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几年实现机器人?

日前,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等10项重大科学进展入选。

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任务采用了“气动减速-伞降减速-动力减速-着陆缓冲”四级串联减速技术路线,建立了设计迭代改进流程和多学科综合优化方法,提高了系统应对故障工况和进入条件极限拉偏下的安全着陆能力。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行星着陆,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使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

2021年4月29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完成对接,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位航天员送入太空,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首次与载人飞船进行的交会对接,我国正式进入太空站时代。10月16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位航天员送入太空,实现了我国载人飞船在太空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

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

淀粉是粮食最主要的组分,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马延和等报道了由11步核心反应组成的人工淀粉合成途径(ASAP),该途径偶联化学催化与生物催化反应,在实验室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和氢气到淀粉分子的人工全合成。通过从头设计二氧化碳到淀粉合成的非自然途径,采用模块化反应适配与蛋白质工程手段,解决了计算机途径热力学匹配、代谢流平衡以及副产物抑制等问题,克服了人工途径组装与级联反应进化等难题。在氢气驱动下ASAP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分子的速度为每分钟每毫克催化剂22nmol碳单元,比玉米淀粉合成速度高8.5倍;ASAP淀粉合成的理论能量转化效率为7%,是玉米等农作物的3.5倍,并可实现直链和支链淀粉的可控合成。该成果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全合成。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揭示月球演化奥秘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献华、杨蔚、胡森、林杨挺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等利用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定年和同位素分析技术,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进行了精确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岩浆水含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嫦娥五号玄武岩形成于20.30±0.04亿年,确证月球的火山活动可以持续到20亿年前。这一结果为撞击坑定年提供了关键锚点,将大幅提高内太阳系星体表面撞击坑定年的精度。研究还揭示嫦娥五号玄武岩的月幔源区并不富含放射性生热元素和水,排除了放射性元素提供热源,或富含水降低熔点两种月幔熔融机制,对未来的月球探测和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

揭示SARS-CoV-2逃逸抗病毒药物机制

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冠病毒突变株,亟需发展能有效应对的广谱药物。清华大学娄智勇、饶子和与上海科技大学高岩等发现并重构了病毒“加帽中间态复合体”、“mRNA加帽复合体”和“错配校正复合体”,揭示了新冠病毒转录复制机器的完整组成形式;发现病毒聚合酶的核苷转移酶结构域是催化mRNA“加帽”成熟的关键酶,明确了帽结构的合成过程,为发展新型、安全的广谱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全新靶点;发现病毒以“反式回溯”的方式对错配碱基和抗病毒药物进行“剔除”,为优化针对聚合酶的抗病毒药物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

FAST捕获世界最大快速射电暴样本

快速射电暴(FRB)是无线电波段宇宙最明亮的爆发现象。FRB 121102是人类所知第一个重复快速射电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菂等使用“中国天眼”FAST成功捕捉到FRB 121102的极端活动期,最剧烈时段达到每小时122次爆发,累计获取1652个高信噪比的爆发信号,构成目前最大的FRB爆发事件集合。该研究首次展现了FRB的完整能谱,深入揭示了FRB的基础物理机制。

实现高性能纤维锂离子电池规模化制备

如何通过设计新结构(如创建纤维锂离子电池)满足电子产品高度集成化和柔性化发展要求,是锂离子电池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复旦大学彭慧胜、陈培宁等发现纤维锂离子电池内阻与长度之间独特的双曲余切函数关系,即内阻随长度增加并不增大,反而先下降后趋于稳定。在此理论指导下构建的纤维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且稳定的电化学性能,能量密度较过去提升了近2个数量级,弯折10万次后容量保持率超过80%;建立的世界上首条纤维锂离子电池生产线,实现了其规模化连续制备;编织集成得到的纤维锂离子电池系统,电化学性能与商业锂离子电池相当,而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加优异。

可编程二维62比特超导处理器“祖冲之号”的量子行走

量子行走是经典随机行走的量子力学模拟,是实现量子模拟、量子搜索算法乃至通用量子计算的工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晓波、潘建伟等通过研发兼容平面工艺的三维引线技术,实现了量子比特结构从一维向二维的拓展,设计并制作了一个由62个比特组成的8×8的二维结构超导量子比特阵列,构建了“祖冲之号”量子计算原型机,并通过该装置演示高保真的单粒子和双粒子连续时间量子行走。利用量子处理器的高可编程性,实现了量子比特激发粒子行走路径的精确调控,在固态量子芯片实现了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该工作是世界范围内公开发表的首个比特数超过60的超导量子计算领域的成果,验证了对含噪声中等规模量子比特系统的高精度量子调控能力,为研制祖冲之二号、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奠定了基础。

自供电软机器人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

深海机器人与装备需要高强度金属耐压外壳或压力补偿系统来保护内部机电系统。浙江大学李铁风等从深海狮子鱼“头部骨骼分散融合在软组织中”这一生理特性提取仿生灵感,揭示了深海极端压力条件下软机器人功能器件破坏及驱动失效的内在机制;提出了硬质器件分散融入软基体实现内应力调控的方法,以及适应深海低温、高压环境的电驱动人工肌肉融合制造方法;建立了万米深海软机器人的系统构造方法和驱动理论。所研制的自供电软机器人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实现了10900米海底深潜和驱动,在南海海平面以下3224米实现深海航行。该研究大幅降低了深海机器人的重量及经济成本,推动了软体机器人在深海工程领域的应用。

揭示鸟类迁徙路线成因和长距离迁徙关键基因

迁徙生物如何发现其迁徙路线?中国科学院动物所詹祥江等历时12年,利用卫星追踪数据和基因组信息,建立了一套北极游隼迁徙研究系统,发现游隼主要使用5条路线穿越亚欧大陆,西部游隼表现为短距离迁徙,东部为长距离迁徙。在末次冰盛期到全新世的转换过程中,冰川消退所导致的繁殖和越冬地变迁,可能是迁徙路线形成的主要历史原因。研究还发现迁徙距离更长的游隼携带ADCY8优势等位基因,该基因与长时记忆形成有关,表明长时记忆可能是鸟类长距离迁徙的重要基础。

从终端来说,分为手机微信机器人、电脑微信机器人;

从操作系统来说,分为PC微信机器人,MAC OS微信机器人,安卓微信机器人,IOS微信机器人;

从实现原理来说,分为协议机器人,HOOK代码机器人(侵入式);

从广泛程度来说,PC微信机器人应用和安卓微信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

我说一下PC微信机器人。

第一:PC微信机器人是基于HOOK代码来实现的;

第二:PC机器人目前在看雪、github、CSDN均有相应文章和代码;

第三:因为windows毕竟是最为广泛的用户,逆向工具链非常完备和成熟,所以研究这块的人最多;

第四:如果没有逆向基础,不懂汇编,不懂c或c++,这些源码拿到是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的。

说一下具体实现的原理。以机器人自动发送文本消息为例:

就上图可以看出,微信机器人前三步是根本。有了这前三步的基础,可以实现到很多我们常用的功能,如:

1、自动接收、发送文本消息(包括个人和群消息)

2、自动接收、发送图片消息

3、自动在微信群里AT人的消息

由于逆向的破坏力比较强大,有的也做了一些功能,如直接从PC拷贝出微信的数据库文件,解密出相关的聊天信息等。而手机端,这方面的限制多一些,一般人的手机都有密码,你进不去;其次,安卓和苹果对权限有要求(需要root或者越狱)。另外,PC逆向工具链非常成熟,所以,这也是PC微信介入的人更多的一个因素。

怎么理解呢?这是技术上的术语。简单的做个比喻:

一个寄生虫,用手段强行进入到了你的身体(这就是侵入);寄生虫很厉害,你的每个好友给你打电话,寄生虫先接听,然后你才能接听,你的每个好友给你发微信,寄生虫先获取到微信信息,然后才是你收到微信信息(这就是HOOK)。

意思很简单,寄生虫已经控制了你的全部。很多微信机器人的运作机制就是这样的。

正常人一天吃三顿饭,这是比较健康的,现在微信机器人可以控制,随时吃,一直吃(挂机)。

正常人一双筷子吃,微信机器人可以多双筷子同时吃(群发)。

正常情况陌生电话一般不接,微信机器人不管是谁,直接帮你接了(自动同意加好友)。

正常人收到小黄片的消息,置之不理,微信机器人直接帮你回复了:“转一份给我”(自动回复)。

可以针对不同关键字,自动回复文本或图片。

正常情况你是搜索微信ID加好友,微信机器人现在是分析你的每个群,群里面凡是是你陌生人的,可以自动去添加对方。(自动添加好友)

上面两个就不用说了,大名鼎鼎!wechaty在github上已经有万颗星了。

一般人使用机器人,主要自动收发文本消息,考虑到很多人拿到源码也无法升级。因此,把一个微信机器人做成可以二次开发的成品,推荐给大家。

2、提供了基本的一些功能,如收发文本消息,收发图片;

3、提供了二次开发的客户端示例代码(包括nodejs\python\c#等主流客户端代码);

4、有简单的开发说明文档;

这样的功能,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很多需要群发、24小时挂机等场景的用户。

使用群体多为:微商、培训机构、淘客群等等。

使用场景多为:微信多开 电销智能机器人 微信群聊自动应答 智能服务机器人。(当然,很多灰产也应运而生)

其实就是找call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就逆向而言,微信PC的逆向,要比企业微信的逆向简单一些。

来看一个PC微信发送文本消息的call,代码如下:

// 注意,这里的p_content是一个结构体指针

如果大家对逆向有兴趣,也可以评论区留言,我们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ida:静态反编译,逆向必备

ollydbg:动态调试,逆向必备

x64dbg:动态调试,逆向必备

hook,钩子的意思。其实就是改变程序执行流程的一种技术的统称!

后面我会录个视频,具体讲解。

一般采取C++结合内联汇编的方式。所以要有适当的汇编、C++基础。

汇编,个人觉得,在c++调试过程和逆向过程中,慢慢积累吧。

C++书籍比较多,大部分计算机专业都在学习,可自行选择。

因为学习的原因,我自己手上有工具、源码、视频,有兴趣的可评论区留言。

码字不易,请点赞、喜欢、收藏,馈人玫瑰之手,历久留有余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巨型机器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