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者信息80多人被抓 买卖个人信息买卖qq群2017应该怎么判

近年来,不少市民购房后不久,就不断接到装修公司的推销电话。近日,桂林警方开展了“净网2018”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行为。从6月7日至19日,桂林警方先后查了22家装修公司,共30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刑事拘留。市民遭遇 刚收房就频频接到装修推销电话“您好,申先生,我们是装修公司的,请问您在临桂麓湖国际的房子需要装修吗?”桂林市民申先生在桂林市临桂区麓湖国际小区购买了一套房子,去年11月,申先生收房后的第二天,他便接到自称装修公司的业务员打来电话,推销装修套餐和优惠等等。当时,申先生觉得很奇怪,自己没有去过这家装修公司,更没有留下电话号码,对方怎么会有他的电话。业务员称他们有渠道能得到电话,是公司领导给的。再追问时,业务员就挂断了电话。接下来,申先生陆续接到多家装修公司的业务员打来电话,他都跟对方说自己暂时不考虑装修,然而还是不时会接到类似的推销电话,有的业务员甚至在休息时间打来电话。
桂林市秀峰区市民王先生也遇到了类似情况,今年6月4日,王先生接到一个装修公司的业务员电话推销,他明确表示不需要装修。但该业务员仍不死心,第二天还给他发来一条短信,表明自己就是昨天打电话的业务员,然后介绍了公司装修业务和优惠条件等一大堆内容。王先生认为,自己的个人信息肯定是被泄露了。顺藤摸瓜 22家公司被查,30人被刑拘6月5日,桂林市公安局秀峰分局接到了王先生的报案。随后,桂林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侦察大队和秀峰分局网安大队介入调查。民警通过前期调查取证的研判,部署了抓捕计划。6月7日,民警在桂林市区东安街找到了给王先生打电话推销的装修公司。民警来到公司调查,发现该公司针对电话推销专门成立了“电信部”,有10多名业务员。每名业务员手里都有一大叠A4纸打印出来的通讯录。上面有市民的名字、电话号码以及新房所在的小区,还有楼栋、单元和房号等信息。每名业务员手里有300个左右的市民名单。面对民警的问话,那些业务员称,手里的名单都是该公司的经理牙某给他们的,每天上午,牙经理都会把一些购房者名单分发给“电信部”业务员,让业务员们一个个打电话去推销装修业务。随后,民警找到了牙某,牙某承认,那些名单是他提供给业务员的。民警在牙某的手机和电脑里,发现了近万条市民的个人信息,以及购买这些信息的微信转账记录。牙某交代,他手上这些名单来自另一家装修公司的经理唐某。6月7日,牙某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刑事拘留。6月8日,民警根据牙某提供的线索,将唐某传唤到公安机关,唐某承认提供了那些名单给牙某,他手机上还有传送记录。唐某交代,他手上的那些市民信息,分别来自两名男子张某和苏某。民警随后将张某抓获,苏某还在追捕中。随后,张某交代了自己的上线,共有6人。目前,警方正在追捕这6人。而唐某和张某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先后被刑事拘留。据悉,桂林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根据“净网2018”专项部署制订了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专项行动方案,6月7日~19日,该支队联合七星、叠彩、雁山、秀峰、灵川、兴安和全州等区县网安大队,先后查了22家装修公司,30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刑事拘留。揭开内幕 每条信息以1~3元的价格出售购房者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又被卖给装修公司的?能够接触到购房者个人信息的,除了开发商售楼部和房产局外,还有物业以及水电开户等,没有他们的协助,装修公司不可能得到购房者的个人信息。至于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在哪里,警方表示仍在调查中,目前尚不能透露。审讯中,犯罪嫌疑人牙某介绍了装修公司之间交易个人信息的规则。牙某称,如果装修公司向上家购买市民个人信息,每条1~3元,如果是第一手的名单,每条3元。除了向上家购买之外,装修公司之间还会相互交流名单。比如甲公司有1000条,乙公司有1100条,两家公司交换1000条。多了的那100条,甲公司想要的话,要以每条1元的价格向乙公司购买。一名涉案的装修公司负责人称,装修行业现在竞争激烈,一般都会购买个人信息然后电话推销。虽然知道很多人反感这样的推销,但收集来的个人信息多,广撒网,总能拉到一定的业务。桂林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侦察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了“公民个人信息”的定义和范围,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其中,涉及装修公司买卖公民个人信息这一块的主要是财产信息。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财产信息50条以上的就是犯罪。下一步,桂林警方会继续深挖泄露源头。同时,还将不断深入打击包括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在内的其他涉网违法犯罪活动。相关数据去年,警方抓获“内鬼”831人2018年1月初,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公布:截至日,全国公安机关当年累计侦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491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463名,打掉涉案公司164个。过去的一年,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利用工作之便窃取、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各部门、各行业内部人员以及入侵信息系统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的黑客,抓获各部门、各行业内部涉案人员831名,抓获涉案黑客389名。针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易发高发行业,各地公安机关层层追查,严厉打击处理涉案公司164家。其中,房产相关行业公司58家;互联网通讯类公司46家;金融商贸类公司41家;文化教育类公司20家。对于不法分子而言,利益驱使其持续作案。公安机关侦破的大量案件表明,犯罪嫌疑人大多是从最初几百几千条信息倒卖开始,之后主动在网上寻找资料来源,高价倒卖,数量很快上升至几万几十万乃至上百万条。犯罪嫌疑人根据信息“含金量”进行标价,新开楼盘业主、新购车辆车主、新生儿家长、入学新生等信息价格最高。据《法制日报》专家支招遭遇骚扰电话 用这3招维权遭遇骚扰电话,可以采用哪些办法来维护自身权益?重庆华立万韬律师事务所陈艇律师支了三招:1.拨打电信运营商客服电话或向电信主管部门投诉,后者查证情况属实后,可对骚扰号码进行封号处理;2.如果因骚扰电话影响到个人生活,甚至造成人身伤害的,可报警处理;3.可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支持让骚扰方对自己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 据《重庆晚报》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邓振福 通讯员 胡圆圆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crawl.nosdn.127.net/3ee7f3fd9a58a12155efaec7c8bef217.jpg杭州警方一口气抓了80多名房产销售!跟你接过的电话有关!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汪帆 卫文杰
http://house.ifeng.com/rss/news/30/news_buying.xml
你总能接到无数房产中介打来的电话?近日,萧山警方破获的这一起涉案人数达到80余人的团伙案件也许能给你答案。历时1个月出动百人捣破巨大个人信息销售网2016年10月中旬,杭州萧山网警在工作中发现萧山某房地产销售人员交流群里有人叫卖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于是立即对该群内成员展开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杭州地区许多房产中介及销售人员的交流群里都有人在叫卖这类信息,而且数量较大……这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视,于是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警方投入警力进行网上侦查之后,经过半个月的侦查,警方最终锁定了包括主犯毛某某和范某某在内的80余名犯罪嫌疑人。日晚,两名主犯分别在位于杭州城区的公司和家中被警方抓获,警方同时在两人的手机和电脑中发现了大量与买家的聊天记录和交易记录。随后,萧山警方调集网警、派出所警力100余人,组成9个抓捕小组,分赴杭州各地将包括周某某、王某某、黄某某等在内的80余名下家抓获。自此,一个巨大的公民个人信息销售网被一举捣破。房产经理离职前偷走数百万条个人信息犯罪嫌疑人范某某,男,27岁,广东人,2012年8月来到杭州,进入了某房地产公司从事房产销售工作,几年做下来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和客户数据。嫌疑人范某某在家中被抓获2014年,范某某当上了部门经理,因职务关系其手上握有大量的客户资料,大小总计近1GB,300余万条,其中包括客户的看房信息(姓名、电话等)、物业业主信息(姓名、住址、电话等)、中介房东信息(姓名、住址、电话等)等等。2014年下半年,范某某从房产公司离职,转行做网站代理,而这近1个G的客户数据也被他悄悄带走……直到2016年4月,范某某的一个微信好友找到他,想要些其之前积累的客户数据,于是范某某将一部分数据发给了他,该好友也在微信上给范某某发了200元红包表示感谢。而就是微信好友的这个举动,让范某某产生了把手中的这批客户资料出售的想法,于是范某某想到了以前加的一些房产经纪群,在群里兜售这些资料。据其交代,其在2016年4月至6月间,其总共将这些信息售卖给7、8名房产公司工作人员,从中非法获利数千元。女同事获得“赚钱”秘诀 疯狂敛财犯罪嫌疑人毛某某,女,22岁,浙江江山人,杭州某房产公司销售人员,与范某某曾经是同事。2016年5月,范某某为讨好毛某某,在聊天中对其称有一批客户信息可以送给她,并把她拉进了十几个房产工作人员的交流群,教她可以在这些群里发送广告出售这些客户信息从中获利。嫌疑人毛某某在公司被抓获毛某某听后很高兴,立即按照范某某所说的开始在各种工作群中发布“杭州来访名单、业主名单出售,有需要联系”的广告,而前来购买者也络绎不绝。起初,毛某某是以一份500元的价格将全部信息一同出售,但之后,毛某某应买家要求,把所有信息按照杭州的行政区块分类出售,其价格也在300元至1500元不等。据毛某某交代,其在2016年5月至10月底,总共在四五十个这样的群里发布过出售信息,而前来购买的人数也有将近100人,其从中非法获利3万余元。本案中大多数犯罪嫌疑人均是在毛某某处购买的信息,而毛某某也是本案中获利最多的犯罪嫌疑人。购买公民隐私信息同样是犯罪行为多人因此被拘王某某(男,20岁,湖北人)是被抓的80余人中的一个,在杭州某知名房产中介工作,2016年6月,其在微信群里看到了毛某某发布的广告信息,好奇之下以700元的价格向毛某某购买了信息,打开后发现里面果真有大量的客户信息。之后,其先后又在其他微信群里分别以500元和58元的价格向另两人购买客户信息,但最后发现这些信息与毛某某之前所卖给他的信息是重复的,所以就没有理会。直到萧山警方将其抓获时,他才知道:原来购买这些信息也是违法犯罪行为!而经过审讯,警方发现本案中有部分买家在范某某和毛某某处购买信息后,又转手在其他微信群中实施二手转卖,从而加快了这些信息的传播速度。据了解,包括主犯毛某某和范某某在内的80余名嫌疑人,共售卖客户信息达300万条。目前,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嫌疑人均已被萧山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深挖中。萧山警方提醒:一些房产、教育、4S店等有能力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公司及机构在获取客户信息的同时,要加强对掌握个人信息的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明确责任追究机制,进一步防止个人信息被泄露。同时,公民个人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意参加网上或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免费活动和问卷调查,这些活动一般都以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为目的,另外在购物时也要谨慎个人信息,以防被不法分子掌握和利用。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区域商圈 :
扫描上面二维码 移动看资讯
凤凰网房产杭州站
高端置业首选资讯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加推46套房源
30%的房源优先无房家庭
2室1厅 | 120m?
48小时热文排行政法 > 观察-->&&>&&
【提醒】房产中介80多人被抓,电脑里翻出1G惊人内幕…
17:27&&来源:人民日报微信公号&&责任编辑:黄琴
字号 &分享至:
  【提醒】房产中介又出大事!80多人被抓,电脑里翻出1G惊人内幕…
你有没有接到过房产中介打来的电话?当你接到电话还在感到莫名其妙的时候,电话中那些房产中介人员已经开始滔滔不绝地向你推销起了楼盘,当你明确表示自己已经买了房子的时候,他们又会话锋一转,问你有没有卖房或者出租的打算……
  相信很多人都曾接到过这样的骚扰电话,那么问题来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是怎么被泄露的?又是如何被房产中介得到的呢?近日,浙江杭州萧山警方破获的一起团伙案件或许能给你答案。
  买卖个人信息,警方抓捕80余名犯罪嫌疑人
  据萧山公安分局警察公共关系科宣传干事卫文杰介绍,2016年10月中旬,杭州萧山网警在工作中发现萧山某房地产销售人员交流群里有人叫卖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倒卖的价格在一份300元-800元之间,于是立即对群内成员展开调查。
  但是经过追查之后,警方发现涉事人员也是从别处购买的信息然后再转卖给其他中介销售人员。
  于是警方顺藤摸瓜,经过半个月的侦查,最终锁定了包括主犯毛某和范某在内的80余名犯罪嫌疑人。日晚,两名主犯分别在位于杭州城区的公司和家中被警方抓获,警方同时在两人的手机和电脑中发现了大量与买家的聊天记录和交易记录。
▲警方抓捕现场(图片来源:钱江晚报)
  两名主犯之一的范某,今年27岁,广东人。范某在2012年8月来到杭州,进入一家房地产公司从事房产销售工作,几年做下来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和客户数据。
  2014年,范某当上了部门经理,因职务关系其手上握有大量的客户资料,大小总计近1GB,这1GB包含了约300余万条客户信息。包括客户的看房信息(姓名、电话等)、物业业主信息(姓名、住址、电话等)、中介房东信息(姓名、住址、电话等)等等。
  2014年下半年,范某从房产公司离职,而这近1个G的客户数据也被他悄悄带走。直到2016年4月,范某的一个朋友通过微信找到他,想要些其之前积累的客户数据,于是范某将一部分数据发给了他,朋友在微信上给范某发了200元红包表示感谢。微信好友的这个举动,让范某产生了把手中的这批客户资料出售的想法。
  于是,范某开始利用以前加的一些房产经纪群,在群里兜售这些资料。在2016年4月至6月间,总共将这些信息售卖给七八名房产公司工作人员,从中非法获利数千元。
▲范某某作案用的电脑
  22岁小姑娘借此获利3万多元
  而另一名主犯毛某,是一位年仅22岁的浙江江山姑娘,曾经是范某的同事,如今在杭州一家房产公司做销售人员。
  毛某不像范某有那么多客户资源,而范某为了讨好毛某,在2016年5月,在聊天中对其称有一批客户信息可以送给她,并把她拉进了十几个房产工作人员的交流群,教她可以在这些群里发送广告出售这些客户信息从中获利。
  毛某听后很高兴,立即按照范某所说的开始在各种工作群中发布“杭州来访名单、业主名单出售,有需要联系”的广告,而前来购买者也络绎不绝。
▲毛某某作案用的手机
  起初,毛某是以一份500元的价格将全部信息一同出售,但之后,毛某应买家要求,把所有信息按照杭州的行政区块分类出售,其价格也在300元至1500元不等。
  据毛某交代,在2016年5月至10月底,总共在四五十个这样的群里发布过出售信息,而前来购买的人数也有将近100人,其从中非法获利3万余元。
  本案中大多数犯罪嫌疑人均是在毛某处购买的信息,而毛某也是本案中获利最多的犯罪嫌疑人。
  购买个人信息同样是犯罪
  除了作为贩卖个人信息的主犯毛某和范某以外,在被抓捕的80余人中的,还有很多人都是个人信息的购买者,他们同样是房产中介从业人员。
  其中小王今年刚20岁,在杭州一家房产中介工作,2016年6月,小王在微信群里看到了毛某发布的广告信息,好奇之下以700元的价格向毛某购买了信息,打开后发现里面果真有大量的客户信息。除此之外,从毛某处购买信息后又再次转卖的人也不在少数。
▲购买信息的微信聊天记录
  许多人,都是直到萧山警方将其抓获时,才如小王一样措手不及:原来购买这些信息也是违法犯罪行为!
  目前,包括主犯毛某和范某在内的80余名嫌疑人因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均已被萧山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买卖个人信息应该怎么判
  如果这起倒卖个人信息的案件成立,法院会如何判罚呢?
  萧山公安分局卫文杰表示,涉案的房产中介人员主要来自二手房的中介公司,目前这个案子萧山网警还在进一步侦查当中,涉案的这些中介销售人员涉及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现在量刑的话,在浙江省范围内,这类案子还比较少,具体还要看法院判决。
  杭州市房管局工作人员何陈煜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次的行动,据我们了解,是公安针对倒卖和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这种行为,以公安为主,作出的查处抓捕行动。不过,今年以来杭州公安、房管、市场监管等几个部门建立了联动信息共享机制,这次公安抓捕的涉案责任人,有一些涉及到房产中介行业,如果有违法犯罪行为的,除了刑事处罚之外,依托房管局的房产经纪服务平台,这些房产经纪人可能还会面临终身禁止从业的禁令。
  而最高法于去年4月曾宣判一起相似的案件或许可以给我们思考。
  福建上杭一位20岁的女孩从网上购买他人信息,而后又在网上转手卖给下家,最终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据悉,这也是刑法修正案(九)颁布实施以来,上杭法院判处的首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
  法官表示,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未经本人许可,不得随意泄露和买卖;窃取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根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其实,不光是个人信息被倒卖的问题,关于房产中介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此前已经被舆论反复提及,《人民日报》曾用将近一个版面来揭露房产中介的乱象,痛批一些房产中介机构目的只为收取中介费,把“骗”当手段,成交前“两头骗”,成交后“两不管”,制造诸多纠纷,扰乱房产市场。
▲人民日报大篇幅痛批中介乱象
  主要原因还是缺少监管,准入门槛太低,不管有无从业资格,只要租个店面就可以开店。对此,亟须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准入、运行、退出”全程监管,严格落实中介机构备案制度,推行从业人员实名服务制度,加强行业信用管理,坚决取缔失信者,让不良中介失去生存空间。
  面对这些乱象,住建部等七部委早在去年7月份就曾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房地产中介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拳治理房地产中介市场。
▲住建部等七部委发布的《意见》
  《意见》对包括房产中介发布虚假房源信息、隐瞒房屋抵押情况、收费不规范透明、“一房二卖”等乱象均作出了明确规定。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从房产交易角度来讲,如何保护购房者基本信息,同时购房者如何防范被频繁干扰,营造一个干净的、不被干扰地购房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从公民基本信息保护来讲,房产公司、中介公司都有信息保护的义务,但当前对购房者信息保护非常不透明,很难查证。
  而从购房者角度来讲,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同时,相应的房管部门、中介协会也应做好相应的规范,杭州此次查处也是杀鸡儆猴的效应,对后续购房者的信息保护、中介市场的规范都是有积极作用的。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ID:nbdnews)
  综合每经网(记者:叶晓丹)、钱江晚报(记者:蒋慎敏)、最高法网站等相关报道
医疗保险省内异地结算已全面实现。人社部消息,2016年我国已有30个省份实现了省内异地就医持卡结算。
以受贿罪判处尹红章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50万元。在案扣押的338万余元、象牙一根,依法予以没收。
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6年以来,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政治生态不断净化,“不敢腐”氛围日趋巩固。
124名战友,名字各不同,却都叫“警察”;124名战友,出生各不同,却都倒在了2016······南充男子倒卖购房户信息达45万条 遭了! 南充男子倒卖购房户信息达45万条 遭了!
南充日报06-01 09: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营山县男子刘老六,在近两年时间内,从他人手中购买或获取南充各楼盘购房户个人信息达45万余条,用于非法出售, 牟利6000多元。昨(30)日,记者从顺庆区人民法院获悉,5月23日,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刘老六有期徒刑3年, 缓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Part1剑走偏锋寻财路刘老六1987年7月出生在营山县。2013年, 他来到南充城区, 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主要是替客户做短信群发的广告。2015年3月, 刘老六在跑业务时接触到一些开装饰公司的老板,了解到他们为了揽到大量客户,迫切需要南充各楼盘购房户的个人信息。 刘老六心想,如果弄到了这些信息后, 再卖给他们,就可以大赚一笔。于是从那时起,他便到处打听哪些人手中有楼盘业主的信息。不久,他得知一个叫樊远举的某房地产公司职工手中掌握着很多购房户的信息,刘老六就找到樊远举,向其购买购房业主的个人信息。据案发后樊远举供述: 刘老六第一次从他手中以20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家楼盘业主信息约300条;大半个月后,刘老六又以300元的价格向他购买了另一楼盘的业主信息&&据刘老六交代,他先后10余次在攀远举手中购买业主个人信息上万条。刘老六除了与攀远举“互通有无”买卖或交换房户的个人信息外,还与其他掌握有购房户个人信息的人建立联系,互相买卖或交换购房户的个人信息。刘老六将购买或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购房客户的信息大部分卖给了一家装饰公司的老板龚缤,总共获利6000余元。他获取的客户个人信息存放在他的电脑F盘数据文件夹里,并在一支U盘里存有备份。Part2 东窗事发被拿下因为一装饰公司老板龚缤手中掌握了大量购房户的个人信息,对购房户群发广告,被群众举报,顺庆区公安分局民警在侦办龚缤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时,发现龚缤等人是在刘老六手中购买的楼盘购房户个人信息。日下午7时许,民警在顺庆区铁昌路将刘老六抓获,随后民警在顺庆区湖州街刘老六租住的房屋内搜查出一台电脑、 两台电话营销机并进行了扣押,并对刘老六持有的一支黑色U盘等作案工具进行了扣押。通过对刘老六的U盘进行检查分析,发现并提取涉案公民个人信息共计459961条。这些个人信息包括公民姓名、电话号码、住址、身份证号码等内容。Part3 被判徒刑处罚金顺庆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刘老六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向顺庆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日、5月23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被告人刘老六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及罪名无异议。其辩护人认为,刘老六持有的个人信息有一部分来自于他以前工作过的某科技公司, 该公司本身有群发短信的业务, 刘老六是因为工作需要掌握了这些个人信息, 这些信息不属于非法获取, 同时本案涉及的个人信息多是楼盘业主信息,具有时效性。此外,经辩护人统计, 刘老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条数不构成情节特别严重, 应属于情节严重。法院审理后认为, 被告人刘老六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459961条, 并出售获利,属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应予刑罚处罚,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刘老六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基本事实和罪名成立。 刘老六应当在3年以上7年以下判处刑罚,对公安机关扣押的U盘一个、电脑主机一台、电话管销机两台、移动电话一部予以没收。 刘老六到案后如实供述其犯罪事实,可以认定有坦白情节,可予以从轻处罚。5月23日,法院一审依法判处刘老六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文中人名为化名)(记者 何显飞)律师说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量刑标准律师雷震: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是指:1、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2、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量刑标准是:1、 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2、情节特别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是指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 通信内容、 征信信息、 财产信息50条以上的;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500条以上的;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前两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5000条以上的; 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等。 情节特别严重是指: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相关类别公民个人信息“500条以上”“5000条以上”“50000条以上”的;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的; 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 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等。(记者 何显飞 整理)大家都在看分享成功热门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信息买卖交流qq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