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luo-n是什么意思,n代表撒意思是什么什么

做oj遇到一道题,求二进制中1的个数。发现有大佬用来(n&n-1)。觉得很神奇。有空下来细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记录一下自己的分析过程
一、n-1发生了什么
①、二进制数n,n-1后,如果最后一位是0,将向前一位借2,2-1=1。最后一位为1。如果前一位为0,将继续向前一位借2,加上本身少掉的1.则变为1。一直遇到1。减为0.
所以 二进制
xxxx10000-1 = xxxx01111
按照上述 n=xxxx10000,n-1=xxxx01111
可以看到将原来的最右边的1变为0了。
重复操作,有多少个1,这个操作就可以执行多少次。
贴上实现代码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nt n, count = 0;
while(n & 0)
cout&&count&&
本文转自:http://blog.csdn.net/zheng0518/article/details/8882394
按位与的知识
n&(n-1)作用:将n的二进制表示中的最低位为1的...
n&(n-1)的妙用(强大的位运算)
n&(n-1)的妙用(位运算的强大)
n&n-1发生了什么
做oj遇到一道题,求二进制中1的个数。发现有大佬用来(n&n-1)。觉得很神奇。有空下来细想。确实是这么个道理。记录一下自己的分析过程
一、n-1发生了什么
①、二进制数n,n-1后,如果最后一位...
((n&(n-1))==0)的含义
是检查n是否为2的某次方(或者检查n是否为0)
取得n的二进制最右面的1,所以可以用 n&-n == n 来判断n是不是2的整数次幂
n&n-1 清除n的二进制最右面的1,所以可以用n &= (n-1) 来计算n的二进制有多少...
Number of 1 Bits
n&(n-1)的妙用
题目分析:求一个int的n,写成二进制的形式有多少个1?
1.用循环每次把n向右移动一位,判断n&1是否为1,这种方式会超时
2.采用n&(n-1)
public class Solution {
n&(n-1)的用法
转自:http://blog.csdn.net/zheng0518/article/details/8882394
n&(n-1)作用:将n的二进制表示中的最低位为1的改为0,先看一...
位运算总结(按位与,或,异或)
按位与运算符(&)
参加运算的两个数据,按二进制位进行“与”运算。
运算规则:0&0=0;
即:两位同时为“1”,结果才为“1”...
n & (n-1)的妙用
n&(n-1)的妙用(强大的位运算)
本文参考(http://blog.csdn.net/zheng0518/article/details/8882394)
简单介绍下,按位与的知识
将题目所求转化下,即为: n/1+n/2+…+n/(n-1)+n/n求和后-n;
由于n较大,无法一层for解决;画图,对于这样n/x的反函数图像,中心点为[sqrt(n),sqrt(n)]
没有更多推荐了,^_^#写在前面#&br&北京有意思的地方很多,需要耐下心来,慢慢地走走,或者骑个自行车四处转转,和路边的大妈大爷聊聊天。如果恰好遇到蓝天,那随手拍拍都是美景。顺嘴说一句,所谓的有意思,可能是因为那天同行的人蛮有意思,可能是遇到了一个操着京片子的大爷有意思,或者仅仅因为当天心情很好,又遇到了出乎意外的景色。所以,下面讲到的有意思,仅局限于我当时的心境,至于你若是看着这个回答,甚至还特意跑到那儿去,能不能有意思,可就不得而知了。好吧,先列串地名,且听我慢慢道来,多图,流量党慎点。&br&&br&故宫周围:&br&景山日落——西华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北海分馆)——皇城根&br&&br&民国风:&br&协和别墅群——段祺瑞执政旧府——东交民巷——辅仁大学旧址&br&&br&博物馆故居之类:&br&国博——首都博物馆——北京规划展览馆——自来水博物馆——万寿寺——梅兰芳纪念馆&br&&br&老北京胡同:&br&廊房二条——八大胡同-杨梅竹斜街——东四一带——恭俭胡同——钟鼓楼一带&br&&br&很文艺:&br&正乙祠——人艺——各个小剧场——中山音乐堂&br&&br&其他:&br&炮局——国子监街——明城墙——元大都遗址公园——街心公园——人定湖公园——中国电影资料馆&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85& src=&https://pic2.zhimg.com/50/30e1cde4b368bc76eec0ee7e18a1b0ea_b.jpg& data-rawwidth=&83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30e1cde4b368bc76eec0ee7e18a1b0ea_r.jpg&&&/figure&&br&&b&1.景山日落&/b&&br&如果在北京只能去一个地方,那我首推景山。登上景山,俯瞰故宫全貌。环顾四周,近处的天安门广场,钟鼓楼,远处的大裤衩鸟巢等尽收眼底。站在山顶,望到脚下蓊蓊郁郁的绿树,点缀着些黄色的琉璃瓦,朱红色的老墙,光影斑驳,这是我眼里最美的北京。&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840& src=&https://pic1.zhimg.com/50/a049d5fc82cb679ceeddb_b.jpg&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a049d5fc82cb679ceeddb_r.jpg&&&/figure&拍于2014年6月,那大概是整个14年最蓝的一天了,但当天有云彩,遮住了部分落日。小米手机像素不高,也拍到了飞鸟,记得当时不太顺利,心情不佳,看完日落后在朋友圈写下了以下话语:&br&&p&“在北京的四年,会有很多事情想做,而这也是to do list中的一项。每天都会有顺意的,不顺的事,但每一天,太阳依旧落下,不管不顾。云彩遮挡,没有看到真正的日落西山,但又如何呢?哪来那么多的完美,更何况是向老天索取!”&/p&&br&&p&&b&2.西华门&/b&&/p&&p&西华门夹在午门,中山公园和北长街之间,大多数人去故宫都是走的天安门城楼到午门,而西华门一带,相对清静。城墙,筒子河,银杏柳树,构成了静谧的风景。沿着故宫的城墙走走,迎面吹来筒子河的微风,柳树迎风招展,河对面是中山公园,春天有一片片郁金花,走过一扇大门便是神武门广场,熙熙壤塘都是游客。曾经在夏天,夏夜,秋天多次去过西华门,每次都有新鲜的景象。以下照片拍于14年秋天(照片中的就是我哈),在秋天骑个自行车绕着老城区转转,随手拍拍,绝对是在北京的一大乐事。&/p&&figure&&img data-rawheight=&4128& src=&https://pic3.zhimg.com/50/03bd294da621ed8cde3da51d96eed38c_b.jpg& data-rawwidth=&30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9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03bd294da621ed8cde3da51d96eed38c_r.jpg&&&/figure&&br&&p&从西华门出来往南走是中山公园西门,西安门,穿过长安街是鸭蛋。西华门出来沿着北长街往北走就能到西北角楼,这是被拍摄最多的角楼,每天都有长枪短炮在此守候。角楼与护城河的黄金比例,虽然我不懂建筑,还是被这对称之美深深吸引。没有在雪后去故宫,看角楼,是我一大遗憾。&br&&/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840& src=&https://pic3.zhimg.com/50/5405edd10b8df51d7e7cc10_b.jpg&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5405edd10b8df51d7e7cc10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1840& src=&https://pic3.zhimg.com/50/bbb81addfa26e60f41e42af_b.jpg&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bb81addfa26e60f41e42af_r.jpg&&&/figure&&br&&p&&b&3.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北海分馆)&/b&&/p&&p&坐落在故宫后文津街上,与北海一墙之隔。仅在工作日开放,有国图的借书卡就可以进去看书,都是古籍。内部超有氛围,看书累了还能眺望到北海白塔。下图中最前侧柱子后面橙色衣服的男子是个外国人,当时我就惊呆了,一个歪果仁在孜孜不倦地读古文,作为一个外语学生,感到好惭愧。&/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840& src=&https://pic3.zhimg.com/50/68d1bd29b82a1b5dbb991e5f454eee21_b.jpg&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8d1bd29b82a1b5dbb991e5f454eee21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src=&https://pic2.zhimg.com/50/797b5ddab7ba16eabe8f9_b.jpg& data-rawwidth=&1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97b5ddab7ba16eabe8f9_r.jpg&&&/figure&&br&&p&&b&4. 皇城根一带&/b&&/p&&p&皇城根一带适合骑着自行车转悠,基本都是林荫大道与红墙黄瓦,夏天超美。&/p&&p&13年8月30日,与学姐一起,早上从东四附近出发,骑着自行车,路过中国美术馆,参观五四红楼,过地安门大街,穿过拥挤的南锣,清静的北锣,往西绕过钟鼓楼,下午去了宋庆龄故居,参观顺便休息。晚上在银淀桥边的云海肴吃饭,在北海南沿听听歌。畅快的一天,好想再来一次老城区骑行。&/p&&p&14年夏天偶然拍到的一张地安门大街十字路口(就是那个有卖好吃的栗子的十字路口)的照片,纵横交错的电车线,蛮有感觉的。&/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840& src=&https://pic2.zhimg.com/50/c3a0a59daa45b1b462230_b.jpg&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3a0a59daa45b1b462230_r.jpg&&&/figure&&br&&strong&5. 协和别墅群&/strong&&br&坐落在协和医院对面,北面是寸土寸金的金鱼胡同金宝街,东侧是外交部街,还有迎宾馆的旧门矗立着。协和医院别墅群为美式别墅,属于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协和别墅群的大门还保留着90多年前的模样,会有保安在,这时候就假装自己是住在里面的人,直接忽视保安淡定地走进去就好了,一定要淡定,目不旁视。&br&基本都是两层小别墅,附带着小花园,如下图。由于种种原因,现在里头有不少私自搭建的棚户,也有很多小商贩,看病的,打工的,形形色色的人租住在里面(主要是半地下室),因此环境比较差。这是北京很多还在使用的历史建筑的通病。&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840& src=&https://pic1.zhimg.com/50/40a067bbac0a6aa1efc1_b.jpg&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40a067bbac0a6aa1efc1_r.jpg&&&/figure&&br&协和别墅内最初居住的都是协和医院的专家,进门不远处一栋就是林巧稚住过的别墅,现在是他侄子(协和医院小儿科专家)居住。闲逛时遇到一个六十多岁的伯伯,他以前是国家运动员,拿过全国第四的成绩。他岳父是当年卫生部部长的警卫员兼司机,妻子在协和医院工作,父亲是北京到莫斯科的列车长。小区绿化中有几个不起眼的石墩子,听伯伯讲是旗杆墩子,据说是多尔衮时期的产物,当时多尔衮的行宫又叫十旗杆宫,有十个这样的的旗杆,在文革期间被破坏,现存这个也残破了,回来后查资料,也没查到这个叫十旗杆宫的地方,有了解的知友,请留言告知哦。小区最北面的一栋楼,最初是教堂,比协和医院年纪还大,现在马寅初的后代就住在这里头。和伯伯在树荫里聊一下午,感叹这每幢别墅里头都藏着无数的故事,等待着谁去挖掘。伯伯还特别热心地说如果想研究历史,他帮我介绍这些房子的住户,也就是那些专家将军干部之类的,听他们讲那过去的故事。非常热情的伯伯,他一定是对这儿充满了感情,希望有更多人能来了解它们,保护它们。&br&&br&&p&&strong&6. 段祺瑞执政旧府&/strong&&/p&&p&张自忠路地铁站出来便是,砖灰色民国风建筑,属于人大,现在里头居住的大多还是与人大有些渊源的。第一次来这里是14年清明假期,正值草长莺飞的时候。第二次是在15年元旦,与好朋友一起在里面拍毕业前的写真,北京冬日的肃杀与民国风情的建筑,倒也十分相配。整个院子东侧有一个花生咖啡馆,冬天在门口晒太阳一定特别舒服。咖啡馆旁边是另一个单位,属于社科院,但从建筑风格上看得出来以前是同一个大院。社科院的大门紧闭着进不去,建筑都修缮过,两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840& src=&https://pic4.zhimg.com/50/0dd875d549f9de_b.jpg&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dd875d549f9de_r.jpg&&&/figure&&p&&figure&&img data-rawheight=&578& src=&https://pic4.zhimg.com/50/bba4d9ba7eefa782b20dfe4_b.jpg& data-rawwidth=&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bba4d9ba7eefa782b20dfe4_r.jpg&&&/figure&与协和别墅相似,虽是文保单位,却并没有受到什么保护。很多地下室对外出租了,房屋外头还有私自搭建的棚户,有些建筑荒废已久,摇摇欲坠。推开一扇小门,看到了下图的场景,还是第一次实地看到这样在走廊里的厨房,更惊讶的是现在这里居然还有人居住,看,他们正在做饭呢。&/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src=&https://pic3.zhimg.com/50/d1bf3b86c641ab7e3cdf7ee_b.jpg& data-rawwidth=&1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d1bf3b86c641ab7e3cdf7ee_r.jpg&&&/figure&&br&&br&&br&&strong&7. 东交民巷&/strong&&br&大概很多人都记得历史书上提过的东交民巷,百年之前这里曾经上演风起云涌的外交大片。第一次去东交民巷是12年秋天,数百年后,曾经的屈辱,惊变,历史都已淹没在秋日融融的阳光中,只剩下一片宁静。也只有在这秋日的下午或黄昏,最能感受这一段历史的遗留风味。&br&&p&我首先悄悄溜进了原比利时使馆(现在改造成了宾馆),怀着忐忑的心情推门进入大厅,瞬间像回到了百年前的小洋楼,有点《金粉世家》的感觉。就在那短短的几分钟里,望着大厅里的吊灯,迷醉在那昏黄的日光与氛围中,仿佛见到了张爱玲,手持一炉沉香。(下图为原比利时使馆主楼)&/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40& src=&https://pic4.zhimg.com/50/0dc77af98b3f81b4c81f0_b.jpg& data-rawwidth=&4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dc77af98b3f81b4c81f0_r.jpg&&&/figure&&p&比利时馆北面是圣弥额尔天主教堂,在一个小小的十字路口,远远地只能看到两个塔尖。推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棵参天大树,蓊蓊郁郁。阳光透过树枝洒下一些斑驳的树影,与一旁的教堂交相呼应。&/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40& src=&https://pic3.zhimg.com/50/1c8d2e515e3fdedc4c227b81125fd74e_b.jpg& data-rawwidth=&43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2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1c8d2e515e3fdedc4c227b81125fd74e_r.jpg&&&/figure&&p&教堂出来往北走,旁边在搞基建的,我就向他们打听意大利使馆。一个带着安全帽的,操着标准京片子的大叔和我聊了起来。当知道我学德语以后,他兴致勃勃地讲到:“我们这里头原来是个德国的俱乐部,就是那个写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地方,以前这一带全是使馆区,都是历史屈辱的地方。上个星期向下挖的时候,挖出来3瓶酒,我们怕是毒气之类的,单位还找人做了鉴定。后来一瓶酒打碎了,整条街都是香气。100多年的酒,白中偏黄的颜色,特别特别香,整条街都闻到了。”后来我们还聊到了老北京的保护,现在的城墙根,70年代城墙的拆除,他小时候的北京,西安的城墙,甘肃内蒙那儿的野长城。。。很是开心。就在要走之时,他还提到,对面的大院是国家领导人经常居住的地方,离中南海近,我深表诧异与不信。他说:&你别这样看上去只是爬满了爬山虎的,两三层的矮楼,从这儿延伸向南很大的范围都是。你没发现,这个每个路口可见的摄像头都是至少3个,隐藏的就不知道多少了。我们现在的一言一行都被监控着,这马路对面就是北京市政府新造的楼,以后市政府还要搬回来工作的。&&/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840& src=&https://pic3.zhimg.com/50/de92e60ec9c674cfbe057_b.jpg&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de92e60ec9c674cfbe057_r.jpg&&&/figure&&br&从教堂出来往西继续走,能一直走到天安门广场。这一路上还有最高人民法院检察院,原法国邮局,上图是十字路口的某外资银行遗址,现在不知作何用途。这一带都是这样风格的建筑,蓝天碧树红墙,煞是好看。下图为一幢欧式建筑内部院子,现在是某单位,看上去保护得很好,偷偷溜进去拍了个照,就被门卫大叔轰走了。&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840& src=&https://pic4.zhimg.com/50/0e720eb1f936c6a43dbc38f4ade2e511_b.jpg&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e720eb1f936c6a43dbc38f4ade2e511_r.jpg&&&/figure&&br&东交民巷一带很适合夏末初秋,散步或骑车。也曾在夏天晚上去散步,最高人民法院和检察院门口会有很多上访的人在路上打地铺,蛮吓人的。&br&&br&&p&&strong&8. 辅仁大学旧址&/strong&&/p&&p&辅仁大学旧址靠近什刹海和恭王府,现在是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13年深秋和14年秋天都去过,第一次去的时候在胡同里问路,一个大叔说校园里的小花园很漂亮,他就住在旁边的军区大院,从小就在里面玩,大叔还悄悄告诉我该怎么潜入辅仁。&/p&&p&门口有两个保安,因为那天是周末,还有人上课。我先在外面先装作漫不经心地走一圈考差地形,然后完全忽视保安,超级淡定地直接走进去。刚走到转角处,赶快加快速度,心里窃喜,这么容易就被我混进来啦。但第二年和小伙伴一起进去就没那么容易了,被保安拉了下来,问我们去干嘛,我就随口瞎说,去上课。保安小哥追问,什么课,我就继续瞎编,会计课。结果小哥说不出话,又让我们进去了。后来转了一圈出来,保安小哥还问,这么快课就上完了?朝保安小哥笑笑就走啦。&/p&&p&一进入辅仁,就感觉到完全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宝地,前排的教室虽然修葺过,但还是很有上世纪的感觉。最惊喜的要算穿过一片小林子,突然出现一个后花园,芳草萋萋,绿树成荫,亭台溪涧,豁然开朗。晚秋柔和的阳光(那时候下午两三点了)洒在草坪上,把我的影子拉得长长,硕大的园子不见一个人影,偶尔有几声鸟鸣。想着旁边就是繁华的西二环,这里头却仿佛一片室外桃源,很有一种穿越的惊喜感。据说这个小花园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和《霸王别姬》的取景地。&/p&&p&下图为14年秋天与小伙伴同行,照片中的是小伙伴,红色大衣与金黄树叶很配哦。&/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src=&https://pic2.zhimg.com/50/b7d4ba3d00c_b.jpg& data-rawwidth=&1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b7d4ba3d00c_r.jpg&&&/figure&&p&14年秋天去的时候,碰上有剧组在拍戏,大家随意感受一下。&/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840& src=&https://pic1.zhimg.com/50/eef9e2bf7f_b.jpg&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ef9e2bf7f_r.jpg&&&/figure&&br&&br&&strong&9. 国家博物馆&/strong&&br&国博就不多介绍了,给几个Tip吧&br&a. 提前官网或者短信预约,分分钟进去。旅游高峰期排队可以吓死人,导游最喜欢带游客来这样的免费景点。&br&b. 官网上有每月的志愿者讲解安排,对大多数人来说,参观博物馆没有讲解就像做菜没有放盐,食之无味,有了讲解就变得津津有味啦。&br&c. 国博里面有wifi,很多展品可以扫二维码听语音讲解,很人性化。&br&国博还可以用来拍装B照,比如以下,嘿嘿。当时是中法建交40周年的展览,法国人布展,光影效果非常棒。照片是从微信里down下来的,像素很低。&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541& src=&https://pic3.zhimg.com/50/71ecd5ae82_b.jpg& data-rawwidth=&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71ecd5ae82_r.jpg&&&/figure&&figure&&img data-rawheight=&960& src=&https://pic3.zhimg.com/50/47acec842cc8b_b.jpg& data-rawwidth=&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47acec842cc8b_r.jpg&&&/figure&&br&&br&&strong&10. 首都博物馆&/strong&&br&首都博物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北京风俗展览,当时去正好碰上志愿者讲解,讲解员是一个在老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大哥,一口京片子。展览涵盖婚丧嫁娶,习俗礼仪,饮食节庆,商业买卖等方方面面。甚至休息区还有一个戏台子,台前陈列着八仙桌,坐着休息的时候能看到戏台子上的屏幕上正在放《霸王别姬》的片段,适合老北京文化爱好者。&br&&br&&strong&11. 北京规划展览馆&/strong&&br&其他回答中已经详细讲过,此处不再赘述。印象最深的是挂在电梯边上的一大幅铜画,是二环内的地图,每个地名看着都很亲切。还有一个巨大的沙盘,大概四环以内都能找到。规划展览馆人很少,就在前门东边,交通方便,旁边还有铁道博物馆(以前的火车前门站),都适合避开游客,悠哉悠哉逛逛。&br&&br&&strong&12.自来水博物馆&/strong&&br&这几个博物馆中最没有名气的一个,在东直门附近的一个小区里,挺难找的。顾名思义,关于京城自来水建设历史的。此地最让人喜欢的倒不是展览,而是草坪和建筑,不多说了,直接上图。此图拍于13年9月,当时从学校骑车骑到了这儿,天蓝得不像话,路上吃个吴裕泰的抹茶冰淇淋,可开心了,好怀念大学时光呀。&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840& src=&https://pic1.zhimg.com/50/01f7e8aab124d617ec246abf37e9b069_b.jpg&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01f7e8aab124d617ec246abf37e9b069_r.jpg&&&/figure&&br&&br&&strong&13. 万寿寺&/strong&&br&万寿寺素来有三环小故宫的美誉,向往已久,这是这个List中唯一一个在我毕业后去的地方。不像其他装饰得金碧辉煌颜色耀眼的佛寺,万寿寺的佛像与建筑内部有些暗淡,甚至让我怀疑是否是积了灰尘,有种古朴的韵味。&br&在万寿寺偶遇一个老爷爷,攀谈起来,发现老爷爷是常熟人,还是半个老乡。参观途中我们聊到了北京的寺院佛塔古建,家乡的风俗民情轶事,还一起饶有兴致地蹭了导游。老爷爷学识渊博,虽穿着朴素,却难掩知识分子的气质,一问才知道他是北理工的老师。分别之前我们合照一张,互留姓名与邮箱地址,我便把照片发给了爷爷。特别惊喜的是,老爷爷洋洋洒洒地回了一篇长长的邮件,给这万寿寺之行写了篇细致生动的游记,还把我当时的几个疑惑之处查好资料分享给我。我好奇着一百度,才发现老爷爷是北理工数学系教授,博导。随处留心皆学问,向老爷爷学习,多探索,多深究。&br&&br&&br&&strong&14. 梅兰芳纪念馆&/strong&&br&梅氏故居,与辅仁大学仅一街之隔。印象中的北京秋天,就是梅兰芳故居那样的。小院落里,朱红的门楣,高高的柿子树,挂着一个个金黄的果实,称着蓝天格外好看。如果我在北京有个小院落,什么都可以不栽,柿子树必定是要有一棵的,当然,这也只是如果。。。&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src=&https://pic1.zhimg.com/50/36df501f0da22e8ffe53ce4_b.jpg& data-rawwidth=&1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36df501f0da22e8ffe53ce4_r.jpg&&&/figure&&br&&br&下面进入到我最爱的老北京胡同篇,私以为,&strong&要认识北京,一定要去串胡同&/strong&。&br&印象中的北京胡同,总是虚开着门,门上贴着对联,小院里种几株植物,总有几辆看似破旧的自行车直接倚靠在墙上。偶尔会有猫咪走过,看你几眼,又消失不见。也会遇见提笼架鸟散步的大爷,卖北冰洋的小摊贩,骑自行车的路人。就这么走着走着,也没人会注意到你,要是问路了,大妈大爷准会特别热心地告诉你。&br&&br&&strong&15. 廊房二条&门框胡同&/strong&&br&廊房二条和门框胡同藏在前门西侧,廊房二条为东西走向,门框胡同为南北走向,很短。前门商业街很没有意思,古装的皮囊下面全是一股子铜臭味,改造的仿古街充斥着哈根达斯,星巴克之类,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倒是旁边的廊房二条,保留的比较好,市井气息下是老北京的真性情。推荐几家有意思的小店。&br&&p&首推&strong&二条杂货铺&/strong&,杂货铺里卖的全是些老什件,但又不像古董那样拒人于千里之外,都是些以前生活中的常见之物。老板也很有意思,有一回和他聊了很久,得知他原是京城有名的酒店西餐主厨,自己喜欢收藏这些老物件,收多了放不下了,就辞职开了个铺子,售卖一些,就图个乐。&/p&&p&昏黄的灯光下,小小的铺子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杂货,每个背后都有属于时代和个人的故事,其实最动人的该是这些故事呀,它们还在等人来诉说呢。(下图由我学姐zheng yang 拍摄)&/p&&p&&figure&&img data-rawheight=&640& src=&https://pic3.zhimg.com/50/b41bed477b02cce27640d_b.jpg& data-rawwidth=&8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b41bed477b02cce27640d_r.jpg&&&/figure&很多物品所属的时代早已远去,只有听老板介绍,才知道物品背后的时代背景。比如下图中的灯座,原本是一个花瓶,老板说电灯刚传入中国的时候,稀罕得很,国人很宝贝,特意用瓷器来托着它。&/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src=&https://pic3.zhimg.com/50/9de013d4addc1_b.jpg& data-rawwidth=&1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9de013d4addc1_r.jpg&&&/figure&&br&&p&下图是一个古老的电话,有百八十年了,神奇的是它还能正常工作,我还亲身试用了一下,左边那个圆柱是听筒,感觉也蛮奇妙的。&/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src=&https://pic1.zhimg.com/50/9be11fef8a9f_b.jpg& data-rawwidth=&1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9be11fef8a9f_r.jpg&&&/figure&&br&二条杂货铺旁边是&strong&正阳书局&/strong&,专售与北京相关的书籍与古籍,听说不乏孤本善本。老板很有个性,放弃了白领工作,开个书局,上过好些电视节目和纪录片。在我印象里,他就是diaodiao的样子,有股北京老爷们的傲气。记得第一次和同学一起去,看到门口的兔儿爷泥塑,向同学介绍说这个是兔老爷。这顺嘴的一句话被老板听到了,有点凶凶地朝我瞄了一眼,一本正经地教训起来,说这是叫兔儿爷,别瞎说。15年初偶然走到西城区的砖塔胡同(北京有纪录最老的胡同,有800多年历史了),在砖塔胡同内遇到了老板,原来他在做这儿开起了分号,分号还会举办很多沙龙,可惜没有参加过。&br&&br&杂货铺左边隔条门框胡同是&strong&门框酒缸&/strong&,专售门框二锅头,门框二锅头是二锅头中的小众产品。小小一间店面,除去柜台便是四个大酒缸,酒缸盖着盖子,便成了桌子。后来看北京风俗书介绍说,老北京的酒肆就是这般模样,一般附近还有熟食店,可以直接在酒铺点些下酒菜,酒铺的小二就会替客人去买来。现在门框酒缸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墙上的菜单包括了爆肚炒肝之类的小菜,而隔了几步远的&strong&爆肚冯&/strong&据说是京城最正宗的,几代人都守着廊房二条的这家店,没搬过。门框酒缸的大叔很和蔼,有一回下雨在他店里躲雨,便聊了起来,后来每次去前门,都会去他那里坐坐。虽然喝不了二锅头,但夏天那里会卖酸梅汤,是我在北京喝过的最好喝的酸梅汤,大叔说因为原料好,兑水少。我时常想:现在各色的咖啡店酒吧随处都有,传统的酒肆倒是不多见了,可要好好保存下来呀。&br&16年6月份去北京出差,和同学又逛到了门框酒钢,可惜已经不卖酸梅汤了,时隔近两年,大叔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我,很是感动。&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840& src=&https://pic4.zhimg.com/50/fa02ffe9159ccaeb62b4_b.jpg&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fa02ffe9159ccaeb62b4_r.jpg&&&/figure&&br&&br&在这一带逛累了可以去门框锅贴店吃个饭,几个现煎的锅贴喷香松脆,配上一碗小米粥,舒坦,而且还特别便宜,十来块钱就能吃得很饱。锅贴店的装修还是上世纪风格,甚至可以说很简陋,但锅贴的味道,绝对比大酒店连锁店好吃得多。&br&&br&&strong&16. 八大胡同——杨梅竹斜街&/strong&&br&从廊房二条出来往西走,便能走到八大胡同附近。八大胡同是前清的烟花柳巷,赛金花的故事就这里上演。现在这一带都是破落的大杂院,那天去时大概是下午五六点,大杂院里开始冒出烟火气息,胡同里有随处可见玩闹的孩子,路边的熟食摊,还有遛狗的老人。八大胡同离天安门不过一两里路,却活脱脱一副上世界八十年代模样,时光在这里,停止了流动。&br&下图大杂院里做饭的妇女,由学姐Zheng Yang拍摄&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852& src=&https://pic3.zhimg.com/50/fa6cfeb012435_b.jpg& data-rawwidth=&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a6cfeb012435_r.jpg&&&/figure&&br&八大胡同一带以前都是妓院茶室,现在都变成了大杂院,破败杂乱,只有少数雕刻精美的廊柱雕楼,还能依稀看出一些曾经的光景。&br&下图为一个有名的青旅,叫做上林国际青年旅舍,由一个妓院改建而成。&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src=&https://pic4.zhimg.com/50/033b20a1c2f1c07b4f69ed31025b28dd_b.jpg& data-rawwidth=&1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33b20a1c2f1c07b4f69ed31025b28dd_r.jpg&&&/figure&&br&八大胡同与杨梅树斜街相连,京城内斜着的路不多,最有名的大概就是烟袋斜街。现在杨梅树斜街周围有些创意小店,人不多,挺清净,适合走走散散步。&br&&br&&strong&17. 东四一带&/strong&&br&14年清明的时候从学校出发骑车在东四一带闲逛,此处的胡同大多修缮过,好多可能就被某某富豪明星买了做会所之类。先看看那天的天气,春天的北京,也是美得醉人啊。(手机拍的,无后期)&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840& src=&https://pic1.zhimg.com/50/7ab1b1cbc77db0bd3147b_b.jpg&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7ab1b1cbc77db0bd3147b_r.jpg&&&/figure&&br&&br&&br&那天在东四胡同转悠,主要是去找什锦花园胡同和孟小冬故居。在东四胡同里七拐八拐问了N个人,终于找到了孟小东故居,轿子胡同八号,可惜已经被人买了改造了,大门紧闭,后来看了书才知道是被一位非常喜爱冬皇的华人女士买了,建成小型孟小冬展览馆,曰轿黄府,可惜不开放,不过孟小冬故居能被她的忠实粉丝购置,也是幸事。&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840& src=&https://pic3.zhimg.com/50/28a1523935bde55bd933d5baa0fd6a47_b.jpg&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28a1523935bde55bd933d5baa0fd6a47_r.jpg&&&/figure&&br&&br&瞎逛的时候正好有个男的路过,他开个电动车,手里拿串钥匙,穿着正装,直觉他是房产中介。我问他是不是房屋中介,他说是,在找一座四合院。我就跟着他去找,在旁边一个大概只有一个一米宽的胡同里找到了。这座不是典型的四合院,布局如图(画得很丑,红色表示有门相连)。中介说这房子是08年装修的,大概一共有180平,房屋面积120,位置不正(非坐北朝南),采光不好(客厅那一排较低,院子窄,厨房和院里的树遮光)没有停车位(门口胡同才一米宽),房间布局不当,院子太小。即便如此,报价1250万。中介说附近四合院如果坐北朝南,有停车位,未装修的十万一平,装修过的十一到十三万。而买四合院的,主要是用来改做会所,除了明星大佬,还有公司。最近潘石屹就找他们要买座四合院,还说要买那种破破烂烂摇摇欲坠的,纯当买个地皮再造。突然长了好多知识,好想和他去看看上亿的四合院,可惜他说今天没时间了。&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840& src=&https://pic1.zhimg.com/50/e46eb117ab8_b.jpg&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e46eb117ab8_r.jpg&&&/figure&&br&&br&&strong&18. 恭俭胡同&/strong&&br&恭俭胡同,地处景山北侧,靠近北海,旧时大概也只有皇室贵族有点身份的人才能住在这儿了。出景山西门,进恭俭胡同,一路曲曲折折,喝个北冰洋,和老人闲谈,听说这里住过一个老姑娘,会八国语言,在中苏关系紧张的时候,天天有便衣在这里盯着。走几步到了米粮库,邓小平住过。胡同里曾经的皇家冰窖,现在是私房菜馆。最惊喜的要数在胡同里看到北京“膀爷”光着膀子自己烤串,配着毛豆花生啤酒,好不悠闲。他们还特别热心地请我吃羊肉串,聊起来说到我是江阴的,正对镜头的那位大叔说他打过渡江战役,我瞬间倍感亲切。过一会儿转念想不对,建国都60多年了,可他看着只有四五十岁。大叔又说他是心态年轻,其实都七十八了!哈哈,原来是唬我呢!他们真好玩~&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840& src=&https://pic3.zhimg.com/50/354fa504beb8fc753cc5ef_b.jpg&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354fa504beb8fc753cc5ef_r.jpg&&&/figure&&br&胡同内还保留着这样的副食店,很怀旧。&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src=&https://pic3.zhimg.com/50/77e0dfb96eed93_b.jpg& data-rawwidth=&1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77e0dfb96eed93_r.jpg&&&/figure&&br&&br&&strong&19. 钟鼓楼一带&/strong&&br&最初知道钟鼓楼,是从学校的电子杂志《维比》,一个认识的学妹是其中的编辑,有一期就是专题探访正在消失得钟鼓楼胡同。看了这个报道,钟鼓楼便成了一个与自己的约定,在它消失之前,总要去看一眼,才不辜负吧。&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src=&https://pic3.zhimg.com/50/4a9f4bada93fab977fdac_b.jpg& data-rawwidth=&1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4a9f4bada93fab977fdac_r.jpg&&&/figure&14年暑假的傍晚,与同学小沙沙继续我们的漫游北京城,这一站便来到了钟楼湾胡同。走近钟楼湾,满目已是断壁残垣,衬着夕阳,好不凄凉。老胡同又要拓宽改建成广场了,就像廊房头条一样,纵使便利了敞亮了,又如何呢?老味道要去哪里找寻!和路人甲乙聊天,说到《维比》曾来采访过功夫刘,没想到路人甲居然是功夫刘的儿子,趁机聊聊。从钟楼湾回来,在网上看到一个很古老的电视剧《钟鼓楼》,推荐大家看一下,大概只有5,6集,电视开头,镜头一路扫过地安门大街,不像现在车水马龙,却别有一番味道。&br&&br&&strong&20. 正乙祠&/strong&&br&13年偶然路过正乙祠,进不去,无奈跑到旁边摇摇欲坠的大杂院二楼,略微看到戏楼全貌。14年夏很幸运而意外得到了正乙祠的门票,得以观察到老戏楼的全貌。《梅兰芳花》精选几段梅氏经典,如天女散花,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洛神赋等。当时坐在二层的侧面包厢,由于视角不佳,我溜到栏杆边蹲着听戏,刹时就想到了电影《霸王别姬》中偷偷在戏院里蹭戏的孩童。蹲着虽然脚酸,但离舞台才两三米,能把演员的面部神情看个分明。贵妃醉酒中,当贵妃缓步回宫,高力士目送贵妃离开,背对观众时,高力士双眼飞速乌溜乌溜地转,配合表情,活灵活现。虽然背对观众,但表演依然到位,敬业专业,可见一斑。霸王别姬中,虞姬独唱部分,略带凄凉,只听得身旁音控室的师傅正在轻轻跟唱。另外换场时候的伯伯,一身长衫,半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乱,虽不年少,风骨依存。另外正乙祠的楹联也让人印象深刻,曰: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br&&p&下图为舞台上,演的好像是《洛神赋》,记不太清了。&/p&&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src=&https://pic2.zhimg.com/50/7d9cda470d94333da0feb_b.jpg& data-rawwidth=&1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7d9cda470d94333da0feb_r.jpg&&&/figure&&br&&br&&br&&strong&21. 人艺&/strong&&br&在北京,总要看一场人艺的话剧。第一次去看的是徐帆濮存昕主演的《阮玲玉》,坐在整个剧场二层的最角落,身后身旁都是墙了,但也是这次开始,爱上了看话剧。后来人艺在学校里会卖一些学生公益专场票,价格便宜位置也好,只是需要去排排队。至今还没看过《茶馆》《雷雨》《白鹿原》等经典大戏,又已离开北京,很是遗憾。&br&&p&另外,剧场旁边有个话剧博物馆,也是值得一看。&/p&&figure&&img data-rawheight=&1840& src=&https://pic4.zhimg.com/50/7d9fcc0269_b.jpg&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7d9fcc0269_r.jpg&&&/figure&&br&&br&&br&&strong&22. 各个小剧场&/strong&&br&京城最大的便利之一便是文化资源充足,时时都有文化大餐,往往还质高价优。若是对话剧感兴趣,有很多小剧场都不错,如朝阳9剧场,蜂巢,蓬蒿,鼓楼西。关注一些公众号,有不少讯息,还能经常有优惠送票之类的活动。记得13年暑假有戏剧节,实习结束了就去看场剧,25元一张的学生票,小剧场内哪怕在最后一排视线也是不错,现在想来真是舒坦。众多小剧场中,朝阳9剧场很有特色,坐落在金台夕照地铁站东面,里头共有9个小剧场,还有常年展览,展出多为复古怀旧风,比如老家具老物件。&br&&br&&p&&strong&23. 中山音乐堂&/strong&&/p&讲到中山音乐堂,顺便说说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与中山公园分别在故宫东西两侧,前身分别是太庙和社稷坛,体现了左祖右社的礼制思想。如果嫌故宫拥挤,不妨来这两个地方,一样庄严肃穆又清静,中山公园的春季的牡丹和郁金香展在京城比较有名,雪后去太庙也不错,苍柏青青,白雪皑皑。听懂行的朋友说,中山音乐堂是京城听古典音乐的最佳场所,好吧,其实我并不懂,纯粹体验一下罢了。只记得那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中山公园内古木葱茏,幽黢黢伸手不见五指,遥望见南面灯光,似乎是人民大会堂的灯光,暗夜里中山公园显得特别神秘,独行甚至有些怕怕的,也是一个神奇的体验。&br&&br&&strong&24. 炮局&/strong&&br&炮局胡同在雍和宫附近,周围有柏林寺。13年秋,从雍和宫出来,骑车在胡同里转悠,骑到了炮局胡同(解放前是关押国民党犯人的)。早有耳闻,不经意间遇到,得来全不费工夫,很是惊喜。高墙依旧,砖影斑驳,墙上的高压电线(防止犯人逃走的),看得依旧让人心慌,听说这里也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取景地。属于炮局的时光已远去,周围的区民日子依旧,不知会有多少人,会停下脚步,带着好奇的目光,看看这几个庞然大物?又不知还有多少人,会注意到这里曾经的故事?&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264& src=&https://pic4.zhimg.com/50/3c49e47cb24c357ed32afb_b.jpg& data-rawwidth=&1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c49e47cb24c357ed32afb_r.jpg&&&/figure&&br&&br&&strong&25. 明城墙&/strong&&br&明城墙在北京站附近,靠近崇文门东便门,是北京城内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城墙,现在修葺成了明城墙遗址公园。公园内绿化不错,适合散步遛狗拍照。14年深秋去过一次,枯黄的树叶,半绿的草坪,称着古城墙上枯萎的野草,若是在残阳时分去,必定凄美。古城保护,城墙的拆除是永远的痛那!&br&&br&&strong&26. 国子监街&/strong&&br&国子监街,又叫成贤街,街口东西各有一座过街牌楼,是非常美丽的一条街,尤其的夏天的上午,七八点钟,雍和宫国子监还没开门,街上没什么人,偶尔有车开过,浓密的绿树投下剪影,光影斑驳最是可爱调皮。在这街上随意走走,偶然发现街西头有一个戏剧工作坊,原来是林兆华的戏剧室,一旁还有咖啡馆之类,人少清静颇文艺。和好朋友偶然发现了那里,早上10点多,几乎没有人,露天咖啡馆还没有开张,在那儿坐着柔软的沙发休息会儿,发个呆,看看芭蕉和石榴,做个白日梦,偷得浮生半日闲。&br&&br&&strong&27. 元大都遗址公园&/strong&&br&元大都是个不起眼的公园,东起芍药居,西至西土城,瘦瘦长长一条,与北土城路平行,绕着北四环,可能是全北京最长的公园吧,春季以海棠闻名。在这里提到元大都,主要是因为它与我学校就一街之隔,但也正是因为这样,觉得随时可以去,反而拖拖拉拉都没好好去过。去过惠新西街段和健德门段的元大都,有不同的主题,春天去看看海棠花,很不错。&br&下图拍于14年清明,好多大爷在公园里遛鸟,猜猜看,鸟笼为什么要蒙着布?&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840& src=&https://pic3.zhimg.com/50/f735becdfba_b.jpg&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735becdfba_r.jpg&&&/figure&&br&&br&&br&&strong&28. 街心公园&/strong&&br&这里的街心公园,指的是地坛东侧与和平里西街接壤的一段,夏天绿树成荫,遮天蔽日,秋天银杏很美。很多次路过,能看到老爷爷悠闲地放着风筝,老奶奶自在地抖着空竹,大人打羽毛球踢毽子,小孩玩耍嬉闹,最是生活。和平里西街往北为樱花西街,春天樱花很漂亮,如下图,拍于14年清明。手机拍,无P图。&br&&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1840& src=&https://pic2.zhimg.com/50/c794cdc650e884a0bada871_b.jpg& data-rawwidth=&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794cdc650e884a0bada871_r.jpg&&&/figure&&br&之所以提这个街心公园,倒不是因为景色有多么优美独特,只是它就那样静静地立在街角,平易近人。它之于我,因为多次在它身边骑车,颇有了感情。&br&&br&&br&&strong&29. 人定湖公园&/strong&&br&人定湖公园在六铺炕小区里头,很不好找,小小的公园,西式建筑很独特,可惜去的时候是晚上,看不真切,很想在秋天去那里野餐。冯小刚的电影《甲方乙方》就有镜头是在这里取景的。下图来自网络,网址如下:&a class=&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visitbeijing.com.cn/play/thematic/dsy/n.s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visitbeijing.com.cn/pla&/span&&span class=&invisible&&y/thematic/dsy/n.s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357& src=&https://pic3.zhimg.com/50/6cabe9e05dfa_b.jpg&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cabe9e05dfa_r.jpg&&&/figure&&br&&br&&strong&30. 中国电影资料馆&/strong&&br&电影资料馆有两处,分别在小西天与百子湾,只去过小西天的那个。不放院线电影,经常放映一些小众电影的放映及举办学术交流会,和这儿的屏幕相比,所谓的巨幕都只是小儿科。不能提前订票,需要现场提前去买票。15年初与同学去看了制作成电影的歌剧《茶壶女》,巨幕效果很棒,唯一的Bug是半路上字幕坏了,意大利语完全听不懂,只能听听旋律,看一堆人唱唱跳跳。有机会还想去那儿看电影,在北京还有好多事情想做,可惜不能经常回去了,只成了念想,但是有个念想,总也是好的。&br&&br&---------------------------------------------分割线-------------------------------------------------------&br&&br&写了差不多有一个月,总算把我中意的一些有意思的小地方写下来了,算是离开北京后对北京的想念式吧。我最爱夏末秋初的北京,绿荫依旧,阳光却已经温柔许多,现在还时常怀念。&br&&br&最后,说几句闲话:&br&很多人说要深度游,怎么个深法呢?&br&&br&&p&我们在一个城市生活了好几年,甚至是从小生活的城市,未必就对她有多少了解。&/p&&p&我很喜欢一个德语词:Wanderung,翻译过来大概就是漫游。&/p&&p&文学课上,老师介绍德国文学在浪漫主义时期的一大关键词就是wandern(漫游),&/p&&p&比如歌德失恋后漫游了意大利。&/p&&p&甚至还有个词叫Fernsucht,很难翻译的一个词,大概意思就是对远方的向往(Fern是远方,Sucht有“瘾”的意思)。&/p&&p&未来,希望继续对生活充满好奇心,用脚步丈量生活着的,或者仅仅是路过的,每一座城市。&/p&
^_^#写在前面# 北京有意思的地方很多,需要耐下心来,慢慢地走走,或者骑个自行车四处转转,和路边的大妈大爷聊聊天。如果恰好遇到蓝天,那随手拍拍都是美景。顺嘴说一句,所谓的有意思,可能是因为那天同行的人蛮有意思,可能是遇到了一个操着京片子的大爷…
&p&让我想起下面这个音乐喜好和智能水平的关联图。图中的横轴是美国高考SAT分数。&/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7a386ce66e4b88ddc233c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476& data-rawheight=&4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7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7a386ce66e4b88ddc233cf_r.jpg&&&/figure&&p&&br&&/p&&p&贝多芬的粉丝傲视群雄,在图的最右侧,SAT分数高达1400分上下。如果考生的爸爸们给力一点,人均常春藤名校没毛病。&/p&&p&再下一档就是U2,电台司令,Sufjan Stevens这批搞摇滚的。很有意思的一点是,鲍勃迪伦、U2恰巧是以乔布斯为首的硅谷巨头们喜欢的调调。分数对应国内一本吧。&/p&&p&接下来,披头士和酷玩的粉丝SAT分数差不多在1150上下。可能是由于粉丝太多,分数充分回归到人均水平,平凡大众的选择。&/p&&p&&br&&/p&&p&&b&重点来了&/b&。Hiphop嘻哈粉丝的分数大概在956上下,而全美国SAT的平均分是1080分。&/p&&p&而分数最低的是Lil Wayne的粉丝,差不多都是失学儿童了。这位Wayne大哥是一个嘻哈歌手,歌词内容基本是“老子有钱,老子吸粉,但是老子真的keep real。”有没有一点点耳熟?&/p&&p&&br&&/p&&p&PGone的粉丝请不要误会我,也不必放弃自己的偶像。个人认为,音乐和考试分数的联系并不能证明它们是因果相关。也就是说,不一定是你因为喜欢嘻哈、喜欢PGone,你就比别人蠢。也有可能是因为你本来就是这样的人,才会被PGone吸引,那就别管别人怎么看,做自己吧,keep real homie。希望这样说能让你们好受一点。&/p&&p&&br&&/p&&p&&br&&/p&&p&&br&&/p&&p&&br&&/p&&hr&&p&欢迎大家来我的公众号来聊:温义飞的生活经济学&/p&
让我想起下面这个音乐喜好和智能水平的关联图。图中的横轴是美国高考SAT分数。 贝多芬的粉丝傲视群雄,在图的最右侧,SAT分数高达1400分上下。如果考生的爸爸们给力一点,人均常春藤名校没毛病。再下一档就是U2,电台司令,Sufjan Stevens这批搞摇滚的。很…
&ul&&li&最近,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整理了我近两年的运营心得和观察成果,写了一份含有上百个案例分析的《企业(媒体)官微运营手册》,字数超5万,目录如下图,我现在摘取一些来回答这问题。&b&顺便搭车求互联网产品工作!&/b&@oxygen 老师的回答言简意赅,句句到位,已收录进入了总结篇。&/li&&li&此文还在连载,如果转载此答案,请给出连载地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ocialbeta.cn/articles/author/yeluoguzhou&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ocialbeta.cn/articles/&/span&&span class=&invisible&&author/yeluoguzhou&/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li&还有注明我的新浪微博@叶落孤舟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yeluoguzhou&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bo.com/yeluoguzhou&/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 (真心怕了转载不署名的人,欢迎关注,会继续分享各种干货)&/li&&li&子问题也已经回答了,大家可以戳过去看。&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i.hu/GlB9&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GlB9&/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i.hu/G9d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G9dc&/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 弱弱地求赞同。&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236c61a68c62ccdab99a7f01b103d6e_b.jpg& data-rawwidth=&1350& data-rawheight=&7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5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236c61a68c62ccdab99a7f01b103d6e_r.jpg&&&/figure&&/li&&/ul&&br&&ul&&li&【入门篇】心态:有爱与真诚&/li&&/ul&&br&&ul&&li& 第一个问题:&b&你的企业是否适合进入微博?&/b&&/li&
&li&@小圈梨 说过:你在或不在微博上,问题不会消失,投诉、抱怨不会消散,你只是切断了一个和目标消费群体交流的平台,颇有掩耳盗铃之味。除此之外,我想说的一点是,如果你的产品是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么微博是非常适合你进行产品展示、营销、客服、用户交流的平台,如果你做的好,你将用最小的成本将你的产品推向数以亿计的用户,成为他们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如杜蕾斯)。如果你的产品比较小众的,比如你是卖服务器卖芯片卖光纤的,&b&那么你进入微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你的目标粉丝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信息只有投放到一个需要它的社交圈才能体现出价值,找到这个圈子后,你就可以进行产品营销和客服等工作。&/b&&/li&
&li& 所以,大部分企业都是适合的,至少可以进行客服工作(公开透明的客服展示比传统的私密型的电话和邮件客服效果更佳),就算是投诉很多的国航、南航,如果能够在微博上为粉丝解决投诉,到位地处理问题,也会赢得交口称赞,树立品牌形象。&/li&
&li& 那么,有没有什么企业,是不适合进入社交媒体的?1、保密性很强的企业,比如搞核工业,&b&如果你不希望某件事人尽皆知,那么请永远不叫将这事po上社交媒体,因为社交媒体传播不可控&/b&;2、已经无法挽回形象的企业,如红十字会、归真堂、蒙牛乳业。对于红十字会,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大家都知道;对于归真堂,本来我对其在风口浪尖进入微博的勇气是赞赏的(这点我和@小圈梨 意见相左,我觉得选择进入是正确的,但随后做法错误),观察其进入微博后的姿态是较为开放透明的,但其伪造@李开复 等名人的转发微博误导舆论,这简直是自掘坟墓,直接进入了我这个旁观者的黑名单,之前所做的全部努力都化为乌有。蒙牛乳业近期表现有所改观的,值得期待,不过它需要很长时间来重塑其品牌形象。&/li&&/ul&&br&&ul&&li&第二个问题:&strong&做微博,什么最重要?&/strong&&/li&
&li& 一如周星驰在《食神》说的,&b&“心”是最重要&/b&。&b&一颗真诚的、愿意为客户服务的心,对品牌、粉丝的价值胜过搞活动千百倍。&/b&&/li&
&li&①诚心:不仅指客服方面,&b&更是指全心全意地拥抱网络,不是开微博发几条新闻就叫运营;&/b&&/li&
&li&②博爱:爱你的粉丝,爱你的用户,做一个有爱的官方微博,记住:用户虐你千百遍,你待用户如初恋;以用户为中心,用户的意见要仔细倾听,及时反馈,但也不能被用户牵着鼻子走,要有自己的判断,倾听但不盲从。&/li&
&li&③热情:用户是上帝,请保持7*24小时的热情来为用户服务吧!
&br&&b&&/b& &/li&
&li&&strong&长期正确的心态,饱满的热情,真诚的服务,胜过任何短期的转发抽奖活动,做好前者,就算你一直没有搞抽奖活动,也能赚得口碑,粉丝也会缓慢地稳步增长。&/strong&相反的,如果你对用户的投诉爱理不理,毫无互动,只是隔断时间搞个抽奖,你的粉丝不会对你这个官微有品牌忠诚度的,搞活动能在短时间提高粉丝数,但活动结束后没有后续运营的话,粉丝量就会不断下滑,等于浪费钱。@魅族科技 就是隔段时间抽个奖,平时却无影无踪,每每活动之后粉丝量就节节下滑,而@ISCNU @SocialBeta 从来没做过转发抽奖,粉丝却一直稳步增长,就是这道理。&/li&
&li&&strong&认真对待粉丝的每一次@和每一条评论。1、每一条@ ,如不转发,至少评论回复进行处理;2、尽量回复每一个粉丝的评论,就算是一个微笑的表情,一如朋友间的问候,而非明星与粉丝之间的仰望;3、每一条私信、建议,都务必要认真对待,并感谢对方耗费时间为你提意见、投递好内容,欢迎再来,承诺改进,请对方一如既往地支持!&/strong&&/li&
&li&@oxygen:真正的沟通,像朋友一样平等真诚地沟通,不要总是说「您的意见很宝贵,我们会认真听取,谢谢您」之类的空话。如果用户提的意见落实了,不妨到微博上去回复这个用户。
&br&客服一定要有始有终,切忌虎头蛇尾,给人留下坏印象。 &/li&
&li&④爱你的行业,爱你运营的微博。
&br&@SocialBeta 的两位主编是社会化营销的狂热爱好者,@果壳网的运营编辑是一群热爱热爱科学的微博控,&b&如果你不热爱你所在的行业,那么你一定写不出关于这个行业的好内容,唯有热爱,才会总结,不断有心得体会,这些才是真正独一无二的好内容。&/b&&br&如果你不喜欢美食,那么你必定不会到处搜罗美食资讯来发微博;&br&如果你不喜欢旅行,不是旅行达人,你必定无法判断这个景点是否坑爹,这篇攻略是否有价值;&br&如果你不喜欢时尚,那么…让你写时尚类的微博,那不是折磨人吗?&br&“所以才愿意花时间泡在上面,这种主动自发是每天规定必须发几条抱着吃药般完成任务心态的人做不到的。”——@酒红冰蓝 &/li&
&br&&br&&li&第三个问题:&strong&如何入门微博运营?&/strong&&/li&
&li&没有人天生就是写微博的高手,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官方微博的运营专员,很简单,创建一个账号,选择一个你擅长的领域,比如旅行、摄影、轮滑都可以,定名好听易记吸引人(3~5个字),定位要清晰准确,找到目标粉丝群,开始运营吸引他们,好好玩三个月,如果找到感觉,吸引得到他们的关注,那么恭喜你,你入门了。&/li&&/ul&&br&&br&&ul&&li&【基础篇】账号定位、资料简介、设置与关注、写条好微博&/li&&/ul&&br&&ul&&li&基础工作:&b&树立明确的账号定位,完善全部资料和设置,规划发布内容(原创&/b&&b&&&/b&&b&转发)。&/b&&b&
定位与目标:(以我运营的@ISCNU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iscnu/&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bo.com/iscnu/&/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 为例)&/b&&/li&
&li&目标:当时我们定下的最终目标是能够获到全校3万多师生(有微博的估计2万多)的关注。假如你是新浪的@头条新闻 那么你的定位应该是信息能覆盖整个微博的3亿用户,但不需要要获得3亿粉丝,重要信息会获得用户传播,你懂的。&/li&
&li&定位:作为我们协会的官方微博,一开始定位是要以发布协会和旗下网站动态为主,这实际上相当于一本协会内刊。那么,内刊有人看吗,能吸引到关注嘛??有人看,但不多,既然目标是吸引全校师生关注,那么我们的内容就要&strong&广泛地与华师相关,与目标用户相关&/strong&。于是,我们修改了简介:华师网络协会官方微博,主要发布协会与旗下网站动态,&b&欢迎投稿:与华师相关的资讯、图片、各类趣闻或重要信息,&/b&&b&@完请务必私信提醒!&/b&
&li&&b&简介:好的简介是成功的一半,用好这70&/b&&b&个字符,一如你写好140&/b&&b&字符的微博一样,每一个字,都要用心斟酌。&/b&
&br&&strong&名字、头像、短地址、认证,一个个都要做好,让你的账号,看起来非常Professional,&/strong&这是一个信号,告诉你的粉丝:&u&我们真心诚意来到这里与大家交流,我们在我们的领域很努力很专业,期待着和大家对话交流。&/u&&br&&u&
&strong&Ps:名字和公司或产品名一致即可,除非你被抢注了名字,否则没必要加“官方微博”几个字,@oxygen说得好,最烦那些「xxx官方微博」了,你发的内容到位,自然能证明你就是「官方」的。&/strong&&/u&&/li&&/ul&&br&&ul&&li&道理:&b&一个企业账号,如果一直谈自己的产品或企业内部活动,就算你的产品再好,也会让人审美疲劳的嘛,&/b&&b&所以应该泛化地谈行业知识。&/b&&/li&
&li&比如@碧浪 ,平时就可以多发一些洗衣服的小知识,中间再穿插一些碧浪产品的推荐。每个行业都一样,行业趣闻、小知识都是你可以更新的内容,比如华帝是做厨具的,那么你是要发厨具的硬广告,还是写厨具怎么生产,抑或是教大家如何保持厨房干净、清理厨具呢?要是我,当然选择最后一个,偶尔还可以穿插一些产品服务和产品介绍。
&br&顺便说一句,关注竞争对手或相同领域的优秀账号,真的可以学到很多。&/li&
&li&关于内容的设置问题,在子问题我已回答的很清楚,详看&&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i.hu/G9dc&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G9dc&/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 求赞同!
&li&针对不同用户,新浪微博针推出了政务版、企业版、媒体版和教育版,企业版确实功能有所增强,不论是前台展示还是后台管理,但访问的时候加载过慢的问题让它看起来有点鸡肋。企业版多了友情链接、可以挂视频、置顶微博、设置公告、设置子账号等功能,方便进行展示;&/li&
&li&账号定位和门面的装点,这能让你的账号看起来很professional,用户之所以会关注冷笑话之类,也是因为这些账号专业地发笑话,&b&要相信,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都会吸引到相关用户关注,只要你做的足够专业!&/b&&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ecd27b94b8ad96ba446_b.jpg& data-rawwidth=&466&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ecd27b94b8ad96ba446_r.jpg&&&/figure&这张图片就对这个问题说的很清楚了
&li&关注,作为官微,一般会关注以下几类:
&br&1、同行业的优秀企业账号(合作or竞争关系),关注行业动态,学习先进写微博经验;&br&2、行业媒体和大众传媒,获取资讯,并尝试互动;&br&3、微博上的热点人物和意见领袖,微博的热点往往出现在这两类人身上,能不能及时互动,借势营销就看运营人员的水平了;&br&&strong&看看大V们在谈什么话题,适当地@ 、评论、私信互动有时就会博得他们的关注。&/strong&举个例子,去年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很流行140字写高校点评,那时候新浪总编辑@老沉 就常常转这类微博,于是我用@ISCNU 汇总了一个广东高校集合版发了长微博,@他 并给他评论留言(他没开私信),于是他转了,并关注了我,这就是抓热点及时推荐博关注了。&br&&strong&&/strong& &/li&
&li&&strong&所谓意见领袖,不仅仅是拥有千万粉丝的大V们,拥有1000+真实粉丝的人也是意见领袖,是他所属社交圈子的意见领袖,他的好恶推荐会影响他的社交好友(粉丝)的判断和选择。若你的朋友是一个Geek,他对你在数码产品(所擅长领域)方面的推荐效果远胜于名人(明星)推荐。&/strong&&/li&
&li&&strong&每个人都是很享受在社交圈子里被认为是某一领域的专家的感觉,且会因考虑自己的信誉而进行负责任的活动及产品推荐,所以好友推荐才是口碑传播最优途径,这才是社会化营销的真谛。&/strong&
&br&4、热心(常常评论、转发和提建议)和幸运用户(第1万粉之类),还有经常投稿的有才用户,经常提意见建议的问题用户,这些用户都会帮你产生优质有趣的内容,但也会带来投诉,投诉一定要好好处理,处理好了是口碑,处理不好就成了危机。&br&5、媒体账号(记者)应该关注经常提供线索的爆料用户,对品牌忠实度高的热心读者。&br&6、关注企业领导、骨干员工和认证员工,媒体官微当然要关注你的记者编辑们,让他们有归属感,同时监测员工的言论,防止他们犯错(比如之前爱国者员工在微博上攻击武汉的不理智言论),也与他们互动,通过私信等方式引导他们的舆论,指导他们写微博,防止他们犯错…&br&&br&&b&这里特地要提一下“品牌忠实度高的粉丝”&/b&,多与他们互动,让他们觉得“这个品牌是我的”。当你举办活动,他们会将活动推荐给亲朋好友,当你出现负面新闻,这些粉丝会为你辩护,视如己出地维护品牌声誉。不要吝啬你的2000个关注额,个人觉得关注1000左右,做好分组工作,还是不会造成信息过载,不会影响阅读体验的。&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4f21cfb16f61c178f7142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4f21cfb16f61c178f71427_r.jpg&&&/figure&&br&&br&&b&求关注有技巧:&/b&&br&首先,我非常讨厌一种行为,就是某些官微常用的伎俩,对一些用户求关注求互粉之后偷偷取消关注,这种行为非常让人恶心,比买粉丝还恶劣,做出这种行为的品牌都被我直送黑名单。&br&你希望让人关注你,那么你要展示出你值得关注的地方,关注你能够获取什么好处,请认真写好你的求关注理由。&/li&
&strong&怎么评论与私信?&/strong&&/li&
许多人可能觉得这点不重要,实际上评论和私信做的不好也影响着企业的形象,口不择言会被转发和截图,所以运营人员一定要时刻记住自己代表着企业(媒体)形象,慎言慎行。一般说来,在评论和私信可以卖萌和搞怪为主,千万不要发火。遇到无法应对的留言向上级反馈或者先用通用回复(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记录,向相关部门反馈,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之类),但要记得后续跟进,切忌虎头蛇尾。&/li&
总之,不要以为评论和私信没人看到就随便说话,被截图发出来多不好意思啊。&/li&&/ul&&br&&ul&&li&&strong&怎么发微博?&/strong&&/li&
&li&一般说来,想要获得较好的传播的话,可以在中午11点左右发布,然后用户自发传播,晚上11~12点期间再推一次。如果想获得较好传播又不被营销号盗取的话,可以晚上11点发布,大部分营销号、传媒号此时已经下班,不会被盗,内容选取在子问题已经回答。&/li&配图:有些长新闻是没有图片的,那么配上长微博图片也是好的,虽然这是快速阅读的时代,但也有人喜欢深度阅读,总有受众喜欢看长文,他们会“先转再看”“好文推荐”,有长微博总好过空空荡荡木有图。配图要有亮点。&/ul&&ul&【分析一条好微博】&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75ea935deffd6dfce2dbd_b.jpg&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4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75ea935deffd6dfce2dbd_r.jpg&&&/figure&1、相对于要么只发布了查分时间和方法,要么只发布了查准考证方法的微博,这条微博&strong&对信息进行了整合汇总,分点罗列;&/strong&&br&2、因为字数太多,&strong&标点符号用了半角符;&/strong&&br&3、有图有真相,截了查准考证方法的图(这个信息比查分方法时间重要,因为后者大部分人都知道);&br&4、提前1月发布,在到公布的8月22日这将近一个月时间内,&strong&选择上网高峰期转发且每次转发都是有料转发“【最新消息】”。&/strong&&br&5、在最后写上“更多请浏览—&网址”,实际上这条微博的信息已经完整了,BBS的帖子也是一样内容,但很多人还是会好奇点进去看看;&br&6、最终这条微博累计转发7000+(这还没算上其他复制重发的微博),不仅在广东高校圈广泛传播,也传到了其他省市高教圈。&br&&br&&strong&如何做好转发评论?&/strong&&br&&b&转发行为应该坚持有料有内容地转发,如果你的转发理由足够让你的粉丝为之转发多一次(为右边而转),这就是一次成功的操作。&/b&&br&1、&strong&转评原微博(也就是所谓原始转发)&/strong&且字数不超过120中文字符(考虑到后面还有2~3次带名传播),是对原微博情况&strong&跟进(更新)或补充,且补充内容值得粉丝为之再转一次;&/strong& &br&&strong&2、排队式转发,社会化协作编辑&/strong&,一场集体狂欢,例子可以看看这条&u&&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xwP9eB5Wo&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bo.com//xw&/span&&span class=&invisible&&P9eB5Wo&/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u&;&br&3、对原微博的亮点摘录或在网友的转发理由中&strong&寻找亮点&/strong&(这个可常见于@杜蕾斯 @马伯庸 @果壳网 @叫兽易小星 等),诸如“最右是亮点”、“最右是真相”、“为最右而转”,一般说来ACG圈的人喜欢转这类,且极易传播开。&br&&b&我将大部分用户的转发行为归结为:&/b&&br&1.默认式转发,无附加内容或默认“转发微博”,一般认为默认赞同;&br&2.补充式转发,赞同并在转发时附上内容作为原文补充信息或观点;&br&3.反驳式转发,转发并附上与原文相左的观点(常见于网络口水仗);&br&4.不表态转发,不赞同也不反对,纯转发给粉丝或CC给@谁,可常见于@老沉 ;&br&5.求证式转发,如“求真相,求辟谣。”,建议媒体人请勿以求真相的名义转发可能是谣言的微博(基于对自媒体和粉丝负责),此类转发可以加“@微博辟谣 @微博小秘书”。&br&6.@人式转发,比如某一企业发布了一个优惠活动,你会通过@你的朋友告诉他们有这件事,是否要一起参加,再或者是看到一些生活资讯、安全提醒之类,也会这样做;&br&所以很多高转发的微博的最后一句往往是这样写,“快@ 给你的朋友一起来参加吧!”&br&研究转发的意义在于:可知道用户为何转发进而写出让大家转的微博。&br&&b&&/b& &br&&b&记住,信息在社交关系链中传播,想让信息流动起来,得找到那条流动路线,那个社交圈,注意,信息在一旦流入涉及相关社交圈,传播速度就会加快,传播寿命延长。&/b&&br&&b&&/b& &br&&br&&li&
【工具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c7cdbe5cefb1_b.jpg& data-rawwidth=&496& data-rawheight=&10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6&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c7cdbe5cefb1_r.jpg&&&/figure&&/li&&/ul&&br&&ul&&li&工具很多,我只介绍推荐几个&/li&
&li&内容库+定时器类:皮皮时光机、享拍微博通,记得修改来源“来自皮皮时光机”改成别的。&/li&
&li&拼图、长微博类:美图秀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changweibo.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hangweibo.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weibo.bz、&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cwbgj.co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wbgj.com&/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li&
&li&综合管理类:众趣、孔明社交管理、品牌微博&/li&
&li&多平台多账号管理:@Fawave @Yibo微博客户端 @享拍微博通 @周博通-微博管家&/li&
&li&微博账号评估:微博风云&/li&
&li&单条微博分析:知微、@独到网&/li&
&li&详细介绍和使用请看这三篇&/li&
&li&【社会化媒体工具一览】&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ocialbeta.cn/articles/weibo-move-and-do-business-2012-5.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ocialbeta.cn/articles/&/span&&span class=&invisible&&weibo-move-and-do-business-2012-5.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
&li&【多平台多账号管理工具】&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ocialbeta.cn/articles/weibo-move-and-do-business-2012-6.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ocialbeta.cn/articles/&/span&&span class=&invisible&&weibo-move-and-do-business-2012-6.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
&li&【分析工具介绍及使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ocialbeta.cn/articles/weibo-move-and-do-business-2012-7.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ocialbeta.cn/articles/&/span&&span class=&invisible&&weibo-move-and-do-business-2012-7.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ul&&br&&ul&&li&【团队篇】外包?自组?多少人?&/li&
先讨论一个问题:&b&你的企业是选择将社会化营销工作外包还是自己做?&/b&&/li&
@SocialBeta 有一篇译稿探讨了这个话题《&u&究竟该不该把社会化媒体营销外包?&/u&》。&/li&
我很赞同文中的观点:1、将企业所有社会化媒体活动都一股脑丢给一个与公司隔离的社会化营销代理商是不合适的;2、社会化媒体顾问应该专注于培训你或你的员工,或是帮助你招聘有适当技能的人加入公司学习了解公司的流程和文化,是的,就是帮助,辅导和建议;3、外包商不了解你的企业文化,对产品没有决定和行动的权力,隔行如隔山,对行业不了解可能让外包商表现不佳;&br&&strong&哪些东西是可以外包的?&/strong&1、内容的格式和编辑,你有话要说,让人帮你润色成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的;2、筛除垃圾信息,搜索内容和品牌监测;3、图片、音视频编辑;4、数据分析,界面和数据管理;&br&&b&最好的方法是:培训社会化媒体方面的内部人员并给予持续支持,或者招聘一些有适当技能,且对你的产品、服务或者行业有热情的人进入公司。&/b&也就是说,成立自己的社交媒体运营团队。&/li&&/ul&&br&&ul&&li&
&b&谁来担任团队的领导?&/b&&/li&
&b&&/b&有的企业和媒体将社交媒体交给实习生打理,有些企业搞一次活动开一个微博,有些媒体做一次大型采访(如奥运会或两会之类)开一个微博…然后,账号密码满天飞,也不知道负责人联系人是谁,接着就弄丢了,这都是因为没有专门的团队和leader负责这块工作造成的。&/li&
&b&做社交媒体运营,要么老板支持并放权,要么老板也加进来一起做(能够定位企业形象、为产品定价的只有老板),我一直觉得社交媒体运营团队的领导应该直接向企业老总(媒体总编辑)负责,社交媒体上瞬息万变,沟通一定要快捷!&/b&&/li&
&b&&/b&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所在的企业是某手机公司,下个月将上市一款新手机,于是在微博发出了样机图片和参数作为上市预告…于是,粉丝们纷纷留言问及具体上市时机和定价。如果你没有定价权,不清楚具体上市时间,又没有向上快速反馈的机制,那么你的粉丝很可能在等待中就转投其他厂家怀抱,世界上又不是只有你在做手机。&/li&
要么这个团队对运营中遇到的事务有足够决定权,要么leader亲自参与运营(在ISCNU就是这个模式),要么快速沟通机制要建设好,能够和产品、运营、市场、客服等多个部门沟通好,共同参与官微运营。&/li&&/ul&&br&&ul&&li&
&b&运营团队需要几个人?&/b&&br&@人民日报 的一个官微有6个人在运营,我却试过一个人用@Fawave+@yibo微博客户端 同时打理着两个平台10个账号(这就是为何工具篇要比团队篇先写的缘故),当然,腾讯平台的运营得一般,可能跟我校腾讯用户活跃度有关。&/li&&li&&b&那么,到底需要多少?&/b&&br&根据我的经验,不是任何人都玩得起精神分裂,大体需要人手如下:&br&1、美工影视组:1~2个图片、音视频制作高手,精通各种软件,不论是简单的美图秀秀,还是复杂的Photoshop、会声会影之类,最好还会做信息图,每个账号标配1~2名;&br&2、编辑组:1~2个熟悉微博热点,了解粉丝喜好的编辑,这是最重要的人才,对于每一个热点话题,每一种网络文体(咆哮体、忍够体、十年体),他都能很好地化用热点,仿写文体,能写出各种幽默段子,内涵文,钓鱼贴为佳,此类人必须为操作人员,方便与粉丝互动发现粉丝产生的内容中的亮点。之所需要两人是考虑到倒班、休假、出差等问题。此人必须了解企业文化,附加条件是天文地理,三教九流均有涉猎,博古通今,发微博能旁征博引。另外,如果这些编辑无法精神分裂管理多个账号的话,那么每个账号标配2名编辑。&br&3、数据分析组:1人对应1~3个账号,平时工作是内容搜索和品牌监测,每周对账号运用情况进行分析考核,用工具进行数据分析。&br&4、leader,对整个团队进行掌控,为企业社交媒体运营规划战略方向,规划微博矩阵,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等等,应该对企业(媒体)的大boss直接负责。&/li&&li&Ps:如果公司有技术人员,最好可以开发一款符合企业产品定位的app配合运营。&/li&
有个总结,来自@李积鑫:&strong&身为一个微博运营专员,就要做得了设计,写得了文案;抓得住热点,卖得了萌;谈得了时事,扯得了花边;发得了内容,回得了评论;去得了水印,改得了标点;不择手段抄内容,抓破头皮搞原创,废寝忘食发微博,半夜三更刷粉丝。&/strong&
&br&我的补充,@叶落孤舟:说得很对,&strong&内容为王,图文并茂,好内容才会激起粉丝转发欲望;文体风格次之,根据内容合理运用咆哮体、淘宝体、凡客体等文体和微博表情,该卖萌卖萌,该霸气则霸气!合理引用并改编诗词掌故,往往会有奇效,当然转载不署名和刷僵尸粉就免了。&/strong&&/li&&/ul&&br&&strong&&/strong& &br&&ul&&li&
&strong&有哪些官微做的好的?&/strong&&/li&
企业类:@杜蕾斯官方微博 @碧浪 &/li&
&li&媒体类:@新闻晨报 @信息时报 @南方日报&/li&
&li&网站类:@音悦台 @果壳网 矩阵 @穷游网 @艺龙旅行网 @SocialBeta 等科技博客&/li&
&li&政务类:@江宁公安在线 其他都是渣渣…&/li&
&li&针对果壳网的矩阵运营,我还写了篇分析【浅析果壳网的微博运营】
&br&&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ocialbeta.cn/articles/guokr-weibo-strategy.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ocialbeta.cn/articles/&/span&&span class=&invisible&&guokr-weibo-strategy.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ul&&br&&ul&&li&
推荐你关注新浪微博上的@SocialBeta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socialmediamatter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bo.com/socialmediama&/span&&span class=&invisible&&tters&/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ul&&ul&&li&
更多内容,可以看我正在上面连载的文章《企业(媒体)官微运营手册》&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t.cn/zWYUddq&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t.cn/zWYUddq&/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 &/li&&/ul&&ul&&/ul&&br&&ul&&li&最后贴一张@企业微博助理 制作的思维导图,领悟多少靠自己。&/li&
&li&&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fdfa3faebf3b8_b.jpg& data-rawwidth=&1662& data-rawheight=&11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6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fdfa3faebf3b8_r.jpg&&&/figure&暂时就贴这么多了,够大家消化一阵子了,觉得有哪些内容得继续细谈的请评论补充,其实很多人想知道,如何从0粉丝运营到10000粉丝吧。&/li&&li&&b&从0粉丝到1000粉丝,请看这里&&&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i.hu/GlB9&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zhi.hu/GlB9&/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b&&/li&&li&还有更多…连载ing在@SocialBeta 上…关注我微博,有惊喜…&/li&&li&如果转载此答案,请给出文章连载地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socialbeta.cn/articles/author/yeluoguzhou&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ocialbeta.cn/articles/&/span&&span class=&invisible&&author/yeluoguzhou&/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li&&li&还有我的新浪微博地址@叶落孤舟 &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yeluoguzhou&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weibo.com/yeluoguzhou&/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a& &/li&&li&正在准备出版事宜…&/li&&/ul&
最近,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整理了我近两年的运营心得和观察成果,写了一份含有上百个案例分析的《企业(媒体)官微运营手册》,字数超5万,目录如下图,我现在摘取一些来回答这问题。顺便搭车求互联网产品工作!@oxygen 老师的回答言简意赅,句句到位,已收…
&p&睡前看到这个问题,实在忍不住来送个人头&/p&&p&上Meameamealokkapoowa oompa未免太不浪漫了&/p&&p&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葛立恒数了解一下~&/p&&blockquote&考虑一个n维的超立方体,连结所有顶点,有一个2^n个顶点的完全图。将这个图的每条边填上红色或黑色。求n的最小值,才使得所有填法中都必定存在一个在同一平面上有四个顶点的单色完全子图。&/blockquote&&p&这个问题的准确答案未知,但可以证明最终的解一定小于葛立恒数G&/p&&p&换而言之,葛立恒数G就是这个问题解的一个上界,在1977年被提出,1980年吉尼斯认定数学证明中出现过的最大的数字。&/p&&p&那么,葛立恒数有多大呢?&/p&&p&首先科学计数法肯定是不够用的,需要先定义高德纳箭号示数法&/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e2fa82ebe21e2d2a9eded3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60& data-rawheight=&6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0&&&/figure&&p&然后再用递归定义双箭头「↑↑」&/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1a6e75f6c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63& data-rawheight=&6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3&&&/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a4d74d6b3bb72d0c7bb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80& data-rawheight=&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fa4d74d6b3bb72d0c7bbc_r.jpg&&&/figure&&p&换一个好理解的写法,就相当于&/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fdbf74564cbc1baeee2798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98& data-rawheight=&2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fdbf74564cbc1baeee2798d_r.jpg&&&/figure&&p&(注意中间那一段y个↑是从右往左运算的)&/p&&p&好的,到这一步我们暂停一下,看一下现在的数字有多大&/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bd48cce483a75df13c724afd39fb3d4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13& data-rawheight=&5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3&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bd48cce483a75df13c724afd39fb3d42_r.jpg&&&/figure&&p&作为参考,可观测宇宙中的总粒子数大约是3x10^80个&/p&&p&我们继续,依然用递归定义三箭头「↑↑↑」&/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824b74f2e48610defaaaf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93& data-rawheight=&6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3&&&/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91a243a43b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91a243a43bc_r.jpg&&&/figure&&p&为了方便形象思维(真的有人还能形象思维吗?),还是化简成好懂的样子&/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194ba48c3fcd732c5f7f00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99& data-rawheight=&1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9& data-original=&https://pic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n代表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