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政治立场观

《参与·素养·价值观: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研究》是2020年在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王菁。

以微博所代表的新媒介已经形成了一种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社会行动、政治行为和思维模式。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已经超越传统政治参与,成为大学生政治行动的新模式。本书以全国调查的方法集中分析了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现状、影响因素和作用,在分析其问题的基础上从媒介素养的角度详细论述了增强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理性程度的具体策略和教育内容,从而使该项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解析

2014年05月20日 11:03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 作者:骆郁廷 黎海燕 字号

关键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

  内容摘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包含丰富的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可将其内容分为基本内容、时代内容和具体内容三个层次;根据其不同的侧重点,各层次内容分别表现为知识传授型、品格塑造型和能力培养型三种类型。各层次内容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内容体系中居于不同地位,发挥着不同的功效。

  关 键 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

  作者简介:骆郁廷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黎海燕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9)07-0017-04

  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深入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分析和把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不断优化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这是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有契合之处,但是两者展开教育内容的重点和方式有所不同。大学生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加以教育和传播,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把这些教育内容渗透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着眼于知识传授、品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统一。两者有联系也有区别,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专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基础、最起码、最一般的内容,旨在向学生传递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它体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导向性,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必须加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的教育,而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不同于集中式的课堂教学内容,它更注重教育内容的日常性和生活化,将这些教育内容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1]。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也应涵盖这些方面,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三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和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

  /')">中国社会科学网 (责编:焦艳)

树立国家安全观意识,做一名政治敏锐性强的当代大学生

报告主题:树立国家安全观意识,做一名政治敏锐性强的当代大学生

地点:燕山校区4号教学楼4213室

主办: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热西丹·尼格买提,女,维吾尔族,中共党员,新疆驻山东教育协调小组山东财经大学内派教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的政治立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