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有必要报辅导班吗?

  考研辅导专家具有丰富的辅导经验,可以帮助考生把握考点,重点、难点、各知识点的考查方式和题型;能够提供准确的考验信息和珍贵的内部资料,一定程度上“逼迫”考生复习。所以如果考生的数学基础很差,在对概念,原理,方法的理解上有困难。不妨考虑报数学基础班或强化班,在老师的带领下复习数学。上辅导班之前,应该将数学复习一遍,否则上班听课时,会不明所以,听课效果会大打折扣。春季数学班战线比较长,考生有更多的时间课后消化,所以,如果数学基础不是很好,我们认为报数学春季基础班是不错的。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新传新传,薪火相传。当新一批追梦者踏上研途时,上一届学长学姐的高分上岸经验和血泪教训会是必不可少的助力。

随着22级同学的拟录取结果陆续出炉,木铎新传一年一度的【状元锦囊】栏目也重新开张啦。我们会邀请到今年各院校高分上岸的学长学姐,为23级准师弟师妹们送上新鲜、详细、热乎的经验贴。

成绩 | 福建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第1名拟录取

版权 | 木铎新传(ID:muduoedu)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其它一切机构转发,需要转载请先联系授权

我本科就读于福建一所二本院校,广告学专业。一战华中师范大学MJC,346分。二战福建师范大学MJC414分(政治75分、英语81分、440考试126分、334考试132分),最终取得笔试成绩第一、复试成绩第三、总成绩第一。


图片来自福师大官网 |

踏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我就埋下了考研的想法,一直到2020年疫情在家期间才正式开始备考。不可否认,刚开始备考是出于跟风,身边的朋友都在考研,自己总得做点什么来打发疫情在家枯燥乏味的生活。2020年4月13日我踏上了考研这条路,满怀期待地迎接挑战。在我看来,考研的这段时间是一面镜子,通过镜子我清晰的看清自己的优缺点以及面对困难时候的勇气与决心。也正是经历了几百个日日夜夜,我的考研动机不再是跟风,而是真的想静下心来搞好一门学问,用成绩来证明自己。

回首考研的这两年,它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我切断了很多社交生活,不再经常游离于各大社交平台之间,但是我也培养了规律的作息、面对困难的勇气还有更具逻辑的表达能力。实不相瞒,我的考研之路并不顺利,我曾因为考研失败郁郁寡欢,一个人思考了很久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有哪些地方是可以改进的。还记得毕业典礼上主持人宣布多少学子被名校名企录取,而我却是一只尚无归处的孤舟。那时候一个人拖曳着行李灰溜溜地告别了母校,下定决心一定要弥补考研地遗憾。于是我辞掉了一份看起来还不错的工作,一个人在出租房中开始了二战备考。

真正的考试并不是12月的那四份卷子,而在于备考的每一天。试着将每天当成一张答卷,书写不一样的考研生活吧。有人说,考上研没什么了不起的,只是会读书而已。其实这句话略微片面了,考研并不只是无情的背书、刷题,我们也不是无情的读书机器,在备考中总是会遇到各种这样那样的问题,包括友情、爱情、亲情还有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相较于学习能力,时间管理和逆境抗压能力才真的是支撑你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关键因素。


相较于本科期间比较被动的学习,考研期间则是要走出舒适圈,不畏庞杂的知识体系和背诵量,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和论文,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在备考时多问问自己,这个知识点如何用自己通俗的话语表达出来?它在社会中有哪些具体体现?以及这个知识点在你脑海知识框架中处于什么位置?和其他知识点是否能产生关联?

这里我推荐“费曼学习法”,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达出来,将给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听,如果他们听懂了,你就真的掌握这个知识点了。我也是在复试备考期间在真的体会到这个学习方法的巧妙之处,觉得相见恨晚。

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上的观点和答案千篇一律,如果想要写出一些独特新颖的观点,还是需要阅读前沿的书籍和论文,补充书上没有的观点,这样才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同时,也要批判辨证的看待每个观点的长处和不足之处,以及他们的适用语境,例如“新闻专业主义”这个词源自西方,带有资本主义色彩,显然在中国本土化语境中不适用,因此“党性原则”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更加贴合当下的语境。

当对参考书比较熟悉之后,建议着手看历年真题,思考出题规律。多看一些优秀答题作业,不断摸索如何组织语言、运用名人名言和案例、起承转合等,这也更能让自己把握复习的重点,在知识的海洋中掌握前进的方向。简言之,后期可以用答题的心态来复习备考,多思考知识点对于自己答题是否有助,如何使用?

如果你问我,怎么样才能上岸?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说,如果你学到“走火入魔”,晚上闭上眼脑子里还在细品知识的时候,一直保持这个状态,你离上岸就不远了。


好怀念学校的自习室 |

首先,对个人的时间管理能力要有清晰的认知。一方面要客观地看清自己每个时间段的学习效率,比如我早上适合背单词和知识点,中午的时候脑子不太清醒我就会选择比较被动的学习方式——看课,到了傍晚的时候我已经比较疲惫,这时候会选择切换下学习状态——写作实务。要认清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是高效率的事实,我们也不可能一天到晚都在接收知识,要学会把握自身学习的规律。

其次,任务安排也有小技巧。我一般学习一小时休息5分钟,这5分钟可以选择起来走动走动、上厕所、听音乐、远眺等。另外,我会在两个比较大型的任务中安排一个比较小的任务,用来放松大脑,避免疲劳。每天我会单独留出一个小时的自由学习时间,来查缺补漏以及回顾当天的知识点,做到温故知新。在具体的任务安排上,我建议将一天划分成三个时间段:早上、中午、晚上,然后具体安排每个大时间段内做什么任务。总而言之,给自己的任务在时间上更大的灵活性,而非将任务细致到每分每秒,这样反倒会起到负面效果。


▲木铎学员专属复习规划(部分)

再者,如果是应届考研的话,不免会遇到本科课程多、作业多和毕业论文扎堆的情况。可以尝试和老师沟通下,看看是否能够谅解。另外,还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敲黑板!!!考研并不要求每时每刻都在学习,不是自己松懈了一会就考不上了。其实并不是的,最重要的还是要合理的看待考研考的是能力!并不完全是知识的掌握程度。每天划分出一些时间来处理学校时宜,将重心放在考研上就可以了。

最后,很多同学纠结于自己每天学习的时长不够,甚至会和自己周围的人比较。其实这大可不必,最主要的还是专注于自身。我在二战群里问了一圈,每天学习十五小时却依然落榜的大有人在,兼顾考研和工作也能上岸。满足于每日学习时长可能会带来短暂的满足感,可是太过注重时长也会埋下隐患。你可能会因为每天少学半个小时而患得患失,也因为多学半个小时而沾沾自喜,长久以往陷入自我内耗! 请注重时间的质量而非数量!


每天早饭就是咖啡和吐司 |

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压力,五月是书本阅读理解,暑假是知识背诵,到了九月是答题的压力.....只要是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必然会存在压力,正如谷爱凌所说“压力都是动力”。如果无法解决压力,那么我们不如与压力和解,更坦然地接受它,并且当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绪吞噬。

在备考期间,我选择每周空出半天时间来睡觉、自由上网冲浪和大吃一顿来发泄自己紧绷的情绪,多呼吸呼吸自由的空气,毕竟弦崩太紧是会断的。没有什么是一顿炸鸡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酥脆的外衣和高热量能够瞬间加满元气值,平时休息之余来杯柠檬水也能立即补充糖分和VC,马上让人提神醒脑。当然,这也带来了肥胖的代价,考完我胖了十斤,不过问题不大(哈哈哈哈)。


最后我想说,有个互相支持的研友真的非常重要。很有幸在备考期间认识了超级棒的研友,我们每天互相加油打气和分享重点资料,当一方沮丧时也会互相疏导。考研时候千万不要切断一切社交,成为一座孤岛,要多和研友交流沟通,不管是知识还是情绪方面,都能有所助益。当你发现自己的研友中有负面能量特别强烈的,请马上远离或者退群!因为周围的负能量会悄无声息地消耗你的心态,影响学习状态。

在我看来,就如“辩证法”中的发展观点,发展是事物的不断肯定和否定中前进的,整个考研备考过程也是如此。每天元气满满地醒来、迎接新的一天,然后睡前反思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也要注意不要只有自我肯定或者否定,这会走向极端的状态。

最后,虽然每个月都有不同的压力,未雨绸缪也没有错,但是请勿担心过于以后的复习压力。比如在书本理解阶段就担心模拟考如何订正、复试自己说不出来怎么办。要专注于当下,脚踏实地地把每一步走好,低头注意脚下的路,没有必要提前把未来的压力加到自己身上,要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


考前辅导员送的小蛋糕,真的超级温暖 |

课程:徐涛老师的强化课程

备注:基础强化课程我比较推荐徐涛老师的,讲课风格十分幽默,有时候看似是讲故事,其实在讲故事的时候也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其中。当然腿姐的强化课程我也推荐,腿姐会在课程直接押重点讲,所以选择腿姐的同学们一定要自行复习课上没有讲到的知识,以防万一。(血泪教训)

资料:考点清单(腿姐或徐涛老师)和腿姐的冲刺手册(可以先购买2022版本,有助于划重点复习);并且在暑假结束前刷完一轮1000题,结合"空卡“学姐的1000题表格框架(食用建议:直接对应1000题题目,将答案写在表格上,方便重复刷;同时,要将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写在错题旁边,方便次日复习掌握)

任务:对于知识脉络有基本的把握了解,并能大致描述每个章节的内容即可。在复习中要注重框架感和逻辑关联性以及时间年份的掌握。

课程:徐涛老师的强化课程(不理解的地方可以二刷)

附加资料:“红果研”知识框架合集

任务:二刷1000题错题,多总结反思反复错误的知识点,并且由点带面,看出知识点背后牵动的薄弱部分,才能“治本又治标”;每天反复多次看知识框架合集,掌握重点考点。

课程:腿姐的技巧课、空卡学姐的”年份大事纪“

附加资料:腿姐30天70题

任务:熟练掌握腿姐冲刺手册重点考点,并且通过1000题的错题进行反思总结;可以提前通过各大UP主了解一些当年的热点;通过反复观看空卡学姐的”年份大事纪“(B站可以搜到视频)熟练掌握大事年份和主要事件,具有清晰的年份脉络感。

课程:腿姐的技巧课、腿姐每日带背

附加资料:时事热点、技巧课讲义

掌握:三刷1000题错题,反思总结错题,并将多次出错的知识点回到冲刺手册上标注出来,着重记忆;重点看腿姐的选择题答题方法,非常有用。腿姐会从答案和题目角度出发详细解说,上课时候一定要认真跟着一起答题,课后多思考才有用。

课程:腿姐的冲刺课、押题课、腿姐每日带背

附加资料:时事热点、各大名师模拟卷

四刷1000题错误的知识点;多刷肖秀荣、腿姐、徐涛等名师的冲刺模拟卷,不要纠结错了多少题目,也不要满足于一时的正确率。要由错误的知识点反思背后不熟悉的知识面,这样才能提升刷题的效;通过腿姐冲刺和押题课程掌握答题大题方法。

最后冲刺阶段一定要抓紧肖四肖八,肖爷爷就是救命稻草!肖八除了选择题,有精力可以做做大题,感受一下答题的感觉。肖四在考前大概半个月左右才出来,记忆背诵量非常大,不过一定要相信自己!在危急关头可以激发生存的潜能!全部背下来不是梦,也可以跟着一些up主带背,多对比不同的up主的排版和框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一定要模拟一次政治卷子,熟悉答题填涂感觉和答题卷上各题目分布位置(血泪教训!!!)。最后一个月政治是提分最快的一门学科,所以一定要抓紧这门学科。可以找一些老师或者up主总结的大题技巧多看看,不要对自己的临场发挥能力太过自信,否则容易翻车,不要打无准备的战。

最后,我想强调,最后阶段在看各大名师的押题之余,也要掌握一些比较“冷门”的大题考点,尤其是哲学部分,例如2022年考的哲学部门冷门考点让很多人措手不及。因此,个人建议哲学部分的大题知识点要全部掌握较为保险。

(备注:因我在一战已有一定基础,暑假开始准备二战,所以以下安排仅供参考。7-8月计划内容可适当提前复习时间。英语在暑假开始前重点在单词和长难句部分。)

复习部分:单词、长难句和语法、阅读

资料:单词书、刘晓燕老师《不就是长难句》、中公考研真题合集、手译本

任务:在单词部分,利用百词斩app和单词书反复刷单词,重在认识理解而非逐字背诵,背单词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重复反复记忆效果最佳。在长难句部分,跟着《不就是长难句》掌握长难句基本语法练习,打牢基础。在阅读部分,可先刷近十年英语一真题,后刷英语二掌握做题感觉,勿纠结正确率,最好结合手译本逐字逐句翻译,效果显著,亲测有效。

复习部分:单词、阅读、作文

附加资料:中公考研真题合集

任务:在阅读部分,二刷往年英语二真题,总结反思反复错误的题型,思考自己错误的原因;在作文部分,可以跟着课程完成作文写作,写好作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考前背一些名师押题就万事大吉,一周练习一篇即可;真题文章有限,很多同学在反复刷题之后感觉达不到刷题效果,这个时候可以选择看一些外刊来熟悉陌生文章和长难句,在b站上搜索“外刊考研英语精读”,选择合适的排版,每天酌情看2-3篇。刚开始会比较吃力,没有必要要求自己全部看懂,慢慢地掌握外文的思路就好。

复习部分:单词、阅读、作文、完型

附加资料:《老蒋十二式》阅读练习

任务:三刷阅读时可以用如上资料,这本练习总结了十二种题型和答题技巧,并将真题按照题型重新排版,方便刷题总结。真的非常感谢这本练习,我逢人就推荐!让我真题阅读全对! 在作文部分继续跟着课程写作,有多余精力试着背诵范文,多掌握一些连接词、万能句和词组,丰富文章表达才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着手练习完型部分,由于完型真题较少,因此要格外珍惜,每篇做到烂熟于心,多问问自己为什么选择该答案,其他答案错在哪里,推荐看“易熙人”老师的课程。

复习部分:单词、阅读、 作文、完型

附加资料:作文字帖、《王江涛20天20题》

任务:针对我当时的字体偏草书,整体看起来比较困难,当时我选择每天练习1-2页的衡水字体字帖,慢慢学习字母书写方法,改掉自己写草书的习惯,并且在考试中我也花了很大部分时间用来工整字体,事实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11月份可以着手看《王江涛20天20题》这本书,并且背诵掌握万能句和格式,不要怕背不下来,多背几篇就好背了,万事开头难;对于阅读部分,需要继续保持练习,多总结反思错题,跟着外刊读文章。

复习部分:单词、阅读、 翻译、作文、七选五、完型

附加资料:各大名师作文押题和主题词

从11月中旬开始,每周安排一次真题模拟(近年没有做过的真题卷),b站搜索蝶澈学姐的考场全真模拟视频,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考场现场,多紧张几次到了考试当天就不紧张了。作文写作部分多背和总结优秀范文,理解好词好句,可以和研友互相批改。在考前一段时间多搜集名师的押题和主题词,不一定要都背诵,理解思路就可以。另外,背诵主题词非常重要,今年有老师押到了“express"这个词。

最后一个月里,翻译和七选五部分是最好提分的。基于前期手译本的积累,后期翻译会比较容易一些。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书写工整,一句一段,同时注重”信达雅“的原则,表达言简意赅。七选五部分看田静老师的课程,1-2课足矣,找出解题规律,特别注意大部分答案都是文中的改写,不要把答案想的太复杂。

(备注:因我在一战已有一定基础,暑假开始准备二战,所以以下安排仅供参考。7-8月计划内容和适当提前复习时间。专业课在暑假前重点在书本的阅读理解部分。)

阅读:理解《传播学教程》、《网络与传播》、《新闻学概论》这三本书,入门新闻与传播学,对于学科有基本的认识和见解,并且尝试做大致的知识框架,在脑海中树立框架感。理解《新闻编辑学》和《广告策划与营销》这两本书,尝试做框架。由于这两本书的知识点占比较小,简答部分占比约为6%,大部分考察的是实务写作部分。因此复习这两本书需要找准重点,多积累当下优秀作品模仿学习。



实务:在对实务格式和写作有基本认识后,可着手练习2-3篇,多借鉴优秀作品。

阅读:理解《范式与流派》、《新媒体用户》、《融合新闻学》、《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四本书,如有精力可阅读陈力丹老师的《新闻理论十讲》(非常通俗易懂)。可跟着机构课程理解书本,并且尝试做框架,对于书本脉络有清晰的认识;复习的时候多用自己的话将晦涩难懂的知识讲出来,结合当下热点案例,分析探讨事件成因和表现。

专题:根据复习重点复习专题,打好基础。可一天看2-3篇论文,一直保持到考前。

答题:尝试看往年真题,熟悉出题规律和感觉。多看答题技巧和方法,和组队练习答题开头结尾以及框架。

实务:实务练习在精不在多,保持实务练习频率到考前,多掌握格式与技巧。“讲、练、改”闭环学习,一站搞定新传实务,2023「实务全程班」启动!



阅读:理解《新闻编辑学》和《广告策划与营销》这两本书,尝试做框架。由于这两本书的知识点占比较小,简答部分占比约为6%,大部分考察的是实务写作部分。因此复习这两本书需要找准重点,多积累当下优秀作品模仿学习。

背诵:一轮背诵。背诵记忆相关参考书和知识点,尝试掌握背诵技巧,做到融会贯通。

答题:着手开始完整答题,并及时批改订正,多积累名人名言、专业词汇和案例,并且做到熟练运用传播学效果理论进行答题。

背诵:反复记忆知识点,找出知识之间的练习,做到融会贯通。

答题:保持答题频率,熟悉练习感觉,多回顾做过的作业和优秀作业,取长补短。注意比较题目与题目之间的异同,提升练习效率。

模拟考:打开B站“蝶澈学姐”全真模拟视频,进行1-2场模拟考。注意及时订正答题卷,借鉴优秀答案。可找学姐学长批改或者研友相互评价。另外,不能因为模拟考成绩而患得患失,影响备考状态。


背诵:考前继续保持背诵记忆,重新过一轮书本知识,同时查缺补漏。回顾的范围有参考书、笔记、优秀作业、案例、名人名言、数据等。

答题:可组队练习答题框架和思路,并自行押题和看机构的押题。同时回到往年真题,熟悉真题出题规律和回答思路。

模拟考:打开B站“蝶澈学姐”全真模拟视频,进行2-3场模拟考。注意及时订正答题卷,借鉴优秀答案。可找学姐学长批改或者研友相互评价。另外,不能因为模拟考成绩而患得患失,影响备考状态。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福建省属高校中最早成立的一所传播学院,是福建省委宣传部与福建师范大学“部校共建新闻传播学院”单位。


图片来自福师大官网 |

学院拥有1个福建省高原学科(戏剧与影视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戏剧与影视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广播电视艺术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96%。

学院拥有“一基地四中心”: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福建省电影剧本创作与研究中心、福建省网络视听创作与传播研究中心、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媒介研究中心、福建省网络舆情研究中心。是福建省传播学会会长单位。


图片来自福师大官网 |

《大众传播范式与流派》刘海龙

《新媒体用户研究》彭兰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陈阳

《新闻编辑学教程》吴飞

《广告与营销策划》威廉阿伦斯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

考研复习计划因人而异,请勿完全根据以上进行学习,需要找出自己的复习规律和作息,制定合适的复习计划。

每到饭点我总会想着偷懒提前吃饭,有时候还未结束学习时间就提前吃饭。这个行为我个人不建议,因为会一直在学习的时候想着中午晚上吃什么,等待时间的到来。个人建议放下对吃饭的执念,我会每天准时12点和18点才开始吃饭,早一点都不行,每天的学习时长必须要有保障。

制定季度、月、周、日计划,以大计划为方向,机动调整小计划,勿计较小计划完成的效率,只要把握大计划的完成度就好。比如制定某个月要看完某些书,那么就不会因为某天没有看完哪些部分而焦虑。请勿将计划当作任务完成,满足于“打勾”完成的快感,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对于学习计划不能是做完即结束,要多反思总结,温故而知新。

在计划执行中,我有个独家小妙招:“DDL提前原则”,即Deadline提前原则,大致意思时将最后期限提前。例如离考试只有四天的时间,我会将这四天划分成两个阶段。倒数第四天的时候我会大致过完全部的复习内容,然后剩下三天时间作为冲刺阶段,细致复习知识点。同理,当导师交代某件任务要某天完成时,我会尽力提前完成,然后剩一些时间及时找导师沟通完善。通过DDL原则,可以把一件事情不仅是做到,而是做好。

建议少食用碳水和油腻食物,尤其是午饭,否则可能会造成下午昏昏欲睡。对于有午休习惯的同学,可以选择饭后小憩半小时左右。

要学会自我重启。要接受偶尔可能学习效率低的时刻,坦然面对。虽然早起决定一天,但也不能因为迟起而自己的一天,要及时调整心态。就像电脑重启一样,告诉自己的身体重启一下,以平稳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天。

建议阅读part2 逆境抗压能力部分,正视压力、缓解压力、学会与压力共处。实在无法把控情绪建议安排休息时间或者找朋友或老师倾述。

Q2:复习不完怎么办?

先问自己怎么才算复习完?先要摆正观念,文科类考试是永远不可能复习完的,只要是竞争性考试就不会有确切具体的复习范围。考试考的是你与其他考生的对比程度,阅卷老师也会根据当年学生答题水平酌情变动评分标准,所以切忌多度追求完美主义,要先“做到”然后再追求“做好”。另外,复习也有重点,不能每天复习汪洋大海的知识,要以重点为风向标进行精准复习。千万不要有复习不完的想法,要想着能多复习一点是一点。

Q3:书背不完怎么办?

如上,文科类的书籍是不可能背完的。建议阅读前文背诵方法,掌握背诵技巧。多通过论文好词好句,用逻辑串联好词好句。一轮背诵时候注重关键词和逻辑,二轮背诵时候重复多次记忆,尝试用,并用话语表达出来,后期背诵结合时事热点案例并注重框架感。另外,请勿在还未理解的情况下背诵专业课知识,否则只是机械的记忆,甚至带来“会背就是已经理解”的错觉。建议在理解后再进行背诵,事半功倍。

可以选择直接看机构或者学长学姐整理的专题笔记,选择适合报考院校的专题部分进行重点掌握。如有多余时间和精力,可尝试自行补充专题笔记,记忆更加深刻。一般专题按照定义、相关定义、特征、形成因素、时代背景、意义作用影响、存在问题、措施做法、案例、数据、名人名言等方面展开。另外,在进行专题记忆时也要注意勿逐字逐句,能按照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最好,以背观点为主要任务。在做专题时,可根据论文、推文和网站等渠道进行补充。

Q5:什么是复习重点?考过的真题还会考吗?

新传知识如汪洋大海,要想在短短的备考期间掌握下来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此要学会把握重点。一般根据院校往年真题、学界业界热点来出题。需要注意的是,往年真题会重复出现,并且学硕和专硕的题目之间也会相互借鉴,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每天花15分钟左右的事件研究真题,研究考点分布规律,如有精力可自行根据真题和热点押题,说不定就押到了。最后,理性看待复习重点,例如2022年《新闻编辑学》和《广告与营销策划》这两本偏冷门的书也出了简答题,复习重点可用来把握复习方向,但重点之外的知识也需要有所涉及,以防万一。

Q6:考研与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论文冲突怎么办?

这个情况在我第一年备考时候也经历过,并且处理不够妥当。每当我处理毕业设计时都觉得落下了学习,当结束毕设回到书桌前心态就很不好,这也间接造成我第一年落榜的结果,现在想起仍然举得十分遗憾。如果你的备考和毕设或者论文冲突,个人建议你每天安排一些时间出来处理相关事宜,其余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且更要注重提升学习的效率,将重要的学习任务优先完成。并且,有机会的话建议和老师、小组成员沟通,说明自己的特殊情况,看看是否能够调整毕业任务的计划。

Q7:太多机构公众号看不过来怎么办?

我也曾经有这样的烦恼,每到午饭和晚饭时间,成千上万的公众号推文出现在眼前,标题为“不看这篇少30分”、“紧急!新传er必看"、"这些冷门知识点你还不会吗?”的推文让我倍感焦虑,甚至产生厌倦回避感。个人建议关注2-3个新传类公众号即可,阅读的推文数量在精不在多,每天可抽出20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即可。另外,要注意根据院校复习重点有选择性地看推文,切勿因为推文而迷失复习方向。如有合适的推文,可发送到个人微信号,或者收藏到有道云笔记中。

Q8:实务题型多变,怎么备考?

根据福师大往年真题来看,实务题型涉及评论、广告策划、新闻策划、采访提纲、H5策划等,题型较为灵活多变。但万变不离其中的是评论和策划,虽然策划有很多种类型,例如直播策划、APP策划、小程序策划,复习起来较为复杂。个人建议集中练习评论、新闻策划和采访提纲,其他题型多掌握答题通用格式即可,并且多看优秀答题作业,模仿学习。另外,可每日关注“人民网评” 、"红辣椒评论”、"新京报评论”等官媒渠道把握当下时事热点,了解官方态度。

Q9:名词解释太多了,掌握不下来怎么办?

掌握名词解释需要有方法,不能抱着一本厚厚的笔记就开始啃。福师大440试卷中,名词解释大部分出自参考书上,因此要对参考书上的名词进行重点掌握。掌握名词解释时注重答题技巧和方法,并非要完全根据原文背诵,并且自行进行押题,按照复习重点来掌握名词。另外,对于参考书外的名词解释,如有精力可掌握,一方面拓展传播学视野和认知,另一方面也可丰富答题素材和纬度。最后,背诵名词解释请勿抱着功利心态,认为某个词汇在名词解释部分考的可能性较小就忽略,要多思考这个词是否对简答题、论述题有用。

Q10:有必要报班吗?

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有人自学可以上岸,也有人认为报了班就可以开始摆烂。

报班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自己适合报班吗?愿意为考研在经济方面付出多少?报班对于我来说有用吗?另外,多对比和参考不同机构的班型,多向学长学姐打听口碑,也可以通过观看机构公开课来提供参考,选择合适自己的机构。

理性看待报班,有利有弊,不过个人认为利大于弊。优点在于机构会提供较为完整的复习资料和讲解,还有学长学姐提供答疑,非常适合刚入门的考研er,省时省力。但报班学习也存在课时长、资料可能与院校重点偏离等情况,请理性看待!

我个人在前期复习中以自学为主,找学姐改的实务,在后期复习中选择木铎冲刺答题班,一共20题作业,大约2-3天一次,并且还包含三场模拟考。学姐会提供非常详细的答疑,如果有疑问还可以找其他学长学姐解决。个人认为性价比比较高,最后在模拟考中也确实押到了几个考点。

在对参考书知识有了初步掌握之后,可以着手看论文。一般看学界较为热门的论文以及院校老师的论文。如果对某个概念不太理解,直接在搜索该关键词,多看几篇相关的文章即可。在阅读论文时,着重看“摘要”部分,该部分为全文的主要框架思路,可以快速掌握作者核心观点。在阅读时,将好词好句和观点划线,必要时可以摘抄下来,反复记忆;多学习作者的思路和框架,为后期答题做准备。我个人习惯将论文精华抄在活页纸上,然后背诵记忆。

Q12:福师大压分吗?歧视第一学历吗?

根据我个人经验,以及采访了多位上岸的学姐学长,福师大新传专业是不压分的,且非常喜欢一志愿的考生,由往年的录取名单上的分数可以看出,对于专业课的给分还是比较宽松的,只要格式和内容没有什么大问题就可以。福师大不会歧视第一学历,在初试改卷中不会透露考生的个人信息,福师大老师更看中学生的科研潜力和逻辑思维,好好准备应试内容,不必担心以上问题。

Q13:全力以赴要是没有结果怎么办?我该如何接受?

有时候全力以赴也没有结果是这个世界很普通的道理,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也要学着接受。做任何事情都会有风险,辛苦报考一年可能没有上岸、努力了很久的项目可能会失败,人生存在太多不确定性,如果因为害怕失败而不出发,哪便看不到沿途的风景。就如我一直相信的一句话“蜿蜒不是曲折,而是多看了沿途的五光十色”,如果真的决心要考研,那就马上出发吧,即使一路荆棘,一直坚定的走下去总会有光明的一天。当我会想起考研失败的那段时间,即使没有上岸我也收获了许多新传类的知识,对于后期的实习工作也有所助益。全力以赴没有结果这句话本来就是个伪命题,完全取决于你如何定义结果。其实考研最好的状态就是注重过程而非结果,专注于每一天的学习,以不太功利的心态对待知识。

Q14:资料太多很乱怎么办?

如果是纸质资料,建议购买活页纸、活页扣和文件夹进行分类。如是电子资料,建议使用有道云笔记和百度云APP,具体见前文。切勿网盘满满,脑袋空空,收藏了即等于学会了,要避免这种错觉,收藏的资料只有掌握了才是自己的。对于繁多资料要及时进行归纳整理,注重框架感,根据复习重点进行整理。

Q15:背书背不下来怎么办?

背诵书本知识点,切勿死记硬背,多掌握背诵的方法和技巧。

方法1:睡眠复习法。睡前背诵到熟练程度30%左右,醒来继续背诵到熟练度70%左右。

方法2: 费曼学习法。用自己的话表述课文语言,讲述给周围的朋友听,直到朋友听懂为止。

方法3:连词成句法。背诵时候切勿逐字逐句,毕竟人的大脑容量有限,应重点记忆关键词,然后用逻辑串联。

方法4:图像联想法。借用画图像和框架辅助记忆。

方法5:重复记忆法。重复多次,多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记忆。

方法6:多看论文可以提升语言组织能力和词汇积累,能提升背诵效率,亲测有效。


在写经验帖的时候感慨万千,多希望能够在此时将这篇文章发送给当年的自己,让自己少走一些弯路,不要因为知识多而苦恼不已。慢慢来吧,心态稳重一些,一切都会有的。

“你太急切的想要一个答案了。想要风光的学位,瞬间的博学,想要意气风发,想闪着金光走向喜欢的人。但现实告诉我,操之过急便会败北,他要我等,要我耐得住不断延长的时间线,要我交付出足够的努力堆砌在沉闷、晦涩的时光里,才肯将一切"我想要”一点一点递送至我手里。

“我知道你最近很累,是那种看不见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疲惫感,但是请你一定要坚持下去。 就算无人问津也好,技不如人也罢,千万别让烦恼和焦虑毁了你本就不多的热情和定力。别贪心,我们不可能什么都有,别担心,我们也不可能什么都没有。”

一年前的我们静心地挑选了一颗种子,然后在漫长而又孤寂的时光里孜孜不倦地去雕琢它。现在想来,那时候拥有热忱的学习时光却好像又是短暂的。耐心一点,请再耐心一点,每个冬天的句点都是春暖花开。要相信,你种下的那颗种子,它也会开花。

希望你种下的种子,来年也会开花。

考研有必要报培训班吗?考研是否有必要报班学习主要取决于考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制力。对于学习能力和自制力差的人,考研是有必要报辅导班的,辅导班会帮助你系统的学习和合理的规划你的学习时间;对于学习能力和自制力比较强的考生,可以选择自学。

谈到报班,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钱。

大家根据自己家里的经济情况去衡量要不要报,报线上还是线下。

一般来说线下班会比线上班贵,面授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还有场地费嘛,所以贵点的也正常,线下班有个好处就是:它能让你有一种仪式感,让你更加能感受到考研的气氛。

线上班就是我们说的网课,一般就是几千块钱,比线下要便宜很多,甚至你还可以去买盗版网课,更便宜。

当然,我们要支持正版,毕竟知识类的东西,正版更让人放心。

如果你的自学能力很强,自己能总结规划出各科重点并有计划有质量的学习,那你就不要报班,自学就ok。

相反,如果你的自学能力不好,甚至都不知道怎样去准备考研,需要有人给你划重点给你做具体的学习计划,那我建议你报班,跟着班系统的学习总比你自己瞎摸索好。

其实这个跟自学能力有异曲同工之妙,自控能力好的,能保证一天至少十个小时的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并在学习过程中不玩手机的,可以不用报班。

如果你自控能力不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那我劝你还是报个班,市面上大多数考研机构都配备有班主任或学管师—专门监督学生学习。

考研备考不仅仅是准备考试,在备考之前你得查院校信息吧,你得查考试大纲吧,你得查专业课书目吧,你得查历年的录取分数来判断一下你至少要考到多少分才能进那个学校吧,当你有三四个学校备选时,你得比较一下吧,你还得去看看学长学姐们的经验贴吧。

以上这些信息其实查起来并不难,只是真的太花费时间了。

甚至有的小可爱查了一天的信息,到头来都查错了,这不是很亏吗。

即便是我,在给小可爱们做院校分析报告时,也要花上一两个小时的时间,甚至更久。

特别是有的院校很傲娇,并不会在官网公布录取名单等相关信息,如果你没有信息来源的话,就很难查到这些信息。

有的学校的招生简章很晚才出来,像今年,很多学校的专业课都改了,试想一下,你准备了大半年,结果书都换了,你会不会很崩溃。

如果报班的话,这些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你只需埋头专心学习就好,其他的会有人去帮你想办法解决。

我觉得考研最重要的不是备考,是及时的掌握各项信息,有了这些信息做前提,你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备考中去。

2.学习更具计划性、系统性

一般来说,能够开起考研班的机构,考研的各个阶段做什么学什么,人家都有一套体系在那的。

报班学习,你只需跟着课程走就可以了,清楚的给你区分各个阶段该做什么事,该掌握哪些知识,有些老师甚至会告诉你重点啥的,帮你排除那些不必要的知识,比你自己瞎摸索好很多。

上面我也有说过自控力这一块,如果自控力不强的小可爱,那么报班对你来说无疑是最有利的,有人监督学习是很好的事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研到底有没有必要报辅导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