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0到1000美元,交易所如何操纵比特币在中国合法吗价格

比特币价格上涨异常快 破1000美元或是人为操纵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国外四位名叫Tali Oberman、JT Hamrick、Tyler Moore和Tali Oberman的研究人员共同撰写了一篇关于讨论操纵比特币价格的有趣论文。这篇论文题为&比特币生态系统价格操纵&,并且节选了一部分刊登在了最新一期《货币经济学》杂志上。在文章中四位研究人员描述了比特币生态系统可以被人为操控的严重程度。该团队发现,许多被发现操纵价格的例子之所以能够出现,是因为包括比特币在内的加密货币市场早期的价格非常低。&尽管市场大幅增长,与2013年比特币市场类似,其它加密货币在发展初期都非常薄弱,比较容易操纵。加密货币的数量,从最初的80种发展到今天,已经达到了惊人的843种。其中大部分的体系并不成熟,价格非常容易受到控制。&
24小时报不停
NASA下周公布SpaceX及波音太空载人宇航员名单
摩托罗拉将更新多款手机:Z3有望发布 带5G网络模块
日媒:“深圳速度”超越鼻祖硅谷,初创企业遥遥领先
收购IDG再起波澜 泛海被诉拖欠中介费
爱钱帮出借合同曝疑点:陆复斌、张培峰唱“双簧”?
航空公司开售“占座票” 坐飞机可一人多座了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长:监管和整治非常重要
海澜之家入驻美团:高额存货处理引关注
宁德时代面临新挑战:外资“鲇鱼”重启电池战局
大连60层高写字楼向快递公司收100元电梯费!不交请爬楼
新东方在线转战港股 K12业务竞争激烈
中消协:已收到华帝消费者投诉200件
30万人反对微软“服务”美国移民局 包括500员工
谷歌计划在尼日利亚推出200多个免费高速无线网络热点
大片APP获快手领投pre-A轮投资, 打造有美感有态度的短视频
苏宁金融上半年整体交易量超5000亿元
英国建国家行车记录仪数据库 举报不良司机
中国铁路携手吉利、腾讯成立合资公司
发改委:禁止新建独立燃油汽车整车企业
任志强:今年房地产有大量还债高峰 但不大可能崩盘 市场仍有利可为
京东将在内蒙古成立云计算大数据运营公司,投资新建智能化仓储物流基地
新三板公司IPO遭遇“黑7月”,今年过会率跌至45%
Twitter高管解读财报:中国出口市场广告需求强劲
特斯拉推最新生活方式产品:1500美元冲浪板
硕士办网站招水军半年获利220万元 平台与水军二八分成
最新消息称6.1英寸iPhone将采用超窄边框LCD全面屏
团购鼻祖Groupon被判侵犯IBM专利 赔8250万美元
亚马逊沃尔玛同日宣布将扩大各自配送范围
YouTube计划在印度和日本等国际市场推出原创节目
扫二维码乘地铁今起可微信支付 将接入所有银行和第三方支付
网络主播经纪公司盯上校内大学生 承诺月入万元实则只有几百元
创维发严正声明:要求拼多多停止售假
苹果日本宣布受洪灾影响地区的产品可免费维修
Twitter清理假账户或致用户数继续下滑 股价暴跌19%
YouTube将在印度、日本等市场推出原创节目
亚马逊回应面部识别乌龙:符合行业标准 政府应权衡利弊
集结最专业体育IP,亚朵第一家篮球主题酒店正式开业
北京地铁二维码乘车微信支付计划29日正式上线
国务院调查组:基本查清长春长生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事实
21家上海企业跻身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1小时暴涨1000美金!惊爆背后有人操纵比特币
日05时17分来源:
1小时暴涨1000美金!惊爆背后有人操纵比特币
“暴涨暴跌”是比特币等加密货币非常显著的特征,正因为此,才有无数投资者前仆后继般进入加密货币市场,他们试图成为一名币圈“弄潮儿”,以期获取丰厚回报。7月18日,比特币价格1小时之内暴涨1000美元,一口气收复7000美元关口,创下今年6月以来高点。
分析人士认为,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快速拉升的主因是近两天市场多个利好消息,刺激比特币买盘大增。这些催化剂有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成立区块链和虚拟货币小组、CFA增加区块链及加密货币试题以及Coinbase获得美国证监会批准等。
不过,素来看衰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末日博士”鲁比尼却表示,比特币在短短时间内涨幅近10%,相信背后一定有人在操控价格。
全球最大资管公司拟进军区块链,或提振加密货币需求
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首席执行官芬克(Larry Fink)表示,贝莱德已成立区块链、虚拟货币相关工作小组,以评估贝莱德未来是否进军虚拟货币市场;贝莱德的此一举动,有望刺激虚拟货币市场需求。
芬克在2017年11月接受路透社访问时曾提及,比特币仅是一种投机客洗钱的工具罢了;如今成立相关工作小组,且对虚拟货币与区块链技术进行研究,可说是对虚拟货币产生180度大转变。
不过,据英国金融时报消息,虽然贝莱德成立了虚拟货币工作小组,但是暂时仍看不到客户对虚拟加密货币有极大的需求。话虽如此,仅看芬克一改先前批评比特币是洗钱工具,且成立评估工作小组的态度,至少说明贝莱德开始关注虚拟货币发展趋势。
CFA明年起新增加密货币及区块链等考题
据《彭博社》报道,自2019年起,特许金融分析师(CFA)一级和二级考试,首次加入虚拟货币和区块链相关内容,以及人工智能(AI)和大数据等金融科技题目,并将于今年8月发布新考试内容的材料。
该协会常规教育及课程总经理Stephen Horan称,业界对虚拟货币和区块链的兴趣大增,相信该领域的发展及影响并非一时流行。更多的相关议题,如虚拟货币和经济学的交集,最终可能会被添加到课程中。(详见《》)
传全球最大交易所Coinbase获美国监管机构批准,或是“乌龙”
稍早,海外媒体报道称,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获得美国证监会和金融业监管局批准,将来可提供证券化代币交易。不过,Coinbase突然在一天后又宣称“从未得到这样的许可”。
Coinbase收购传闻也给加密货币行业带来利好。Coinbase一度被认为将从一家数字货币交易所变身成为正规的加密货币券商,扩大其服务范围,为投资者提供加密货币证券交易、保证金交易、场外交易(OTC)以及新的市场数据产品,最终甚至可以与监管机构合作,将现有证券产品代币化。
比特币缘何短时间暴涨?末日博士:有人操纵!
素有“末日博士”之称的美国经济学家鲁比尼(Roubini)认为,在没有任何新闻的情况下,比特币价格短时间内突然飊升近10%,相信背后一定涉及价格操纵。
事实上,鲁比尼一直不看好区块链和加密货币,他曾在接受CNBC专访时称,区块链和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无法在金融领域发挥作用,只会制造混乱。他此前曾将比特币嘲讽为“泡沫之母”甚至预言其价格将跌至零。(详见《》)
业内人士怎么看?
Newton Advisors技术分析师Mark Newton表示,目前没有看到有新闻能够准确解释比特币为何突然拉升,若按近几天走势技术分析,比特币有望延续升势至8000美元关口。
避险基金BitBull Capital的加密货币基金主管Joe DiPasquale,则提到高盛新任命的首席执行官所罗门(David Solomon),他一直被认为对比特币及加密市场抱有热情,这也点燃了投资者乐观情绪。同时,贝莱德也要开始认真研究加密货币,都是正面利多消息。
区块链创业公司ExsulCoin的创始人兼CEO James Song表示,高盛与贝莱德的消息的确是利多,但是他们也绝不会直接购买比特币。这些公司可能的参与方式,是交易员针对基于加密货币的衍生商品,寻求非对称风险回报投资。
360 Blockchain USA首席执行官Jeff Koyen表示,贝莱德的公告及高盛的换人,得到了主流媒体的报道,但不是足以出现牛市的重要因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研究表明,比特币历史上首次破 1000 美元有可能是人为操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自 2017 年以来,加密货币的市值一路急剧攀升,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也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行业之中,而整个加密货币的市值已经接近约 280 亿美元左右。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这一全新金融系统的存在,越来越多的主流金融机构开始接纳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研究它的运作。    最近,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与美国塔尔萨大学(University of Tulsa)的一组由计算机科学家和经济学家组成的研究人员因为想知道加密货币的价格为何能涨到如此异乎寻常的快,所以就去研究了一下比特币市场的运作原理,但是他们得出的研究结果却让人不禁冒出冷汗。    研究表明,加密货币市场是很容易被人为操纵的,而且比特币的市价在 2013 年的激增很有可能就是人为操纵的,并且其幕后黑手很有可能就是当年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Mt.Gox。    Mt.Gox 原来是位于东京的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隶属于 Tibanne 公司,只是在法国人 Mark Karpel&s 担任 Tibanne 的 CEO 期间,Mt.Gox 突然走向了倒闭的不归之路,而客户们在 Mt.Gox 上的大量资产也没来得及提出。  据该交易所宣称,2014 年 2 月,Mt.Gox 受到了持续数周的大面积 DDos 网路攻击,导致 Mt.Gox 的交易系统出现问题,根本无法进行正常交易,甚至不能让公司将 Mt.Gox 上的财产转移出来。Mt.Gox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突然关闭,不久便向日本法院申请了破产保护,而客户们在 Mt.Gox 上的巨额资产也就拿不回来了(在 Mt.Gox 申请破产保护后,其交易系统被修复回正常)。  在 Mt.Gox 破产后不久,该公司曾在 2014 年 3 月份对媒体表示,在那次事件中,它被黑客窃取了隶属于客户的 75 万枚比特币,以及自己的 10 万枚比特币。不过后来其 CEO Mark Karpel&s 又意外地在 Mt.Gox 的后台系统中发现了一个存有 20 万枚比特币的钱包,并将其保存了下来,不过这笔资产仍然属于 Karpel&s。    但是很多 Mt.Gox 的客户却认为 Mt.Gox 的破产其实是个阴谋,认为是 Mt.Gox 的内部人员监守自盗了那几十万枚比特币。后来,又有一群匿名黑客入侵了 Mt.Gox 的服务器,并泄露出了 1800 多万条交易记录数据,这些交易记录数据的交易时间范围是 2011 年 4 月至 2013 年 11 月,其中包括交易号,数额,时间,货币,用户国家省份,以及用户名等信息。  于是,那些怀疑是 Mt.Gox 制造阴谋的客户们对这些泄露出来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在对交易数据进行研究后,有人声称他们在交易数据中发现了“可疑交易行为”,并且那些可疑交易行为很有可能是由两个被称为“Markus”和“Willy”的机器人(即自动程序)操作的。  碰巧的是,在此次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也是利用了从 Mt.Gox 泄露出来的数据,并且发现研究结果完全符合那几个客户的发现,即存在“可疑交易行为”,并且确实是由两个在不同时期内出现的“交易员”操作的。  在对该数据集最初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组异常的账户,在这组异常的账户中,用户所在地的信息值竟都为“??”,而不是通用的标准地区编码符,或者是空值,或者是“!!”。另外,这组异常账户的 ID 号非常之高,高的与众不同。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在那段时间内 Mt.Gox 交易所的账户 ID 号一般都是在 650000 左右或以下,而异常账户 ID 号却在 432 之间。因此研究人员非常怀疑,这些异常账户很有可能是 Mt.Gox 的内部员工所建的。  另外这组异常账户还有一个最不要脸的特征,大家都知道当年 Mt.Gox 有过几次系统关闭的时间段(新闻都可以查的到),外部交易人员都无法在那几次系统关闭的时间段进行交易。但是研究人员却发现这组异常账户却依然在系统关闭时间段内进行过买入交易。  接着,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这组异常的账户中,其中一个账户特别引入注意,因为这个账户都发生过买入和卖出比特币的交易行为,而剩下的其它异常账户只存在买入交易行为,没有卖出行为。所以为方便起见,研究人员也将那个买入和卖出行为兼存在的异常账户的主人命名为“Markus”,而剩下的那些只存在买入行为的账户的主人命名为“Willy”。    “交易员”Markus 的账户首次在 2013 年 2 月 14 日激活,其有效期截止到 2013 年 9 月 27 日。研究人员发现 Markus 从来没有付过交易手续费(可能它就是 Mt.Gox 的内部人士),而且他出的收购价看起来非常“随意”。比如在
那天他进行过的两笔交易中,它第一次以每枚比特币 0.000374 美元的价格收购比特币,而在第二次交易中,它却以每枚比特币
美元的价格收购比特币。  据全部统计,在 Markus13% 的交易次数中,它出的收购价小于 1 美元每比特币;而在他 3% 的交易次数中(821 次),它出的收购价竟超过 100,000 美元每比特币。与他的这种非常反常的收购价相比,在 Markus 交易账户有效期的时间段内,比特币在市面上的价格为 20 美元到 229 美元之间。  最奇怪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 Markus 发起的买入交易记录都是二重的。在这些二次重复交易记录中,第二次交易都是将第一次发起的“离谱”收购价改为当日的合理市场价。(很明显,第一次交易是由程序自动发起的,所以出的收购价很随意离谱;而第二次交易人某人为了将程序发出的离谱收购价改为合理的市场价。)  最后研究人员还发现,Markus 也根本没有对它要收购的比特币进行过支付,它的账户里实际上也没有比特币,但是在账面上却被虚假地显示为有比特币。研究人员还发现,并没有其他合法账户收到过 Markus 的汇款,也就是说交易并没有正常进行过。  在 Markus 的账户有效期时间段内,它分别在 33 天的时间里一共收购了 335898 枚比特币,按照那时的价格,它应该要付约 7600 万美元(但它并没有付)。    而在 Markus 账户的卖出交易记录中,他出的卖价却符合当时的市价。比如,在
那天,他以 119.3 美元每比特币的正常市价卖出了 31.5 枚比特币。在 Markus 的账户有效期时间段内,它总共分别在 6 天内(2927 次交易中)卖出过 35867.18 枚比特币,价值约
美元。  在 Markus 的账户进入永久休眠期的 7 小时 25 分钟后,Willy 的首个账户就激活了,它的交易活动一直持续到 2013 年 11 月 30 日。Willy 则控制着 49 个账户,它利用这些账户一个接一个的买入正正好好价值 250 万美元的比特币。每当上一个账户买满 250 万美元之后,它就会立刻用下一个账户接着买满 250 万美元,但它从来不卖。  在 Willy 的交易行为活跃期内,它共用了约 1.12 亿美元共买入了 268132 枚比特币,它收购的比特币数量只比 Markus 的少了一点点,不过 Willy 实际上也没有付钱。  最后研究人员惊人的注意到,Willy 和 Markus 一共收购的比特币数量大约是 60 多万枚,这和当年 Mt.Gox 倒闭之后所称的被黑客盗取的 65 万枚比特币的数量非常接近,也就是说那消失的 60 多万枚比特币可能在一开始就不存在过。  随后,研究人员对可疑交易活动出现的天数与当日比特币的价格是否上升进行了统计学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二者是非常有关联的。在 Markus 和 Willy 的账户的有效期内,有 80% 的天数是比特币价格上涨的。相比之下,在没有可疑交易的那些天里,只有 55% 的天数其价格是上涨的。此外,在它们活动的那些天里,比特币的日涨幅均大于 20 美元。而在同期它们休眠的那些天里,比特币的价格几乎没变。下图是研究人员绘制出的结果图,可以看出,可疑交易行为出现的时间和当时比特币首次突破 1000 美元大关是几乎吻合的。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这些虚假交易操作出现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为了将比特币的价格炒高。可惜,可能是最后 Mt.Gox 的现金流最终还是断掉了。所以就有了当年占有全球比特币 70% 交易量的 Mt.Gox 一夜之间破产的故事。而那所宣称消失的比特币不知是真被黑客盗取,还是 Mt.Gox 的高层监守自盗。  由于加密货币的交易都是场外交易,即交易双方直接进行交易,不必受监管机构控制,当时的 Mt.Gox 交易所也没有受到监管。但是不受监管,就必然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性,就极有可能存在交易造假行为,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各国政府越来越强调要加大对加密货币市场监管力度的理由了。  另外,正如前几日瑞士信贷银行 Credit Suisse 的分析师们发现:现在 97% 的比特币仅被存放在 4% 的地址里。这意味着加密数字货币的财富的集中程度是“相当中心的呀”,无论那 4% 的一小部分的地址的所有者是个人还是交易所——它都意味着在加密数字货币这场游戏中,仅凭几个关键人物就可以对加密数字货币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就是被操纵也是很有可能的。  至于 Mt.Gox 的创始人 Karpel&s,他目前正因贪污罪而在日本受审,Tibanne 目前也仍正在接受破产程序。Karpel&s 仍是 Tibanne 的 CEO,而 Tibanne 目前也仍拥有 Mt.Gox 88% 的股份,另外 12% 的股份掌握在一个住在旧金山的程序员 Jde McCaled 手上。而由于比特币市价的大涨,Karpel&s 现在很有可能会因为那后来找回的 20 万枚比特币而成为亿万富翁,而他前段时间还表示看到比特币现在的行情那么好,他还想重建 Mt.Gox 呢。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特币骗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