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应该怎么利用?

我院图书馆位于综合大楼1―3层,馆舍面积3500平方米。内设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生物、自然科学、医学过刊典藏四个流通室及一个期刊阅览室。藏有纸质图书24万余册,过刊合订本近2万册,现刊291种、报纸27种,阅览座位数228个。图书馆对读者实施全开架借阅一体化管理模式,并与万方数据电子期刊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为我院的、科研、管理、文化建设提供优质的服务。

为了了解我院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情况,以及对图书馆服务的需求,了解学生对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图书、期刊)配置的,同时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我们对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报告。

一、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涉及18级学生各个专业,结果具有广泛代表性。

根据调查,大概有3%的学生每天都去图书馆,有21.6%的学生每周去1―2次,而值得注意的是有将近10%学生几乎不去图书馆;学生不去图书馆的原因主要是不能满足需求;同学借书有30%偏向于专业书籍,有21.6%学生喜爱阅读散文历史书籍,盲目借书占10%的比例。

根据调查,学生对图书馆书库布局和阅览室设置表示认同,有30%学生认为图书馆需要加强专业书籍量,有35%认为电子阅览方面需要改善。

根据调查,学生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集中于经典书太少,需增加一些经典名著;更新太慢,不能跟上知识更新速度,需增加新书;定期开展读者反馈活动,大力宣传读书益处;尽快建成电子阅览室。

二、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问题原因分析

1、读书意识在学生中淡化,“读书”=“考试”现象严重。

学生经历高考而步入大学殿堂,读书的兴趣逐渐被其他诱惑所占据,把读书这项本职工作抛到九霄云外,相当一部分学生抱着“考试60分万岁,多一分就是浪费”的学习态度。

2、图书馆藏书有限,重要设施缺乏。

图书馆是一所大学重要的标志之一,在三年大学生活中,图书馆的作用举足轻重。而我院图书馆藏书比较陈旧,影响学生借书的积极性。在期刊阅览室中,阅读报刊的空间位置比较少,每次只能容纳百十个人阅读报刊,影响学生到图书馆阅读报刊。此外,自助借还模式是图书馆目前管理发展方向,能有效节约人力资源,但为每册图书加装芯片,购买自助借还机等共需投入50万。

3、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少。

我校学生上课、自习有固定教室,学生管理以班级为组织形式,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少,仅为课外活动时间和周六、日。

4、网络媒体快捷,对学生图书馆读书是一个很大冲击。

网络以其不可抵挡的魅力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维以及价值观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丰富多彩但良莠不齐的网络,对于思想尚未完全成熟、自控能力不强而又富有好奇心的大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给大学生健康成长提出了挑战。网络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转移学生的学习兴趣,诸多电影、精彩的游戏画面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很容易让学生上瘾。大学生心理自制能力较差,导致玩物丧志,学习成绩明显下降,长期下去,势必会遏制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如何使学生健康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

1、加大图书馆投资,建立优质图书资源。

学院应该加大对图书馆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扩大空间位置,优美的图书馆环境会吸引更多学生进入图书馆学习;优质的图书馆资源,有利于塑造学生的良好素质,让学生真正与社会同步,走在知识最前沿。图书馆可以有针对性地采购、收集各种专业专题的资料,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帮助。

2、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图书馆应利用不同途径、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做好读者工作。图书馆的读者工作是联系文献信息和读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通过馆员深入细致的读者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馆藏文献的作用。图书馆有针对性地编制一些导读书目,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书刊,能够提高其思想觉悟,改善其精神消费结构,确立健康的世界观。图书馆应及时采集有关资料,组织专题剪报,宣传党的政策,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制及国情教育,还可以把同学们关心的热点以及风土人情等古往今来有益于学生成长的知识,列于橱窗进行宣传展览。还可以召开座谈会,组织学生对当前热门、有争议的作品进行评论,借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达到教育目的。

3、丰富课余生活,学习生活多样化。

学院应该提高课外生活质量,组织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坚持用优秀的校园文化活动凝聚学生,实施素质拓展,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加感染力吸引学生,让学生课余时间过得更加充实。

4、加强橱窗教育资源,开展各种形式活动。

图书馆在板报、橱窗宣传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般的教学区不能建立板报和橱窗,只能在路边设置。而许多学生并不愿意专门跑到大路边去看板报和橱窗里的内容,而图书馆可以在楼道、走廊、过道等设立板报栏、橱窗栏,悬挂一些科学家、政治家的名言,发布各种最新图书消息,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

5、尽快开展健康电子阅览,使阅读渠道多样化。

图书馆有自己的电脑网络。许多学校已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广大师生非常喜欢到学校图书馆上网浏览,一是消费低廉,二是信息针对性强。图书馆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优势,在传播各种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健康教育的内容。

图书馆的电子阅览有条件为广大师生提供最新信息。如把全国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动态、有关理论专题最新发表的文章、最有影响的书刊及时推荐给师生,让教师教起来有新内容,学生学起来有新感觉。

6、提高管理员服务意识,为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助跑。

大力宣传默默无闻、甘为人梯的精神,读者至上、服务至上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怕苦累、淡泊名利的精神,热爱图书馆事业、的精神,激励工作人员热情主动、耐心认真地为读者服务。这样,使学生感到图书馆的确是他们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好地方,而对图书馆员在服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文明、耐心、敬业的精神感到温暖和钦佩,从而获得美好的、深刻的精神体验,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大学图书馆人服务育人精神的熏陶。

我们做设计的前提是,需要了解各类建筑设计的基本要点。为了节省同学们啃书的时间,我们从成功的大师建筑设计中,把每个建筑类型中最基础的知识点整理出来,并归纳出设计方法。

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分析各类建筑的基础要点。其中部分内容来源于已出版的图书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我们抱着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态度将其整理出来。当然,可能还有小谷没有分析到位的,欢迎大家踊跃留言,一起讨论哦~

1.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要做到“内外有别”,即首先把馆区及生活区划分开来,使二者应有明确的分隔路的出入口;其次把馆区中对外的工作区和对内管理区分开,以免布局混杂、相互影响。

2.合埋、高效地组织交通,使读者人流、书流和服务人流分开,互不干扰又便捷。分别设置读者出入口与书籍出入口,道路布置应便于图书运送、装卸和消防疏散。读者出入口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在有少年儿童阅览区的公共图书馆中,应为少年儿童阅览区设置单独的出入口。

3.必要的室外场地。应注意设置室外活动场地,休息、绿化用地及道路停车场用地。

4.朝向和自然通风条件良好。

5.场地设计要因地制宜、集中紧凑、节约用地。不宜将建筑物布置得太分散、以缩短馆内的交通路线和争取更多的室外绿化面积,并为今后的扩建留有一充分余地,不要将基地全部塞满。

6.充分考虑从地客观自然条件及人文景观,做到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与环境共生共存。

日本名古屋市立千叶图书馆首层平面

把书库、阅览、出纳、目录和内部办公管理等四大部分集中组合在一栋建筑物里。

优点:布局紧凑集中,工作联系方便,节约用地,管网经济;

缺点:处理不好,易导致读者和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干扰,自然采光、通风受到限制。

把书库、阅览、出纳、目录及采编办公等四个部分分别设在几幢建筑物里,这种方式虽然便于分期建造和扩建,但其缺点是占地大,辅助面积多,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并要通过室外。对图书馆内部使用诸多不便。

即将图书馆功能的各部分用房独立设置,并用走廊相连接,其优点是又分又连,分区明确,组合灵活,便于分期建造和扩建;缺点是走廊多,辅助面积大、用地也较多,书库与阅览室联系不够方便;适用于较大型图书馆的总体布置。

建筑功能构成及空间组织

1.入口区:包括入口、存物、出入口的控制台及指示性的标记区;

2.服务中心区:好比传统图书馆的目录厅、出纳台,承担信息检索与提供服务。

3.阅览区:图书馆里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化图书馆功能需要的一个开敞的空间,融阅、藏、借、管于一体。它应是读者最容易、最方便的到达之地。

4.藏书区:包括基本书库、铺助书库、储备书库、各种特藏书库。基本书库既要独立又要与开架阅览区和半开架阅览区(含辅助书库)有直接联系,不要穿越公共活动区或阅览区。

5.办公区:包括行政办公和业务用房两部分。业务用房包括:采编、加工用房及技术服务和研究用房。

6.公共活动:报告厅、展览厅、书店等。

7.技术设备去:空调机房等技术设备用房。

8.生活区:在某些公共图书馆,一般也要求建造职工食堂等,它们必须独立设置出入口,自成一区。

1.入口区:方便与其它区联系,尤其是要让读者能直接方便地到达服务中心及阅览区中。

2.服务中心区:读者要能直接到达,并又能方便地通到各种阅览区域。

3.公共活功区:既要与图书馆有关空间相连,但又有自已的独立性,便于独立开放。

4.阅览区:要求能使读者容易通达,并与基书库能有方便的联系。

5.藏书区:与阅览区要分隔,又要有联系,便于书藏、运送、要求有自己单独出入口,中小型图书馆可与管理人员出入口合一,大型图书馆要设置专门的图书出入口。

6.技术设备区:该区一般较为独立,常设于地下室或顶层。

7.馆员工作办公:要与馆内各区能方便联系,又便于对外交往。大型图书馆设置独立出入口。

图书馆内读者和图书的基本流线

将读者活动路线、工作人员的工作路线和书籍的加工运送路线合理地加以组织区分,使流线简捷明确,避免彼此穿行、迂回曲折和相互干扰。

内部区域:工作人员活动的区域,包括藏书区、办公区、内部作业及加工区等等;

外部区域:读者的活动试域,包括阅览区、公共活动的报告厅和展厅以及为读者服务的餐厅、书店等商业用房。

这两个区域既要区分明确,又要联系方便。

美国达拉斯公共图书馆平面(5层)

美国达拉斯公共图书馆将基本书库置于地下层,与上部各层阅览分开。

建筑师将厕所、电梯、打印室等封闭的服务空间打包,将整个平面划分为内部区域及外部区域两部分。内部工作服务用房集中成组布置,自成一区。

并设有单独的馆员电梯、楼梯等,与读者使用区完全分开。

图书馆建筑的一些用房在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噪声,如装订室、印刷间、打字室等;有的在使用过程中人多嘈杂,如报告厅、展览厅及对外商业用房等。而有的房间则需要高度安静,如采编部门业务办公室及阅览区;而报刊阅览、儿童阅览就相对嗜杂;因此需要将它们分开布置,以便减少干扰;

从’‘闹”和‘’静”的角度分析,图书馆设计一般将内部加工区与读者使用区分开,阅览区和公共活动区分开,而各区内部也应迸行一些必要的分区,如在公共图书馆中,要将成人阅览与儿童阅览区分开。

分区方法一般采用水平分区和垂直分区两种。

水平分区一般将内部用房布置在后,读者用房布置在前,“闹”布置在前,“静”布置在后。通常单一分区方法不能完个解决问题,更多的是将水平分区与垂直分区结合使用。

将功能关系密切的用房布置于同一层,或上下相同的层面上,而将不同性质的房间置于不同的层上。

首先,主层的设置包括目录厅、总出纳台、信息中心以及主要的阅览室和交通枢纽。该层服务频繁,读者活动多,流线杂,是全馆交通处理的重点。

在垂直分区时,逗留时间短的阅览读者的活动区,一般将无一定借阅目的、如报刊阅览、期刊阅览等布置在底层;将大量读者所使用的普通阅览设在上层上。

1.阅览室在前,书库在后

2.阅览室在四周,书库在中央

3.阅览室在中央,书库在四周

4.阅览室在上,书库在下

5.书库在上,阅览室在下

国外很多现代图书馆的平面都是采用这种布局方式

6.书库分布在阅览室之内

国外图书馆一般趋于方形、矩形或其他规则的多边形。矩形有利于图书馆的使用、因为这种体型空间紧凑,便于灵活分隔,同时也节约能源和土地,但如果进深过大,它往往需要采用人工照明和空调设施。

2.变分割固定的小空间为开敞连贯的大空间

在建筑空间上,宜将分割固定的小空间尽可能地设计为开敞而连贯的大空间。这样可以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为此,要采用开间和跨度较大的柱网,避免室内固定的结构墙体,避免因交通、辅助、服务用房布置不当而分隔了大空间,要使室内空间布置更加灵活。为了适应阅览、藏书和服务用房二个部分互换和面积变化的需要,内部空间可以用轻质隔音板墙或书架等灵活分隔,较少采用固定不变的承重隔墙。

在结构上,尤其是在多层的建筑布局中,其灵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楼面层结构的设计。为了争取较大的灵活性,支撑系统宜增大开间,扩大进深和柱网,以减少室内过多过密的柱子。

日本名古屋市立千叶图书馆三层平面

在日本名古屋市立千叶图书馆的三层平面中,建筑师将服务空间包括管理台、楼梯及厕所打包,至于长条形盒子的正中央,将被服务空间划分成成人阅读及未成人阅读区两部分。

L形的休息沙发将成人阅览室与服务空间分离开来,使其空间围合感更强,制造了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而未成年阅读区靠近楼梯出入口,更方便儿童及学生使用,同时又通过书架将空间划分为儿童阅览部分及学生阅览部分,但整个空间半开放,使其显得更活泼。儿童阅览区增加挑出的平台作为儿童的活动空间。

整个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划分明确,空间富余流动性,视线相互渗透。凸出的卫生间及平台在满足使用的同时又丰富了立面形体,是一个很值得学习的案例。

4.变多种柱网为统一柱网

在楼层结构方面,最好采用统一开间、统一柱网、统一层高和统一荷载,并按最大的书库荷载来计算,以保证内部空间能任意调整和灵活安排。

坚持自然采光与通风的块状布局

1.扩大进深的矩形布局

2.带内天井的块状布局

这种布局内设天井,外形方整简洁。看起来像“口”字形的条形布局,但实际上二者却有区别。一般传统“口”字形状布局,进深不大,天井作内院之用;而这种天井四周的室内空间开场两罐,进深较大,不用承重墙分隔空间,主要做自然采光通风之用。

声明:小编在网上找的其他图纸错误率较大,因此只能使用这份年代较早的图纸,内部使用功能或有不同,但并不影响学习与分析。

深圳大学的这个图书馆在平面功能分部合理,平面利用系数较高,人流、书流路线清晰,造型简洁、色调明快、虚实对比得当,与周围建筑、环境协调。可以说这是一个蛮适合快题的方案。

该馆位于该校区中心广场北端的高地上,坐北朝南,与东侧的教学楼和西侧的办公楼共同围抱着中心广场,成为教学区的主体建筑,位置显要。

建筑南面的绿化方整,对称,给人以端庄大气之感。台阶在解决高差的同时也突出了主入口。

建筑首层主入口前削减出一个灰空间,由东、西、南侧来而来的人流在这个灰空间汇合,再根据需求直接上二楼或进入一楼的南大厅。

该建筑为地上4层,局部7层,地下一层。平面呈60m×60m正方形,内设贯通6层的共享空间。地下1层设密集书库、声像资料制作以及空调、配电等用房。

首层南侧安排多功能大厅、普通阅览室及外借阅览室等对外使用的功能,北侧为办公、装订、整理等内部使用功能。

设计师根据使用需求将楼梯、电梯、厕所、小卖部、中庭等服务空间打包整合在回子平面的正中心,在满足被服务空间的采光同时,也使得整个平面干净整洁,使用便捷。

中轴偏北的庭院让人流较大的南大厅拥有更大的缓冲空间,同时北侧的收缩和也减少了人流的进入。进入门厅直接看到通高的共享大厅,且在中庭中做景观梯,这对于丰富空间是一个很好用的手法。

靠近门厅的小卖部具有更高的商业价值,楼梯和电梯方便分流也满足了疏散。其中,如何在一个轴网中集约的布置电梯和疏散梯的方法十分值得借鉴。

二层南侧设主入口,外接18m进深的柱廊平台,内部安排目录、检索、出纳以及编目等用房。通常情况下这些功能是设置在首层。

该建筑二层的缓冲平台,解决人流的集散,且平台正对校园的广场,拥有较好的景观,可以说是利用率极高的。

平台上的柱在满足承重功能的同时也将平台进行了划分,使平台不至于傻大傻大的。凸出的平台也丰富了建筑的立面。二层连廊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可作为停留、眺望的场所。

这些处理方式都非常值得借鉴。

与首层相同,二层服务空间置于回字平面中间,几乎与首层上下对齐。与首层不同的是,目录厅作为使用率最高的地方做成了开放式,不仅符合使用习惯,同时开阔的大空间也有极强的引导作用。

从立面上讲,中庭上空的凸出平台不仅打破了通高中庭的呆板感,也使这个扩大的空间与不明显的交通空间脱离开来,可做为休息平台或停留空间。

3~4层均为分科设置的开架阅览室,整个平面呈九宫格状,书库与与阅览相互对应。

由于开架阅览导致平面更灵活,不同的阅览空间直接连接,无走廊划分,使得平面更紧凑。这在展览建筑中也是一个相当好用的手法。

层层退让的中庭使空间更为丰富,增加了看与被看的形式。

3~6层四面外墙均采取墙面凸出、落地窗凹进的手法,构成挺拔的虚实垂直线条,与两侧建筑横向线条形成对比,充满韵律,也使得室内的光线变得柔和,光影变得丰富。

感觉在做快题时,画成饼干这种凹凹凸凸的感觉还是挺费时费力的,可以简化到直接里面拉齐然后开竖向条窗。

五层平面与三四层类似,但使用功能更为封闭、独立,不做过多赘述。

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以统一的7.00m×8.00米柱网、4.00m层高,组织布置各种用房。内部除4组楼梯、管道井采用实墙外,其他隔墙尽量使用玻璃隔断,以具有使用功能的可调性。

局部七层丰富了建筑的第五立面,同时较大的尺度使得建筑从南立面上看仿佛两个体块的穿插。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将被服务空间打包至于建筑平面中央形成一个回字平面可以说是非常好用的,立面造型学起来应该也不太难。疏散楼梯与电梯,疏散楼梯、电梯与厕所如何形成一个紧凑的节点也很值得学习。

如果你有疑惑,记得文末留言告诉我们哟~~~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编辑部

图书馆目录是揭示馆藏、宣传图书、指导阅读、检索文献的重要手段和基本工具。我馆的各个借书处,虽然都实行了开架借阅,但是如果不了解分类体系和排架方法,当你进入书库之后,仍然很难找到所需文献,因此,每个读者对图书馆的目录,所用分类法及检索方法,必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我馆为读者提供了分类、书(刊)名、著者三套目录,这三套目录互相联系、功能互补、各有所长,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目录体系,检索起来非常方便。

分类目录是按照文献内容所反映的学科体系。依据图书馆采用的图书分类法组织起来的目录。通过分类目录,读者可以按类求书,及能选择处最实用的文献,由掌握了许多相关文献。

我馆现有的分类目录由中外文图书分类目录和中外文期刊分类目录,分别存放在编目室及各阅览室、借书处的查目厅。中心校区图书馆的中文图书和日文图书采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西文和俄文图书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外文期刊合订本采用本馆自编的图书分类表;医药分馆和师范分馆均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共分为五大部类25个基本大类,类目符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基本大类采用两位数,下位类用小数点加阿拉伯数字。排列顺序按数字大小排列。

书(刊)名目录是根据图书(期刊)名称组织起来的目录。利用这种目录可以查找已知书(刊)名的索书号,同时可以选者同一书名的不同版本或不同译著本。

本馆设有中外文书名目录、中外文刊名目录,其排列方法是:中文书(刊)名目录依据汉语拼音音节顺序排列,同一音节以音调四声先后为序;外文书(刊)名目录按不同文种书(刊)名的字母顺序排列;书(刊)名第一个字母相同再按第二个字母排列,依此类推。

著者目录十一著者(包括个人著者、团体著者、主要著者、编者、译者)排列起来的目录。利用这种目录可以从著者途径查找到所需图书,也可以查找同一著者的不同著作,了解其著述活动,我馆这类目录有中文图书著者目录、西文或俄文图书著者目录。中文图书著者目录是按著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音节顺序排列的,其排列方法与书名目录相同;外文图书著者目录,如西文或俄文是按这姓名的拉丁字母或俄文字母的顺序排列的。

此外,我馆还不定期编制专题目录、推荐书目等书本式目录,及时向读者揭示新到馆图书。

在对我馆目录体系及所采用的图书分类法了解之后,还需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1)利用分类目录查找文献

分类目录是从知识门类方面揭示文献的,所以,欲查找特定学科的文献,可以从此类目录入手。分类目录的卡片是按索书号排列的,以中心校区图书馆目录为例,中心校区图书馆索书号是由分类号和著者号组成。分类号是按不同的分类法确定的,著者号是按著者号码表确定的。查找是先由分类法大类入手,逐级找到相应的类号,分类号相同是再以著者号的顺序查找

(2)利用书名目录查找文献

中文书名目录是根据书名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的,外文图书则是按外文书名的字母顺序排列的。如果你已知图书的具体书名,可从书名目录入手。

(3)利用著者目录查找文献

中文著者目录是按著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的,著者姓名相同则按第二个字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列,音调不同的按四声先后顺序排列。外文著者目录先按著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姓氏相同,则以名字的字母顺序排列。

著者目录能将该著者的所有馆藏文献集中排列在一起。同一著者的不同著作按书名顺序排列,欲查找某一著者的著作,可从著者目录入检。

附表一:《科图法》基本大类类目表

20 社会科学(总论)

34 国家与法、法律科学

37 文化、教育、体育

附表二:《中图法》基本大类类目表

附表三:《河南大学图书馆期刊分类表》类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图书馆有什么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