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的应用条件分别是什么?

【来源: | 发布日期: 00:33:09 | 作者: |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 】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总 学 时:64学时(理论学时64;实验学时0;讨论习题学时0)
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统计学是系统的论述社会经济统计现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的一门学科。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统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及统计活动的主要内容,并能结合实际工作,自主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结合统计资料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独立完成统计分析报告。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统计学的发展史、统计学科的性质、特点等;掌握统计学常用概念。
教学重点:统计学中的常用概念。
教学难点:指标与标志的区别,标志的两种类型。
第一节 统计学和产生和发展
一、统计学的产生 二、统计学的主要学派观点分析
一、统计的三种涵义 二、统计学的特点
第三节 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和统计工作过程
一、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 二、统计工作的过程
第四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 二、标志与指标 三、变异与变量 四、统计指标与统计指标体系
1、主要的统计学派有哪些?各有何观点?2、统计学的特点有哪些?3、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4、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标志分哪两种类型?举例说明。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统计调查的意义;掌握统计调查的分类、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等。
教学重点:统计报表、专门调查及调查方案设计。
教学难点: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区别。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意义与种类
一、统计调查的意义 二、统计调查的分类
第二节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一、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程序 二、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统计报表的意义与作用 二、统计报表的种类 三、统计报表制度
一、普查定义、特点、适用范围 二、重点调查定义、特点、适用范围 三、典型调查定义、特点、适用范围 四、抽样调查定义、特点、适用范围
1、什么是统计调查?其在整个统计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2、试述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区别?3、如何理解多种调查方式的结合运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统计整理的意义、内容;掌握统计分组的方法及分配数列的编制、统计表的基本格式等。
教学重点:统计分组的依据、分配数列的编制、统计表的构成。
教学难点:组距式分配数列的编制。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概念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
一、统计分组的意义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三、分组标志的选择 四、统计分组的分类
一、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二、组距数列的编制 三、累计次数分布 四、次数分布的类型
一、统计表的作用 二、统计表的结构 三、统计表的种类 四、编制统计表应注意的问题
1、试述统计整理的意义和基本步骤。2、什么是分配数列、变量数列、品质数列?单项数列与组距数列有何差别?3、社会经济现象的次数分布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其分布特征如何?各举一例说明之。4、简述统计表编制的规则和要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总量指标、平均指标、相对指标的概念;掌握简单、加权算术平均指标的运算,简单、加权调和平均指标的运算;掌握相对指标的六种类型及各自的计算方法;理解并掌握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与计算;掌握变异指标的种类及每各类型的应用范围与计算。
教学重点:简单、加权的算术平均指标、调和平均指标的运算;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中位数、众数、变异指标的计算及分析。
教学难点:调和平均指标与算术平均指标的区别;各种相对指标的计算;组距式变量数列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公式理解,变异指标的运算。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与作用 二、总量指标的分类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一、相对指标的概念与作用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计划完程度、比较、比例、结构、强度、动态相对指标) 三、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
一、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简单、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 三、简单、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
一、位置平均数的种类及特点 二、众数的定义及运算 三、中位数的概念及运算 四、各种平均数之间的关系
一、标志变动度的意义和作用 二、全距概念、特点 三、四分位差的计算 四、平均差的意义与计算 五、标准差的意义与计算 六、离散系数的意义与计算
1、试述总量指标的概念和种类,它在统计研究中的作有?2、相对指标有哪几种?如何计算?其特点作用如何?3、什么是平均指标?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如何分类?4、如何选择权数来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5、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的关系如何?什么情况下应计调和平均数?6、什么是众数和中位数?两者各有何特点?如何运用?它们与算术平均数有何关系?7、什么是全距、标准差、平均差?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动态数列的基本概念,掌握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及速度指标;理解动态数列的长期趋势的定量分析法;会运用有关理论进行季节变动的测定与预测。
教学重点:动态数列的水平指标及速度指标;动态数列的长期趋势的定量分析法;季节变动的测定与预测。
教学难点:时点数列的平均发展水平指标的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最小二乘法应用;季节变动的测定与预测
第一节 动态数列的编制
一、动态数列的概念 二、动态数列的种类 三、动态数列的编制原则
第二节 动态数列的水平分析指标
一、发展水平的基本概念 二、平均发展水平概念与运算 三、增长量 四、平均增长量
第三节 动态数列的速度分析指标
一、发展速度的定义、种类、运算 二、增长速度的定义、种类及运算 三、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的关系及运算(水平法、累计法)
第四节 长期趋势的测定与预测
一、长期趋势测定与预测的意义 二、间隔扩大法 三、移动平均法 四、最小二乘法(直线方程法、对数趋势法、二次曲线法、三次曲线法)的应用
第五节 季节变动的测定与预测
一、按月平均法 二、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1、时间数列分析的意义?它与变量数列有何不同?2、怎样区别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由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有何不同?如何运用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特点来计算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数列的序时平均数?3、时间数列的水平分析指标和速度分析指标各有哪些?各分析什么问题?如何计算?4、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水平法和累计法有何不同?如何应用?5、为什么要研究长期趋势?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6、最小二乘法的主要优点及应用条件是什么?7、季节变动测定的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统计指数的概念、作用、种类;掌握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的运算;理解平均指标对比指数的运用;会应用指数体系进行具体的分析。
教学重点: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的运算,平均指标对比指数,指数体系的编制及使用
教学难点:综合指数、平均指数的运算;平均指标对比指数的分解;指数体系的编制及分析
第一节 统计指数的概念
一、指数的概念 二、指数的作用 三、指数的种类
一、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运算(拉氏、派氏指数) 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运算(拉氏、派氏指数) 三、其他形式的综合指数概念(马――艾指数、费雪指数)
一、平均指标指数的基本形式(加权算术平均、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二、平均指标指数的应用
第四节 平均指标对比指数
一、平均指标对比指数的分解的形式 二、平均指标对比指数分解的一般公式 三、平均指标对比指数的分析
一、指数体系的概念和作用 二、指数体系的编制和使用 三、指数体系中的因素推算
1、何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试举例区别之2、编制总指数的形式有哪两种?各有何特点?3、编制数量指标综合指数或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时,怎样确定同度量因素?它有什么作用?4、什么是平均数指数?它和综合指数有什么关系?应如何应用?5、什么是指数体系?为什么要研究指数体系?在指数体系中如何选择同度量因素?6、什么是因素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需要具备哪些前提条件?应如何进行分析?7、在平均指标的变动分析中,为何要计算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它们各说明什么问题?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及应用范围等基本内容,掌握抽样平均误差、极限误差,根据平均误差进行总体的区间估计;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整群抽样、机械抽样等不同随机抽样的特点,并会进行相应的总体区间估计。
教学重点:抽样的平均误差,极限误差、全及指标的推断、必要样本数目的确定
教学难点:抽样的平均误差,极限误差、全及指标的推断、必要样本数目的确定
第一节 抽样调查的意义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 二、抽样调查的特点 三、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
第二节 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及理论依据
一、全及总体及抽样总体的概念 二、全及指标及抽样指标的概念 三、抽样方法及样本可能数目的确定 四、抽样调查的理论依据
一、抽样误差的概念 二、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 三、抽样平均误差的意义 四、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
第四节 全及指标的推断
一、抽样极限误差 二、可信度
一、抽样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简单随机抽样 三、类型抽样 四、机械抽样 五、整群抽样 六、多阶段抽样
第六节 必要抽样单位数目的确定
一、确定抽样单位数的意义和原则 二、确定抽样单位数的依据 三、确定抽样单位数的计算公式
1、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2、进行抽样调查,一般有哪些步骤?3、什么是全及总体和样本、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样本个数和样本容量、全及指标和抽样指标?为什么说全及指标是惟一确定的量,而抽样指标则是一个随机变量?4、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怎样理解抽样平均误差也就是抽样指标的标准差?5、如何理解抽样极限误差的含义?6、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概率度与估计精确度的关系是什么?7、如何处理估计精度与估计可信度的矛盾?8、什么是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者有何联系和区别?9、常用的抽样调查组织方式有哪几种?它们在计算抽样平均误差公式上有何不同?
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
本课程先修课程《概率论》的教学务必使学生掌握中心极限定理、大数定律、假设检验等基本内容;本课程教学方式以讲述为主,课堂、课后真题练习为辅,通过实例练习,提高同学们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核。成绩评定采用结构计分制,学生平时上课考勤占到总成绩的10%;学期末的闭卷测试占到总成绩的90%。

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李洁明,祁新娥主编,《统计学原理》,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2、李莉,胡本田主编,《统计学概论》第一版,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
3、戚德臣,罗振华,《统计学原理》第一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4、邢西治,《统计学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第一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统计学试题和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六、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共4题,每题10分)1、某快餐店对顾客的平均花费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取了49名顾客构成一个简单随机样本,调查结果为:样本平均花费为12.6元,标准差为2.8元。试以95.45%的置信水平估计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的置信区间;(2)=0.9545)是大样本,由中心极限定理知,样本均值的极限分布为正态分布,故可用正态分布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 已知: 则有: 平均误差= 极限误差 据公式 代入数据,得该快餐店顾客的总体平均花费数额95.45%的置信区间为(11.8,13.4) 3、从某一行业中随机抽取5家企业,所得产品产量与生产费用

2、的数据如下:产品产量(台)xi生产费用(万元)yi156要求:、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出估计的回归方程;、计算判定系数R2。 附: 3题 解 计算估计的回归方程:=0.567 144.2 0.567×58=111.314 估计的回归方程为:=111.314+0.567 计算判定系数: 4、某家具公司生产三种产品的有关数据如下:产品名称总生产费用/万元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基期报告期写字台45.453.614.0椅子30.033.813.5书柜55.258.58.6 计算下列指数:拉氏加权产量指数;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4题 解: 拉氏加权产量指

3、数= 帕氏单位成本总指数= 模拟试卷(二)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题)1、我国人口普查的调查对象是 ,调查单位是 。2、_ 频数密度 =频数÷组距,它能准确反映频数分布的实际状况。3、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都可以用 饼图 条图 图来显示。4、某百货公司连续几天的销售额如下:257、276、297、252、238、310、240、236、265,则其下四分位数是 。5、某地区2005年1季度完成的GDP=30亿元,2005年3季度完成的GDP=36亿元,则GDP年度化增长率为 。6、某机关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 7.

4、1% 。7、对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通常采用的是 t 检验。8、设置信水平=1-,检验的P值拒绝原假设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p<a 。9、若时间序列有18年的数据,采用3年移动平均,修匀后的时间序列中剩下的数据有 16 个。1、 具有我国国籍并在我国境内长住的人(指自然人)、每一个人2、 频数密度 6、7.1%3、 饼图、条形 7、t4、 286.5 8、P<5、 44%9、16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3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4分)1、研究如何对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量、观察、概括和表述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 ) 、应用统计学 、描述统

5、计学 、推断统计学2、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 > 、<< 、>>3、比较两组工作成绩发现,由此可推断 ( )、乙组 的代表性高于甲组 、甲组 的代表性高于乙组、甲、乙组的工作均衡性相同4、通常所说的指数是指 ( )、个体指数 、动态相对数 、复杂现象总体综合变动的相对数5、抽样误差大小 ( )、不可事先计算,但能控制 、能够控制,但不能消灭 、能够控制和消灭6、某人持有一种股票,连续三年皆获益,但三年的收益率皆不同,要计算这三年的平均收益率应采用的方法为 ( )、算术平均数 、中位数 、几何平均数7、某企业生产属连续性生产,为

6、了检查产品质量,在每天生产过程中每隔一小时抽取一件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样方式是 ( )、简单随机抽样 、分层抽样 、等距抽样8、在假设检验中,若,则此检验是 ( )、左侧检验 、右侧检验 、双侧检验9、季节指数刻画了时间序列在一个年度内各月或季的典型季节特征。在乘法模型中,季节指数是以其平均数等于什么为条件而构成的? ( ) 、100% 、400% 、1200%10、某专家小组成员的年龄分别为29,45,35,43,45,58,他们年龄的中位数为 ( )、45 、40 、4411、若直线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为负数,则 ( )、为0 、为负数 、为正数12、当分布数列中各变量值的频率相等时 (

7、) 、该数列众数等于中位数 、该数列众数等于算术均值 、该数列无众数13、某次考试学生的考试成绩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则可认为有大约68.26%的学生考试成绩分布的范围是 ( )、(70,80) 、(70,86) 、(62,94) 14、某班有40名学生,其中男女学生各占一半,则该班学生的成数方差为 ( )、50% 、25% 、20% 67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其全部选出并把顺序号填入括号内。共7题,每题2分。)1、二手数据审核的主要内容是数据的 ( ) 、适用性 、时效性 、准确性2、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

8、样本容量与置信水平与正比 、样本容量与总体方差成反比、样本容量与边际误差成反比3、统计中计算数值型数据的平均数时,依据资料的不同,平均数的计算形式有 ( )、算术平均数 、移动平均数 、调和平均数4、某商业企业今年与去年相比,各种商品的价格总指数为117.5%,这一结果说明 ( )、商品零售价格平均上涨了17.5% 、商品零售量平均上涨了17.5%、由于价格提高使零售额增长了17.5%5、指出下列表述中哪些肯定是错误的 ( )、 、 、6、区间估计 ( )、没有考虑抽样误差大小 、考虑了抽样误差大小 、能说明估计结论的可靠程度7、回归分析中 ( )、t检验是双侧检验 、F检验是检验回归方程的显

9、著性 、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t检验和F检验是等价的 四、判断题:(判断命题的正误,对的,在题干前的括号内打号;错的,在题干前的括号内打×号。共10题,每题1分。)×××××××( Y)1、统计要说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必须要先搜集该总体中的全部个体的数据。( Y)2、询问调查属于定性方法,它通常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取得有关定性资料。( Y)3、箱线图主要展示分组的数值型数据的分布。( N )4、异众比率主要用于衡量中位数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 N )5、统计数据的误差通常有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

10、差两类。( N)6、若一组数据的均值是450,则所有的观测值都在450周围。( Y)7、移动平均不仅能消除季节变动,还能消除不规则变动。( N)8、右侧检验中,如果P值,则拒绝H0。( Y)9、 r=0说明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Y)10、方差分析是为了推断多个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而进行的假设检验。五、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2题,每题6分。)2、根据下面的方差分析表回答有关的问题:方差分析差异源SSdfMSFP-valueF crit组间0..34E-053.88529组内0.0016总计0. 注:试验

六、计算题:(要求写出计算公式、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共4题,每题10分)1、某小区居民共有居民500户,小区管理者准备采用一项新的供水设施,想了解居民是否赞成。采取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50户,其中有32户赞成,18户反对。(1)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