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济师方向发展现况

武汉服务业发展状况、结构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武汉服务业发展状况、结构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全国最大的免费开源学术期刊出版社|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加入VIP
还剩11页未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武汉发布2017年经济运行情况,主要指标增速领跑湖北
长江日报融媒体2月1日讯 武汉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武汉调查队,联合发布2017年武汉市经济运行情况。2017年,武汉国民经济质量并进,稳中向好,多项指标创近年来新高,主要指标增速在全省实现由跟跑到领跑,总体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
初步核算,2017年,武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410.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分别高全国、全省1.1和0.2个百分点,为2012年以来首次超过全省平均增幅,也是2010年以来首次同比回升,增速在全省17个市州中排第4位,上升9位,为近年来最好位次。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8.20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5861.35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7140.79亿元,增长9.2%。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占比为3.0:43.7:53.3,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9.0%,拉动GDP增长4.7个百分点。
农业稳定增长。2017年,武汉大力推进“三乡工程”,着力构建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01.27亿元,比上年增长4.1%,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工业稳中有进。武汉开展“抓工业月”,着力“打好工业翻身仗”,工业生产总体呈逐月加快走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3.2%,同比加快7.4个百分点,增速创2013年以来年度新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加快2.7个百分点,增速分别高全国、全省1.1和0.3个百分点,为2014年以来再次超过全省。从行业看,十一大重点行业增加值“10升1降”。其中,日用轻工、汽车及零部件、信息技术制造行业增速靠前,分别比上年增长25.7%、17.4%、17.3%。从产品产量看,列入“三新经济”统计的工业产品中,电子计算机整机1279.75万台,增长52.3%;新能源汽车5963辆,增长99.3%。
服务业快速发展。2017年,武汉聚焦经济转型升级,引导服务业向中高端迈进。金融业增加值首破千亿,比上年增长8.9%。营利性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9%和9.5%。规上服务业延续高增长态势,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7.4%,同比提高6.7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68.2%,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
投资较快增长。2017年,武汉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和“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7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同比提高13.6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7817.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同比提高13.8个百分点,增速高全国3.8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为自2010年2月份以来首次与全省持平。工业投资2404.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同比提高29.9个百分点,创2015年以来33个月新高;工业技改投资1172.35亿元,增长159.6%,总量、增速均创历史新高;基础设施投资2102.38亿元,增长19.2%,提高4.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2686.34亿元,增长6.7%,提高9.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4040.01亿元,增长5.2%,提高15.5个百分点。2017年,武汉亿元以上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1456个,比上年增加334个。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81个,增加145个。
市场消费平稳。2017年,武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96.30亿元,总量迈上6000亿元新台阶;比上年增长10.4%,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增速高全国0.2个百分点。从增长面看,限上单位统计的21类实物商品中,18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增长面达85.7%,同比扩大28.6个百分点。从业态看,新兴业态保持迅猛增长态势。限上无店铺零售额511.51亿元,比上年增长41.1%,对限上社零额增长贡献率达40%,占限上社零额比重12.9%,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
外贸大幅回升。2017年,武汉进出口总额1936.20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同比回升33.4个百分点,创2010年以来新高。其中,进口总额778.60亿元,增长17.0%,回升34.5个百分点;出口总额1157.60亿元,增长27.8%,回升31.9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96.50亿美元,增长13.2%。
财政较快增长。2017年,武汉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677.66亿元,按同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0.5%,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02.93亿元,增长11.2%,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1178.77亿元,增长14.3%,提高6.8个百分点。
企业效益较好。工业企业利润平稳较快增长。2017年,武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5.2%;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7.9%,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2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13.5%。服务业企业利润大幅提升。1至11月,武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224.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8%。
新经济加快发展。2017年,武汉“四上”单位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9479.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同比加快2.4个百分点。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智能制造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2.0%,生命健康、信息技术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8.7%和18.0%。
居民持续增收。2017年,武汉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642元,比上年增长9.21%,增速加快0.27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405元,增长9.23%,加快0.17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87元,增长9.06%,加快0.99个百分点。
物价温和上涨。2017年,武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9%,涨幅比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分别高全国、全省0.3、0.4个百分点。从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来看,呈现“6涨2降”格局。其中,医疗保健类上涨19.3%,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0%,居住类上涨1.4%,交通通信类上涨1.3%,衣着类上涨0.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4%;教育文化娱乐类下降0.1%,食品烟酒类下降0.5%。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比上年上涨4.7%,结束了自2014年以来下降态势;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上涨7.8%。
总的来看,2017年武汉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三化”大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点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同时也要看到,武汉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依然存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任务仍然艰巨。2018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通讯员 王青 郭淑华 陈阳)
【编辑:陈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387617',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武汉发布2017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GDP总量超1.34万亿
服务业快速发展。2017年,我市聚焦经济转型升级,引导服务业向中高端迈进。金融业增加值首破千亿,比上年增长8.9%。营利性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9%和9.5%。规上服务业延续高增长态势,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17.4%,同比提高6.7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68.2%,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投资较快增长。2017年,我市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和“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7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同比提高13.6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7817.2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同比提高13.8个百分点,增速高全国3.8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为自2010年2月份以来首次与全省持平。工业投资2404.9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同比提高29.9个百分点,创2015年以来33个月新高;工业技改投资1172.35亿元,增长159.6%,总量、增速均创历史新高;基础设施投资2102.38亿元,增长19.2%,提高4.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2686.34亿元,增长6.7%,提高9.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4040.01亿元,增长5.2%,提高15.5个百分点。2017年,我市亿元以上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1456个,比上年增加334个。其中,亿元以上工业项目681个,增加145个。市场消费平稳。2017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96.30亿元,总量迈上6000亿元新台阶;比上年增长10.4%,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增速高全国0.2个百分点。从增长面看,限上单位统计的21类实物商品中,18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增长面达85.7%,同比扩大28.6个百分点。从业态看,新兴业态保持迅猛增长态势。限上无店铺零售额511.51亿元,比上年增长41.1%,对限上社零额增长贡献率达40%,占限上社零额比重12.9%,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
阅读下一篇
10秒后自动跳转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武汉市经济发展状况前景
武汉市经济发展状况前景
武汉市在全国城市中的经济地位演变及发展趋向分析?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大武汉战略》课题组 一、20世纪80年代初期武汉市的经济地位及经济增长原因简析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在这个时期,国家战略东移的格局尚不明显,武汉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老工业基地“余威”尚存,经济实力在全国城市中仍居于前列。但由于对外开放力度不大,经济增长速度开始与沿海地区拉开差距。这一时期武汉市的经济地位呈现以下特点:(一)武汉经济发展总量水平居第二梯队城市前列,但与第一梯队城市差距很大,而且增长率也居第二梯队城市后列。(二)武汉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增长率排名均居中,但与排在前几位的城市相比却差距较大。(三)武汉市的工业化水平与其老工业基地的身分比较相符。(四)武汉市的开放竞争力处于中下游水平。这个时期,武汉市经济增长较快,但又不及沿海中心城市。可分别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个方面来分析:1981年~1985年中,武汉的投资增长率远低于其他大多数城市,居第14位,消费增长率也明显低于广州、青岛、西安、上海等城市,位居第7,这是造成武汉这几年经济总量的增长率低于另外9个城市、位居第10的主要原因。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武汉市的经济地位及经济增长原因简析
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我国工业化由初期阶段向中期阶段加速推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全国实施沿海战略,位于内地的老工业基地武汉市的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与沿海中心城市的差距显著拉大。这一时期,武汉市在全国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呈现为以下特点:(一)在多数城市的经济增长不断加速的情况下,武汉在80年代后半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反而放慢了,武汉的位次继续下降。(二)武汉市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就自身而言虽然是不断增强的,但其增长速度在整个80年代不断下降,其财政能力与排在前几位城市的差距继续扩大,在沿江城市中居于中游,在中西部地区居首位。(三)武汉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工业化水平与中西部以外的其他城市相比并不具有特别的优势,特别是在5个沿江城市中,武汉市的产业结构层次是较低的。(四)80年代后半期与前半期相比,武汉市的开放竞争力有所提高。三、20世纪90年代武汉市的经济地位及经济增长原因简析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武汉在这一时期的改革开放力度加大。但由于武汉的开放总体上落后于沿海开放城市的格局已经形成,加上本期国家战略重点继续东移,武汉这一时期的经济实力与沿海中心城市的差距依然很大。这一时期,武汉市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有以下特点:(一)90年代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其经济总量水平在19个副省级城市中的排位一改80年代不断下降的趋势,出现了上升的态势,而且与排在前列的城市的差距有所缩小。(二)武汉市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得到应有的提高。
(三)与GDP的大幅度增长相伴随的是,武汉市的工业化水平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说明在这期间武汉市第一产业发展很快,而产业结构提升速度很慢,产业结构很不合理。(四)武汉市的开放竞争力相对于其他城市而言是趋于不断减弱的,无论是利用外资的能力,还是进出口,武汉市都没有其他城市发展的快。(五)武汉的企业有自己一定的优势,企业经济效益处于中等水平,但武汉有实力的重点大型企业严重缺乏。
从1994年~1999年19个副省级城市的投资、消费及出口增长情况看,武汉市的投资增长率居第6位,消费增长率居第3位,均处在较前列。就武汉市自身而言,本期的投资增长率和消费增长率分别比1985年~1988年间提高了9.7个和5.2个百分点,这是导致武汉市本期的经济增长率大大高于上期的重要原因。比较90年代武汉市的投资增长率、消费增长率和出口增长率,可以看出,武汉市90年代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投资和消费,当然投资的作用更大一些。
20世纪80~90年代武汉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21世纪初期武汉市经济发展趋向分析20多年来,武汉市在全国城市中的经济地位有所下降,原因在于一些新兴城市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武汉,同时,武汉的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和工业化水平相对下降,开放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均处于弱势地位。在沿江城市中(上海除外),武汉的经济总量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但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工业化水平一直呈现相对下降的趋势,其开放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武汉在中西部城市中的经济总量一直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但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是下降的。武汉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和工业化水平在整个中西部地区也呈现出相对下降的趋势,开放竞争力与重庆几乎不相上下,而利用外资的能力居于首位。纵观武汉市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武汉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武汉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布局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改善。武汉市的非农产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不仅影响了武汉市经济发展的速度,而且使武汉工业化水平日趋下降。其原因在于武汉的老工业企业转型慢,高新技术产业少。而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较弱可能是产业结构调整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武汉市对外经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消费来拉动。这反映了武汉的产业缺乏足够的国际竞争力,武汉的对外贸易对经济没能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三是武汉市未能充分把握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而充分吸引外资,外资对武汉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远远小于一些新兴城市。这反映了武汉的开放环境与其他城市相比缺少优势。四是武汉缺乏有市场影响力的企业。武汉有实力的重点大型企业过少,特别是知名大企业和知名品牌较少,致使武汉企业缺乏足够的市场力量,竞争力不强。进入新世纪后,武汉市进一步加大了各项改革的力度并已初见成效。为了抓住新的历史机遇,武汉市做出了多种战略部署。一是投资的较快增长、旺盛的消费需求和出口状况的不断改善将会有力地拉动武汉市在21世纪初的经济增长。
进入21世纪以后,武汉市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数十个省、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已经上马或初步完工。如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出口加工区、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阳逻武汉新港、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体育中心体育场、武汉绕城公路和市内铁路、“武汉外滩”等。2001年武汉市的基本建设项目773个,其中新开工项目477个。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大。继20世纪90年代年均20.33%的消费增长率之后,21世纪的头几年里,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武汉居民的消费欲望有增无减。特别是武汉商业业态的不断完善,商品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武汉居民旺盛的消费欲望转变为现实消费。为了满足居民不断增强的消费需求,2001年武汉市新建了26个大中型综合超市,新增注册44个商品交易市场。房地产业产销两旺的格局更是大大带动了武汉消费的增长。
进入新世纪,武汉市继续实施“开放先导”战略,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在对国际市场和本地产品的比较优势做出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同时,深化外贸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形成贸易出口主体和方式多元化的格局。这必将增强本地企业的外向度,提高本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出口增长。二是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企业竞争力将在国际化分工中迅速增强,武汉市将成为当之无愧的华中制造业中心。
21世纪初,武汉市的国有企业改革将继续深化,国有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完全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将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市场竞争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由于国际化分工呈现深入我国腹地的趋势,作为中部地区的经济、金融和科技中心的武汉在中西部具有较大的优势,而且武汉市政府及时提出把武汉发展成为华中地区现代制造业中心的战略规划,这将促进武汉市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各种经济成分的齐头并进。事实上,武汉市一批产业规模和竞争能力居全国前列、经营国际化的大企业、大集团正在发展壮大,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也逐步浮出水面。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食品饮料产业、造纸印刷包装产业、电器机械及器材产业、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等六大支柱产业正在成为“武汉新工业的旗帜”。市政府明确提出,通过5年的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和规模化经营的‘武汉制造’品牌产品,塑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企业”。三是武汉经济圈的发展将使武汉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调动、聚集资源,专业化分工将进一步深化,武汉市将在与周边城市的良性互动中日益强大起来。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加快武汉经济圈建设,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一战略部署的实施对于武汉产业结构的提升、资源的供给、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武汉经济实力的增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经济圈的意义首先在于,经济圈内不同城市之间分工与协作的深化会促进经济圈整体效率的提高,增强经济圈内企业或城市相对经济圈外的企业或城市的竞争力。经济圈内的城市通过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和梯度发展可以改变原有的产业布局大而全、小而全和产业结构严重趋同的现象,作为经济圈龙头的武汉市可以通过向周边城市输出传统产业来促进自身现有产 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同时,武汉市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利用资源,增强武汉企业竞争力。其次,经济圈内的城市可以通过良性循环实现共赢。武汉市通过加强与周边8市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将有力地促进周边8市的发展。得到辐射和带动的周边城市又是武汉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服务圈”,它们反过来会促进武汉市进一步做大做强,从而形成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联合互动的良性循环,武汉市的综合实力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必将越来越强大。?摘自《学习与实践》2003年第5期?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问题研究报告?武汉市人民政府课题组一、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现状:比较优势与劣势(一)经济总量占据全省一半以上,但综合实力还不够强。2002年,武汉城市经济圈以占全省33%的土地面积(61 347平方公里),集聚了全省50.4%的总人口(3 040.79万人)、59.9%的国内生产总值(2 979.97亿元)、53.1%的地方财政收入(129.24亿元)、57.2%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70.3亿元)、61.8%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 358.4亿元),是湖北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经济中心区,综合实力较强,在全省具有重要地位。与沿海地区城市圈相比,武汉城市经济圈经济总量规模差距较大,整体实力还不强。(二)产业基础较好,但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武汉城市经济圈农业历史悠久,工业门类齐全,第三产业比较发达,一些领域的优势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但与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农业比重过高,工业比重过低,工业对农业带动作用不大。二是轻、重工业比例失调,产业链短。三是传统产业、国有经济比重过大,经济结构调整滞后。(三)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但网络体系尚不健全。
内河运输系统、铁路系统、公路系统以及航空港、信息港网络系统等构成了武汉城市经济圈交通通信走廊,随着全国交通网、信息网的建成和完善,武汉城市经济圈交通通信体系将初步形成。但也还存在部分设施不对接、功能不完善等突出问题。(四)经济的内在联系不断增强,但市场壁垒和障碍仍然未完全消除。近年来,各城市在发展战略上加强了与武汉特大中心城市的互动发展,加强了与武汉以交通路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联系,武汉的商业连锁已进入各城市,重点优势企业的联合、人才交流等也有进展。但圈内各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场准入、质量技术标准、行政事业性收费、户籍制度等形式的地方保护,市场建设的总体水平不高,结构和分布不合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市场优势不能互补,集聚和扩散效应不明显,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统一的市场监管机制。(五)投资环境有所改善,但政策规范、资源整合尚显不足。近年来,各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软硬环境不断改善;在产业布局上,建设了一批产业密集园区,以园区化集聚为特征的发展格局开始形成,为产业布局的优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在产业重点的战略协调、空间开发的梯度对接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六)生态和自然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和保护不够。武汉城市经济圈内生态和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水资源在各类城市圈中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但目前武汉及周边城市在生态、自然、旅游资源等方面缺乏统一协调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人水关系、人地关系、人林关系比较紧张,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从短期看,武汉城市经济圈的比较优势主要有五点:一是武汉市的“大市场”优势;二是武汉市的产业“龙头”优势;三是武汉周边城市人力、土地等资源优势;四是交通优势;五是内部错位发展的优势。武汉“首位”度高,这既是制约武汉及周边城市发展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以武汉为“龙头”、实现圈内错位竞争发展的有利条件。二、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定位:思路与目标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以构建产业链、价值链为主线,以企业为主体,整合资源,实现双赢,促进区域共同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就是要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采取“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模式推进城市经济圈建设。以利益为纽带,就是要坚持“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实现共赢互惠。以构建产业链、价值链为主线,就是要改善和扩大供给,以区域内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为依托,通过产业分工和资源整合,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扩大需求,依托各类市场,拓展产品及服务市场,实行利益共享、价值均沾。以企业为主体,就是要培植大企业、大集团,增强企业实力和竞争力,发挥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从现在开始,用10年左右的时间,以一个高于全省、同时又符合实际的发展速度,初步把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成为中国中部上接成渝、下联长三角的“核心层”,率先在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而向长江中游经济圈方向发展,使之逐步成为对应于沿海三大经济圈(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的我国重要经济增长区之一。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分“三步走”。第一步:重点建设基础设施网;着力提升武汉城市功能,建设和完善“武汉大市场”的服务体系,构建区域共同市场框架;壮大武汉市的“龙头”企业,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初步打造九大产业链;构建区域共同市场框架,编制协同发展规划,以武汉与周边城市合办开发区等形式,优选和实施一批合作开发项目,初步形成经济共同体工作机制。第二步:依托重大项目,建立比较完善的区域基础设施网,形成一体化的共同市场和初具规模的产业链,形成区域经济共同体的市场运作机制。形成以武汉为“龙头”,周边为配套;武汉为“前店”,周边为 “后厂”;武汉为“研发”和技术密集型,周边为“运用”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格局。第三步:强化武汉市的极化和武汉城市经济圈的核化功能,拓展城市经济圈的聚集辐射范围,在湖北和中部地区率先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规划和推进建设长江中游经济圈,形成对应于沿海三大经济圈的重要经济增长区。三、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工作:对策与措施(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空间一体化。1.完善公路网。加快武汉公路主枢纽的建设,重点完成武汉市中环线向外辐射的出口高速公路的“环形放射状”路网;以现有京珠、沪蓉高速公路为支撑,加快区域内城市间的高速公路建设,完成各城市所辖县、市之间的高等级干线公路的改造,形成公路网络化、客运便捷化、货运物流化、运营管理智能化、安全和品质最优化的公路运输体系。2.建设水运网。继续实施必要的航道治理工程,形成以长江、汉江为主通道,并沟通其他主要通航支流的干支联网的区域航道网;加强专业化码头建设(如集装箱码头),大幅度提高港口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大运输船舶更新改造的力度,大力发展江海直达运输、汽车滚装运输、液化石油及沥青等特种运输;注重水上旅游航线建设,推动城市经济圈旅游事业发展。3.提升铁路网。重点完善既有铁路干线,提高既有铁路的装备水平,加快既有干线铁路全面提速及加快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建设,推动铁路支线、专用线的配套建设,形成以高速铁路为主骨、快速线路为构架、普通线路为分支的铁路运输体系,增强武汉城市经济圈发展的铁路辐射能力。4.提升航空港。加快武汉机场第二航站楼的建设步伐,增加省内各机场间及其至全国旅游城市的航线和航班密度,开辟国际航线,进一步提升武汉航空中心枢纽地位。5.加快建设信息网。跨越式发展邮电通信和信息网络,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的“信息高速公路”,构建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综合化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经济圈共同的金融、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信息系统,积极推进教育 科研信息化进程,规划和建设城市经济圈公用信息交换平台,大力推动经济圈企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和公共领域信息化的建设。6.加强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以西气东输和川气入汉为契机,推动城市经济圈内能源电力项目建设;加快农网和城市电网改造步伐;着眼于资源开发、保护与共享,共同做好长江、汉江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堤防、水利和退耕还林项目的建设;以山地、河流、农业、森林生态保护区为基础,提高区域内森林绿化覆盖率,形成生态绿色经济圈。(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1.优化城市经济圈产业的空间布局,突出特色性,实现差异发展。武汉市要发展符合中心城市特点和要求的现代都市型、高度产业关联型和强力辐射型、高技术含量型和高附加值型、低能耗型和无污染型、高收入弹性型产业,建立起与发挥中心城市基本功能——聚散功能相匹配的都市型产业体系。重点发展与中心城市聚散功能直接相关的金融业、交通通信业、商贸业、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文化产业等高级形态的第三产业和关联度、附加值较大的光电子信息、汽车、钢铁、机械设备制造、石油化工等制造业以及都市型现代农业。其他各市应围绕为武汉市配套和发挥优势特色,发展配套产业和特色经济。通过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在城市经济圈内形成生产要素互补、上下游产业配套、各城市合理分工的产业布局,形成区域性价值链共同体。2.做大做强区域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①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葛店新技术开发区为主,依托现有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连接鄂州、黄石和孝感,扩大“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群,到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应达到1 500亿元。②壮大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利用科技研发及制造优势,以健民、中联药业集团、潜江制药、鄂州药谷为依托,整合周边城市制药业,形成现代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群。
③推进汽车制造业的联合,形成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产业群。以东风、神龙为主体,积极推进区域内汽车零配件企业重组和联合,形成具有武汉地缘优势的汽车及其零部件研究、制造、营销服务体系,力争经济圈2010年生产各型汽车70万辆。④提高装备工业的现代化水平。支持武船等骨干企业发展新型船舶和船用设备,提高船用设备的配套能力;支持高压输变电设备开发,形成输变电设备整体的生产配套能力;发展数控重型和精密机床、大型宽台面双台联动及数控板材加工机械、数控激光加工设备;大力发展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回收等环保设备。⑤做大做强原材料工业。以武钢为龙头,冶钢、鄂钢为骨干,推进钢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形成钢材制造及深加工产?集群,力争经济圈2010年钢铁产量达到1 800万吨,产值1 000亿元;重点支持华新水泥集团兼并重组,大力发展以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装饰材料为重点的建材工业;重点支持武汉石化提高规模化生产水平,发展以大型乙烯为主的石化精深加工产品;发挥我省磷、盐资源优势,推进化工行业结构调整,加快精细化工产业发展。⑥改造提高轻纺工业。加快棉纺织、服装行业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步伐,扩大棉纺织产品出口,提升武汉及鄂东服装走廊中太和、美尔雅、多佳等名牌服装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加快鄂州多品种化纤、仙桃迈亚等印染项目建设,着力提高印染后整理加工水平,开发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中高档服装面料;支持晨鸣纸业等企业走林浆纸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提升壮大造纸行业生产规模和效益;以“武烟”为重点,继续推进烟草行业重组和结构调整,发展烟草产业链,力争2010年创造100亿元的烟草产值。⑦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武汉为农副产品营销中心,周边城市为生产加工基地,延伸农副产品加工业产业链,重点发展以仙桃、天门、潜江及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丘陵地带为主的优质水稻、双低油菜生产基地,支持发展大别山区、幕阜山区特色蔬菜、水果、中药材、茶叶、蚕丝生产基地,并依托龙头企业实施规模化经营。⑧积极培育城市旅游经济圈。以长江黄金水道和汉宜、汉十高速公路为纽带,以武汉都市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四大旅游产品为主线,充分发挥武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加大周边地区旅游开发力度。 ⑨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充分发挥武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日趋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深化传统物流体制改革,优化物流网络布局,加快建立适应武汉城市经济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效率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运作规范、网络发达、技术先进、效益良好、市场营销能力强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物流园区和物流产业链。(三)加快市场建设,促进区域市场一体化。1.建设和完善区域金融市场。充分发挥武汉金融服务辐射功能,打破武汉及8个二级城市之间金融市场方面人为设置的各种界限,形成城市经济圈内统一的金融市场体系,促进金融资源在圈内自由、快速流动及合理、高效配置。2.建设武汉全国性的粮食、棉花、油脂等大型中心批发市场。巩固发展一批全国性、区域性的大型工业品批发市场,形成3个~5个交易额过百亿、现代化管理程度较高的消费品市场。依托产业和产业优势,发展钢铁、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品及服装、光电子及其他高技术产品等重要工业产品区域性交易市场,提高石油、建材、机电、汽车等生产资料市场的规模和信息化管理水平。3.进一步发展人才和劳动力市场。4.加强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整合各城市产权交易市场,形成以武汉产权交易中心为主体的覆盖城市经济圈的产权统一交易市场。5.发展一体化的技术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建设区域性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城市经济圈技术创新能力。6.加强法规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四)建立完善城镇体系,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
2.国家税收政策支持问题。争取中央政府在税金缓征、先征后返等方面对武汉城市经济圈建设的支持,引导符合前置条件的企业积极做好有关准备、协调和配合工作。3.国家投融资和金融政策支持问题。争取中央政府加大对城市经济圈内高速公路、国际机场、防洪排涝、退耕还林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的投入,改善城市经济圈内的公共服务条件;争取中央政府加大对武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支持,适当下放贷款权限,规范中间业务收费,加快金卡工程建设;争取中央政府支持建立产业投资基金、发行政府公共投资债券和企业债券,推动武汉市商业银行的改革重组,支持武汉更多地引进外资金融机构。4.国家产业政策支持问题。争取中央政府对圈内各城市进行传统产业改造特别是武汉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支持,争取中央政府对各城市进行企业关、停、并、转和改革重组以及有关人员分流、社保接续等方面的支持;争取国家继续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的认定、税收以及高新产业项目的战略投资(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政策等方面给予的优惠。5.国家区位控制政策支持问题。争取中央政府采取有关控制措施,引导符合本地区比较优势的项目和厂商落户或进入本地区;争取国家在圈内设立一些新的专业经济技术开发区,适当将一些省、市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争取国家进一步扩大国家级开发区的土地使用权限,调减土地使用费上交中央的比例,扩大武汉出口加工区的政策适用范围,打通使用各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已有政策等。(二)省政府政策支持。1.理顺管理体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实现国税、土地、药监、口岸由各城市统一归口管理,省直部门对各城市市直部门行使领导和监督、检查权。按照省级统筹的原则,深化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实现社会保障省级统筹;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实现区域内户籍一元化管理,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积极推进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改进审批方式,提高审批效率。
2.完善产业政策。采取投资补贴和奖励办法,加大对光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钢材制造及新材料产业、生物工程及新医药产业、农产品加工和旅游等主导产业的投资引导力度,引导境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在武汉设立总部或地区性总部。严格市场准入,规划的重大产业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达到相关技术标准、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3.加强财税和投融资政策支持。①进一步完善城市圈内的财政体制。税收严格实行属地征管,切实理顺税收征管关系。财政体制分享比例和基数的确定,要保证各地切实获得本地经济发展的利益。对收入增量集中部分,主要用于支持城市圈的发展。按照规范的转移支付办法,在确定政策性增资、社保资金、科技资金等转移支付时,对武汉城市圈各市按实际应得数全额拨付。
②制定统一的财税政策。全面清理正在执行的财税政策,避免因税费政策的区别造成部分产业、部分单位的恶性竞争。建立健康有效的财税政策协调机制,避免因地区利益影响企业和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制定相应的税收减免、税收分成、税收返还等激励政策,向城市圈倾斜。在城市圈建设期内,对城市圈涉及的科技三项费用、高新技术发展引导基金、重大技术开发基金和国家技术创新研究与开发基金等资金,在安排和使用上给予适当倾斜。③适当调整财政投资方向。适当增加城市建设资金的预算安排,加大省财政对城市圈内的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信息四大通道建设和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地区的水、电、气的投入,改善城市圈内的企业发展硬环境。充分利用积极财政政策机遇,将国债资金主要用于武汉城市圈的建设。充分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支持城市圈基础设施建设。④加强和改进对城市圈的财政补贴。继续执行对外来人才的优惠政策,支持对产业工人的培训和培养,发挥财政对高技术产业投入的引导作用。增加科研与开发补贴,对企业直接进行科研资助,或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签订合同而给予资助。
⑤加大项目的财政支持力度。继续建立项目建设前期基金、工业企业发展基金、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基金,并列入当年预算;对中央、省级的财政技改贴息、新产品开发贴息、技术创新基金贴息及生产调度资金等各类财政资金,及时拨付。对外来投资,在财政贴息、前期费用上,给予一定的优惠。⑥建立武汉城市圈建设基金。基金的来源可分为三块,即省财政从预算中安排一块,圈内各城市财政预算安排一块,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一块。武汉城市圈建设基金主要用于城市圈建设总体规划必须实施的重点项目的财政投资、贷款贴息等。⑦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发行武汉城市圈建设债券。支持武汉改革重组商业银行,整合产权、技术市场。4.加大对开发区的政策支持。将具备条件的各城市市级开发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并赋予相应的管理权限。赋予开发区灵活的土地政策,调整开发区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平衡。调减土地有偿使用费、排污费等上缴的比重,以支持开发区建设。?摘自《长江论坛》2003年第4、5期?武汉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对策研究?武汉市发展计划委员会课题组武汉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用5年~10年把武汉建成华中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这是一个适时而紧迫的课题。
武汉金融业兴起于清末。1861年,英国汇隆银行来汉设立分行。随后,俄国华俄道胜银行、德国德华银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美国万国通商银行等近30家境外银行相继在汉设立分行或合资银行。与此同时,内资银行也纷纷落户武汉。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率先在汉设立分行;1906年,户部银行(后亦称大清银行)汉口分行成立。到1926年,先后在汉口开设的国内银行共有52家,其中总行9家。据史料记载,1948年,素有“汉口华尔街”之称的江汉路南段一带,在不到2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矗立着10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当时汉口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性金融中心。
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武汉金融业迅速发展。伴随着全市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武汉作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日益显现,金融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是一种以地区经济中心为基础,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资金融通和聚散的网络体系。发展武汉金融业,建设华中区域性金融中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社会各个方面形成合力,实现“建立一个机制、完善两个体系、形成三个中心”的目标,使武汉的金融业在服务地区经济中获得发展,在发展中确立武汉金融的区域中心地位。一、建立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相互协调配合的有效机制依据中央对地方政府做好金融工作的要求,适应中国入世后金融发展新形势,可以成立由市政府领导,银行、证券、保险监管和市计划、体改、财税等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武汉金融工作联席会,可聘请知名金融专家参加,指导、组织和协调武汉金融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建设与发展。并设立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主要研究武汉地区金融业发展战略及华中地区金融中心建设,对全市金融业发展进行日常性沟通协调;建立在汉金融机构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为在汉金融机构提供地方行政服务,向金融机构发布各类经济信息、推介重点建设项目;负责管理地方金融机构。二、完善社会信用征信体系武汉建设全社会联合征信体系宜采取“两步走”的策略:第一步,通过政府特许经营授权的方式,设立地方性的资信公司,并把业务严格限制在武汉经济区内;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引入竞争机制,按照市场选择为主、政府或管理部门选择为辅的方针,允许各种经济成分设立资信公司,逐步实现区域性资信公司向全国性资信公司转变,进一步完善征信制度,使武汉市的信用体系与全国乃至国际接轨。三、完善各类金融市场要素体系
(一)建立规范、高效的产权交易市场。要以技术产权和资产权益交易为重点和突破口,尽快建立全市相对统一和集中的产权交易机构和网络,鼓励并规范各种企业资产的挂牌交易,突出对民营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以股权交易为主要形式的投融资服务,提升武汉产权交易市场功能。要进一步扩大产权交易市场服务范围,规范和完善有关配套政策,拓展产权交易功能,适时推出新的交易品种,理顺市、区、行业产权市场关系,并积极向整个华中地区延伸,建立统一市场网络,加强与外地产权交易市场的合作,拓宽与国际有关市场的沟通渠道,将武汉产权交易所建设成为立足武汉、辐射华中乃至全国的产权交易市场。(二)大力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首先是加快发展武汉投资基金业。抓住国家加快基金业发展的时机,实质性地推动武汉市基金的产业化进程,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设立投资基金;创新基金品种,在大力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开放式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指数基金、衍生金融市场基金等;进一步加大对外资进入武汉基金业的招商组织力度;完善基金管理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确保基金经营的效率和资产安全,有效防止道德风险和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今后一段时期武汉市投资基金的发展顺序拟为:创业(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金,中外合作投资基金。当务之急是争取设立扶持武汉地区光电子产业及相关强势支柱产业超常规发展的投资基金。同时,为促进和加快投资基金的发展,尽快出台鼓励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其次是积极扩大股票发行规模。武汉应抓住机会,通过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扶持和推荐武汉光电子信息技术企业上市,形成光谷板块效应。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品牌资源,通过参股经营、收购和配股、增发新股等多种融资方式,做好资产重组。要争取积极筹措发行地方政府、企业和金融债券。在积极策划企业债券发行和上市的基础上,争取发行金融债券尤其是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债券,在条件成熟时,大胆尝试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三)引进与金融发展相关的中介服务组织。要在政府宏观管理下,建立统一、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规则,特别要注重社会中介机构的集聚,大力发展和引进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估机构等市场中介组织,壮大金融配套产业。对一些专业评估和审计机构,要打破行业垄断和部门封锁,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择优扶持。特别要注重加速构建 中小企业投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对已有相对分散、规模小的担保公司进行重组,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培植有实力的担保公司,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四)培育和发展武汉区域性票据市场。首先,要拓展票据市场信用工具,扩大票据品种。继续稳步发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大力推广商业承兑汇票; 探索发展融资性票据的思路,尝试开发短期票据、大额票据、无担保票据、大企业票据、资产支撑票据等商业票据。其次,要培育和完善票据市场的多样化参与主体,鼓励银行剥离商业票据业务,建立武汉地区的票据专营公司,提高票据的移存、清算速度,促进票据清算率的提高;逐步建立票据二级市场,鼓励和引导企业依法转让商业汇票,提高票据抵用率、周转率和流动性。其三,要进一步完善再贴现操作体系。利用再贴现手段大力推动商业银行系统内以及企业间的票据流通转让;简化再贴现业务操作手续,提高效率;逐步扩大商业票据回购业务的覆盖面,开展跨行、跨地区的银行承兑汇票转贴现业务。四、开拓创新,使武汉成为区域性的资金集散和结算中心(一)积极推动金融创新,不断扩大和完善武汉金融中心的各项功能。通过出台地方性扶持政策和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和服务方式,更好地支持企业发展。要通过多种形式的金融创新,使武汉在成为区域性金融创新中心的同时,形成区域性的资金融通中心。(二)适应武汉出口加工区建设的需要,争取国家同意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置“离岸业务试验区”,开展离岸金融业务,使武汉成为境外公司在华中地区最大的资金调拨中心;争取国家支持在汉建设投资基金试点,为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三)加快金融电子化、网络化步伐。建设完成现代化支付系统,增强支付结算服务功能。将商业银行会计对公柜面业务处理系统与同城清算、电子联行统一起来,形成现代化电子支付系统。利用电子化手段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鼓励商业银行依托电子技术大力发展网上银行、自助银行、银行卡业务和中间业务,努力开展新型金融服务,提供网上 支付结算服务。依托电子技术建设和完成金融系统内的统一信息通道,建立健全统一的数据指标体系,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实施金融监管提供技术手段和信息基础。五、招商引资,使武汉成为区域性金融机构密集中心(一)以项目为纽带,高起点地引进。重点吸引国内外知名度高、规模大、管理水平先进、效益好的商业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信托与租赁机构以及中介组织来汉设立区域性总部或分支机构,开展金融业务。要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和措施,使金融机构在武汉能够“引得进、扎得下、留得住、长得大”。鼓励和支持武汉地区一些经济效益好、信誉优良、规模实力强的金融机构到周边省份及其他地区开设窗口,进一步扩大武汉金融中心的辐射功能。(二)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和鼓励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有利时机,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策划设立武汉民营银行,为民营经济和中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大发展和长江经济带的中长期开发提供资金支持。与此同时,抓住入世后武汉金融扩大开放的有利时机,引进国际知名投资者来汉设立中外合资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丰富和繁荣武汉地区的金融市场。(三)花大气力寻求境外合作伙伴,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改组和整合地方金融机构,帮助本地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六、进一步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使武汉成为区域性金融管理中心(一)巩固和强化武汉作为现有金融监管中心的地位,扩展监管功能,发挥三大区域性金融监管机构的优势,规范金融秩序,重塑武汉金融的对外形象,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行质量和效益,建立和完善金融网络系统,为金融业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银行、证券、保险三大跨区域的金融监管机构,具有较强的金融宏观调控功能,对于规范经营行为、化解防范风险和增强武汉金融凝聚力等,具有重大作用。
(二)继续扩大现有商业银行、证券和保险公司的区域管理范围,提升其功能,促进辖内金融机构提高资本运作质量与效率,降低资金聚散成本。?摘自《学习与实践》2003年第2期?武汉轻、化、纺行业高新技术化方略研究?课题组一、武汉轻、化、纺行业的现状分析(一)武汉轻、化、纺行业结构特征和效益分析(略)(二)武汉轻、化、纺行业现状问题分析1.企业经营机制不活和管理水平不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2.企业包袱沉重,“人多、债多、亏损多”的现象很突出。3.武汉轻化纺行业企业装备普遍落后,技术投入严重不足。4.缺乏名牌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5.武汉轻、化、纺行业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6.化工行业总体竞争能力不强。二、武汉轻、化、纺行业高新技术化方略研究(一)武汉市轻、化、纺行业高新技术化方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①以发展为主题、结构调整为主线、市场为导向、提高人民消费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提高武汉轻、化、纺行业的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②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武汉轻、化、纺行业的技术结构,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劳动生产率和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③以制度创新为重点,加大改革改组、结构调整的力度,全面实现产业升级,加快武汉制造业基地的建设。
④以企业为创新主体,自主开发和开放引进并举为手段,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基础,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为最终目标。⑤以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加速我市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步伐。2.基本原则①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总体目标,改造提升工作的核心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的技术档次,使传统工业的发展尽快步入以技术进步为主要增长方式的轨道上来。②坚持可持续发展。改造提升传统工业要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注重节能降耗,防止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改造提升传统工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优化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针对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加产品品种,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④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在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⑤坚持培育企业核心能力。改造提升传统工业要紧紧围绕培育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创新能力。⑥坚持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紧密结合。改造提升传统工业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企业全面管理相结合,转变生产经营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⑦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加强产学研联合,研究开发传统工业发展所需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装备,积极做好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工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⑧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重点选择一批具有比较优势、基础较好的企业进行改造提升,实现局部领域的突破和跨越式发展。(二)武汉轻、化、纺行业高新技术化政策措施1.加大重组力度,使资源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优秀企业家集中。形成一批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优势企业为龙头,拥有知名品牌、在某领域具有相当实力的大公司大集团,使他们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支柱、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实现集约化经营的领头羊。对量大面广的国有中小企业,大胆实行民营化战略,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联合经营和股份合作、出售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放开搞活;对产品有一定特色,经营状况较好的中小型企业积极进行改制,形成“小而精”、“小而特”或与大集团配套的企业;对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劣势明显,长期亏损的企业和高能耗、高物耗、污染严重的小型企业,采取果断措施,坚决予以淘汰。2.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结构。一是可以运用加大资金投入的办法,通过引进新的先进设备来替代原有的老设备。二是大多数企业可以在原有的设备的基础上增加自动控制系统,来加快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稳定性。三是改造传统工艺,加快引进消化吸收的步伐,提高企业产品设计水平,改进加工工艺和生产流程。结合世界潮流,发展柔性制造系统成为传统工艺改革的主要方向。
3.重视现代企业管理技术的实践,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一是从改革传统管理体制入手,理顺产权关系,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企业的发展。二是结合武汉企业的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三是大量运用计算机等现代管理手段来管理企业。4.营造优厚环境,留住创新人才,是实现高新技术化目标的首要前提。一是政府要用让优秀企业家能积累合法财富的办法,让他们安心在企业工作,逐步形成企业家阶层。二是企业要用特殊政策,使技术专家安心在企业工作。三是企业的管理要强调“以人为本”观念,尊重每一位劳动者。5.加大科技开发力度,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提高竞争力。企业要十分重视R&D的投入,做好技术储备工作,在核心工艺、专用化技术等方面下功夫。注重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企业要真正适应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着重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机制、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企业成长的投融资机制、劣势企业退出的优胜劣汰机制等。6.面对WTO,企业要有紧迫意识,未雨绸缪。要对照国际先进水平,分析产品在工艺路线,装置水平及成本、质量、功能、能耗、物耗上存在的差距,掌握目前国外进口产品在入世及过渡期因关税等变化产生的冲击及影响程度。要用产业链来分析上下游产品的关联度,准确把握产品的上下游相关产业因入世受到的影响及对本企业的波及影响程度。要认真学习分析外国企业的营销战略,进行周密的市场分析及预测,翔实分析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市场发展变化前景,市场准入障碍等,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应对“入世”的挑战。7.政府要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在政策上进一步扶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①市政府要和企业一道尽力争取国家安排的国债技改项目。②对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和拥有优势产品的企业,但因资金周转不畅的原因发展出现的困难,政府应为企业牵线搭桥,促进银企合作。③对那些有债务,但还有一定潜力的企业争取到“债转股”的指标,缓解其困境。
④用积极的态度,帮助更多的轻化纺所属企业上市融资。8.政府要帮助和督促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城市文明建设做贡献。鼓励企业推行清洁工艺和节能降耗技术的开发和使用,逐步实现清洁生产。严格执行《环保法》,要求企业配合地区搞好环境整治,切实抓好”三废”治理工作。9.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开放引进,实施重大项目推进,建设国内外品牌的武汉制造业基地。10.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审批制度,强化服务功能,保障公平竞争。11.政府在全市信息化建设中要扮演重要角色。①提供企业信息化全面技术解决方案。②为企业提供企业信息化咨询服务,深入企业进行企业信息化状况的调研。③经常进行企业信息化演示和技术推介会。④组织各种层次、多种形式的企业信息化培训班。⑤对企业信息化的关键技术进行公关。⑥帮助企业进行信息化过程中的软件开发和二次开发。⑦重点跟踪培养单元示范企业和集成示范企业,树立样板用户。⑧定期提供国内外信息化的情报。(三)武汉市轻、化、纺行业高新技术化方略
1.武汉轻工行业高新技术化方略①转变观念,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紧迫感。一是要从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度促进机制转换。二是要有抢抓机遇、勇于挑战的决心。三是要加强学习,建章建制。②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轻工业产业升级换代。一是要加大外引内联的步伐。二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轻工传统行业,大力推动轻工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③对受冲击较大的造纸行业应形成集团战略,并给予政策支持。一是造纸业以晨鸣汉阳公司和湖北帅伦公司为重点组建纸业集团,形成大集团规模战略。二是争取汉阳晨鸣公司和武汉帅伦公司的A股上市,使企业能从证券市场上筹集到发展资金,用于技术改造。三是积极争取汉阳造纸厂和武汉帅伦公司实施债转股,以减轻企业负担。四是银行应根据政策取向给予技术改造配套贷款支持。④注意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工作。⑤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市场行为。⑥推进全市轻化纺行业信息化技术水平及信息化推广应用程度。2.武汉市化工行业高新技术化方略①总体目标。通过技术创新,使主要行业新建和改建装置技术、工艺、装备立足国内,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水平,推进信息技术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骨干企业和主要化工产品基本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化工大中型企业管理基本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积极推广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提高化工行业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大力推广高效低排放的先进清洁生产技术;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35%,精细化工在化工产品中的比重由40%提高到50%,高浓度化肥比重占化肥总量的80%以上。武汉葛化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有机实业有限公司、武汉无机盐化工厂、武汉科诺生物农药有限公司、武汉黄陂精细化工厂五户企业计划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初步拟定由武汉葛化集团有限公司、武汉有机实业有限公司、武汉双虎涂料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化工研究所与武汉长江化工厂组建四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②武汉化学工业发展和高新技术化的重点。一是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及前途无望的落后企业。围绕质量、品种、效益这个中心环节,尽力采用新技术,提高改造的起点,在节能、降耗、治污等先进技术上下功夫。二是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在结构调整中,将乙烯及其下游深加工产品作重点,积极发展三大合成材料及有机化学产品,实现石化行业的结构升级。三是发展化工新材料,为信息产业、高科技产品配套服务,在主动服务中发展化学工业。四是积极推动农化产品、基础化学品及大宗化学品等传统化学品的技术改造和升级。五是加速传统精细化工产品的升级换代,提高精细化工产品的比重。采用引进、合作、嫁接等多种手段,使精细化工的发展建立在现代技术水平的基础上。着重发展生物农药、食品添加剂、表面活性剂、胶粘剂、皮革化学品、油田化学品、电子化学品、橡胶助剂、纺织印染助剂以及氟、硅有机系列精细化工产品,力争做大做强几个重点企业,建成几个有特色的精细化工系列产品的生产基地。六是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完善技术开发体系,增强技术开发能力,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关键技术,增强自我发展的实力和后劲。
七是到2005年,武汉地区重点化工企业的主导产品的生产技术、装备及管理水平达到九十年代初水平,生产装置规模基本达到经济规模水平。③武汉市高新技术化的重点企业。坚持扶优扶强,壮大重点企业。“十五”期末,力争全行业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由现在的6家增至13家。其中:超100亿元的1户(武汉石化),超20亿元的l户(葛化集团);超10亿元的2户(武汉科诺、湖北武大绿洲)。
④武汉市化工行业高新技术化的重点产品。在全行业现有主要产品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原油加工(汽油、柴油、煤油)、无机化工、化学肥料、生物农药、高分子材料、涂料、新领域精细化工等类别的产品,特别是要加强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和高分子材料的研制与开发。确保全行业精细化工率达50%以上。炼油: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提高炼油企业的集中度和竞争能力为目标,加强炼油能力的完善配套,优化资源配置,调整装置结构,提高油品质量。加大炼油布局调整力度,淘汰一部分落后无效的装置。对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进行一、二次加工及系统的综合配套。对规模小于100万吨/年以下的小炼油厂,加强质量和环保的监督力度,逐步使其转型、转向。乙烯:“十五”初期要继续完成现有乙烯装置一、二轮技术改造,使其在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节能降耗、生产管理等方面上一个新台阶。充分利用油化一体化的优势,优化乙烯原料。在来源上既要考虑国内资源,也要考虑国外资源;在构成上既要利用好石油和加氢尾油,也要利用好轻烃和凝析油资源,减少柴油在乙烯原料中的比例。重点开发和引进能力大、选择性高、热效率高、操作周期长的裂解炉技术;先进的分离技术,如高效节能的分凝分离技术、催化精馏加氢技术、混合冷剂制冷技术。
合成树脂:占五大合成树脂消费量80%的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仍是今后发展的重点。调整合成树脂品种牌号的生产,提高档次,促进其向多样化、系列化、专用化、高性能化的方向发展。开发生产诸如低密度聚乙烯高强度拉伸缠绕膜专用树脂、重包装袋专用树脂和电缆专用树脂;高密度聚乙烯薄壁注塑成型制品专用树脂、汽车油箱专用树脂和纤维专用树脂;聚丙烯洗衣机内桶和底座专用树脂、薄壁注塑制品专用树脂以及聚丙烯吹塑容器等市场急需的专用树脂。合成树脂技术发展的重点是继续完善超冷凝气相聚乙烯、环管本体法聚丙烯国产化成套技术以及共聚单体、催化剂等配套技术。要重视研究开发塑料回收、再利用技术和合成树脂新产品。合成橡胶:重点提高丁苯和顺丁的比例,我市丁苯/顺丁橡胶的产能比低,应以1.3~1.5为宜。顺丁橡胶重点是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牌号,增产锂系低顺胶、充油胶以及充油充炭黑的母炼胶。合纤原料及聚合物:重点加快乙二醇、精对苯二甲酸和合纤原料及聚合物的发展,加快对己内酰胺装置、精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生产装置扩能改造,鼓励拥有新生产工艺的外国公司来国内投资建设己内酰胺和丙烯腈装置。有机原料:重点发展以乙烯、丙烯等为原料的工艺路线,淘汰技术落后的传统生产工艺,主要基本有机原料的生产技术达到国际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水平。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逐步改造或淘汰落后工艺。以羰基合成工艺替代酒精法醋酸工艺;以邻二甲苯法苯酐工艺替代落后的萘法苯酐工艺;以苯和丙烯为原料的苯酚丙酮取代落后的磺化法苯酚和粮食发酵法丙酮工艺;以乙烯法逐步淘汰电石法氯乙烯和醋酸乙烯工艺等。对现有大型羰基合成法醋酸,采用新的催化剂体系,进行翻番改造;对现有环氧丙烷、丙烯酸、苯酚/丙酮等市场缺口较大的产品,进行扩产改造,使之达到经济规模。可自主开发的重点技术是羰基化和氧化合成技术以及配套催化剂的改进;甲醇低压羰基合成醋酸技术、树脂法双酚A技术工业化进程等。可引进的重点技术是树脂法双酚A技术、TDI、 MDI、三丙、三羟甲基丙烷和二元醇醚溶剂等技术。3.武汉纺织业高新技术化方略①总体目标。纺织业要结合武汉实际,追踪国际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用高新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纺织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纺织业要加大投入的力度,引进或购置先进的技术设备,继续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围绕扩大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多做文章,尽快提升武汉纺织业的技术结构,使企业逐步走出困境。武汉市纺织业以棉纺织为主体,重点是更新改造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以及配套织机的改造,提高清梳联、精梳机、无梭织机等新型技术装备的比重,使60%左右的纺纱设备达到90年代先进水平,精梳纱比重达到30%,无结头纱、细支纱的比重达到50%,无梭布的比重达到40%。实施大集团战略,在武汉纺织行业四足鼎立的格局下,进一步加快重组的步伐,利用有限资源,集中优势兵力,重振纺织业昔日辉煌。②具体措施。组织实施三个“行动计划”,积极推进纺织工业的改造提升。重点组织实施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纺织工业行动计划、研究开发关键技术和工艺改造提升传统纺织业行动计划、研制开发主导产品和装备改造提升传统纺织业行动计划。围绕改造提升传统纺织业的重点和目标,支持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的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为传统纺织业的改造提升提供有效保障。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探索改造提升传统纺织业的成功方法。有重点地选择一批有条件的企业开发推广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支持企业建立以设计开发、生产制造为核心的制造集成系统,以财务、成本、人事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系统,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营销系统,提高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以重点建设和重大技改工程为依托,支持重大技术装备成套设备研制与应用。依托国家重点建设和重大技改工程,结合市场需求,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研制,大力推动产学研联合,在重点行业扶持重点企业(集团)研制先进适用的重大技术装备,力争掌握核心技术,提高成套设备集成能力。以提供成套设备和承包工程项目等不同方式,培育一批具有可持续开发、研制和成套设备集成能力的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研究提出鼓励和支持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的政策措施,研究制订重大装备研制规划,引导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单位,加快重大技术装备开发研制和应用。
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武汉市纺织业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培育核心能力。建立和完善面向市场、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发挥转制科研机构,特别是转制为大型科技型企业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机制,加强对行业共性、关键性、前瞻性技术的联合开发,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加大对投入,探索风险投资机制。适度增加财政投入,建立专项资金,加大对改造提升纺织业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各种财政政策,支持行业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支持优势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合资嫁接、股票上市、股权置换、加速折旧等多种形式拓宽融资渠道,并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支持对纺织工业的改造提升。建立风险基金等形式,积极探索改造提升纺织业的风险投资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企业每年应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高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加强产业配套功能,提升产品附加价值,提高纺织行业整体竞争能力。加强标准化工作,实现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管理。建立以技术标准、法规等手段为主的市场监管体系和严格规范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产品质量标准,限制劣质产品进入市场,加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大力推行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和 ISO14000环保标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认证体系。?摘自《武汉经济研究》2003年第2期?武汉市物流产业发展?重点选择及政策取向?联合调查组
一、当前武汉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与上海、深圳等地比较分析我市现代物流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但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一)物流市场业务量大,但物流处理信息化程度偏低,必须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作为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与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我市具有物资流通量大、周转量大的特点,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基础,但同时,我市物流活动中存在着信息化程度偏低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物流业总体上处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的发展阶段。与上海、深圳等地相比较而言,由于观念、资金等种种原因的制约,我市信息服务业发展缓慢,还处在市场培育初期。(二)物流设施资源丰富,但综合服务功能不够完善,亟待整合存量,引导需求。近年来,武汉充分利用“九省通衢”的天然优势,形成了全国少有的集铁路、公路、水运及航空于一体的交通枢纽,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商贸物资服务业。完善的交通运输与丰富的物资仓储资源为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但各类物流企业大多单兵作战,尚未形成上下游供应链的合力效应,物流的综合服务功能远未发挥。随着市场对物流服务质量期望水平的提高,现代物流需求量大与有效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将构成我市现代物流发展的基本矛盾,加快存量资源整合进而推动现代物流加速发展成为我市重要的课题。(三)传统物流企业点多面广,但缺少具有带动效应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必须加快龙头企业的引进、培育。(四)发展现代物流已引起各级的重视,但规划、实施还相对滞后,应进一步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在“十五”计划中,我市明确提出了要把武汉建成华中区域物流中心,但是两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市尚未出台有关物流发展的意见或措施,对物流企业与物流市场的发展缺少有效引导。
二、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园区建设、市场主体培育问题(一)武汉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定位。武汉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定位应该是:发展成为面向华中、辐射中西部的商业批发、产品配送中心,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多式运输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的物流信息中心,建成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之所以形成上述定位,基于以下几点:1.建设中部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符合世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趋势。2.武汉经济实力、制造业和服务业水平、开放程度,能够满足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需求,具备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经济上的合理性。3.武汉的交通、信息优势明显,物流服务能够辐射华中,通达中西部地区,具有发展现代物流经济地理上的优越性。4.武汉物流存量丰富,具有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基础资源优势。(二)我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1.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应确立以下发展思路,即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武汉的区位优势、商贸优势、科教优势和传统物流企业的存量优势,高起点地规划、发展武汉现代物流产业,大力构筑物流运输和物流信息两大平台,积极鼓励国内外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共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大力培育物流主体;整合、聚优物流资源,盘活转化现有资源存量,加快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步伐,促进现代物流与商流联动、与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互融,形成布局合理、配置高效、功能齐备的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的现代物流体系。2.今后十年武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目标是:经过10年努力,实现武汉物流业的增加值达到1 000亿元,年均增长16%左右,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左右,成为武汉经济的重要支柱。
(三)规划建设好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1.重点建设四大物流园区根据武汉城市功能布局及空间结构特点,我市应重点规划建设吴家山物流园区、沌口物流园区、光谷物流园区和阳逻港口物流园区。东西湖吴家山物流园区属以航空货运和集装箱转运为主的综合性物流园区,重点向国际国内航空中心发展。
沌口物流园区属陆路口岸型物流园区,是以省际物流集散功能为主,集货运配载、交易、信息服务、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展示等物流服务于一体的集散型综合性物流园区。光谷物流园区可依托高速公路网络和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的航空服务网络,开展以国内国际高价值货物快速配送,形成高效率的特色物流服务。阳逻开发区物流园区属综合性港口物流园区,可充分发挥阳逻深水港的优势,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集装箱货物配载、货物中转与仓储、国内外货运代理、多式联运、物流信息管理等增值服务,形成以水路运输和转口为特色的现代物流园区。我市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要按照政府规划先行,基础设施配套,企业为投资主体的原则进行。2.加快建设三大物流基地根据我市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资源条件,近期要重点建设三大物流基地。舵落口物流基地。地处京珠、沪蓉高速公路交汇处,依托武汉舵落口大市场,周边还有13万平方米的仓储区和13条入库专线等物流设施,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条件很好。应加大现有资源的整合,建立健全的电子信息处理网络,形成我市西部的现代物流基地。
丹水池物流基地。主要是依托该地现有的大量的仓储运输设施进行改造建设,完善设施,提升功能,扩大配送量,形成市区东部的物流节点。杨泗港物流基地。杨泗港目前是我市境内也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最大的现代化集装箱码头。该地已经成了全市的集装箱转运中心。目前正在投资改造,扩大货物吞吐能力,改造完成后,可望在全市物流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重点推进四大物流园区和三大物流基地建设的同时,近期还要以中百集团物流配送、世通物流配送、万吨冷库物流配送、山绿食品配送中心为重点,大力发展一批市内物流配送中心,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多元、规模适当、功能配套、有机链接的物流发展格局。(四)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企业。目前我市要重点培育和发展以仓储分拨为主的物流企业、以零担快运服务为主的物流企业、以特定客户服务为主的物流企业和以综合服务为主的物流企业等四类骨干型物流企业。培育物流企业的主要方式有:1.积极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对于物流资源的整合,政府要积极牵线搭桥,通过兼并、收购、控股、参股、划拨和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根据经济效益原则和规模化原则科学配置物流资源。鼓励和推进物资流通、交通运输、仓储等企业加快资产存量的重组,实行强强联合,组建跨行业、跨地区的现代物流企业集团。2.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在招商引资中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武汉,尤其要下大本钱引进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和跨国运输集团在汉设立总部;鼓励武汉市物流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及物流中介服务机构合资合作,吸收现代物流先进理念、技术与管理方法,提高武汉物流业的档次和水平,推动武汉物流企业快速成长壮大。
3.引导武钢、神龙等大型企业剥离自营物流功能,形成以钢铁及大宗原材料、汽车及零部件配送等特定客户为主的物流企业。三、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取向和相关措施(一)加快制定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1.制定重点物流企业税收奖励政策。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仓储、物资、外贸为主营的物流企业或单位,自开业之日起,一年内实行以财政奖励的形式等额返还所得税;对以交通运输业为主营的物流企业或单位,自开业之日起,第一年等额返还所得税,第二年减半返还所得税;对以技术服务业为主营的物流企业或单位,自开业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实行以财政奖励的形式等额返还所得税;对新办以物流软件生产为主营的企业,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实行以财政奖励的形式等额返还所得税,第3年~5年减半返还企业所得税;对年税收超过1 000万元的物流企业,还可给予一次性的奖励。2.制定物流配送的“绿色通道”政策。应放宽物流配送车辆在市内的通行限制,建立“绿色通道”制度。经市物流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统一标识的配送车辆,提供在中环线以内道路通行的便利条件。清理和取消对从事物流配送车辆收取不符合规定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和摊派,降低养路费征收标准。改善通关环境,提高通关速度。海关对出口货物业务现场实行24小时通关,其他现场出口应实行24小时值班或预约报关制度。从事国际物流业务的企业,经政府行业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推荐,海关予以优先设立海关监管点、堆场和监管仓库。3.制定重点物流企业用电政策。优先保证重点物流企业电力供应,不轻易拉闸断电。凡属现代物流企业的,其用电电价享受大工业的电价优惠。同时,适当减免电力增容费。4.制定重点物流企业用地优惠政策。对符合全市总体规划的物流项目,在规划、审批、地价上特事特办。重点物流企业可以享受高科技项目地价的优惠政策。对于鼓励类、允许类的现代物流业项目,根据投资总量、投资强度和上缴税 金的多少,按不同档次的地价标准使用土地,并可适当减免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费。对于利用工商企业现有的库场、企业铁路专用线改扩建为仓储、配送、集散、分拨、中转等用途的,可以优先审批。5.制定重点物流企业的财政贴息政策。以上一个财政年度全市企业实际上缴所得税额为基数,对新增部分按一定的比例在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其支持的范围,由市物流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商财政部门确定。对重点扶持的项目,其投资总额中的企业自筹资金比例可适当降低,市级财政可对项目给予适当贴息。6.实施支持物流企业发展的立项和投资政策。市计委在年度政府投资计划中设立物流业重点投资项目,并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推动企业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备。对企业采用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自动分拣系统等先进物流技术和设备的,可列入政府科技三项经费和技术项目计划,享受有关优惠政策。(二)制定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1.明确全市物流业发展的行业管理机构并明确责任。成立武汉市(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现代物流业的宏观规划、行业管理、政策运行等工作由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小组在市计委设办公室,由有关单位抽派得力人员,形成工作专班,负责日常工作,主要工作范围可参考如下几点。①按建设中部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城市的要求,制定物流发展综合政策,引导、扶持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
②研究、完善武汉市(地区)现代物流业投资导向目录、项目布局重点促进物流业的招商引资。③协调解决物流企业在用地、用水、用电、交通、税收等方面的问题,督促落实物流发展的相关规划。2.成立全市物流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我们建议,尽快成立全市物流协会。全市物流协会是一个行业自律组织,通过制定行业管理规范,维护行业合法权益,开展行业宣传、咨询、调研、培训等工作;行业协会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行业监管和服务,为政府提供促进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3.构筑物流信息平台,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要尽快建设我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创造良好的信息化条件。4.加强物流法规建设。研究和制订规范的物流业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改进对物流相关领域的管理方式,对不适应物流业发展的各类规定和政策进行清理、修改和完善,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竞争、规范有序、有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宽松的市场环境。5.制定物流技术标准。加快相关的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建设。跟踪有关国际标准,按照已有国家标准,建立以物流信息分类编码和信息技术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保证物流信息平台在高效、统一、有序的环境下正常运行。6.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由市统计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科学的物流业统计指标体系。优化物流业统计制度和方法,建立健全现代物流业信息收集、宏观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制度。7.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采取多种形式,加速人才资源的开发。加强大专院校物流相关专业建设,通过多种渠道给予资金及设备的支持,培养物流专业人才。积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懂经营、善管理的专业物流人才。鼓励企业与物流咨询机构、科研院校等进行多种形式的资本与技术融合,充分发挥社会各种资源优势,实现物流系统的产学研联动。?摘自《武汉学刊》2003年第3期?武汉商业连锁经营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本文课题组一、武汉商业连锁经营的发展概况
(一)规模扩张迅速,业态齐全,超市成为主力。(二)销售增长较快,成为社会商品零售新亮点。(三)实力逐渐增强,一批本地连锁企业稳步成长。(四)打破区域界限,网点开始向周边城市扩展。(五)竞争激烈,格局呈现多元化。二、武汉商业连锁经营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一)内资连锁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缺乏区域影响力。根据国际通行提法,连锁经营的门店平均达到14个才能盈利。武汉现有本地连锁企业39家,总门店数438个,平均不到12个,基本上处在盈亏分界点上。网点最多的中百集团只有150多家门店,与拥有几千家门店的国际大型零售企业相比差距甚远,与国内一些企业比也有很大距离。目前,武汉连锁企业“走出去”仅限于省内周边城市, 与武汉商业销售额居全国第六的城市地位并不相称。(二)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与外商零售巨头相比,武汉本地的商业连锁经营尚处于初级阶段。一是多数企业未形成完善规范的经营管理体系;二是专业化、社会化物流配送企业规模小、数量少,社会化第三方物流配送发展迟缓;三是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四是缺乏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滞后。(三)网点布局不尽合理,业态发展尚不平衡。连锁门店主要集中在市内繁华中心区,网点呈密集饱和之势,而新建社区和大专院校周边的商业网点发展滞后;在业态方面,大型综合超市、大卖场发展较快,专卖店、专业店和24小时服务的便利店等发展较慢;在网点布局与业态区域功能结合选点定位上,往往不注意错位经营,照搬繁华商业区商家“扎堆”经验,造成重复建设和“杀价”竞争的循环怪圈。
(四)政府管理尚未到位,市场环境有待改善。一是对连锁经营认识不深,政策研究不透;二是职能转变不够,宏观调控乏力;三是现行管理体制不顺。三、武汉商业连锁经营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一)加强连锁企业规范化建设,提高企业组织化水平。首先,要实现组织体系规范化、结构整合和运作制度化。商业连锁经营除企业总部与成员店铺须健全制度、明确责权利外,还要有配送中心与之相配套。(二)加强连锁企业科学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经营管理水平。要依托电子商务开拓新局面,同时应积极推广应用条形码管理系统、销售时点管理系统(POS系统)、商业信息网络等,提高连锁企业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技术含量。(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提高经营管理创新能力。要结合企业发展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要加强企业培训和激励制度建设;此外,应注重知识管理,鼓励创新。(四)优化网点布局,促进业态结构合理化和多样化。连锁经营网点发展要重视合理布局。目前,仓储式商场、大型超市等大卖场在中心城区应慎重发展,在二环和三环线周边地域可适度发展;重点发展面积在500平方米~3 000平方米以内的中小型连锁经营网点,在居民区要发展便利店,避免网点重复建设和同业恶性竞争。本地连锁经营企业应加快拓展服务范围。(五)转换政府职能,优化市场环境。1.切实转变政府及商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即从行政管理为主向法制管理为主转变,从直接管理向间接调控转变,从管理部门商业向管理全社会商业转变;同时,加强规划管理、市场监管和行政指导。2.尽快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特别是日前颁布的《关于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和措施。3.积极发展连锁经营中介组织,鼓励企业自律。
(六)深化企业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大型连锁企业。当务之急是大型国有商业企业走联合发展之路,并运用自身优势对中小企业发展特许经营,以优化商业尤其是国有商业资源配置,尽快形成规模大、实力强、管理规范的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连锁集团。根据形势要求和武汉实际,本报告提出以下三套可选方案:1.通力打造1个~2个现代商业航母。2.实现本地同业资产重组。3.实现跨地区同业资产重组。四、打造武汉市现代商业航母构想(一)基本思路。以武商、中商、中百、汉商四家上市公司为主,充分利用武汉商业资源,通过强强联合和强弱联合,实现整体性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打造立足武汉、面对湖北、辐射全国的1个~2个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二)整体联合的必要性。1.整体联合基于竞争对手的强大。入世后,商业竞争的主要对手已转变为规模庞大、资金雄厚的国际大型零售企业。其拥有先进的管理方式、营销理念、经营技术和雄厚的人才资本,管理优势非同凡响。因此,内资商业企业应充分利用“入世”后的缓冲期,尽早联合,并发挥本土优势。2.整体联合有助于企业做强做大。首先,联合可使企业规模扩大,企业地位上升。其次,整体联合可使企业实力增强,有利于规模扩张。3.整体联合有利于避免恶性竞争与重复建设,合理配置资源。(三)整体联合的可行性。1.联合恰逢其时。首先,国家鼓励,政策支持。其次,整体重组已有例可循。2.整体联合的技术分析。武汉打造商业航母的主要对象是四家上市的商业集团,整体联合要面临复杂的谈判。但是,四家上市公司的股权相对集中于本地市区两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使联合的技术难度降低。3.整体联合的意愿分析。目前,武汉四大商业公司经营业绩呈下滑趋势已有目共睹,走联合发展之路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理智的战略抉择。我们相信,在四家商业上市公司中居控股地位的本地政府从优化资源和应对入世挑战的战略高度出发,必然鼓励联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壳资源”优势和规模效益优势。如目前合并难度过大,可考虑采取以下两种难度较小的方案。五、本地和跨地区同业资产重组构想
(一)本地同业资产重组。这是指武商、 中商、中百、汉商四家企业将其连锁经营业务或部分资产剥离出来,共同投资联合成立“武汉零售业连锁经营公司”,实现连锁经营资产重组。该方案的优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保持四家上市公司格局不变,联合重组的操作性较强。二是提升整体商业竞争实力上虽不如打造商业航母方案,但在连锁经营“做大”和“做强”上却并不逊色。三是可通过兼并、特许经营(特许会员店)等形式吸纳中小传统百货店和小型连锁经营企业加盟,有利于盘活现有商业资源,增强对外扩张能力。该方案实施也存在一定难度。主要是中百和武商目前在超市和仓储业态上各具优势,并自信具有独立发展潜能,是否愿意剥离尚不确定;汉商目前尚无连锁经营的超市和仓储店,以何产权形式参与投资须待研究;几家共同成立零售业连锁经营公司在股权分配、人事安排、收益分配等方面也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还可能存在行政干预等问题等。(二)跨地区同业资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地一级开发发展现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