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越来越发达,人类越来越不幸福?

辽宁省丹东市2022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重直觉和体验的艺术型模式,西方的文化是重逻辑和理性的科学型模式,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发展路线。在人类物质匮乏的时代,科学型发展模式占了上风,但当人类进入了一个物质丰裕、生态匮乏的时代,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便凸显了出来。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建,不是科学可以彻底解决的,而需要文化和心态来解决,这是决定未来人类从什么路线上去发展的重大问题。
文化就是一种心态,什么样的心态决定了我们做什么样的选择。正如布罗代尔所说:“在每个时期,都有一种确定的世界观,都有一种集体心态支配着社会的全体大众。强加给社会一种态度,引导社会的选择”。这种集体的心态有时候就是一种基因的遗传因子,基因的遗传因子有时候会有健康和非健康的两个方面,如中国的遗产基因里既有开放包容也有保守封闭的一面。我们对其进行研究和总结,就是试图进行文化的自我认识。
在古代中国的技术条件下,中国文化维持了一个庞大国家(实际上差不多一直是当时世界最大、最繁杂的政治经济实体)和人口长期的统一和稳定,并以相对很少、很节约的人力物力,实现了复杂的社会治理。这种智慧也许是我们今天非常需要的思想资源和理论资源,但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后,却把老祖宗的这一套丢弃了、忘记了。我们今天研究它也是为了激活其中的记忆,有关中国文化基因中心态和心态结构及秩序的研究是一种更深层的记忆的发掘。通过这样的发掘,我们可以增强未来自我发展的判断力。
如果说欧洲的文艺复兴是由于其所具有的城邦国家的基因将人类推向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工业革命,那如果我们激活中国所具有的乡村国家的文化基因,是否能发展出更接近生态和人文的新的文明,即一个集高科技、高人文和高生态环境的未来文明?这就是我提出来的“生态中国”的雏形。
中国的基因是乡村国家,因此,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之时,我们是否能用高科技以及新的艺术手段给予传统乡村以新的生命力?当下高科技的发展让人类正在进入一个高科技和高人文同时发展的新的文明时代,网络化的虚拟空间的建立、新能源的出现、工业4.0等智能化系统的逐步建立等,可能带领我们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后碳时代”,甚至可以促进手工业生产的回归,传统的技术加艺术的高人文化的生活模式将可以在一个更高的层级中得到回归,这是一种更环保、更具人文性的生产及生活模式,其通向的将是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社会模式。
(摘编自方李莉《中国文化基因与“生态中国”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实现这一伟大变革,要求超越西方工业文明,拓展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力发展空间和文化发展空间,寻求生态文明范式下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丢掉文化这个根本。那些在人们思想意识里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不拔除,绿色发展的政策就难以落地。因为在影响生态的所有因素中,文化是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应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和文化基因中,发展当代的绿色文化,使绿色生活方式深入社会人心,融入时代血脉,成为生活时尚。在物质财富相对丰沛的当今,应该认识到,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健康绿色低碳的追求是一致的。以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历史责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负责、对人与自然关系负责的人文修养和行为自觉。
当前,在人口红利式微的情况下,关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释放的红利,不仅要顺应自然,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边界约束,摒弃违背自然规律的增长方式,使经济发展回归自然容量的范围;还要积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人与社会和谐共荣。
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和实践证明,我们的经验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对于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体系,转变为话语体系,以便被更多国家和地区认知,中国智库应认真思考。
(摘编自潘家华、张胜《善用文化力量让绿色成为生活时尚》)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和西方文化发展的路线不同,在经济落后时期,文化需要科学型发展模式,而在经济发达阶段,就需要发展艺术。
B. 古代中国治理社会的智慧,在今天可能仍然有重要的价值。这需要我们对被我们丢弃或忘记的这种智慧进行深入发掘。
C. 乡村国家是我们的文化基因,可见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农业,有可能发展出包含高科技、高人文和高生态环境的未来文明。
D.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我们的发展与繁荣是可持续的。西方工业文明具有绿的国子色、循环等特点,我们必须超越它。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要指望仅靠科学来解决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建问题,还应依靠文化和心态。这关乎人类未来的发展走向。
B. 中国遗产基因里开放包容的一面和保守封闭的一面分别对应着集体心态遗传因子中可能有的健康和非健康的两个方面。
C. 当下高科技的发展让人类正在进入一个高科技和高人文同时发展的新的文明时代,而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后碳时代”。
D. 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与健康绿色低碳的生活追求目标是相同的。中国共不产党人也主张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3. 下列诗句的内涵,与两则材料内容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
A.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B. 鸟下绿芜秦苑,蝉鸣黄叶汉宫秋。
C.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绿色发展?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辽宁省沈阳市2022届高三质量监测(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文学在社会中承担何种职能?它的功能和意义如何?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恰恰意味着文学的功能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不妨将广义的文学缩小到叙事文学的范围内来专门加以观察。
小说在西方 18、19 世纪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仅仅是个文学史特例,它并非历来如此。事实上,从《荷马史诗》一直到 18 世纪初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或小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与音乐和绘画一样,文学长期以来一直蛰伏于宗教和权贵的巨大阴影之下。
同时,文学的社会性内容也受到一定的压抑,对世俗生活的记录或对个人经验的描述尚未成为文学的重要使命。不论是埃斯库罗斯,还是索福克勒斯,他们作品中个人经验的呈现和表述都是在神话的结构下展开的,同时与集体和社会的经验难以区分。悲剧的发生总是与不可知的命运、必然性以及上帝的存在纠缠在一起。在中世纪,薄伽丘和乔叟的写作表明悲剧中的上帝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按照雷蒙·威廉斯的描述,悲剧的重点已经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与苦难”转向世俗社会的“成功与失败”,而“命运越来越多地指涉世俗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而到了文艺复兴之后,文学对于世俗经验的描述的比重进一步加强,悲剧发生的动力从命运的逻辑和上帝的意志变成了个人选择性的行动,特别是这种行动在道德上的过失和瑕疵。
从文学的功能方面来看,它与宗教一样,都是超越现实的伟大的激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的局限性,使人们在欲望受到挫折时,在遭遇生活中的巨大不幸或失败时,希望能从文学中找到解释和安慰,因此文学中就有了超越现实的创作。只不过,这种超越往往是象征性的,是作为一种代偿的机制而出现的,不可能获得理性的证明。和宗教活动一样,超越的途径是一种想象性的和解与欲望的满足,具有一定的仪式性。在西方悲剧常见的形式中,威胁的解除和欲望的满足都由于最后上帝的出现或暴力政权的更迭而获得解决。
在阿拉伯著名的《一千零一夜》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学代偿性安慰机制的重要性。在假托谢赫拉扎德讲述的故事中,不管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如何充满凶险,曾经出现过怎样的挫折、失败和幻灭,到最后,绝大部分结尾总是以和解结束。在中国古代的叙事作品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夸父逐日的结果显然是悲剧性的,但夸父被烧死之前所投出的手杖却变成了一个森林,因此这种失败未尝不可以被描述为一次胜利。
世纪的《聊斋志异》为我们考察这种超越机制提供了一个范本。为什么《聊斋志异》会出现在中国的北方,而非江南,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陈寅恪的解释是:《聊斋志异》的出现是社会环境压抑的结果,从而假托于狐女灵怪,对自身的经验和欲望进行宣泄、超越。而在晚明时期的江浙地区,由于地方丝织品经济所造成的社会繁荣,特别是当时社会名流生活风习的政治性空间已有了相当自由度,文人雅士已经可以在世俗社会中与那些“狐女”(比如柳如是等人)自由往来,不必像蒲松龄那样假托于梦幻了。
18 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开始在欧洲诞生,由于宗教的衰弱和资产阶级的日益强大,为了化解日益粗鄙化、程序化的功利主义意识形态危机,文学开始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其功能在两个方面被加以强调:作为一种宗教替代品的价值系统,作为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安慰剂和黏合剂。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启蒙运动的深入,文学从一种神秘的经验开始转变为一个“科学化”的、可以被我们充分认知的知识领域。
发轫于 18 世纪末的欧洲文学变革,与其说是对文学功能的重新发现,还不如说是对文学的强行“征用”。而中国近现代小说革命和文学革命则毫无疑问受到这一变革的影响,尽管两者之间的出发点、具体进程和后果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文学作用的过分强调。小说这样一个形式,从“街谈巷议”的微末小技,一跃而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
(摘编自格非《文学的邀约》)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在不同时代承担的社会职能从来都是不一样的,这意味着文学的功能在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B.在中世纪,悲剧中的上帝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但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
C.晚明时期,江浙地区经济发达,社会繁荣,政治空间有相当的自由度,吴越名流不再需要假托于梦幻的作品
D.18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的诞生,既是社会发展进程的需要,也是文学神秘性消解的一种表现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我们想了解十八世纪以前宗教和权贵对文学的束缚及影响,《荷马史诗》应是可供参考的书目
B.文学作品的内容无须都要获得理性的证明,其中超越现实的创作能给予读者心理的补偿和满足。
C.中国近现代小说革命和文学革命受到欧洲的影响,过分强调文学的作用,放大了文学的功能
D.小说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取得重要的社会地位,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
3.根据原文内容推断,下列作品不是以反映“世俗生活”或“个人经验”为主的一项是(3分)
A.薄伽丘的《十日谈》 B.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C.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D.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4.文中提出的文学功能有哪些 请简要说明。(4分)
5.根据文中观点,简要分析蒲松龄的《促织》怎样体现了文学的代偿性机制。(4分)
辽宁省锦州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共同富裕作出相关要求,强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按照“十四五”规划,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既要发展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又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兼顾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将未来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归结为“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共同富裕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共同富裕是一个反映特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共同富裕”中的“共同”说明社会成员对于财富的占有方式,关注社会成员对财富的集体共享,是相对于私有制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富裕”则说明社会成员对于财富的占有程度,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之所以区别于资本主义,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其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和经济社会的巨大不平等,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方向,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这个角度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本目标。
共同富裕是人民立场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改革时期,都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确定为社会主要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摘编自董天美《共同富裕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B.资本主义生产力不高,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故不会也不可能共同富裕。
C.马克思、恩格斯设想过共同富裕的未来社会,中共领导人也曾论及于此。
D.中国的国情没有变,这决定了共同富裕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无意外,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B.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C.“共同”和“富裕”分别集中体现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D.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下列选项,对“共同富裕”的论述,不符合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共同富裕,首先在富裕,关键在富裕,没有富裕就不可能有共同富裕。
B.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如果离开了共同二字,就必然失去其根本之意。
C.共同富裕,在于是为富裕而共同,为共同而富裕,最终形成有机的一体。
D.共同富裕是指每个家庭和个人的收入相等、财产相同,公共服务等均享。
4.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分)
5.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4分)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一个“柔”字,切中要义,味道全出。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在一档节目中就特地提到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她由“儒”字的“柔”这一本义出发,加以阐释,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度地彰显出来了。
“儒”字中含一个“需”字,“需”有“等待”之义。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华裔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在描述一位华侨时说:“他是个中国人,有极好的耐心,能等待和忍耐。”这的确典型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品性。韩素音在参观走访了中国内地之后,曾经感慨道:“我在这里重新发现了中国的弹性--它所固有的柔顺性,这使它不受外界危机的影响,同时也使它克服一次又一次动乱。”因此,我们虽说“儒者柔也”,但并不是说柔就是软弱无力,就是废弃一切作为。老子认为, “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是“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正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所在。俗话说“水滴石穿”,就是“以柔克刚”的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其实,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柔是“水”最为突出的特性。在中国文化中,以水喻道是有其古老传统的。譬如,老子说:“上善若水”,他还说“弱者道之用”,此所谓“弱者”指的就是水的柔弱。他又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水中因此蕴含着大道理。管子就认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知道,水是不定形的,它被放进怎样的容器中就成为什么样子的形状,但正是因为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形状,所以才能变成一切可能的形状,这正是“道”的品格。更为重要的是,它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以水来比喻道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意义是双关的:一方面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象,让人们能够由此及彼地去领会“道”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又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借助于水的“至柔”的性格来凸显道德的品性。
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采取的等待姿态,与儒家固有的“柔”的性格之间,是有极深的渊源关系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
在这里,不妨比较一下古典技术同现代技术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的分野,我们从中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柔性特点。这种文化取向塑造出来的古典技术,不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例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采取因势利导、巧夺天工的办法,而不是采取逆自然而行的办法,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它可以涝排洪、旱蓄水,通过自然而然的方式来对水加以调节。
(选自何中华《通过水的意象体味儒之柔》,有删改)
《易经》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之一,易者变也,易经主旨是万物皆变。水变化多端:水无定形,随境而适;水有三态,常温为水,低温结冰,高温化汽,云雨雾露霜雪雹皆水之不同形式。水无处不在:土壤中含水,岩石中有结晶水,植物从根到叶皆含水,动物从头到脚皆含水,人体含水量高达60%以上。无处不在的水千变万化,我们的祖先可能首先从水的变化中悟出万物皆变,这成为千古不易之哲理。
水的形态千变万化,其结构却非常简单。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是自然界最简单的化合物之一。这阐明一条重要的哲理:宇宙万物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复杂源自简单。古今中外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均深谙此理。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爱因斯坦说:“更简单的理论,涵盖更多不同内容,具有更广阔的应用,这才是更令人信服的理论。”皆此之谓也。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师从善动之水可以益智,这种“智者乐水”和“智者动”的说法很容易获得认同。不过,仁者也是乐水的。海纳百川,水与仁者均具有包容性,此其一.孔子曰:“仁者人也。”仁者普济众人,水惠及一切生物。每逢大旱,禾苗枯焦,赤地千里,一场甘霖普济众生,此其二。孔子还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凡事不可走极端。水适度有益,过多则成灾;正如父母关爱子女有利其健康成长,溺爱则反害之。《论语》说:“过犹不及。”此乃至理,水的哲学岂能例外?回顾生物进化史,从一个共同祖先不断分化出各种物种,水在每个环节都起到关键作用。
对生物起源目前尚无定论,陆地起源说、深海起源说、宇宙起源说.....众说纷呈,有待验证。但无论何种起源都离不开水。水是一切生物所必需,无水则无生物。水孕育出一切生物,此乃至仁大爱。明乎此理,仁者怎能不乐水?仁者、智者携手悠游于山水之间,既乐山又乐水,仁智兼备,相得益彰。
(选自沈致远《水的哲学》,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待时而动”的儒家君子就像柔弱的水一样有极好的耐心,具有“弱德之美”。
B.中国传统文化里,儒家和道家都注重以水喻道的传统,因为水的“柔性”具备双关的隐喻和象征。
C.《易经》对水的阐释,意味着我们的祖先可能从水的变化中悟出万物皆变的哲理。
D.包括陆地起源说、深海起源说等生物进化史上关于生物起源的各种定论都确定生物起源离不开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观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文化中儒家柔性的特征可以从中国人认识自然、社会交际的方式中观察、感知。
B.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认为复杂的宇宙万物都源自简单,越简单应用越广阔。
C.现代技术在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
D.行为不表现极端,懂得隐忍包容、普济众人,崇尚“至柔”的道德品性的人可以说仁智兼备。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句子中的“水”意象没有体现“弱德之美”的一项是(3分)( )
A.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B.水惟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
C.水利万物而不争,人傲于世而不顺 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我们“以水为师”的理由。(4分)
辽宁省大连市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文学在社会中承担何种职能?它的功能和意义如何?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恰恰意味着文学的功能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不妨将广义的文学缩小到叙事文学的范围内来专门加以观察。
小说在西方 18、19 世纪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仅仅是个文学史特例,它并非历来如此。事实上,从《荷马史诗》一直到 18 世纪初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或小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与音乐和绘画一样,文学长期以来一直蛰伏于宗教和权贵的巨大阴影之下。
同时,文学的社会性内容也受到一定的压抑,对世俗生活的记录或对个人经验的描述尚未成为文学的重要使命。不论是埃斯库罗斯,还是索福克勒斯,他们作品中个人经验的呈现和表述都是在神话的结构下展开的,同时与集体和社会的经验难以区分。悲剧的发生总是与不可知的命运、必然性以及上帝的存在纠缠在一起。在中世纪,薄伽丘和乔叟的写作表明悲剧中的上帝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按照雷蒙·威廉斯的描述,悲剧的重点已经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与苦难”转向世俗社会的“成功与失败”,而“命运越来越多地指涉世俗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而到了文艺复兴之后,文学对于世俗经验的描述的比重进一步加强,悲剧发生的动力从命运的逻辑和上帝的意志变成了个人选择性的行动,特别是这种行动在道德上的过失和瑕疵。
从文学的功能方面来看,它与宗教一样,都是超越现实的伟大的激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的局限性,使人们在欲望受到挫折时,在遭遇生活中的巨大不幸或失败时,希望能从文学中找到解释和安慰,因此文学中就有了超越现实的创作。只不过,这种超越往往是象征性的,是作为一种代偿的机制而出现的,不可能获得理性的证明。和宗教活动一样,超越的途径是一种想象性的和解与欲望的满足,具有一定的仪式性。在西方悲剧常见的形式中,威胁的解除和欲望的满足都由于最后上帝的出现或暴力政权的更迭而获得解决。
在阿拉伯著名的《一千零一夜》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学代偿性安慰机制的重要性。在假托谢赫拉扎德讲述的故事中,不管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如何充满凶险,曾经出现过怎样的挫折、失败和幻灭,到最后,绝大部分结尾总是以和解结束。在中国古代的叙事作品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夸父逐日的结果显然是悲剧性的,但夸父被烧死之前所投出的手杖却变成了一个森林,因此这种失败未尝不可以被描述为一次胜利。
世纪的《聊斋志异》为我们考察这种超越机制提供了一个范本。为什么《聊斋志异》会出现在中国的北方,而非江南,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陈寅恪的解释是:《聊斋志异》的出现是社会环境压抑的结果,从而假托于狐女灵怪,对自身的经验和欲望进行宣泄、超越。而在晚明时期的江浙地区,由于地方丝织品经济所造成的社会繁荣,特别是当时社会名流生活风习的政治性空间已有了相当自由度,文人雅士已经可以在世俗社会中与那些“狐女”(比如柳如是等人)自由往来,不必像蒲松龄那样假托于梦幻了。
18 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开始在欧洲诞生,由于宗教的衰弱和资产阶级的日益强大,为了化解日益粗鄙化、程序化的功利主义意识形态危机,文学开始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其功能在两个方面被加以强调:作为一种宗教替代品的价值系统,作为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安慰剂和黏合剂。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启蒙运动的深入,文学从一种神秘的经验开始转变为一个“科学化”的、可以被我们充分认知的知识领域。
发轫于 18 世纪末的欧洲文学变革,与其说是对文学功能的重新发现,还不如说是对文学的强行“征用”。而中国近现代小说革命和文学革命则毫无疑问受到这一变革的影响,尽管两者之间的出发点、具体进程和后果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文学作用的过分强调。小说这样一个形式,从“街谈巷议”的微末小技,一跃而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
(摘编自格非《文学的邀约》)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不同时代的文学,其功能和意义从来都是不一样的,这恰恰意味着它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B. 在中世纪,悲剧中上帝的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但总体上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
C.18 世纪末欧洲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的诞生,既是社会发展进程的需要,也是文学神秘性消解的结果。
D.无论是发轫于 18 世纪末的欧洲文学革命,还是中国近现代文学革命,二者都过分强调了文学的社会作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现实生活认识的局限性,会使人们在欲望受挫及遭遇不幸或失败时,想寻求一种解释和安慰,文学和宗教往往能满足人们这种需求。
B.中西方文学中都有很多作为代偿机制出现的超越现实的创作,这表明很多时候文学其实无国界,其中都有人类共同的情感需求。
C.《聊斋志异》没有出现在江浙的原因,可能是当时江浙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文人雅士可与“狐女”相往来,不必假托于梦幻。
D.小说在 18、19 世纪取得重要的社会地位,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是社会发展到一个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
3.下列古代叙事作品没有体现文学的“代偿性安慰机制”的一项是(3 分)
A.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结尾,梁祝双双化蝶
B.《孔雀东南飞》结尾,兰芝与仲卿化为相向而鸣的鸳鸯
C.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窦娥三桩誓愿都应验
D.蒲松龄的《狼》(其二)中,屠户最后杀死了两只狼
4.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文学的功能和意义在 18 世纪前后有何不同。(4 分)
5.诞生于文艺复兴后期的《哈姆莱特》与诞生于 19 世纪中叶的《玩偶之家》两部戏剧中,
主人公悲剧发生的动力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辽宁省丹东市2022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一)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重直觉和体验的艺术型模式,西方的文化是重逻辑和理性的科学型模式,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发展路线。在人类物质匮乏的时代,科学型发展模式占了上风,但当人类进入了一个物质丰裕、生态匮乏的时代,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便凸显了出来。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建,不是科学可以彻底解决的,而需要文化和心态来解决,这是决定未来人类从什么路线上去发展的重大问题。
文化就是一种心态,什么样的心态决定了我们做什么样的选择。正如布罗代尔所说:“在每个时期,都有一种确定的世界观,都有一种集体心态支配着社会的全体大众。强加给社会一种态度,引导社会的选择”。这种集体的心态有时候就是一种基因的遗传因子,基因的遗传因子有时候会有健康和非健康的两个方面,如中国的遗产基因里既有开放包容也有保守封闭的一面。我们对其进行研究和总结,就是试图进行文化的自我认识。
在古代中国的技术条件下,中国文化维持了一个庞大国家(实际上差不多一直是当时世界最大、最繁杂的政治经济实体)和人口长期的统一和稳定,并以相对很少、很节约的人力物力,实现了复杂的社会治理。这种智慧也许是我们今天非常需要的思想资源和理论资源,但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后,却把老祖宗的这一套丢弃了、忘记了。我们今天研究它也是为了激活其中的记忆,有关中国文化基因中心态和心态结构及秩序的研究是一种更深层的记忆的发掘。通过这样的发掘,我们可以增强未来自我发展的判断力。
如果说欧洲的文艺复兴是由于其所具有的城邦国家的基因将人类推向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工业革命,那如果我们激活中国所具有的乡村国家的文化基因,是否能发展出更接近生态和人文的新的文明,即一个集高科技、高人文和高生态环境的未来文明?这就是我提出来的“生态中国”的雏形。
中国的基因是乡村国家,因此,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之时,我们是否能用高科技以及新的艺术手段给予传统乡村以新的生命力?当下高科技的发展让人类正在进入一个高科技和高人文同时发展的新的文明时代,网络化的虚拟空间的建立、新能源的出现、工业4.0等智能化系统的逐步建立等,可能带领我们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后碳时代”,甚至可以促进手工业生产的回归,传统的技术加艺术的高人文化的生活模式将可以在一个更高的层级中得到回归,这是一种更环保、更具人文性的生产及生活模式,其通向的将是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社会模式。
(摘编自方李莉《中国文化基因与“生态中国”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变革。实现这一伟大变革,要求超越西方工业文明,拓展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力发展空间和文化发展空间,寻求生态文明范式下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丢掉文化这个根本。那些在人们思想意识里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不拔除,绿色发展的政策就难以落地。因为在影响生态的所有因素中,文化是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应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和文化基因中,发展当代的绿色文化,使绿色生活方式深入社会人心,融入时代血脉,成为生活时尚。在物质财富相对丰沛的当今,应该认识到,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健康绿色低碳的追求是一致的。以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历史责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负责、对人与自然关系负责的人文修养和行为自觉。
当前,在人口红利式微的情况下,关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释放的红利,不仅要顺应自然,尊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边界约束,摒弃违背自然规律的增长方式,使经济发展回归自然容量的范围;还要积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人与社会和谐共荣。
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和实践证明,我们的经验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对于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体系,转变为话语体系,以便被更多国家和地区认知,中国智库应认真思考。
(摘编自潘家华、张胜《善用文化力量让绿色成为生活时尚》)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和西方文化发展的路线不同,在经济落后时期,文化需要科学型发展模式,而在经济发达阶段,就需要发展艺术。
B. 古代中国治理社会的智慧,在今天可能仍然有重要的价值。这需要我们对被我们丢弃或忘记的这种智慧进行深入发掘。
C. 乡村国家是我们的文化基因,可见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农业,有可能发展出包含高科技、高人文和高生态环境的未来文明。
D.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我们的发展与繁荣是可持续的。西方工业文明具有绿的国子色、循环等特点,我们必须超越它。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要指望仅靠科学来解决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建问题,还应依靠文化和心态。这关乎人类未来的发展走向。
B. 中国遗产基因里开放包容的一面和保守封闭的一面分别对应着集体心态遗传因子中可能有的健康和非健康的两个方面。
C. 当下高科技的发展让人类正在进入一个高科技和高人文同时发展的新的文明时代,而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后碳时代”。
D. 中华民族勤俭节约这一传统美德与健康绿色低碳的生活追求目标是相同的。中国共不产党人也主张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3. 下列诗句的内涵,与两则材料内容没有关联的一项是( )
A.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B. 鸟下绿芜秦苑,蝉鸣黄叶汉宫秋。
C.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绿色发展?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
4. ①先是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引出文化和心态对于重建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义。
②接下来阐释发掘中国文化基因的目的和意义。
③最后建议激活中国乡村国家这一文化基因,利用高科技和艺术手段,给予传统乡村以新的生命力,实现生态中国这一社会模式。
5. ①了解并继承中国文化的智慧。
②增强未来自我发展的判断力,激活我国乡村国家的文化基因。
③努力开发高科技及新的艺术手段,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后碳时代”。
④倡导勤俭节约的美德,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⑤积极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⑥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经济发达阶段,就需要发展艺术”偷换概念。根据原文“物质丰裕、生态匮乏的时代,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便凸显了出来”而这“需要文化和心态来解决”,即使对应着中国文化“艺术型模式”的特点,也不等同于“艺术”。
C.“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的农业,有可能发展出包含高科技、高人文和高生态环境的未来文明”属于牵强附会。激活乡村国家的文化基因,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的农业”。
D.“西方工业文明具有绿色、循环等特点”,曲解文意。材料二第一段,原文“要求超越西方工业文明,拓展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力发展空间和文化发展空间”并不是说“西方工业文明具有绿色、循环、低碳的特点”。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能力。
C.“而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后碳时代’”错误,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后碳时代”是未来可能进入的时代,是高于现在正在进入的文明时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B.“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主要不是表现绿色生活内容,而是表现朝代更迭、繁华不再的历史沧桑感。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思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中国文化的特点是重直觉和体验的艺术型模式,西方的文化是重逻辑和理性的科学型模式,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发展路线”和段尾“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建,不是科学可以彻底解决的,而需要文化和心态来解决,这是决定未来人类从什么路线上去发展的重大问题”可知,作者先是通过比较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点,引出文化和心态对于重建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义。
根据第二段“文化就是一种心态,什么样的心态决定了我们做什么样的选择”“我们对其进行研究和总结,就是试图进行文化的自我认识”和第三段“在古代中国的技术条件下,中国文化维持了一个庞大国家……实现了复杂的社会治理”可知,作者阐释了发掘中国文化基因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四五段“这就是我提出来的“生态中国”的雏形”“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之时,我们是否能用高科技以及新的艺术手段给予传统乡村以新的生命力……可能带领我们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后碳时代’”“这是一种更环保、更具人文性的生产及生活模式,其通向的将是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社会模式”可知,最后作者建议激活中国乡村国家这一文化基因,利用高科技和艺术手段,给予传统乡村以新的生命力,实现生态中国这一社会模式。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建,不是科学可以彻底解决的,而需要文化和心态来解决,这是决定未来人类从什么路线上去发展的重大问题。文化就是一种心态,什么样的心态决定了我们做什么样的选择”可知,文化和心态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建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可知,要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绿色发展,应了解并继承中国文化的智慧。
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我们今天研究它也是为了激活其中的记忆,有关中国文化基因中心态和心态结构及秩序的研究是一种更深层的记忆的发掘。通过这样的发掘,我们可以增强未来自我发展的判断力”“中国的基因是乡村国家,因此,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的战略之时,我们是否能用高科技以及新的艺术手段给予传统乡村以新的生命力”可知,要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绿色发展,应增强未来自我发展的判断力,激活我国乡村国家的文化基因。
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当下高科技的发展让人类正在进入一个高科技和高人文同时发展的新的文明时代,网络化的虚拟空间的建立、新能源的出现、工业4.0等智能化系统的逐步建立等,可能带领我们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后碳时代’”可知,要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绿色发展,应努力开发高科技及新的艺术手段,进入可持续发展的“后碳时代”。
根据材料二“在物质财富相对丰沛的当今,应该认识到,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健康绿色低碳的追求是一致的。以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历史责任”可知,要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绿色发展,应倡导勤俭节约的美德,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根据材料二“还要积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人与社会和谐共荣”可知,要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绿色发展,还应积极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根据材料二“中国绿色发展的道路和实践证明,我们的经验是对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可知,要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绿色发展,还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辽宁省沈阳市2022届高三质量监测(二)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文学在社会中承担何种职能?它的功能和意义如何?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恰恰意味着文学的功能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不妨将广义的文学缩小到叙事文学的范围内来专门加以观察。
小说在西方 18、19 世纪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仅仅是个文学史特例,它并非历来如此。事实上,从《荷马史诗》一直到 18 世纪初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或小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与音乐和绘画一样,文学长期以来一直蛰伏于宗教和权贵的巨大阴影之下。
同时,文学的社会性内容也受到一定的压抑,对世俗生活的记录或对个人经验的描述尚未成为文学的重要使命。不论是埃斯库罗斯,还是索福克勒斯,他们作品中个人经验的呈现和表述都是在神话的结构下展开的,同时与集体和社会的经验难以区分。悲剧的发生总是与不可知的命运、必然性以及上帝的存在纠缠在一起。在中世纪,薄伽丘和乔叟的写作表明悲剧中的上帝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按照雷蒙·威廉斯的描述,悲剧的重点已经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与苦难”转向世俗社会的“成功与失败”,而“命运越来越多地指涉世俗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而到了文艺复兴之后,文学对于世俗经验的描述的比重进一步加强,悲剧发生的动力从命运的逻辑和上帝的意志变成了个人选择性的行动,特别是这种行动在道德上的过失和瑕疵。
从文学的功能方面来看,它与宗教一样,都是超越现实的伟大的激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的局限性,使人们在欲望受到挫折时,在遭遇生活中的巨大不幸或失败时,希望能从文学中找到解释和安慰,因此文学中就有了超越现实的创作。只不过,这种超越往往是象征性的,是作为一种代偿的机制而出现的,不可能获得理性的证明。和宗教活动一样,超越的途径是一种想象性的和解与欲望的满足,具有一定的仪式性。在西方悲剧常见的形式中,威胁的解除和欲望的满足都由于最后上帝的出现或暴力政权的更迭而获得解决。
在阿拉伯著名的《一千零一夜》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学代偿性安慰机制的重要性。在假托谢赫拉扎德讲述的故事中,不管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如何充满凶险,曾经出现过怎样的挫折、失败和幻灭,到最后,绝大部分结尾总是以和解结束。在中国古代的叙事作品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夸父逐日的结果显然是悲剧性的,但夸父被烧死之前所投出的手杖却变成了一个森林,因此这种失败未尝不可以被描述为一次胜利。
世纪的《聊斋志异》为我们考察这种超越机制提供了一个范本。为什么《聊斋志异》会出现在中国的北方,而非江南,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陈寅恪的解释是:《聊斋志异》的出现是社会环境压抑的结果,从而假托于狐女灵怪,对自身的经验和欲望进行宣泄、超越。而在晚明时期的江浙地区,由于地方丝织品经济所造成的社会繁荣,特别是当时社会名流生活风习的政治性空间已有了相当自由度,文人雅士已经可以在世俗社会中与那些“狐女”(比如柳如是等人)自由往来,不必像蒲松龄那样假托于梦幻了。
18 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开始在欧洲诞生,由于宗教的衰弱和资产阶级的日益强大,为了化解日益粗鄙化、程序化的功利主义意识形态危机,文学开始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其功能在两个方面被加以强调:作为一种宗教替代品的价值系统,作为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安慰剂和黏合剂。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启蒙运动的深入,文学从一种神秘的经验开始转变为一个“科学化”的、可以被我们充分认知的知识领域。
发轫于 18 世纪末的欧洲文学变革,与其说是对文学功能的重新发现,还不如说是对文学的强行“征用”。而中国近现代小说革命和文学革命则毫无疑问受到这一变革的影响,尽管两者之间的出发点、具体进程和后果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文学作用的过分强调。小说这样一个形式,从“街谈巷议”的微末小技,一跃而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
(摘编自格非《文学的邀约》)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在不同时代承担的社会职能从来都是不一样的,这意味着文学的功能在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B.在中世纪,悲剧中的上帝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但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
C.晚明时期,江浙地区经济发达,社会繁荣,政治空间有相当的自由度,吴越名流不再需要假托于梦幻的作品
D.18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的诞生,既是社会发展进程的需要,也是文学神秘性消解的一种表现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我们想了解十八世纪以前宗教和权贵对文学的束缚及影响,《荷马史诗》应是可供参考的书目
B.文学作品的内容无须都要获得理性的证明,其中超越现实的创作能给予读者心理的补偿和满足。
C.中国近现代小说革命和文学革命受到欧洲的影响,过分强调文学的作用,放大了文学的功能
D.小说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取得重要的社会地位,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
3.根据原文内容推断,下列作品不是以反映“世俗生活”或“个人经验”为主的一项是(3分)
A.薄伽丘的《十日谈》 B.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C.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D.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4.文中提出的文学功能有哪些 请简要说明。(4分)
5.根据文中观点,简要分析蒲松龄的《促织》怎样体现了文学的代偿性机制。(4分)
1.(3分)B (A.“文学在不同时代承担的社会职能从来都是不一样的”于文无据,原文是“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C.“政治空间有相当的自由度与原文不符吴越名流不再需要假托于梦幻的作品”与原文不符,原文为“不必像蒲松龄那样假托于梦幻了“;D.“文学概念的诞生”,不是“文学神秘性消解的一种表现”,“神秘性消解”与原文不符。)
2.(3分)D(“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于文无据。)
3.(3分)C (根据原文“不论是埃斯库罗斯,还是索福克勒斯,他们作品中个人经验的呈现和表述都是在神话的结构于展开的同时与集体和社会的经验难以区分。悲剧的发生总是与不可知的命运必然性以及上帝的存在纠缠在一起,应选C)
①作为一种代偿机制给人以安慰。(1分)
②作为一种宗教替代品的价值系统。(1分)
③作为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安慰剂和黏合剂。(1分)
(每点1分,答对三点给4分;如果答“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不给分。
文学的代偿机制指文学中超越现实的创作能使人们在欲望受挫、遭遇不幸或失败时得到解释和安慰。(1分)《促织》中成名之子“魂化促织”的情节,使成名绝地逢生,并因进献上品促织有“功”,转贫为富。(2分)作品中这种逆转和大团圆的结局给读者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安慰。(1分)
(概括文章观点1分;围绕“魂化促织”的情节进行分析3分,如果未提及此情节,分析部分只给1分。)
辽宁省锦州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共同富裕作出相关要求,强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按照“十四五”规划,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一项重大战略性任务。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亿万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既要发展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又要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兼顾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将未来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归结为“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共同富裕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共同富裕是一个反映特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概念。“共同富裕”中的“共同”说明社会成员对于财富的占有方式,关注社会成员对财富的集体共享,是相对于私有制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的,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富裕”则说明社会成员对于财富的占有程度,是相对于贫穷而言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之所以区别于资本主义,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其深刻批判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和经济社会的巨大不平等,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方向,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这个角度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本目标。
共同富裕是人民立场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建设、改革时期,都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就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胜利”。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确定为社会主要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摘编自董天美《共同富裕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B.资本主义生产力不高,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故不会也不可能共同富裕。
C.马克思、恩格斯设想过共同富裕的未来社会,中共领导人也曾论及于此。
D.中国的国情没有变,这决定了共同富裕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无意外,到2035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会取得实质性进展。
B.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C.“共同”和“富裕”分别集中体现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D.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下列选项,对“共同富裕”的论述,不符合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共同富裕,首先在富裕,关键在富裕,没有富裕就不可能有共同富裕。
B.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如果离开了共同二字,就必然失去其根本之意。
C.共同富裕,在于是为富裕而共同,为共同而富裕,最终形成有机的一体。
D.共同富裕是指每个家庭和个人的收入相等、财产相同,公共服务等均享。
4.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分)
5.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1.C【解析】A 项,原文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选项前半句漏了“逐步”,后半句漏了“中国式”。B 项,材料并不能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力不高,且前半句与后半句也没有因果关系。D 项,“共同富裕”应为“发展”。
2.A【解析】“将会取得实质性进展”错,原文为“按照‘十四五’规划,到 2035 年人的全面
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表明仅仅是在 2035 年前就会取得实质性进展,只是到 2035 年的实质性进展更为明显。(3 分)
3.D 【解析】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但这种普通富裕不是、也不可能靠现有财富的平均分配来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3 分)
4.①文本采取了总分式论证结构②开头分析了提出实现共同富裕概念的背景,引出了“社会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这一中心论点③然后从“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人民立场的集中体现”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4 分,①2 分,②③点各 1 分)
【解析】文章第一段引述材料并适度阐发,属于提出共同富裕概念的社会历史背景部分,第二段在分析我党历史,我党执政基础,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的基础上,引出了“社会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的中心论点,属于“总”的部分,第三、四、五段分别从“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人民立场的集中体现”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属于“分”的部分。
5.①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② 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4 分,每点 2 分)
【解析】答案的主要信息集中在文章第四段。“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表明不能离开发展生产力讲共同富裕,离开了就会导致共同贫困。“少数人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表明不能离开共同富裕讲发展生产力,离开了就会导致两极分化。文章中还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方向,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表明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有两点,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国家和社会富裕起来,才有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属于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二是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两极分化势必愈演愈烈,因此防止两极分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即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
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一个“柔”字,切中要义,味道全出。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在一档节目中就特地提到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她由“儒”字的“柔”这一本义出发,加以阐释,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度地彰显出来了。
“儒”字中含一个“需”字,“需”有“等待”之义。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华裔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在描述一位华侨时说:“他是个中国人,有极好的耐心,能等待和忍耐。”这的确典型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品性。韩素音在参观走访了中国内地之后,曾经感慨道:“我在这里重新发现了中国的弹性--它所固有的柔顺性,这使它不受外界危机的影响,同时也使它克服一次又一次动乱。”因此,我们虽说“儒者柔也”,但并不是说柔就是软弱无力,就是废弃一切作为。老子认为, “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是“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正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所在。俗话说“水滴石穿”,就是“以柔克刚”的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其实,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柔是“水”最为突出的特性。在中国文化中,以水喻道是有其古老传统的。譬如,老子说:“上善若水”,他还说“弱者道之用”,此所谓“弱者”指的就是水的柔弱。他又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水中因此蕴含着大道理。管子就认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知道,水是不定形的,它被放进怎样的容器中就成为什么样子的形状,但正是因为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形状,所以才能变成一切可能的形状,这正是“道”的品格。更为重要的是,它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以水来比喻道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意义是双关的:一方面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象,让人们能够由此及彼地去领会“道”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又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借助于水的“至柔”的性格来凸显道德的品性。
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采取的等待姿态,与儒家固有的“柔”的性格之间,是有极深的渊源关系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
在这里,不妨比较一下古典技术同现代技术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的分野,我们从中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柔性特点。这种文化取向塑造出来的古典技术,不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例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采取因势利导、巧夺天工的办法,而不是采取逆自然而行的办法,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它可以涝排洪、旱蓄水,通过自然而然的方式来对水加以调节。
(选自何中华《通过水的意象体味儒之柔》,有删改)
《易经》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之一,易者变也,易经主旨是万物皆变。水变化多端:水无定形,随境而适;水有三态,常温为水,低温结冰,高温化汽,云雨雾露霜雪雹皆水之不同形式。水无处不在:土壤中含水,岩石中有结晶水,植物从根到叶皆含水,动物从头到脚皆含水,人体含水量高达60%以上。无处不在的水千变万化,我们的祖先可能首先从水的变化中悟出万物皆变,这成为千古不易之哲理。
水的形态千变万化,其结构却非常简单。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是自然界最简单的化合物之一。这阐明一条重要的哲理:宇宙万物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复杂源自简单。古今中外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均深谙此理。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爱因斯坦说:“更简单的理论,涵盖更多不同内容,具有更广阔的应用,这才是更令人信服的理论。”皆此之谓也。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师从善动之水可以益智,这种“智者乐水”和“智者动”的说法很容易获得认同。不过,仁者也是乐水的。海纳百川,水与仁者均具有包容性,此其一.孔子曰:“仁者人也。”仁者普济众人,水惠及一切生物。每逢大旱,禾苗枯焦,赤地千里,一场甘霖普济众生,此其二。孔子还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凡事不可走极端。水适度有益,过多则成灾;正如父母关爱子女有利其健康成长,溺爱则反害之。《论语》说:“过犹不及。”此乃至理,水的哲学岂能例外?回顾生物进化史,从一个共同祖先不断分化出各种物种,水在每个环节都起到关键作用。
对生物起源目前尚无定论,陆地起源说、深海起源说、宇宙起源说.....众说纷呈,有待验证。但无论何种起源都离不开水。水是一切生物所必需,无水则无生物。水孕育出一切生物,此乃至仁大爱。明乎此理,仁者怎能不乐水?仁者、智者携手悠游于山水之间,既乐山又乐水,仁智兼备,相得益彰。
(选自沈致远《水的哲学》,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待时而动”的儒家君子就像柔弱的水一样有极好的耐心,具有“弱德之美”。
B.中国传统文化里,儒家和道家都注重以水喻道的传统,因为水的“柔性”具备双关的隐喻和象征。
C.《易经》对水的阐释,意味着我们的祖先可能从水的变化中悟出万物皆变的哲理。
D.包括陆地起源说、深海起源说等生物进化史上关于生物起源的各种定论都确定生物起源离不开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观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传统文化中儒家柔性的特征可以从中国人认识自然、社会交际的方式中观察、感知。
B.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认为复杂的宇宙万物都源自简单,越简单应用越广阔。
C.现代技术在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
D.行为不表现极端,懂得隐忍包容、普济众人,崇尚“至柔”的道德品性的人可以说仁智兼备。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句子中的“水”意象没有体现“弱德之美”的一项是(3分)( )
A.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B.水惟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
C.水利万物而不争,人傲于世而不顺 D.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我们“以水为师”的理由。(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1.D(3分)(“生物进化史上关于生物起源的各种定论”错,原文说生物进化的各种学说有待验证,不是定论)
2.B(3分)(原文只是阐述“古今中外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均深谙复杂源自简单的道理”)
3.D(3分)(B项中的“善下”、C项中的“利万物”都很明显体现出水的特点。A项比较难,虽然有禅意,但是从“水在瓶”中无固定形状,不难排除这个干扰项)
4.(4分)①首先以丰富的例证引出观点“儒”和“水”的共同特性是“柔”,阐释以水喻道的意义;②然后分析论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等待姿态与儒家“柔”的个性之间的渊源阐释中国人处世与处事的方式;③最后以都江堰为例,证明古典技术在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的特点,收束全文。(4分,一点1分,有“首先”“然后”“最后”1分)
5.(4分)从道的境界:①水有包容性;②仁者与水都普济。从水的特点:③仁者与水都适度,不走极端;④水孕育万物;⑤水形态万千,表现万物皆变的哲理;⑥水的形态变化万千,但结构却非常简单,揭示出宇宙复杂源于简单的哲理。((4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
辽宁省大连市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文学在社会中承担何种职能?它的功能和意义如何?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恰恰意味着文学的功能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不妨将广义的文学缩小到叙事文学的范围内来专门加以观察。
小说在西方 18、19 世纪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仅仅是个文学史特例,它并非历来如此。事实上,从《荷马史诗》一直到 18 世纪初的社会生活中,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或小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与音乐和绘画一样,文学长期以来一直蛰伏于宗教和权贵的巨大阴影之下。
同时,文学的社会性内容也受到一定的压抑,对世俗生活的记录或对个人经验的描述尚未成为文学的重要使命。不论是埃斯库罗斯,还是索福克勒斯,他们作品中个人经验的呈现和表述都是在神话的结构下展开的,同时与集体和社会的经验难以区分。悲剧的发生总是与不可知的命运、必然性以及上帝的存在纠缠在一起。在中世纪,薄伽丘和乔叟的写作表明悲剧中的上帝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按照雷蒙·威廉斯的描述,悲剧的重点已经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与苦难”转向世俗社会的“成功与失败”,而“命运越来越多地指涉世俗的成就”。但从总体上看,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而到了文艺复兴之后,文学对于世俗经验的描述的比重进一步加强,悲剧发生的动力从命运的逻辑和上帝的意志变成了个人选择性的行动,特别是这种行动在道德上的过失和瑕疵。
从文学的功能方面来看,它与宗教一样,都是超越现实的伟大的激情。对现实生活的认识的局限性,使人们在欲望受到挫折时,在遭遇生活中的巨大不幸或失败时,希望能从文学中找到解释和安慰,因此文学中就有了超越现实的创作。只不过,这种超越往往是象征性的,是作为一种代偿的机制而出现的,不可能获得理性的证明。和宗教活动一样,超越的途径是一种想象性的和解与欲望的满足,具有一定的仪式性。在西方悲剧常见的形式中,威胁的解除和欲望的满足都由于最后上帝的出现或暴力政权的更迭而获得解决。
在阿拉伯著名的《一千零一夜》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文学代偿性安慰机制的重要性。在假托谢赫拉扎德讲述的故事中,不管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如何充满凶险,曾经出现过怎样的挫折、失败和幻灭,到最后,绝大部分结尾总是以和解结束。在中国古代的叙事作品中,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夸父逐日的结果显然是悲剧性的,但夸父被烧死之前所投出的手杖却变成了一个森林,因此这种失败未尝不可以被描述为一次胜利。
世纪的《聊斋志异》为我们考察这种超越机制提供了一个范本。为什么《聊斋志异》会出现在中国的北方,而非江南,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江浙一带?陈寅恪的解释是:《聊斋志异》的出现是社会环境压抑的结果,从而假托于狐女灵怪,对自身的经验和欲望进行宣泄、超越。而在晚明时期的江浙地区,由于地方丝织品经济所造成的社会繁荣,特别是当时社会名流生活风习的政治性空间已有了相当自由度,文人雅士已经可以在世俗社会中与那些“狐女”(比如柳如是等人)自由往来,不必像蒲松龄那样假托于梦幻了。
18 世纪末,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开始在欧洲诞生,由于宗教的衰弱和资产阶级的日益强大,为了化解日益粗鄙化、程序化的功利主义意识形态危机,文学开始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其功能在两个方面被加以强调:作为一种宗教替代品的价值系统,作为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安慰剂和黏合剂。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启蒙运动的深入,文学从一种神秘的经验开始转变为一个“科学化”的、可以被我们充分认知的知识领域。
发轫于 18 世纪末的欧洲文学变革,与其说是对文学功能的重新发现,还不如说是对文学的强行“征用”。而中国近现代小说革命和文学革命则毫无疑问受到这一变革的影响,尽管两者之间的出发点、具体进程和后果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对文学作用的过分强调。小说这样一个形式,从“街谈巷议”的微末小技,一跃而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
(摘编自格非《文学的邀约》)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不同时代的文学,其功能和意义从来都是不一样的,这恰恰意味着它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B. 在中世纪,悲剧中上帝的形象开始向世俗显贵人物转移,但总体上对上帝的信仰仍然主宰着悲剧的最终和解。
C.18 世纪末欧洲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概念的诞生,既是社会发展进程的需要,也是文学神秘性消解的结果。
D.无论是发轫于 18 世纪末的欧洲文学革命,还是中国近现代文学革命,二者都过分强调了文学的社会作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现实生活认识的局限性,会使人们在欲望受挫及遭遇不幸或失败时,想寻求一种解释和安慰,文学和宗教往往能满足人们这种需求。
B.中西方文学中都有很多作为代偿机制出现的超越现实的创作,这表明很多时候文学其实无国界,其中都有人类共同的情感需求。
C.《聊斋志异》没有出现在江浙的原因,可能是当时江浙的社会环境相对宽松,文人雅士可与“狐女”相往来,不必假托于梦幻。
D.小说在 18、19 世纪取得重要的社会地位,成为关乎民族、国家存亡的关键,是社会发展到一个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
3.下列古代叙事作品没有体现文学的“代偿性安慰机制”的一项是(3 分)
A.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结尾,梁祝双双化蝶
B.《孔雀东南飞》结尾,兰芝与仲卿化为相向而鸣的鸳鸯
C.关汉卿的《窦娥冤》中,窦娥三桩誓愿都应验
D.蒲松龄的《狼》(其二)中,屠户最后杀死了两只狼
4.请结合文本,简要概述文学的功能和意义在 18 世纪前后有何不同。(4 分)
5.诞生于文艺复兴后期的《哈姆莱特》与诞生于 19 世纪中叶的《玩偶之家》两部戏剧中,
主人公悲剧发生的动力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1.A(原文是说“没有固定的答策”而非“从来都是不一样的”;“意味着”的表达亦与原文表述不一致
2.D(“必然结果”表达绝对,原文第二段明确说“小说在西方18、19世纪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仅仅是个文学史特例,它并非历来如此
3.D(蒲松龄的《狼》的情节是现实中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因此并非代偿机
4. ①从《荷马史诗》一直到18世纪初,文学没有体现出特别的重要性,只是通过想象性的和解与欲望的满足,提供一种代偿机制给人以安慰;②18世纪,文学作为一种宗教替代品的价值系统,作为社会认同的一个重要安慰剂和黏合剂,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直接抄原文语句,酌情扣1分(6分)
5.①相同点二人悲剧发生的动力都有个人选择性行动的因素:哈姆莱特优柔寡断,迟迟不采取行动:娜拉玩偶般地先后屈从于父亲、丈夫。②不同点哈莱特悲剧发生的主要动力源于时代、社会和命运安排的必然性;而安娜的悲剧更多是缘于自身认知没有觉醒而做出的错误选择评分参考
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资本主义最好的时代是四五十年代,那时,社会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对于像美国那样的社会刚刚好。一方面,工业化生产是当时最新的事物。而也只有美国那样的环境适合工业化。资本与社会完美结合。当时底特律的普通工人都是中产阶级,可以有房有车能海边度假。那时世界的其它地方,一方面本身软硬件都不能满足工业化的条件。而对资本家来说,资本的运作也并不方便。
  七八十年代之后,首先是亚洲四小龙,然后是中国,硬件环境、人员教育都已经逐步适应了工业化的条件。资本家已经可以并开始将较为底层的工业开始转移到四小龙、中国大陆等地区。对美国来说是产业升级,然而对于普通工人来说,却并非好事。以汽车工业为例,绝大多数工作基本上只要完成义务教育就完全可以胜任。而产业升级之后的硅谷,至少也必须大学毕业才能满足要求。那么对于那些只完成了义务教育的人怎么办?当然国家并不缺钱,可以提供较好的福利。但福利与工资是不一样的。而这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是无法解决的。资本家追求的是利润,如果国外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即使付出算上交给国家更好福利的钱),加上金融业的发展,那么转移产能便是不可阻挡的。所以资本与生产开始脱节。资本家把越来越多的普通产业转移到国外以获得更高利润。而国内通过产业升级,只生产高科技同时也是高利润的产业。但问题就是越是高科技,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越高,普通民众就越难进入。或者说从业人员必然越少(尽管产生的利润并不少)。因此,原来在工业化时代通过自己劳动就可成为中产阶级的只能完成义务教育的普通民众,就成为拿着相对较好福利的失业人群。
  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本家必然转身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高端的产业,而同时需要的人也越来越少(要求越来越高)。低端的产业逐渐流向四小龙、中国大陆、东南亚、非洲。资本主义国家剩下的就是少数最高端最聪明的精英,还在大量拿着高福利的废人。这就是【未来简史】描述的世界未来,也是【赡养人类】所描写的未来影像。

楼主发言:32次 发图: | 添加到话题 |

  所以,国内的产业升级也要综合考虑,不能只求高端,只求利润。还要看参与的工人,考虑最大多数民众的就业。拿工资与拿福利是不同的。

  事实上,欧美英这些国家现在就是这个样子。华尔街金融业和高科技产业。可以从全世界吸血的产业。这些行业都是犹太人在从事的行业。剩下的普通民众的行业工业都转移了。 美国就分为了两个阶层。精英阶层和群氓垃圾人口。在美国的同志精英眼里,这些垃圾人口都是无用的,都要被淘汰掉。怎么淘汰这些无用的垃圾人口?一是发动对外战争,送他们去做炮灰。二是控制世界粮食食物。像非洲大饥荒那样,统统都给他们饿死。只留下一点的人口来从事服务业啊。为这些所谓的精英阶层服务。这就是控制美国,控制世界的犹太银行家,对未来世界的安排。

  • 中国历代王朝覆灭,都是放弃或背离以功取士或以才取士,结果越来越衰弱异致灭亡。

  说人工智能控制人类或许还难说,但少数人通过科技控制大多数却正在发生。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所需要的人越来越少,可以控制的人越来越多。出现机枪,一个人可以控制几十人。出现坦克,一个人可以控制几百人。美国打阿富汗,几个人可以让几百人瞬间灰飞烟灭。
  那么,未来世界会不会只由几个科技怪人,通过科技控制全体人类呢?

  产业布局必须兼顾广大只能完成义务教育人群能力的工作。应该让所有的人从能力上都能有合适的有意义的工作。

  从分配角度来说,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按需分配”体现了某种预见性,也是改变资本主义发展未来的道路。就是,必须改变以利润评价生产的方式,而应该以劳动,进而以需求来评价生产。生产的目的不是追求利润,而只是劳动。

  生产的目的不是利润,而是提供劳动的机会。

  • 评论 :别钻牛角尖。这个不追求利润是指在现在的生产率的条件下,产生的价值已经是足够人类的消费了。那么主要矛盾就是能不能给人劳动的权利。楼主高明。

  这才凸显了全套产业链的重要性啊,从低端的到高端的全套都有,可以满足国内内循环需求也可以出口赚外汇。

  尽管很多工厂吧低端如制衣制鞋转移到越南缅甸等地方,但是从机器、衣服口子、鞋上的金属件等等甚至原材料还是需要从国内进口。

  而其他很多很多国家连一套完整的产业链都发展不出,如韩国缺了小鬼子的光刻胶立马哭天喊地。

  所以靠劳力吃饭在国内还是能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当然除非到了产业升级到所有需要劳力的工作都能用机器代替时候,那时候面对此问题就不止中国一家了,所以现在还没到那个阶段而意想那时候场景就有点杞人忧天了。

  • 评论 :全产业链目的是为了战争或者非战争时期不被封锁,其他都是附加红利罢了。

  不管什么主意只要能利民利国就是好主义。

  • 通过智慧建设,人人都是精英,人人都是平民,真正的平等建设可以来到

  人人都是精英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不可能人人都是精英,义务教育不可能再高很多。不是时间或者钱的问题,而是有些人就是不适合。而且总有很多工作并不需要很高的教育。

  • 有人回复我关于人工智能。对,人人不可能都是精英,再加上现在要发展科技,那么将来有一天,这些不需要很高的教育的人会被机器人工智能代替,那么这些人就需要另寻出路。未来世界详见各种科幻作品。
  • 评论 :怎么另寻出路?

  产业升级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谁也改变不了德的趋势,不可能因为增加就业机会而不去生产智能设备,那是倒退不是进步,就算你不愿意进步 别人也会去研发生产,
  产业升级当然是必须的,只是在考虑产业升级的时候,还要考虑人。人类的发展应该是协调发展,而不能只求高精尖。更不能只求利。不能让资本逐利的本性变成国家发展的本性。

  • 高端定制,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艺术水平。用作坊式的工艺品式的消费品消耗多余的人力,这一点我认为中国具备基本的文化和历史的沉淀。这样的一个大市场才是人类应该有的生活的环境。所以说文科,文化和艺术很重要,很重要。这个是以后的增长点。只是我们现在还在高科技上受制于人,所以还只是兼顾文化。

  其实 社会主义 也是这个未来
  区别是, 社会主义 会养着广大幸福废人
  所谓 的 共产主义
  就是 可控核聚变 成熟 + 量子计算机普及 后
  大多数工作被机器人占据, 只有科研、文化 等少量工作需要人,同时 物资极大丰富
  于是 只能按需供应(都没工作 还怎么拿工资), 能有工作 是少数精英的身份象征 ,所以人人要主动工作......
  不同。马克思早就设想了共产主义,就是说这个社会的发展不只是物质生产力发展的事,还必须有精神文明。事实上,马克思的三段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就是先物质再精神发展的过程。在发展物质生产力的同时提高或者说培养人们的精神文明,两者必须协调。在资本主义阶段,物质生产力发展是主要的,而在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精神文明才是更主要的。人不能只为追求物质而发展。按劳分配减少了物质对于生产的影响,而按需分配则完全忽略了物质生产在分配中的作用。

  • 科技的进步,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 ,社会越来越趋近于共产主义,也许早期是全民福利,人们不需要为基本的衣食住行发愁,温饱,基础教育都有政府配给,想过得更高水平的生活就要靠工作了

  科技发展已经进入瓶颈了,
  就好比视频清晰,效果再牛逼,决定票房的还是编剧导演
  就好比汽车发动机转的再快,上高速还是有限速
  就好比手机功能再多,你还是要一天一充
  换句话说,前面的国家跑不动了,后面的国家开始逐步追上来了
  不仅仅是中国和发达国家,也包括中国和落后国家

  废人多了,市场在哪儿?
  给人一百元钱,与给人工作让人自己赚一百元钱,这是不一样的。短期的可能觉得白得一百元好,但长期如果无所事事,那不但对社会,对个人家庭也都是灾难。何况资本家从国外赚的钱是利润(一百元已经付出去了),资本家为什么要从利润中给老百姓呢?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来说,赚取最大利润是它的目的,老百姓的生活是他们自己的事。资本家鼓励小政府,不让政府干预,就是资本家要自己作主。
  要想社会正常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那么就不能听任资本为所欲为。产业选择、产业升级就不能任由利润决定。不但考虑利润,还要考虑广大只完成义务教育的普通老百姓的就业。
  我说资本主义社会最好的时期是四五十年代,那时候世界一片荒凉,资本只能在发达国家国内发展。所以普通工人都是有房有车有海边假期的中产阶级。但之后亚洲四小龙,后来又是中国大陆等等相继完成基础社会结构建设,资本得以利用。大量资本就可以转移国外,像芝加哥之类的曾经盛极一时的城市开始衰落。虽然硅谷兴起,但那远不是只完成义务教育的可以胜任的。而且,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硅谷很可能被更高科技更赚钱的什么谷取代。当然,对员工的要求会更高,也许连普通本科也不能胜任。只收常春藤甚至常春藤博士。现在的码农基本上是中产,而未来也许码农也沦落到现在汽车工人的地位。终极的发展,资本越来越赚钱,需要的员工越来越少。而义务教育的、本科的,甚至相当于现在硕士博士的,也将成为废人,没有他们的市场。

  产业升级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谁也改变不了德的趋势,不可能因为增加就业机会而不去生产智能设备,那是倒退不是进步,就算你不愿意进步 别人也会去研发生产,
  产业升级当然是必须的,只是在考虑产业升级的时候,还要考虑人。人类的发展应该是协调发展,而不能只求高精尖。更不能只求利。不能让资本逐利的本性变成国家发展的本性。
  你扯远了,高科技可以制造出更多的价值,养活更多的人
  用养活(福利)来代替工资是危险的。劳动应该成为人们也应该是人们的根本需要。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不是说养活,而是让“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就这一点就比其他所谓哲学经济学家高的多。所以,在马克思的思想里,社会发展并不全是物质生产。在通过资本主义获得相当的生产力发展之后,社会应该实行社会主义,以提高精神方面的发展。两者的协调和谐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就像每个人的发展,不能只想赚钱,有一定经济基础之后,就要逐步加大对于自身修养文化的培养。这样才能过的幸福。

  • 高大上,佩服,世界上的人都能按你的要求去学习去做,这世界该多美好啊!!!

  科技的进步,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 ,社会越来越趋近于共产主义,也许早期是全民福利,人们不需要为基本的衣食住行发愁,温饱,基础教育都有政府配给,想过得更高水平的生活就要靠工作了
  全民福利是不可取的,按需分配不等于全民福利。按需分配必须与培养人们的劳动意识同步进行。所以,资本主义按资分配,社会主义按劳分配,都是到按需分配的逐步改进。如果真的实行全民福利,那社会可能会有另外的麻烦。

  4G、5G只是一种标准。有人说5G的高速不少4G也能达到,5G不过是一个概念。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要理解标准与特例的区别,二是5G标准的意义本身。
  设定标准那以后就都得按这个要求去建设,就好像高速路,你说我们村的路比高速还宽还好,但这没意义。那只是你们村,如果按你村的路造了辆车,可能只能在你们村跑,出了村就寸步难行。而如果是标准,那只要按标准建,那你就开到哪都可以。假设4G标准是10M带宽(虚构),那所有的应用必须能在10M上运行,这就会限制很多应用。如果你的应用需要11M,那就得准备在很多地方不能用,就得准备应付由此可能会带来很多纠纷。当然4G、5G标准的差别还不只是带宽。
  二是5G标准的意义。我的理解5G标准刚好在一个坎上。5G对就万物互联、信号延迟上确定了标准,而这个标准刚好使万物互联、实时网络成为可能。有点像修路的标准,以前2G4G的标准是为人走、为骑马定的,而5G是第一次为适应当前造车的技术为行车需要而定的。5G到底能做什么其实现在谁也不太清楚,就好像修了公路对社会能产生什么影响其实当初应该也没人知道,最初可能也只想着能跑快一点而已。

  神行至韶山冲,对那个人说道:
  “你要替我在暗夜中举起火炬,把那些疲惫的人、迷惘的人、受苦受难的人,辛劳一生却一无所得的人,都聚集到你的旗帜下面。你们要走上我指引的光明大道,穿过幽暗的峡谷、湍急的河流、冰封的群山和泥泞的草地,你们将衣衫褴褛,饱受饥寒却不畏惧邪恶。饥寒困苦的人们寻到你便有希望,为富不仁、鱼肉百姓之徒听到你的名便心惊肉跳。”
  “你要建立神的国度,国都便是北裂境之城。它即便沉沦、反复,最终还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这个人便行动起来。
  他走进工人之中,热情地赞颂他们。他说:‘工’字上边一横代表天,下边一横代表地,中间一竖代表我们工人,我们工人就是这样,顶天立地,自食其力!”、“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
  他走进农民之中,跑到那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乡村中间去,夏天晒着酷热的太阳,冬天冒着严寒的风雪,搀着农民的手,问他们痛苦些什么,问他们要些什么。

  所以中国的职业教育必须提上日程。人们的教育水平要赶上生产力的发展。
  不过未来中国因为人口足够多,可以形成低端教育人群做三产。比如养老,服务,餐饮。等等。高端人群做尖端科技。中端人群做技术人员。

  美国财富高度集中,20%富人拥有80%国家财富。
  而北欧就不存在这些问题。
  这就要看政府的力量。北欧某种程度已经不是传统的资本主义了。欧美总是鼓吹小政府,其实就是为资本开路。政府小,权力还要关入所谓笼子,正好资本可以大行其道。

  根据最新消息,英警方还不能确定货柜死者身份,可为什么就匆忙公布为中国籍?是否有政治阴谋?当初俄罗斯间谍中毒,英国乃至整个西方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指责是俄罗斯干的,并启动制裁。当时苏格兰场还比较慎重,公开说真相还需调查。而这次却是警方直接公布。

  看来,几个月过去,西方连警察也堕落啦。

  据中国驻英大使馆消息,使馆已派负责领事事务的公参抵达埃塞克斯郡,并与英国当地警方取得了联系。英国警方表示正在核实遇难者身份,尚无法确定遇难者是中国国籍。(央视记者 康玉斌)

  所以中国的职业教育必须提上日程。人们的教育水平要赶上生产力的发展。
  不过未来中国因为人口足够多,可以形成低端教育人群做三产。比如养老,服务,餐饮。等等。高端人群做尖端科技。中端人群做技术人员。
  拿工资与拿福利是完全不同的,社会发展不是要养活每一个人,而是让每一个人都有工作。所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而不只是“按需分配”。

  马克思的理想社会不是人人都可以不干活光拿钱,而是“劳动成为第一需要”,就是人人都得自觉自愿地劳动。

  中国人的勤劳,来源于自古以来“人人平等”的观念
  西方总是宣扬它们的普世价值,最响的两条是:人人平等和信仰自由。而中国人对这两条都不太在意。所以看着好像西人很重视人权,注重人人平等,也给人充分自由。但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喊的越响的,往往是越缺乏的。
  西方自古以来一直是等级鲜明,克仑威尔即使把英王铡了,自己也不敢称王。而所谓小费其实也是源于等级观念,开店的贱民只能靠老爷的打赏,是没权力为自己的服务定价的。同样的,信仰自由喊最响的西方,曾经仅仅因为宗教不同就杀的尸横遍野。
  而在中国,由于在宗教产生之前就建立了相当发达完善的世俗社会系统,加上对于祖先对于经验的尊重,宗教一直没能形成与世俗政治系统相抗衡的影响。所以从来就没有为宗教打过仗,从来没有信仰自不自由的问题,所以喊信仰自由很难在国人中产生共鸣。完善的世俗社会系统也对人人平等产生了需求,尤其任人为贤,科举制度,更是为人人平等提供了制度保障。人们可能因为时运不济而沦落,但只要努力勤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农民勤奋可以成为新的地主。即使只有几亩薄田,如果勤奋读书也可能当官封妻荫子。
  人人平等,勤劳便可改变命运,塑造了国人勤劳的性格。

  资本主义有个鬼的未来,真要象你说的变成极少数精英和广大的废人,那么这个国家必定灭亡,极少数精英有多少人?一万还是一千,一百?你觉的一万精英带着十几亿废人这个国家就能强大了?还是你觉得精英的后代必定是精英?美国现在就是少数精英养着一大群废人,结果呢?一个国家真正的力量来自他的人民,而不是少数精英,发挥所有人的力量才是一个国家长久不衰的根本.
  你说的是理想化。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少的人将控制越来越多的人。最简单的,以前劳改监狱10个犯人就需要一个狱卒。后来有枪,几十个犯人只要一个狱卒。一把刀只能管几个人,一把枪可以管几十个人,一颗导弹可以管几百人。现在的美国,总共三亿人,通过各种高精尖的武器控制了世界上几十亿人。

  从人生意义看科技的重要性,科技真的很重要吗?
  先说一下,由于中国近代科技的落后,任何说科技不好的难免被人说是酸葡萄心理,自己不好就贬低别人。如果有人这么认为就不用看这贴子了,本贴还就是想说科技并不那么重要。也有很多分析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现代科技的,都在说中国不好的方面。但有没想过也许中国人的哲学根本就不追求科技发展(奇技淫巧)呢?就好像不能因为一个文科生数学不好就怀疑他的学习能力、他的智商、他的逻辑等等。他分数低也许仅仅只是因为他不喜欢没下功夫。他每天半小时学数学考20分,你每天10小时学数学考140,按效率你或许还不如文科生。

  扯远了,言归正传。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以前有个故事,说古时一天下雪,先生心有所感,便给学生出了个上联:
  老天下雪不下雨,雪到地上变成雨,变成雨时多麻烦,何不当初就下雨。
  先生很得意,说:“我去上个茅厕,回来看你们能不能对出下联。”等先生回来,却看黑板上已经恭恭正正地写了下联:
  先生吃饭不吃屎,饭到肚里变成屎,变成屎时多麻烦,何不当初就吃屎。
  人经常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无论生时创造多大的辉煌,死了还是一抔黄土。因此人生并没有确定的目标,重要的还是过程。说起来,真要有目标,那只有在地球毁灭之前,能把人类带出地球。不过那可是五十亿年后的事。除了这个目标,人生就像一场无休止的旅行,山的那边还是山,路的尽头还是路。人生在路上,死也在路上。人生的意义需要人类自己寻找自己创造,科技只是寻找人生意义的工具而已。
  没有电话的时候,父辈祖辈鸿雁传书也是极尽浪漫。智能手机之前,诺基亚既可以打电话还可以砸核桃。科技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但并没有改变生活的意义。没有牛顿,打仗大不了再用刀箭。没有爱因斯坦,日本鬼子说不定还死的彻底一点。万有引力定理早发现晚发现早晚发现。别人有电视我没有会很不平衡,但如果大家都没有,从来就不知道有电视这样的东西,那生活还不是一样?就好像我们现在也没有今后五年、五十年会出现的新科技,但生活一样有滋有味。决不会因为今后有8G、80G的手机,用4G手机的我们就都去跳楼。
  在对待人生的意义上,中西方显然有不同的追求。西方更想知道山那边是什么,而中国传统上更希望把旅行过的更有意义,至于山那边等走到那自然会知道。现代西风压倒东风,因此科技被抬到很高的地位。知乎里有人问,如果你有一瓶起死回生的药,你会给牛顿还是李白?选牛顿的多于李白。世界历史上前十伟人排名,牛顿也高于孔子。但万有引力晚一百年、一千年发现,人类生活的方式会很不一样,但人生的意义会有很大不同吗?或者说现代人比唐朝人更幸福更有满足感吗?整天“九九六”的码农比“锄禾日当午”的农夫更快乐吗?恐怕未必。当然科技的发展既然被挑起了,就走上了不归路,就像打开潘多拉盒子,不跟着跑也不行。
  牛顿让人类吸上了鸦片,而爱因斯坦说:鸦片不够劲,要不试试海洛因?

  住水泥管,下水道,吃转基因食品,随时被枪杀?未来美好得不忍直视

  美国的全国选举有三项:众议员、参议员、总统。美国全国按州分为大选区,参议员不分大小人口每州选2个,众议员按人口约50万选一个。按参议员众议员的人数加华盛顿特区3人作为全国代表,选总统。
  所以,有几个误区需要澄清:
  1、美国的选举虽然一人一票,但并不遵从“人人平等”原则。就是说,美国人无论在选总统,还是选参议员,各人投票的权重是不一样的。有人一人一点几甚至好几票,有人一人零点几票。
  2、美国的总统并不是直接选举。同样也不遵从“人人平等”原则。有权选总统的只有每选区按参议员众议员人数选出的选举人。
  3、由于所谓赢者通吃,当选总统也有可能只有少数人支持。并不服从民主所谓“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4、对于特别不喜欢的人,一般直接被禁止投票。华盛顿的方法歧视(黑人穷人女人在华盛顿时期都无权投票,尽管同时期的独立宣言里已经写了人人平等),这种方法一直用到上世纪六十年代。而更直接的是林肯,直接出去联邦军队大开杀戒(有5%的美国人死于南北战争)。

  整天说资本主义灭亡,结果自己崩溃了。留下来的都是闭关锁国,高压政治下自圆其说。

  • 现在闭关锁国的是美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星文明有多发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