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红包口令2018收到万达金融风控部转的0.01元是怎么回事

支付宝推出了新的活动,很多亲们都在玩,那就是支付宝10亿红包活动,不过有的亲们表示自己抢不到,这是咋回事呢?下面就由嗨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介绍哦。

支付宝赏金红包用不了怎么办?

吱口令:哲8斯捷iZ瑞宁意迅

支付宝为了提高用户线下店铺付款,推出店铺付扫码领红包,有小伙伴反应支付宝红包不能用,那么为什么支付宝红包不能用?支付宝红包怎么用不了。

支付宝红包不能正常使用的原因1

注意红包的使用有效期、使用范围、使用条件

支付宝红包不能正常使用的原因2

支付宝红包不能正常使用的原因3

收银台要求里显示不支持红包

2.商家没有开通或者商户违规使用套现嫌疑被风控;

3.支付宝不是最新版本。

《2018年,这几部法规将左右格局》 精选一

2017年转眼间过去,在这一年里,新

行业可以说了经历了无数的考验和磨难。各种细分行业的监管措施纷纷出台,行业变得愈发规范。

在2018年新金融行业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和监管?本文将带你从几个细分行业出台或即将出台的法律法规来推敲一番。

一、:《备案登记管理指引》

对于而言,2017年已经基本确定了行业的监管基调。自年初开始就先后发布了《》、《》等文件。

各家平台最为关注的备案问题会在2016年落定。监管将在明年一季度启动工作,且备案公司数量有限。目前有关于备案的相关法规只有2016年11月流出的一份署名中国银监会办公厅的《网络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银监办发[号),各地具体的备案细则则由各地金融监管部门发布。

零壹研究院副院长陈小辉认为,结合周小川行长和易刚副行长所说的“搞金融的都要持牌经营,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来看,网贷机构的备案管理很可能是对的过渡性监管,下一步监管层将会采取持牌监管的方式来监管网贷行业。

二、:《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

2017年8月、9月,国务院接连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两份文件鼓励等新技术、明确区块链在国家技术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同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国务院在《指导意见》中重点提到,相关企业研究利、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

基于本身的技术特点,目前更多应用在和金融记账领域。

在数字货币方面,央行已经在17年9月发布了《》,正式将数字货币()定性,称其“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且严重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公告要求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立即停止。

在“一刀切”之后,国内的纷纷出海,国内开始销声匿迹转向地下,监管层也并未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有关消费金融领域,2017年监管主要关注的是和两个方面。

2017年12月,银监会先后下发《关于的通知》(56号文)和《》()对网络小贷和现金贷进行监管。

56号文要求各地监管机构应在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网络小贷的总结汇报工作并提出长效建议。

141号文中并没有对时间做出限定,而是直接从源头上卡死了现金贷的资金来源。根据函件,与第三方公司合作放贷的业务类型与模式全部叫停。监管层要求禁止消费金融公司通过P2P网络借贷撮合等任何方式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提供资金发放贷款;禁止消费金融公司通过签订三方协议等方式与无放贷业务资质机构共同出资发放贷款。

根据以上两份文件来看,在网络小贷方面,银监会可能会继续关闭网络小贷的注册通道,并且着手研讨相关监管细则,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2017年还未出台的《管理指导意见》 、《监督管理条例》。至于从15年开始就在征求意见的《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征求意见稿)》明年是否定稿也有待猜测;在现金贷方面,监管层则可能联合各地金融局及自律组织严查违规,严格限定现金贷公司准入规则。

四、支付:《关于进一步加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工作的通知》

根据零壹数据统计,2017年共有68家支付机构被罚,总计被罚95次,其中最多的原因是“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至于细节则未对外披露。在被处罚的支付机构中,连支付宝和财付通这样的巨头公司也未能避免。

纵观2017年,在年初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的记者会上周小川和范一飞都曾对支付机构挪用备付金的情况表示关注。范一飞还表示,支付市场上供大于求的情况比较严重,行业存在过度竞争的情况。

另外,在央行217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工作的通知》)中还对无证机构违规开展业务和业务违规行为;则聚焦整个支付业务流程中诸多潜在风险点,围绕支付创新、市场秩序、终端管理、小微商户、代收业务、支付接口、跨行以及监督管理多个维度展开,并给出了明确的监管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281号文中提到,跨行交易必须经过银联或。但是结合现在的情况来看,明年监管的重点可能会集中在两方面:

1、全面加强对无证支付机构的监管力度,尽可能将支付机构规划到银联或网联阵营之中。

2、加强网联建设,至少要在明年6月30日之前满足日渐增长的支付需求。

五、打非:《处置条例(征求意见稿)》

2017年8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文对《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开始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对“非法集资”给出了定义,此外,意见稿规定“非法集资参与人应当自行承担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这一条款意义重大。

意见稿也划定了各级**的职责:省级人民**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确定的处置非法集资职能部门履行非法集资预防监测、行政调查处理和行政处罚等职责;其他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配合做好处置非法集资相关工作。处置非法集资过程中,有关地方人民**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社会稳定。

意见稿中指出,如果有公司存在未经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筹集资金的行为,并存在设立互金公司、交易所、互助平台、等行为时,相关职能部门应进行非法集资行政调查。

也就是说,在后续的网贷中介机构、等各类金融公司注册过程中,各类监管部门可能会增加一道有关非法集资的审查过程。

可以预见的是,在2018年监管依旧不会放松对各个行业监管,一直被提及的“”也可能会被写进后续的法律法规之中。至于行业将会变成怎样?或许也只能是在监管浪潮一波波的冲刷之下留下几颗“真金”。

《2018年,这几部法规将左右互联网金融格局》 精选二

◆经济导报记者 王雅洁 济南报道

以校园网贷为代表的行业,自出现以来,就不断被冠以“嗜血现金贷”“”“滥用个人信息”“”等不良头衔。如今,由此引发的风险事件仍在不断曝出。

日前,厦门一女大学生因身陷校园裸贷自杀身亡的消息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该事件恰恰发生在监管层首次点名“现金贷”一天以后。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事实上,进入4月份,以银监会为主的监管机构对“”“现金贷”等互联网小额现金贷行业的监管整治意见密集出台。“监管风暴下,现金贷行业洗牌拐点将至。”17日下午,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行业整顿大幕才刚刚拉开。

“当前总体可控,但对、、、互联网金融等累积风险要高度警惕。”在今年的全国上,“互联网”再被点名。而“互联网金融”一词已经是连续4年在**工作报告中被提及。

由此可以预见,就互联网金融而言,2017年的主基调依然是监管,防范风险成为首要目标。

事实上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防范正在呈现行业细分趋势,监管戏码不断升级。

4月10日,银监会下发《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在十大重点风险防控之一的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中,首次点名“现金贷”,提出要做好校园网贷、“现金贷”业务的清理整顿工作。

在“现金贷”纳入互联网金融风险工作后,地方**也开始纷纷行动。

4月14日,P2P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工作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现金贷”业务活动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和《关于开展“现金贷”业务活动清理整顿工作的补充说明》两份函件。

其中,《通知》指出,对网络小贷开展“现金贷”业务进行风险排查和整治,对于未经许可开展此类业务的机构立即叫停,存量业务逐步压降至零。

本周开始,北京、深圳等多地监管人士向媒体透露,已收到相关通知,将着手安排摸查工作,相关整治工作视排查情况再定。而部分平台机构也表示,已收到相关通知。

据了解,目前从事现金贷的机构既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等具有放贷资质的持牌机构,也包括已经被纳入统一监管框架的,还包括数以千计的无任何资质的创业企业平台。

薛洪言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上述《通知》的整顿对象非常明确,主要聚焦于网贷平台、及其他无相关资质的平台,首先把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两大类机构排除在清理整顿之外。他表示,“从放贷资质出手进行整顿,效果立竿见影。”

在薛洪言看来,监管升级将促使现金贷从业机构洗牌。“有资质的平台进一步经营;无资质平台将很难继续生存,预计部分从业者将会与具备资质的企业合作,让渡相关业务。”

所谓“校园贷”“现金贷”,是指一般为无抵押、无担保、借款用途不明确的,具有方便灵活的借款与,实时审批、快速到账等特征。从2015年开始,现金贷作为消费金融一个重要的分支,以互联网渠道为主,在我国开始了野蛮成长。

与之而来的是,利息畸高、高企、暴力等不良特征,这也使小额现金贷行业风险突出。

有数据显示,“校园贷”、“现金贷”的平均在150%左右,高者更可达到接近600%。其以“现金贷”之名行“”之实,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稳定。而由于“滚雪球”式的利滚利高息引发的因不堪暴力催收酿成的不幸事件也频频曝出。

就此,银监会在下发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依法合规开展业务,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的有关规定,不得违法高利放贷及暴力催收。

与此同时,监管层提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将不具备还款能力的纳入营销范围,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不得进行虚假欺诈宣传和销售,不得通过各种方式变相发放高利贷。

此外,针对该行业的专项整顿《通知》则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根据风险排查的实际情况,按照情节轻重对“现金贷”P2P网贷平台进行分类处置。对于存在涉嫌恶意欺诈、发放高利贷和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网络小贷,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处置,切实防范风险,引导“现金贷”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责任编辑:柳苏源 HN091)

《2018年,这几部法规将左右互联网金融格局》 精选三

最近小姐姐听到比较多的抱怨,说P2P的钱越来越难赚了,平台也越来越有背景了,这一年下来,投进去的钱没多少,花的心思提心吊胆的功夫倒是耗了不少。

顶顶今年在P2P各大平台流水大概在200万左右,收益嘛,用她的话俩说,涨了点见识也长了点面子。现在身边的人都说她是资深,对于一个20出头的小女生而言,确实值得虚荣地美上一会儿了。

但是,今年的却让顶顶有些胆怯了,原因是差点几次,庆幸当时自己的警觉性较高,都有惊无险地度过。但回想起来她还是后怕:“那些标都是跟着有些老投资人投的,自己一开始也不太会,就瞎跟风,还好后来没有一瞎到底及时反应过来,不然真的赔大发了!”

也正是这几次悬崖边上的有惊无险,顶顶意识到,2017年虽然初入门,但是整个已经让小白投资人更有投资意识,而她对于2018年的P2P投资也更有信心了!

01「现金贷整治,P2P还能投吗?」

现金贷有多火爆,小姐姐在这里不多赘述,相信各位有的美妞大概也能有所体会。

我身边有个大款,去年6月左右被朋友拉去做现金贷,当时做了笔感情交易,给这位朋友的平台投了350万,到11月初的时候赚了2倍的收益回来,emmmm,这个高得小姐姐手抖算不出来……

看着大块大块的肥肉,这位大款咬咬牙,借着前面赚到钱的好心情又再将近千万的资金all in到平台里,谁曾想……

赶上了现金贷整治,现在,别说350万本钱了,借款人每期350的借款都不能按时归还,千万投资,猴年马月才能回本?这个问题,小姐姐心里怕,也算不出来。

类似的血本无归的现金贷投资数不胜数,小姐姐身边的活例子就不止这一个。当然,美妞大概也有所耳闻。

听者有心,好多人看到现金贷“借钱”的投资被坑成这样,就觉得,同样是“借钱”投资的P2P是不是也不安全了。

稍安勿躁,美妞,现金贷整治,P2P还真背不了这锅。

实际上,我们平时投资的大多数的资产除了现金贷资产,还有、、分期、信用贷、卡贷、房贷、等等……

说白了,P2P的有很多。大部分都是有场景有抵押!比如有些企业或者个人借款时,有的拿自家房屋、车子作为抵押物借款,有的拿土地等借款,有的人则是纯靠信用!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P2P平台内所谓的个人纯靠的,从“有无抵押”的角度来说,和现金贷类似,都是属于无抵押的类型。

但区别是,P2P的系统会筛选出信用较高的人群,而现金贷由于前期发展原因,对借款人信用的风控比较弱,因此相较而言,P2P的信用借款相对而言,更有保障。

当然,小姐姐也关注到,部分平台也有开设现金贷业务,但是现在的监管环境下,对于这类业务都有着很严格的要求,一方面收益不会高得吓人,另一方面业务也向正规靠拢,因此现金贷不是P2P的毒。

当然啦,优秀的P2P项目很多,本着的投资态度,美妞们如果对开展有顾虑,大可将资金分散到平台的非现金贷标的或者没有现金贷业务的平台上去。

So,现金贷整治,对P2P的影响并不算大,该怎么投还怎么投!

事实上,小姐姐认为这次现金贷整治也是给P2P平台敲响警钟,让平台自己在资产端更加合规化,同时也让更有保障。

02「取消,P2P还能投吗?」

风险备付金取消,美妞们第一反应就是:平台不兜底,我的钱还安不安全?

相比于现金贷的过堂风,风险备付金这一波对投资人而言是实打实的真实伤害,毕竟在很多美妞的心目中,平台承诺刚对,就代表着自己的钱,起码本金是安全的。

其实,也是这次取消的规定,让小姐姐才真正重视了风险备付金和投资人的真正关系。

事实上,说白了P2P借款指的是自己一对一的私人借贷,但这和我们生活中张三借给陌生人李四10万块钱还是不一样的。如果是生活中的一对一接待,出款方没办法做,也没办法做风险分散和风险处置。

那合规的P2P平台就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们用小额分散的方式把风险转化成一个概率,只要收益能够覆盖这个风险概率就是安全的。

一般P2P平台都是用模型去掌握借款人的全面信息,包括交易数据、消费数据和行为数据,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有抵押物的(其中大部分是汽车抵押)。

而也正是在这样“合规”的氛围中,让绝大部分人对待P2P的态度变成了只看收益率和是否按期对付。评判一个平台的好坏也用刚对能力……

当一个平台连续五六年都是按期兑付的,大家就以为这个平台是安全的。这样的想法有多危险,告诉你了!

各位美妞,所有平台在没跑之前都是的。

市场有风险,。之所以大家会选择P2P投资,很大原因大概是因为这样的比很多银行更高。但小姐姐要在这里强调的一点是,自古以来,高风险高收益。

本质上,收益这个词的另一种解释本来就是“风险报酬”,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P2P的收益高于银行收益的原因。

那有风险就不能投资了吗?

当然不是!只要你做好了风险管理和,是可以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获得超额收益的。当然,如何做好风险防范,后续小姐姐会根据美妞们的理财疑惑继续更新理财。

这里小姐姐想要说的是,风险备付金其实和一个标的或者一个平台甚至一个行业的安全性没有太多的联系。

所谓的风险备付金告诉你,你尽管投,输赢我都给你保本。听起来很完美,但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的。

打个比方,假如一个平台规模做到了100亿,按2%提取也就是2亿,万一平台没有做好风险控制,不良率达到10%也就是10亿,那2亿的风险备付金怎么去兜你10亿的风险?这不现实。

平台为了能继续运营下去,就一定会用后进来的钱去兑付前面的,从而形成事实上的“”,而“庞氏骗局”最终的结果一定是血本无归。

为此,小姐姐认为,风险备付金取消,反而是对各位美妞接下来的投资安全作的新保障!

03「也暴雷,P2P还能投吗?」

仅2017年9月以来,已上线的P2P平台爆雷事件就达到了近10起,包括、、华银金服等。

小姐姐问了下身边一些刚入门P2P理财的美妞,她们对于银行存管的理解就是:“有人帮我看着钱,平台跑路有银行给我兜着!”看到我头上的三根加粗竖线了吗?

P2P平台上线银行存管,这就好像是学校要求少先队员小朋友一定要戴红领巾是一个道理的,银行存管只是合规的一个项目,但并非保证平台安全的指标。

你总不能,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做了坏事,要红领巾来承担这个责任吧?

尽管,银行上线P2P平台的,需要对平台的安全性做一定的考量,同时表面上平台也会获得银行的背书,但这并不代表着,这个平台就是没有风险的……

哪有没风险的投资嘛,美妞,你醒醒!即使上线了银行存管,平台自身经营不善、风险控制出现漏洞等原因依然会使其被淘汰出局。

小姐姐说句美妞们不爱听到二话,说到底,银行对于上线并没有责任。

2017年2月22日由银监会发布的《业务指引》明确指出,平台除必要的披露和监管要求外,不得用存管人做营销宣传。

商业银行担任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人,不应被视为对网络借贷交易以及其他相关行为提供保证或其他形式的担保。存管行不对网贷资金本金及收益予以保证或承诺,不承担资金管理运用风险。

当然,按道理来说存管系统对银行的要求其实非常高,实力强大的存管系统可以从资金的流向上判断标的项目是不是出现问题,并对平台方展开监控。

但是一些并不具备相关实力的银行存管系统,往往只是开个账号就“甩手”。

本来的用意是希望通过这张“”及时反馈平台资金流向以判断标的项目的健康状态,但很遗憾大多数银行存管还并不具备这个功能。

如果美妞偏执地认为银行存管是投资安全的标准,麻烦赶紧清醒过来。

关于背景背书,其实2017年,也曝出过不少国资、平台跑路暴雷的事情。这是一个道理,往往美妞们会觉得上市系就妥当了,国资就是实力了,但是这背后,具体能给平台的安全系数加成几分,那都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03「2018,我为什么要放弃P2P?」

2018伊始,也正值年根。很多美妞跟小姐姐吐槽说,感觉入了P2P的坑,伤透了心,暴雷跑路让她们感觉不能再爱了……

Emmmm,小姐姐很无奈,可不能把自己没有投资意识怪罪给P2P,毕竟小姐姐2018还要带着更多的美妞在P2P理财起飞呢!

在这里,小姐姐整理了资深投资人七姐的建议,分享给各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付宝红包口令2018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