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不值得去东北大学而不去上海北京的211?

现在我要以传统眼光来评价中国的大学,评出真正的“名校”。“名校”跟“强校”不是一个概念,先要申明。现在很多人错把强校当成名校,也有少部人认为名校就一定是强校。这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举例历史上的名将,就可以发现,名将不是永远都很强的,他最后很可能败在一个庸将的手里,那个庸将也就是个强将而已。僧格林沁是清朝后期的名将,但他死在谁手里呢?农民军将领赖文光。赖是名将吗?顶多就是强将。后来打败国民党名将的也大半是强将而非名将。虽然强将有可能以后成为名将,但至少他现在不是名将,而且他将来也未必就一定能成为名将,至于依旧很强的名校我们不会形容他以“强将”的;虽然名将成名是因为他以往一贯很强,并且其威名足以震慑万里之外的敌人,但他现在不一定很强,很可能是暮年的英雄或者落坡的凤凰。
  那么这一比方过后,我们就知道名校和强校的区别了。名校之所以是名校,就是因为它历史上很强,强到产生过巨大的时间和空间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名校同时也是强校。但要说明,名校现在未必是强校,由于时空因素主要是时间因素的影响,很多往昔的名校现在成了落坡的凤凰。强校多强调它目前的强大,当然有很多强校同时也是名校,但这样的学校比如北京大学我们还是称其为名校。这样我们就很清楚了,名校未必强,强校未必是名校。现在不很强的名校比如天津大学,比较弱的名校比如苏州大学。
  名校概念定义过了再来讨论“正牌”与“杂牌”的概念。我认为,只有晚清时就建立,在其建立之始就是以大学的面目出现,并且经过北洋、民国、共和国一直持续至今并且其主流部分从未中断的大学才是正牌大学,我称之为主流一贯型正牌大学。而清朝退位后才建立的就是新生代杂牌大学,即便清朝退位前就建立、但其建立之始是以预备学校(如清华大学)或中等专业学校(河海大学)的面目出现、是在北洋或民国时期升格为大学的,就是杂牌大学了,我称之为“转正型杂牌大学”。而那种虽可上溯至晚清,但主流已经不明显的学校,就可归之为“拼凑型杂牌大学”(如华东政法学院)或“残渣型杂牌大学”(如南京农业大学)。这时就有人要问了,主流或规格是要强调,但为什么一定要上溯至清呢?其实这很好回答的。因为我们在国际法上能够直接有效的就是清朝,明朝是根本没有效了。并且今日中国版图是清朝奠定的,我们要维护这960万或者对外蒙古远东以及藏南克什米尔地区争议地区有要求的话,都得求助于清朝。在这里申明,本人可不是满族更不是清遗。所以评价大学也必须上溯至清朝,必须是晚清时建立的大学才是正牌大学。
  好了,“名校”与“正牌”两个概念都阐释过了,现在就来讨论北京、江苏及上海这三个科教最强的区域的211院校,追查它们的历史渊源分析它们的主体结构,最后判定它们是否正牌名校,如果不是的话又是否属于强校范围。
  附图:典雅高贵的英国公主。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大学的时候只是听说而已

  1、北京大学。前身1898年京师大学堂,主流型正牌大学。虽然在民国时期受国民党打压,但在新中国定都北京后又再次焕发生机,文革后虽略有沉沦但一直以强势面貌展现,所以说它是强校兼名校,很强的名校。
  民国时期似乎从1912年就开始了
    2、中国人民大学。前身1937年陕北公学,新生代杂牌大学。国家一直扶持,但神学味重了些,并不强。既非名校也非强校。
   不知道楼主的强校定义是什麽?人民大学在80个一级学科中有法学,新闻传播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排名全国第一,
  哲学等其他多个一级学科也排在前五位,25个全国重点学科,12个人文社科基地。同时也可以看得出来楼主对什麽是神学的了解基本上还停留在中学阶段。建议参看几部入门的宗教学读物。如果楼主没有听说过人大伦理所,佛教所,清史所的名头,你的id可能有点名不副实。
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29年以后各系设研究所。1937年抗战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清华大学迁至清华园原址复校,设有文法理工农等五个学院、26个系。属转正型杂牌大学。但其实力可是从民国强到现在的,就是因为它“留美预备学校”的根基,所以说它是强校而非名校。
    4、北京科技大学 1952年由北洋大学等5所国内著名大学的部分系科拼凑而成。拼凑型杂牌大学。实力也不强,扶不起来的阿斗。
   北京科技大学的钢铁,冶金全国第一。楼主可知?
    5、北京邮电大学 原名北京邮电学院,1955年由天津大学电讯系、电话电报通讯和无线电通信广播两个专业及重庆大学电机系电话电报通讯专业为基础组建,拼凑型杂牌大学。比南邮强些,但总体言不算强校。
   强些?北邮全国重点学科4个,南邮0个。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52年由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等8所著名大学的航空院系组建。拼凑型杂牌大学。不负国家的扶持,并且是名校系科拼凑的,目前很强,虽非名校但属强校。
    7、北京理工大学 前身1940年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新生代杂牌大学。目前拥有十几位两院院士,实力很强,属很强的野鸡学校。
    8、北方交通大学 前身是清政府邮传部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及北京邮电学校。 1921 年与上海、唐山两所工业专门学校合并,定名交通大学,下设京、沪、唐三校,我校称交通大学北京学校。新中国成立后,经政务院定名为北方交通大学。主流型正牌大学。现在虽改为“北京交通大学”,但声名实力不可小视,属名校兼强校。
    北京交大是强校,北京科大却不是强校,稍微对高教有点了解的都会觉得是很有意思的判断。
    9、北京化工大学 原名北京化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新生代杂牌大学。实力不强。
   北京化工大学是国内化工四强之一,楼主知道在工学体系中化工的地位吗?
    10、北京工业大学 1960年建校,设机械、电机、无线电、化工、数理5系。1961年北京市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工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部分学生转入北工大后,增设土建系。新生代杂牌大学。实力不强 。
    11、北京师范大学 1902年,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在“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的理念下应运而生,开启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残渣型杂牌大学。但实力很强,强过南方名校南京师范大学,属强校非名校。
   南京师范大学是名校?嘿嘿!南京师大能赶得上华东师大一半的实力吗?
    12、中国农业大学 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残渣型杂牌大学。实力还不及南农,连强校都不是。
   对不起。我看到这里实在忍不住大笑几声,拥有19个全国重点学的中国农大居然实力不及8个全国重点学科的南京农大?须知两家学科设置几乎完全一样。
    13、北京林业大学 始于1902年京师大学堂林科,后为北京大学森林系,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大森林系合并独立设置北京林学院。拼凑型杂牌大学。和南林差不多,连强校都不是。
   自己去查查北林和南林的主页数据吧
    14、北京中医药大学 创建于195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2000年7月31日原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原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并成为直属国家教育部管理的重点大学。新生代杂牌大学。虽非名校,但实力很强。
    1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1年,2000年以前属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2000年6月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转归教育部直属。属新生代杂牌大学。
    16、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是在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队基础上穿班的延安外国语学校,属新生代杂牌大学。实力很强,与上外可称双璧。
    17、中央民族大学。前身是1941年10月在延安成立的民族学院。1951年6月11日,中央民族学院正式成立 新生代杂牌大学。实力太差,杂牌烂校。
   实力的确在985是弱的,但是民族院校里面是第一
    18、中央音乐学院。建于1950年,其前身分别是建于1927年的燕京大学音乐系,建于1939年的华北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建于1940年的南京国立音乐院,建于1946年的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和香港、上海的中华音乐院,建于1948年的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等。其主体是南京国立音乐院。新生代兼拼凑型杂牌大学。实力还行,唱戏的也进211,杂牌强校。
    19、石油大学。前身是1953年创建的北京石油学院,新生代杂牌大学。实力不错,杂牌强校。
   知道北京石油学院已经一份为二了吗?

  1、复旦大学。1905年,原名为复旦公学。主流型正牌大学。新中国成立后更强,很强的名校。
   楼主难道不知道复旦在解放前的雅号?
    2、上海大学。于1994年5月由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和原上海大学合并组建而成。拼凑型杂牌大学。实力也不行,杂牌烂校。
    3、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为创办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主流型正牌大学。强了好几个朝代,很强的名校。
    4、东华大学。创建于1951年,前身是华东纺织工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1912年张謇先生创办的南通纺织染传习所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迁往上海,成为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的一部分。虽然如此,因其非主流,因此东华大学不能上溯至1912年。故东华大学为新生代杂牌大学。目前实力一般,还不如苏州大学。杂牌烂校。
   东华大学的纺织全国第一,苏州大学大是大,有全国前五的学科吗?
    5、同济大学。创建于1907年,早期为的国医生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取名“同济”暗含国家民族间合作共济。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3年被批准改名为大学,1927年正式定为国立同济大学。属转正型杂牌大学。但实力很强,杂牌强校。
    6、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是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的化工系合并组建成的全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院校。虽然来自各大名校的化工系,但因实力威望相当,不能确定主流,仍为拼凑型杂牌大学。但正因其是名校科拼凑,所以实力很强,属杂牌强校。
  很奇怪,华东理工是强校,实力与之不相上下的北京化工却不是强校。楼主的标准真有意思。
    7、华东师范大学。创建于1951年10月,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部分系科。光华大学建于1925年,大夏大学建于1924年,两校实力相当。拼凑型杂牌大学。实力略逊于南师,杂牌强校。
    “实力略逊于南师,杂牌强校。“哈哈哈,华东师大实力稍逊南京师大,这是我今年听到的第一个奇闻。看来楼主对师范院校的实力所知实在很少。
    8、第二军医大学。创建于1949年9月,1951年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属新生代杂牌大学。实力很强,汇聚精华,杂牌强校。
    9、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震旦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拼凑型杂牌大学(2005年已并入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名校系科所拼凑,杂牌强校。
    10、上海财经大学。前身可追溯到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1921年秋东迁上海成立上海商科大学,为东南大学分设;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商学院。1932年独立,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1950年改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属残渣型杂牌大学。东吴大学会计系在1952年加入,实力较强,属杂牌强校。
    11、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新生代杂牌大学。国家全力扶持,又有地理优势,实力很强,属杂牌强校。

   1、南京大学。自1902年创建,经理三江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时期。1949年8月8日,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按教育部规定去掉“国立”二字。1952年南京大学调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院系后与创建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合并,仍名南京大学,迁至金大校址。虽然1952年调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院系,但不伤元气;虽然并入金陵大学文理学院,但其非主流。故南京大学是主流型正牌大学。南大民国最强,新中国头三十年沉沦,但文革后枯木逢春,至今一直很强,不愧超强的名校。
。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经教育部和江苏省省政府批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学院、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虽然1952年上海的东吴大学法学院及会计系被划出,但苏州东吴大学主体不伤元气,并且东吴法学精神一直保持,于1986年重建法学院;虽然有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数理系并入,但其非主流并且实力声望均不能与东吴大学相提并论;虽然蚕桑专科、苏丝、苏医于新时代并入苏州大学,但只是作为支流加入。故苏州大学是东吴大学的继承者,是主流型正牌大学。三十年的江师就很强,新时代的苏州大学还是强。但基本上都是靠自身力量发展,所以目前实力远逊北理等杂牌强校,属弱小名校。
  知道老东吴最出色的法学院现在在台湾吗?
    3、东南大学。前身可追溯至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1921经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文理等科迁出,以原中大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复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4月,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与东南大学合并办学,南京地质学校并入东南大学。主要前身是原中央大学工学院,不能算作中大继承者,属残渣拼凑型杂牌大学。其在1988年更名东南大学是冒国立东南大学之名。但工科很强,国内一流,属杂牌强校。
    4、中国矿业大学 。前身是创办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后改称焦作工学院。1950年,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在天津建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原北洋大学、唐山交通大学采矿科系的师生并入中国矿业学院。1953年迁至北京,改称北京矿业学院,成为北京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文革”期间迁至四川,改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学校在江苏省徐州市重新建校,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被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高校之一。1988年,学校改名为中国矿业大学。1997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2000年6月,学校获准试办研究生院。虽然几度迁徙,但主流不断;虽有清华大学、原北洋大学、唐山交通大学采矿科系并入,但均为支流。故中国矿大是主流型正牌大学。但其前身“焦作路矿学堂”并非名校,所以只属于强校。
    5、河海大学。前身可追溯到1915年创建于南京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24年与东南大学工科学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1924年并入第四中山大学,1937年成为中大水利系,1949年随即成为南京大学水利系。1952年由南京大、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华东水利学院”,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属拼凑型杂牌大学。邓总裁去世,河海江河日下,杂牌烂校。
   河海大学的水利工程全国前四,号称第三世界水利工程师的摇篮。,
    6、南京理工大学 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先后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几个发展阶段,1993年更为现名。新生代杂牌大学。实力很强,杂牌强校。
    7、江南大学。在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央大学是江南大学办学的前身。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南京大学食品工业系、浙江大学农化系、江南大学食品工业系以及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的有关系科合并组建成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1958年该系整建制东迁无锡,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1998年由隶属中国轻工总会划转直属教育部。200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残渣型杂牌大学。实力一般,属杂牌烂校。
    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1952年创建以来,历经了南京航空高等专科学校()、南京航空学院()等时期,1993年更名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生代杂牌大学。实力很强,不逊北航,属杂牌强校。
   不逊北航?差得多了!
    9、南京师范大学。它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私立金陵大学,1951年与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在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虽有拼凑迹象,但有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主流不曾便,仍属主流型正牌大学。实力尚不及苏州大学,属弱小名校。
    10、南京农业大学。前身是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和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时两院以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1963年被确定为全国两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1972年迁至扬州,与当时苏北农学院合并成立江苏农学院,1979年迁回南京,恢复南京农学院。属拼凑型杂牌大学。实力强过北农,属杂牌强校。
  实力强过北农--看来需要了解常识
    11、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前身是国立药学专科学校(1936年成立),52年院校调整时并入东吴大学药学专修科,齐鲁大学药学院,称南京药学院,后改华东药学院,后又改为南京药学院。80年代后期与筹建中的“南京中药学院”并成“中国药科大学"。新生代杂牌大学。实力很一般,属杂牌烂校。

  这里给楼主提供几个情况表以增进您对中国高教的了解,首先给您解释一下什麽是全国重点学科,全国重点学科是在二级学科博士点基础上评点产生的,能评上全国重点学科,说明该校在这个二级学科上处于全国领先的位置。数量多少对于一家高校综合实力的强弱是有很大的说明度的,特别是两家高校专业设置几乎完全相同的时侯,更是强弱一目了然。

  楼主说北邮也就比南邮强一些
  北邮博士点11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
  南邮博士点5个,国家重点学科0个。

  作者:文史哲一代大家 回复日期: 18:36:40 
    好了,现在经过这一分析梳理,那么北京上海和江苏三大区就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名校了,排列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
  **********
  苏州大学那么垃圾学校也是强校??我快笑死了

  连清华、同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这几所都是985)都不如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在全国的位子也就是60-80名之间,至少比34唆85学校差N个档次。

  连清华、同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这几所都是985)都不如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在全国的位子也就是60-80名之间,至少比34所985学校差N个档次。

  谁是你心中的“only one”
  介绍中国335所招牌大学最具特色、最有优势的东西
  让你了解该校的历程、实力、定位、不足
  看看这所大学是否适合你
  看看这所大学是否是你心中的唯一
  选对志愿,改变一生
  其他大学介绍书籍,笼统罗列各所大学在教学、科研、管理、后勤等方面的数据。主要是讲能否进该校、如何进该校。
  而本书有所选择地挑出335所名牌学府,对学校最具特色、最有优势的东西加以概括、浓缩。把这些考生最想知道的一所大学的精华部分提炼与总结出来。加入一定的学术思考、人文分析、教育研究成分。对一些学校的问题也做了轻度的、点到为止的反映。让你心里更清楚这所好大学是否适合自己。
  出版单位: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
  国内统一刊号:7-

  作者:晓烤野兔 回复日期: 12:21:23 
     楼主的挖坑能力,
     在下十分佩服!!!

  看来还是有必要我发扬爱心给您再讲解一下。
  1。延安自然科学院的水准自然不怎麽样,但是你知道北理工还有中法大学工学院的渊源吗?1941年建校的时侯水平不怎样就意味着现在不怎样吗?
  2。北京理工大学的学术水准如何呢?我这里也就不拿国家三大奖来给你说什麽了,给你一个直接的印象吧---比苏州大学高两个档次。
  3。北京理工大学要是野鸡的话,从来就是私立的东吴大学算什麽?
  何况连在东吴里面都只能算是旁支的苏州大学,以前的苏南师范学院算是什麽?算得上麻雀吗?
  4。亏你还自称什麽文史哲大家,王钟瀚。林耀华,费孝通,吴文藻这些人听说过吗?苏州大学除了一个钱仲联以外,你倒是给我找一个
  能够和这些人并称一下的人物出来?现在的人物里面,中央民大一葛牟钟鉴苏大也没有可以和他叫板的人物,你要是知道什麽是民族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就应该知道中央民大的学术水平如何了?
  虽然中央民大的文科在全国只能算二三档次,但是比苏州大学强上那麽一两筹还是没有问题的。
  5。至于延边大学,要是你没有听说过延边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的名头。我就什麽都不想说了。
  6。为什麽给你几张表看,目的就是给你普及一些中国高校的常识,基于你现在的了解水平,只能从最基础的给你讲起。说白了就是这些指标就是衡量各个高校的硬指标,是骡子是马一看分明。

  当年的东吴大学的确是很好的,可惜绝大部分力量要嘛是去了台湾,要嘛是院系调整里面去了其他高校,现在的苏州大学最多只能算是老东吴的旁支,而且老东吴最出色的法科和商科都没有参加后来的苏南师范学院,至于老东吴的文理科水平也就是那样,按照楼主的逻辑,当年的苏南师院,现在的苏州大学才是真正的不折不扣的残渣型大学,因为文理科对于东吴而言,本来就是边角余料。如果说当年的老东吴勉强还能算是一方望族的话,后来的苏南师院,现在的苏州大学就只能算是其中庶出的旁支,拿贾环来形容它是再恰当不过的。
   以上这段话有些刻薄,不过对于一天到晚说这个是杂牌,那个是野鸡的楼主而言,可能有点咎由自取的味道。

  呵呵 竟然说北京理工是野鸡大学 你要知道北理从来不像别的学校靠合并提高排名 真正的精英学府 要是不在北京 光芒会耀眼一些

  嘿嘿,现在的苏大生物系还有在职的院士吗?哪怕是一位?连常将学者数量都为零,那还有什麽好说得?
  苏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拥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高水准的办学条件。学院现有在职教工122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11名、副高职称教师49名、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32名。学院拥有2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方向)、1个专业硕士点和6个本科专业。学院下设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各1个,还设有1个江苏省和苏州市共建“产学研”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3个校级研究所与实验中心

  1。至于费孝通先生的问题,预科和本科的差别您还分得清楚吧?费孝通本科就读的学校是东吴大学吗?
  2。“从晚清开始就以大学的面目出现”,那又如何呢?时间的先后可以说明什麽呢?哈佛大学建校的时侯牛桥都已经有三百年以上的历史了,现在呢?芝加哥大学的建立更是很晚近的时侯了。清华正式建为大学已经迟到1928年了,但是比起1902年建立的山西大学它要强多少呢?至于说到贵族血统,恕我直言,我实在想不到外国教会在中国有何贵族血脉可言。

  您要真的是强人,就请以融会贯通简洁精练的语言教育我,OK?
  我自然不是强人,所以只能用事实来说话。
  为什麽要提供这些来自各个学校主页的材料?
  目的早就说过了,增进您的常识。
  如果融会贯通简练精炼如楼主写的主贴那种水准,我想还是老老实实拷贝点资料为好,免得人家看了笑话。

  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南开毕业了5位院士,苏大呢?
     张玉奎(化学部:分析化学家)
    刘新垣(生命科学和医学部:分子生物学家)
    宋玉泉(技术科学部:超塑性专家)
    母国光(信息技术科学部:光学家)
    王占国(信息技术科学部:半导体材料物理学家)

  亏你还自称什麽文史哲大家,王钟瀚。林耀华,费孝通,吴文藻这些人听说过吗?苏州大学除了一个钱仲联以外,你倒是给我找一个"这话时就没想到过费老跟东吴还有一点不算很铁的关系吗?
  请注意把东吴大学和苏州大学区分开来。

  关于为什么我一定要强调院校创办初始年代的问题,为什么我特别强调必须上溯至晚清,这我在主帖就已经说明白.那就是国际法的因素.如果我们要维护这960万,或者对未定国界争议地区要求主权,我们就必须求助了已经死了快一个世纪的清朝.我地理不好,不过我估计连解决钓鱼岛的问题都离不开清朝吧?至于美国和英国,它们国家没有我们国家的历史背景.您在置疑我的ID的时候,也请您反省一下自己.
  “你在主贴中已经说明白了”可以做为证据来证明“院系强弱”和“国际法因素”之间有什麽必然的关系吗?建议您思考一下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应该如何判定的问题好吧?

  这时就有人要问了,主流或规格是要强调,但为什么一定要上溯至清呢?其实这很好回答的。因为我们在国际法上能够直接有效的就是清朝,明朝是根本没有效了。并且今日中国版图是清朝奠定的,我们要维护这960万或者对外蒙古远东以及藏南克什米尔地区争议地区有要求的话,都得求助于清朝。在这里申明,本人可不是满族更不是清遗。所以评价大学也必须上溯至清朝,必须是晚清时建立的大学才是正牌大学。
  好吧,那就给您讲明白一下为什麽您这里的论证是站不住脚的。
  1。国际法解决的是什麽领域的问题?我想格老秀斯,奥本海他们讲得很清楚,建议去找中国大百科外国法律文库收的那本来看看。
  2。您这里试图用领土问题来比况院校问题,很遗憾,类比是要同构的,难道您连这个都把握不好吗?
  3。简单一点说吧,您这里的”其实这很好回答的“引导的解释对于证明为什麽一定要追溯到晚清才算正牌这个命题而言,是既不必要也不充分条件。
  4。您倒是可以自己给”名牌“”残渣“”野鸡“之类的词语下自己给出的定义,可是还得考虑一下是否和公认的含义相一致,毕竟您还不是康德。

  为了让楼主您进一步认识到您推断的不当之处。我这里就用和您的推断论证结构完全相同的方式构造几个判断。
   名牌内裤概念定义过了再来讨论“正牌”与“杂牌”的概念。我认为,只有晚清时就出现了,在其建立之始就是以内裤的面目出现,并且经过北洋、民国、共和国一直持续至今并且其主流部分从未中断的大学才是正牌内裤,我称之为主流一贯型正牌内裤。而清朝退位后才建立的就是新生代杂牌内裤,即便清朝退位前就建立、但其建立之始是以别的的面目出现、是在北洋或民国时期变为内裤的,就是杂牌大学了,我称之为“转正型杂牌大学”。而那种虽可上溯至晚清,但主流已经不明显的学校,就可归之为“拼凑型杂牌内裤”(如华东政法学院)或“残渣型杂牌内裤。这时就有人要问了,主流或规格是要强调,但为什么一定要上溯至清呢?其实这很好回答的。因为我们在国际法上能够直接有效的就是清朝,明朝是根本没有效了。并且今日中国版图是清朝奠定的,我们要维护这960万或者对外蒙古远东以及藏南克什米尔地区争议地区有要求的话,都得求助于清朝。在这里申明,本人可不是满族更不是清遗。所以评价内裤也必须上溯至清朝,必须是晚清时出现的内裤才是正牌内裤。

  名牌疯子概念定义过了再来讨论“正牌”与“杂牌”的概念。我认为,只有晚清时就出现了,在其建立之始就是以疯子的面目出现,并且经过北洋、民国、共和国一直持续至今并且其主流部分从未中断的疯子才是正牌疯子,我称之为主流一贯型正牌疯子。而清朝退位后才建立的就是新生代杂牌疯子,即便清朝退位前就开始出现精神问题、是在北洋或民国时期才变为疯子的,就是杂牌疯子了,我称之为“转正型杂牌疯子”。。。。这时就有人要问了,主流或规格是要强调,但为什么一定要上溯至清呢?其实这很好回答的。因为我们在国际法上能够直接有效的就是清朝,明朝是根本没有效了。并且今日中国版图是清朝奠定的,我们要维护这960万或者对外蒙古远东以及藏南克什米尔地区争议地区有要求的话,都得求助于清朝。在这里申明,本人可不是满族更不是清遗。所以评价内裤也必须上溯至清朝,必须是晚清时出现的内裤才是正牌内裤。

  说到这里不知道楼主明白没有?我给您解释一下。
  1。您主贴里用“其实这很好回答的”构建的判断是并不成立的。因为没有提供充分条件。
  2。所有不充分的论证在不充分这个性质上都是相同的。所以使用“内裤”“疯子”“鲜花”“工厂”“笔记本电脑”等任何词汇
  甚至包括“领土”来代替“大学”得到的命题都在逻辑结构上都是完全相同的。

   曾领略北大燕园的皇家气派,曾荡漾在交大的十里绿荫下.有时感性比理性更可贵,因为这如柳如是诗人气质的感性而非尚书夫人动物化的感性.
   对不起。楼主,请论证一下燕园和皇家的关系好吗?

  北京科技大学 1952年由北洋大学等5所国内著名大学的部分系科拼凑而成。拼凑型杂牌大学。实力也不强,扶不起来的阿斗。
  —————————————————————————————
  我们是工科学校,注重研究多过于宣传自己
  但楼主根本就不了解何必妄下定论
  那就把你所谓的强校拿来比比,看看有几个学校可以对北科不屑一顾
  这些是2002年50年校庆时整理的一些校友:
  罗干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
  刘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
  徐匡迪 全国政协副 中国工程院院长
  李依依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
  魏寿昆 中国科学院院士
  柯俊 中国科学院院士
  肖纪美 中国科学院院士
  高庆狮 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国治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难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
  葛昌纯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先霖 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正寰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国良 中国工程院院士
  至今北科大校友中已有31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1978年至2004年底,共申请专利746项,授权专利368项;有10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委级等各种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100余项,仅2003、2004两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7项。
  近几年学校“青藏铁路风火山隧道制氧系统研制与应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基础及材料性能特征研究”等大批科研成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不是名校,实力也确不如清华北航,但绝没有楼主说那么烂。
  楼主高谈阔论时,还不忘轻视一下北科北理这些做实验搞科研的人,不太厚到啊!

  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 英语语言文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我不愿意和那个"龙树一叶"辩论了,因为他的反驳和提问已经越来越苍白无力了.最后他竟然认为我不知道燕京大学和来历以及燕大和北大的关系,我真的无言以对
   对不起,我的看法是我发现了您越来越多的常识错误。燕园和皇家到底有什麽关系呢?是谁先做过如此表述的?鉴于您在主贴中表现出来的对中国高校的了解,特别是鉴于您可以说出华东师范大学实力稍逊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实力不及南京农业大学这样令人耳目一新的论断,我觉得对于燕园和皇家的关系您也有可能说出同等档次的话呢?

  哈哈,刚才又浏览了一下楼主的主贴,随手又拈来了一个大大的新鲜见解:
  现在不很强的名校比如天津大学,比较弱的名校比如苏州大学。
  我实在弄不明白楼主“强校”的标准是什麽?天津大学不很强吗?
  要不要我给楼主介绍一下天津大学的情况,看着啊,再给你考贝一段来。来自天大主页:--
  天津大学校园占地面积 146.5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1064148平方米。学校拥有总建筑面积为 25321平方米 的两座图书 馆,藏书193.05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 4464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 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4人,博士生导师 300余人,硕士生导师500余人,教授、副教授 1600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270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 9700余人。天津大学注重学科建设,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济、管理、人文、法律、教育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学校设有 16个实体学院, 51个本科专业, 124个硕士点, 81个博士点及 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 15个,拥有流体力学、光学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材料加工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化工、工业催化、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13个国家重点学科和 18个天津市重点学科,其中化工、精仪、建筑、管理等学科,都已具备国内领先水平和较大的国际影响。天津大学在国内首批成立研究生院,现已拥有了 MBA、 MPA、 EMBA、工程硕士等多种专业学位授予权。
   学校现有 3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个国家研究推广中心, 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实验室,9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8 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每年所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额一直居全国工科院校前 3名。 2003年学校科技总经费达 3.45亿元。学校科技产业蓬勃发展,年销售总收入一直位于全国高校前 10名,并成功实现天大天财公司的上市。
  看清楚了没有?天大的实力稳居前20之列,稳居工科院校的前八名。
  这样的学校还不很强,你列的强校里面的大多数又强在哪里?
  所以拜托不要把苏州大学和天津大学并列好吗?差着档次呢

  这时就有人要问了,主流或规格是要强调,但为什么一定要上溯至清呢?其实这很好回答的。因为我们在国际法上能够直接有效的就是清朝,明朝是根本没有效了。并且今日中国版图是清朝奠定的,我们要维护这960万或者对外蒙古远东以及藏南克什米尔地区争议地区有要求的话,都得求助于清朝。在这里申明,本人可不是满族更不是清遗。所以评价大学也必须上溯至清朝,必须是晚清时建立的大学才是正牌大学。
    好吧,那就给您讲明白一下为什麽您这里的论证是站不住脚的。
    1。国际法解决的是什麽领域的问题?我想格老秀斯,奥本海他们讲得很清楚,建议去找中国大百科外国法律文库收的那本来看看。
    2。您这里试图用领土问题来比况院校问题,很遗憾,类比是要同构的,难道您连这个都把握不好吗?
    3。简单一点说吧,您这里的”其实这很好回答的“引导的解释对于证明为什麽一定要追溯到晚清才算正牌这个命题而言,是既不必要也不充分条件。
    4。您倒是可以自己给”名牌“”残渣“”野鸡“之类的词语下自己给出的定义,可是还得考虑一下是否和公认的含义相一致,毕竟您还不是康德。
  作者:龙树一叶 回复日期: 03:01:59 
     为了让楼主您进一步认识到您推断的不当之处。我这里就用和您的推断论证结构完全相同的方式构造几个判断。
     名牌内裤概念定义过了再来讨论“正牌”与“杂牌”的概念。我认为,只有晚清时就出现了,在其建立之始就是以内裤的面目出现,并且经过北洋、民国、共和国一直持续至今并且其主流部分从未中断的大学才是正牌内裤,我称之为主流一贯型正牌内裤。而清朝退位后才建立的就是新生代杂牌内裤,即便清朝退位前就建立、但其建立之始是以别的的面目出现、是在北洋或民国时期变为内裤的,就是杂牌大学了,我称之为“转正型杂牌大学”。而那种虽可上溯至晚清,但主流已经不明显的学校,就可归之为“拼凑型杂牌内裤”(如华东政法学院)或“残渣型杂牌内裤。这时就有人要问了,主流或规格是要强调,但为什么一定要上溯至清呢?其实这很好回答的。因为我们在国际法上能够直接有效的就是清朝,明朝是根本没有效了。并且今日中国版图是清朝奠定的,我们要维护这960万或者对外蒙古远东以及藏南克什米尔地区争议地区有要求的话,都得求助于清朝。在这里申明,本人可不是满族更不是清遗。所以评价内裤也必须上溯至清朝,必须是晚清时出现的内裤才是正牌内裤。
  作者:龙树一叶 回复日期: 03:03:46 
    名牌疯子概念定义过了再来讨论“正牌”与“杂牌”的概念。我认为,只有晚清时就出现了,在其建立之始就是以疯子的面目出现,并且经过北洋、民国、共和国一直持续至今并且其主流部分从未中断的疯子才是正牌疯子,我称之为主流一贯型正牌疯子。而清朝退位后才建立的就是新生代杂牌疯子,即便清朝退位前就开始出现精神问题、是在北洋或民国时期才变为疯子的,就是杂牌疯子了,我称之为“转正型杂牌疯子”。。。。这时就有人要问了,主流或规格是要强调,但为什么一定要上溯至清呢?其实这很好回答的。因为我们在国际法上能够直接有效的就是清朝,明朝是根本没有效了。并且今日中国版图是清朝奠定的,我们要维护这960万或者对外蒙古远东以及藏南克什米尔地区争议地区有要求的话,都得求助于清朝。在这里申明,本人可不是满族更不是清遗。所以评价内裤也必须上溯至清朝,必须是晚清时出现的内裤才是正牌内裤。
  作者:龙树一叶 回复日期: 03:09:06 
     说到这里不知道楼主明白没有?我给您解释一下。
    1。您主贴里用“其实这很好回答的”构建的判断是并不成立的。因为没有提供充分条件。
    2。所有不充分的论证在不充分这个性质上都是相同的。所以使用“内裤”“疯子”“鲜花”“工厂”“笔记本电脑”等任何词汇
    甚至包括“领土”来代替“大学”得到的命题都在逻辑结构上都是完全相同的。
   建议楼主看看这段话,虽然以楼主表现出来的水准未必及得上看懂的要求。

  我是北京交大的,出来澄清一下:
  交大历史固然悠久,与其他四所交大同出一系,承蒙楼主厚爱,被评为名校强校,虽然有几个院士,几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以目前的水平,不敢妄称名、强。和北理北航相比,实力差上一截,但私下以为,应和北科北邮差不多一个档次上。

  北京的大学公认的排名应该是
  石油大学 北科 北交 北邮 北化 北林 中国矿大 中国地大等等

  石油大学改叫中国石油大学,请大家也改过来~~中国石油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都是两地办学,具体:
   中国石油大学 北京和青岛
   中国地址大学 北京和武汉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和徐州

  哈哈~`LZ口才这么好,"辩论"能力这么强~~ 以前是不是搞传销的~~?

  故东华大学为新生代杂牌大学。目前实力一般,还不如苏州大学。杂牌烂校。
  要死,烂校的说。。。我觉得比苏大强呀,外地的同学也这么说
  抗议!!!!!!!!!!!!!

  作者:龙树一叶 回复日期: 03:13:20 
     曾领略北大燕园的皇家气派,曾荡漾在交大的十里绿荫下.有时感性比理性更可贵,因为这如柳如是诗人气质的感性而非尚书夫人动物化的感性.
     对不起。楼主,请论证一下燕园和皇家的关系好吗?
  你就别纠缠这些了。北大燕园本来就是按照皇家园林归制来设计的。以前是一些满清王爷、公主、贵族的私家园址。

我国有3000多所高校,本科专业也已经超过500个,学生高考结束后,可按照自己的个人喜好,和往年高考的录取分数线,报考自己心仪的大学,当然了最后能否被心仪大学录取,还要取决自己的高考分数。


01985高校是大多数学子的理想学府,备受青睐

在众多学校中,选出一所最适合自己的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985院校几乎是每个学生心中的理想学府。

如果能进入一所985高校,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也就意味着未来就业不那么难。就连父母说出去,也会觉得很有面子。


这些高校每年都会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排名,清华北大稳居榜首毋庸置疑,处在第二档的就是39所的985院校,排名还有一定浮动。

有些高校因为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排名会逐渐上升,而有些高校却渐渐地丢失了985的光环,热度也遭遇滑铁卢,让人觉得可惜。


02这所老牌985热度遭遇滑铁卢,没有了往日的风光

东北属我国老工业基地,虽然地理位置不占优势,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错,并且重视学生的教育,要知道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苗优秀,未来一定会带动地区的井底发展。

东北三省一共有四所985大学,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以及东北大学。


辽宁省有两所985高校,分别是坐落在大连的大连理工大学和坐落在沈阳的东北大学。东北大学之前的名声不小,可是逐渐不受学生重视,比起昔日的热度,可以说现在是从门庭若市到门口罗雀,越来越冷清。

东北大学自然是用东北老大哥的名号命名,从建校到现在可以说是一所高开低走的典型。1923年,张作霖创办了东北大学。


1952年东北大学发展到了几乎巅峰时刻,学校中多个学科百花争艳,各具特色,吸引了无数的学生。

当时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水平院校中多个学科被并入东北大学,并且成功地进入了首批985高校队伍中,同年考试招收研究生。

可以想象得到当时的东北大学有多么的辉煌,在完成设立优秀的形象之后,该校开始向外发展,开设分校,秦皇岛分校也成功的进入了211高校行列。


大家只记住东北大学的高光时刻,在不知不觉中这所学校就走了下坡路,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之后,这所大学成绩很不理想,并且在人们面前暴漏出很多短板之处。

虽说当下的东北大学在东北地区,甚至在全国还是有一定地位,但是绝对没有了往日的热度,有网友将东北大学这一处境称为:一手好牌稀烂。


03东北大学从风光无限走到门楣冷清,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受知名度的影响。一所学校的热度跟学校的在外的名声有直接关系,我国3000多所学校,光是985就有39所,很多考生根本不会逐一详细了解,反而在大家口中的学校口碑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填报结果。

造成东北大学口碑不佳,热度直线下降的原因就是知名度欠缺。在南方有不少学生并不知道东北大学是一所985高校,甚至还有一位学生将东北大学和西南大学弄反了。


足以见得,东北大学发展过程中没有人在意能否吸引到学生这个问题,如果想要有更好的发展,提高学校知名度迫在眉睫。

师资力量有待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该校的师资力量决定的。优秀的教师自然会吸引优质的生源。


师资力量的强劲离不开资金的助力,如果说学校没有经济实力扩招教师队伍,那么可以加强现有的师资力量。但是东北大学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大量的招收成人自考,这实在不是一个明智之举,让大家对这所985学校的印象大打折扣。这也是导致东北大学热度直线下降的一个原因。


最后我想说,一所学校的排名会受很多因素影响,虽然现如今的东北大学热度不如之前,但是不代表之后不会赶超上来。

学生在填报志愿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填报,其中包括个人兴趣爱好、往年录取分数线以及自己的高考分数,认真考虑,谨慎选择。

互动话题:你认为导致东北大学从风光无限下降到门楣冷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下上海房子值不值得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