于进口产品价格(PM)下降,进口竞争行业使用的劳动和资本的报酬(WM,RM)都会减少。也就是说,出口行业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受益,而进口竞争行业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受损。
长期来看,生产要素可以在各产业间自由流动。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报酬的影响就要结合产品价格和要素边际生产率的变化来分析。由于贸易的结果使出口行业的资本和劳动受益,报酬提高,进口竞争行业的资本和劳动就会向出口行业流动。这里我们假定出口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进口竞争行业是资本密集型的。这样,进口竞争行业的资本―劳动比率较高,当本国进口竞争产品产量因国际贸易而减少后,转移出来的资本就比劳动多;另一方面,劳动密集型的出口行业的劳动―资本比率相对较高,在出口产品产量扩大后对劳动的需求大于对资本的需求。这样,从进口竞争行业转移出来的资本多,但需求少;转移出来的劳动少,但需求却更多。结果就是资本相对过剩,劳动相对不足。如果两个行业都按照原来的资本―劳动比率生产的话,就会有一部分资本闲置下来。
但是,当资本过剩时,它就会变得相对便宜,这样闲置的资本就会被两个行业吸收,以用来替代相对稀缺从而昂贵的劳动(这里我们假定劳动和资本可以相互替代)。这样,两个行业都会比贸易前投入更多的资本来替代劳动,于是它们的资本―劳动比率都会比贸易前提高。由于资本投入增加,各行业中的劳动边际生产率提高,而资本边际生产率则因为资本投入增加而下降。结果对出口行业而言,由于PX提高,MPL也提高,所以WX也就上升,也就是出口行业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对进口行业而言,由于PM下降,MPK也下降,所以RM也就下降,也就是进口竞争行业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下降。
在以上的长期分析中,国际贸易对出口行业资本报酬的影响以及对进口行业劳动报酬的影响是不确定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推导来说明这两种要素报酬的变化:我们的分析一直假设贸易前两个国家国内要素市场是均衡的,这样,出口行业的工资水平和进口行业的工资水平就是相等的,即WX = WM,同样,出口行业的利润水平和进口行业的利润水平也是相等的,即RX = RM。在贸易后的要素市场也将形成均衡,从而进出口行业的工资和利润在新的均衡状态下也必然是相等的。这样,开展贸易后,我们已经推导出出口行业的工资将上涨,进口行业的利润将下降。那么,在贸易后WX = WM,RX = RM的情况下,进口行业的工资水平WM也会上升,而出口行业的利润水平RX也会降低。
把以上分析归纳起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长期来看,开展国际贸易后,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也就是本国充裕的生产要素)的报酬会提高,而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也就是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的报酬会下降,而且无论这些生产要素在哪个行业中使用都是如此。这个结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斯托尔珀(Wolfgang Stolper)和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论证的,因此称为“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从上面的分析中还可以看出,发生国际贸易后,由于生产要素报酬(价格)是产品价格与要素边际生产率的乘积,所以生产要素报酬的变动会超过产品价格的变动。这一结果被称为国际贸易的“放大效应”(magnification effect)。
只要存在产品价格的差异,两国就会继续开展贸易,但最终的结果将是两国两种产品的价格完全相等,而生产要素的价格也完全相等,此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贸易也就停止。两国间开展贸易的结果会使两国的生产要素价格最终相等这一趋势被称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由于这一定理是由萨缪尔森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逻辑论证的,因此该定理又称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是所谓2×2×2模型,即只分析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和两种生产要素条件下的贸易。如果我们把这一假定放宽,比如说两种产品多种要素(比如说三种要素)情况下的贸易将会是什么情形呢?三种要素、两种产品模型中的有一种情况被称为“特定要素模型”,也就是假定某些要素特定地用于某些行业,不能在行业间自由流动。
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产品价格和要素边际生产率的变动都会改变行业的要素需求。国际贸易将使国内出口产品价格上升,进口产品价格下降。
在劳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国际贸易使出口行业的劳动投入增加,而进口竞争行业的劳动投入则减少了。出口行业的产量增加了,而进口行业的产量减少。此外,国际贸易会导致贸易国的名义工资水平上升,但工资上升的幅度小于出口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另一方面,由于价格上涨和生产扩大,出口行业的特定要素(在我们的例子中是土地)的收益会增加,而进口竞争行业的特定要素(在我们的例子中是资本)的收益则减少。
(三)特定要素的增长和公共要素的增长
特定要素增长的影响。我们假定一国的土地这种特定要素增长了。土地的增长将使X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提高,在PX不变的情况下,X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将向右边移动。
如果公共要素发生增长,表现为劳动供给总量的增加。劳动总供给增加后,两个行业可雇佣的工人增加。过剩的劳动力将使市场工资率下降。
劳动这种公共要素增加的影响是,两个部门的劳动投入都增加了,但增加的幅度要取决于各部门的劳动需求弹性;两个部门的产量也都增加,而产量增加的幅度取决于各自的生产函数;两个部门劳动的报酬都下降了,因此公共要素的收益下降;但由于劳动投入增加,两个部门的特定要素收益都提高了。
新国际贸易理论
学习要点和难点:了解新国际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掌握不完全竞争市场贸易模型;掌握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情况下的国际贸易理论;掌握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当代国际贸易的变化
产业内贸易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迅速增长。
所谓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iry trade)是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解释的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相对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同一产业内的产品之间的贸易,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既进口又出口同一类产品。
这些现象的出现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占世界贸易额相当大比重的一部分贸易并不是因为比较成本的差异或者资源禀赋的差异而发生的。为了解释这些国际贸易的新现象,以克鲁格曼、弗农等为代表的大批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新的学说。这些学说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把这些学说称为新国际贸易理论。
市场结构、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不完全竞争市场有两个典型的特征:市场中的产品不是同质产品。市场中的厂商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垄断力。
规模经济,指的是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厂商因生产规模扩大而获得额外的报酬,规模经济也称为“规模报酬递增”。但是,生产规模不可能无限地扩大,当规模报酬达到最大后,单位成本就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由于垄断的存在,厂商就能够运用自己的垄断力,扩大产量,获得规模报酬。
规模经济有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之分。内部规模经济指厂商本身扩大产量带来的报酬;外部规模经济则是因为行业规模扩大而给厂商带来的报酬。无论是哪一种规模经济,厂商都可以降低成本,从而取得价格上的优势。
这种情况下的国际贸易纯粹是因为行业规模的扩大。由于进入行业的企业增加,在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产品价格降低,使得产品能够出口到国外市场。而之所以有更多的产品供出口,是因为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提高了整个行业的产量。在这里,国际贸易的原因不是要素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成本差异,而是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的比较成本差异。
“坎姆模型”。
由于规模报酬递增,两国最终将实现完全的专业化。
对于垄断竞争企业来说,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参与国际贸易的结果都是产量的增加。另一方面,长期来看,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使市场价格下降,消费者剩余增加,福利改善。从长期来看,规模经济(无论是外部规模经济还是内部规模经济)的存在使产品价格下降、生产成本降低,而且在差异产品和规模经济的推动下发生的国际贸易还为各国消费者带来了更多可供选择的产品,消费的多样性得到满足。所以,产业内贸易的原因尽管不再是要素禀赋的差异,但贸易的结果仍然是使贸易国获益。
(1)市场上企业的数量与企业的平均成本之间存在同向变动关系,企业数量越多,在市场规模既定的条件下,单个企业的产出就越少,从而平均成本也就越高。
(2)企业数量与产品价格是一个反向关系,企业数量越多,竞争就越激烈,从而产品价格就越低。
(3)企业数量、产品价格和平均成本的关系是,当价格高于平均成本时(存在垄断利润),就会有新企业进入市场,企业数量增加;当价格低于平均成本时(企业亏损),现有企业会退出市场,企业数量减少。
国际贸易能够扩大市场规模,同时也可以从别国购买自己不生产的产品来扩大消费者所获得的商品的种类。
假定市场上的企业数量不变,开展国际贸易后,垄断竞争企业要生产更多产品供出口,随着产量的扩大,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在图形中表示为CC线向右移动到CC2的位置。由于PP线与市场规模无关,国际贸易不会影响它的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发生了国际贸易,使CC线向右边移动,在PP线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企业数量增加到N2,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数量增加使竞争更加激烈,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价格水平降低到P2。因此,垄断竞争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结果是,商品价格下降,增加了消费者福利,同时消费者可选择的商品种类增加,福利因此也得到提高。
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指的是由于世界各国的技术发展水平不同,技术领先的国家可能率先开发出某种新产品并出口;经过一段时间后,技术较先进的国家掌握了这种技术,成为新的出口国;技术较落后的国家随后才能掌握这种技术,在最后才成为该产品的出口国。可见,产品生命周期概念从国内市场扩展到了国际市场,经过这一扩展,可以用这种理论来解释国际间的产业转移现象。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
电视机首先在美国被研制出来,在国内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后,美国具备了出口能力,从t1这一时间开始出口。德国的技术水平稍比美国落后,在美国开始出口后,德国率先从美国进口电视机,国际贸易由于两国技术水平的差异而发生。中国的技术水平更落后一些,于是在更晚的时间才产生了对电视机的需求,开始从美国进口。随着时间的发展,德国国内的企业掌握了电视机生产技术,开始生产这种产品,于是德国的进口良开始减少。当时间发展到t2,德国国内的企业已经具备了电视机出口能力,德国从电视机的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与此同时,美国电视机产业已经不再是新兴产业,部分企业可能退出该产业,去开发新的产品,产业开始萎缩,美国的出口量开始减少。而这时中国国内对电视机的需求不断扩大,而且国内尚未掌握生产技术,国内的需求完全靠进口来满足。这是国际市场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
在第二阶段,随着产业的萎缩,资源转向其他更新的产品的研究和生产上去,美国国内电视机的产量已经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美国成为电视机的进口国。这时候,德国后来居上,开始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电视机。也就是说,电视机产业已经从美国转移到了德国。在这个阶段,中国国内也掌握了电视机生产技术,开始自己生产,于是中国的进口量逐渐减少。随着中国的电视机产量不断增加,德国的出口量开始减少。这时德国也面临这与第一阶段中的美国相似的情形:电视机产业开始萎缩,新的产业开始取代电视机产业。当时间发展到t3,德国不再出口电视机,中国成为电视机的出口国。也就是说,电视机产业已经从美国和德国转移到了中国。
在第三个阶段,只有中国在出口电视机,美国和德国都成了电视机的进口国。但中国的出口不会持续增加,中国面临的情况和前两个阶段中美国和德国的情况是一样的。随着技术进步,中国电视机的出口量也会减少。当电视机这个产业被其他新技术产业取代后,国际间的电视机贸易也就停止了,因为各国对电视机都不再有需求。到这时,电视机这种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就结束了。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学习要点和难点:生产要素增长及其对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影响;技术进步的类型特征及其对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影响;经济增长的贸易消费效应;经济增长的贸易生产效应;经济增长的贸易综合效应;大国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贫困化增长的成因及必要条件;两国经济增长对贸易量及贸易条件的影响;封闭经济两部门增长模型;开放经济动态模型;内生增长与国际贸易理论。
生产要素的增长
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增长和技术进步。生产要素增长的主要原因有:劳动增长和资本积累。劳动力和资本的增长率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也就分为平衡增长(balanced growth)和不平衡增长(unbalanced growth)两种类型。
如果随着时间的变化,劳动力和资本两者增长率相同,生产可能性曲线将按两要素的增长率同时向两个方向外移。
“出口扩张型增长”(export
expansion growth)。
“进口替代型增长”(import
replacing growth)
一种产品生产更快增长而另一种产品的生产绝对地减少
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neutral technical progress)、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labor-saving technical progress)和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capital-saving technical progress)。
技术进步使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和资本同比例减少。
技术进步使生产每单位产品的劳动要素比资本要素更大幅度的减少。
技术进步使生产每单位产品的资本要素比劳动要素更大幅度的减少。
所有类型的技术进步都使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外移的类型和程度取决于技术进步的类型和程度。这里,为简化起见,我们只分析中性技术进步对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影响。图7-7表示技术进步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化。
经济增长对贸易数量的影响
经济增长使一国国民收入水平提高,从而会影响到该国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其贸易规模和结构,这种经济增长中的需求变化及其贸易效果一般称为贸易消费效应。
经济增长引起生产变化,从而对国际贸易数量产生影响。这种经济增长引起的贸易的变化一般称为贸易生产效应。
表7-1 经济增长的综合贸易效应
顺或超顺贸易
逆或超逆贸易
顺或超顺贸易
顺或超顺贸易
顺或超顺贸易
逆或超逆贸易
逆或超逆贸易
增长对贸易条件及福利的影响
经济增长对大国和小国的贸易条件及福利的影响存在不同。对小国来说,由于其进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比重小,它是国际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其经济增长不会影响贸易条件,总会导致小国经济总福利水平的提高。对大国来说,由于其进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比重大,它是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者,经济增长对进出口商品的供求量都可能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贸易条件和福利水平。而不同类型的经济增长对其贸易条件及福利水平的影响是不同的。
进口替代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资本)的增长,会导致该国进口替代品生产的增加,在需求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进口将会减少,由于该国是大国,进口的减少会导致商品Y国际市场价格的下降,进口替代品价格的下降会影响贸易条件,使得出口产品X相对价格上升,用同样数量的出口可换回更多数量的进口品(对比图中两个交换三角形就可看出),贸易条件改善了。
不仅如此,大国进口替代型增长所带来的经济福利水平也会比小国更大。其主要原因是,大国不仅获得了本国经济增长的好处,而且还得到国际贸易条件改善的好处,小国只获得经济增长的好处。因此,从整个社会经济收益来看,生产和贸易大国中发生的进口替代型增长显然比小国有更大的好处。
X产品产量的增加会造成其国际市场价格的下跌。其价格下跌意味着贸易条件的恶化,为换回同样数量的Y产品,现在必须出口更多的X商品,这对大国来说是不利的。由于贸易条件恶化,出口扩张型增长给大国带来的经济福利的增加小于小国。一部分经济增长的成果被贸易条件的恶化所抵消。
大国出口扩张型增长会导致贸易条件恶化,抵消一部分经济增长的收益,增长后贸易条件恶化所造成的利益损失超过增长本身带来的利益,出现经济福利水平的绝对下降呢。巴格瓦蒂(Jagdish N Bhagwati)将这种现象称为贫困化增长(immiserizing growth),即经济增长反而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福利水平的下降。
贫困化增长至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这种增长必须发生在出口部门,而该国的出口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又必须是举足轻重的,因为只有大国才会出现出口增长,价格下跌的情况;第二、国际市场对此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必须是较低的,需求量不会因价格下跌而增加多少,因此当出口供给增加价格下跌时,需求量并没有因此而增加多少,过剩商品会使价格猛跌直到很低的水平。
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经济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家类型
进口替代型增长
国际价格不变
进口替代行业生产扩张
出口行业生产萎缩
贸易量下降
福利水平提高
进口品的国际相对价格下降
进口行业生产增加
出口行业生产不确定
贸易量变化不确定
福利改善程度大于小国
出口扩张型增长
国际价格不变
出口行业生产扩张
进口替代行业生产萎缩
贸易量增加
福利水平提高
出口品的国际相对价格下降,贸易条件恶化
出口行业生产增加
进口行业生产不确定
贸易量变化不确定
福利改善程度小于小国
经济增长与两国间的贸易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假设经济增长只在一国发生,这样,仅有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提供曲线变动。我们现将增长的分析扩展到两国,此时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提供曲线都会变动。我们现在用提供曲线来分析两国经济增长的贸易效应。
表明各类型经济增长对一国或两国贸易量和贸易条件的影响。假设A、B两国都是大国,A国为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国,B国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国,OA、OB分别是A、B两国经济增长前的提供曲线,OA′、OA″、OB′、OB″则为相应的经济增长后的提供曲线。为使图不致太乱,没有把穿过所有平衡点的相对价格线标出。然而,A国在各平衡点的贸易条件(PX/PY)可由该点Y的贸易量除以X的贸易量得出。要得到B国在各平衡点的贸易条件(PY/PX),只须用相反的方法即可,即用该点X的贸易量除以Y的贸易量。
现假设A国劳动以按一定比例增加,其提供曲线由OA沿顺时针方向转到OA′,新的贸易均衡点为E2,与E1相比,E2点贸易量增加,A国贸易条件恶化,B国贸易条件改善。如果经济增长仅在B国发生,比如其资本按相同比例积累,则提供曲线由OB沿逆时针方向转到OB′,新的贸易均衡点为E3,与E1相比,E3点贸易量增加,B国贸易条件恶化,A国贸易条件改善。如果以上两种增长在A、B两国同时发生,则新的贸易均衡点为E4,与E1相比,贸易量增加,但贸易条件不变。
再假设A国资本增长,则提供曲线OA将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到OA″,新的贸易均衡点为E5,与E1相比,贸易量减少,A国贸易条件改善,B国贸易条件恶化。如果B国劳动按同等比例增加,则提供曲线将沿顺时针方向转到OB″,新的贸易均衡点为E6,与E1相比,贸易量减少,B国贸易条件改善,A国贸易条件恶化。如果以上两种增长方式同时在两国发生,则新的贸易均衡点为E7,与E1相比,贸易量减少明显,而贸易条件未变。
可见,贸易双方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它们各自的增长方式,增长程度,还取决于提供曲线的形状(曲率)以及旋转程度。
第六节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的动态模型
首先,假设一国生产两种商品,劳动密集型产品X,资本密集型产品Y,并同时假定X是最终消费品,Y是投资品。在经济增长的框架内,资本不再是一种生产要素,而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工具,因此,资本的增长来自于投资Y产量的增加。为了将问题简化到最大的程度,我们假设不存在折旧和技术进步,因此,在一个封闭经济中资本存量的增加就是Y的产出,而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则要加上商品Y的进口(或减去出口)。
其次,就消费方面,我们不再假设全部的收入都被消费掉,而是引入一个储蓄函数,为简便起见,我们假设它与国民收入成一定比例(忽略不同收入阶层储蓄倾向的不同)。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储蓄将自动投入到资本品的购买中,所以Y的国内需求就与储蓄一致。
最后,我们假设劳动力的增长是外生的,它以一个不变的比率增加,这一比率取决于诸多的外生因素。
稳态增长中的均衡点。在该点上,投资需求等于实际储蓄,所以人均资本存量不变,生产可能性曲线也不移动。随着投资总量增加,资本存量、产量、消费、储蓄和劳动力以同一比率增长,因此人均变量并不改变,商品的相对价格也不变。不仅如此,
该点还是一个稳定的均衡,经济系统将趋向这一均衡点。
引入对外贸易,借助于封闭经济中两部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图解,就可以在动态的框架内分析增长与贸易之间的关系。为简化分析,假定经济增长发生在小国,因而它的贸易条件是给定的。
贸易格局与贸易开放时出现的情形很相同(即该国仍然是出口消费品和进口投资品);或者它呈现一个逆转的格局,
贸易条件低于自己自足时商品的相对价格。此时生产点将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移动到E点的左侧,该国将出口投资品,进口消费品,以投资品度量的人均收入将下降,从而人均储蓄减少,人均储蓄的下降引起人均资本存量减少,所以生产可能性曲线将向内移动,生产点沿着雷布钦斯基线向下移动。在最终的均衡中,这个国家既可以不完全专业化(此时贸易格局可能与贸易开放时的格局相反或相同),也可以完全专业化生产消费品。
第七节、内生增长与国际贸易
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方法有多种,这里我们仅采用在R&D(研究与发展)上配置资源这一模型进行分析,并考察内生增长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采用扩展的含有三部门的赫克歇尔―俄林模型,3部门中的两个部门生产最终产品,如X和Y,它们可以按照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路径进行贸易。第三个部门生产不可贸易商品,如Z,这就是R&D部门,我们可以把它视为是一个用初级要素来“生产”技术进步的部门,更准确地讲,这个部门使用资本和劳动来为生产贸易品的部门提供R&D服务,从而提高这个部门的效率。在该模型中,假设初级要素(资本和劳动)的数量保持不变,生产是在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进行的(包括R&D部门的生产),因而,增长完全是由技术进步造成的。另外假设我们所考察的经济是小型开放经济,那么贸易条件或者相对价格PX/PY就由国际市场外生给定。
经济增长源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来自R&D部门的生产,R&D部门的生产需要投入生产要素,增加R&D部门生产要素的投入,必然要减少贸易品部门生产要素的投入(生产要素不变的假设),必然对现期贸易品生产产生不利影响,但对远期贸易品生产有利。减少R&D部门生产要素投入,贸易品生产部门可使用更多的生产要素,有利于贸易品部门现期生产,但对未来生产产生不利影响,贸易品产量的变化必然对贸易产生影响,这样就将内生增长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而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应该在R&D部门配置多少资源,以实现贸易品产出的最大化。R&D部门的产出也是由资本和劳动两要素投入,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出来(产出和投入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因此问题又可转化为一国R&D部门的产出究竟应该是多少,才能实现贸易品产出的最大化。
可见,内生决定的最优R&D它决定了技术进步率,也决定了经济增长率,这就说明经济增长是内生的。
内生增长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不存在递减的资本报酬。因此,从与国际贸易相互依存的关系来看,内生增长是与新贸易理论联系在一起的,新贸易理论通常把递增的报酬和不完竞争作为它们偏离传统理论的起点。
论述内生增长与新贸易理论联系的模型不少,我们这里仅对格罗斯曼―赫尔普曼(Grossman-Helpman)产品周期理论作一简单介绍。
该模型包括两个国家和三类厂商。两类国家是北方和南方,北方在创新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即只有它才能研制出新的更高质量的产品,北方的创新需要把资源投入到R&D之中,R&D成功(即发展出更高质量的产品)的概率与北方厂商的努力成一定的比例,但是它小于1,就此而论,把资源配置到R&D是一个风险过程;南方在生产成本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即拥有较低的工资率,从而在模仿方面它有着绝对的优势。模仿也是一个需要资源投入并且有一定成功概率的风险过程。
三类厂商分别是领导者、追随者和模仿者。领导者是那些在生产某种最好的产品(当前质量最高产品)方面具有排他性能力的北方厂商;追随者那些生产次一级质量产品的北方厂商;模仿者是那些通过模仿能生产多种技术产品的南方厂商。
追随者和模仿者效率的不同会对产品周期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追随者和模仿者都是有效率的,那么在任何一个时刻,市场的领导权都可以从一个北方厂商转移到另外一个北方厂商(从前的追随者)的手中,或者从北方厂商转移到一个南方厂商那里(当南方模仿成功以及北方的R&D并没有研制出更高质量的产品时),产品周期来回往复。如果追随者和模仿者是无效率的,产品周期是清晰的,北方厂商研制出一种新产品从而成为市场的领导者,直到南方厂商成功地仿造出这一产品而取代北方厂商的领导地位为止,其后北方厂商会进行另一种创新,如此类推。
格罗斯曼―赫尔普曼还分析了北方或者南方的政府给R&D补贴对世界增长和贸易构成的影响。在有效的跟随者、模仿者和无效的跟随者、模仿者两种不同的情况下,影响也是不同的。
存在无效跟随者和模仿者的情况下,任一政府给予研究的补贴都会对技术进步以及因之而来的增长造成有利的影响。因为,北方政府给予其富有创新能力的厂商提供研究补贴会鼓励技术进步,南方政府对其厂商的补贴能加快模仿速度,这又会促使北方厂商加快研究的努力,从而收复由南方厂商占领的市场领导地位。如果跟随者和模仿者是有效率的,政府干预的结果会非常的不同。比如南方政府对模仿进行补贴,可能会降低北方的创新速度,对北方技术进步比率产生逆向影响。
&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
学习要点和难点:掌握重商主义的主要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掌握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和政策思想;熟悉凯恩斯等学者和其他人士的保护贸易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掌握战略性贸易政策和国际政治经济学中关于贸易保护的理论和政策;研讨我国怎样在对外开放中采取必要的贸易保护措施,维护我国企业和公民的权益等重大问题。
重商主义的思想与政策主张
1.金银是真正的财富,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获取金银。
2.除金银矿的开采之外,只有对外贸易是增加金银,增加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
3.坚持多卖少买的原则,实行保护关税政策。
4.国家应积极进行干预,采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
《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评述》(1581年):反对金银出口,反对原料出口,主张实行保护贸易政策,认为应禁止工业品进口特别是奢侈品的进口,要尽可能地多卖少买,保持顺差,以取得更多的金银货币。
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1664年)
1.“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
2.发展对外贸易,并保持贸易顺差。
3.发展对外贸易及保持贸易顺差的途径和手段主要有:利用荒地扩大种植面积,自行供应需向外国购买的农产品;在食品和服装方面要少消费外国货,以减少进口;为扩大出口,要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质量;用本国船运货,以取得运费、保险费和利润;设立贸易场所或货栈,发展转口贸易;发展渔业;发展远洋贸易;等等。
4.要培养全才的商人。
李斯特的保护贸易学说
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到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经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财富获得补偿。
每个“国家都必须经过如下各发展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在这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应采取不同的外贸政策,在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和农业时期,为实现迅速的转变,应对先进国家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特别是在农业时期,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进口工业品,培育本国的工业。但在农工业时期,为扶持本国尚弱小的工业,应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以提高本国工业的竞争能力。待工业有了较快较大规模的发展,经济发展进入了农工商业时期,本国工业已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则又应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一个处于农工业时期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要想迅速发展本国的生产力,必须对本国的幼稚工业特别是大宗消费品工业实行保护。
“如果一上来就完全排除国外的竞争,使处于这样制度下的国家同别的国家完全隔离,那么这样的制度不但与世界主义经济原则相反,而且也与正确理解下的国家本身利益相违背。如果要加以保护的那个工业国还处于发展初期,保护关税在开始时就必须定得相当轻微,然后随着国家的精神与物质资本以及技术能力与进取精神的增长而逐渐提高。工业的不同部门也并不是一定要在同样程度上受到保护的;应当予以特别注意的只是那些最重要的部门。这理所谓重要的工业部门,指的是建立与经营时需要大量资本、大规模机械设备、高度技术知识、丰富经验以及为数众多的工人,所生产的是最重要的上活必需品,因此按照它们的综合价值来说,按照它们对国家独立自主的关系来说,都有着头等重要意义的工业,例如棉、毛、麻等纺织业就属于这一类。如果这些主要部门能够在适当保护下获得发展,工业中其他次要部门就可以围绕着它们在较低度的保护下成长起来。”
“经验告诉我们,风力会把种子从这个地方带到那个地方,因此荒芜原野会变成稠密森林;但是要培养森林因此就静等着风力作用,让它在若干世纪的过程中来完成这样的转变,世界上岂有这样愚蠢的办法吗?如果一个植林者选择树秧,主动栽培,在几十年内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这倒不算是一个可取的办法吗?历史告诉我们,有许多国家,就是由于采取了那个植树者的办法,胜利实现了它们的目的。”
凯恩斯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
社会有效需求不足
影响和决定总供给的主要因素包括资源的禀赋、技术水平、社会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总量及其生产能力、对外经济关系以及管理水平和制度安排等等。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促进总供给量的增加。
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从短期看,总需求可以发生较大的变动,而总供给则相对变动缓慢;从长期看,总需求和总供给都可以作出结构和数量上的调整以相互适应。但是,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完整不充分,未来的投资收益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影响到人们的投资行为,使得市场机制并不总是能使总供给和总需求实现平衡。因此,需要由政府对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干预和调控。从短期看,政府调控的主要对象是总需求;从长期看,对总供给的调控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性措施。
C+S+T+M=GNP=C+I+G+X
Y(即GNP)=C+I+G+(X-M)
C=Ca+bY (1)
Y=C+I+G+(X-M) (2)
将(1)式代入(2)式,
Y=Ca+bY+I+G+(X-M)
经整理,得:
Y-bY=Ca+I+G+(X-M)
Y(1-b)=Ca+I+G(X-M)
Y=(1/1-b)[Ca+I+G(X-M)] (3)
(3)式中(1/1-b)就是乘数,如果Ca、G和X-M不变,I的增加或减少将以其增量的(1/1-b)倍引起Y的增加或减少。同样,如果Ca、I和G不变,X-M发生变动,也会以其增量的(1/1-b)倍引起Y的变动。因此,(1/1-b)既是投资乘数也是外贸乘数。如果X大于M,通过乘数作用,会成倍增大总需求,使Y的总量增加;如果X小于M,则会成倍减少总需求,使Y的总量减少,从而影响就业总量。
通过对总供给、总需求及进出口对国民收入总量影响的分析,凯恩斯主义者得出结论,为了增加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应采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及保持顺差的保护贸易政策。由于这种对外贸易政策与重商主义政策相似,因而被称作新重商主义。又由于这种外贸政策代表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在保护的内容、范围、采用的保护手段等方面均大大超过了传统保护贸易政策,因而人们又将它称作超保护贸易政策。
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与政策
“斯宾塞―布朗德模型”。
国家之间是相互竞争的,世界经济就是一场得失竞争,要取得成功,就要大力提升国家的竞争力,这就需要政府对高增加值的产业、高技术产业给予支持。政府之所以有必要扶持高技术产业,是因为这一产业很容易产生技术的外部性。
一个国家的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帮助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战略性优势并使整个国家受益。新贸易保护主义者常常用这一理论来支撑他们的贸易保护主张。
国际政治经济学(international political
贸易政策的制定是由政策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来决定的。贸易政策所影响的利益集团是政策的需求方,因此政策的需求取决于利益集团的利益;贸易政策是由政府供给的,这种供给取决于政府对政策的偏好,或者说取决于政府的目标函数,同时还取决于制定具体政策的机制。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都是利益集团的需求与政府的供给共同决定的。
在大多数西方国家,政府是民主选举产生的,因此在选举中,每一个政党都希望得到更多选民的支持。要获得更多选民的支持,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政策主张上尽量靠近中点选民的意见。所谓中点选民,指的是那些介于两种极端观点之间的选民。政党的主张靠近这些选民,可以说采取的是中庸之道,容易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这个模型说明,在制定贸易政策的时候,政府将尽量采取折中的态度,以争取最多选民的支持,政治因素通过这种方式影响了贸易政策的制定。
利益集团影响政策制定的主要方式是对政府进行游说。在集体行动中,人数少的集团的行动效率会更高,因为人数少的集团中“搭便车”(free ride)的人比大集团中更少,更容易组织集体行动。另外,集团的人数与每个人的利益或损失呈反比关系。集团人数越多,每人平均的利益或损失就越小,集团人数越少,人均利益或损失就越大。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小集团往往在游说政府的活动中更容易取得成功。
在西方国家的选举过程中,每一个政党或者竞选人都要有一些支持者,只有这样才能筹集足够的竞选资金。因此,一般来说一个政党或竞选者就代表着一个集团的利益。所以无论哪个政党在选举中获胜,都会推出一些有利于其支持者的政策。比如在美国,民主党执政时的政策就会有利于它的支持者工会,而共和党执政后的政策又往往有利于它的支持者各种大财团、大企业。
其他保护贸易观点及政策主张
一个国家在刚开始发展某一工业时,由于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不高等原因,该工业产品的平均成本往往较高,而该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较低,如果允许这种产品大量进口,这种工业就不可能发展起来,因而需要对这种幼稚工业采取保护措施。应该以什么为标准来确定应对之实行保护政策的幼稚工业呢:
保护那些在将来产品平均成本不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工业。
受到保护的产业,不仅应该能在一定时期内使产品平均成本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而且,由于保护该产业而产生的成本,应低于该产业发展起来之后所产生的收益。
受保护的产业除了必须达到以上两条标准之外,还必须具备第三个条件,即该产业必须是可以自由进入的产业,如果是垄断性产业,则不应实行保护。
实施保护贸易政策,可以促进本国的资本形成和产业的多元化。
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可以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及国际收支状况。
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可以减少外国商品的输入,增大对本国商品的需求,从而增加本国的投资和就业机会。同时,在工资水平较高的国家,如果不对本国市场实行保护,就会形成外国由廉价劳动力生产的商品同本国商品的强烈竞争,有可能迫使本国不得不降低工资,以便通外国商品竞争。
通过实行保护贸易政策来纠正或缓解国内市场的扭曲,或者叫做以一种扭曲抵消另一种扭曲,以便使本国在对外贸易中取得最大的利益。
缪尔达尔和赫希曼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长期的停滞中形成一种“自然均衡”,或者称作一种低水平循环的“封闭的圆圈”,使这些国家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为打破这种自然均衡或封闭的圆圈,发展中国家可以实行贸易保护政策,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扩大对本国产品的需求,通过发展新兴产业带动其他产业以致整个经济的发展。
管理贸易理论与政策
学习要点和难点:掌握关税及其经济效应的分析方法。掌握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及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
进出口货物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本国进出口商品课征的一种税收。
特点:第一,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出境的货物;第二,关税具有涉外性,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关税的征收是通过海关来执行的。
作用:一是增加本国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国内市场。其中以前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财政关税(revenue tariff),以后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保护关税(protective tariff)。
进口税(import duty)是进口国海关在商品进口时,对进口商征收的关税。
1.最惠国税率(MFN)。最惠国税率是指来自同进口国签订了双边或多边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国家的进口商品适用的税率。
2.普惠制税率(GSP)。普惠制是部分发达国家给予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主要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制度。
3.海外组装条款(Offshore Assembly Provisions,OPA)。海外组装条款是美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对进口制成品中本国生产的零部件免税的法律规定。
4.特惠税(Preferential Duty)。特惠税是指制定较低的进口税率,只有特定的少数国家可以享受。
5.普通税率(General Rate)。进口商品来自与进口国没有签订最惠国待遇条款,也不享受优惠待遇的国家,适用普通税率。
6.进口附加税(Import Surtax)。进口国对某些商品或来自某些国家的商品征收税率表上规定的关税之外,还要征收额外的进口税。这种额外的称为进口附加税,进口附加税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反倾销税(Anti-Dumping
Duty)。进口国对倾销的进口商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倾销商品是指外国商品在进口国市场上低价销售,如果这种行为对进口国生产同类商品的产业造成重大损害。进口国往往决定对这类商品征收反倾销税。
(2)反补贴税(Counter
Vailing Duty)。如果外国商品生产或出口时受到本国政府的补贴,以致这些商品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竞争力,并对进口国生产同类商品的产业造成重大损害,进口国往往会决定对这种商品征收反补贴税,用以抵消出口国政府的补贴。
(3)报复性关税(Retaliatory
Duty)。一国的贸易政策如果损害了贸易伙伴国的利益,就有可能遭到报复,如果对方采用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来打击这个国家的出口,这种作为报复工具的进口税就称为报复性关税。报复性关税容易引起相互报复,并逐步升级形成一场关税战,最后使各方都受到更大的损害。因此,贸易伙伴国之间如果发生纠纷,往往通过协商、调解、国际仲裁等方法解决争端。
(4)一般进口附加税。附加税有很明确的政策目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针对某些国家的某些进口商品。但是,也有在一段时间里对所有进口商品都征收一定幅度的附加税,称为一般进口附加税。例如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贸易出现逆差,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美元受到巨大的贬值压力,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就曾决定对所有进口商品一律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
出口税(Export Duty)是出口国海关在商品出口时,对出口商征收的税。由于征税会增加商品成本,因此一般情况下,出口国都不会对出口商品征收出口税,以免削弱本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对少数出口商品征收出口税,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一些发展中国家把出口税作为财政收入的一个来源。
2.对原料出口征收出口税以减少原料出口数量,有利于国内生产。
3.对稀有资源出口征收出口税,以免稀有资源过多流失。
4.对某些垄断商品征收出口税,以增加总的贸易利益。
关税的征收又称征收标准,一般来说,可分为从量税、从价税和混合税。各国征收关税的依据是海关税则。
从量税(Specific Duty)是以进口货物的重量、数量、长度、容量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税。从量税的计算公式为:
从量税税额 = 货物计量单位数×从量税率
以重量为单位征收从量税必须注意,在实际应用中各国计算重量的标准各不相同,一般采用毛重、半毛重和净重。
从价税(Ad Valorem Duty)是以货物价格作为征收标准的关税。从价税的税率表现为货物价格的百分值。从价税的计算公式为:
从价税税额 = 进口货物总值×从价税率
征收从价税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确定进口商品的完税价格(dutiable value)。所谓完税价格,是指经海关审定的作为计征关税依据的货物价格,货物按此价格照章完税。各国规定了不同的海关估价确定完税价格,目前大致有以下三种:装运港船上交货价格(FOB)、成本、保险费加运费价格(CIF)和进口国的官方价格。如美国、加拿大等国采用FOB来估价,而西欧等国采用CIF作为完税价格,不少国家甚至故意抬高进口商品完税价格,以此增加进口商品成本,把海关估价变成一种阻碍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
1. 复合税。是指征税时同时使用从量、从价两种税率计征,以两种税额之和作为该种商品的关税税额。复合税按从量、从价的主次不同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以从量税为主加征一定比例的从价税。另一种是以从价税为主加征从量税,即在按进口商品的价格征税的基础上,再按其数量单位加征一定数额的从量税。
2. 选择税。是指某种商品同时订有从量、从价两种税率,征税时由海关选择其中一种征税,作为该种商品的应征关税额。一般是选择一种税率征收,在物价上涨时使用从价税,物价下跌时使用从量税。有时,为了鼓励某种商品的进口,或给某出口国以优惠待遇,也有选择税额较低的一种税率征收关税的。
我们可以用有效保护率(ERP)这个指标来衡量对某个行业的有效保护程度。有效保护率是某种产品的国内增值减去国外增值的差额与该产品的国外增值的比率:
ERP = (V′-V)/ V
V′是对某种产品征收关税后,该产品的增值,也就是国内增值,V是征收关税前该产品的增值,也就是国外增值。
当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率一定时,对所需的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征收的名义关税率越低,对最终产品的有效保护程度就越高。
第二节 关税的经济效应
消费者受损
生产者受益
大国征收进口关税对整个社会的福利影响取决于世界市场的供给弹性和本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如果供给弹性小,进口国进口的数量略有减少就会引起较大的价格下降。需求弹性大时,说明商品价格略有上升,需求数量就会有较大的减少。这两种情况结合起来,则明显对进口国有利。
最优关税率意味着如果实际征收的关税高于最优关税率,进口国的福利水平将会下降,因为这个国家从贸易条件改善中获取的利益将更多地被贸易量减少造成的损失抵消。而实际征收的关税低于最优关税率,进口国的福利水平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因为这个国家从贸易条件改善中可以获取的潜在利益还未被全部发掘出来。
上面的所有分析都以贸易伙伴国被动地接受进口国的关税政策为前提的。而现实经济中,贸易伙伴国往往会采用同样的关税政策作为报复。因此,即使进口国按最优关税率征收,进口国整个社会的福利影响仍然是难以确定的。
另外,上面的所有分析都集中在进口国,从世界贸易的角度分析,进口国征收关税后从贸易条件改善得到的利益是从出口国的损失转移而来的。而进口国的净损失以及出口国的其他损失则是世界贸易在商品价格扭曲后造成的净损失。
非关税壁垒
除了关税以外,还有种类繁多的其他贸易政策工具,用以保护国内市场。
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NTBs)是指除了关税以外,所有直接或间接限制商品进口的政策工具。大致可以将它们划分为数量限制、价格限制、经营及采购限制、金融控制、技术性壁垒等5大类。其中,数量限制措施又可以分为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进口许可证制度3种;价格限制措施则包括最低限价、海关估价制(Custom Valuation System);国营贸易和政府采购属于经营及采购限制措施;金融控制措施包含外汇管制、预先进口存款制(Prior Import Deposits)、国内税等;技术性壁垒则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贸易壁垒。下面我们主要分析几个经常采用的非关税壁垒措施。
进口配额(Import Quotas)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定的限额。进口配额一般有两种:(1)绝对配额。就是政府规定的进口配额按进口商品的数量计量,超过规定的配额数量不准进口。绝对配额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有全球配额、国别或地区配额、进口商配额三种形式。(2)关税配额。这政府对进口商品规定征收进口关税的差别待遇,在关税配额内的商品进口享受优惠关税待遇,关税配额以外的商品进口不能享受优惠关税待遇,但是按规定征收后,配额外商品仍然可以进口。这种配额经常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贸易协定中使用。
“自愿”出口限制(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VERs),是一种变相的进口配额政策。出口国在进口国的压力下,为了避免进口国更严厉的贸易限制或其他方面的不利行动,被迫同意进口国限制进口的要求,经过双方谈判后确定一定时间(通常按一年计算)的贸易商品数量,由出口国政府进行管理,使出口商品数量不超过双方协定的数量。因此,自愿出口限制实际上是进口国限制,进口国把进口配额交给出口国来实施。自愿出口限制也称被动配额,进口国更乐意把这种做法称为有秩序营销安排。自愿出口限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日贸易。随着WTO以及相关的国际多边贸易协定对缔约方的约束不断加强,一些大国为了避免公开和直接违反协定有关的规定,越来越多地采用自愿出口限制这种工具。
由于主动提出限制的进口国一般都是大国,下面用一个国家、一种商品的大国贸易模型分析自愿出口限制对贸易的影响。
它是指一国以维护生产、消费安全以及人民健康为理由,制定一些苛刻繁杂的规定,使外国产品难以适应,从而起到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的作用。它主要包括: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以及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等。
这是一种新兴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一国以保护有限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指定苛刻的环境保护标准,来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绿色壁垒以其外表的合理性及内在的隐蔽性成为继关税之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一种国际贸易壁垒。它主要包括: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志制度、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补贴制度等。目前,绿色壁垒以成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的“拦路虎”。
政府要求进口商在规定的期限内(通常在收到商品之前)按照出口商品价值某一比例的贷款预付一部分资金,这些存款没有利息。因此,进口商就需要支付额外的成本,它取决于该百分比的进口商品价值、时间期限的长度以及利率。进口保证金实际上相当于某一比率的关税。
政府将购买较大份额的目前所生产的商品或服务,一般它会优先向本国的生产者采购,而不是购买外国生产者同样价格的相同商品。此外,政府也可以提出一系列技术要求来限制外国生产者参与公共部门商品供给投标的机会。所有这些相当于一种有利于国内生产者的歧视行为,因为限制了进口。
有时一个政府为了限制进口并没有必要做得非常正规。为了给贸易设置障碍,扭曲一下正常的卫生检疫及海关手续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典型例子就是法国在1982年规定所有从日本进口的录像机必须经过鲍埃梯尔斯的一个海关,该海关只有一间很小的屋子――通过这种方法,法国将实际进口量有效地限制到了屈指可数的地步。
鼓励出口与出口管制措施
目前,一国促进出口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出口补贴和倾销等。
出口信贷(Export Credit)是一个国家的银行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商品的竞争能力,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外国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这是一国的出口厂商利用本国银行的贷款扩大商品出口,特别是金额较大、期限较长,如成套设备、船舶等出口的一种重要手段。出口信贷利率一般低于相同条件资金贷放的市场利率,利差由国家补贴,并与国家信贷担保相结合。
出口信贷按借贷关系可以分为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两种。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Export Credit Guarantee System)是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对本国出口商或商业银行向国外进口商或银行提供的信贷,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面担保。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的担保对象主要有两种,即对出口厂商的担保和对银行的直接担保。对出口信贷进行担保往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由于该措施旨在为扩大出口提供服务,收费并不高,以免加重出口商和银行的负担,因此,往往会因保险费收入总额不抵偿付总额而发生亏损。目前,世界上有的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设立了国家担保机构,专门办理出口信贷保险业务。
出口补贴(Export Subsidy)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强其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在出口某商品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1)直接补贴(Direct
Subsidy),即政府在商品出口时,直接付给出口商的现金补贴,补贴资金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其目的在于弥补出口商品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所带来的亏损,或者补偿出口商所获利润率低于国内利润率所造成的损失。
(2)间接补贴(Indirect
Subsidy),即政府对某些商品的出口给予财政上的优惠,如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的国内税,对进口原料或半成品加工再出口给予暂免或退还已交纳的进口关税,并免征出口税,对出口厂商实施优惠低息贷款、提供低廉运输和提供国际市场商业情报等等。其目的仍然在于降低商品价格,增强国际竞争力。
就间接补贴而言,出口退税是其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常常被用来调控进出口贸易,如提高出口退税率,可以增强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降低出口退税率,可以削弱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它已成为各国进行宏观调控贸易格局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于1985年开始运用这一调控手段,这对于扩大和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为了积极应对外贸出口的严峻形式,我国普遍提高了出口退税率,这对于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效地实现贸易形式的新转机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1.倾销的定义
所谓倾销(Dumping)是一种价格歧视,即出口厂商在国际市场上,以低于正常价格的价格销售商品,对进口国的某些工业造成重大损害或重大威胁。
2.倾销的形式
按照倾销进行的方式分类主要有商品倾销、外汇倾销等形式。
按照倾销的具体目的,商品倾销可以分为偶然性倾销、间歇性倾销和持续性倾销三种形式。偶然性倾销通常指因为本国市场销售旺季已过,或公司改营其他在国内市场上很难售出的积压库存,以较低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抛售。由于此类倾销持续时间短、数量小,对进口国的同类产业没有特别大的不利影响,进口国消费者反而受益,获得廉价商品,因此,进口国对这种偶发性倾销一般不会采取反倾销措施。间歇性倾销是指以低于国内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达到打击竞争对手、形成垄断的目的。待击败所有或大部分竞争对手之后,再利用垄断力量抬高价格,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这种倾销违背公平竞争原则,破坏国际经贸秩序,故为各国反倾销法所限制。持续性倾销是指无期限地、持续地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商品。
3.倾销的经济效应
一般来说生产厂商能够实施倾销,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是不完全竞争的行业,具有垄断力量的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而非市场价格的接受者。第二,本国和外国必须被很好地分隔,使国内居民不能轻易回购出口产品。第三,出口厂商在国内面临的需求弹性较国外的小。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垄断厂商会发现实施倾销有利可图。
由于倾销实施低价策略,虽然可以扩大出口,但是存在利润下降和亏损风险。因此,倾销必须有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例如,出口国政府高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外国商品进入以维持国内垄断高价、弥补出口损失,防止出口商品倒流。出口国政府负担出口亏损,对内高价收购、对外低价倾销。出口商在挤夸竞争对手、垄断国外市场后抬高价格以弥补倾销阶段的损失等等。
4.反倾销调查程序
如果一国遭受来自他国产品的倾销,一般都会对倾销商品征收反倾销税。但在征收反倾销税之前,必须对倾销行为进行调查。作为WTO一揽子文件之一的《关于执行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六条的协议》对反倾销调查程序作出了详细的规定。根据WTO的有关原则,凡成员方制定反倾销法律或者采取反倾销调查行动,都必须与该文件保持一致。
反倾销调查程序包括申诉、立案、调查、裁决、复审等阶段。
(1)申诉。反倾销调查的启动一般应由进口方受到损害的行业或其代表向有关当局提交书面申请,这是反倾销调查的必要条件。一般情况下,进口方当局不会主动发起反倾销调查。进口方受到损害的行业或其代表向有关当局提交的申诉书应包括以下内容:申请人的身份、产品产量与价值、被指控产品所属国家及相关企业名称、被指控方产品在其国内的价格等。
(2)立案。进口方当局在确认申诉材料真实可靠,决定立案后,就要通知其产品遭到调查的成员方和调查当局所知道的有利害关系的各方,并予以公告。向被调查方发出的通知应当列明应诉材料的送达地点及时限等。
(3)调查。当局在一定的期限内,对被告方的产品倾销幅度、对国内行业的损害以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调查核实。一般情况下,反倾销调查应在1年内结束,无论何种情况不得超过从调查开始之后的18个月。在调查中,当事各方必须以书面形式提供证据,即使是听证会的口头辩论,事后也必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国际贸易理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