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第05组是什么专业?

河南省哪些学科跻身2019世界一流学科、世界高水平学科和中国顶尖学科名单?哪些学科跻身2019河南省最好学科行列?

2019年11月27日,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cuaa.net)正式发布《2019中国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报告》,公布最新校友会2019中国一流学科排名、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和2019中国各地区一流学科排名等榜单。报告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雄居2019中国一流学科排名前3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雄居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3名;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跻身2019河南省一流学科排名前3甲。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雄居2019河南省一流学科排名冠亚军

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9中国一流学科排名中,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雄居校友会2019河南省一流学科排名前10强。

按照校友会中国最好学科遴选标准,最新发布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和2019河南省最好学科排名。河南省高校总共有5个学科跻身2019年中国八星级(8★)、七星级(7★)与六星级学科(6★),全国前2%学科和全国前2名学科行列,入选中国顶尖学科名单。河南省共有268个学科跻身2019河南省最好学科行列,入选河南省顶尖学科名单。

自2014年起,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已连续多年发布中国大学学科排名。《2019中国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报告》由艾瑞深中国双一流建设评价课题组编写完成,旨在为全国高考考研考生和社会公众了解中国高校学科实力提供参考,为中国高校“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决策参考。校友会2019中国一流学科排名评价指标体系由杰出校友、高水平教学成果、高层次人才、高端科研成果和优势学科资源5大一级指标组成,涵盖了200多项评测指标。学科排名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标准进行评价,选取的指标均是与国家及地方“双一流”建设标准、教育部学科评估体系具有很高吻合度、一致性和参考价值的核心指标,评价结果覆盖了全国783所本科高校的1万多个一级学科。

文内容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慧天地,作者:小慧,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所刊载内容仅供交流参考使用,不代表本刊立场。

想详细了解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请点击链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六位大咖为您解读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阅读。

据【慧天地】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拥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共有19所;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共55所,仅拥有二级学科硕士点的高校有5所。

具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的19所高校

各高校按照授权单位代码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14430 中国科学院大学

(注:中科院下属单位的学位点都统计到中国科学院大学)

91035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只具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的36所高校及科研院所

(注:各高校及科研院所均按照授权单位代码排序,排名不分先后。具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的19所高校自动具备相应一级学科硕士点,不再重复罗列。)

(注:此学位点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主)

35 85404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只具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二级学科硕士点的5所高校

(注:各高校所按照授权单位代码排序,排名不分先后。具有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的单位均同时具备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不再重复罗列

(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

(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

9000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 )

李德仁院士:基于数字孪生的智慧城市

中科院空天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招聘科研助理1名

天地图2021版正式启用

“内蒙古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声明:郁金香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b/59307.html

2022印地语专业大学排名: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著名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础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五十年代院系调整,部属云南大学一些重要而有特色的系科,如航空、土木、法律、铁道等被划出并入当时的北京航空学院、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学院、长沙铁道学院等高校;工、医、农等先后独立建校,并逐步发展为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高校。1958年,云南大学由中央高教部划归云南省管理。1978年,云南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改革开放后,云南大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的重要基地。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977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794人,各类成人本专科生、进修及培训生、外国留学生30000多人。历史沿革学校的前身是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于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直属的36所大学之一。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于1980年12月,是原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直属院校,为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创始单位之一。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10月,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划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区情况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地区经济中心广州,辖4个校区,总面积2442亩(含规划),其中北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北麓,占地939亩;南校区位于广州大学城,占地1095亩;大朗校区位于广州市大朗,占地258亩;知识城校区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占地约150亩。校园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环境幽雅。

上海外国语大学(Shanghai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SISU)创建于1949年12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是新中国外语教育的发祥地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上外秉承“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和“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以“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为办学使命,致力于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历史承传上海外国语大学与新中国同龄,其前身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首任校长是著名俄语翻译家、出版家、中国百科全书事业的奠基者姜椿芳。后历经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上海俄文专(修)科学校、上海外国语学院等传承变革,于1963年列入教育部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英文校名确定为“Shanghai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缩写为“SISU”),并于1994年正式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各民族高级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创建于1951年8月1日,原名云南民族学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至今已走过70年历程。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接见过我校师生代表;周恩来、彭德怀、陈毅、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李岚清、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等亲临学校视察,关心各族师生的成长进步和学校的建设发展。学校首任正副院长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周保中和张冲两位将军担任。自建校以来,一批学界名流,如著名民族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学家马曜教授,著名民族学和考古学家汪宁生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何耀华教授,著名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少英教授,著名史学家谢本书教授,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发展的奠基人和中坚力量。

四川外国语大学,简称“川外”,坐落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隶属于重庆市人民政府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为国家最早设立的四所外语专业高等院校之一。学校秉承“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优良校风,弘扬“海纳百川,学贯中外”的校训精神,形成了“国际导向、外语共核、多元发展”的办学特色,开拓出一条“内涵发展,质量为先,中外合作,分类培养”的办学路径。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经済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型外国语大学,具备了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及强化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完备办学体系。学校还设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创办了《外国语文》、《英语研究》等学术期刊。学校已成为西南地区外语和涉外人才培养以及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基地。

西安外国语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4所外语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普通高校。1951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由兰州大学文学院俄文系、西北大学外国语文系俄文组、俄文专修科合并组建了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前身——西北俄文专科学校。1952年,中共西北局党校俄文班并入西北俄文专科学校,开始为国家培养本科层次外语人才。1958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3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过近7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实现了由单科外语院校向突出外语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色,以人文学科为主体,社会学科、管理学科和理学学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外国语大学的转变,是国家西部重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在西北地区的外语教育教学和研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8、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一所以外语和旅游为优势特色学科,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著名高校,是中国外语、翻译、旅游、经贸等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提议、在原新华社外文干部学校基础上于1964年10月成立的,是全国第一批本科招生院校。先后隶属国家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外交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和国家旅游局领导。2000年2月,划归北京市人民政府管理。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勤学、求是、竞先”的校训精神,形成了“融中外、兼知行”的学风、“和易以思、人文化成”的教风,积淀了深厚的学术传统,有着独特的办学经验,产生了一批名家名师。新中国早期资深翻译家李越然、苏琦、周锡卿、董乐山、管震湖、李传松、王志佑、王文炯、舒雨等先生都曾在学校弘文励教。学校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西面毗邻中央商务区(CBD),东面紧靠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现有各类在校生近万人,其中本科生6300余人、研究生1400余人、留学生近700人、贯培生近1400人。

9、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九曲黄河,浩浩汤汤,奔腾着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中原大地,苍苍莽莽,负载着华夏儿女不灭的希望。黄河之滨,中原腹地,一座现代化高等军事学府在新世纪的曙光中崛起。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由原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测绘学院,电子技术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直属总参谋部领导,是全国重点理工科高等军事院校,全军五所综合大学之一。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信息工程大学已经由单一的电讯工程专业发展为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文渗透,指挥、管理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大学。大学下设信息工程学院、测绘学院、电子技术学院和理学院,占地面积3800余亩。建校以来,在军委和总部首长的亲切关怀下,在总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建设具有一流学科专业、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育质量、一流科研成果、一流管理水平的综合大学”的目标,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被军委首长称为:改革有成效、教学有成果,科研有创新。

10、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军事外交官的雄辩、睿智和智勇双全的形象,曾让多少人为之倾倒,也成为许多人心中的梦想。坐落在长江之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便是“中国军事外交官的摇篮”。从该校走出去的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成为我军军事外交战线上的专家、教授和专门人才。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是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之一,隶属于总参谋部,是一所指挥与技术合一,以外语为基础,多专业、多层次、多规格的综合性军事外交学院,是军队培养国际关系、国防外事、军事外交、国际战略研究、外语师资、部队侦察、技术侦察、航天侦察、特种作战指挥等各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设有23个专业,开设9种外国语课程,除招收本科生外,还面向全国、全军招收国际关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军事思想等8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有的专业还招收博士研究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录取分数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