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投行好吗?跟华泰联合投行部年薪金融比谁更占优势?

房贷都还不起了!金领投行迎来最惨烈寒冬!(附生死排行榜)
我的图书馆
房贷都还不起了!金领投行迎来最惨烈寒冬!(附生死排行榜)
投行员工一个月到手4000多,房贷都还不起,金融圈炸了!投行员工一个月到手4000多?5月16日,申万宏源证券一个消息让金融圈炸锅了——其一张到手不到5000元的工资条在网络刷屏,降薪的消息在业内不胫而走。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求证,消息属实。图片来源:新浪微博@曹山石据券商中国报道,申万宏源证券自去年底调整了薪酬制度,将薪酬分为基本薪酬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占全额工资的比例为20%-50%不等。不少员工对此的感觉就是变相降薪,有知情人士反映:“降薪后好多员工房贷什么都还不上了。”还有员工表示,连基本保障都没有了。绩效薪酬调整的相关问题引起申万宏源投行员工的高度关注
后来的我们 主演:井柏然 / 周冬雨 / 田壮壮
猫眼电影演出
影响最大的还是原本薪酬水平就不算高的年轻一线员工。券商中国报道,博士学历的年轻投行员工到手收入是6000多,硕士学历的年轻投行员工普遍到手收入是4000多,收入普遍降幅在40%以上。对此,微博财经专栏作家@向小田“劝”道:“同学们,听我一句劝,别念金融了,读软件学院吧。 ”“大锅饭”时代终结申万宏源证券新的薪酬制度规定,2018年事业部、业务总部(含承销保荐公司)绩效工资占基本薪酬比在30%-50%,具体比例由各总部履行相关程序后确定;分公司及营业部(含西部子公司)绩效工资占基本薪酬比在30%-50%,具体比例由各分公司履行相关程序后统一确定;中后台部门绩效工资占基本薪酬比在30%-40%,具体比例由公司确定。考核方法为:占基本薪酬30%的绩效工资与各部门(条线)利润目标完成率挂钩,由公司直接核定。具体挂钩情况:图片来源:券商中国“很多盈利好的部门薪酬没受影响,但投行、资管、固收这些部门基本是全军覆没了。”某申万宏源证券员工表示。多位知情人士还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机构销售业务的员工也是受影响较大。“因为之前的基础太高了,一直都是行业前列的,目标很难达成,听说收入砍的比例比投行还狠。”某投行子公司人士称。“实际上公司做这个薪酬制度的调整也是为了激励干活的人,告别过去都拿全额工资吃大锅饭的情况。”申万宏源证券的一名员工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过去申万没有地区系数的概念,原来大家都拿的统一的工资。这位员工还表示,这个业绩要求和同业比较,定得不算高。这位老总的举动刷屏朋友圈今年一月刚从中信证券跳槽至申万宏源承销保荐任总经理的张剑,第一时间对薪酬调整事项在内部做出回应,其中一条成为业内讨论的焦点。张剑发出的该条回复表示:“对于改革过渡期内因为本次薪酬调整而出现日常生活流动性困难的年轻同事,我将自行设立一个50万元为上限的专项基金,帮助同志们解决暂时周转支付困难,肯定无息,但是要还,而且那些因为本次调整而选择了下家的同事,在离职前一定要还清,我才会给予批准离职。”公司高管自掏腰包解决员工暂时的周转支付困难,这是十分罕见的事情。以下为张剑回复原文:各位同事,看到了大家的疑问和评论,也非常能够理解大多数同事的复杂心情,尤其是年轻一线同事们。结合近半年以来不管是调研时、管理中还是项目上,与大家的接触及获得的认知,我代表管理班子就大家今天关心的事情先简要回复一下:(1)本次调整绩效工资是既往证券母公司对承销保荐公司薪酬及考核管理的惯性延续,采取的是全公司一刀切的做法,没有给承销保荐公司回旋的余地,按我目前的粗浅理解,过往年度这种向下调整一般会在年底进行统一清算并决定是否予以补发(如果理解不对请薛总和金丽老师帮我确认或纠正);(2)我个人认为(也是我在各地调研时所得到的最大体会),这种调整影响最大的是年轻一线同事的月度现金流,因为起薪本就比较低,按现在的房价、物价、婚嫁等水平,真的会直接影响到部分职工的日常生活安全和稳定,而如果温饱问题都得不到保障,也确实很难谈及发展甚至奉献;(3)正是基于以上基本认知,承销保荐班子领导们自年初开始便致力于推动制订投行组织架构和薪酬考核的全方位改革方案,朝着符合央企大投行的方向定位坚定前进,4月底已经走完了承销保荐公司的所有流程,目前在争取尽快完成母公司层面的各级审批,当然关于后面的进度,大家懂的,我只能说力争,难言承诺与确保,不过小目标还是可以说一下的,就是5月底通过审批,下半年开始实施,也希望改革方案能够改善大家的投行职业存在感;(4)关于2017年的考核与奖金,我个人因为2018年才正式履职,没有怎么参与,也对母公司的奖金发放政策不清楚,似乎也只能陪着大家一起等待;(5)2018年是个看起来对投行而言有些困难的年度,但危中有机,方向对了,制度好了,人心齐了,也许对咱们而言又是一次弯道超车、逆势扩张的良机,不可否认证券公司各项业务排名今年已经升势初显,投行业务近期也多有大、新、好项目陆续斩获,这方面我可能比大家关注的更广更全一些,我是有信心也有决心的,当然,更取决于咱们大家的同心协力与扶优限劣,共同把投行的品牌声誉逐渐打造起来;(6)此外,代表个人表态,与公司及管理层无关,对于改革过渡期内因为本次薪酬调整而出现日常生活流动性困难的年轻同事,我将自行设立一个50万元为上限的专项基金,帮助同志们解决暂时周转支付困难,肯定无息,但是要还,而且那些因为本次调整而选择了下家的同事,在离职前一定要还清,我才会给予批准离职。此致,感谢大家理解,也拜托大家支持。最后借用某非著名同事的话共勉:存人失地,人地皆留;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有投行员工工资或许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投行寒冬大有向整个证券业寒冬演变迹象。近日,上海某家券商人力资源总部向各分公司、营业部发布通知。通知指出,根据对员工薪情况进行统计,发现部分部门存在员工领取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情况。如若部门员工的实发工资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工资情况,补齐至当地所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水平。“证券行业再差也不至于差到这种地步,这样的降薪方式让整个行业显得十分寒酸。”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向记者表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投行寒冬之下,确实有部分券商采取降薪方式。但幅度均没有申万宏源之大。事实上,也有券商逆势而行,对员工进行了上调薪酬。例如,沪上一家知名大券商拟对2018年员工薪酬进行调整。“按照调薪比例向基层倾斜”的原则,以总部和分支机构各层级员工现固薪标准(含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的5%至20%为增加额。目的是为了“调动公司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保持公司薪酬水平的市场竞争力。”投行最受伤,下半年更惨?今年以来,大规模的撤材料,屈指可数的申报材料数量以及极低的过会率都表明,券商投行正迎来寒冬,投行人不断感受到寒意。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显示,证券公司各项业务收入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投行业务净收入和利息净收入降幅明显。有投行负责人表示,如今大投行日子也不好过,估计今年有六七成的投行要亏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投行寒冬之下,确实有部分券商采取降薪方式。但幅度均没有申万宏源之大。近日,上海某家券商人力资源总部向各分公司、营业部发布通知指出,根据对员工薪情况进行统计,发现部分部门存在员工领取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情况。中信建投在今年年初开始调整了薪酬体制,降低所有保代固定津贴,保代的签字费也将分期支付。南方一家大型券商的并购人士称,虽然没有主动降薪,但绩效部分也是没有原来好的,年底的奖金池估计也没什么钱。某投行业务排名前十的券商上海投行负责人表示,2016年底IPO大爆发,投行招了很多人,现在融资规模骤降后,降薪裁员肯定要发生。据说有家券商投行五六百号的投行团队,要裁一百多人。另一家大型券商的资深投行人士也表示,现在全行业的产能是过剩的,如果投行人员只会做IPO,到最后肯定被淘汰。多位人士认为,今年下半年或将才是最糟糕的时候,不排除出现行业大规模裁员降薪现象。证券业两难实际上,整个证券行业已经连续三年盈利下滑,日子不易。券商中国此前报道,有券商发通知,自4月起停止发放通讯补贴、午餐补贴、电脑补贴。也有一些券商延迟发放奖金、业务报销时间延长。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 年一季度,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59.64 亿元,同比下降&7.22%;营业支出 376.46 亿元,同比增长 1.60%;实现净利润235.59 亿元,同比下降17.22%。&长江证券非银周晶晶团队在近期的报告中指出,自2016年以来,行业盈利增速进入下行周期。市场低迷之下,券商收成连年少了三五斗,此时是压缩费用度过寒冬,还是加大投入继续大幅扩张,是券商面临的两难。另一方面,年期间,证券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快速提升,中小券商扩张速度尤其要快于大型券商,但是市场疲软环境下券商的费用创收能力和费用创利能力连续下滑,牛市后遗症现象逐步显现。投行业绩全景图制图:21世纪经济报道惨烈寒冬:投行、会所、律所的生死排行榜!在新一届发审委面前,ipo项目呈现大规模撤材料、低过会率,导致投行,律所、会所开始无项目可做,行业正迎来寒冬。我们依据上半年的过会情况,以及剩余ipo再审项目制作了一个榜单,也许这是中介机构的“生死”排行榜!哪家中介赚得最多据wind数据统计,截止4月30日,共有46家IPO公司完成上市。整体来看,券商的最大赢家是中信证券;会计师事务所,天健会所第一;律师事务所,北京国枫虽然和北京市金杜都是5家项目,但北京国枫以总费用2094万元,排在第一。哪家中介熬过寒冬截止5月15日,IPO受理审核状态中排队企业总计有289家,IPO受理审核状态中排队企业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在剩余的为数不多的再审项目中,券商中信证券保有量也是第一,立信会计事务所在律所上位列第一,律所方面国浩律师排第一!一、保荐机构序号保荐机构上市总数(截止5月1日)保荐费(单位:万元)在审数量(始于5月15)占比(%)1中信证券630660279.342中信建投证券522764248.303广发证券414980206.924中国国际金融217199196.575招商证券314564186.236海通证券27311144.847长江证券12138134.508光大证券//113.819国金证券//103.4610东方花旗证券1475593.1111国信证券11290893.1112华泰联合证券31591693.1113国元证券1867882.7714东吴证券//82.7715民生证券1302872.4216国泰君安证券//62.0817安信证券1724762.0818东北证券1310051.7319国海证券//51.7320中泰证券//51.7321财通证券//41.3822东兴证券1512441.3823华创证券//41.3824华西证券//41.3825兴业证券//41.3826中国银河证券1395841.3827平安证券1528331.0428长城证券//31.0429东莞证券1273620.6930华福证券//20.6931华林证券1287820.6932申万宏源证券//20.6933西部证券1330020.6934天风证券//20.6935中德证券//20.6936高盛高华证券//20.6937中银国际证券//20.6938爱建证券1215010.3539财达证券//10.3540德邦证券//10.3541第一创业证券1556010.3542海际证券//10.3543华金证券//10.3544华龙证券//10.3545金元证券//10.3546华英证券//10.3547开源证券//10.3548南京证券//10.3549太平洋证券//10.3550信达证券//10.3551英大证券//10.3552中国华融证券//10.3553中航证券//10.3554中山证券//10.3555第一创业摩根大通证券//10.3556瑞银证券//10.3557中天国富证券15870//58申港证券14020//59浙商证券13736//60九州证券12830//61德邦证券、华泰联合证券12649//62中国中投证券11794//二、会计师事务所序号会计师事务所上市顶目总数审计(单位:万元)在审项目数占比(%)1立信会计师事务所731846923.882天健会计师事务所889404916.963瑞华会计师事务所//237.964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1458165.545大华会计师事务所73170155.196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2533155.197致同会计师事务所42157155.198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33135103.469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93.1110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1202393.1111华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2135893.1112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263362.0813大信会计师事务所//62.0814中汇会计师事务所2100862.0815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51.7316江苏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31.0417上会会计师事务所149531.0418天衡会计师事务所259631.0419众华会计师事务所//31.0420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31.0421江苏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20.6922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2114020.6923北京天圆全会计师事务所//10.3524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10.3525福建华兴会计师事务所//10.3526北京中证天通会计师事务所//10.3527四川华信(集团)会计师事务所121010.3528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10.3529中天运会会计师事务所//10.3530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10.3531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10.3532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1283//三、律师事务所序号律师事务所上市顶目总数律师费用(单位:万元)计数占比(%)1国浩律师事务所415694114.192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319613010.383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51508248.304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2728196.575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41063155.196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1124134.507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52094134.508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1439103.469江苏世纪同仁律师事务所240182.7710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111872.4211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62.0812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62.0813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62.0814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3123362.0815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62.0816上海市广发律师事务所264262.0817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4155562.0818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41.3819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255241.3820上海市方达律师事务所//41.3821北京市海润律师事务所//31.0422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31.0423北京市君泽君律师事务所//31.0424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31.0425北京安新律师事务所//20.6926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20.6927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20.6928北京懋德律师事务所128020.6929北京市海问律师事务所//20.6930北京市中银律师事务所//20.6931北京市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20.6932上海市瑛明律师事务所//20.6933北京安杰律师事务所//10.3534安徽承义律师事务所//10.3535北京劭和明地律师事务所//10.3536北京君致律师事务所//10.3537北京市高朋律师事务所//10.3538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10.3539北京市环球律师事务所//10.3540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10.3541福建至理律师事务所123610.3542福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10.3543北京盈科(武汉)律师事务所//10.3544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10.3545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10.3546广东尚玖律师事务所//10.3547广东南国德律师事务所//10.3548湖北正信律师事务所//10.3549上海东方华银律师事务所//10.3550金杜律师事务所//10.3551江苏益友天元律师事务所//10.3552上海市协力律师事务所//10.3553上海市君悦(深圳)律师事务所//10.3554浙江浙经律师事务所//10.3555通力律师事务所166210.3556天元律师事务所//10.3557天津嘉德恒时律师事务所//10.3558上海天衍禾律师事务所//10.3559广东广信君达1993//60时代九和1555//61北京浩天安理1220//62北京市邦盛1136//投行发展也是几年一个周期,现在是最难的时候,但这种情况并不是第一次发生。谁能熬得过这个冬天。网友们则发出了不同声音:@编辑个人资料asd:自海通和国君提薪以后,现在的沪上三屌丝:申银、万国、宏源@娇儿_小妮:我同事老婆,本科,投行去年年薪税后70多w@南岸晴晚:软件早已饱和,学医吧,老年社会到来了。@胡老脏:降幅40%,原来1w?怎么可能!年报里的薪酬都是7,80w在平均值@反着想想总有益处:投资银行从业者,金融行业的金领,收入越来越低了,因为能够IPO的好企业越来越少了,随之投行人员的赚钱业务越来越少了,当然行业里的一些精英还是过得相当滋润的,只是大多数基层人员的饭碗越来越无法保证了。加我微信的朋友说明来意、身份。本人在投资机构,主做地产投融资、买卖,不良资产收购;上市公司大小非代持、市值管理。您有一手的项目和资金都可以与我平台联系,进行高效对接。平时不闲聊、喜欢您有事情直接说事情,有问题请尽可能的一次性说详细说清楚。我能回答尽可能解答。文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QQ:删除或支付稿费。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为什么选择投行?
1.看看这家证券公司的投行口碑怎么样。如果是业内比较好的投行,还是值得一去的。如果比较差,也没什么业务,待遇估计也不会怎么样,那么要谨重。2.投行的女同志还是相对比较少的。关键是投行需要经常出差,而且可能长时间不能回家,幸福指数肯定会受影响的。3.投行不是个可以干的长久的行业,很多人趁着年轻打拼几年,到时精力和体力根不上就做不动了,转行的很多。4.保代考试挺变态的。主要会计得好,法律你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而且那个也得要有三年投行工作经验才能考,还得在项目上签了字才能转正保代郸也不是那么容易。综合权衡一下吧,做投行是比较辛苦,尤其是项目组。
还是首金网好了,下载之后,就可以轻松进行理财了。其是非常好的,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
看完十大那个贴,作者的个性可能根本就不适合做投行,所以我觉得你的意见可能代表的是一类悲观的意见,正如对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人悲观,有人乐观。对投行的其他业务不了解,这里只讲讲证券投资业务中的自营,就是拿公司的钱炒股。选择做这行,首先要有一个认识,这个行业就像战场,是要死人的(当然不是真的死人)。股市里活下来的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所以进入这个行业你首先要有的就是一颗不安于现状、不甘平凡、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敢的心,在这里没能力是要被无情的淘汰的。没人逼你进这个行业,是你自己选择的,进入前一定要想好,如果你是个风险厌恶型人,又能找到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那就不来干这行。高风险,必然有高回报,但只从经济方面讲,我们的境界也就太低了。这里,我想表达的是一个精神方面的满足感。股市的作用是为上市公司筹集资金,帮助其发展,如果我们看好某家企业,那就买它股票,股价就上升,企业就有足够的资金去发展它的业务。如果你讨厌一个公司,觉得它就是扯淡,就是在浪费社会的资源,那大家都抛掉这个企业的股票,让它破产,不再浪费国家的资源。所以,我们买股票,是在决定国家资源的分配,我们做的是一个于国于民非常有利的事,我们不觉得自己很高尚吗?我们在利用市场去实现我们全国人民的愿望,我们不需要以前的计委来配置我国的资源,我们用股市这个代表全民的媒介来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我是个乐观的人,如果你进投行没有这个认识,那你就不会干的开心,充其量最多是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而已。
想进投行要从学校、学历、专业三个方面努力:学校必须是名校,越想进好的投行学校的牌子越要好,国内的一线投行大多都是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的;学历最好是研究生,国内投行招本科生招得极少,外资投行倒喜欢招国内的本科生,但总需求量很小,所以更难进;专业,投行实务中最核心的知识是财务和法律,所以财务、会计、法学、金融相关专业都可以,学理工科的也有机会进投行,但大多有财务背景。国内投行很喜欢招复合型专业背景的,外资投行对专业限制倒不是太高。如有机会,去海外镀下金也很好,但也要注意不能是杂牌学校,至少要有点名气的。现在投行业务不像前两年那么好干了,所以招人标准有从严的趋势。
要看个人性却和追求吧,资本市场有高潮也有低谷,周期性的嘛,如果真心喜欢,锭觉得是可以看到明天的。。。。。
就我身边的案例来看,金融背景已经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加分项。管理学院背景。比如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会计学对于看团队和公司成长都是比较合适的。计算机科学背景。比如计算机专业、电信相关,网络相关对于行业理解方面都是非常有帮助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很多人会忽略这个角度,其实投资主要看人和模式,而模式又牵扯到需求和用户,这归根到底是人性和社会性的认识。
先正规,后灵活。先去交易所学习规范、死板的规则,然后跳槽去投行了解些灵活、诡异的“法术”,最后单干磨练自己。全方位的经历+理智+智慧有可能缔造出一位股神!
找工作而言(只针对商学院的中国留学生):建议墨尔本,国立的体验,口碑还是不错的。回国除了顶级券商的投行部和研究所之外(如华泰)简历关不会有问题 (有些像基金公司投研之类的,希望渺茫)。研究生的话本科学校最重要,澳洲学校的名气对你是不加分也不减分的,但是研究生文凭是对你找工作加分的。不回国,上限也还是有的,香港的投行简历关能过,ubs和德意志很喜欢澳洲的本科学生(但是要去就要申请internship然后拿return offer,毕业后申就基本没机会了)。澳洲本土的投行,高盛,jp morgan也有机会,但是名额少并且大部分需要澳洲的PR(如果你在墨尔本,差不多就像你去美国50名左右的学校,毕业后去华尔街顶级投行的概率差不多)。将对投行以及投行的一些招聘标准,做一个基本介绍,帮助学生和家长找准未来努力方向。1、了解行业招聘习惯首先,投资银行的工作机会,竞争程度极度激烈,但是,一般进去了除非赶上金融危机这样流年不利,通常是个比较稳定的工作。其次,投行是名校控,喜欢招聘来自顶尖大学或者顶尖商学院的毕业生,并且同这些学校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专业方面不设限制,什么专业的学生都招收。2、新人工作机会投行最基层的两个岗位:分析员(Analysts)和Associates(助理)分析员是最基层的工作,通常直接招聘本科或硕士毕业生,偶有已经拥有1-2年工作经验的人士。在同岗位工作2-3年后,多数分析员会选择转投金融行业其他领域工作,比如私募基金、对冲基金或者风投。助理通常直接招聘自顶尖MBA项目的毕业生或者从分析员中选拔优秀者。助理的工作实质可以叫做分析员经理,即投行的中层,和客户以及投行高管的直接接触较多,同时还要担任救火队员的角色。3、本科生毕业生如何准备最佳途径:找一个投行的实习,对于顶尖大学在读生来说,投行都会有实习生校园招聘项目。除此以外,尝试盘活你的人脉,校友、教授、学生团体甚至亲戚等等都有可能帮你找到实习机会。如果不是顶尖大学在读生,就需要全力动用人脉关系,同时主动致电一些小规模的地方投行进行毛遂自荐(机会要大一些)。一旦拿到实习机会,日后拿到全职工作的面试或者雇佣应该说保障就很大了。对于非应届毕业生来说,进入投行的机会要小很多。如果超过3年工作经验,做分析员资历过高,倒是不到3年经验的人士尚有希望。目标可以着眼于小型专业银行,但凡校友或教授有相关资源都可以努力一下,也能参加一些专业人士的集会活动多结交行业人士,最大限度发挥人际关系网的力量。但若你如此努力半年,都毫无结果,那还是考虑申请进入顶尖商学院读MBA课程再进投行比较靠谱。4、MBA毕业生的工作机会MBA毕业生,人脉作用往往比本科生更显重要,毕竟就读MBA就是一个建立人脉的平台。诚然,投行一定会到顶尖商学院进行校园招聘,但是你必须提前6-9个月联系在投行工作的校友,争取参加各行Informational Interviews的机会(在校生和在投行工作校友的一对一提问面谈,在校生提问,校友回答,提问质量和交流过程中的表现很重要),事实上Informational Interview的表现基本决定了能否在正式招聘环节拿到面试机会。总之,如果希望进入投资银行工作,应该说从看到本文的这一刻开始就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投行追求的人才不但聪明还要勤奋(通常这样的人进入名校问题不大)
建议选择后者,新三板还是不太明朗,有IPO项目经验做新三板不是问题,但以新三板的经验来做IPO可能还略显不足。
投行比较枯燥乏味,人力资源是和人打交道的,看你鼎性格和职业技能,投行收入较高,人力资源需要积累,做得好,成为总监或者CEO也是挺牛的。
Copyright &
就爱阅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号-4
声明:文章《为什么选择投行?》由就爱阅读网友共享发布,目的只是为了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
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与本站立场无关,如用户分享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华泰联合劳志明:作投行的心态要好
  在2017年度投行民间组织——荣呆会2016年会上,来自投行界的各路精英云集,畅谈监管趋严背景下,投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普华永道沈洁:海外收购要重视技术和细节  海外市场并购,是近年来越来越多A股上市公司的选择。对于许多上市公司来说,海外并购一方面出于全球化布局需要;另一方面也与寻找价值洼地有密切关系。  普华永道,作为著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在全球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这一次,普华永道资本市场和会计技术合伙人沈洁女士,在会上畅谈了在海外并购时所遇到的一些细节问题。  沈洁首先举例,一家民营企业收购了美国上市公司。这家公司在美国和中国的业务都是普华审计的。“很明显,我们需要和标的公司谈怎样编中国的会计报表。于是我们到美国去,这家美国上市公司的CEO是律师出身。由于之前就有业务往来,所以大家并不是很陌生。结果那天开会的时候,大家坐下来。我们就说,由于这次交易我们需要基于中国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报表调整。结果CEO当场就说,为何这事是你们普华来和我谈,这不是应该上市公司管理层来和我谈吗?你们只是审计师,不是会计师,为何可以代表公司管理层来和我们谈?这个事情很有意思,因为在国外,公司独立性是非常受强调的。因为会计报表出去,那是公司管理层签发的报表。所以他见到我们,以为我们谈审计问题,我们去谈中国准则的编制,他就觉得,作为审计师已经跨界了。后来我们只有委托律师出了受托书,委托我们了解美国财务准则情况。所以在美国,好多事情都是一板一眼的。我们去海外收购,不但要面临文化问题、法律问题,还有技术问题,各种细节问题。”  沈洁同时指出,海外并购另外还有个课题,财务和投行结合如何产生价值?“做海外并购,我们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是快,就是企业需要的东西,如审计报告等要较快地出来;第二是证监会后续给出的问题要回答好。但实际上,并购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是一个非常非常复杂的战略整合。所以我的思考是,并购中,财务和投资架构,以及投后管理都很重要。”  监管对2017年影响或特别大  随着监管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并购业务未来的发展,也成为投行界关心的重要话题。  有投行人士坦言,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明显感受到,工作量要少了好多:一方面中概股回归的影响,还有一个是借壳,喊得轰轰烈烈,其实每年就那么多单。IPO加速以后,对并购的影响还是蛮大的。现在来看,第三方交易,也就是买壳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些会对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对此,华泰联合证券并购部负责人劳志明表示,这么多年,并购发展总体不错。监管层和舆论对并购评价总体偏正面,如用“资源配置”或者“产业升级”等词语进行表述。但到了2016年,情况急转直下,很多负面新闻爆发,而现在来看监管大棒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并购新规的从严监管,主要是针对借壳这些;第二是中概股回归叫停;第三是跨境并购,钱出不去。所以2016年并购是相对比较难做的一年,但监管对2016年并购业的影响还不是特别大。因为监管对市场产生效果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影响体现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预计对2017年影响会特别大。  “(对)这事儿有些业内的(人士)非常悲观,但在我看来,这么多年,中国证券市场大的市场化趋势是不可逆的。可以参考的是,二十年前,法人股、国有股是不流通的,后来有了非公开发行、股改等变化。其实好多时候,政策影响的只是交易的状态、方式和路径。所以没必要放大监管对市场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作投行的心态要好。”劳志明如此表示。
责任编辑:zjj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以下为热门自选股
代码|股票名称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泰投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