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健步广州益足健加盟费用用,我没有开过店,会有培训什么的吗?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df1eea44ce2510_b.jpg& data-rawwidth=&539& data-rawheight=&3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df1eea44ce2510_r.jpg&&&/figure&&p&先问你一个问题,龟兔赛跑到底谁赢了?&/p&&p&&br&&/p&&p&小孩子版本的答案,兔子睡着了,所以乌龟赢了。&/p&&p&成年人版本的答案,兔子根本就没有获胜的机会。&/p&&p&&br&&/p&&p&为什么?&/p&&p&&br&&/p&&p&因为兔子跑得再快,也只不过能活几年。而乌龟可以慢慢爬,但是可以爬一万年。考虑时间的因素之后,无论兔子睡不睡觉,乌龟几乎是必胜的。&/p&&p&&br&&/p&&p&这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关于投资的秘密:&b&大部分人都是那只跑得很快但短寿的兔子,只有少数人和时间做朋友,成为巴菲特式的长期“慢选手”。&/b&&/p&&p&&br&&/p&&p&这就是23块钱买入贵州茅台(现股价777块)的但斌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躺赚规则: &/p&&p&&br&&/p&&blockquote&&b&人生常常是在得不到时的痛苦与得到之后的厌倦之间徘徊。只有“价值投资”四个字,让人摆脱这种低级循环。&/b&&/blockquote&&p&&br&&/p&&p&他写的&b&《时间的玫瑰》&/b&,我真的爱不释手。里面讲述的这10条值得你刻骨铭心的铁律,可能是有史以来最简短的赚钱铁律了。&/p&&p&&br&&/p&&p&但是,你一条都不能少。&/p&&p&&br&&/p&&p&&br&&/p&&h2&&b&01.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在知和行之间&/b&&/h2&&p&&br&&/p&&p&我的第一笔投资是在十多年前做的,标的物是一个房产单元。&/p&&p&&br&&/p&&p&我也没想到自己为什么一毕业就那么坚持笃定地买房,可能是一种隐隐的感觉:&/p&&p&&br&&/p&&blockquote&当时买房都是要排队的;&br&&br&&br&周围的人都在谈论房产增值;&br&&br&我现在不买以后也是要买的,不如早点买。&/blockquote&&p&&br&&/p&&p&就这样在身边很多人的反对声中我买了人生第一座房子,也是我这辈子可以说是最成功的一笔投资。&/p&&p&&br&&/p&&p&它成功并不是因为我够坚持,而是因为房子卖起来真的足够麻烦,所以我基本上就拿着,不卖。&/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f3ca17fe7beba2bcea0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f3ca17fe7beba2bcea0f_r.jpg&&&/figure&&p&&br&&/p&&p&反观其他的投资,因为容易卖出,就显得弯路重重了。&/p&&p&&br&&/p&&p&刚刚毕业的时候,我也跟着大家的风一起去炒股,但是发现这个玩意儿也太不靠谱了,一会赚1000,转身就亏2000,我一个月工资都不够亏,很快我就放弃了这个投资标的。姐不玩了!&/p&&p&&br&&/p&&p&价值投资、长期持有、围绕价值找时机这些事儿,我渐渐在学习和研究中都懂了,但是因为工作太忙,并没有非常妥帖地执行到所有日常的生活里面。&/p&&p&&br&&/p&&p&知行合一,实在是太难了。&/p&&p&&br&&/p&&p&我唯一能够知行合一的房产投资,完全是因为,我这人怕麻烦。&/p&&p&&br&&/p&&p&难怪在《时间的玫瑰》这本书里面,开头就是但斌老师醒目的一句话:&/p&&p&&br&&/p&&blockquote&&i&“巴菲特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75岁的时候拥有了450亿美元的财富,而是在于他年轻的时候就想明白的了许多事情,并用了一生的岁月来坚守。”&/i&&/blockquote&&p&&br&&/p&&p&我们平凡人成不了巴菲特,90%的原因是:&b&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做不到。&/b&&/p&&p&&br&&/p&&p&&br&&/p&&h2&&b&02.可怕的不是波动, 而是不满足的人心&/b&&/h2&&p&&br&&/p&&p&有一个华尔街投资家在一只股票上赚了几百倍,但是他很郁闷,跳楼自杀了。&/p&&p&&br&&/p&&p&为什么呢?因为他只买了100股。&/p&&p&&br&&/p&&p&这就是我们的缩影——&b&既老是担心市场会下跌,又认同有疯狂上涨的机会,左右摇摆,最终无论买不买都会懊恼一生。&/b&&/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9f63d3a4ef7e3fdd732f4a3fec78afb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9f63d3a4ef7e3fdd732f4a3fec78afb5_r.jpg&&&/figure&&p&我记得曾经有人问,为什么Facebook不像中国的腾讯那样,发展那么多项目,做那么多产品?来来回回人家就一个社交产品,非常单一。&/p&&p&&br&&/p&&p&答案其实是,因为外国人比较神经大条——他们固定某个功能就用某个软件,比如聊天就用Whatsapp,发图就用Instagram,展示自我就用Facebook,找工作就用Linkedin,分得非常清楚,从不摇摆。&/p&&p&&br&&/p&&p&老实说,我觉得外国人这个习惯还是挺好的,App们不用千方百计想着多元化,用户本身也可以非常清晰单纯。&/p&&p&&br&&/p&&p&我们的投资策略也是一样的。如果你做了足够的研究看好了这个上涨趋势,看好了某个行业,就单纯地相信它吧,不必左右摇摆担心一时半会的下跌。&/p&&p&&br&&/p&&p&事实上茅台也经历过因为三公消费影响的大幅震荡,你可以说它就不是个好股票吗?&/p&&p&&br&&/p&&p&&b&只有单纯的意念,才更加容易做到投资铁律第一条:坚持。&/b&&/p&&p&&br&&/p&&p&&br&&/p&&h2&&b&03. 做好中国的投资, 首先要看好中国的前途&/b&&/h2&&p&&br&&/p&&p&大家看到这幅图里面的女孩子了吗?&/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176d0f605d70ac1ea78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14&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4&&&/figure&&p&这是1992年的时候,新浪发表的一张股民排队申购股票的照片—— 那个唯一的女孩子,愿意被一个男人从后面抱过来,而她也紧紧抱着前面的男人,从身体表现上,满满体现了对财富的渴望。&/p&&p&&br&&/p&&p&看了这张照片,你没有理由移民,也没有理由看衰中国的经济。这个女孩,是中国能从中等发达国家走到发达国家的秘密。&/p&&p&&br&&/p&&p&因为这么多年来,国民对财富的渴望从来没有中断过。&/p&&p&&br&&/p&&p&&b&在一个有欲望的国家里,必然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机会。&/b&&/p&&p&&br&&/p&&p&这,就是中国经济必然崛起的原因。&/p&&p&&br&&/p&&h2&&b&04. 看得远比买得对更重要&/b&&/h2&&p&&br&&/p&&p&腾讯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史上财富产出力最大的一家公司。上市十多年来,增长了300多倍,而且从未停止。&/p&&p&&br&&/p&&p&但是有一件有趣的事情:你就算能跟马化腾称兄道弟,也未必能在腾讯上赚大钱。&/p&&p&&br&&/p&&p&为什么呢?&/p&&p&&br&&/p&&p&因为很多人拿不住这伟大的公司的股票。哪怕是马化腾的爸爸,在腾讯上市不久就卖掉了腾讯的股票。马化腾自己本身,也在早期跟很多外资投行进行对赌,输掉了一些股票,之后也是一路减持至今。&/p&&p&&br&&/p&&p&反而有不少腾讯的高管,一路坚持看好腾讯的的发展,持续拿自己的工资买入腾讯的股票,赚了个盆满钵满。&/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49a63decf00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49a63decf00b_r.jpg&&&/figure&&p&&br&&/p&&p&所以,投资比的是什么?不是运气,不是眼光。这些马化腾都有。&/p&&p&&br&&/p&&p&比的其实是谁真的看得远,看得准,然后拿的住。&/p&&p&&br&&/p&&p&&br&&/p&&h2&&b&05. 只有三个理由你可以卖股票&/b&&/h2&&p&&br&&/p&&p&在金融投资世界里面有一句常见的谚语:&b&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父。&/b&&/p&&p&&br&&/p&&p&可见,做功课研究出一只值得买的公司股票或者基金并不难,难的是抓到合适的时机卖掉它。事实上,既然那是合适的股票,那为什么还要卖呢?巴菲特就坚持持有了可口可乐的股票27年,只要是对的公司,他从来不考虑卖出。&/p&&p&&br&&/p&&p&到底什么时候该卖我手里认为很好的投资呢?但斌老师给出了明确的答案:&/p&&p&&br&&/p&&blockquote&1、好的企业已经被高估得太多&br&&br&2、好企业也开始进入衰退期&br&3、我们发现了更好的企业,需要更换&/blockquote&&p&&br&&/p&&p&除了这三个理由,好公司值得你一直拥有。&/p&&p&&br&&/p&&p&&br&&/p&&h2&&b&06. 别把运气当做你的能力&/b&&br&&/h2&&p&我在讲了小白理财课程以来,接触了非常多的用户,他们都很喜欢跟我分享投资的经历。&/p&&p&&br&&/p&&p&其中有一个朋友,他才22岁,已经有了3年多的投资经验,他跟我说,他从来都能做到低买高卖。有一次买了一只股票持有1年左右,就成功逃顶2015年的股灾,正好翻了倍就离场。&/p&&p&&br&&/p&&p&我问他,那你是怎么做到的?他说自己运气好。&/p&&p&&br&&/p&&p&这句话对别人说说也许会相信,可是我从来不相信在投资这件事上运气可以包揽一切。&/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0ca915fcaa25ca818e72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0ca915fcaa25ca818e720_r.jpg&&&/figure&&p&于是我出动小龙虾、自助餐等各种美食攻势,他终于跟我道出原委:&/p&&p&&br&&/p&&blockquote&&i&就在那只股票上,他业余时间都放在研究行业报告了;&/i&&br&&i&对于那只股票也整整观察了一年半,才出手买入;&/i&&br&&i&在卖出之前,他一经发现股市温度已经达到超高温水平,那只股票的市盈率也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于是果断决定卖出。&/i&&/blockquote&&p&&br&&/p&&p&以上专业术语如果你看不懂的话,我翻译一下就是这样的:&b&这个哥们儿实在不是靠运气,而是真的靠能力,靠努力,靠观察才做到赚大钱的。&/b&&/p&&p&&br&&/p&&p&如果你幻想着不做任何功课,就能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位。请相信,那真的是幻想。&/p&&p&&br&&/p&&p&&br&&/p&&h2&&b&07. 选股没有秘密, 秘密在于执行&/b&&/h2&&p&&br&&/p&&p&这个世界,选股其实没有秘密。&/p&&p&&br&&/p&&p&只要三步:&b&选对行业,选对企业,选对时机。&/b&&/p&&p&&br&&/p&&p&说得轻巧,但是做起来实在太难了。就选对行业一项,很多人就会在各种行业之间左顾右盼,这个行业觉得好,那个也不错。&/p&&p&&br&&/p&&p&事实上,我建议所有新手都从自己做的那个行业开始入手,因为那个行业你最熟,也最能判断公司的数据是不是真实。&/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ca25aa11ede34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ca25aa11ede342_r.jpg&&&/figure&&p&&br&&/p&&p&&br&&/p&&h2&&b&08. 对于坚持最好的诠释就是跌了还是闭上眼睛&/b&&/h2&&p&&br&&/p&&p&有一次,有个记者采访但斌问:&i&一个杰出的公司的股票,你还用“合理的价格”买下了,但是之后又继续下跌,你应该怎么办?&/i&&/p&&p&&br&&/p&&p&但斌老师只说了四个字:&b&继续买入。&/b&&/p&&p&&br&&/p&&p&实在是太精辟了。&/p&&p&&br&&/p&&p&好股票不怕跌,越跌越买。当初但斌就是这样坚持买入和持有茅台,直到涨幅一直超过了20倍。如果你对自己持有的股票有质疑,无论它是涨还是跌,都应该卖掉。如果你对它有信心,又何苦理会一时半会的小波动呢?&/p&&p&&br&&/p&&p&&br&&/p&&h2&&b&09. 如何判断一家好公司?&/b&&/h2&&p&&br&&/p&&p&什么类型的公司,过去是好公司,现在是好公司,未来10年后依然是好公司呢?&/p&&p&&br&&/p&&p&很简单,你看他的生意能做多少年。&/p&&p&&br&&/p&&p&如果预计100年还是这么兴旺,就毫不犹豫地买下吧。毕竟,能够验证一切的,只有时间。&/p&&p&&br&&/p&&p&&br&&/p&&h2&&b&10. 价值投资虽然孤独, 但值得一生尝试&/b&&/h2&&p&&br&&/p&&p&选择价值投资,事实上是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路。&/p&&p&&br&&/p&&p&苹果、腾讯、贵州茅台这些好公司,人人都知道,但是并不是人人守得住寂寞一直陪伴一直持有。&/p&&p&&br&&/p&&p&碰到危机的时候,一卖了之很简单,但是你却永远到不了想去的彼岸。&/p&&p&&br&&/p&&p&所谓价值投资,最根本的是认知“价值”到底是多少。股价过于低估的时候,有准备的人立马就会行动。&/p&&p&&br&&/p&&p&所以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值得用一生去尝试价值投资这件事。&/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c398ddbe56f277a3d718a4b6ac2fa9c0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c398ddbe56f277a3d718a4b6ac2fa9c0_r.jpg&&&/figure&&p&&br&&/p&&p&其实,要赚钱并不难。如果你真的有才华,有广阔的胸襟,愿意努力奋斗,不嫉妒他人的财富,不无所事事,不抱怨自己的生活,不找理由逃避责任,你一定会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p&&p&&br&&/p&&p&&b&资本市场是慷慨的,但它只爱惠及有智慧的人。&/b&&/p&&p&&br&&/p&&p&&br&&/p&&p&-END-&/p&&p&&br&&/p&&blockquote&作者简介:维小维,做投资的爽朗女子,有料的职场妈妈&br&○曾任四大、网易、宝洁等知名企业管理层&br&○ 10年名企CFO及投资高管经验&br&○财税投资领域行家,职场和管理领域达人&br&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到我的公号“维小维生素”找我。&/blockquote&
先问你一个问题,龟兔赛跑到底谁赢了? 小孩子版本的答案,兔子睡着了,所以乌龟赢了。成年人版本的答案,兔子根本就没有获胜的机会。 为什么? 因为兔子跑得再快,也只不过能活几年。而乌龟可以慢慢爬,但是可以爬一万年。考虑时间的因素之后,无论兔子睡…
&p&最让我惊呆的知识是概率,因为在投资中非常实用,尤其是用于风险控制的凯利公式。&/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ee585c57eb9cc2653080_b.jpg& data-rawwidth=&484& data-rawheight=&300&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ee585c57eb9cc2653080_r.jpg&&&/figure&&p&先从一个赌博游戏讲起:&/p&&p&假如有一天,马阿里突然要和你玩个抛硬币的投注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如果硬币正面朝上,马阿里就给你投注金额5倍的钱;如果硬币反面朝上,你所有下注的钱就归马阿里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下不下注?用多少钱下注?&/p&&p&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概率说起了。世界是由无数个偶然事件构成的,为了描述这种偶然性,数学家发明了概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生就是一场概率游戏,投资的本质也是投概率。&/p&&ul&&li&&b&一、零概率事件也可能发生&/b&&/li&&/ul&&p&给定一根长度为1的线段,用一支无限小的针去扎这条线段,任何一个点都有可能被扎到,但扎到任何一个点的概率都是0。&/p&&p&因此,零概率事件也是可能发生的,反过来说,概率为100%的事件也有可能不发生。&/p&&p&为了不让小概率事件毁掉你的一切,你必须熟记理财中的那句经典名言:“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p&&p&由此引申出来的是:&/p&&ul&&li&用适当的钱买点保险很有必要,这是应对意外发生的最简单同时也是最好的办法;&br&&/li&&li&家里储藏一点实物黄金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是用来应对战乱、饥荒等极小概率事件的有效手段,但最好祈祷这些黄金永远用不到;&/li&&li&银行里随时备有可供家庭支出3个月左右的活期存款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是用来应付意外失业的;&/li&&li&理财的钱要分散的投资于银行定期存款、银行理财、房市、信托、股市、债市、网络理财平台等,这是用来应付像股灾那样的崩塌性小概率事件。&br&……&/li&&/ul&&p&&br&&/p&&ul&&li&&b&二、数学期望决定了是否进行投资&/b&&/li&&/ul&&p&文章开头的抛硬币游戏,之所以看起来划算,是因为我们认为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是一样的,都是1/2,而正面朝上可以得到5倍回报,所以,回报是大于投入的。&/p&&p&回报到底有多大?数学期望就是这样一个衡量指标。通俗的来说,数学期望就是回报的平均值。如果回报为a(i)的概率是p(i),其计算公式就是:&/p&&p&E=a(1)*p(1)+a(2)*p(2)+…+a(n)*p(n)&/p&&p&在抛硬币游戏中,如果投入1元,回报的数学期望就是:&/p&&p&5*1/2-1*1/2=2元。&/p&&p&这个回报的数学期望是大于投入的,所以,参与游戏是能赚到钱的。&/p&&p&因此,判断一项投资是否划算,关键是计算数学期望与投入的关系,只有回报的数学期望大于投入时,才能进行投资。&/p&&p&从另一个角度看,数学期望可以用来估计资产的价格。比如有一项资产,有60%的概率挣到100万,有20%的概率挣到200万,有10%的概率不赚不赔,有10%的概率亏损500万,那这项资产值得用多少钱来购买?&/p&&p&由于其数学期望是:&/p&&p&100*60%+200*20%+0*10%-500*10%=50,&/p&&p&因此,只要价格不高于50万元,这项资产都是值得购买的。&/p&&ul&&li&&b&三、凯利公式告诉你投资的仓位&/b&&/li&&/ul&&p&我们已经知道,文章开头的抛硬币游戏是一项能赚到钱的投资。现在考虑一个问题:假如你有1万元,为了保证在有限次游戏中收益的最大化,你每次该用多少钱去参与?&/p&&p&要是全部投入,一把梭哈,那万一全亏了怎么办?&/p&&p&要是投资少了,机会难得,赚少了就只能自己后悔!&/p&&p&数学中, “凯利公式”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这个公式是教你风险控制的方法,让你在确保不爆仓的前提下,得到收益最大化。&/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1140418fca6a89a82ae425_b.jp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358&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1140418fca6a89a82ae425_r.jpg&&&/figure&&p&&br&&/p&&p&&br&&/p&&p&先给出凯利公式的表达式:&/p&&p&f=(ap-bq)/(ab),&/p&&p&其中f就是投入的最佳仓位,&/p&&p&a表示本金收益率(赌博中叫赔率),&/p&&p&b表示本金损失率(赌博中b为1),&/p&&p&p表示获得正收益的概率,&/p&&p&q表示获得亏损的的概率。&/p&&p&在抛硬币的游戏中,a=5,b=1,p=q=1/2,容易计算得到f=40%。&/p&&p&所以,每次用4成的仓位去玩抛硬币的游戏才可以使收益最大化。&/p&&p&凯利公式的证明非常复杂,需要用到中心极限定理和正态分布等概率学知识,而且证明的过程也特别数学,这里就不再啰嗦。&/p&&p&马阿里的抛硬币游戏在生活中不常见,但投资的机会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在股票、期货等投资中,凯利公式常常被用来进行仓位控制。&/p&&p&量化基金的鼻祖,天才数学家索普,就曾将凯利公式应用的出神入化。他先是自学编程,利用早期的IBM大型机,开发了一套专门用于21点的算法,然后用其在拉斯维加斯大把吸金,甚至因为赢钱太多一度被多家大型赌场列入黑名单拒绝入内,电影《决胜21点》就是以此为原型拍摄的。后来,他又成立了著名的量化基金PNP(PrincetonNewport Partners),应用凯利公式,在资本市场大杀四方,下图就是PNP基金的净值曲线。&/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a4dfe823eb793ac46a96f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54&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a4dfe823eb793ac46a96f_r.jpg&&&/figure&&p&&br&&/p&&p&不过,应用凯利公式最大的问题就是要知道慨率。数学题目中,概率都是已知的,但资本市场是千变万化的,概率并不知道,这就需要用到数学中的另外一个大杀器——大数定律。&/p&&ul&&li&&b&四、大数定律告诉你怎么计算概率&/b&&/li&&/ul&&p&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p&&p&历史总是在不断的重复,从历史中我们能够得到足够多的样本数据。&/p&&p&大数定律告诉我们,当样本数据足够多的时候,频率总是无限的趋近于概率。因此,用历史频率代替概率是科学可行的。&/p&&p&比如在股票的量化交易中,一种最简单的投资模型如下:&/p&&p&假设过去一段时间的最高价为m,最低价为n,当前价格为k。&/p&&p&正收益率用a=(m-k)/k表示,&/p&&p&亏损率用b=(k-n)/k表示,&/p&&p&赚钱和亏钱的概率分别用过去5年来的5日盈亏情况的频率替代,&/p&&p&最佳仓位f就可以用凯利公式进行计算并实时调整了。&/p&&p&真实的量化交易模型,比上面的要复杂很多,也精细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凯利公式都是风险控制的不二法门。&/p&&p&&br&&/p&&p&这篇文章原来发在我的个人公众号“每天3道奥数题”(tiantianaoshu),免费教家长辅导奥数的,每天发布小学奥数题及详细解答,有需要辅导小孩的家长朋友欢迎关注。&/p&&p&&br&&/p&&p&谢谢你长这么帅还给我点赞。&/p&
最让我惊呆的知识是概率,因为在投资中非常实用,尤其是用于风险控制的凯利公式。先从一个赌博游戏讲起:假如有一天,马阿里突然要和你玩个抛硬币的投注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如果硬币正面朝上,马阿里就给你投注金额5倍的钱;如果硬币反面朝上,你所有下注的…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ef7d2fcca4084962bdd9cc63bb4d554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7ef7d2fcca4084962bdd9cc63bb4d554_r.jpg&&&/figure&&p&&/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0b079cf37b9c46c2005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12& data-rawheight=&64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0b079cf37b9c46c20054_r.jpg&&&/figure&&p&&br&&/p&&p&&br&&/p&&p&假设我2006年时存了一笔钱。&br&&/p&&p&&br&&/p&&p&这笔钱每年有6%的收益。&/p&&p&&br&&/p&&p&现在是2018年。我看了一眼账户余额,有100万人民币。&/p&&p&&br&&/p&&p&请大家猜一下,我2006年需要存多少钱,才能以6%的年均复利在12年后的今天获得100万元人民币?&/p&&p&&br&&/p&&p&今天就让我们来谈谈“&b&复利&/b&”这个概念。&/p&&p&&br&&/p&&p&&br&&/p&&p&1 &/p&&p&什么是复利?&/p&&p&&br&&/p&&p&&b&复利率法&/b&(英文:compound interest),是一种计算利息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利息除了会根据本金计算外,新得到的利息同样可以生息,因此俗称“利滚利”、“驴打滚”或“利叠利”。只要计算利息的周期越密,财富增长越快,而随着年期越长,复利效应亦会越为明显。&/p&&p&相信在各种理财文章轮番轰炸的今天,没有人不理解复利的意思。&/p&&p&&br&&/p&&p&我随手在微信中搜索了“复利”这个关键词,看到的都是这样的标题:&/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faabbab6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1& data-rawheight=&6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faabbab62_r.jpg&&&/figure&&p&&br&&/p&&p&&br&&/p&&p&文中举的例子都是这样的:&/p&&p&&br&&/p&&p&一张纸假设它足够大,对折,再对折,共64次,会有多高?有人回答一米高,有人说10米,有人说一座大厦那么高。&/p&&p&其实还是要算了才会勉强相信它的长度:&/p&&p&同上,纸张最后是
层厚,以一本字典为例,500页的字典,厚0.045M,( / 500 ) ×0.045= 万公里。&/p&&p&这个长度是什么概念?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 38.4万公里。&/p&&p&或者这样的:&/p&&p&&br&&/p&&p&&b&一份工作,假如有两种薪资报酬:&/b& &/p&&p&A:一个月给你30万元,每天给你1万元。&br&B:按天发放,第一天给你一分钱,然后,后一天是前一天的 2 倍。&/p&&p&(选择A? 还是选择B?你会选择哪种?)&/p&&p&&br&&/p&&p&&b&答案:b 一分&/b& &/p&&p&&br&&/p&&p&&b&选择B的朋友请看下面结果:&/b&&/p&&p&&b&第1天:0.01元&/b&&/p&&p&&b&第2天:0.02元&/b&&/p&&p&&b&第3天:0.04元&/b&&/p&&p&&b&第4天:0.08元&/b&&/p&&p&&b&第5天:0.16元&/b&&/p&&p&&b&第6天:0.32元&/b&&/p&&p&&b&第7天:0.64元&/b&&/p&&p&&b&第8天:1.28元&/b&&/p&&p&&b&第9天:2.56元&/b&&/p&&p&&b&第10天:5.12&/b&&/p&&p&&b&第11天:10.24&/b&&/p&&p&&b&第12天:20.48&/b&&/p&&p&&b&第13天:40.96&/b&&/p&&p&&b&第14天:81.92&/b&&/p&&p&&b&第15天:163.84&/b&&/p&&p&&b&第16天:327.68&/b&&/p&&p&&b&第17天:655.36&/b&&/p&&p&&b&第18天:1310.72&/b&&/p&&p&&b&第19天:2621.44&/b&&/p&&p&&b&第20天:5242.88&/b&&/p&&p&&b&第21天:10485.76&/b&&/p&&p&&b&第22天:20971.52&/b&&/p&&p&&b&第23天:41943.04&/b&&/p&&p&&b&第24天:83886.08&/b&&/p&&p&&b&第25天:&/b&&/p&&p&&b&第26天:&/b&&/p&&p&&b&第27天:&/b&&/p&&p&&b&第28天:&/b&&/p&&p&&b&第29天:&/b&&/p&&p&&b&第30天:&/b&&/p&&p&&b&30天合计:元,明白了吗?这就是倍增的力量!复利的威力!&/b&&/p&&p&看明白了吗?这就是&复利&的威力!&/p&&p&&br&&/p&&p&难怪爱因斯坦都把&复利&称为&b&世界第八大奇迹&/b&!&/p&&p&&br&&/p&&p&&br&&/p&&p&2 &/p&&p&让我们回到开篇的问题:&/p&&p&&br&&/p&&p&请大家猜一下,&b&我2006年需要存多少钱,才能以6%的年均复利在12年后的今天获得100万元人民币?&/b&&/p&&p&我把这个问题贴在群里问了几个朋友。&/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1ea697f798f2db27430d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6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1ea697f798f2db27430de_r.jpg&&&/figure&&p&&br&&/p&&p&&br&&/p&&p&大部分人的回答是5万。少数人回答15-20万左右。是啊,看完上面的故事,在爱因斯坦的光环下,1分钱都能变成1000万,这时间虽然不长,也有12年了。6%看起来低,也已经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了对吧?&/p&&p&&br&&/p&&p&大家猜猜实际上需要存多少钱?&/p&&p&&br&&/p&&p&&b&答案是49.7万。&/b&&/p&&p&&br&&/p&&p&也就是说,你在2006年真金白银地存下50万块钱,经历了长达12年的漫长的6%复利增长,你才能得到100万。&/p&&p&&br&&/p&&p&2006年的50万元可以在北京五道口华清嘉园买一套两居室;2018年的100万元能买什么,就不用我再说了吧?&/p&&p&&br&&/p&&p&这就是神奇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p&&p&&br&&/p&&p&3 &/p&&p&为什么故事里的复利如此神奇,而用实际数据倒推出来的结果却又如此稀松平常呢?&/p&&p&&br&&/p&&p&&b&因为“复利”的价值被有意夸大了。&/b&&/p&&p&&br&&/p&&p&所有关于复利的计算,其实非常简单,就两个限制条件:增长率和持续时间。&/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acd8a149e71ed27416e6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94& data-rawheight=&6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9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acd8a149e71ed27416e6b_r.jpg&&&/figure&&p&&br&&/p&&p&&br&&/p&&p&&br&&/p&&p&&b&增长率&/b&&/p&&p&&br&&/p&&p&故事里的“复利”,增长率都是100%:不管是工资每天涨一倍,还是一张纸折一下;而现实中的财富增长率呢?即便是巴菲特,他的年化收益率也只能做到19%左右。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做到6%-8%的年化收益率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p&&p&&br&&/p&&p&这个收益率还没有减去通货膨胀和随着时间推移产生的货币贬值。&/p&&p&&br&&/p&&p&12年前的50万和12年后的50万,在经济学概念里已经不是等价的货币资产了;后者由于上述原因的贬值,实际价值已经远远小于12年前。即便这个数字由于复利变成了100万,计算上这些贬值,几乎可以算得上是负收益。&/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3e7e4088fdb7fad6f1ac9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12&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3e7e4088fdb7fad6f1ac9f_r.jpg&&&/figure&&p&&br&&/p&&p&&br&&/p&&p&&br&&/p&&p&&b&持续时间&/b&&/p&&p&&br&&/p&&p&现实世界中,大家在提到收益率的时候,通常都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而前文所述的寓言故事则不然:那个发工资的故事,是每天发给你一次工资;那个折纸的故事更是直接把时间成本隐去:翻一下纸需要多久?几秒钟吧。于是在现实世界中要以“年”记的时间周期,变成了天和秒。一个月就是30个周期;转眼间纸就被对折了64次。而这背后的数学模型如果放在现实中用以计算财富的复利增长,则分别是30年周期和64年周期。&/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f99c8dbb1525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18& data-rawheight=&6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f99c8dbb1525e_r.jpg&&&/figure&&p&&br&&/p&&p&&br&&/p&&p&&br&&/p&&p&&b&人生有几个30年?&/b& &/p&&p&&br&&/p&&p&用一个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实现的高收益率,再把这些收益需要的时间周期缩短到令人忽略不计的程度,这些带着明显洗脑倾向的寓言故事就这样编成了。&/p&&p&&br&&/p&&p&我们读了太多太多类似的故事,以至于已经相信了复利的魔力。也就不奇怪在开始的那个问题中,大家给出的答案大多低得离谱--&b&因为我们已经开始相信复利可以创造惊人的财富,甚至可以财务自由,直至完成阶级跨越。&/b&&/p&&p&&br&&/p&&p&4 那么,是谁在反复地传播这些夸大复利的故事呢?&br&&/p&&p&&br&&/p&&p&让我们打开前文提到的那几篇公众号,拖到最后:&/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e6f43db19dbd430e890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8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e6f43db19dbd430e8909_r.jpg&&&/figure&&p&&br&&/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66c056fbcc35a5adbbe1208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70& data-rawheight=&13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7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66c056fbcc35a5adbbe1208a_r.jpg&&&/figure&&p&&br&&/p&&p&&br&&/p&&p&是的,在宣扬复利,美化复利的,就是这些人: &/p&&p&&br&&/p&&p&卖&b&理财产品&/b&的,和卖&b&保险&/b&的。&/p&&p&&br&&/p&&p&5 理财产品的荒谬大家都很清楚了,今天我们来重点讲讲保险。&br&&/p&&p&&br&&/p&&p&几乎所有理财教科书都告诉我们:家庭资产配置里,保险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保险对于对冲意外带来的风险十分重要等等。&/p&&p&&br&&/p&&p&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保险也越来越关注。剥去各种复杂的外壳,其实寿险主要分为两种:消费型保险和返还型保险。(分红型保险其实约等于购买理财产品,也就不用再讲了。)&/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e05f9f3e2278d68feda6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14&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e05f9f3e2278d68feda6d_r.jpg&&&/figure&&p&&br&&/p&&p&&br&&/p&&p&&br&&/p&&p&理解起来也很容易:消费型保险你交的钱全部是保费,如果没出险,不会返还,类似车险;返还型保险则不同,你所交的钱会存在一个账户里,如果没有出险,到一个指定期限,比如50年后,你所交的金额会以本金的100%-120%返还给你。&/p&&p&&br&&/p&&p&几乎所有保险销售人员都会极力推荐你购买返还型保险;而大部分普通消费者的第一反应也是购买返还型保险。销售力推的原因很简单:返还型保险的销售提成高嘛。而消费者的感受中,仿佛我交的这些钱是被“储蓄”起来了,而并没有被花掉,感觉明显更划算啊。&/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21020f79caccd6b9f18ea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13& data-rawheight=&6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21020f79caccd6b9f18ea2_r.jpg&&&/figure&&p&&br&&/p&&p&&br&&/p&&p&&br&&/p&&p&实则不然。&/p&&p&&br&&/p&&p&不管是返还型还是消费型,当你的保障额度相同时,同一地区的保险公司计算出来的每年保费是几乎一样的,这是保险公司的精算师通过该地区平均寿命等多个因素计算出来的数字,跟你买什么保险类型无关。所以消费型保险就是直接用现金支付了这部分保费。&/p&&p&&br&&/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13ac0be263f462d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11& data-rawheight=&6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1&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13ac0be263f462d4_r.jpg&&&/figure&&p&&br&&/p&&p&&br&&/p&&p&&br&&/p&&p&而返还型保险呢?很简单。你在用这比钱的利息支付保费。由于返还型保险可以锁定足够长的持续时间(通常都在30-50年以上),因此这类保险的复利收益还是可以覆盖掉你的保费的。而你现在看起来很诱人的每月返还你的那些钱,实际上由于钱的通货膨胀和随时间贬值属性,其真实价值已经所剩无几。&/p&&p&&br&&/p&&p&而显而易见地,&b&要想达到同样的保额,返还型保险需要缴交的费用,远远高于消费型保险。&/b&&/p&&p&&br&&/p&&p&我们当然需要购买保险,但那实际上是为了对冲未来数年乃至十几年内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并不是为了数十年后可以得到一笔钱。&/p&&p&&br&&/p&&p&在你年轻最需要钱的时候,&b&你用几倍的成本选择了看似更划算的返还型保险,以换取退休后看似诱人实则价值寥寥的本金利息返还&/b&,这就是返还型保险最大的骗局。&/p&&p&&br&&/p&&p&&br&&/p&&p&6 &/p&&p&&b&复利是一个经典的经济学概念,本身并不荒谬。&/b&大部分人对理财和投资的兴趣很多都开始于对复利的认知和了解。复利的增长方式也告诉我们应该持之以恒地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才会有最好的结果和回报。但是当这种概念被滥用、编成段子和小故事来忽悠不明真相的群众,成为劣质保险和理财产品的帮凶时,我们有义务站出来,帮大家敲几下计算器,算一算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复利。&/p&&p&&br&&/p&&p&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复利?&/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96a2ab8b6ba7a3eb229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13&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3&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96a2ab8b6ba7a3eb2295_r.jpg&&&/figure&&p&&br&&/p&&p&&br&&/p&&p&我们既不要对复利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而盲目乐观,也不应唾弃复利而放弃积累和投资,转向消费主义。我们恰恰需要做的是,正视复利。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坚持,把获得复利的时间延长,把收益率提高。&/p&&p&&br&&/p&&p&正如我之前的文章“&u&&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AwNTk3MTM4OA%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d0ce46ae0fcb4%26chksm%3D9b15cfc6ac218e510acefb104d5deace0aa1ed55c8cf0a91530e2de%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工资越涨越不够花?你可能已经掉进了消费主义的陷阱&/a&&/u&”中提到的:&/p&&p&&br&&/p&&p&&br&&/p&&p&&b&资产投入是一个长期行为,你获得的不是短期的立刻满足,你需要对抗的是长期的坚持,才能获得资产收入里最迷人的部分:复利。要想获得复利,最需要投入的是时间。所以投资这件事,学习的越早越好,开始的越早越好。&/b&&/p&&p&&br&&/p&&p&最后,复利是人类第八大奇迹?&/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39e61edb653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c39e61edb6532_r.jpg&&&/figure&&p&&br&&/p&&p&爱因斯坦:我没说过这话。&/p&&p&&br&&/p&&p&&b&--The End--&/b&&/p&&p&&/p&&p&&/p&
假设我2006年时存了一笔钱。 这笔钱每年有6%的收益。 现在是2018年。我看了一眼账户余额,有100万人民币。 请大家猜一下,我2006年需要存多少钱,才能以6%的年均复利在12年后的今天获得100万元人民币? 今天就让我们来谈谈“复利”这个概念。 1 什么是复利? …
&p&“永远不要做你的敌人想让你做的事,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希望你这样。”——拿破仑&/p&&p&&br&&/p&&p&套用一下萨索罗的回答,只不过结论和他的是相反的。&/p&&p&&br&&/p&&p&银行并不喜欢用户提前还贷,在银行业有一个术语叫做提前还贷风险(prepayment risk),从银行的角度,个人房贷是银行最优秀的资产,风险低收益高,倘若贷款人提前还贷,那么银行将面临如何处置这笔钱的问题,最好的当然是继续给下一个房贷者,但如果没有的话就需要投向次优的投资标的。&/p&&p&&br&&/p&&p&那么从个人的角度,有几个点:&/p&&p&1。假如你的房贷是100万,如果你不用这笔钱去还房贷,那么你把这100万投资到什么地方去呢,当然每个人有自己的投资渠道这个见仁见智,只要你觉得有更好的投资渠道就可以去投资而不是还房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市场上面不存在无风险收益超过房贷收益的投资产品,可能性是0,切记。&/p&&p&&br&&/p&&p&2。假如你用100万还了房贷,如果未来你缺钱,或者突然碰到了很好的投资机会,你依然可以把房子拿去抵押贷款,依然可以获得同样低廉的贷款利率(找银行)。并且,如果你的房屋在升值,说不定你可以贷出来200万,300万。然而如果你没有之前还贷的动作,银行就不可能给你二次抵押的机会。&/p&&p&&br&&/p&&p&3。通胀的影响,网上你能看到大多数分析通胀情况下不宜提前还贷的,基本可以判定都是忽悠你去买理财产品的,要不就是不懂瞎分析的。理财机构往往拿出比如余额宝4个点5个点时候的收益来忽悠你,但是余额宝2个点收益的时候 他就不会去提了。什么叫做无风险?在投资时间维度内(如果房贷,你可以认为是30年)不管何时,收益不会波动,收益必须按时兑付,本金必须安全,方为无风险。一些理财师忽悠客户6-8%的年化收益率,别说30年,3年他敢用自己的钱做劣后来保证?&/p&&p&&br&&/p&&p&结论:&b&如果你有靠谱(不是理财师之类的瞎忽悠)的投资渠道,或者是有优先级较高的花费需求(即提前还贷的钱并不是闲钱),那么不建议提前还贷。否则,提前还贷是一个不错的选择&/b&。&/p&&p&&br&&/p&&p&==================&/p&&p&很多人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金融学,没有真刀真枪的操盘实战过,却总是迷之自信,相信自己能够“理财”出很高的收益。但中国有句古话,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p&&p&&br&&/p&&p&2015年的时候,雪球上有不少人以类似200万做到800万的战绩到处开门受徒,但如今这些人在哪里?在金融战场领域,足够长时间维度下保持收益是很难的事情。在2015年6月之前,你说做股票赚了50%,很多人觉得你水平很差,现在呢?这才是仅仅过去了2年而已。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维度上面,你能保证10%的股票年化收益,就足够打败95%的人,包括一大堆自以为聪明的人。&/p&&p&&br&&/p&&p&看了@&a href=&https://www.zhihu.com/people/nevermore-70-81& class=&internal&&Nevermore&/a&的回答,我打开手机招行,选到最长期限的理财,按收益排序,最高的是4.7%,并且风险等级是R3(即不保本,不保息)。可能招行的客户都比较傻吧,不会挑选更好,比如5.2%保本保息的银行理财产品。&/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39cb05ab789fe_b.jpg& data-rawwidth=&719&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39cb05ab789fe_r.jpg&&&/figure&&p&&br&&/p&&p&&br&&/p&&p&永远记住,对比投资产品&b&至少&/b&有三个维度:收益,风险,时间。而人们在对比的时候,往往只看得到收益,看不到风险和时间。&/p&&p&&br&&/p&&p&你只看到了现在余额宝等货基收益率4%+,但收益率2%的时候过去并没有多久你怎么就不记得了呢?&/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be7f3a7b72bec31eb7ec_b.jpg& data-rawwidth=&747& data-rawheight=&3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be7f3a7b72bec31eb7ec_r.jpg&&&/figure&&p&&br&&/p&&p&&b&你指望所谓的无风险理财5%能稳定陪你20-30年?其他回答里面的“理财大师们”,敢不敢贴一下去年4季度的理财收益?这才过去没到一年吧,10年以上的维度你就笃定了?&/b&&/p&&p&&br&&/p&&p&所以我为什么说这张图永远不过时,图片数据截止2014年&/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c957ffa01563bbeea3d7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1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fc957ffa01563bbeea3d7_r.jpg&&&/figure&&p&&br&&/p&&p&考虑到风险溢价收益率,你认为30年维度的无风险收益率应该是多少合适?&/p&&p&=======================&/p&&p&&br&&/p&&p&扩展阅读:&/p&&blockquote&商业银行一个十分流行的观念,即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是优质资产,因此,央行对信贷有所收紧时,由于个人按揭贷款是商业银行看好的优质资产并没有随之收紧,反之绝大部分的信贷进入了个人按揭贷款。&/blockquote&&p&来源:中国银行业协会&/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china-cba.net/bencandy.php%3Ffid%3D68%26id%3D468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寻求银行信贷无限扩张的根源 - 相关监管政策研究 - 中国银行业协会&/a&&/p&
“永远不要做你的敌人想让你做的事,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希望你这样。”——拿破仑 套用一下萨索罗的回答,只不过结论和他的是相反的。 银行并不喜欢用户提前还贷,在银行业有一个术语叫做提前还贷风险(prepayment risk),从银行的角度,个人房贷是银行最…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95dfe7bd1dc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95dfe7bd1dc_r.jpg&&&/figure&&p&今天是休息日,不谈股票,今天谈一下和房贷有关的事情。&/p&&p&国庆节的时候我发了《&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AxNDczNTk5M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ff2c9b746b186e10ea0d7cb8achksm%3Ddbfbc15ad9f3d899efb789%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的房价什么时候会崩盘?&/a&》一文,在各位铁粉的支持下成为了爆款文,阅读量不仅突破了10W+,而且现在已经成为了30W+阅读,非常感谢各位铁粉的支持,于是我决定以后每周六都发表一些经济类的民生文。&/p&&p&关于是不是应该买房,什么时候买房,我在上文中已经说过了,今天讲的内容是怎还房贷最省钱的理财方法,适用于那些已经买了房或者计划买房的人,既然你已经确定要还房贷了,那么知道怎么还房贷最划算显然是很有必要的,由于房贷的基数非常庞大,用好了,给你省下来的钱可不是一个小数。&/p&&p&在国外银行业发达,房贷有很多种偿还方式,但是国内非常固定,只有等额本息法和等额本金法两种方式,所以我们下面讨论原理一:三十年等额本息法还款是最划算的。&/p&&p&先做个科普,等额本金法就是固定你每个月还的本金数额,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添加你每个月应还的利息,就是你每个月的月供,前期较高,后期还了大半本金之后每个月的月供急速降低。等额本息法就是采用浮动本金还款,刚好三十年还清,初期还的月供里几乎全是利息,后期还的月供里几乎全是本金,每个月的月供数额是固定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fee62f0c4b_b.jpg& data-rawwidth=&616& data-rawheight=&8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ee62f0c4b_r.jpg&&&/figure&&p&
图一&br&&br&&/p&&p&如图1所示,贷款一百万,第一个月还款5307,其中4083全部是利息,你依然背负巨债。最后一个月也还款5307,利息只有21.58,还的全是本金。&/p&&p&这里有个极大的误区,尤其等额本息法的前期还款绝大部分都是利息,甚至可以说你每个月交出去的钱只有零头是本金,其他都是利息,但是后期还的大半是本金,利息很少。所以很多人误解为等额本息法的前期是在被剥削,所以倾向于在前期提前还款,能还多少还多少。有一种错误的理论说等额本息法越早提前还款越好,如果前三五年没有提前还款,那就别还款了,因为你已经把该交的利息都交了,后面再提前还款就不划算了,给人一种前期的还款就是被吸血的错觉,这种错误的理论流传如此之广以至于百度上随处可见。比如贷款100W,30年累计本息还款接近191万,他会给你计算出,如果你在前三年每年提前还款10W,你最后的本息还款总额只有162万!你支出的利息从91万一下子变成了60万,省了30万。&/p&&p&表面上看,很有迷惑性,你头一个月还的钱大部分是利息,这个时候提前还款,能够显著减少你每个月还款的利息额度,而最后一个月还款的5300块里面只包含了21.58的利息,所以我在还款的后期去提前还款,我傻啊我,我前面二十多年都把我的利息全交给银行了,后面几年我疯了提前还款,最佳提前还款的日期在前几年,越早越好,越早就越显著的缩小我累计的还款总额。&/p&&p&但是这个理论看起来非常有道理,但是其实是完全错误的,用数学方法可以精确的解释到底为什么错误,但是用数学方法描述起来非常艰涩难懂,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被这种理论迷惑了而已。&/p&&p&我下面用浅显的文字语言来告诉你为什么。首先,这个理论表述等额本息法提前还款对你有利,而且越早提前还款,提前还款的款项越多对你越有利,我们取极限值考虑,银行发贷款100万给你的当天你就提前还款100万给银行了,这样你的利息支出是0,按这个理论对你是最有利的,但是请问如果这样的话,你还贷款干嘛呢。&/p&&p&但是很多人还是耿耿于怀,觉得自己头几年每个月交的月供里利息的比例太高了,本金太少,明显是被剥削。&/p&&p&以图1的数据举例,图1中,每个月还款4511元,商贷100万,年化利率是4.9%,为了直观的理解,我做了一个小表格:&/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734e0c877afb_b.jpg& data-rawwidth=&294& data-rawheight=&2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4&&&/figure&&br&&p&
图2&/p&&p&如图2所示,第一年12个月,累计还款金额是63687元,其中利息支出是48672元,本金支出是15016元,本金远少于利息,乍一看好像是在支持那个错误的理论。&/p&&p&但是我们取极端考虑,假设你不是房贷,而是公司贷款,我借给你100万,约定30年还清,利率4.9%,其中前三十年每年只还利息,最后一年直接还全部本金。那么你第一年应该还多少利息?&/p&&p&很简单的计算,100万乘以4.9%,第一年你应该还给别人49000元的利息,而等额本息法,你还的利息是48672元,再额外多还一点本金以便于你不至于在第三十年的时候需要一口气还完所有本金,至于少的那400元,是因为你今年还了一小部分本金所致。&/p&&p&看到这里已经很明确了,等额本息法的本质,扣除本金方面不谈,利息方面,就是今年你欠银行多少钱,乘以贷款年化利率折合的月利率,就是你这个月应还的利息,这非常公平合理,你欠一百万,年利率5%,一年就还5万,过了十几年你还了一半本金,还欠50万,那你一年就还2万5。如上述例子,最后一个月你只欠了5285块钱,所以你最后一个月应还的利息就是%/12=21.58元。&/p&&p&利息方面的计算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唯有每个月还的本金是波动的,这是为了要按照30年还清的目标进行计算,所以才导致前期还本金少,后期还本金多的情况出现,其实你一点都不吃亏,你借了一百万,约定利率是4.9%,银行第一年收你4万9左右的利息,难道这有什么问题吗?&/p&&p&为什么要说这个问题呢,因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解释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进行后续的讨论。这个问题的结论就是等额本息法和等额本金法对银行来说毫无差别,当年贷出去多少钱就收多少利息嘛,收回来的本金可以贷给其他人,但是对于客户来说差别很大,等额本息法倾向于后期再还钱,等额本金法倾向于前期就还钱,至于为什么你签贷款协议的时候银行客户经理虽然无所谓,但是都推荐你采用等额本息法的原因是因为大部分客户都倾向于贷最多的钱,但是等额本金法前期的高还款额很多客户承受不起,为了能尽量的促成最多的贷款协议,银行客户经理大多数推荐等额本息法。&/p&&p&为了知道如何还贷款才能最省钱,我们下面需要明确第二个原理:通货膨胀一直在进行,而且以后会永远进行。&/p&&p&自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在通货膨胀,很多人都怀念那个1毛钱可以吃一顿饭的年代,今天再也见不到了,80年代赫赫有名的万元户,放到今天,一文不值。在过去我们遭遇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那么未来的三十年,我们会不会继续通货膨胀,会不会国家突然发善心,不再进行通货膨胀甚至进行通货紧缩了?(扫盲:通货膨胀指的是市场上钱越来越多导致钱越来越不值钱,通货紧缩指的是市场上钱越来越少,所以钱越来越值钱,同样多面值的现金,明年可以买到比今年更多的东西)&/p&&p&这绝对不可能,而且根源不在于中国政府,相反,在我们看来对人民特别和蔼可亲的美国人身上,确立当前全球经济根基的经济学理论,源自于美国。&/p&&p&该西方经济理论体系认为:&/p&&p&1、适当的通货膨胀有助于经济发展,会刺激生产,增加投资,人民倾向于花出手里的现金从而刺激消费以及生产,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工资。而通货紧缩会减少生产,缩小投资,人民倾向于储存现金以便未来购买到更多东西,所以消费和生产都会萎缩。&/p&&p&2、当政府出现财政危机必须要增加收入的时候,有三种方式,一是增加税收;二是向公众借债;三是增加货币供应。由于前二种方式在政治上不得人心,所以政府一般都采用第三种方式。&/p&&p&3、认为政府不应该任由经济危机的产生,政府有义务通过量化宽松的方式来“熨平”经济波动,来避免社会动荡的产生,即便代价是通货膨胀。&/p&&p&这种理论体系在西方大行其道,直接导致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崩溃,美元和黄金脱钩,从此美元不断通货膨胀,全球货币也一路贬值,既然外国人都这么合法的抢劫民众,中国政府自然也不会独善其身。&/p&&p&关于通货膨胀一直存在并且未来一定继续是一个大话题,真详解起来没五千字搞不定,上文只是简单叙述,以后有机会再谈,我们只是借此得出第二个结论:未来中国会一直通货膨胀。&/p&&p&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告诉我们,你借的钱的利率只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远远没有那么高,需要扣除通货膨胀率,实际的利率是一个很低的数值。所以,根据定理一和定理二,你买首套房应该倾尽家财凑首付,买自己能买的起的最大的房子,贷款应该选择30年等额本息法,贷款数额以自己当前能还得起的最大月供来确定。比如你当前家庭月收入2万,每个月可承受的月供是1万5,那你就把你的贷款数额确定为等额本息法每月一万五即可。如果你买的房子太小,只能贷一点点钱,按30年等额本息法还款方式的话一个月还6000即可,那很简单,买大房子或者买二套房,把自己的月供推升到一万五左右。&/p&&p&然后我们开始推导第三个定理:流动资金具有一定的溢价效应。&/p&&p&这个原理非常晦涩难懂,也不好解释,我尽量用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解释。&/p&&p&按上述那个例子,甲月收入二万,每个月的极限还款能力是一万五,他买了二套房,每个月还款一万五,月光族,分文不剩。这个时候他/他老婆升职加薪了,家庭月收入提升到了四万,每个月可以攒下二万块钱,攒够40万的时候,他害怕货币贬值,但是也知道为了减少还款压力选择提前还款不划算,于是他买了几个车位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突然有一天,政府放开了限购限贷,大家都预期会再来一波暴涨,他打算再买一套小投资房或者把自住房换大一点,40万首付即可,但是他现在银行存款只有几万块钱,于是他决定紧急出售车位,但是车位的出售需要时间,花了一个半月终于出手了,但是机会也错过了,房价和甲当初下定决心卖车位买房的时候相比,暴涨了几十万。甲白白的错过了这个良机,虽然他预期房价会涨,而且房价还真的涨了,但是他只能做一个看客,没有抓住最佳的机会。虽然车位在这几年里也涨了不少钱,但是和他损失的相比,很少,这就是因为车位和房子的流动性不佳,变现困难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在某些突发性事件的时候非常的珍贵,除此之外的例子还有家人突然重病或者其他突发意外需要急用钱的时候。所以,能够快速变现的资产就是流动性极好的资产,他们会具有溢价效应,也就是他们的价值比纸面的价值更值钱一点。这也就是每个家庭的主要资产都是房子,但是一定要配置一部分现金、股票、以及理财产品的原因,因为他们能够快速变现。而你投资了地产、车位、商铺等固定资产,流动性就差了很多,变现速度很慢,如果你急于脱手,那么你出手的价格会非常非常低,你的收益远远没有纸面上的地产升值收益那么高,其中流动性最差的就是提前还房贷,如果你提前还了房贷,那你的流动性就是0,等你几年后想再次投资的时候,这部分钱就就是想折价卖,也卖不出来了,除非你一口气卖掉整套房子。&/p&&p&所以,根据定理三,虽然某些现金类产品收益率可能不如房地产投资,但是我们在投资房地产之余,一定要配置一定比例的现金资产,如果你身上一分钱流动资产都没有,那么当重大事件出现的时候你会产生很多人生遗憾,有时候是投资上的遗憾,有时候甚至是家人生命上的遗憾,这可不是钱能买回来的。&/p&&p&根据以上三大定理,我们购买第一套房,则最经济的房贷计划就是采用三十年等额本息法,付最低的首付,然后月供定为自己月工资能承受的极限上限,因为这个时候你一定是个年轻人刚参加工作没几年,过几年很容易就升职加薪了,而且后续一定会通货膨胀。&/p&&p&如果接下来你升职加薪了,那么你攒下来的钱,&strong&一定不要提前还款&/strong&,对于车位等固定资产投资,如果是自用则没话说,如果是投资用则谨慎,一定要留下一定比例的流动性资产,以现金、股票、理财产品的形式存在,当投资机会出现或者家庭出现重大意外的时候果断使用,这部分资产的年化收益率哪怕低一点都可以接受,因为他们有额外的价值附加。&/p&&p&对于以上这个例子,大家可能理解不深刻,我举个更浅显的例子说明,我在《中国房价什么时候会暴跌》里曾经列过下图这个例子:&/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898ffc0ca432830aaf9_b.jpg& data-rawwidth=&708& data-rawheight=&8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898ffc0ca432830aaf9_r.jpg&&&/figure&&p&
图3&/p&&p&当时曾经说过,1989年的大学生工资在89元左右,每个月节衣缩食可以攒下来50元,假设当时你倾家荡产凑够了首付,按月供60元进行贷款,等额本息法30年,2019年还清,今年是2016年,你每个月依然需要还60元的“巨款”,当年每个月60元确实是一笔巨款,但是今天的60元只够吃一个披萨的。。。所以当年有了其他积蓄后,不提前还款,而是把攒下来的钱进行其他投资,是最划算的,因为以当前这么低的房贷利率而言,扣除了通货膨胀率之后,真实利率极低,真的不如持有现金等候一些大机会,记住,机会成本,那也是成本,而且是很高昂的成本。&/p&&p&这里有另外一个例外,那就是公积金贷款,公积金贷款自然是能贷多少贷多少,但是公积金有个特性,他既是你的钱,又不是你的钱,除了还房贷,你想提现出来非常困难,但是偏偏很多人的公积金增长极其迅速,据我身边的一个例子,某一线城市国企,2012年普通职工的公积金是每个月扣除1200块,实际到账2400块,但是2016年,数据增长成了每个月扣除2700块,实际到账5400块,而08年,该单位公积金是每个月扣除800块实际到账1600块。这种现象在大城市,尤其是名义到手工资很低,但是实际福利很高的国企具有极大的普遍性。&/p&&p&很多人在一个月公积金2400块买了房子,公积金贷款 50万,但是几年之后突然发现每个月富裕很多公积金,而这些公积金躺在公积金账户里的利息是非常低的,以前是活期利率,今年也才刚改成一年期定存利率,也就是1.5%,上文说了,你以5%的利率贷款是非常划算的,谁贷款谁发财,那反之,你以1.5%的利率存款而且是没有流动性的死款,那就是非常亏的,存越多亏越多。&/p&&p&所以,公积金贷款能还就还,比如你每个月还2500,现在每个月实际到账已经5000多块了,那么你可以选择把30年等额本息法改成20年甚至10年等额本息法,或者你一次性把公积金账户里的钱提取出来提前还款,该操作银行允许你一年执行一次。总之,不要让你公积金账户的有资金闲置,尽量提前还款!否则,他虽然名义上是你的钱,但是实际上不是你的钱。&/p&&p&这里顺口说一下信用卡的一个常见使用误区,那就是信用卡分期贷款的实际利率,远远高于名义利率,差不多要翻倍计算,下面介绍其原理。&/p&&p&现在我见过的信用卡的12个月分期付款的手续费可以低至4%,也就是你支付4%手续费之后就不需要支付利息了,12个月等分还完款就行。现在有朋友乙来找你借款,愿意支付6%的年化利率,这个时候你好像找到了一条发财的道路,用信用卡以4%的手续费贷款12万,然后以6%的利率借给朋友,我们假设你和你朋友都无信用风险,都按时还款了,这个时候,你赚钱了吗?&/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cc94b4b35d644d181b4feec_b.jpg& data-rawwidth=&326& data-rawheight=&31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6&&&/figure&&p&
图4&/p&&p&如图4所示,你借款12万,手续费是4%,那么你一次性需要支付给银行4800块钱,然后每个月还款1万,连续还款12个月即可,听起来是不是很公平?如果你以年化利率6%借给你朋友,为了简化计算,我们按照每个月你朋友乙支付0.5%利息给你,就用你银行的钱,你给乙多少钱乙就给你多少利息。&/p&&p&那么第一个月,你能借给你朋友的钱,是12万减去4800块,为115200元,利息是576元,你应还银行一万元。我们心狠一点,假设你利滚利,乙给你的利息你继续贷给他。&/p&&p&那么第二个月你能借出去的款,是00+576=105776元,可以获得529的利息,依然应还银行一万元,如此累计计算&/p&&p&最后一个月,你能贷出去的款是8905元,乙会支付你45元的利息,你依然应还银行10000元。&/p&&p&最后,你折腾了一年,按6%利息计算,你还亏了一千块!以上的计算方式,你有兴趣,可以拿出你的计算器,一个月一个月的算,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p&&p&那么大概多少利率才能等价呢,我的试算结果是7.61%,也就是说,大概是接近4%的一倍,如下图图5所示。&/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21bd9734dca707c074d53d_b.jpg& data-rawwidth=&324& data-rawheight=&31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4&&&/figure&&p&
图5&/p&&p&这里面的原理,是因为虽然你初始只交了4%的手续费,但是这个4800是按照你第一个月的贷款额确定的,无论是立刻付手续费,还是把这4800折算进12个月慢慢付,都无所谓了,但是后续你每个月交了1万的钱给银行,到了第6个月,你实际只占用了银行六万本金,这个时候银行依然是按照你12万的4%手续费来计算的你全年的利率,那当然明显不合理。&/p&&p&所以,如果银行约定手续费是4%进行分期支付,那实际上就等同于按照7.61%的年化利率向你发放贷款,这还算良心,如果你是按照下图所示的这种手续费率和银行达成了协议,那你就被坑大了。&/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b899e164dcee1d5f1a833bcf88fbb1b2_b.jpg& data-rawwidth=&662& data-rawheight=&7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b899e164dcee1d5f1a833bcf88fbb1b2_r.jpg&&&/figure&
图6&/p&&p&如上图所示,7.2%的年化手续费率,折合多少贷款年化利率呢,&strong&折合14%&/strong&&/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70b3b34bfff8309e8decb_b.jpg& data-rawwidth=&322& data-rawheight=&30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2&&&/figure&&p&
图7&/p&&p&我自创了一套简单的计算办法,那就是直接翻倍,如果你的银行客户经理告诉你,他愿意3%的手续费率给你办理6个月的分期贷款,你折算到12个月就是6%,再翻倍就是12%,也就是这位客户经理打算以12%的贷款利率借给你一笔钱,是不是划得来你自己决定,但是绝对不要认为你是以6%的利率借到的,那属于被骗。信用卡分期付款可能你不用,但是车贷的时候一样是用手续费计算的,这个时候的计算方法完全一致,车贷的实际利率是名义手续费的一倍。&/p&&p&以上,也是一个理财小窍门,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里面的运作窍门,银行信用卡分期业务每年都赚的盆满钵满,我只是给你介绍下,他的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差距足足有一倍。&/p&&p&还有很多小知识想分享,马上都快七千字了,太多了,收尾吧,以后再慢慢说。做一个全文总结,最佳的房贷还款方式,就是首套房付最少的首付,用最大的杠杆贷最多的款,选择30年等额本息法,拒不提前还款,积攒资金等着改善房或者二套房的投资机会,然后,作为家庭理财,你平时应该以现金、股票、理财产品的形式储备一部分能快速变现的资产。而你的公积金贷款,初始贷款以最大贷款额为原则,其次的还款里以不让公积金账户有一分钱存留为原则,尽量提前还款。最后,信用卡分期付款并非一定是骗钱,但是当你采用信用卡分期付款作为家庭理财计划的时候,切记你借来的钱,不是名义手续费,实际利率应该翻倍,以这个实际利率来制定你的家庭理财计划。&/p&&p&以上都是家庭理财小技巧,也许每年只能帮你节约1%的钱,但是由于基数庞大,动辄百万几百万的贷款,所以三五年之后,这不是一个小数字,精通理财手段,你和你的同龄人,慢慢的就拉开了很大的差距。&/p&&p&如果你觉得本文的内容对你很有参考价值,能帮你完善你家庭的理财计划助你更好的增值家庭资产,请点一个转评赞,谢谢。&/p&&p&想了解我更多信息,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紫色的股(ID:Linda)&/p&
今天是休息日,不谈股票,今天谈一下和房贷有关的事情。国庆节的时候我发了《》一文,在各位铁粉的支持下成为了爆款文,阅读量不仅突破了10W+,而且现在已经成为了30W+阅读,非常感谢各位铁粉的支持,于是我决定以后每周六都发表…
&p&我经常能收到各种回复、提问、私信,有五种我不会回答,有这五种思维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也会尽量远离,这是我爸活着的时候教我的。后来我一位广东朋友跟我说,这不是我爸一个人悟出来的,这是一种在他们那边流传很久的智慧,用广东话讲“费神教会你”。&br&&/p&&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9b5be41f482ca8d7f60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89b5be41f482ca8d7f60f_r.jpg&&&/figure&&br&&p&给自己找借口&/p&&br&&p&我收到很多人抱怨自己特别有天赋,被家庭环境所耽误,有些人的确是,这我不否认。但是如果你继续在抱怨的泥潭里,谁也帮不了你。你必须行动起来,改变这一切,大多数时候,尤其是你成年以后,很少有人能干涉你的生活,除了你自己,只有你自己同意。&/p&&br&&p&有位姑娘抱怨“我视野不够是被家庭条件所限,父母没有钱让我环游世界,开拓眼界,所以我发展一直不好。我该怎么办?”&/p&&br&&p&我爸妈也没给我钱让我环游世界去,不光如此我和妹妹还都是大学家里就不再给钱了,我和妹妹的大学假期都是在打工中度过的。可我妹妹在大学就帮助瑞士老师做过设计展。&/p&&br&&p&开拓视野,真的只有环游世界这一个办法吗?你不思考总结,你环游了世界又怎么样。人生开拓视野读书、见人、行路、历事都可以,没钱环游世界,读书不就行了?没钱买书,大学图书馆又不收费,多读点书不就行了。为什么《认识商业》《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成功心理学:发现工作与生活的意义》在开头章节都通过总结、评测进行自我认知。我们必须了解自己,正视自己,学会承担责任,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你自己被家庭条件阻碍,视野不够,又有几个人的父母资助他们的孩子环游世界去了?你如果不正视自己之前的错误决策,继续为自己找借口,那就只能被困在原地。&/p&&br&&p&大学没有利用好,那毕业后就好好努力呗!为自己找了借口,是舒服了,心理安慰了。潜意识,也会觉得反正不是我的错,那我就继续这样呗。这种思维方式何谈改变呀?!&/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9b5be41f482ca8d7f60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89b5be41f482ca8d7f60f_r.jpg&&&/figure&&br&&br&&br&&p&偷换概念&/p&&br&&p&这种人更可怕,我们北京俗语说“干什么不吆喝什么”,“你说前门楼子,他说胯骨肘子”。&/p&&br&&p&比如我们如果想吸粉成为大号,那就充分搜集信息,找到渠道、学习写作技巧。大家聊天也是围绕这个,可是善于偷换概念的人,他思维是跳跃的,他不围绕这个。&/p&&br&&p&有个人问抱怨他文章浏览量低,我说你提高文章质量看的人就多了。他说你是红人,所以浏览量高。&/p&&br&&p&他问你怎么能在短时间内让微信公众号粉丝多起来。我给了他几个平台,建议他写完文章都发发。他说“你怎么这么浮躁。”&/p&&br&&p&有个姑娘单身,问我怎么能够建立亲密关系,我给她推荐《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里关于亲密关系的章节。她说“跟男朋友耍心机,感情得不到好结果。”你跟你妈不讲沟通技巧,你妈都讨厌你,别说跟男朋友了。讲沟通技巧怎么就变成耍心机了?你跟他保持亲密关系,进行语言和非语言沟通就变成耍心机了?&/p&&br&&p&不要觉得这是个例,大家可以看看我浏览量几十万的《如何通过爱好赚钱》那篇文章,有几十个回复都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赚不到钱”,你赚不到钱是能力不行,跟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什么关系?我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特立独行的猫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们没有比别人赚钱少呀?赚钱这个事,跟你的能力、思维逻辑有直接关系,跟你喜欢不喜欢你的工作,没什么关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如何看到不可见,做到不可能》用整本书讲如何赚钱,明确提出周期性和线性的决定性作用:周期性变化告诉我们许多种不同的确定性。人类已经找出300个显著的周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精确的预测未来。莎士比亚说:世间事,也有涨潮时节,及时把握,终可功成名就。&/p&&br&&p&这种偷换概念的思维方式、沟通方式,是最好的拒绝别人分享的方式。因为沟通太累,大多数人都会闭嘴,有这种思维的人因为沟通效率差、做事效率低、抓不住重点会被处处受限。&/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9b5be41f482ca8d7f60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89b5be41f482ca8d7f60f_r.jpg&&&/figure&&br&&br&&p&看什么都是“鸡汤”&/p&&p&直接上个截图当例子,大家就明白了。&/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30d322a09d74dbee3b7547cb_b.jpg& data-rawwidth=&1158& data-rawheight=&2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30d322a09d74dbee3b7547cb_r.jpg&&&/figure&&br&&br&&p&正常我们的逻辑,我会问怎么当上旅行体验师?这个工作前景如何?薪水如何?需要什么技能?工作内容是什么?&/p&&br&&p&逻辑思维的关键是“学会提问”,以开放式的心态,学会提问,你学习知识的途径就是一个立体的 ,随时随地都在接受信息,都在吸收知识,这也被称为“淘金式”思维。&/p&&br&&p&相反,截图里的这个例子,是封闭式思维的学习方式。想有孩子,以后会做家长的人千万要注意,教育孩子一定要确认孩子的思维方式,在上学前,教会孩子开放式的思维方式,让孩子学会主动摄取知识,这样孩子学习轻松成绩好。封闭式学习思维的孩子尽管很用功,很努力成绩也总是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中学以后,他们在学习上会更痛苦。&/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9b5be41f482ca8d7f60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89b5be41f482ca8d7f60f_r.jpg&&&/figure&&br&&br&&br&&p&行动前,先给自己设置障碍,然后放弃&/p&&br&&p&我经常会收到,问我如何写作的,我写过很多关于基础写作的文章,帮助他们。可是他们总会说“这太难了。”&/p&&br&&p&还有人问我什么样的读书类文章会受欢迎,我说横向或者纵向阅读的主题书单,然后他说正常人根本就没有这种阅读量。然后我给他推荐《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第12章增进阅读速度,第13章提高阅读效率,然后他说“还得先学阅读,这工程太浩大了。”&/p&&br&&p&有人说我不喜欢现在工作,怎么能找到喜欢的工作并且赚到钱。我的建议只需要评估自己、树立自己想要的目标、了解实现目标需要的技能、学习和提高自身能力、努力实现目标。他们通常会说“可是怎么开始呢?”&/p&&br&&p&他们在行动前,就被自己抛出的问题吓到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他们会说自己拖延症、选择恐惧症。&/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9b5be41f482ca8d7f60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89b5be41f482ca8d7f60f_r.jpg&&&/figure&&br&&br&&p&通过片面信息、以点概面的否定&/p&&br&&p&逻辑分析的首要条件是什么?“充分占有信息”。盲目的通过片面信息否定,有时候很可笑。&/p&&p&比如有人看了我的便签说“字如其人,看这字就是个生活混乱的男人。”难道我两个孩子都是你生的?你给喂的奶?&/p&&br&&p&我还收到过“第三行打了两个句号,作者是个浮躁的人。”&/p&&br&&p&我鼓励大家无论男女都要经济独立,马上有人说“满身铜臭,就知道钱。”&/p&&br&&p&我总是做工具书总结,有人说“你应该多读名著陶冶情操,就不会这么世俗了。”我上学的时候,一直担任班里的图书管理员,在初中、高中的假期协助图书馆老师完成了两个学校的图书馆电子化录入,就是把书读完,把主要内容录入到电脑里,方便检索。学校给学生选的书,大家可以想想算不算名著。我个人分析我世俗应该跟读不读名著没什么关系。&/p&&br&&p&我分享理财攻略,马上有人说“这个人充满物欲。”你父母生病,住院办给你打电话跟你说“单间自费,1000元每天,您预定吗?”的时候,咱们可以再来聊这个话题。&/p&&br&&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89b5be41f482ca8d7f60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89b5be41f482ca8d7f60f_r.jpg&&&/figure&&br&&br&&p&写了这么多,希望能帮到大家。改变对话的方式,传递真正想说的信息,而不是表达攻击。&/p&
我经常能收到各种回复、提问、私信,有五种我不会回答,有这五种思维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也会尽量远离,这是我爸活着的时候教我的。后来我一位广东朋友跟我说,这不是我爸一个人悟出来的,这是一种在他们那边流传很久的智慧,用广东话讲“费神教会你”。 …
&p&&b&1)钱不是工作的“精髓”&/b&&/p&&p&&br&&/p&&p&&b&隔壁有一个问题,“你因为穷做过什么?”,点赞最多的回答是“工作”。(&/b&有想确认的,传送门在这儿:&a h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 class=&internal&&你因为穷做过什么事情?&/a& 确认后别忘了回来)。&/p&&p&&br&&/p&&p&这真是一个忧伤的故事,但是更忧伤的事实是:&b&如果仅仅是为了赚钱,你就别工作了。因为工作绝不是赚钱的最佳途径。&/b&至少炒房、当(ren)个”富”(die)二代所拥有的钱绝对比99.99%的人工作赚取的财富多。&/p&&p&&br&&/p&&p&&b&2)掌握专业知识或技能也不是工作的“精髓”&/b&&/p&&p&&br&&/p&&p&自从AlphaGo击败了世界上最好的围棋棋手之一李世石,就标记着&b&机器已经踏入了“无标准答案问题”的解决领域,并宣告了在局部领域相较人类的领先。&/b&&/p&&p&&b&在美国,年轻律师已找不到工作&/b&(美国NALP调查发现,2014届法学院毕业生中,只有24%在2月前找到了法律相关领域的工作)。由于有了IBM沃森(“沃森”是能用自然语言回答问题的人工智能系统),你几秒钟内就可以得到法律咨询,虽然到目前为止,多少还只是基本的法律服务,但精确率达90%,相较而言年轻律师人工做的正确率只有70%。将来90%的人在机器帮助下都会是无师自通的通才律师。&/p&&p&&b&无论你现在从事的是哪个行业的工作,谁都无法保证未来5~10年内这个岗位还会继续存在。&/b&岗位,甚至行业都没了,你10年积累的专业知识能否帮助你有竞争力地迁移到另一个新生行业呢?显然不能!&/p&&p&&br&&/p&&p&&b&3)&/b&在这个人类社会指数式变化的时代,&b&工作的精髓在于给你提供了一个萃取“可迁移能力”的机会,让你能够应对不确定的未来。&/b&&/p&&p&&br&&/p&&p&会计、HR和市场推广之间的知识差异度很大,几乎都要全新学习,但是这三种工作所需的核心能力却至少有70%以上的重叠:&/p&&p&&b&1、读懂对方需求的能力&/b&&/p&&p&&b&2、针对对方需求快速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b&&/p&&p&&b&3、快速学习或整合解决方案所需新知识或信息的能力&/b&&/p&&p&其实不只是会计、HR、市场推广工作的核心能力有很多相同之处,&b&人类现存所有的工作中,70%的核心能力要求都是相通的。这部分通用的核心能力就是可迁移能力,也是我们应该从任何一份工作中都可以萃取出来的。&/b&&/p&&p&&br&&/p&&h2&&b&如何从工作中萃取“可迁移能力”?&/b&&/h2&&p&&br&&/p&&p&每一份工作其实都是一段非常精彩的阅历,但到底你&b&能从这段阅历中萃取出多少可迁移能力,就取决于你构建和应用“框架”的能力,而这也直接决定了你职场进阶的速度。&/b&&/p&&p&我有两位大学同学,当年被深圳某企业进校招聘时一起聘用了,同样的岗位、同样的起薪、同样的工作内容。一人在这家企业呆了三年,毕业10年后已是某企业的总经理,跻身银行定义的高净值人士行列;另一位在这家企业呆了两年,现在是深圳关外某工厂IT部门的经理,连在深圳立足都有些吃力。&b&同为还不错的985院校毕业生,同样的起步,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两者的差距?&/b&&/p&&p&&br&&/p&&blockquote&当时两人同时参与一个企业管理软件实施的项目,工作挺辛苦,工作日基本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因此周末休息时喜欢找我聚餐当放松。吃饭时问他们这周的工作情况也基本成了保留节目。&br&&br&说起工作情况,现任总经理的这位一般会说:“这周对客户供应链业务的理解,以及跟客户访谈挖需求上还行,不过在跟客户高层对话、以及督促客户工作进度上还真与带我们的顾问有差距。下周我准备找一本项目管理的书,系统地捋下项目管理方法。”&br&&br&而现任IT经理的这位一般会说:“摊上这个项目真倒霉!日本客户要求特别变态,带我们的顾问又太面了,客户说什么就做什么,一点都不强势,搞得天天加班,有机会的话我还是赶紧换个项目。”&/blockquote&&p&&br&&/p&&p&两人后续发展的差距在上面这段聊天中就拉开了&b&。现任总经理的这位其实有整理一份顾问能力模型图(如下图),因此他能够将项目实际工作跟这个能力模型图做比对,将自己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在能力模型图中找到对应的点&/b&(知道与高层对话、监督客户工作进度属于项目管理中干系人管理和进度管理的内容),从而有目的地找方法、途径去弥补(找一本项目管理的书系统学习)。&/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bc89aec30c4eea36ff33e35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64& data-rawheight=&5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bc89aec30c4eea36ff33e35a_r.jpg&&&/figure&&p&图、现任总经理同学为自己构建的能力框架图&/p&&p&因为他掌握了构建和应用框架的能力,换任何工作他都会先构建能力框架,再有目的地系统学习和积累经验,因此&b&他从一份工作中萃取的能力就会很全面,而且可复用的能力也很容易在下一份工作中启用。&/b&&/p&&p&而现任IT经理的这位同学则没有这种&b&应用框架思考的习惯&/b&,虽然两人做同一个项目,但&b&他完全看不到自己到底在哪个能力维度上有差距,只会抱怨客观环境的不足。换另一份工作,他依然没法全面提升能力,而且从上一份工作中积累的能力也非常有限&/b&。&/p&&p&&b&这种运用框架分析、解决问题和学习的思维方式就是系统思维。&/b&&/p&&p&事实上,即使每天向客户收取5万元咨询费的资深管理咨询顾问,也无法做到对任何行业、业务的理解都比客户深,顾问也更不可能会比客户更了解他们自己的业务,但是顾问绝对要比客户更懂得如何去解决问题。&b&咨询顾问的核心价值不在于比客户对行业或业务的理解更深,而是在于能构建出解决问题的框架来帮助客户,&/b&因此咨询顾问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系统思维方式。&/p&&p&同样,公司的老板或者高层管理者,也绝不可能在公司的所有业务领域都比下属更专业,如果是这样的话,公司也就不要花大笔的薪资请专业人士了。事实上,&b&公司老板和高层管理者的核心价值也不在专业知识或行业经验的多少上,同样是在构建框架以解决问题的能力上&/b&。这就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可以转型为咨询顾问,咨询顾问也可以转型为企业高层管理者或者老板的原因。&/p&&p&&br&&/p&&p&~~~~~~~~&/p&&p&&br&&/p&&p&拉了个微信群,重点讨论工作5年以上的职场共性问题,比如缺乏全局有深度的思考、晋升瓶颈、激励下属、转行、个人能力体系不完整等等。&/p&&p&&br&&/p&&p&群是免费进入的,但为了不耽误你我的时间,禁止在群内闲聊,发链接,大家需要一个干净的环境。可以加下我微信:youcore_7(备注知乎)进群&/p&&p&&br&&/p&&p&放两个截图吧:&/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8e077cd42ff0a832d575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8e077cd42ff0a832d5752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b945a494f157a928e714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b945a494f157a928e7142_r.jpg&&&/figure&
1)钱不是工作的“精髓” 隔壁有一个问题,“你因为穷做过什么?”,点赞最多的回答是“工作”。(有想确认的,传送门在这儿: 确认后别忘了回来)。 这真是一个忧伤的故事,但是更忧伤的事实是:如果仅仅是为了赚钱,你就别工作了。…
&p&&b&阅读提示&/b& &/p&&p&&br&&/p&&p&这是一个全民创业的时代,可无论你是想成为下一个马云还是只想开一家咖啡店,提前告诉你答案,两年之内倒闭是绝大多数人的必然命运。&b&我们的日常生活被一个又一个商业神话所包围,只不过因为那些黯然离场的失败者不曾有人知道。&/b&商业世界就像一朵盛开的罂粟花,充满了未知性和诱惑力,而人类有限的认知能力,是无法精确地预知将发生,也无法准确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的。&br&&/p&&p&&br&&/p&&p&但这并不妨碍我们都自以为很懂“做生意”,在评价他人的工作成果时,人人都是专家。雕爷牛腩生意火爆?营销做的好而已。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销售几百万?文艺青年的钱最好骗。徹思叔叔纷纷倒闭?产品太单一。恒大冰泉亏损20多亿?价格太高。这些看法并非全部错误,但几乎全无价值。&b&因为任何商业活动最终的成败,都是由一系列完整的环节相互作用所决定的&/b&,把边框上的不锈钢称为“奥氏体304”就能把手机卖到千万台么,徹思叔叔把产品线扩充到好利来一样长就能挽救失败的命运么,答案显然没这么简单。&/p&&p&&br&&/p&&p&&b&那么,这世界上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生意背后成功或失败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善肤益甲治疗费用贵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